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862-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步棋。但再重要也不至于让刘暹亲自出马呀?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刘暹心里有劲!
日军盘踞琉球甚久,但因为琉球国弱民弱,除了王宫里的一支守卫队外。连正规军都没有,日军要想压服之十分的轻松简单。所以平日里布置在岛上的只有一个中队。更多的是税收方面的文官。琉球的那霸港可是给日本输血的一个聚宝盆!
如今日军攻台,琉球也是日军至台湾运输线路上的一处重要中转站。汇聚了士兵多了一些,总兵力却也绝超不过一个大队。
秦军一个海军陆战大队,外连楚军一个营头,以及十二门火炮,拿下琉球丝毫没有问题。再说了,那霸港就是一个不设防港口,除了少量日本士兵守备外,一座炮台都没有的。联军十二艘战舰,要战胜琉球的日军太轻松了。
……
“砰砰——”
清脆的枪声响亮着首里城。
子弹嗖嗖的飞着。当蔽眼的白烟散去,一队三十人左右的日军士兵已经全部倒在了街面上。
今个一大清早,秦军舰队就突袭了那霸港,守卫港口的一个日军中队被全歼,然后刘暹带领联军马不停蹄的直冲首里城。
部守在琉球的日军士兵实际上已经知道攻台之事的变故,那艘逃出生天的日本轮船将消息带到了这里。但是日军依旧没有想过自己会受到清军突如其来的进攻!
大清在国际上的‘形象’真太腐朽老旧了。行动迟缓,畏于外战,已经成为了印刻在它身上的名片。清国舰队的出动已经让琉球的日军震惊万分,他们怎么会预料到一口吞吃了征台陆海军的秦楚联军。还会一路北上,最终的目标是决胜日本海军,一气打进东京!
日本驻琉球参议石泉太郎紧急收拢部队,防守首里城。可是日军一部分兵力分散到琉球岛的北部区域去了。短时间里根本不可能把五六十里外的队伍收成一团。
所以刘暹进攻首里城的时候,面对的只是大约一个日军中队多点,强强二百人的抵抗力量。
这点力量当然不能阻止秦楚联军的前进步伐。一个秦军大队加一个楚军营头,兵力合起来有一千二三百人。算上炮队,就是一千五百人的军力。巨石压卵一样。轻易地就粉碎了日军的抵抗。
“杀进去……,一个不留!”原萨摩驻馆,现在日本驻馆跟前,一个楚军军官大声的喝道。
小小弹丸之国,竟然敢捋天朝的虎须,纵使现在天朝没落了,也不是这卑劣之辈可以招惹的。楚军可没有秦军那一系列的军规军纪,只要他们不滥杀百姓,抢掠奸淫,刘暹也不约束他们。这日本驻馆就是刘暹有意放给楚军的。
上百楚军士兵炸开驻馆大门,一拥而入。短暂的一阵枪响后,整个日本驻馆就陷入了彻底的杀戮。一个分队的日军士兵和十多名驻馆的工作人员、仆从,全部倒在了血泊了。真的是一个都没留下!
楚军军官还是有些见识的,见到驻馆的日倭头头不在,立刻就想到了那人该是跑去琉球王宫了。而且也知道驻馆的一些文案、资料甚有用处。当即留下一批人驻守此地,然后自己去向顶头的boss,营官汇报,营官再把消息传给刘暹。
二百名左右的日军士兵早已经损失过半。首里城中的接战,配备着手榴弹的秦军海军陆战队势不可挡,但是日本士兵依旧负隅顽抗,节节抵抗,现在残兵都处于被包围态势,依旧是激烈抵抗。
刘暹前世时候看过尚泰的一些消息,也知道这个时期的琉球国内依旧有一股力量不弱的亲中派,倒不担心日本人狗急跳墙,杀了尚泰一家。后者手中多多少少也有一点力量,并且就算是尚泰死了,那正好借机来个琉球大肃清,将亲日派血洗上一遍,再从尚氏王族中挑出一个来继承王位,琉球国照样的存在。
所以,刘暹一直把精力放在剿灭日军上面。对琉球王,显得并不怎么热切。
逃到尚氏王宫前的石井太郎,看着寥寥无几又惊慌失措的手下,彻底丧失了信心。但他绝不愿意束手就擒,而且他还真的狗急跳墙想劫持尚泰王。
楚军营官,副将萧得龙杀到王宫门前的时候,仅剩的几个日军士兵已经肝胆俱裂,再没抵抗的意志。但是几个日本武士打扮的人却不甘心束手就擒,嘶叫着歇斯底里的吼声,疯一样的向着楚军冲来。
迎接他们的自然是一阵弹雨,几个日本武士的身子都被子弹打得倒飞了起来。重重的摔在地上,去见他们的天照大神了。
此时的尚氏王宫内,国王尚泰、王太子尚典以及亲日派的高官摄政尚健、三司官向有恒等,和亲中派的毛有斐、毛允良、马兼才、向德宏等人,全都聚集一堂。石井太郎和摄政尚健、向有恒等人脸色阴沉如彤云,尚泰、尚典、毛允良、毛有斐、马兼才、向德宏等人却是满脸的喜悦庆喜之色。
自从两年前日本废藩置县置到琉球头上之后,尚泰整个人就被巨大的压力所包裹,沉闷的透口气都难。为了保住自家的基业和明面上的独立,尚泰几番派使上东京请求。东京维新政府自然不允,尚泰直觉的自家基业就要断在自己手上了。可是万万没想到,转瞬之间峰回路转,琉球都还没向大清求救呢,天兵就杀到了眼前。
哈哈哈,看今日过后,压在琉球头上二百六十年的日本,还能如何应对!
