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贵娇-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可厚非,但崇德帝心中多少还有想法。
    没多久,他就开口道:“顾霑,吏部铨选人物,职责最要,朕是信任你的。只是这几个人选,朕却是觉得应该再议……”
    三日后,当东宫属官最重要的四位人选公布的时候,很多官员都吃了一惊。不想,太子詹事竟是他啊。
    
☆、第415章 人选定

    顺崇德帝之意,顾霑和吏部官员几经商榷,最终定下了东宫属官最重要的四个官员。
    这四个人分别为:太子詹事彭贻芳,少詹事贺肇,左庶子陈立仁,右庶子梅琦。
    其中,彭贻芳原是剑南府尹,贺肇是吏部侍郎,陈立仁和梅琦都是关内府中州的刺史。
    这四个人当中,就只有贺肇是京官,其余三人都是京兆外的,这已经能充分说明崇德帝心中所向。
    顾霑此前建议的人,都是京官,舍三取一,很明显,崇德帝不想京兆势力倾向东宫。
    如此说来,这样的东宫属官,究竟是不是对东宫有好处呢?这个就个人看法一了。
    但是朝官反应相同的是,在听到彭贻芳这个人名是,都面露异色。因为,彭贻芳这个人,的确很有争议。
    彭贻芳的年纪,比郑时雍还要大一些,他是武将出身,为人却狠绝,三十多年前,曾有杀俘之举。
    杀俘不祥,彭贻芳此举惹怒了当时的建和帝,直接夺了他的军籍,随后彭贻芳便以科举入仕,成为了大定的文官。
    许是时来运转,崇德年以来,彭贻芳便官运亨通,一直做到了九府尹之一。
    在就任剑南府尹之时,彭贻芳最为大定官员所记得的,仍是他狠烈的手段。
    剑南府地势特别,盗匪也特别猖獗。凡是彭贻芳所剿之处,就没有一个盗匪能够活下来,即使为贼匪煮饭的妇孺也不例外。
    其实。彭贻芳在剿匪中的表现,奉行的还是赶尽杀绝那一套风格。
    但是,崇德帝不是建和帝,不会因为彭贻芳的行事风格而有想法,所以彭贻芳的官职才能越来越高。
    很显然,彭贻芳的官运并没有止于府尹一职。太子詹事这个东宫近官,是他接下来的一步。顾霑为何会定下彭贻芳呢?说到底。还是崇德帝定下了彭贻芳。
    当时。在紫宸殿的时候,崇德帝对蒋钦不满意,对顾霑随后提出来的人选也不满意。最终顾霑只能无奈说道:“请皇上示下。”
    崇德帝心中已有合适的人选,便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蜀地不错。”
    蜀地,剑南府,有那么多官员。能出任太子詹事的人,就只有那么一个:剑南府尹彭贻芳。
    顾霑也不知道。崇德帝看中彭贻芳什么地方,其人狠辣决绝,与崇德帝的铁血风格挺相符,莫不是这就是原因?
    太子詹事的人选。某种意义上就代表着东宫以后的行事风格。一个狠绝的太子詹事,这……情况似是不太好了。
    彭贻芳的出任,在京兆官场引起了轩然大波。朝官们议论纷纷尚且不说,只说宗正卿蒋钦。就像被人当众打了一巴掌似的,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他早早就表了态,还请出了太子朱宣明,就算顾霑已经将他的名字送去紫宸殿了,仍是未能如愿。
    就像尚书右仆射一样,同是失之交臂。那种明明以为在手中了,但摊开手掌一看却是什么都没有。这样的心情,蒋钦再一次深切体会到了。
    一时间,他感觉自己成为了官场的笑柄,即使攀上了太子,都没能得到太子詹事之位。以后,他在官场上该如何办呢?晋升之门已经关上了。
    但天无绝人之路,就在蒋钦感到绝望的时候,上天又给了他希望。
    这个希望,来自他的孙女蒋妘,来自蒋妘被立为太子良娣。
    在东宫属官这四个主要官员定下来之后,两名太子良娣也确定了。他们并不是刘以佐先前建议的任何一个。
    被选中的两个姑娘,一是门下侍郎何渭的孙女何萦,另外一个就是蒋钦的孙女蒋妘。
    这两个人,是礼部尚书张明德建议的。与顾霑多次建议被驳不一样,张明德的建议,一下子就被崇德帝采纳了。
    这两个人选,比起先前刘以佐建议的四个人,姑娘们或许并无多少逊色,但从势力上来说,却要差了不少。
    从官品上来说,何渭和蒋钦就比郑时雍和朱有洛要低;从势力上来说,何渭和蒋钦又比不上霍韬和顾霑。
    这对东宫来说,是差强人意,但对于何渭和蒋钦来说,就是意外的好事了。
    一个家族之中出了一个太子良娣,将来太子登基,就是四妃之一,这同样是家族的荣显。
    在有心无力看来,这两个人选,是很有考究的。
    京兆那么多合适的姑娘,为何皇上独独选择这两个人?
