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奉系江山-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情况很清楚,那就是孟恩远的治下,民不聊生,老百姓已经忍耐到了极点,差的就是一个火星而已。这次高士傧勾结日本人,给吉林上下一个最好的发泄渠道,所以才会形成如此庞大的声势。

不只是学生,商人和市民也参加其中,吉林和长春两地都有上万的游行队伍,地方上也出现了抗捐抗税的风潮,就连农民都不安稳了,孟恩远也被弄得焦头烂额。

正在孟恩远发愁的时候,外甥高士傧终于跑了回来,一进门他就说道:“舅舅,日本人给了保证,他们说只要您向奉天道歉,然后在给一点象征性的赔偿,他们就会出面保住您的位置。”

孟恩远听到这话之后,顿时眼珠子就瞪圆了,自己什么身份啊,能给张作霖这么一个草莽出身的家伙道歉么,这不是打自己的脸么!

“我不答应,你告诉日本人,要是他们不帮忙,我就把日本人说出去,总之事情都是他们怂恿的,破罐子破摔,看谁更害怕。”

“大帅,您可不能意气用事啊。”吴泰安急忙劝道:“我看这个条件还算不错,给张作霖一个台阶,也是给咱们的台阶,要是这么一直顶下去,对您的威望影响太大了!”

孟恩远勉强压了压怒火,心里头也在不断的盘算,吴泰安的话还是很中肯的,大丈夫能屈能伸,等渡过了这次危机,再找张作霖算账。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手下人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到了孟恩远面前,气喘吁吁的说道:“大帅,事情不好了,商会的那帮人刚刚宣布要放弃吉票,转用奉票结算,他们还说……”

“说什么?”孟恩远问这话的时候已经须发皆张了,一省的货币可是一个军阀的命根子,要是失去了这个权力,还怎么盘剥老百姓,还怎么给军队发饷银,这下子正好戳了孟恩远的肺管子,由不得他不发怒。

手下人战战兢兢的说道:“大帅,他们说您和日本人沆瀣一气,已经不能维护商人的利益了,所以在您处理这次事件之前,他们都要使用奉票代替,除非您能公开道歉,惩办元凶。”

“好狠的张小个子,竟敢给老子玩这手,老子要是怕了你,我就不姓猛!”孟恩远转过头,就对高士傧说道:“芜儒,你马上调兵,咱们和奉张拼了!”

第二百零八章交锋

吉林商会宣布使用奉票结算,抛弃吉票,对于孟恩远来说,就是一记超级大闷棍,直接把他给砸蒙了。如果真这么做了,毫无疑问,吉票顷刻之间就会变成一堆废纸,老孟还拿什么来控制吉林啊,因此面对如此狠辣的攻击,孟恩远简直忍无可忍。

他立刻让高士傧调动军队,想要和张作霖拼命,不过孟恩远还很清醒,要先解决内乱,然后才能集中力量去对付张作霖,因此他让高士傧先动手封了总商会,驱散游行的学生,然后再加强吉奉边境的防备力量。

正在他进行部署的时候,突然又有警报传来,原来张作霖以剿匪为名,派遣警备师第一旅北上四平一带,兵锋所指,就是长春。

奉军的速度比想象的还要快,他们几乎老张刚刚宣布命令,吉奉边境就出现了大量的侦察兵。原本在长春的联络队也早就撤回奉天了,此时正好充当警备师的前锋,一同压向了孟恩远。

孟恩远也看透了,老张这是早有准备,步步紧逼,内外一同发力,简直要把孟恩远逼上墙角啊!

“舅舅,到了这个地步,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打,狠狠得打,把奉军击败了,咱们才能转危为安,和张小个子就不能客气。”

孟恩远听着这话,又低头思量一番,然后问道:“芜儒,你有把握击败张作霖么?”

