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空间之田园归处-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响铃姐。”周阳肯定地说道。
    响铃姐也看到了他们。赶紧冲他们走过来。
    “这老冷天,你俩干啥去?”响铃姐的声音跟她的名字一样,脆生生的。听着就让人心里透亮。
    “是我们仨。”周阳拍拍自己怀里的妹妹,跟响铃姐笑着说道。一看就知道跟她很熟。
    响铃姐也笑了。轻轻地摸着小棉花包,笑着跟周晚晚打招呼:“小囡囡,你大哥带你出来玩儿了?”
    “响铃姐,你在这儿站着干啥?”周晨问道,还得一边把要拱出来的妹妹塞回去,这么冷的天,可不能让她出来。
    响铃姐家在屯子最西头,他们要从屯东头去南山,响铃姐要不是有意过来这边,根本碰不上他们。
    “我,我,”响铃姐有点不好意思,从厚厚的棉巴掌(棉手套,只有大拇指分出来,其它四个手指套在一起,看起来像个巴掌)里拿出一节麻绳,“我寻思上你家去,给你们几个量个鞋底子,做两双鞋,起来早了,怕你们没起来,就站这儿等会儿。”
    一听响铃姐就是没说全,一个屯子住着,走到他们家也就十分钟的事,哪用得着起个大早来。很可能是孙老奶有什么顾虑,不让响铃姐来,响铃姐才起了个大早偷偷来的。
    “响铃姐,我们有鞋穿,你看,我妈早就给我们做出来了。”周晨伸了伸腿,让响铃姐看他脚上的棉鞋。
    周晨和周阳脚上的鞋样子齐整针脚细密,穿了大半个冬天了也不见变形破损,看着还有八成新。
    “你妈手巧,针线活全屯子没谁赶得上。我做鞋做衣裳都是她教的,就是没她做得好。”响铃姐有些不好意思,脸蛋儿被冻得红扑扑地,乌溜溜的眼睛里有隐隐的泪光。
    孙老奶眼睛好几年前就不好了,响铃姐到了学针线的年纪她娘也不能教她,李秀华看着这孩子可怜,就手把手地教她裁剪、做鞋、绣花,还教会了没上过学的小响铃算工分、写自己的名字,让她在生产队算工分时不用啥都听别人的,心里也能有底了。
    所以响铃对李秀华的感情特别深,平时上地干活也对周阳兄弟俩多有照应,还几次想去看周晚晚,都被周阳兄弟俩拦下来了,就怕周老太太难为她。
    响铃现在年纪小,才十七岁,营养跟不上,又干重活,再没有好衣裳穿,就看着还是一副小丫头没长开的样子。可周晚晚前世听大哥说过,响铃姐二十多岁的时候可是全乡都有名的漂亮姑娘,唱歌跳舞都特别好,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台柱子,好多小伙子为了看她一眼,几十里地跑个来回都不当回事儿。
    漂亮女孩儿的眼泪总是最具感染力的,周阳和周晨也都跟着眼睛热热的。
    “你俩夏天的单鞋有吗?我给你俩做几双单鞋吧?”说着。响铃姐的眼睛柔柔地望向周阳怀里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周晚晚,“再给小囡囡做两双,绣上花。”
    周晚晚几次想扑腾出来看看响铃姐,都被她大哥给镇压下去了。腊月天,冰天雪地的,周阳是怎么也不肯冒险让妹妹出来,再冻着可咋整。
    “响铃姐。我们都有。等我妈给做的穿完了,我就找你给做。”周晨赶紧跟响铃姐解释。
    “衣裳也有,我妈都做出来了。够我们穿好几年的。”周阳看响铃姐还要说话,赶紧补充一句。
    “你们几个这是要干啥去?这老冷地天,以后可别把小囡囡往出抱了,再给冻着。”响铃姐轻轻地抚了一下周阳怀里严严实实的小棉花球。
    “我们。去看看我妈。”周阳有点艰难地说道。
    在真正关心他们的人面前,周阳和周晨都是感情丰沛柔软的孩子。一说到母亲长眠地下,心里难受得不行。
    “是,要过年了,是该看看去。”响铃拿棉巴掌抹了一下脸。吸了吸鼻子,长长地吐出一口白气,故作轻松地说道:“我也跟你俩一起去看看。秀华婶儿以前可喜欢我啦,看着我准高兴!”
