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拣宝-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不出所料。”王观摇头叹道:“你呀,就是典型的头脑发热,一时冲动。”

“不要打击我的热情。”刑秋摆了摆手,又笑嘻嘻道:“不过我知道,你肯定有办法的对不对。不然的话,也不会是胸有成竹的模样……”

“所以才说,这是你的运气。”王观随口道:“走了,想找东西,先去拜码头。”

说话之间,王观随手拦了辆车,上车之后就直接报了个地址。司机微微点头,立即飞疾而去,不久之后就驶出了城市。

见此情形,刑秋轻声问道:“我们这是要去哪?”

“丁蜀。”王观解释道:“那里的陶瓷作坊比较多,我要拜访的人就在那里。”

“谁呀?”刑秋好奇追问起来。

“一个认识的人。”王观耸肩道:“说过几句话,也交换过联系方式,就是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我而已。”

“哦。”刑秋了然点头,知道王观说的是生意场上认识的人,属于点头之交。

在两人交谈之时,司机也慢慢开车来到了一个小镇上,然后在镇上一条比较热闹的街巷停了下来。王观付了钱,再招呼刑秋下车,随后再次逛街。

幸好小镇不大,慢悠悠转了一圈,王观就发现目的地了。

“春秋坊!”

此时,刑秋打量起来,忍不住称赞道:“名字挺不错的嘛。”毕竟他的名字之中也有一个秋字,所以难免有几分爱屋及乌。

“是不错,如果你知道作坊主人姓什么,估计感觉更加不错。”王观这一句话,却让刑秋感到非常好奇:“作坊主人姓什么?”

“丁,丁春秋的丁!”王观轻笑起来,然后在刑秋错愕的表情中,轻快走了进去,同时高声叫道:“丁老板在吗?”

“谁呀。”作坊之中也有十几个人在工作,看见有人进来了,一个中年人立即抬头看了过来:“谁在找我?”

“丁老板,是我啊。”王观轻快走了过去,笑容满面道:“龙虎山一别,将近一年没见了,不知道还记不记得我这个后生晚辈。”

“你是……”

中年人有几分迟疑,突然之间想起来了,脱口而出:“李墨……王兄弟。”

看来尽管隔了一年,王观手中的李墨,还是有人惦记在心里,至少是先想起了李墨,才记得王观这个人。

说实在话,王观也差不多,如果不是去年在斗宝会上,看见了丁老板拿出来一个由大师制作的精妙紫砂壶,他来到宜兴之后,恐怕也不会想到要来找丁老板。

先记得宝贝,进而记得拥有宝贝的人,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所以王观也不会见怪,反而笑得更加开心:“丁老板记得就好,十分冒昧的过来拜访,真是打扰了。”

“不打扰,欢迎来我这里作客……”丁老板连忙招呼起来。客套两句之后,他就引请两人向作坊的会客厅走去。

客厅比较宽敞,不过由于是工作的地方,所以摆放也比较简朴,就是一张茶几,几个椅子而已。不过在客厅的正前方,却是摆了一张供台,台上供奉着一个和尚塑像。

看到这个情况,刑秋自然觉得有些惊诧,不过王观却明白怎么回事。

要知道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爷,比如说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酒的发明者是仪狄或杜康,缫丝制绸则推黄帝的妻子嫘祖,宜兴陶业供奉的是陶朱公范蠡。

据说当年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之后,立即带着美女西施归隐,然后做起了陶瓷生意,最终经商积资巨万,自然被陶业奉为祖师爷。不过紫砂壶在古代尽管归属于陶业一类,但是供奉的祖师爷却不是范蠡,而是一个异僧,始陶异僧。

中国这个地方比较神奇,不管是什么东西现世,总会伴随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紫砂壶自然也不例外,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形象怪异的僧人经过丁蜀小镇,他一边走一边疯疯癫癫的问人要不要买富贵。

一般人听见了,肯定嗤之以鼻。不过其中倒有一个见多识广的老陶工心中一动,立即跟随异僧而去,然后在山上挖出了五颜六色的矿石。

老陶工就把这些奇妙的五色矿石带回去粉碎、捣练、烧制,按照不同泥料的配备,烧成的制品就会五光十色,缤纷多彩。梨皮色、海棠红、天青、墨绿、黛黑、深紫,品种繁多。粗砂制的,敦庞厚重;细砂调的,润而不腻,妙不可言。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紫砂壶才从陶业中脱离出来,自成一脉。那个异僧,自然就成为了紫砂壶业的祖师爷,受到大家的供奉。

