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远征军-第5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枢政治上的改革过后,李捷又是发起了第二波折腾,他向天竺,波斯,这些人口稠密的地区发布了大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征兵命令。

具体招募多少人并没有数量,反正兵部下达的指标是有多少招多少!一百万不嫌少,二百万不嫌多!

这个命令一下达,第一个受不了的就是在京师主持政务的太子李瑾,堂堂太子殿下干脆扔了京师,快马加鞭的赶到了泰西封,去恳求闽王别再乱折腾了!

要是将天竺与波斯的年轻劳动力都给榨干净了,他个监国太子也实在是干不下去了!

不过得知李瑾过来的消息,李捷居然是将已经在苏伊士运河与埃及交上火的李让给调了回来,父子三人在一间密室里整整商议了两天,出来时候李瑾颇有些不甘心,李让却是带着一种隐隐约约的亢奋。

这场商议决定了三十年之后的帝国剧变,不过此时,参与商议的三人谁也没有透露半句,所以当时谁都无从得知。

李让返回前线,继续督促着阿拉伯部落与埃及在苏伊士运河开展那漫长持久的拉锯战,而李瑾返回京师之后,亦是督促各地开展了这规模无比巨大的征兵。

此时移民到天竺的唐人已然有了第二代,并且大闽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目前还属于健康的橄榄形,极其富有或者极其贫穷的两个极端都属于橄榄的上下两个尖儿,中间层还算过得富裕,人口激增之下,土地已经开始出现饱和状态。

李瑾回到京师后,政策开始收紧,减缓开发天竺那茂密林地的过程,限制《均田制》的土地分配,这么一勒,不少家中二三子,土地缺乏的地区平民,不得不开始响应这个征兵号召,浩浩荡荡的向西迁徙。

成为大闽府兵好歹能在两河流域或者小亚细亚分得自己的肥沃土地,在天竺等着均田?也许等到四五十岁能分到一块,还竟是贫瘠的小块土地,这个政策下一贯故土难离的唐人也不得不随着政策汇入庞大的人群。

具体征兵多少人还真没个具体数,反正运河两岸负责兵力运输的官员叫苦不迭中发明了一个词,春运!

除了从天竺,波斯运输人口之外,李捷还在西亚征兵,然后派遣到南洋,东南亚大闽各个据点去戍守,贫瘠的阿拉伯大沙漠中,有着太多吃不饱饭的贫苦贝杜因部落,由大闽提供军粮,而且每个月都有军饷,这种条件诱惑下,那些处于阿拉伯半岛社会底层的不少部族亦是加入了李捷的大军。

差不多能有二十万人拖家带口去了帝国东部,最远的甚至抵达了福州,泉州。

后世五百多年的南宋,海上丝绸之路发达,曾经有大批阿拉伯人移居广州,福建,如今李捷倒是让这一盛况提早了五百余年。

闽王在国中折腾的乌烟瘴气,从顶级的宰相们到最底层*品的驿长,仓曹无不是折腾的脚后跟打后脑勺,叫苦不迭时候,大闽宰相第一人,凤阁令王玄策的认命,却显得无比低调了。

亚平宁半岛,亚得里亚海沿岸,已经繁盛异常的凰港,大闽开元七年初。

一支不算大的舰队劈波斩浪,排开了复杂的水流,缓缓行驶进了后世被称为威尼斯泄湖的凰港内港。

随着苏伊士运河开通,太平洋贸易的注入,已经寂静了二百多年的地中海似乎又恢复了当年罗马帝国内湖时候的盛况,每天出入凰港的这样船队如过江之鲫,可今天这支船队却是截然不同,因为罗马城的真正核心,除了教皇外,几大行会的老大,还有远征军大都督陈樟明夫妇,长使杨芎,还有都督府主要官员都来了。

尤其是风姿绰约的钟凰钟夫人,这位在罗马城跺跺高跟鞋,能引起城市一颤的主儿也来了,这么个庞大阵容,引得往来客商无不是惊奇加神往的多窥探几眼。

如此多的大人物等候中,偏偏这支船队似乎不紧不慢,在泻湖力游历了一圈,这才缓缓靠岸,眼看着护兵们搭起登陆梯,簇拥着一个身材颀长,穿戴着唐人传统丝绸大氅,气质出尘中带着浓重威严的中年人下船,陈章明等不敢怠慢,纷纷上前行礼,哪怕连钟凰钟夫人都是抱着拳,郑重躬身参见道。

“下官等拜见凤阁令,日耳曼道处置大使,西北大行台王大人!”

