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惊天-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施济安静的候立着圣旨。
  “拟旨……”
  ……
  早朝之上,当施济宣读完圣旨后,满朝文武一时之间都反应不过来,满眼惊愕之色。
  他们没听错?
  皇上任命三皇子为监军,领兵出征?还命无忧公主为随行军师?
  皇上这招,实在令他们想不通。
  别说三皇子年仅十三岁,就是无忧公主也才十五岁,还差一个月才及笄呢。
  皇上竟然让他们领兵五万去平乱战事?会不会太儿戏了?如今可是国之存亡时刻啊。
  顾凌反应过来后,两道剑眉都快要挤在一起,脑子飞快的转动着,稍稍沉吟后,他暂时稳住心神。皇上并非是在询问朝臣们的意见,而是直接下了圣旨,这也意味着不容质疑。
  平睿对于皇上让三皇子监军出征并不意外,因为昨天他已经知道三皇子去见了皇上,只是让他意外的是皇上竟然还让无忧公主随军。
  皇上这样的举措,实在是诡异,让他都有些一时都不敢肯定究竟是何用意?
  庆帝似是没看到底下大臣们脸上的惊愕之色,淡淡的扔下一句退朝,就从宝座上起身大步离开了。
  众臣子们从惊愕中回神,纷纷恭送。
  等到庆帝离开后,整个大殿上瞬间炸开了锅。
  “这……皇上让三皇子领兵出征?”一些人还是有些不敢置信的质疑出声。
  “不仅如此,还命无忧公主随军任命为军师呢?”回答的人也依旧还是不敢置信。
  大殿中又安静了片刻,不少人都不约而同的围上顾凌和平睿。
  前者,与无忧公主有着牵绊,后者是皇上的心腹大将。
  “顾大人,您说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平将军,您说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平睿还好,耐着性子与众人周旋了几句后,才离开,而顾凌则是匆匆离开。
  见他离开的急,众人也体谅,毕竟这事关重大,无忧公主如今甚至是未来都是顾家的靠山,要是靠山倒,顾家也势力折损。
  ……
  在顾凌抵达怀王府的时候,前来宣旨的太监也正好离开。
  怀王府大厅里,怀王和元无忧都面色稍显凝重,这道圣旨也的确是超出他们预料。
  两人相视一眼,怀王眼露忧色,难道元浩天还是没有消除对他的戒心?还是?
  元无忧摊开手上的圣旨,微微眯眼,元浩天竟然命她随元仲生出征,且任命为军师?
  “王爷,公主,顾大人求见。”
  怀王面色一正,淡声道:“请他进来。”
  元无忧在脑子里仔细搜索了一下元仲生的资料,眼色微闪,十三岁?却要领军出征?
  她从来不小看生存在后宫的皇子公主们,只是,这元仲生还真是让她刮目相看,看样子,是个天才型人物,就不知道他究竟有多少实战本事了?
  “顾凌见过王爷,见过公主。”
  元无忧浅笑地合上手里的圣旨交给一旁的小花子,抬头看着身着朝服就赶过来的顾凌,平淡的道:“为圣旨而来?”
  顾凌仔细打量了她一眼,见她眼底并没有慌乱或无措,心下大安,点头道:“回公主,是。”
  “嗯,圣旨的确是让本公主有些意外,也难怪你一下朝就赶来了。”
  顾凌起身揖礼,愧疚的道:“顾凌惭愧。”这样有缺点的人才令人放心,表现的太过完美,只会适得其反,无忧公主是他顾家的靠山是朝堂上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也是皇上允许的。
  听到这样意外震惊的消息,要是他一点儿情绪都没有,那才是蠢人做的事情。
  “顾凌愚昧,想不通皇上什么为下这样一道圣旨?”
  元无忧笑着接过玉珠递上的水,轻抿了一小口,淡道:“不管父皇是什么考量,圣旨不可抗,本公主自然得随军上前线。”
  顾凌眼色微闪,却蹙眉道:“只是公主金枝玉叶之身,顾凌惟恐公主吃不了出征之苦,而且此行凶险,顾凌甚是担心。”
  “本王去请皇上收回成命。”怀王皱眉道。
  “父王不可,君命不可违,父皇既然下了圣旨,自然也是相信无忧可以胜任此职,无忧不敢也不会辜负父皇对无忧的厚望。”元无忧淡声劝阻。
  三人坐着又说了一些如何出征的事,顾凌就告辞了。
  元无忧送怀王回宸院,直到进了怀王居住的卧房,怀王才焦急的出声:“无忧,你真要随军出征?”