当然,也就是这个原因,所以紫砂才有五色泥、富贵土的别称。一般情况下,大家还是十分乐意称紫砂为富贵土的,毕竟名字十分吉祥,寓意深长。

传说是真是假,没人会去较真。大家只知道发现了这种富贵土,确实养活了好多人,那么供奉发现这种土的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毕竟中国人还是比较讲究饮水思源的,喝水不忘挖井人,这是优良的传统,值得继承。

就好比现在,丁老板奉茶待客,王观和刑秋自然要在口头表示一下感谢。

与此同时,丁老板试探问道:“小兄弟,这是来宜兴游玩吗?”

“无事不登三宝殿。”王观不好意思笑道:“这次过来,却是想向丁老板打听一些事情。”

“你说,只要力所能及,绝对没有二话。”丁老板拍胸口道,倒也有几分豪爽。

“这事说起来,或许会让丁老板笑话,不过事出有因,也不得不过来打探一番。”王观无奈笑道:“想必丁老板知道天青泥吧,我们就是为它而来。”

“天青泥?”丁老板愣了一愣,随之释然笑道:“如果说小兄弟为其他东西而来,我可能还会惊讶一下,但是为了天青泥,我真的一点也不意外。”

“这样说吧,宜兴有紫砂壶企业二十多个,民间作坊一千多个,正式的从业人员大概有三五万,与之相关的人员不计其数。”丁老板估计了一下,笑容满面道:“再加上慕名而来的商人、收藏家、淘宝者,反正就是一大批人,大家都在找天青泥。”

“了解。”王观点头,笑问道:“有人找到过吗?”

“据说有人找到了。”丁老板笑眯眯。

刑秋眼睛一亮,急忙追问道:“在哪里?”

“淡定。”王观轻轻摇头,微笑道:“据说而已,真真假假,又有谁能够说得准。”

“没错,王兄弟不愧是行家,明白其中的意味深长。”丁老板笑道:“这样说吧,如果是这位兄弟单独过来,问我有没有天青泥,那么我肯定告诉他,有!我有一块天青泥,那是祖上传下来的,你要吗?”

刑秋尴尬一笑,他又不是真蠢,自然明白其中的意思。有没有,那是分对象的,你一个外行人想买天青泥,不坑你坑谁?

“丁老板又在开玩笑……”王观笑了一笑,又把话题拉了回来:“就算没有天青泥,那底槽青泥应该有吧。”

“看来王兄弟打算一路黑到底了,底槽青泥也是十分稀少的东西。”丁老板一叹,随即笑道:“不过我手头上到是有一些,就是价格不会便宜而已。”

“丁老板注意了,我要的可是黄龙山的底槽青泥。”王观漫不经心的提醒起来。

王观这么一说,那也是很有讲究的。要知道黄龙山可以称得上是紫砂壶的摇篮,自从明清紫砂壶盛行以来,宜兴的陶工都是在黄龙山采集紫砂制壶的。究其原因,肯定是由于黄龙山紫砂的品质超群,制作出来的紫砂壶质量更好。

也就是说,黄龙山出产的紫砂泥,属于陶土中的优质精华。不过大家也清楚,矿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被挖了几百年,好东西肯定越来越少。所以为了保护紫砂资源,当地政府曾经颁布禁采令。

这种情况下,陶工们也只好到别的地方开采了。但是其他地方的紫砂,在品质上肯定不如黄龙山的紫砂。这是老坑和新坑的区别,做出来的紫砂壶,它就是不一样,所以在价格上也肯定会有所区分,不能混为一谈。

“王兄弟真是行家。”

丁老板由衷称赞起来,然后叹声道:“这样说的话,我手头上也没有你要的东西。而且这样的东西就算是有,但是数量也不会很多。由于属于极为稀缺的泥料,手头上有这样东西的人,恐怕也不愿意出手。”

“说的也是……”王观轻轻点头。

接下来的情况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王观继续和丁老板东拉西扯,闲聊了半个小时之后,就顺势起身告辞了。丁老板肯定挽留,经过了一番客套,王观才和刑秋离开了春秋坊。

与此同时,刑秋问道:“现在怎么办?”