这是华夏脚步所能触及的最远地方了,踩踏着凰港的土地,第一步王玄策忍不住深深迷醉的吸了一口气。

虽然这些年官当的顺风顺水,而且深得闽王信任,可王玄策骨子里,还是个外交家,他渴望如同当年的苏秦张仪那样,以三寸不烂之舌纵横捭阖,为大闽争取到礼仪,如今,这个抱负也是实现的时候了!

满是豪情壮志,王玄策面带笑意,重重的伸手向上一台。

“诸位请起!”

日耳曼,我王某人来了!

第1286章。法兰克

公园七世纪,显赫一时的西罗马帝国已经灭亡了二百多年,取而代之统治欧洲的则是日耳曼人建立的林立的诸多邦国,小王国。

其实日耳曼人虽然被称作一个民族,其内部却也是四分五裂,分为数十个族群,强大一些的如东西哥特,法兰克,伦巴地,萨克森,勃垦地纷纷割据一方,不过经历了几百年战乱,存留下来比较大的王国却只有西哥特,法兰克,萨拉森等几个强国。

如今算是最强悍的国家,日耳曼国家,就只有法兰克了,因为它算的上最统一的。

日耳曼人与蒙古人有些类似,有分家的传统,当老国王死后,将王国领土平均分给他的儿子,一个大的王国就被分成若干个小王国,不论法兰克还是伦巴地,萨克森之类,都是由若干个同源的小王国组成的联合政体,并没有名义上的共主。

这种政治的分散性让整个西欧常年都处于黑暗的战乱中,领主贵族之间互相抢夺领土,国王有时候都会下黑手吞并自己手下的封臣,并且国王与国王之间还及其敌对,为了争夺整个国家的统治权,王国内部的血腥战争甚至比对外战争还要残酷。

混战不休的领地战争,血腥的政治斗争,共同构成了早期暗无天日的中世纪。

法兰克的情况还有些不同,自从法兰克先王克洛维于公元五五四年占领罗马帝国高卢行省,也就是日后的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建立法兰克墨洛温王朝之开始,屡次分家的历代国王为了争夺整个王国的统治权,争取人心,不得不大量赏赐贵族,培育出了一个强悍的贵族集团。

原本广大的国王领土越分越小,属于国王的实力也越来越弱,到了公元七世纪,主要构成法兰克的三大王国奥斯特拉西亚,纽斯特利亚以及勃垦地王国,国王基本上已经成为摆设,也彻底丧失了统治的意志,整日仅仅声色犬马,被国人称为懒王,王国大权完全落入了原本属于国王幕僚的宫相手中。

七年前,奥斯特拉西亚宫相丕平与进入罗马的大闽远征军都护府结盟,由罗马教皇册封他为法兰克国王,彻底取代墨洛温王朝,得到罗马教廷的名义之后,丕平这些年相继击败并吞并了纽斯特利亚与勃垦地,重新统一了法兰克。

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走向,统一整个法兰克的应该是他孙子丕平三世,正是丕平三世与教皇,而后他的重孙,西方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查理曼大帝,红桃k的圆形一举占据了差不多整个欧洲,并被教皇加冕成罗马人的皇帝,名义上查理曼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

而且查理曼大帝的帝国在其死后通过《凡尔登条约》分割成了三个王国,东中西法兰克王国,这就是后世法国,意大利以及德国的起源。

不过这个时空,有了大闽这个意外到来的东方雄狮,整个局面又变的截然不同了,法兰克人的潜力随着王玄策的到来,提前被开发出来。

大马士革产的精良兵器盔甲如同流水一般迅速输入欧洲,不但强悍了法兰克人的军队,更让大马士革,安条克,埃德萨等西亚名城的经济迅速复苏,更是让这头法兰克雄狮提早了一百多年对周围邻居亮出了锋利的爪牙。

大闽开元九年末,寒冷的十二月,巴伐利亚东部,潘诺尼亚平原靠近多瑙河畔的一大块平整的草原上。

东欧的大雪让这里覆盖上了厚厚的一层雪被,马蹄子陷进去,很费力才能拔出来,天寒地冻中牲畜呼出的热气很快化作一片白烟,人要是陷进雪里,亦是半天都拔不出脚来。

不过如此恶劣而困难的环境中,依旧阻挡不了人类的自相残杀。

依靠在河边的一座不大木堡前,乱糟糟的帐篷连成了一大片,穿着各色服装,乱糟糟的各种族步兵扛着各种稀奇古怪鸟类,猛兽图腾的大旗,在三种语言的大声呵斥下,如同出窝的蚂蜂一般,乱哄哄的冲出营地列阵。

这些人有萨克森人,有巴伐利亚人,还有阿尔瓦人,匈人的另一支,他们背后依靠的这个不起眼的木堡,在后世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

神圣罗马帝国,奥匈帝国,后世奥地利共和国首都,维也纳!