    “皇上对太子的心思,其实很容易理解。即使淑妃有孕,皇上的心还是很硬。”在沈家东园内,杜预这样说道。
    他和陆清来沈家看望沈肃,便说起了这一事。预测局势,针砭时弊,是他们的职责,也是他们的兴趣。
    “彭贻芳,颇不简单。我疑心他升任背后,另有文章。”陆清这样说道。
    他现在是京兆府尹,但此前他是刑部尚书,剑南府盗匪的事情,他最清楚不过了。
    在他看来,彭贻芳的确很有本事,但其人性格,实在不适合担任太子詹事。
    这样狠绝的性格,实在不适合掌管东宫,皇上到底作何考虑,才会让其出任太子詹事呢?
    “已经派人去查了,有结果了就告诉陆叔。”沈度回道。
    他的想法,和陆清差不多,就是觉得彭贻芳出任太子詹事太诡异了,就像一个不应该出现的人,突然存在感很强烈一样。
    皇上会选择彭贻芳,是因为行事风格相类呢,还是别有因由。
    沈度担心,彭贻芳的出任,会增加东宫不安定的因素。本来东宫就是心头大患,再加上行事风格如此狠绝的彭贻芳,将来会怎样,真不好说。
    他现在还不知道,彭贻芳身后的人,是不是崇德帝。如果是,那可以理解。但如果不是呢?彭贻芳的背后,又会是谁呢?
    这一切,都让沈度异常关注。
  

☆、第416章 又一个姑娘

    彭贻芳的出任,透出一种诡异,难怪沈度等人会担心。
    从顾霑等吏部官员的商议,到崇德帝的选定,这中间还有别的人插手吗?可还有另一方势力?
    此时,沈度尚未确定。
    彭贻芳既已定下,就且看他来京兆之后会如何了。
    得沈家密切关注的,主要还是彭贻芳。至于其他的官员,杜预等人也略略提了提。
    “听说,接任剑南府尹的人是蜀州刺史陈言,数年前在我与他同在江南府任职,这是个有意思的人。”杜预想起了过去,提及了接替彭贻芳的人。
    有意思,这样的评价在杜预看来,是很中肯的评价。陈言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他的抠门。
    死抠死抠的,听说担水的人从他面前经过,都会莫名轻几两。
    这样的人掌管剑南府,会令得剑南府有什么局面呢?——杜预倒很期待。
    想了想,为了让大家更清楚陈言的“有意思”,他说了一两件陈言的抠门事,就连沈肃听得都扬了扬嘴角。
    任职左右庶子的陈立仁和梅琦,他们都不熟悉,便没有多少可说的。
    总归,随着这几个人的任职,京兆官场格局便有变了,朱宣知同学要背的官谱,又增添了很多内容。
    虽则东宫属官和太子良娣是先后的事,但是很明显,沈家将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东宫属官这里,倒没怎么在意太子良娣了。
    真正在意太子良娣的人,是顾琰。
    这几日,顾琰的心随着朝廷局势晃来晃去。
    淑妃有孕一事令她惊诧莫名。当初,明明用药物令淑妃落了红。不想她还是有了身孕。如此顽强的胎儿,令顾琰无话可说。
    从宫中送出来的消息可知,淑妃有孕是真的暂没有可为之处,此时也不宜有动。
    太子良娣的人选,有一人和前世相同,那就是蒋钦的孙女蒋妘。
    蒋妘,前世也是太子良娣。不过彼此时的太子妃不是张妙。而是罗炳光的孙女。
    在朱宣明被册为太子之时。陆筠早已身亡。顾琰那时已嫁到成国公府。
    后来呢,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她恍惚记得,在三初宫变之前。蒋妘就已身死了。她之死因一直成迷,当时仲氏对此也讳莫如深。
    现在想来,蒋妘的死必不寻常。现在她还是入了东宫,还会不会死呢?