    几个孩子刚穿过小胡同。宝成叔带着一个大大的翻毛狗皮帽子挑着两桶水走过来,“响铃啊,井沿儿上那两桶水是你打地吧?我看那桶是你家地。我把水给你倒了,要不都要冻成冰坨子了,你挑回去也麻烦。”
    “唉!得亏宝成叔了,要不我都给忘了!”响铃俏皮地一拍手,笑眯眯地跟宝成叔道谢。
    “这孩子!”宝成叔以为响铃是贪玩儿跑了,忘了水桶,也没当回事儿。
    “阳子和小晨啊,你俩这是要上哪去呀?”宝成叔看见周阳和周晨,本来不打算停下来,跟响铃打个招呼就走的,现在也放下水桶,认真地嘱咐这两个孩子:
    “你俩上我家去,你婶子包粘豆包了,给你俩留了一盖帘儿呢,就等着你俩去给你俩烙糖豆包。响铃也去,你婶子可喜欢你了!”
    宝成叔喜欢孩子,可惜宝成婶儿生了三四个,就留下一个二柱,宝贝得不得了,连带的他们对屯子里的孩子也都很和善。周阳在农田基建队干活时,宝成叔就对他多有照顾,太累的活怕他身子骨没长成累坏了筋骨,都主动帮他干。
    糖豆包是把蒸熟的豆包放在锅里用油煎得两面金黄,出锅再撒上糖,香香甜甜糯糯还带着一层酥皮,别说是在大灾荒刚过人们还普遍吃不饱的年代,就是到了八十年代,农村的很多家庭也不会轻易给孩子做这么费油费糖的吃食。
    “不用,宝成叔,留着给二柱吃吧,我俩都这么大了,咋还能吃小孩子吃地零嘴。”周阳赶紧推辞。
    “大啥大!”宝成叔眼睛一瞪,“都是孩子!今儿下晚儿(晚上,这里宝成叔是指晚饭时间)就去,别乱跑了,这死冷寒天地,再冻着!”
    宝成叔挑着水走了,嘴里还跟自己低低地念叨着:“都还是孩子呐!命苦啊!”
    “响铃姐,等开春清明的时候你再去看我妈吧,今天赶紧把水挑回去,你出来老半天了吧,看孙老奶再着急。”周阳善解人意地跟响铃姐商量着。
    响铃也想起来,她一大早吃了饭就打着出来挑水的幌子跑这儿来了,这么半天不回去,她娘说不定得急成什么样呢。她娘眼睛不好,入冬以后又有病,炕都下不来,想出来找她都不行,只能在炕上干着急。
    唉!响铃在心里叹气,她也就是想来看看几个孩子,再帮着做点针线活,那老周家真被扣上帽子,跟她又能有啥关系?她娘还非不让来,要不能整成现在这样吗……
    响铃姐去井沿儿挑水去了,说啥都不让周阳替她打水,催着他们赶紧快去快回,看再冻着。
    告别了响铃姐,周阳兄弟俩的心情复杂得无以言表。
    人与人之间善意的表达与血缘没有任何关系,只看本性好坏。周阳两兄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心态上也越来越平静。
    周家人对他们所做的一切,他们不会再因为他们是亲人而倍加痛心。他们会用更冷静更坚决的态度反击,会更加坚强,会不给他们任何机会再伤害自己。
    他们已经不再是三兄妹的亲人。
    走到屯东头,远远地就看见一群人围在一起,刘永贵媳妇粗粝的大嗓门传得老远,“……我吃那么大亏我找谁去?十只鸡崽子,八只公鸡!我今年这一年算是白挨累了!一个鸡蛋没吃到嘴!你还敢管我收鸡崽子钱?我还没让你赔钱呢!我们一家子明年连盐都吃不上了,你说咋整吧?”
