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拣宝-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托!”

“嗯,就是托!”

此时,王观一笑,有些开心道:“本来我打算义正词严拒绝的,再顺便痛骂他们一番,可是突然发现他们居然有眼无珠,居然把这幅长卷当成赝品。尽管我也不能肯定就是真迹,但是却能够肯定不是赝品,所以灵机一动,干脆将计就计,找刑秋帮忙……”

在王观的叙说下,大家终于明白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顿时十分感叹。

“年轻人,你做不得错。就该是这样,让那些骗子尝尝被骗的滋味。”

“坑人不成反被坑,报应!”

“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议论声中,一些人语气充满了掩饰不住的羡慕。羡慕王观才花了二十五万,就买到了一幅极有可能是苏东坡真迹的前后赤壁赋长卷。

从田老和池老等人的言行举止之中,大家也多少明白,东西是真迹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就算不是真迹,也已经证实是水平极高的古代仿作。

只要不是赝品,那么这样好的东西,绝对不是二十五万就能买到手的。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王观赚大发了。

当然,这种事情羡慕也羡慕不来,首先你要有眼力,能够确定东西的价值。其次就是要有这样的运气,遇上这样的骗局,才能够反坑一把。

不管怎么说,东西的来历是交待清楚了,不过也没有什么帮助。说不定连最初发现的人都觉得东西是赝品,所以才会当成赝品卖来卖去,最终辗转流落到小段手里,这才有了王观设下的局中局,轻易将这件东西收入囊中。

“你的运气,一如既往那么好。”

与此同时,田老十分感叹道:“也算是好心有好报吧。”

“好心?这事可谈不上多么好心。况且这样的‘好心’多多益善,我怎么没有遇上……”许多人在心里嘀咕,不过表面上倒是点头表示赞同。

不过感叹之后,众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在田老等人身上,东西到底是不是真迹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呢,他们哪有心思理会其他事情。

就在这时,池老想了想,立即挥手道:“回省城!”

“什么?”众人一怔,不解其意。

“回武昌。”

池老严肃认真道:“省城博物馆有专门的检验仪器,还有许多经验丰富的鉴定师,可以做一个详细而全面的鉴定。”

“不行!”

一瞬间,纪老断然拒绝。

“怎么了?”这下子轮到池老迷惑不解了:“刚才明明是你叫嚷得最厉害,现在怎么反而不同意了?”

“你们忘了,明天就是文化节了。”纪老提醒道:“这样的东西,怎么能错过明天的盛会。”

“对呀。”

其他人立时反应过来,纷纷点头附和。如果之前不知道也就算了,但是现在既然知道世上还有这样的东西,怎么能让它在眼前溜走。

“还没有确定真假的东西,你们就想拿去展览啊?”池老有些啼笑皆非。

“什么叫没确定真假。”纪老瞪眼道:“明明是你们几个老家伙不想承担责任,不敢说出一个真字来。反正只要不是赝品,我们就当真了。”

“就是就是……”

众人再次附和,同时刑老提议道:“先拿去展览吧,让大家好好欣赏作品,大不了到时候点明作品有些存疑就行。”

“根本不用疑。”纪老摆手道:“百分之百就是真迹!”

“纪兄,你不要添乱了。”

池老无奈笑道:“你说是真的,也要拿出让人信服的证据来啊。”

“我们当然有证据。”纪老郑重其事道:“就凭我研究三十年苏东坡书法,完全可以用人格来担保,这些就是他写的字。”

“我也能作保……”瞬时有两三个老人站出来声援,他们都是黄州书画协会的老前辈了,一生都在研究苏东坡的书法,造诣极深。不过十分可惜,他们属于学术型的学者。

大家都应该知道,学术型学者有一个弱点,那就是理论高于实际。让他们谈理论,他们肯定能够说上三天三夜不带重复,可是在实际操作的层面上,多少有些不尽如人意。

就是明白这些人的弱点,所以池老心里非常无奈,但是又不好表现出来,只得和声和气的劝说,让他们不要固执己见。

纪老等人肯定不乐意,一时之间有些僵持不下。见此情形,田老沉吟了下,立时站出来打圆场:“大家不要争了,我倒是有个主意,不知道能不能行。”

“什么主意?”