  “这是自然。”元浩天圣旨都下了,容不得她拒绝。
  “不行,太危险了。”
  “放心吧,又不需要我上阵杀敌。”
  “可是……”就算不需要你上战场杀敌,可军营里都是些粗野武夫,怎能让他们窥你尊颜?
  “无妨,有明王的络公主巾帼不让须眉在先,我上战场自然也不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是……”
  “元浩天不把我当女儿看,我又不是今天才知道,再说,我也没把他当父亲看啊。”
  “可是……”
  “将计就计,我去探探我们的敌对双方的底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怀王瞪着她,没好气的道:“我说什么你都给我堵住是不是?”
  元无忧眯眼一笑:“那就不说了,反正不去也得去。”一日没推翻元浩天的天下,她一日就得受制于他。
  逃遥出现在卧房内,恭敬的见礼:“王爷,公主。”
  见到他,元无忧眼角微挑:“怎么样?”
  “回公主,是三皇子主动请战,亦是他向皇上指名要让公主随军助他。”
  元无声回眸瞥向怀王,笑道:“藏龙卧虎啊。”
  怀王皱了皱眉,倒也没反驳,先不论他的才能谋略、勇气和胆识,单单是他一眼就盯上了无忧,的确是不容忽略。
  “他敢请战,恐怕不是意气用事,而且,他盯上了你。”仔细一想三皇子的心思,怀王也不由的心惊,要不是大元国的确是到了危险存亡的关头,恐怕这位三皇子还会一直隐在暗中藏拙。
  元无忧笑了笑,而是在榻上倚靠了下来,话题一转:“事隔这么久,怀王府再潜进暗卫,看来,元浩天也很好奇我的反应。”
  说起这个,怀王蹙眉,看向逃遥:“人离开了?”
  逃遥点头:“已经离开了。”刚才在王爷和公主接圣旨的时候,宫是暗卫就在大厅屋顶上,直到顾凌离开后才离开。

  ☆、223无题无题
  三皇子领军出征、无忧公主随行的消息一传开,在京城里里引发剧烈的反响,也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近九成的百姓都怀疑甚至是质疑皇帝这是不把百姓当一回事的儿戏。
  本就因战争而惶然不安的感觉累积到了一个点,终于成了失望和愤怒,甚至一些百姓觉得也许这天换了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而一些富商巨贾们也开始萌生了要想办法送一些子女出京投奔地方氏族去的想法,总好过鸡蛋放在一个篮子到时候全都摔碎后无一活路吧?
  绝大部份的人持不满状态,但也有少数人认为庆帝这样做,一定是有什么好的策略或者三皇子和无忧公主这次出征身边跟随着是皇帝的谋士,美其名让三皇子监军,无忧公主随行,不过是想争回颜面罢了。
  毕竟明王的儿女正是叛军的先锋兵力。
  不管坊间如何猜测?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在圣旨下达的第二天,元仲生和元无忧整军出发。
  庆帝命平睿率领百官出城相送,态度让同样惊疑不定的朝堂官员越发的疑惑起来。
  难不成皇上真相信三皇子和无忧公主这一去就有办法平息战乱?这……真是太诡异莫测了。
  老实说,皇上相信,他们都不相信。
  还是说,这只是皇上在震慑施威?