“没问题,舅舅您就放心吧,我手下都是虎狼之师,根本不是奉军的那帮土匪能够比拟的,只要开战,我们必胜。”

“也不能轻敌啊!”一旁的吴泰安道:“打仗拼的就是财力。这一点我们拍马也赶不上奉天,张作霖兵力雄厚,财源充足,咱们没有足够的准备,根本别想打赢奉军。我看还是找找日本人吧,让他们出一点军火,有了足够的枪支弹药,咱们才能拼命。”

孟恩远和高士傧听到这里,都点了点头,这次毕竟是日本人挑起的事端。结果发展到了现在的地步,老孟几乎到了生死边缘,他们总不能不出手吧。

高士傧也只好遵照舅舅的指示,去寻找日本人的支持,当然孟恩远也清楚仅仅做军事准备还不够。还要把张作霖妄图武力侵犯吉林的事情上报,争取段祺瑞的支持。

毕竟自从段芝贵被赶回关内之后。整个东三省的实权派之中。只有孟恩远是老北洋了,如果他这个钉子被拔除了,北洋在东北就没有什么实力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张作霖称雄东三省,这绝对是段祺瑞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孟恩远才准备向段祺瑞请求支持,就在孟恩远积极准备的时候。张作相亲自率领着警备师第一旅逼近了四平一带,第一旅的前身就是独立旅,是张廷兰一手训练出来的部队,经过几次战火的洗礼。这支部队快速成长起来,不只装备一流,士兵的训练也在奉军之中堪称首屈一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廷兰大力推动读书识字的工作,现在已经出现了一定成果,经历大半年的学习之后,原本有些文化基础的士兵,现在基本上都能轻松看懂各种文书,还能绘制地图,学习能力更强的士兵已经能够拟定简单的作战计划,书写作战总结。

这种进步带来的是士兵素质的成倍提高,整个军队的指挥更加顺畅,士兵们也更加主动积极,完成任务更加完美,按照张作相的估算,目前就凭着第一旅,也足以抗衡原来的整个二十七师。

治军果然不能再用老方法了,必须用最新的理念,最新的训练方式,最关键的是要用新人,要让军队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其实张作相也有些庆幸,当初幸亏是汤玉麟不愿意担任独立旅的旅长,结果让自己捡了一便宜,发展到现在,警备师堪称奉军的一个王牌,别看现在兵力比不上吉军,又人生地不熟,但是张作相也有把握让高士傧吃亏。

吉奉两军大规模调动,战争的阴云再度笼罩在了东三省的上空,消息传到了北京,段祺瑞也是大惊失色,他现在刚刚出任内阁总理,南方的护**还在不断的发动攻击,老袁虽然已经退位,但是唐继尧等人还是不依不饶,要彻底推翻袁世凯。

到了这个时候,谁都明白,推翻袁世凯是假,拿下整个北洋,取而代之才是真的,因此段祺瑞正在号召北洋诸将联合起来,共同消灭西南军阀。荣升蒙疆巡阅使的张勋此时也凭着资历和威望,召集十三省同盟大会,要共同出兵,讨伐西南。

就在这个关头,吉奉之间要是发生了战斗,对整个大局都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偏偏段祺瑞还调不出足够的兵力来制止这次危机,因此老段只能想别的办法,他把东三省的老总督赵尔巽给搬了出来。

赵尔巽在前清的时候,就是东三省总督,张作霖的老上级,现在老头已经七八十岁了,正在埋头修订清史,要好好把死去的满清美化一番。

老段花了不少的功夫,才把此老说动,让赵尔巽北上,制止这场冲突。

张作霖也得到了通知,把手下众人都召集过来,对大家说道:“你们怎看眼前的事情,老赵想来说和,我们是听,还是不听啊?”

“大帅,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杨宇霆首先说话了:“卑职认为应该尽快行动,一定要把孟恩远拿下,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并不好找。”

孙烈臣在一旁沉吟了半晌,然后说道:“大帅,赵尔巽毕竟是代表着段祺瑞,要是惹怒了段祺瑞,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大麻烦。”

孙烈臣的话也让大家频频点头,这就是一个取舍问题,该如何决断,的确十分困难,在座的众人都在交头接耳,不知道该怎么办。

“大帅,我听说袁世凯已经病倒了,正卧床不起,离着死也不远了。”张廷兰这时候说出了这话,在场的人都是一愣,老袁已经是昨日黄花,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啊。

可是张作霖何等敏锐,立刻想到了张廷兰话中的意思:“拙言,你是说北洋新旧交替之际,无暇顾及东三省么?”