不过尚泰依旧是不敢冒险,日本积威太重,到这份田地了他也不敢指挥手下的侍卫,把仅只剩下两名亲信保护的石井太郎拿了。
身不由己,这就是二百六十年来琉球国王的真实写照。对比日本,它们实在太弱了,仅仅九州西南一隅的萨摩藩就可以轻松地将它覆灭。
王宫正殿。
刘暹面色和蔼的看着拜谢自己的尚泰,鞋底上还沾着血迹的他,在大殿上印下了一连串的血痕,足迹是那么的清晰醒目。落在琉球国亲日派一众人的眼目中也是那么的刺眼。
石井太郎死了。但那哧溅的鲜血似乎也不能能与这醒目的足迹相应和。
第三百一十一章日本的东京湾
“哼……”留下一声冷哼,毛允良一个字没说就甩手离开了尚健的家。作为琉球国反日亲中派里的代表人物,他对于尚健家三个日本随臣突然地失踪不见,内心有着不可抑制的愤怒!
都到了这个时候了,竟然还不肯跟日本断绝联系。实在是不可救药!
屋子内,尚健身子一下旨软瘫在了作为上,看着毛允良离去的背影,他感觉自己似乎真的做了一个错误的决断。
“老师……”长子尚庆的声音传入耳朵。尚健抬头,目光凝视,顿时若一盆冰水临头。他看到自己的老友,久米村【明赐琉球闽人三十六姓】蔡氏第十六代孙蔡平茂正一脸失望的往屋外退去,而且是没向自己说一声的径直退去。
才被毛允良的盛怒气势吓出了一头冷汗的长子尚庆,现在额头上是冷汗淋漓,尚健本人也腾一下占了起来。蔡平茂祖上是蔡世昌,如果连他都对自己父亲失望,那自家的麻烦就大了。
蔡世昌乾隆年间之人,曾改革琉球学制,把四百余年专属于久米村的进学名额【派往大陆官学留学生】分给了琉球人,与久米村其他各家生怨。但是蔡氏在琉球人心中的地位却不是一般的高,蔡世昌更是被尚温王封为国师的。
尚健是现今琉球国王尚泰的叔叔,尚泰继位的时候年仅四岁,尚健作为王族至亲,在琉球国内地位尊崇。而他之所以能一直稳坐钓鱼台,在尚泰小的时候不畏流言,在尚泰大了之后也不受猜忌。蔡平茂于他的支持甚是关键。
并且蔡平茂虽然对日态度模糊,但也不是毛允良这等坚定无比的反日派。尚健曾经担任过琉球国摄政。少不了跟萨摩藩,跟日本打交道。蔡平茂或多或少的也参与了其中,乃是个很活络的人。
这样的一个人,相交几十年,对于尚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现在……
“念文兄……”尚健看着蔡平茂已经要转过去身,心头一紧,忙紧张的叫道。几十年的老交情了,这个时候也要抛弃自己吗?
蔡平茂身子顿了一下,却并没有重回过头,只重重的叹了声气。挺直的身腰也变得有了几分弯曲。“臣已老颓,公好自珍重。”
迈步而出的蔡平茂身形透着萧索悲凉,尚健今日的选择让他很失望。放走家中的日本人,在变动中束手不动,尚健自以为是稳妥之举,不得罪日本人,可他这么做又是要至中国于何地啊?