在众人的注视下,田老微笑道:“文化节明天举行,但是展览这个环节,估计要在中午的时候才正式开始。也就是说,至少还有一天时间,也差不多足够了。现在把东西交给池兄他们送去省城检测,有了结果之后再送回来,一切顺利的话,应该能够赶得上。”

“嗯?”

众人一听,感觉这主意倒是不错,不过纪老还是有几分怀疑:“池兄,你们能够保证在明天之前检测出结果来吗?”

“可以。”池老想了想,点头道:“大不了豁出去了,连夜赶工,明天中午之前,不管有没有结果,都把东西送回来,这样总该行了吧。”

“那最好不过了。”纪老这才心满意足点头,而且还不放心,顺便让几个书画协会的成员跟去监督。

一帮老人家颇有几分雷厉风行,决定下来之后,也没有废话,直接出去开车走了。反正从头到尾,都没有人问过王观的意见,仿佛东西与他无关似的。

对此,王观除了苦笑以外,还能有什么办法?

接下来的事情也不用多说,反正一拨人随着池老去省城了,另外一拨人又聚在一起闲聊了许久,这才意犹未尽散去。

第二天早上,在刑秋的带领下,王观来到了黄州东坡赤壁的附近,只见这里人山人海,一派热闹非凡的场面。人流车往,熙熙攘攘,好像来这里赶集似的,十分喧闹。

“每年的文化节都这样热闹吧?”

王观多少有些惊奇,一直都说苏东坡很有影响力,但是却没有什么实质感觉,直到现在他才明白苏东坡的魅力有多大。一眼望去,尽是黑压压的人头,根本看不到边。考虑到现在炎热的天气,挥汗如雨绝对不是什么形容词。

“差不多。”

刑秋见怪不怪了,笑容满面道:“以前还好,近两年越来越热闹了。不仅是国内各地的人过来参加文化节,连国外也有人过来看热闹。”

“哦。”

王观点头,也知道刑秋没有撒谎,因为他确实在人群之中发现了不少外国人……

第735章 独乐不如众乐

“香港澳门台湾就不用多说了,每年都有人过来。”

与此同时,刑秋继续讲解道:“另外还有日本韩国的学者,也经常过来参加文化研讨会,近几年还有一些欧美大学教授的身影……”

在刑秋的介绍下,王观也兴致勃勃的随着人流缓慢前行,好奇打量四周的情况。

当然,在黄州政府的运作下,东坡赤壁不可避免已经形成了一个风景区,而且划分也许多个区域。现在两人就是在古迹游览区附近闲逛,感受一下历代古人为纪念苏东坡而修筑的各种古建筑的古香古韵。

什么二赋堂、留仙阁、挹爽楼之类的,由于参观的人太多了,两人根本进不去,只好在外面看了两眼,就移步到其他地方了。

一路走去,不久之后就到了位于东坡玑头上的坡仙亭。南宋著名诗人戴复古称誉苏轼为坡仙,这个就是亭子名字的由来。

不过亭子却是在清代同治年间修建的,亭内嵌有著名的苏轼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石刻,另外还有历代名人的书画碑刻。反正就是由于这些珍贵的书画碑刻,使得坡仙亭成为东坡赤壁最重要的亭阁之一。

所以也不用多说,亭子也被大批游人占据了。幸好刑秋早料到这样的情况,带王观过来的目的,不是为了观赏坡仙亭,而是准备在水中泛舟游览赤壁。

此时此刻,水中的舟船也不少,不过却比陆上人流密集的情况好多了。

毕竟风景区管理人员也应该明白,水中的舟船需要一个度,才能够自由穿梭往来。不然停放几百艘舟船在水面上,别说挪动游览了,估计与当年赤壁大战曹操的水军一样,直接形成了铁锁横江之势。

那个时候,水面的情况也和陆上差不多了,哪里还谈得上泛舟畅游。

当然,舟船不多,肯定也不少。但是来得早的游人,早早把船都占满了,其他人除非运气好,正好遇到返回上岸的人,不然只得羡慕的看着人家惬意泛舟了。

不过作为地头蛇,刑秋也早有安排,昨天就预定了一条小船,现在就算现在来得较晚,照样能够登船游览,着实上岸边的人羡慕嫉妒恨。

然而,由于人太多了,王观坐在船头上,却没有感受到当年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美妙场景。