  怀王拖着病体亲自出城来送元无忧,他的病态让奉旨前来相送的朝中众官员都看在眼里。
  倒不是怀疑怀王病入膏肓这件事上会有假,而是因为他们相信在皇上大胆重用顾家的时候,就说明,怀王的病绝不可能会有假,而且太医也宣判怀王没几年好活了。
  所以,看着怀王风一吹就能跑,苍白似鬼又削瘦伶仃的样子,还是让不少人心里都暗自替他感叹惋惜一声。
  难怪太医判定怀王无几年可活了,亲眼目睹之下,怀王的确是病的不轻。
  此时,怀王所坐的软轿帘子掀了起来,正凝视着一身男儿装扮的元无忧,眼神里流露出的不舍和担忧一览无疑。
  怀王的不舍和担忧也让有心人看入眼里,再看向元无忧的眼神也带着新的斟酌。
  怀王府虽无权无势,可耐不住底蕴厚。
  这个底蕴并非是指怀王背后有顾家,而是指先皇留给怀王的家底和荣封。
  元无忧无视众人审视探究的目光,对怀王恭敬的拜别,然后叮嘱着小李子:“小李子,好生伺候着王爷。”
  “公主放心,奴才会的。”小李子恭敬且郑重的回答,但心里却暗自嘀咕,他也知道让公主随军是苦差事,可王爷也用不着将幽影里的高手全都派出去保护公主吧?王爷的安全也同样重要啊。
  “无忧拜别父王,父王保重。”
  怀王轻注视着她,轻轻的点了点头:“别担心父王。”
  元无忧在玉珠玉翠的侍候下,上了马车。
  小花子和小高子坐上了马车前座,为元无忧赶车的人是顾凌府中的总管顾全。
  元仲生翻身上马朝怀王拱手一礼后,命人启程。
  怀王目送着远去的队伍,久久没有收回目光,心里纵有千般担忧,万般不舍,却只能这样目送着她前去战乱之地,这……应该是他生命里最后一次与她暂时分别了,再见面时,也许就是他和无忧心想事成之日了……
  夜幕星空,璀璨美丽的同时也笼罩着神秘。
  元无忧倚靠在一块斜石上,单脚曲起,手肘自然的放在膝盖上,姿态慵懒却又洒脱,魅惑无形。
  她仰望着星空,心情还算不错,并没有因为行军赶路而受影响。
  只不过好景不长,她的清静神游时间被人打扰。
  元仲生领着随行的侍卫朝她走近,他也知道她喜欢清静,于是挥退了身后跟随的护卫,才独自靠近她身边。
  “二皇姐。”
  元无忧瞥了他一眼,没理他,目光又移回到星空,今晚的星星很亮,只是没有月亮。
  对于她的沉默,元仲生脸上闪过一丝不自在,但并没有知难而退,见她不拘小节,想了想后,也在她旁边的山坡上席地而坐。
  “今晚的星星很亮。”他也抬头看着星空说道。
  “皇姐真的要一直打算这样无视我吗?”元仲生侧过脸,抿了抿嘴,脸上浮现一丝歉疚:“我知道让不顾皇姐意愿向父皇请命让皇姐随军出征,这事做的不对,可是……我是真心希望皇姐能助我一臂之力。”
  元无忧瞥了他一眼,淡声道:“你打扰到了我清静了。”
  元仲生唇抿紧,没作声。
  半个小时后,元无忧收回目光,无心再神游,起身欲离开。
  “皇姐。”元仲生急切地唤住她。
  元无忧挑了挑眉:“怎么,三皇弟还有话要说?刚才不是都说过了?”
  元仲生站起身,拍了拍屁股,这个动作明明很是不雅,但他做来却并不矫揉造作,反而自然洒脱。
  “我不会让皇姐失望的。”他一瞬不瞬的注视着元无忧的双眼,认真的语气近乎于保证。
  元无忧轻笑:“若无记错,我和三皇弟并不熟,既然不熟,自然无期望,既然无期望?又何来的失望之说?三皇弟还是不要自来熟。”
  “我们是姐弟。”元仲生望着她的背影脱口而出,虽然他知道说这话实则是有些不妥当的,因为这句话没有丝毫的力量,可是它却是事实。
  他语气缓和下来,郑重的道:“皇姐,不管熟与不熟,我们同出一脉,身上流着相同的血是不争的事实。”
  元无忧回过头来,对他挑了挑眉,好整以暇的问道:“然后呢?”
