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862-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五丈,二十丈,二十五丈,三十丈。

四个档,显眼的标示,日日夜夜的灌输铭记,战场上不说所有的鸟枪兵都能准备无误的判断出对方距离,百米远近,大致上差不离却不成问题的。

“砰砰——”一排整齐的枪响瞬间释放,响声震耳。

接着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第五排,然后再是第一排……

是的,五排列队。而不是人意识中的惯例——三列。

鸟枪的性能太差了,人员素质也不咋滴,三列横队,刘暹军还做不到在紧张的战斗中连贯保持着密集排击。至少是五列横队,才可以一排接着一排,一列挨着一列,环环相连,步步相扣。

三个中队的鸟枪兵五列排开,六十人一排,每人的前后左右各间隔一步,就已经将老鸦漩侧翼高地那不大的正面充塞的满满的了。

惨叫声、哭喊声,撕心裂肺的痛嚎,瞬间响彻阵前。

太平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个个战士或死或伤的倒在地上。不过这没有勾起刘暹一方一丁点的同情,硝烟弥漫了整个高地,五次整齐的排击之后,都有些看不清楚对面的影子了。

“砰——”

太平军的还击接踵而至。但已经被刘暹军抢了个先,打的前两列队列缺口霍霍的太平军火枪兵,已经完不出整齐的齐射了。

有些凌乱的枪声不说效果如何,只说在威慑力上面,比跟齐射就差了一个等级。

刘暹军迎来了伤亡。但他们一个倒下,后列立刻补上,后列的空缺还有后队预备兵填充。

刘暹手中的鸟枪兵有五个中队的,三个用在正面,一个部署于南路侧翼,他手中握的还有一支后备役。

铁炮已经丢下,火箭弹全部用完,火药罐都剩下的不多。刘暹若不是不想‘一路狼狈’的撤到南岸大营,怕到时候军队压力太大,再面对太平军的进攻时万一崩盘,根本就不会选择高地在老鸦漩再打一场。

对射中太平军完全不是对手!

他们那里地势更低,硝烟完全散不去。看不到自己的射击能给敌人带来多少伤害,却只看到一个接一个的同袍战友倒在了敌人枪弹下。

攻来的数百火枪兵崩溃了,丢下一二百具尸体,狼狈的逃回太平军阵地中。

而代替他们进攻的是上千太平军精锐肉搏兵,这些人趁着战场硝烟缭绕,就想尽快靠近刘暹军,贴上去来刀枪肉搏。

如此大的变动,高地上的刘暹军自然能发现,虽然看不亲切太平军接下投入的具体兵马数量。

排枪继续——

顶着枪弹威胁,太平军战士在各级军官的带领下不断地向前冲锋,他们拿着盾牌不断在前进,一个接一个地栽倒,又一个接一个地补上,不管对面的火力如何猛烈密集,他们心中有多么的害怕,却是没有一人后缩的。

这也是真正的人海战术的威力吧!

每个太平军战士都都知道自己一方是人多势众的,所以个个底气十足,同时士气高涨下也更多了一些顽强毅勇,几方面相加起来使得他们在初开始的冲锋中完全“只进不退”。

“杀——”

火药罐的爆炸火光中,数百刘暹军的肉搏兵叫嚎着冲了上,刘暹没有动,但他的卫队动用了一半。

“死来——”狠厉的叫喝声中,两颗脑袋同时飞上了天。一把钢刀在他们脖子间一划而过,哧溅的鲜血喷了霍广成小半身。

没有虚张声势的呐喊,也没有多余累赘的花招,直来直去,干脆利索,他就喜欢这种一击致命的感觉!