“得了吧你。”

刑秋随口道:“你也不想想,古代有多少人,现在又有多少人。古代是达官贵人或文人士子才有旅游的资格,现在却是全民旅游的时代。国家干嘛要搞什么黄金周,还不是希望大家出门走走,顺便拉动一下内需吗。热闹是正常的,不热闹国家该着急了。”

“当然,如果你过几天再来,就不会这样热闹了。不过那个时候,你又该要埋怨这里冷清清的,没有什么感觉了。”

刑秋耸耸肩膀道:“去年我带几个朋友过来玩,正好是旅游的淡季,就我们一行人在诺大的风景区里走来走去,真是没有什么劲头。最后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这个倒也是……”

王观深以为然,当年苏东坡为什么要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指不定也是觉得一个人太寂寞了,没有什么游兴,所以要找朋友来陪伴。说到底人还是比较适合群居,真的完全与世隔绝,不出几年肯定成为野人。

虽说现在泛舟,没有当年苏东坡的洒脱感觉,但是肯定要比待在陆上好多了。在船家的划动下,小舟如梭而去,轻快的来到了赤壁之下。

王观仔细打量,也没有觉得有些红色的石壁有什么好看的。

“果然呀,不是人人都是苏东坡的,随便看了块红色岩壁,就有诸多的感慨。”王观摇头道:“你呢,在附近住了二十多年了,肯定没少过来看风景,有没有什么大作问世?”

“我又不是文学家,哪来的什么大作。”刑秋没好气道:“按照你的逻辑,那么住在东坡赤壁的人,个个都是诗人学者了。”

王观一笑,目光在江面上掠过,忽然看到一艘小船迎面划来,顿时拍了拍刑秋的肩膀,轻声提醒道:“看,你喜欢的类型来了。”

“嗯?”

刑秋顺势看去,果然在那艘小船上看见了昨天跟纪老等人到他家作客的那位美女。

与此同时,美女似乎也察觉到有人在注视自己,十分敏锐的看了过来,发现是王观和刑秋两人,微微一怔之后,就轻轻的点头,也算是打了个招呼。

也就是在这一瞬间,两艘船交叉而过,自有一阵清风徐来。

“王观……”

适时,刑秋一把抓住王观的手腕,一脸激动的表情:“我的春天要来了。”

“啥?”王观眨了眨眼,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忍不住笑道:“你醒醒吧,不要做梦了,夏天都过了,哪来的春天。”

“不要打击人行不行。”刑秋不满道:“看得出来,她对我还是有好感的,不然为什么会对我笑……”

王观有些无语,无奈道:“你唐伯虎点秋香看多了吧……人家是冲我笑的好不好。”

“滚!”

刑秋瞪眼,然后回头道:“大叔,麻烦调头,追上前面那条船。”

“好。”

船家也隐约听见了两人对话,所以也明白刑秋这样做的目的,顿时呵呵一笑,立即挥动长竿在水面划动。刹那间,小船轻易调头,再轻快而去。

“你来真的啊?”

见此情形,王观皱眉道:“小心人家翻脸。”

“不怕,有些事情,不主动尝试,怎么能够知道结果。”刑秋振振有词道:“况且我又不是做什么坏事,只是想得到一个机会而已。”

“随便你了。”王观不是很乐观:“反正待会被拒绝了,千万不要哭鼻子就行了。”

“切,不要诅咒我好不好。”刑秋很乐观,也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看着吧,我肯定能够成功,一战而定。”

王观摇了摇头,已经劝说过了,是刑秋自己不听,那就随他去吧。

不久之后,在船家的努力下,终于追上美女了。不过此时人家却已经上岸,正朝人流最密集的方向而去。

“你等着,我去去就回。”与此同时,刑秋扔下一句话,立即跳上了岸边,然后匆匆忙忙追寻美女的脚步而去。

“重色轻友……”

王观忍不住鄙视起来,随即正想叫船家继续泛舟之际,忽然接到一个电话。

“……东西送过来了,确定是真迹……太好了,你们在哪里,风景管理区吗?好,我现在马上就过去。”