    这一次。顾琰不想像前世那样对蒋妘死因漠不关心,她决定去查一查蒋妘。期望会有所发现。
    横竖,现在陈通记没什么事,她的表哥傅铉很有空,应该不介意干些活的。
    傅铉现在打理着陈通记。在接到顾琰的请求时,他再一次感到疑惑。
    这个闺阁中的表妹,所关注的都是朝中大事。会不会太奇怪了?
    想到傅通离开京兆前的吩咐,傅铉想了想。还是将一个个指令发了出去。
    既然小表妹想知道蒋妘的情况,那么陈通记便查个清楚明白好了。
    蒋钦是文官,蒋妘又是普通闺阁小姑娘,原本傅铉以为,要探知蒋妘的情况,会十分容易。毕竟,陈通记在京兆这些年也不是白忙活。
    但是,但是!
    蒋妘的情况,太简单太清晰了,简单清晰到就好像假的一样!
    蒋妘的相貌如何,京兆许多人都是见过的。能被选为太子良娣的姑娘,容色肯定不会差。据形容,蒋妘就像一株沁人心脾的桂花,见之即心喜。
    至于她的性格为人,从很多事情可以体现出来。比如从来不责骂下人,与庶姐妹们相处融洽,对长辈恭敬爱戴,说起这个人,几乎都是赞不绝口。
    一连几日,陈通记所得的结果就是:蒋妘是个没有缺点的姑娘!
    这个姑娘,就没有京兆官员姑娘的种种缺点。这样一个人,不是装的,就是陈通记的查探有误。
    这样的人,引起了傅铉莫大的兴趣,因而查探便更加细致和深入,终于让他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地方。
    但凡与蒋妘有所不对付的姑娘,最后总会莫名其妙出事,留下的名声都不会太好。
    这个蒋妘姑娘,就如同有神灵庇佑一样,总能顺心遂愿。
    傅铉不相信这世上有这样的神灵,他更相信,蒋妘的如意是人力所为。
    蒋妘是蒋钦的孙女,蒋钦早早就投靠了朱宣明。这人力,是蒋钦吗?
    当他打算查得更深入的时候,却发现碰壁了,有人在全力阻止他继续查下去,以致陈通记的人再也查不到什么。
    “五少,是皇族的人在阻拦,可见蒋妘的背后殊不简单。”陈三娘如此回道。
    从掩盖消息的手法、拦截消息的途径,都不难看出,蒋妘背后的人,来自皇族。
    蒋妘被定为太子良娣,这是皇上的意思。莫不是出手的会是皇上?
    “知道了,吩咐下去,全力查探蒋妘周边的人事。若是再无所得,先暂停,过了这一段时间再说。”傅铉这样说道。
    皇族中的人出手,他还需要一些时间来查探。不管怎么样,他都肯定了蒋妘的不同寻常。
    傅铉的消息,很快就送到了尺璧院。这结果,令顾琰哑口。
    没想到,蒋妘背后真的这么不简单。能阻陈通记的查探,这不是蒋钦的本事,也不是太子的本事。
    她试图努力回想更多关于蒋妘的内容,却是再也想不出了。
    太子良娣,真的很不简单。
    入了夜,坤宁宫内仍有访客,仍是趁着宫门局守卫松懈,偷偷来到这里的黑袍殿下。
    谢姿一如既往地抚着尾指护甲,然后轻笑道:“恭喜殿下了,看来殿下正在蚕食东宫的势力。本宫倒有点为那个娇人儿可惜了。”
    娇人儿,当然是指蒋妘。就连与自己两情相悦的姑娘,都能用作棋子送进东宫,这令谢姿再一次深刻领会到眼前这人的狠绝。
    这,就是皇族的男人。
    只要能达到目的,心尖上的人都是可以利用的。
    谢姿打了个冷颤,不由得有一种与虎谋皮的感觉。
   

☆、第417章 谁知呢

    听到谢姿的话语,黑袍殿下只是笑了笑,眼光幽深难明。
    既然大势不站在他这一边,他总要为自己谋划,一切只能靠自己。
    蒋妘,不过是他众多谋划之一,况且她自己心甘情愿,这有什么好说的?