“弟兄们,随我杀啊!”钢刀饮血,霍广成抢身撞入一群太平军战士当中,寒光抖硕,抹血断命。

仗着自己武艺不错,也仗着身上穿戴的藤甲,霍广成一马当先。

三个中队的鸟枪兵退了下,但不是没用了,在刘暹的指挥下,三个中队连上后面的大半个中队,三百六七十名鸟枪兵迅速排出四列纵队,然后一分两半,形成一个大开口的倒‘八’字。

霍广成同时带引着肉搏兵缓缓向后退缩,引得这部分太平军精锐一头扎进了三百多支火枪组成的陷阱牢笼当中。

斜出,立定,转身,举枪——一切都在短短的时间里完成。

顾不得可能存在的伤亡,刘暹只让身后亲卫们大吼一声‘爬下’,也不管自己肉搏兵还有多少是跟太平军连在一起的,这边就下令鸟枪兵开枪了。

一声响亮整个老鸦漩的齐射之后,厮杀的战场都猛的一静。

至少二百名太平军精锐,在这一次近距离的齐射当中倒在了地上。刘暹军当然也有被误伤的,可是跟太平军的损失相比,就差多了。

火药罐紧接着响起来,霍广成一声呐喊,后缩的刘暹军触底反弹一样的凶猛扑击,令军心大动的太平军再也支撑不下,溃败了下去。

石达开眉头都不皱一下,继续发兵展开第三次进攻。军心已挫算什么,此刻此景,多死一些人跟早到大渡河半天时间相比,都是后者更重要。

刘暹呲牙咧嘴的看着第三次攻来的太平军,无奈下达了撤退命令。两仗下来,连军中仅有的火药罐都所剩无几了,刚才的策略也可一不可二,第三仗……他打不起!

肉搏死伤太重!刚才那么一小会儿,六七十人就没了。加上鸟枪兵前头的损失,死伤这就过百了。

而他总共才多少人啊?

五月十三日傍晚,石达开率五千余太平军精锐进到了紫打地。比历史上的进军速度还要早出一天。刘暹一路上的辛苦,不仅没起到什么作用,反而刺激了太平军的行进,这真的让他很哭笑不得。

什么叫适得其反啊,这就是啊!

当然,随从石达开抵到紫打地的现有太平军都是太平军中的精华,他们的大部队还远远落在后面!

第六十二章官一代(求收藏)

紫打地又叫“紫大地”、“子大地”、“自大地”等,是由大渡河和松林河所形成的一个三角地带,属越嶲西路河道七个集场之一。这七场是:紫打地、喜乐、洗马姑、腊尔坝、积玉、海尔挖、田湾,皆由松林地土司王应元管辖,其中以紫打地为最大。紫打地场创于乾隆时期,嘉庆时更新修整。

后世对大渡河了解不多的人总会把石达开覆没的紫打地和红军当年渡河的安顺场联系在一起,认为说的是一个地方。可实际上由大渡河和松林河所形成的这一片地区皆称紫打地,分为中坝和下坝,有田千数亩之广,紫打地旧场即为下坝,红军过大渡河时已经被湮没,安顺场即为中坝。

刘暹撤入岸边的营垒后,立刻联系北岸的王应元,王应元这时已经接到川西清军正在急速向紫打地增援的消息,心中完全没有一丝动摇。看到刘暹主力折回就立刻赶到江边,正准备过河与刘暹一见,看到了南岸升起的信号——要船。当即就带着十多艘木船赶往南岸去!

结果是出乎王应元的意料的,刘暹没有急着自己过河去,而是先撤退伤员,再然后让张忠奎带领一大队和部分肉搏兵撤退,自己带着亲卫与营部,连同向发带领的二大队一部,坚守营垒!

王应元再次感受到了自己与刘暹的区别。南岸营垒不能轻易丢失不假,否则石达开就能从容展开渡江作战,对于援军还需要三四天甚至更长时间赶到的清军来说,让兵力十数倍于己身的石达开在这么长时间里从容展开渡江作战,完全是自寻死路。

这天底下除了刘暹知道,大渡河十五日就会有大雨降临,其他的人可半点没有这样想法。按照往年的气节,大渡河一带的雨季还要一个月才能来临呢。

也正因为此,南岸营垒的重要性与危险性并驾齐驱,王应元只会让手下得力干将驻守这种危险地方,自身是绝不会轻易犯险的。

这就是王应元这种官n代与刘暹这种官一代最大的区别——前者生来富贵荣华,人到中年,斗志早已经在吃喝玩乐中消磨殆尽了。

后者,雄心勃勃,壮志凌云,永不满足。

船只连夜辗转大河南北,太平军自然不会没看到,石达开夜里一样没闲着。首先他派人探看了东西两路的松林河和蔡罗水(今南垭河)。

紫打地桥是重中之重,结果不出他的所料,桥板已经被全部拆卸,河面只留有十二条大腿粗的铁锁链。一部分清兵和松林地司的土兵防守在对岸。蔡罗水倒是不见清兵的影子,只能看到远远躲开的些许土兵。