尚健没得罪萨日本,这次却把天兵给深深得罪了。
如果琉球能有大清的庇护,那么就是把日本得罪的再狠又能如何?日本还敢再此出兵琉球吗?
作为老友。蔡平茂很了解尚健,他能一眼看出尚健的想法。可这只是小聪明啊,根本上不了明面,连说出来都不能。
你怕天兵回国后琉球重新被日本人报复。这岂不是在说天朝没能力去庇护自己的藩国??诛心之言!
……
“哈哈,我大清兵威,先胜俄罗斯于西疆。后胜法兰西于越南,岂会惧怕区区一人倭国?今我大军五万。后续即将开来,只要水师胜日本于大海之上。即日即可起兵北上,跨海而至东京!”刘暹这样对琉球国说的。
“日本猖獗小国,欺压天朝藩属,属狼子野心也。岂有不兴兵惩处之理?”
由琉球国的帮助,刘暹只动用了楚军萧得龙部,就往北一路扫平了大小三部日军士兵,歼敌六十人,俘虏过百。刘暹就只呆在首里城,这段日子里是深补了下日本地理。
在江户时代末期,德川幕府方面为了抵御西方国家入侵,在日本全国各地海滨所设置炮台。而作为其心脏之所在的东京湾,统治要地,自然是重中之重。当时德川幕府是打算在观音崎(位于神奈川县横须贺市)与富津(位于千叶县富津市)之间建立防卫线,也就是整个东京湾最外围的那个小口。就好比渤海湾,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那个相对的小尖尖。
但是天不从人愿,不久后的黑船来袭事件,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率领四艘军舰轻而易举的就突破了防线,而在浦贺(位于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登陆,打破了日本长年来的锁国政策。因为此事件的发生,幕府方面的危机意识陡然急升了不止一个档次,随后特别委托伊豆国田方郡韭山(今静冈县伊豆之国市韭山町)代官江川英龙(江川太郎左卫门),于同年起在东京湾内开始修筑炮台。这一退就退到了东京湾的碗底,就好比渤海湾的大沽炮台。
德川幕府当时投入了约75万两的金额,利用伊豆等地运来的石头,与将品川御殿山凿挖拆崩后所获得的土砂,陆续在家门口完成了多座以方形或五角形石墙围绕住的西式炮台,称为“台场”。其中,由于第四与第七台场并未真的完成,因此实际上建好的台场共有第一、二、三、五、六等5座(原本规划是要建造11座),作为江户地区京畿重地的海上防御。
明治维新之后,东京维新政府倒是对五座炮台进行了新的修缮,还从整了观音崎与富津之间的那道防卫线。但是,日本政府并不富裕,投入的资金有限,不少炮台上的大炮还是十多年前的老式前膛炮。
历史上,日本明治、大正年间,开始着手在东京湾内划定安全水道【走之字形线路】,开始营造一个接一个的海堡,所以后世的东京湾内有很多人工岛。但现在的日本才刚刚走上振兴之路,内部都没有彻底摆平【西乡隆盛】,还没那个精力和财力来营造海堡。所以现在的东京湾宽敞的能让万吨巨轮随意的航行,内中一千多平方公里的海面,只有横须贺市的猿岛一个自然岛。而更重要的是横须贺里有个日本近现代第一的造船厂,以及一个规模算不上多大的兵器厂。这两个厂子在十几年后会被合并为横须贺海军造船所,成为日本五十年霸业的最重要支点之一。
就算得不到里面的机器设备,补充一下秦军弱小的造船厂,刘暹也想着用炮轰平了它。现在的日本没有了横须贺造船厂,造船工艺至少要停滞三五年。
而且日本现存的军舰,一部分部署在广岛【吴军港】,另一部分才部署于东京湾。只要联合舰队能够顺利航行到东京湾,赢得海战简直是手到擒来。
……
“显宗兄,俺老罗往日只听得秦军声名,听得刘侯如何如何厉害。心中还好生的不服气。今日得见真神,大开眼界,名不虚传啊。”
福建提督罗大春是此次楚军二批部队的主帅。这人也不是个文化人,他八岁那年因为父亲官司缠身而家道中落,就辍学在家,所以早期混的不甚得志。十三岁就孤身一人外出闯世界。上贵阳、下四川、闯云南、去缅甸,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参军之后的罗大春机警、勇猛、大气、大胆,正是因为他在少年时期的磨难和闯荡。也正是凭着一身胆略和智慧,罗大春二十来年的枪林弹雨、血雨腥风中,从绿营小兵一步步走向了人生的巅峰。