第740章 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个时候,刑秋再也没有之前的自信了。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想的时候非常美妙,但是真正去做的时候,才发现真的很难。

“现在知道难了吧。”王观笑道:“才碰壁而已,就开始退缩了?”

“没有退缩,就是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入手。”刑秋叹气道:“好像没头的蝇头一样乱窜,这样的感觉真的不好。”

“知道就好。”王观反问起来:“那之前你哪来的自信?”

“呃,哈哈……”刑秋尴尬一笑,连忙转移话题:“你还认识别的人吗,不如再找他们打听打听。”

“我对这边不熟,能认识一个就不错了。”王观摇头道:“再说了,找谁打听也是一样。你没听丁老板说吗,整个宜兴的人,十个有九个在找天青泥。就算谁的手上有这样的东西,估计也会当成传家宝一样供起来,怎么可能舍得卖给你。”

“当然,我也知道你有钱,可以拿钱砸人。问题在于,有许多人和你一样的想法,可是却找不到可以砸钱的目标。”说话之间,王观招手道:“走了,回去。”

“才来就回去啊?”刑秋错愕道:“是不是早了点?”

“不是回家,是回市里。”王观没好气道:“先到市区投宿,再顺便买本地方志。翻查一些资料,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发现。”

“哦。”刑秋恍然大悟,连忙去拦车。

不久之后,两人返回城市,找了家还不错的酒店落脚,再拿出地方志翻看出来。不过十分可惜,书中历史沿革、人文历史、名胜古迹倒是提了不少,甚至将紫砂壶大书特书了一番,但是却没有天青泥的线索。

这是必然的事情,如果看看地方志就能找到天青泥,估计编著地方志的那些人首先就把天青泥挖光了。所以王观也不失望,继续津津有味的看资料。不过,刑秋却注意到他在看宜兴各个乡镇的交通路线,顿时若有所思道:“你打算上山下乡?”

“嗯。”王观点头道:“下乡掏宅子,遇到好东西的几率比较大。当然,也肯定比较辛苦,你去不去?”

“废话,我要是说不去,估计你就有借口回去了。”刑秋咬牙切齿道:“去,一定要去。我就不信了,翻山越岭都找不到天青泥。”

“找不到也正常。”

王观泼冷水道:“不要以为就我能想到下乡掏宅子而已,其他人肯定也能够想到,尤其是当地的紫砂壶大师,他们为了一块好料,真的是常年往乡村里跑。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寄希望运气不错,能在他们手里拣到漏下来的东西。”

“这么惨啊。”刑秋迟疑起来,热情又熄灭大半。

“这样说吧。”

王观随手把地方志放下,认真说道:“下乡不仅辛苦,而且未必有什么收获。完全就是碰运气的行为,如果想不是我淘一把精品紫砂壶回去送人,估计也没有下乡的兴致。所以你要考虑清楚了,要是受不了这个罪,干脆直接放弃算了,免得中途叫苦不迭。”

“诶,小瞧我了吧。”刑秋自信道:“我可是经常上山下乡的,经验肯定比你丰富。”

“怎么说?”王观有些奇怪:“不说你富二代的身份了,你不是坐办公室的大经理吗,怎么有空下乡?”

“进货啊。”刑秋解释道:“现在的鸡鸭鹅鱼大多数是在乡村山里放养,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巡视一番,顺便和村民谈养殖合同……”

“行,明天就要看看,你说的是真是假。”王观笑道,又继续查看资料。

这一天,就是在翻查资料之中度过,然后在第二天早上,准备整齐的两人,立即开着摩托车向城外的乡村奔去。

也不是租不到汽车,主要是在乡村的道路上,还是使用摩托车比较方便快捷。毕竟在宜兴也有不少地方属于丘陵地带,尤其是比较偏远的山村,汽车根本开不进去。就算可以开进,但是那种颠簸的感觉,足够要人命了。