结束通话之后,王观随手付了船钱,然后轻快赶到了风景管理区的办公楼中。此时此刻,田老等人又集聚在一起,正欣赏悬挂在墙壁上的苏东坡前后赤壁赋长卷。

“田老……”

走到办公楼之后,王观十分高兴,喜形于色。就算他心里有数,能够确定东西是真迹,但是自己认定是真迹,与其他人也认同是真迹,这是截然不同的性质。

举世皆醉我独醒没什么意思,独乐不如众乐,大家都认同,这才是真正的快乐。人嘛,无论嘴上说得多么淡薄名利,实际上心里却非常想得到大众的认可,这样才有成就感。

王观自然也不例外,而且在这时也没有掩饰的意思。毕竟得到了这样的宝贝,却轻描淡写的不动声色,那已经不是成熟稳重,而是虚伪了。

“来了。”

这个时候,田老笑眯眯的祝贺道:“恭喜你了,根据省城博物馆的专家彻夜研究,最终一致认为,这是苏东坡的真迹无疑。”

“谢谢田老,辛苦大家了。”王观笑容可掬,逐一致谢。

不过也有人不了解情况,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好端端的,他谢我们做什么?”

“不清楚,听这意思,好像长卷是他似的……”

“呃,你猜对了,东西真是人家的。”

“什么?”

在知情人的解释下,一些人才意识到墙上悬挂的重宝,居然不是东坡风景区的东西,而是眼前这个年轻人的私人物品。一时之间,许多人面面相觑,感到十分惊诧。

就在众人惊奇之时,一个四十来岁,身材有些发福的中年人,一脸笑眯眯的表情走到王观的旁边,热情洋溢道:“谢谢,非常感谢小兄弟对文化节的大力支持。”

“你是?”王观迟疑起来,心中莫名有些警觉。

“这位是东坡博物馆的苏馆长!”田老在旁边介绍道:“苏馆长是眉山人,说起来也算是东坡居士的嫡传子孙。”

“哦,原来是苏馆长,失敬失敬。”

王观很客气的与之握手,然后不等苏馆长开口,他就歉意笑道:“不好意思,外头太热,不小心喝多水了,我去下卫生间……”

说话之间,王观匆匆而去,落荒而逃。切,苏馆长的笑容与故宫王馆长如出一辙,他一看就知道对方在打什么主意,怎么可能给他开口的机会。

察觉这个情况,王观直接尿遁,然后一去不回,直到展览会开始,这才混在滚滚人流之中进了展览厅参观各样展品。不过由于人太多了,他却是没有留意在自己的身后,也有两个不算熟人的熟人一同走了进来……

第736章 直接傻眼了

“段哥,好多人啊。”

“少废话,别磨蹭了,赶紧进去看展品……”

如果王观听到两人的对话,肯定知道他们正是小段和柳亮。这两人也耐不住寂寞,听说这边举行文化节,也过来看热闹了。

当然,看热闹只是顺便,真正的目的却是探查行情。估计今天他们看了展览会上的物品,说不定几天之后,市场上就有同样的东西出现了。

进来之后,柳亮忍不住叹道:“还是厅里舒服,有空调……”

“叫你过来,不是让你享受的,赶紧干活。”小段瞪眼道,赚了二十万之后,他的底气十足,直接买了一台单反。一进展览厅,马上对准各个物品咔嚓拍照。

不仅是他,柳亮手里也有一台相机,从不同的角度连拍。

见此情形,旁边的人也不觉得奇怪,因为在场的几百人之中,脖子上挂着相机的人不在少数,甚至在角落还有好几架摄像头、录像机之类的存在。有人看到机器上的标志,马上就知道那是省台、市台的记者。

如果是在十几二十年前,看到电视台的记者,估计肯定有许多人围观。不过现在的人见多识广,已经见怪不怪了。随意瞄了一眼几台机器,然后该干嘛就干嘛去。与其盯住记者浪费时间,不如欣赏观赏展览的物品更加实在。

不得不说,为了这个文化节,刑老、纪老等人真的费了许多心思。宽大的展览厅中陈列了许多物品,其中以字画较多。琳琅满目的书法字画,错落有致的悬挂在四周墙壁上,有些则是用架子固定在半空中,使得展览厅充满了古色古韵的书香气息。

有人懂门道,就驻足仔细观赏,摇头晃脑的品味。有人不明白,就纯粹看个热闹,走马观花之余,也乐在其中。

文化,或许只有少部分人能够掌握精髓,但从来都是面向大众的。没有大众支持的文化,肯定不可能长久。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写诗填词,但是能够流传下来的又有多少?就算幸运流传下来了,但是让人耳熟能详,随口能背诵只言片语的诗词又有几首?