    周阳兄弟俩一听就乐了,这个刘永贵媳妇又整这事儿欺负外乡人了。
    刘永贵媳妇可是全大队出名的爱占便宜,前些年为了多占邻居一垅园子,她能当众脱裤子威胁人家。
    至于赖账不给鸡崽子钱,她也不是第一年干了,估计今年春天来卖鸡崽子的外乡人是个新手,还不知道她的名声。原来那个已经不肯卖给她了。
    这个时候还没到政治形势最紧张的六六年,五十年代中后期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第一波大潮又过去了,对政策允许的家庭养鸡、养猪业就相对宽松一些,私下里卖个鸡崽、猪崽大队和公社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放任了。
    三家屯这边卖鸡崽子的大都是外乡人,春天来卖,到年根儿底下来收钱。而且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公鸡不收钱。
    也不用去家里验看,只要你说今年买得鸡崽里长大后有几只公鸡,他就给你把钱减下去。农家朴实的观念里,占人家一个鸡崽儿钱的便宜那是多丢人的事儿!为了这个被屯邻讲究,坏了名声,以后儿子娶媳妇闺女嫁人都得受连累。
    所以虽然生活困苦,却基本没人破坏这个规矩。
    刘永贵媳妇是个例外。
    她是每年都得闹这么一出的,赖不掉所有的钱也得少给点,反正就没有一年是痛痛快快给人家钱的。

☆、第九十九章 路遇

“大嫂,那不能啊,俺娘看了一辈子鸡崽儿了,不能说个个保准儿,也不可能出那么多公鸡,这全屯子算上一共也没出八只公鸡,咋你家一家就出那么多咧?”
    卖鸡崽的外乡人春天时的一张笑面现在都要挤出苦水来了,这老娘们儿一看就是赖账,他又不能跟她硬吵吵,可也不能认倒霉随她不给钱,要不他后面的帐没法儿收了呀!
    “我咋知道?反正我家就这么些!”刘永贵媳妇脖子一梗,表明了就是死赖着不给了。
    “那,那咱们去你家看看,俺卖的鸡崽俺认识咧!都是俺娘和俺媳妇配的种蛋,要真是俺家的鸡,俺一分钱不收!”
    “你看不起人呐?!”刘永贵媳妇挺着鼓囊囊的大胸脯子就往外乡人的面前凑,“别人家都不看,凭啥去我家看?你这是欺负我家没人咋地?”
    外乡人吓得跑出去老远,这要是让她赖上,可不是几只鸡崽的事了,到时候再说他耍流氓,那他就得进监狱!
    这个年代的流氓罪定罪标准非常诡异,只要有妇女能豁出去名声不要去告发,男人又拿不出没耍流氓的证据,那就定罪。流氓罪在这时候可是个重罪,赶上政策,被枪毙的都有。
    “大嫂子,你,你别过来!”外乡人吓得不住往后退,脚下直拌蒜,“俺不收你钱了,不收了。”
    “永贵婶子,你不是还有两只母鸡嘛,多少给人家点,明年也好再做你生意。”
    “就是,公鸡你还能杀了吃肉呢!也不算亏。”
    “要不你跟我家换一只吧,我明年春天想抱几窝鸡崽,正缺公鸡呢。”
    围观的人们看不下去了,又不好当着外人明说她这就是在耍赖欺负人,只能隐晦地劝着。
    “给啥钱!我没让他赔钱就不错了!你们谁心好,白送我几只母鸡呀!我一定按个儿给他鸡崽钱!”刘永贵媳妇叉着腰。骄傲地挺着她的大胸脯子,话说得狠,其实却没啥底气。
    她也知道她这招儿也就是欺负一下外乡人,其实谁都骗不过去。也知道大家都在背后讲究她。心里别扭得不行。可是省下十只鸡崽儿钱就能给小儿子买一摞练习本,她家新有学习好,写字儿费纸呢。为了儿子,她啥脸都能舍出去。
    大家都不再劝了,这么个胡搅蛮缠的夯货。当臭狗屎臭着她就好了!