“没错,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现在老段还没有掌握全权,张勋刚到热河,手下的地盘还没有理顺,辫子军也没有调过来。如果等他们都准备好了,奉天的处境就艰难了,段祺瑞一定会力挺孟恩远和咱们作对的。”

在历史上张作霖先后发动了三次倒孟行动,前后历时四年多,最后还是在日本人的配合之后,才拿下了孟恩远。孟恩远能够撑这么长的时间,绝对不是孟恩远多有本事,而是有段祺瑞在背后撑腰。

张廷兰很清楚,老袁的生命也就剩下不到一个月了,北洋在短暂的恢复之后,就会落到新任掌门段祺瑞的手中,如果不趁着这时候动手,只怕就没机会了。

“没错,大帅,我也支持拙言的看法。”杨宇霆说道:“这次高士傧已经和日本人勾结在一起了,我们不尽快拿下孟恩远,有北洋和日本人的双重支持,再想对付孟恩远,代价就太大了。”

的确杨宇霆所说的也是一个关键,在东北的地面上,任何行动都要顾及日本人的态度,这次好不容易把日本人暂时压制住了,要是不快点行动,日本人反过味来,大力武装孟恩远,那可就真的养虎为患了。

老张权衡再三说道:“咱们先敷衍着赵尔巽,然后给辅忱发电报,让他尽快制造借口,对吉军动武,同时让吴俊升的骑兵师也调动起来,随时准备援助。”

老张做出了最后的战争决定,其实前方的号角就已经吹了起来,高士傧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他已经带着部下,在公主岭和伊通之间布防,按照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原则,他们前锋部队,最精锐的骑兵团放到了四平,阻挡奉军北上。

双方的侦察兵实际上已经开始了互相攻击,自从能够生产手枪以来,警备师的军官和侦察兵都是第一批装备的,因此奉军的骑兵通常都是长短两件家伙,每个人还带着三枚手榴弹。

火力比起吉军要强大太多了,人数差不多的时候,对射吉军根本不是对手,就算吉军数量占了上风,奉军也能凭着手榴弹的威力从容撤退。

几次交锋下来,吉军损失了七十几名侦察兵,简直把高士傧气疯了,他从来就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他一心想着报仇,因此下令要利用人数优势,对奉军侦察兵进行报复行动。

这一天吉军出动了将近二百名骑兵,想要伏击奉军,奉军的一队骑兵已经接近了埋伏圈,但是这些奉军竟然察觉了危险,转身就跑,这下子把吉军气坏了,他们随即穷追不舍。

就在吉军一连追出了十几里路的时候,突然不远处响起了一阵马蹄声,在原野之上出现了三辆庞大的马车,每一辆都由四匹马拉着狂奔,在马车周围还有几十名骑兵进行保护。

吉军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东西,顿时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们一看对方数量比他们还少了很多,因此就放心大胆的冲锋,结果就在他们离着奉军越来越近的时候,突然从马车上面射出了三条火舌,瞬间冲在最前头的吉军都被射中,纷纷摔在了马下。

第二百零九章新时代的车兵

任何战术的变化,都会带来战场形势的革命,奉军大规模装备机枪之后,就对骑兵产生了绝对的优势,不过同样奉军自己的骑兵也变得鸡肋起来,因为对手也可以学习这种方法,威胁奉军的骑兵,毕竟奉军不能光想着对付弱小的对手,还要想着那些强大的敌人呢。

其实这种攻守兼备新式武器在欧洲已经出现了,那就是装甲车,还有即将出现在战场上的坦克,这些钢铁怪兽会彻底终究骑兵的辉煌,不过很可惜奉军现在还没有本钱玩装甲力量,就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动动脑筋。

张廷兰在几次对阵骑兵之后,就在不断思考应对的办法,暂时奉军的主要机动力量还是骑兵,要想让自己的骑兵具有压倒性优势,就要增强骑兵的火力。

但是要想把几十斤重的的机枪放在战马上面,只怕就算是赤兔马,也要趴窝。不过只要动脑筋,就会有办法,随即张廷兰想到了马车,从汉代开始,中原王朝在对抗游牧民族的时候,就已经大规模的使用战车,靠着车阵的威力,抵御骑兵强大的冲击力。

这种新式的战车很快被制造了出来,不同历史上那些防御为主的前辈,主要的能力就是进攻,在马车上放置重机枪就成了首选,一挺马克沁重机枪27。2公斤,就算再加上大量的弹药和射手也在战马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其实这种东西的原创是俄国人,在俄国内战的时候,苏俄军队就把机枪装在了普通的四轮马车上面,由战马为机枪提供强大的机动能力,随时能够转移阵地。