如今北意大利已经是半**的大闽远征军都护府的地盘了,都护府名义上是保护教皇,他们代替了历史上教皇国的位置,作为坚定盟友,法兰克人自然不会越过阿尔卑斯山,去攻打意大利,而西哥特通过与远征军都护府结盟,亦是算的上法兰克的盟友,所以一开始法兰克帝国扩张的方向就是阿拉曼尼与萨克森,也就是后世德国的方向。

三年时间,装备着大闽精良武器的法兰克重步兵三次征讨东方,先后打垮了阿拉曼尼亚,萨拉森与巴伐利亚几个王国,这一战就是法兰克国王丕平率领法兰克主力军团,灭亡巴伐利亚之后继续向南追击,与东方几国残余势力,还有潘诺尼亚平原上的霸主阿尔瓦人的决战。

三万萨拉森联军,四万巴伐利亚军队,还有六万阿尔瓦…斯拉夫人联军对面,差不多是正好十万法兰克王国的精锐大军。

与对面或是穿着皮袄,或者干脆就是粗布一副,有些贵族装备好点,能装备上铁甲,看上去乱七八糟的子军不同,法兰克军团的阵容可就整齐了许多,排列整齐的十八个军团全都拿着涂抹成蓝色,绘画着法兰克标志燕子的圆形木盾,身上装备的亦是来自大马士革生产,蓝底儿里面套着的鳞甲,手中统一长短的长矛大斧,还有雪亮的长刀,精良的钢制武器在高高升起的太阳照射下,格外的寒气逼人。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盾牌,铠甲还是武器,都在一个显眼的地方铭刻着三个字。

大闽造!

这也算是最早的商标了吧。

而且就在披着斗篷,头戴镶嵌钻石的法兰克王丕平身边,一个审批鹅毛大氅,英姿矍铄的中年唐人亦是精神抖擞的骑在战马上,与法兰克王并驾齐驱着。

寒风吹的他脸通红,胡须都是纷乱的在脸上漂浮着,不过眺望着对面不时间蹦蹦跳跳,用盾牌敲着武器,大声辱骂着的多国重步兵,王玄策的脸上依旧是满满的笑容。

一面扶持法兰克王国,一面还要维护大闽的利益,三年时间,他总共才回大闽两次,倾尽心血打造出来这么一个大闽的北方同盟,如今还有十三天过年,而今天这一战既可以算得结束的一战,又可以算的开始的一战。

结束是结束了他对闽王的承诺,只要打赢了这一战,法兰克王国的军队可以与大闽东西呼应,夹击东罗马帝国以及其匈人盟友,而开始也是如此,打完这一战,大闽也可以与君士坦丁堡进行第二次决战,挑战光照耀眼的西方皇帝宝座!

此时的丕平已经五十多了,在中世纪已经算是步入老年,满面皱纹,两缕尖细的山羊胡子透着奸诈的模样。

不过对于小了他不少的王玄策,老狐狸依旧不敢怠慢,用着十分恭敬的语气像王玄策请示着。

“王相,您觉得,可以开战了吗?”

“您是法兰克国王,您做主就行!”王玄策的言辞依旧十分谦恭,此时的他已经能说的一口流利的法兰克语。

大闽给法兰克的,可不仅仅是武器那么简单,粮食,布匹,酒水,几乎法兰克王国的一切贸易都被王玄策承包了,跟着他的贵族也都发了财,如果不是王玄策是个闽人,估计他的影响力,甚至都可能与自己争夺王位!

还好他是个闽人。

来自东方,具有极强实力的闽人却时时刻刻都这么谦逊有礼,让丕平觉得心中十分舒坦,又是对王玄策微微鞠躬后,老狐狸猛地拔出了剑,交给了他的长子夏尔马特。

这个夏尔马特可不像他的父亲一般干瘦短小,身材健壮魁梧,脸上满是胡须,典型的法兰克武士形象,接过剑,他立马调转马头,狂奔到了队列整齐的十八个军团面前,举剑高呼。

“上帝在上!眼前的异教徒已经穷途末路,打败他们!杀死他们的男人,抢掠他们的女人孩子为你们的奴仆!让他们的血融化多瑙河的河冰,上帝早已经让这一切命中注定!冲啊!”