    外乡人接着按着他的小本本收钱,屯子里的人也都不搭理刘永贵媳妇了。她眼睛闪了闪,脸上的横肉抖了几下。
    刘永贵媳妇正讪讪地准备回家,迎面就看见了走过来的周阳兄弟俩。
    “两个小死崽子,你来瞅啥!”看见周阳兄弟俩,刘永贵媳妇马上打了鸡血一样,嗓门儿比刚才还大,气势汹汹地就冲他俩来了。
    周阳兄弟俩都是一愣,他俩好好走路,连看热闹的心都没有。跟她又没怨没仇地,这咋就冲他俩来了呢?
    周阳下意识地抱紧怀里的妹妹,把跟他同样摸不着头脑的弟弟挡在身后。
    刘永贵媳妇根本不给两个孩子反应的时间,连珠炮似地开骂:“一肚子坏水儿的小崽子!你那是啥眼神儿瞅我?!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一家子就没好东西!都是坏透气的坏胚子!你们家那个周娟更是个不积德的玩意儿!她做得缺德事都得报应在下辈儿身上!她这辈子也生不了儿子!她没那个德,享不了那么大地福气!”
    周阳兄弟俩彻底摸不着头脑了,这人东一下西一下地到底想干什么呀?
    他们不明白,有人明白。
    刘二婶的婆婆刘老太太走过来拉了一把刘永贵媳妇,仗着自己年纪大,跟刘永贵媳妇又做了多年邻居。劝道:“行啦,挺大个人,别难为俩孩子了。这俩可是好孩子,仁义。勤快,屯子里谁不夸呀。”
    “就是,有啥事儿说啥事儿,这俩孩子多可怜。”
    “阳子,你俩这是要干啥去呀?没事儿赶紧走吧,大冷天地可别搁外边儿站着了。”
    围观的人们也帮着刘老太太劝。
    “这话可不是我说的。人家明白人早给她看出来了,她周娟那点生儿子的福气都让她给糟蹋光了,她没那个命了!”刘永贵媳妇还是抓住周娟不积德、生不出儿子的事不放,反复强调。
    这时候搞封建迷信那可是得挨批斗的,但禁不住千百年来的积习,再加上还没到政策最紧的时候,所以农村私下还是有偷偷摸摸背地里鼓捣的。但都不敢说出来,大家私下里聊天也都管巫婆、神汉叫“明白人”。
    “那明白人是咋说你家刘秀荣的?能生不少儿子吧?”周晨马上就听明白了,笑笑地问刘永贵媳妇。
    周阳听了周晨在他耳边解释的两句话,也明白过来了,顿时满脸无奈。
    看热闹的人发出一阵哄笑。所有人都知道这刘永贵媳妇安的啥心,现在被一个孩子指出来了,看她还咋装。
    刘永贵家的刘秀荣一心想嫁徐卫国,就盼着过每天吃肉、坐自行车的好日子,可她长得没周娟好看,徐卫国看不上。
    前两年刘永贵媳妇还托过人给徐家递话儿,说是在彩礼上能少要点,可徐家根本就不在乎那点彩礼,还是没搭理他们。
    眼看着徐卫国和周娟已经要结婚了,他们一家已经要放弃了,老天开眼,周家传出了这样的事儿!
    刘永贵媳妇觉得他们的机会来了,心急火燎地拿上一篮子鸡蛋和五块钱去找了满大神。她早就打听好了,徐家大媳妇就是让满大神给批了命,说能生儿子,才没被逼着离婚的。这老徐家信满大神的呀!