  而对她的弃傻装愣,元仲生并不意外,注视着她的目光却越发的坚韧,认真的道:“我相信我不会让皇姐失望。”
  元无忧静静的看着他片刻,丢下一句“我知道了。”就再也不停留的离开。
  元仲生望着她的背影,眼神略有些复杂和失望。
  她说的不是我拭目以待,而是我知道了,这超出了他的预料,也让他越发的知道这位二皇姐的深不可测。
  自从三年前的那件事之后,他就开始关注她,当时他就怀疑宫中那场变故在背后推波助澜的人其实是她!可是他没有证据,而且她已经成功的取得了父皇的信任。
  他只能是暗中警惕,暗中关注她,可越是关注,他就越惊疑,也越发肯定。
  原本不敢去想的直觉也似乎从侧面得到了证实。
  可尽管心里的怀疑在他心里已被证实,可这证实只是他自己的落定,他没有一丝一毫的证据,有的只是猜测以及他自己的肯定。
  他从不以为自己是天赋异禀,从他记事以来,母后就严厉的要求他勤学苦读。
  如果他是勤学苦练的人,那二皇姐就是天赋异禀的人。
  他知道他不及她,但是,他也只承认自己也只是不及她而以,比起其他人,他很自信。
  甚至他还自信,将来这大元国的天下一定是他的。
  哪怕到了现在,他也依然还有这个自信,可是这个自信的前提现在要多加上一条:要得到她的相助。
  这是他的直觉更是他的肯定。
  大元国战乱他早有预料,父皇为登上皇位只能兵行险招,最后又为消除刘氏而消耗了太多精力和时间,而氏族已经在这些时间里,野心增大,权势增大了。
  只不过,战乱比他预计的要提早了起码五年时间,要是再过个五年,不,只要三年时间,也许战乱不会爆发,亦或者,战乱根本不足为惧。
  而不是现在父皇焦头烂额,大元国危在但夕,他不得不挺身而出。
  要是等到他足够长大,他就不必顾虑太多而要求她助他一臂之力了。
  虽然他还不够长大,但这次请战,也并非是冲动行事,而是经过他深思熟虑的决定下来的。
  之所以向父皇请命要她随军,并非是要她为他出谋划策,而是要让她知道他有能力。
  聪明的强者之间,有些话甚至不需要去说,彼此就会明白。
  只是,她对他的反应,让他略有些失望。
  她似乎对他并没有兴趣!
  想到这里,元仲生看向元无忧的营帐方向,垂放在两侧的双手缓缓的握成拳,暗暗在心里发誓,他一定会证明给她看,他值得她辅佐。
  营帐内,元无忧在玉珠玉翠小高子小花子的伺候下,梳洗就寝了。
  躺在床上,元无忧看似闭眼睡着了,可是实际上,她并没有睡着。
  出了京北,并没有走晋州,直通冀东与大军汇合,也没有走广南去镇压氏族,而是走了台山过远西,由远西入淮平。
  而明天一大早,就能入淮平了。
  元仲生选择了淮平,她不是太过意外,但又有些意外。
  凭心而论,元仲生的确是出色,至少,以他的年纪,能有这样的目光和才能,实属难得。
  只是,他再如何难得也不会是她的合作伙伴。
  元仲生点名要她随军,目的是什么?她知道,心里也在拭目以待他的实力。
  但是,不管他实力如何,他所期盼的,她都不可能回应。
  不能怪他太年轻,阅历浅,因为就连元浩天都犯下了这个错。
  他们都低估了她的所求,尊荣对她来说,只不过是得到自由的必要前提。
  她的目的不是尊荣,而是自由……或许走到今天,她不该再冠冕堂皇的用自由来概述,而是要说野心!
  因为,自由于这个时代而言,其实它不叫自由,它叫野心,叫——唯我独尊!
  这个野心,说小,其实它真的很小,但说大,它也真的很大。
  她不是非慈悲为怀的神佛,她活着,不过是在玩一场升级游戏,她要的一直没有变过,挣脱命令,推翻元浩天……在她有生之年,没有人敢捏掌她的人生。
  ------题外话------
  汗一个,我能说这一章我写了两天吗?实在是太纠结了,没状态伤不起,焦燥纠结一堆的情绪挤满了脑容量,差点以为今天又拉埋天窗了。
  话说,我想写下一个阶段情节了,呜。
  调查投票结果,落在关注着,感谢姑娘们的参与。

  ☆、224两雄对阵
  周国,平城关,总兵府。
  在一个月内,楚国连续对周国发动了不下十次正面攻击,经历了近一年多的磨擦试练后,楚绝终于采用了正面与周国硬对硬的冲击。
  十数次交战,两国各有胜负,形成势均力敌的局势。
  面对楚国来势汹汹的攻击,周国将士沉着应对,虽有败仗,但有周青色亲自坐镇,军心和民心都很稳固,就算是败战传出去,也没引起太大的影响。
  在周国,百姓和军将对于周青色的敬崇无言可述。
  总兵府大厅之中,周青色布置了应对楚国攻击的政略后,挥退众将,独自来到庭院里散步。
  夕阳落暮,火红的霞光在天边绘织成一幅令人炫目的锦景,分外美丽动人。
  周青色站在台阶上迎而而立,半眯着眼欣赏了半会天边的晚霞,脑子里想的不是眼前的战事,而是……大元国的战事。
  片刻后,脑海中浮现的人影让他低头微微一笑。
  无忧……好一个元无忧!