随着他的大喝,十八个军团法兰克武士用他们寒光闪闪的武器敲打盾牌,亦是发出了冲天的呐喊声,随着军鼓的隆隆作响,蓝色的法兰克重步兵如同一条巨大的波浪那般,对着横亘在他们面前,挑衅叫骂却阵容不整的多族联军,狠狠冲了过去。

一时间,阵前的法兰克飞斧如同雨点班砸落下来…………

第1287章。太平

十多骑背后插着红色翎毛的骑士纵马狂奔在大路上,虽然西亚并不如东欧寒冷,然而越过高加索山脉的西伯利亚冷空气依旧带着刻骨的寒流打在他们脸上,就算脸冻得都有些麻木了,却依旧不能延迟这些骑兵片刻。

“紧急军情,闲人让路!”

呼喊着,十几个骑士直接一路闯进了泰西封城的城门,沿途不少忙碌着置办年货的行人纷纷被慌张的躲避到一旁,一大堆新买的布匹,鸡蛋,果掉落一地,气的那些出城百姓破口大骂。

“妈的,当兵的有什么了不起的,老子也是当兵的!”

“就你们,省省吧!”嘲笑的声音却是从城门处穿出来,几个扛着长枪的守军慢悠悠走过来,领头那个伍长不屑的哼哼道:“他们是什么兵?黑都!那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精锐才能加入的闽王陛下亲卫队,就你们几个货,杀过人吗?见过死人吗?”

有两个长得人高马大的壮汉还不服气,谁知道似乎还想对着骂两句,谁知道从门楼子里出来的那家伙竟然一个咋眼就窜出去一米多远,到了两人面前。

“当年老子就是这么杀人的!这刀啊!一划过去,这人就跟死鸡一样按地下放血了!”

一个没注意,那个有些点儿**的兵头已经窜到了两人面前,而且寒光四射的横刀就架在他们脖子上。

听着刀刃一点点抽出的声音,两个长得颇为高大的闽人寒毛都竖起来了,亡魂大冒,连好不容易买的鸡,肉都顾不得拿,掉头就往城外跑去,仿佛什么凶神在背后撵着他们一般。

“呸,怂货,真给我唐人丢脸!”

伍长不屑的吐了口唾沫,谁知道他身旁那几个兵的脸却是完全拉了下来,一个个悲催的叫嚷道:“盛大将军!我们求您了!我们这些小兵也不容易啊!要是再惹是生非,您老是拍拍屁股走了,回去我们都尉还不得抽我们几十军棍。”

谁能想到,穿着伍长衣服,吊儿郎当一股老兵油子气息的居然是大闽正三品千牛卫大将军盛连山,被揭了老底,绕是盛连山脸皮厚,也禁不住红了脸,不过一股老兵痞的劲儿,盛连山却依旧是脸红嘴不软,硬顶着一张厚脸皮不屑的横道。

“多少兵求老子带老子都不肯带,我一堂堂大将军带你们这帮小兵伢子,还敢给老子挑三拣四,要不是房兄求我,你以为老子愿意来啊!”

不过看着几个小兵依旧是憋屈的模样,盛老兵痞又是无奈的摆了摆手:“行了行了!大不了老子跟你们一起回去,那个兔崽子敢抽你们,老子顶着,行了吧!”

这几个小兵方才如释重负,领着他们换岗,守在门边上,盛连山却是一肚子郁闷,什么时候老子沦落到和那帮种地兵耍凶了?

是好久没有开战了啊!骨头都松了,但愿这次能让我大闽军团动一动!别再是河中郡王又蹦哒出什么事儿来!回头眺望着十来个红翎骑兵消失的方向,盛连山居然深深叹息了一声,最后回头眺望向了西方,瞳孔中流露出了深深的u忧伤。

城北,靠近幼发拉底河的金贵区,这儿可是城中富翁权贵云集的地方,品级不上五品,不是一方行会有力的领导者,就算财力足够在这里买房子,你都不好意思搬进去,毕竟左邻右舍都是帝国真正的贵人,出门都感觉比人低一等。

就在这么个高级住宅区,一个披着伍长军服,人高马大的老兵怎么都显得颇为扎眼,高阳公主府前,看着老兵在门口晃悠,新来的守门小厮弄得一肚子不高兴,招手就想要守门的卫兵赶紧把他赶走。

谁知道这时候,内宅里一向德高望重的老管家却是颤巍巍的迎了出来,居然很恭敬的到了那个老兵身旁做着揖,看的小厮眼珠子都差不点没掉出来。

早已经知道了习惯,老管家上来就直截了当的恭敬禀报道:“将军,公主出去谈生意了,傍晚才能回来。”

“劳烦了,带路吧!”老军麻木的脸上似乎带了些许期待,声音都隐隐带了些许颤抖。

连道不敢,那老管家慌忙在前面引路起来,几个门卫兵似乎都司空见惯,一丁点阻拦的意思都没有,放任老管家把这个外人带了进去。

实在忍不住好奇心,那小厮偷偷挨着一个卫兵询问道:“嘿,傻当兵的!那个兵头是谁啊?老管家的亲戚?他这么大大咧咧往公主府里领,就不怕公主怪罪吗?”