    满大神这个“明白人”确实很明白,几句话就明白了刘永贵媳妇的来意,捏着手指一掐算,刘秀荣多子啊,旺夫啊!周娟?周娟不积德呀,福气都被她折腾没了,生不了儿子了!
    刘永贵媳妇满意了,又急着想把这事儿赶紧宣扬出去。让她自个找人直接说。那太掉价儿了。
    所有人都知道她看上徐卫国这个女婿了,她得拿着点身份,以后才好摆摆丈母娘的谱啊。
    所以周阳兄弟俩撞枪口上了。
    该说的话都说出来了,刘永贵媳妇也不打算再在这丢人了。她又不傻,咋能不知道大伙儿都在看她的笑话。
    笑话就笑话吧,给闺女找个好女婿享一辈子福才是正事儿,别的她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在乎那个干啥!
    这事儿看来还得找人给徐家递个话。要不这么传来传去别再传拧巴了。
    刘永贵媳妇走了,周阳兄弟俩也往南山去了。
    周晚晚在周阳怀里冷笑,周娟这辈子还想生儿子?做梦去吧!
    这两天她都想好了,得让周娟几个人先把伤养好。
    周晚晚没疯,周娟、周红英和周霞的伤必须得养好。而且还得养得健健康康一点痕迹都没有。
    只有这样,周阳和周晨才不用背着打伤或者打残他们的名声,周晚晚也不允许以后的一生中,别人一看到这几个人身上的伤疤或者残疾就提到周阳兄弟俩。所以,这几个人的伤必须要迅速地养好,一点痕迹都不能留。
    周晚晚不允许自己的哥哥与这些人有任何形式的联系。连被放到一起说她都不舒服。
    养好了伤,就到了她们该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好好珍惜养伤的这段日子吧,也许这是他们人生中最后的安宁了!
    三兄妹来到南山,通往墓地的方向被年前来祭奠的人踩出了一条小路。寒风吹得干枯的树枝发出呜呜呜凄厉的声音,天空灰蒙蒙的,兄妹三人站在李秀华的墓前,心里五味陈杂,却唯独没有寒冷,只因为这里是离母亲最近的地方。
    周阳脱下外面的老棉袄铺在雪地上,把妹妹放上去。让她跟着两个哥哥一起端端正正地给母亲磕了三个头。
    妈,我带着弟弟妹妹来看你了。
    树上的积雪簌簌地落在他们的身上,三个孩子却无知无觉。他们都专注地在心里跟母亲说这话。
    周晚晚不知道两个哥哥跟母亲说的是什么,她只在心里轻轻地跟母亲说了一些兄妹三人的日常琐事。
    大哥的棉裤今年短了五公分。他长得可真快呀!
    二哥每天给我梳不同的小辫儿,是跟谁学的呢?妈有教过他吗?这么心灵手巧又细心周到的二哥,妈当初是不是特别希望他是个姐姐呀?
    我今天早上又吃撑了,大哥和二哥总觉得我没吃饱,每次我说不吃了,他们都会去摸摸我的小肚子。呜呜,肚子鼓起来就是撑着了呀……我长大会不会被养成个小胖子呀……
    ……
    小女儿会跟妈妈说些什么呢?周晚晚前世今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她只按自己内心的渴望去与母亲交流。
    那种亲密中带着撒娇的倾诉,让她的心慢慢变得温暖踏实,感觉与母亲是那么亲近……
    最后,周阳把兄妹三人写的字烧给了李秀华。
    周晚晚一边看,一边念叨:“字写得有点丑,下次一定会写得更好的。”
    周晨拍拍妹妹软软的小卷毛安慰她:“囡囡写得已经很好啦。”
    “嗯,”周晚晚认真地点头,“我还是小娃娃,当然写得好啦,我是跟妈说你写得丑。”
    周晨气笑了,“你知道啥是谦虚不?”