  秦恒风尘仆仆的进来,冷不防的看见周青色如此神色,脚步稍顿,但还是走了过去。
  “秦恒见过主帅。”
  周青色抬头见到他,挑了挑眉,却没有太大的惊讶之色,只是淡声道:“怎么不多陪陪蓝皇妹?本帅并没有召集你回边关。”
  秦恒的眼神因为说起新婚妻子而闪过一丝柔情,正了正神色,他眼露坚定的道:“末将身为军将,定当要在军中候命,末将在来路上已得知楚国进攻,请大帅恩准,末将随时可迎战。”顿了顿,他补上一句:“公主也先同且支持末将的想法。”
  周青色笑了笑:“你们都坚持如此,而你也回到了军中,本帅也不好再说什么,至于出战与否,本帅自有安排,你先下去好好休息一下。”
  “是。”秦恒抱拳,却没有离开,而是站在那里,似乎还有话要说。
  “还有什么事?”
  秦恒抿了抿嘴,突然单膝跪在了地上,低头沉声道:“若无大帅,末将和公主不可能结连理,大帅的恩情,秦恒和公主铭刻在心,永生不忘,若大帅需要,秦家和秦恒万死不辞。”
  周青色似是听不出秦恒的弦外之音,只是淡道:“日夜兼程,你也累了,还是下去好好休息下。”
  秦恒抬头,他相信他的话三皇兄一定可以听的明白,可三皇兄的反应……他实在是看不出来!
  “末将告退。”不管如何,他要说的话已经说出来了。
  如果是以前,打死他他都不可能会说出这些话,可现在因为是三皇兄,说出这些话并不困难,反而理所当然甚至感到荣幸。
  这样的心情不是因为他能帮公主终成眷属的感激之情,而是因为他令整个周国子民都扬眉吐气,昂首挺胸。
  如今周国上到军心下至民心无一不对三皇子敬崇。
  皇上抱病临朝,主持朝政力不从心,虽立太子,可太子资质平庸,实非周国之幸。
  以前众人只觉得太子虽无能进取,可守成亦勉强能至,可从太子出手干涉军中事宜,导致主帅不得不斩将杀士后,不只是他秦家,三军将士无一不对太子失望透顶。
  于情于理,于公于私,他都希望三皇子取而代之,待结束与楚国战争后,回京荣继大统,开创周国盛世。
  他今日说出这些话,并非只是代表他一人,而是代表整个秦家,同时也代表了三军各大将领,甚至是大周国百万雄军。
  他们,皆只服他一人!
  周青色望着秦恒大步离去的背影,眉头轻蹙,他倒没想到事情会形成这般变化,从一开始,他对帝位就没有太大的兴趣,原是想着破除掉楚国想要一统天下的野心后,他就问心无愧逍遥山水间。
  可现在,在父皇的有意引导下,无论是百姓还是军将,都对太子很是排斥,极力在推他上位。
  以前他没兴趣,现在,他更没兴趣了,现在他急着要平息掉战争抽身离开,全心全力的进行追妻大任。
  那,可比窝在这边关与楚绝交手要重要的多。
  “主子。”
  周青色眼睛一亮,回转身看着出现在自己身后的人:“如何?”
  “回主子,楚国北桥关异动,压境十里,对大元国乌城形成威胁。”
  周青色眼色微闪,似笑非笑道:“楚氏兄弟的心倒是大的,一方面要与我们进行正面较量,另一方面还想着要去大元国趁火打劫,以为自己天下第一,却不知道被人玩弄于掌心之间。”
  “着重说说大元国的现状。”看看,他与他的高徒是不是心有灵犀!
  “是。”来人恭敬的低了低头,沉声禀报道:“一个多月前,大元国年仅十三岁的三皇子元仲生请旨出征,庆帝从左右虎营中调兵五万交给他,且命无忧公主为随军军师,如今已抵达淮平。”
  周青色眼中异光一闪:“是元浩天命无忧公主随军出征?”
  “属下等人怕泄露行踪,不敢靠近皇宫和怀王府,只得在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