所以说,摩托车是最好的选择,而且比较便宜,哪怕折腾散架了,也不会多心疼。

不管怎么说,两人磕磕碰碰的上路了,目标直指宜兴比较偏远的乡村。毕竟在距离城市附近的地方,找到漏网之鱼的可能性不大,还是走远一点看看比较实际。

开始还好,可以直接走国道,但是正式下乡之后,路途就不怎么平坦了。反正折腾了一两个小时,两人才算是来到几个山村的聚集地。

当然,所谓偏远,并不代表偏僻。如果真的十分偏僻,王观反而不打算去了。毕竟太偏僻的地方路况更不好,摩托车根本没法开进去,只能靠步行。

仔细想想,王观感觉自己没有这个毅力。所以才格外的佩服当年的老前辈了,下乡掏宅子的时候,居然连走两天两夜,把东西买到手之后,更是一个人把沉重的物件扛回家,甚至连肩膀都磨出血汗来。这样的经历,也是王观没法想象的。

当然,有付出才有回报。在收藏的黄金年代,根本没有赝品的说法,只要肯挥洒血汗,总会有丰厚的收获。反正据王观所知,各个大收藏家手里的珍藏,大部分是在那个时期努力搜刮得来的,现在已经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不过,也只能羡慕了。毕竟现在的乡村,或许还有不少好东西,但是也要看运气。运气好的话,才有可能碰上不错的宝贝,如果运气不好,遇上了同行埋的地雷,那就比较悲剧了。

比如说王观现在就是这样,进村之后找人打听起来,然后在某个好心人的指点下,来到了一户村民家中,查看他家的老物件。

然而,看了两眼之后,王观心里就有数了,然后就开始皱起眉头,装成不喜欢的模样。挑拣了片刻之后,他最终摇头,带着刑秋离开村民家里。

与此同时,刑秋好奇问道:“虽然没有天青泥,不过我看那个盘子好像挺老的,难道不是古董吗?”

“假东西,故意做旧的。”王观叹气道:“看来为了利益,那些人真是无孔不入啊,再偏远的地方也埋有地雷。”

“埋地雷?”刑秋莫名其妙道:“什么意思?”

“就是陷阱。”王观随口道:“难道你不觉得村民家里的老物件未免太多了一点吗?”

“啊……”

刑秋明白了,顿时皱眉道:“原来下乡掏宅子也会遇到赝品呀。”

“正常,城市有风险,下乡须谨慎,这是行里的共识了。”

王观摇头笑道:“外行人不知道这种情况,以为乡村的东西没问题,看中了就买下来,还以为拣漏了,却不知道正中人家下怀。”

“黑,真黑。”刑秋叹声道:“按照你的说法,那我们不是白来了吗。”

“未必。”王观笑道:“村里还是有好东西的,不过要看你有没有这个眼力,能不能看得出来而已。”

“比如说呢?”刑秋好奇道。

“比如说刚才那户人家里的长板凳应该是百年以上老桃木做成的。”王观随口道:“你去买下来,拿回家请人重新刨光,然后去武当山龙虎山之类的大道观兜售,绝对能够赚上一笔。”

“咦?”

刑秋一怔:“那你干嘛不买下来?”

“那玩意太沉,不好拿。”

王观坦然自若道:“再说了,我现在不想和宗教人士打交道……”

说话之间,两人又继续前往下一个村子。那个村子倒是没有埋地雷的情况,不过村里各户人家的老物件,也早被其他同行搜刮得差不多了。剩下一些小玩意儿,王观又不感兴趣,而且更没有天青泥料,所以两人只得继续转移阵地。

就是这样,东奔西跑了一天,两人却没有什么收获,只得空手而归。

回到城市旅馆的时候,时间已经很晚了,两人也累得没有说话的兴致,敷衍了事的填饱肚子之后,王观一脸疲惫之色道:“明天还去不去?”

“去。”刑秋表情依旧坚定:“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好,那就去吧。”王观点了点头。

第二天,两人转战其它乡村,又是傍晚回来。不过与第一天相比稍微好点,至少王观带回来了一两件东西,但是依然没有找到天青泥。

吃了晚餐之后,王观再次询问同样的问题。

“继续!”刑秋给出同样的答案。

第三天,拖着沉重的躯体返回旅馆,面对同样的问题,刑秋的语气不再坚定,不过他觉得还能够坚持,所以第四天继续外出。

“怎么样?”

“……再看看情况!”