    只是,最近有人在查探蒋妘,这多少让他生出了危机感,怕有人从蒋妘那里查到些什么。
    他吩咐底下的人全力阻拦这查探,同时也想知道查探之人的身份,却不想对方同样严密,他难有寸知。
    “彭贻芳不日就会来京兆,太子驾驭不了他,东宫事尽在我手中。儿臣赶集母后相助,到时候定必如母后所愿。”他笑着回道。
    如果没有谢姿提纲的线报,他不可能知道彭贻芳的命门,便不能提前对彭贻芳市恩了。
    谢姿身上总有让他惊奇的地方,甚是有用。因此,他才会也夜入坤宁宫,这个助力,他一定要抓住。
    谢姿但笑不语。其实她不急,这个时候外面风起云涌,坤宁宫这里平静又安全,她不介意在宫中多待些时候。
    但有些敲打,谢姿一定要说的,故而他开口道“殿下,道谢就不必了,只是那个人,殿下早点给本宫准备好便是。”
    淑妃有孕一事传到坤宁宫的时候,直令她沉了脸,一种抓心挠肝的不甘笼着她,她始终气难平。
    她这么说,黑袍殿下当然点头。这一点,他会答应谢姿,人都准备好了。
    从岭南到京兆,总要有恰当理由才是。
    这一对名义上的母子。在坤宁宫这个幽暗之所,窃窃私语着,所讨论的,是大定的江山。
    关于蒋妘这个人的不简单,顾琰很快就对沈度提及了。——沈度每晚都会出现在桐荫轩,他们交流也很方便。
    “蒋妘?蒋钦的孙女,如年粗略查了查。没有发现有何特别之处。阿璧发现了什么?”沈度如此说道。
    顾琰说的话。沈度当然会信任。他没发现蒋妘的问题,原因大概在于沈家将太多精力放在东宫属官,难免会忽略。
    顾琰将傅铉的查探说了出来。陈通记没查到的人,这已充分说明不简单了。
    听了顾琰的护院
    末了,顾琰叹息说道:“我总觉得这个蒋妘入东宫,不是蒋钦谋划那么简单。或许能顺藤摸瓜知道些什么。”
    连枝连蔓,能从蒋妘身后牵出什么来。这才是她对此事如此上心的事。
    听了顾琰的话语,沈度略思片刻,便回道:“既然如此,我想想办法。撩撩蛇。”
    查不出什么,便只能改变策略,迂回之术可用。
    顾琰点点头。她将此事告诉沈度,就有合力之意。陈通记查不出。或许是在哪个地方阻住了,这个时候就要靠沈家了。
    她见到沈度的眉头微微蹙,不由得伸出手指为他轻轻摊开,柔声问道:“计之,可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在她面前,沈度很少露出这种苦恼的情绪。想到朝廷的局势,她知道沈度心力所在,莫不是因为东宫属官?
    “是彭贻芳,我疑心他背后有人,这个人,不是皇上。”沈度立刻回道。
    顾琰手指在沈度眉间的轻抚,心想着彭贻芳这个人。前世,她没有在成国公府听说过这个人,也没有听善言说起过他。
    三初宫变之时,彭贻芳已从府尹职上荣休,他对大定的局势没多少影响。现在,显然不一样了。
    彭贻芳将会从剑南来到京兆,将会出任太子詹事,对大定的局势有莫大的影响。
    这是一个新的变数,她不知道该如何对沈度说。
    沈度伸出手握住顾琰的,将她的手放到自己唇边,轻轻啄了啄,却是什么话都没有说。
    顾琰眼里的担忧,他看得一清二楚,心中有暖流润泽。
    这样被人关切着,这种感觉真的太好了。
    顾琰没有抽回自己的手,想了想,她说道“计之,彭贻芳的事,慢慢来。东宫属官全部配设完毕,还有一段时间呢。我反而担心……太子会不会借属官一事为难你。”
    朱宣明一直想拉拢计之,解决了太子詹事人选和太子良娣的人选,接下来,朱宣明就会腾出手来对付计之了。
    他甚至不用说什么,只须在皇上面前说一句想计之担任东宫属官之一就可以了。
    以崇德帝对沈家的态度,加之政事堂的因由,计之的中书舍人之位,保不了太久了。
    计之,往何处去?