这种战车并不负责,很快就弄了出来。每辆车需要三个人操纵,一个车夫,一个机枪手,一共供弹手。此外还装了三千发子弹,保证强大的火力输出。当然要想让这种战车发挥作用,还有配属相应的保护部队和后勤车辆,互相之间还要学会配合才行。

就像坦克一样,每辆车配属二十名骑兵,由他们保护战车的安全,防备敌人偷袭。还有配属一定数量的备用车辆,平时运输子弹和维修用具,一旦战车损坏之后,这些备用的车辆还要补上去。

张廷兰把战车弄了出来之后,就给老爹张作相演示了一遍。张作相早年和蒙匪拼过多少次,对骑兵作战十分熟悉。现在一看这这个战车之后。立马感到了这是改变传统骑兵战术的一个好东西,火力强劲,要是在对上蒙匪,绝对是一片倒的屠杀。

而且这些车辆还能在露营的时候发挥作用,能为士兵提供不错的掩护。张作相对这种战车十分感兴趣,随即就让张廷兰制造更多的战车。先实现警备师骑兵的战车化。

张廷兰也知道,在短时间之内,奉军没法弄出装甲力量,这种战车就是暂时最强大的攻击力量了。因此也下了一番功夫。

不过要想让这种战车发挥战斗力,并不是一见容易的事情,首先为了防止射中前面拉车的扎马,必须把枪口对准后面射击,这样就只能在对方发动冲锋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

另外在奔跑之中准确射击,也是一件难度超高的事情,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因此就只能在交火的时候,控制好车速,总之需要演练的东西很多。

除了在车上配属重机枪之外,他还和熊梦远商讨过,建议他仿制日本人的掷弹筒,同时还要试制一些迫击炮,这些相对轻便的武器也都用车辆机动起来。另外日本的四一式山炮也可以配属给骑兵由于这种山炮比较轻便,也能在战场上机动,到了预定的阵地之后,山炮卸下来,给骑兵提供火力掩护,这样一来,骑兵的火力就能大大的提高这玩意对付日本和沙俄不见得有效果,但是对付周边的小军阀,特别是蒙古和西北的骑兵完全足够了。

当然到目前为止,战车制造的数量还很有限,倒不是成本有多高,主要是训练太困哪了,这一次张作相一共带了二十辆战车北上,就是想和吉军的较量之中,试验一下这种新式武器究竟怎么样。

其实这次双方都摆出了诱敌阵型,双方都憋着消灭对方的,当吉军的骑兵出现在了视野中的时候,三辆奉军战车也出现了,他们和对手的距离越来越短,互相之间已经能够遥遥相望。

奉军的骑兵突然全部集体转向,摆出了逃跑的架势,吉军顿时就来了精神以为对手怯战了,因此他们疯狂的发动了冲锋,渐渐的两军距离在缩短之中,这时候奉军那三辆怪异的马车突然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首先马车的速度放慢下来,越来越平稳,然后车上就射出了三条火舌,横扫过吉军的骑兵,瞬间就有十几个骑兵被扫中,顷刻之间人仰马翻,好不凄惨。

后面的人也感到了不妙,但是巨大的惯性让他们没法快速停下来,只能继续往前冲,结果他们全都被迎头射来的子弹击中,地上全都是破碎的尸体和斑斑的鲜血。

奉军也是第一次使用这种战术,一见效果惊人,纷纷狂喜不已,战车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干脆就停了下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瞄准对手。

吉军这时候也停住了战马,他们也都不是傻瓜,对方使用了这种方式,他们才不会去送死呢。因此这些吉军纷纷逃跑,不过不是他们想跑就能跑的,奉军的骑兵早就做好了准备,一看对手被击败了,他们马上展开了追击,这种痛打落水狗的机会谁都不会放过,很快又有数十名吉军士兵被消灭。

高士傧一直在等待着消灭对手的消息,但是偏偏就没有音讯,他只好亲自带着一个营出来查看,正在此时,他看到了吉军骑兵反倒被杀得狼狈不堪,能活着回来的不到一少半。

他顿时就发怒了。高士傧一直是一个骄傲十足的家伙,而且又在骑兵上面下了不少功夫,现在一看,被奉军欺负,他彻底暴怒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上让手下冲了上去。