谁知道那卫兵却是很厌恶的瞪了他一眼,方才冷森森的骂道:“瞎了你的狗眼!那是咱们将军!”

听着这个称呼,小厮机灵灵的哆嗦了下。

公主府的后园中,最近才降下的一层薄雪中,一男一女两个小娃娃穿着虎头鞋,戴着虎头帽,全身包裹的如同小包子一样,嬉闹着在雪地里玩耍打滚着,而后面的正堂中,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还有一个竖着三环髻,穿着鹅黄比甲的少女则是在认真的修习着功课,几个孩子浑然没有注意到院子对面出现的不速之客。

看着他们,房遗爱的眼眶中竟然是有点湿润。

三年了!军营中大骂过他一通后,高阳公主再也没有去找过他一回,就算他被大理寺缉捕,也没有去看过他。

那场败仗后,战死的李业诩,长孙德真,鲁宁等将领都得到了追封,李捷还下令为他们在凯撒利亚修建了三将军庙,相比之下房遗爱就仿佛成了一个所有人都唾弃的虫子一般,先是发配罗德岛,然后又被调回泰西封。

这小小的泰西封监门折冲府伍长,他一干也是三年!

“将军,大小姐前几天还在念叨着您!老奴绝不会告诉公主的,您就……,您就去看看几位公子小姐吧!”

也只有高阳公主不在时候,房遗爱才能偷偷回一趟府,去看看孩子们,每次却都仅仅是远远眺望。在一旁,看的实在揪心的老管家忍不住开口劝说着。

愣了一下,房遗爱抬腿就想往院子里走去,可刚刚走了一步,却又如同触电一般退了回来,脸色再次转为麻木,阴郁的摇了摇头。

“小姐再问,就告诉她她们父亲在君士坦丁堡城外战死了!”

生怕多呆一会就再也舍不得走了,房遗爱几乎是行色匆匆的快步走出了公主府,直走出几条街,方才仿佛抽空了全身力气一般,踉跄的撞在了一旁道边树上,一双硕大的拳头捏的树皮都是咯吱咯吱作响。

“什么时候,再开战啊!”

房遗爱失魂落魄的消失在了远方,浑然没有注意到,旁边的茶楼小馆中,一双美眸也随着他的身影一直到再也看不清。

高阳那双细若青葱的白皙手指,同样捏的紧紧的,死死陷在了衣袍中。

…………

此时的泰西封大皇宫,却是一片繁忙的盛况,新建成高耸的两座望台之间,满是宫人与侍卫忙碌的身影,王后长孙织还亲自带着萧蛮儿,杨心怡,丽安等几个宫妃忙前忙后的布置着。

三年时间,大闽似乎已经稳定了下来,除了在西南与埃及还在打打停停,北方中亚草原上河中都护府与大唐安西都护府还有些摩擦之外,大闽似乎就此定型了,不再有大的战争,可以安享太平了。

前一阵萧蛮儿,杨心怡等都有些想念京师了,李捷似乎也露出口风,年后打算率领满朝文武返回京师,这应该是几年在在泰西封度过的最后一个新年了,这些宫妃们无不是兴致勃勃收拾着,要把这最后一个年过得热热闹闹的。

外面热闹着,平政殿闽王御书房中,却依旧还是一片紧张气氛,三张大桌子上都是堆满了文牍,不论李捷还是安娜,武媚娘,全都是全神贯注的批批写写着。

“真赶上后世的网络作家了,大过年都不能休息几天!”批了半天也没见需要批的奏章变少,揉了揉酸疼的后背,李捷忍不住就抱怨说道,谁知道刚说完,一旁的武媚娘就一个大白眼砸了过来。

“还不是郎君你自找的!”

一旁的安娜也跟着翻起了白眼,以往东罗马帝国大区总督的权力很大,基本上罗马皇帝需要处理的事物并不多,谁知道到了大闽,大一统的中央政权,地方上屁大点事情都需要皇帝处置,就算有宰相承担一大部分,事情多的依旧令人头大。

这些还好,处理半天也能处理完,可三年前李捷就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