    “此事,我心中有数,阿璧不用担心,我会处理好的。”沈度又啄了啄顾琰的手,这样回道。
    他说这句话,不是纯粹安慰顾琰。早在政事堂搬迁之时,陆清就提到这个问题了。这么多个月过去了,该去的地方,该走的路早已有数。
    但是,现在他还不能离开中书省,他还有事情未做,必须得完成了这个事,才能调任。
    “去路已有,但现在,我不能离开中书省……”沈度缓慢说道,将考虑说了出来。
    长隐公子先前说的那件事,已经拖延了那么久,他一直在等着时间的到来。
    现在,太子已立,有监国之人,事情就会更加容易了。
    顾琰听了,一阵默然,随后反手握住了沈度的手,借以表达她的支持和安慰。
    当年元家的事,层层迷雾早已拨开,沈肃和沈度所等待的,就是让那些人都得到应得的命运。
    血债血偿,仅此而已。
    方集馨已经废了,秦绩已死,但成国公府还在,还有一个秦邑,所以沈度说,还有事情没有做。
    她懂。
    正如她对顾重庭和秦绩的仇恨,即使这两个人已经死去,但她还记得,顾家和傅家灭族之仇,还有一个三皇子之功。
    这些,怎么能忘?
    在京兆纷纷扬扬的时候,从京兆去润州的官员和太医们,也从润州回来了。
    润州大疫,他们是有大功的。这其中,功劳最大的,除了润州大夫钟岂外,就是沈度了。
    平疫这样的功劳,又会给他带来什么?
    

☆、第418章 大夫有功

    润州的疫情,在钟岂等大夫的努力下,得到了平息。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润州县主府中的病人越来越少了。
    现在,润州有神医钟岂,有程大昌和顾济棠等官员,还有陆居安和长邑郡主这样的人,事情会越来越顺妥,局面只会越来越好,尚药局的太医和京兆各堂号的大夫,留在那里已没有太大的作用了。
    前去润州宣慰的官员和大夫,是立有大功的。平息一场疫病,与平定一场动乱同功,同样是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功德无量。
    沈度因为朱宣知的原因,提前赶回来了京兆,但这不代表着润州的人忘记了他。事实上,不管是润州城门守卫,还是京兆堂号大夫,都清楚记得,是沈度率先进入润州城的。
    还有润州县主府那些病人和大夫,都记得那个绯色的身形,记得这个京兆来的高官。他们很清楚,倘若没有沈度的表率,润州疫病是否能得到如此有效控制,尚且另说。
    国朝自有序,有功当赏,有过当罚。京兆前去的宣慰队伍,带着大功劳回到京兆,受到了朝廷的厚遇。
    如同送宣慰队伍离开时一样,在城门等候着宣慰队伍回来的,仍是太子朱宣明。——这从侧面证明了宣慰队伍的功劳之大,不然,哪里需要太子亲迎?
    胡太医和刘太医下马车的时候,头抬得高高的,努力压制着脸上自得的表情,想让自己看起来矜持一些。
    他们是应该自得骄傲的,在离开京兆的时候。他们带着对未知的惶恐,心中已作了最坏的打算,想着自己有可能病死在润州的。但现在,他们平安回来了,还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
    医者不说死起人肉白骨,但他们的确救回了那么多人的性命,为朝廷解决了一场大隐患。这种满足和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尤其是对胡太医和刘太医这两人来说。此次润州之行的收获极大。除了这功劳外,最值得说的,就是疫病对他们心志的锤炼。
    胡太医和刘太医两人在尚药局中的表现。一向中中,却同样带有尚药局太医那种眼高于顶的毛病。在润州,他们遇上了钟岂,钟岂的本事令他们汗颜。并且羞愧不已。
    除了钟岂之外,京兆明德堂的周大夫。不管是医术还是医德,都让他们刮目相看,自此收起了自大、轻视的毛病。
    此外,在润州疫病的中心——润州县主府内。在生死病弱交织之地,他们充分体现到作为一个大夫的责任,这种冲击和震撼是在京兆、在皇宫中永恒无法体会到的。
    这是一种福分。
    胡、刘两位太医在见到京兆城门的时候。心中涌起的是深深的感激,感激自己能去润州一趟。
    在面见太子之前。这两位太医还特地找到了周大夫,一定要带着他去见太子。——在回来途中他们已经说好了,他们会将周大夫引入尚药局。
    本来,周大夫和郑奉御同出一门,又在润州大疫中立下大功,周大夫入尚药局就不是难事。
    崇德帝听说宣慰队伍回来了,十分高兴,在政事堂官员的建议下,吩咐礼部官员对这一行人论功行赏,而且是重赏!
    礼部尚书张明德早就收到消息,知道宣慰队伍即将回到京兆,早就吩咐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