吉军发动冲锋,奉军早就注意到了,他们很明智的收住了战马,然后转头就跑。生怕速度慢了,高士傧看到这里更是的不屑,对手就是一帮胆小鬼,结果自己手下竟然还被他们追得到处跑,简直是太丢人了。等自己收拾了这些奉军骑兵,回去之后。一定好好教训那些不争气的家伙。

结果就在他的士兵追出去没多远。就注意到了三辆马车,这三辆马车十分有默契,把屁股对准了他们,马车还能跑过骑兵么,因此这帮人追击的更疯狂了。

等到距离越来越近的时候,又一次的旧事重演。暴风雨一般的子弹射了过来,冲得最猛的士兵被迎头击中,全都被击毙了,整个骑兵就是一顿。他们的速度慢下来了,对方的战车也同样减速了。

机枪喷吐着火舌,依旧在收割生命,直到此时这些后来的吉军才知道自己的那些弟兄们为什么会狼狈逃窜,原来奉军竟然想出了这么卑鄙的东西。

这时候高士傧也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不过代价有些太大了,他已经损失了将近二百名骑兵,更让人憋屈的是奉军只损失了五个人,悬殊的交换比让高士傧暴跳如雷,他急忙让手下的骑兵分成两队,从侧翼插过去,躲开奉军的直射。

很显然高士傧找到了战车的最大弱点,那就是数量太少了,只要从各个角度发动攻击,奉军就没法互相照看。吉军的士兵追击的越来越猛,奉军也不是傻瓜,人家至少是自己的五六倍之多,还摆出了一副拼命的架势,要是不赶快跑,那就是十足的傻瓜。

奉军也撒腿逃命,不过吉军毕竟是生力军,速度比起奉军要快不少,双方距离在不断的缩短。就在这个时候,在原野之上再度出现了一片的黑色身影,奉军的大股骑兵也出现了。

足有十几辆车向这边接近,等到距离差不多了,这些车辆很默契的一转,将屁股留给了吉军,看到这里吉军可一点都不敢再追击了,人家只派了三辆马车就让他们丢盔卸甲,结果现在又出现了十几辆,要是还敢追下去,那不是找死么。

因此吉军全都不顾一切疯狂的往回逃窜,由于逃跑的太着急,有几匹战马甚至在急转身的时候,伤到了马腿,这些失去战马的倒霉骑兵全成了奉军的俘虏。

一看吉军兵败如山倒,奉军在后面紧紧追赶,战车也全都不紧不慢的跟着,要是吉军敢反扑,咱们就继续这么玩。这下子高士傧也清醒了,他也不会想把手下人都赔进去,因此抱头鼠窜,全部往城里头逃命。

“师长,这个战车真的不错,有了这玩意儿,就只能是咱们攻击对手,对方别想反击了,拙言的脑筋就是灵活啊。”孙安虎早早的就陪着张作相观察战车的效果,现在一见把吉军杀得落荒而逃,他也十分高兴。

“没错,的确很有效果,不过廷兰也和我说了,这东西已经落后了,西洋人已经研制了铁皮战车,咱们的马车只能对后面开火,要一面撤退,一面攻击。人家的战车把机枪和大炮装在了前头,能在进攻的时候开火,而且外头还罩着一层厚厚的铁甲,攻守兼备,那才是名副其实的战车,咱们这些东西还不够看的啊!”

高士傧的率领着部下一路逃回了四平,坚守不出,本来两军之间就是侦查兵的交锋,结果牵涉的兵力越来越多,双方等于是撕破了脸皮。

张作相也不是好好先生,他立即发表了通电,称奉军在剿匪过程中,遭到了高士傧所部的骚扰,五名奉军骑兵被杀,要求吉军必须给奉军道歉,如果在十二小时之内没有回应,奉军就会发动攻击。

通电发出去之后,张作相就率领着部下逼近了四平,开始构筑各种工事,黑乎乎的炮口已经指向了城内的吉军。

高士傧这个家伙刚吃了败仗,现在又被人家杀到了门口,他也是暴跳如雷,直接撕碎了奉军的通电,随即下令吉军做好战斗准备,应付奉军的进攻。

时限过去之后,奉军的炮兵开始嘶吼起来,漫天的炮弹向着城墙砸了过去,高士傧的部下也是头一次遇到这么强大的炮击,所有的士兵都战战兢兢的抱着脑袋,生怕有一枚炮弹落到自己的饿头上。

在这种攻城战之中,战车起不到什么作用,张作相暗暗下令,让孙安虎率部绕到了四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