如刘暹一般,没有功名在身,没有儒将的名号,背后的靠山左宗棠,又实力有限,罗大春做到一省提督的位置,也已经是到头了。
作为曾杀的巅峰时期的陈玉成丢马弃甲,躲进灌木丛中逃命的人,罗大春是有股子傲气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他当然对素未蒙面的秦军和刘暹不服气了。直到今天——
楚军一系的罗大春跟湘军外围的李士恩是有过交情的,战太平军的时候,两人联手过多次。李士恩今个带着罗大春到秦军宿营地理转了一圈,不看操场上秦军的训练,李士恩单领着罗大春钻帐篷,让罗大春也深深体会了一把当初他自己看到这相同一幕时的震撼。
所有的床铺都整洁如一,所有的枕头、单子都放的全部一样。那床下的鞋子,那桌子上的洗刷用具,连对准那个方向的,都保持全部的一致。
别以为这是花架子。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保持个人卫生中的一部分。就是在21世纪,不习惯在饭前便后洗手的现象都仍然非常普遍,何况是现在。如果不严格规定强制执行,来约束士兵的个人卫生行为,军队内的公共卫生安全那就很难得到必要的保证了。
再由从利于战备的角度来看,士兵这样做能尽可能的减少整理自身随身物品的时间,这样在面临紧急状况时部队就可以获得更快的反应速度。
更重要的是,无规矩不成方圆!士兵不能依靠自觉的压制,谁也不认为人人都是圣人吧?人都是有懒惰性的。强制性的卫生就宿管理即使一种自我约束,自我调整的习惯,是一种对士兵每天都要经历的鞭策。
罗大春不是一般人,只以为秦军这是在做样子、便架势。窥一斑而知全豹,由此能够看出秦军的利害之处。
第三百十二章左宗棠放鸽子
就在秦楚联合舰队抵到琉球,扫平岛上日本驻军的时候。东京的日本维新政府也跟英法美俄荷等国打好了协定,日本政府停止战争扩大化,肯请诸国出面调停此次中日冲突。至于私下里,日本自然是付出一定代价的……
而拜日本多年西化的成果所赐,要传递这样的决议消息并不需要人乘船送达,从东京拍电报到长崎,从长崎拍电报到天津和香港,前者立刻通知各国驻华公使,后者由英属香港总督府出面,联合法美俄荷等国驻广州领事馆,签署书面调停书,再派遣人员乘快船飞速驶往福州、台湾!
也因此,东京日本政府和各国驻日公使馆,还根本不知道秦楚联合舰队已经拿下了琉球呢。
但是当联合舰队一路北上,经过奄美大岛、种子岛等一路掠过九州岛的时候,行踪就难免出现在日本人的眼中了。毕竟秦楚联合舰队是人,不是畜生,不可能将沿途遇到的所有日本船只尽数击沉。何况,这中间遇到的还有外籍轮船。
整个日本瞬间沸腾起来,二十年前黑船来袭的阴影再次笼罩在日本人的头上。可惜九州岛、四国岛、南本州的人的劲儿,没办法一步跨越千里之遥,瞬息传达到东京湾去。
能够在东京湾外止住住联合舰队行动的力量,现在的日本根本没有。
……
“巴夏礼先生,您的要求恕我们不能答应。现在停战谈判,只会给日本政府筹集军队和巩固防御的时间。这对我们舰队是很不利的。日本只有今天一天的时间,我们提督阁下给你的面子。今天一天的时间。如果凌晨零点之前,日本正还不决定承认战败。并对出兵台湾一事赔偿道歉,明日零点之后,我军舰队将有权利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里,对日本以最沉重打击。”
在东京湾外,一艘不大的比利时轮船上,船政水师总监日意格面对英国驻日公使巴夏礼,如此正式的给出了答复。
面对英法美俄等国的联合调停,联合舰队决定给日本政府一天的时间来考虑。
“巴夏礼先生,您与其在这里阻挠我们。不如去跟日本政府好好地谈一谈。诸国即便是调停,我个人看法,也希望贵国等可以提出一个富有建设意义的提议来。如果您还是坚持之前那个毫无诚意的要求,那么我们以后时间里怕也很难取得什么有现实意义的进展。”