这是第五天的对话,等到第六天晚上回来的时候,两人根本没有说话的兴致了,吃饭之后随便洗了洗,直接倒头就睡。

第七天早上起来,两人很有默契的不提上山下乡的事情了,而是跑到旅馆旁边的茶楼吃早点,顺便研究一下归程的问题。

“你说,我就这样放弃了,是不是很不给力。”刑秋有些迟疑道:“算不算是中道崩殂,功亏一篑?”

“你多想了。”王观懒洋洋道:“功亏一篑这个词不适合来形容你,人家功亏一篑是指快要成功了,却坚持不下去,所以才会失败。然而我们连成功的影子都没有看见,尽早放弃也是明智之举。”

“对是对,不过你却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

第741章 石黄,狮球王

“你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个时候,刑秋撇嘴道:“这几天我要找的天青泥没见影子,但是你却买了不少东西,收获不少啊。”

“运气而已。”

说到这个,王观脸上也多了几分笑容:“都是一些小玩意,不值得一提。”

“矫情。”

刑秋没好气道:“前天你可不是这样说的。”

“我说什么了?”王观眨眼道,他说的话太多了,怎么可能句句记得。

“你说自己运气爆棚,就算找不到天青泥料,却发现了一块石黄,也算是不虚此行了。”刑秋哼声道:“我现在感觉这趟行程,不是你陪我,而是我陪你了。”

“无所谓了。”王观笑逐颜开道:“大不了我回头请人把石黄制作成壶后,送你一把。”

“不稀罕!”刑秋撇嘴道。

“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千万别后悔。”王观好心提醒道:“如果天青泥是最顶级品种的紫砂泥,那么石黄也能够称得上是顶级品种之一,十分稀缺少见。”

王观这话没有夸大其词,要知道紫砂泥陶土属于内陆湖泊及滨海湖沼相沉积矿床,通过外力沉积成矿,深埋于山腹之中。

之前提过了,紫砂泥是红泥、绿泥、紫泥的统称。虽说同是紫砂泥,但是其中的品质也细分好几类。最常见的是甲泥,储量最多。另外紫泥是甲泥中的一个夹层,绿泥是紫泥夹层中的夹层,所以有泥中泥,岩中岩之称。

绿泥产量不多,泥质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为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为多彩。

至于石黄,又属于嫩泥的品种之一,更是红泥发色的主心骨。在紫砂业界,长期以来通称红泥,在历史文献记述中,也有称为朱泥的。

反正用这种品质的泥料做成的紫砂壶,壶色光彩艳丽不嫣、沉稳而不娇,被称为大红袍,是世人公认的上好极品红泥。

不过十分可惜,由于这种泥料太稀少了。除了在民国时期,曾经制作过一批水平小壶,就是用这种泥料做胎以外。一般情况下,这种珍贵的泥料只是作为化妆土装饰在紫砂泥坯上,送窑烧造出朱红色的效果。不过与极品大红袍相比,肯定相差极远。

要知道真正的大红袍紫砂壶,那是细如滑脂,通体嫩润的成色,不仅是壶体的品质超群,单单是外观就足够让人心神迷醉。找天青泥不成,却得到了一块石黄,肯定算是意外之喜,也难怪王观觉得不虚此行了。

“这位小友。”

就在王观得意之时,一个个人突然走了过来,和颜悦色道:“可能有些冒昧了,不过我还是想请教一下,刚才两位好像是提到了石黄?”

“嗯?”

王观抬头看去,只见来人说老不老,说中年似乎又不合适,反正就是五十出头的年纪,鬓角稍微有些霜白,但是眼睛十分明亮,仿佛具有年轻人一样的生机活力。

“这位……”

王观稍微踌躇了下,在考虑称呼了问题。不过旁边的刑秋反应更快,直接笑道:“大伯,你听到我们说话了?”

“不好意思,路过的时候听到了几句。”那人歉意一笑,又继续追问道:“你们真的发现石黄了?”

“这个嘛。”刑秋不说话了,而是看向了王观。毕竟东西是王观的,他也不好多说什么。或许王观打算保密,矢口否认也说不定。

然而,王观不至于保密,但是却随口笑道:“只是发现了一块疑是石黄的东西,未必就是石黄。”

“能拿来给我看看吗?”

或许觉得这样说有些冒昧,那人又补充道:“当然,我过去看也行。”

反正意思一样,都是想看看王观手中的东西是不是石黄。如果不是,那就好聚好散了,如果真是石黄,他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