以乾隆皇帝为例,一生所作诗词数量惊人,有人统计大概的数字,一说是三万九千首,一说是四万三千万。不管是哪个数据,反正全唐诗中记录的所有诗人加起来的诗,都没有乾隆皇帝一个人多。

这样惊人的产量,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也是全世界古往今来写诗最多的人。完全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而且不用担心有人能够破他的纪录。

然而,乾隆皇帝一生写了这么多诗,却没有一首被后人记住或传诵。甚至任何版本的中国诗歌史,也从来就没有人把这位写诗最多的皇帝列入其中,说来也算是一个奇迹,更是一个笑话。

究其原因,无非是乾隆的诗词缺乏群众基础,或者说他的诗词纯粹是自娱自乐,他是写给自己看的,用来孤芳自赏,而不是娱乐大众。

现代的一些文化人,就犯了乾隆皇帝一个毛病。总觉得自己的作品十分清雅,阳春白雪,不与世俗同流。然后发现作品卖不动,这些人从来不肯检讨自己是不是脱离了实际,只会去责怪大众没有审美观,不懂欣赏……

对此,王观很想呸他们一脸,明明是他们自己没有李太白、苏东坡的仙气才华,又不愿意放下身段学习白居易。人家白居易可是堂堂大诗人,做好诗之后,却先请教老妪,老妪不懂没关系,那就改到老妪明白为止。这样通俗易懂的诗,不能流传千古才是怪事。

实际上,古人十分清楚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道理。文章诗词肩负社会教化的重任,自然希望大家都能看得明白。说白了,就是说人话,接地气。

可惜无论古今,总有许多人与这个正确的方向反其道而行之。

言归正传,此时此刻,大家津津有味的观赏一件件展品。然后就有人惊奇的发现,在展览厅的正中墙壁上,有一件东西却被人用一块红布掩饰起来,而且还在四周拉起了警戒线。不言而喻,在红布后面,肯定有什么珍贵的东西。

想到这里,在这块墙壁的附近,顿时有许多人围聚,好奇的互相打听情况。

“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不知道……”

许多人茫然摇头,不过也有人得意洋洋道:“我却是知道一些内部消息。”

在其他人的关注下,那人笑眯眯:“我隔壁邻居的儿子的女朋友的哥哥的表弟的小舅子,他是这里的保安。他刚才告诉我,这件东西非常珍贵,甚至惊动了省里的领导。现在这些领导正赶过来,要等到他们来了,才会揭开红布……”

还真别说,这人的内部消息也挺靠谱。

不久之后,省里的领导来了,正是省文化厅的厅长,还有地方文化局的头头们。在一帮人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涌了进来。

此时,省台和市台的记者自然明白见机行事,纷纷抄起长枪短炮对准这些人,然后咔嚓咔嚓的拍照。闪光亮的闪耀密集程度,完全把厅中白炽灯给盖住了。

这些领导也久经考验,眼睛不眨,脸上笑容更是十分灿烂,配合的摆起了姿势。足足过了三五分钟之后,才慢慢的来到了红布的旁边。

与此同时,苏馆长也不知道在哪个角落冒了出来,递上了几个话筒。

很显然,领导要讲话了。一看到这个情况,前来观赏展览品的人,本能的就要躲开,甚至已经有人转身要往外走了。

“在这里,我要宣布一个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就在这时,有人开口说话了。不愧是文化厅的领导,一开口就直接揪住了主要矛盾,也把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什么好消息?”

“肯定是与红布后面的东西有关。”

“估计是珍贵的字画之类的物品吧。”

不要小看任何人,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从红布的形状就大概能够猜出东西的底细,就是不清楚东西有多珍贵而已。

在人群之中,小段眯着眼睛打量红布,感觉这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