    周晚晚认真地摇头,“不知道。大哥还没教呢!”
    周阳被弟弟妹妹逗得笑出了声儿。母亲看到这样的弟弟妹妹,也会和他一样,睡觉都是笑着的吧。
    天还是灰蒙蒙的,起风了,有细小的雪粒落下来,天气越来越冷了。
    从南山回来的路上,兄妹三人的心情一点都没受天气的影响,温馨明媚极了。走到离屯子不远的一个转弯,刘二婶和刘二叔在那等着他们。
    刘二叔看了三个孩子一眼,没说话就去旁边望风了,走之前还急促地叮嘱刘二婶:“你快着点!”
    刘二婶迎着三兄妹走过来,左右看了看确定没人才从怀里拿出一个布包,迅速地塞到周晨手里。那布包还是温热的,带着刘二婶的体温,里面应该是吃的东西。
    “好孩子,拿着吃吧!”刘二婶的眼圈红红的,“你娘死得冤啊……”
    “别说那些没用地!”刘二叔急促地打断刘二婶的话,“人家政府办得事儿还能有错?你这是好日子过够了?”
    刘二婶紧张地闭上嘴,怜惜地看着三个孩子,“我听我家老太太说你们从这过去了,就跟你叔在这等你们半天了,就想看看你们……你们自个好好地啊,二婶儿也帮不上你们啥,本来想去看看你们,可你二叔说你奶要被扣帽子了,我们贫下中农得跟坏分子家庭彻底断绝关系……”
    “快走吧!”刘二叔还是不肯看三个孩子,一味地催刘二婶儿离开,“东西也送了,你还想咋地?咱还有一家老小呢!”
    刘二婶儿眼圈红红地跟着刘二叔抄小路走了。
    周阳抿了抿嘴,带着弟弟妹妹从另一条路回屯子。
    “刘二婶儿跟咱妈娘家是一个屯子地。”周阳想了想还是告诉弟弟妹妹,“他俩打小就好,又一起嫁到咱们屯子,以前可好了。”
    “好啥好?”周晨不以为然,“咱妈走后就没见她来过咱家一趟。”
    “刘二叔说咱妈搞个人主义,怕刘二婶儿受影响,不让她来。”就是平时在生产队干活,以前对他照顾有加的刘二叔这一年多来也一句话都不肯跟他说了……
    不过这些还是不要让弟弟妹妹知道的好,他们太小,有些事不懂,其实刘二叔人不坏,就是有些认死理儿,还胆小。
    周晨沉默了,他不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替母亲不平。他妈那么好的人,凭什么背着这样一个名声?那些人凭什么看不起她?
    三兄妹回到周家,院子里安安静静,一点都不像是办婚礼的样子。
    走进屋,厨房里雾气弥漫,几乎看不清人脸,王凤英带着周霞和周玲在锅台边忙活着,沈玉芬挺着大肚子站着切酸菜。

☆、第一百章 扣帽子

“这又是跑哪疯去了?家里办事儿不知道啊?赶紧上前院借张桌子来!”王凤英一边把焖好的高粱米干饭盛到一个大盆里,一边支使周阳兄弟俩,“赶紧地!都等着吃饭呢!”
    “还跟老徐家换亲呐?不怕公安再来抓人?”周晨根本不搭理王凤英的叫嚷,护着妹妹就要回西屋。
    王凤英一摔锅铲子,刚要对周晨撒泼,外屋门被咣当一声打开,杨高志带着一脑袋霜花和雪沫子站在了门外。
    王凤英张大嘴,一下就吓傻了,一瞬间一动都不敢动。
    屋里其他人看见突然出现的杨高志也愣住了,几个人都吓得心里扑腾扑腾地跳。这公社的公安咋真来了?这又是来抓谁的呀?
    “老周家出来个男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