就在日意格与巴夏礼见面会谈的时候,几艘小舢板从舰队船舷上放下,向着东京湾口行驶了过去。上面的士兵没有测量东京湾的水位什么的,这个时代的东京湾可以随意的航行万吨巨轮。士兵们举着望远镜,是在近距离的打量两边的炮台。
如果日本政府不书面承认失败,战斗就是无可避免的。这就是大清二百年来。第一次战舰与炮台的较量了。虽然打头阵的是秦军四艘自告奋勇的铁甲炮舰,防护力上不见得就会被日军岸防炮击破,但彭楚汉以及石清岩等人,也没有半点的疏忽大意。
舰队要进入东京湾。神奈川县三浦半岛上的观音崎炮台,和东京湾内唯一的自然岛猿岛上的猿岛炮台,跟三浦半岛‘针锋相对’的千叶县房总半岛的元洲炮台。就是三个必须拔除的钉子。
现在这些小舢板就是为了查看这三个钉子放出的。
大久保利通正站在观音崎炮台炮台上,脸色阴沉的看着炮台不远处。那两艘清军的小舢板。
“阁下,派出兵舰驱除它们——”
炮台指挥官黑田元三郎曾第一时间提议开炮警告它们。大久保利通拒绝了,他不想给清国舰队制造立刻发动进攻的机会。但就这么毫无反应的让清国人观察炮台也是不行。身边的川村纯义,这个海军省的第二号人物海军大辅,如此提议。
“很正确的提议。命令光明丸号,驱除它们。”大久保利通迅速下达着命令。
日本还有五艘主力战舰不假,但是东号铁甲舰和龙骧、筑波两舰都还在广岛,东京湾这里只有云扬和凤翔两艘上得台面的木壳战舰,全是一千吨左右。出来跟秦楚联合舰队干的话,那绝对是自己找死。
川村纯义提议光明丸号,是一点都不给清军下手的机会。
扬威号的舰桥上,石清岩、杜春、王福友、李正辉正汇聚在一起,遥望着远处的观音崎炮台。自然也就看到了日军兵舰驱逐舢板船的那一幕,对此四人都只是冷冷的发笑。
大势在联合舰队这里。依照他们对日本人的了解,东京维新政府这次低头认输的可能性并不大。军门是怎么说日本的?小鬼子性格硬、执拗,不把裤子都当了,输个底儿朝天,是不会认输的。何况日本人还有四个镇的军队,最终要大打出手的可能远比‘和平’解决的可能性高。
三座老旧的炮台,岸防炮还是十多年前的旧货,据琉球那里得到的情报,最大口径也才152mm,小的只有120mm。如果是后膛高径倍新式火炮,打穿四艘铁甲炮舰的防护甲还不在话下。但它们都是前装的线膛炮,打木壳还行,打铁甲舰,还是洗洗睡吧!
日进号的较量那是欺负人,石清岩他们准备今日在小鬼子身上,找一找海战的感觉。炮台、军舰,他们四人想一气包下。
不管巴夏礼说的再口若悬河,他们洋人的调停意见就算是送到了北京城,只要北京的书面批复不落到舰队手上,打日本就打定了!不然,都对不起舰队一路北上烧的煤钱。
福州,总督衙门。
左宗棠看着英法美俄等多国公使联名签署的调停协议,头疼了。他又不是对小鬼子恨之入骨的刘暹,才没有那么大的魄力,视多国调停为无物呢。虽然北京的决议还没送到他的手上,左宗棠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北京方面会做出如何决断。
“总督阁下,希望您能反复衡量一下事情的轻重得失。贵国的大皇帝和两位尊贵的太后,他们是不会视欧美各国的友谊而不顾的。日本是冒犯了归国的尊严,但贵国已经歼灭了日本来台的陆海军,已经用战争告诉了日本政府对错,不是了吗?那么又何必固执的非要进攻日本本土呢?”
“并且这种近乎对外宣战的权力,也不是总督阁下所拥有的。总督阁下不需要考虑北京方面的看法吗?”
左宗棠认可了这份调停协议。他是傲慢、执拗不假,但也并不是疯样的傻子。这件事在洋人掺和进来之后,利弊得失,就真的要好好掂量了。还是那句老话,左宗棠在对日本没啥仇恨的情况下,冒着被北京猜忌的可能来坚持对日动武,就有太大的风险了。有些得不偿失了!
他立刻下令厦门,正准备登船的楚军部队便停止了行动。可是把已经登船了的秦军给闪了个大咧阙。
以范德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