石达开这时可没有绕道左右进军的打算,刘暹的表现是很不错不假,石达开也依旧有十足自信击败他,因为双方军兵比例太悬殊了。

况且刘暹本就不多的人马还要顾及整个紫打地北岸防御,眼前南岸营垒的艘军就更小了。石达开大军数万,一人一口吐沫都可以把刘暹送进大渡河。

唯一令石达开挠头的是,南岸几处临近的山寨一个人影都没有了。清军坚壁清野,打乱了他就食本地的念想。

石达开孤军深入,后勤辎重肯定不能携带太多,口粮问题需要着重注意。历史上石达开之所以败亡,一大原因就是缺粮。

紫打地周边村寨,不是被王应元迁走,就是在王应元的严令下不准贩于太平军一颗粮米。让石达开进军之初的‘直据松林土署,珍奇米粟,俱为己有’,完全落空。

十四日,清晨。

太平军老早就生火造饭,天上的星星都还没隐去,营地中就一片人声鼎沸。

一路追击,太平军一样疲累,所以石达开昨儿夜里没有继续进攻,可却不会浪费白天的每一分时间。

“拿下大渡河,成都就是我们的了!”

他的高喊让所有的太平军战士都精神抖索。

太平军一动,南岸营垒同样‘醒’来,一股临战的紧张气氛弥漫整个军营。刘暹收起已盯了一夜的虚拟地图,出现在所有士兵眼前。

大渡河北岸,星星点点的火把一夜都没熄灭,王应元打足了精神保持着警惕。

号角声响起,几千太平军大阵分开,几十辆盾车被推了出来。虽说车子做工都不讲究的很,但紫打地周边尽是树木,傍晚抵到的石达开甚至没有让手下士兵扎寨,就派出一些有经验的老兵到边上砍伐树木赶制盾车。

真的不需要多么精细,只需要将那些树木略略处理,捆扎在一起,就成为粗糙的盾车或大盾,而这种用粗木捆扎成的粗糙盾车木盾,除了大炮,鸟枪怕是很难打穿它们。

刘暹看了眼自己手边的抬枪队和曹怀亮的火箭队,但愿抬枪能打的动这群糙货。火箭队能不动他真的不想动!

随军南下的火箭弹已经耗去七七八八,营垒里的这部分是他事先前预留下的,让‘空手’而归的曹怀亮部重新武装了起来。但好钢用在刀刃上,今天整整一天的时间呢,要发生多少险情谁知道?

火箭弹就是他手下的杀手锏!

“呜呜……”对面的号角声响起了。

刘暹眼睛看向营垒正面还左右两角,跟城固城头的布置一样,四门劈山炮就安置在那里。五天的时间,足够向发筑造起一座坚固的军寨!土木结构的炮垒肯定是不如砖石水泥结实,但石达开来的快速也没陈得才军那么多的重炮,四个炮垒一样安全的很。

可四门劈山炮全备的是散弹,对躲藏在盾车、大盾后的太平军怕是一样无能为力……

盾车与大盾缓缓而来,粗糙的盾车速度缓慢,唧唧扭扭的声音离的老远就传到了刘暹耳朵里。但是货糙也耐操,厚厚的木排上还裹着不知几层被褥,被褥上面更乎着稀泥,放火更防弹。

刘暹用望远镜看的越亲切,心底里对抬枪的信心就越不足。

弹重不足二两的抬枪,真的能打透吗?

“抬枪队准备!”

“一班瞄准一辆的打!”

第六十三章大渡河的雨(求收藏)

没有炮弹击中后支零破碎,碎木横飞的劲爆。抬枪打中盾车,只像一把闷锤砸中一样!整个盾车当即一顿,然后瘫了下来。

刘暹则大喜,望远镜里他看的清楚,三个目标一个木排散了,一个矮了一尺,旁边飞出个木轮,再有一个顿了下后速度也明显慢了。

“继续射击。鸟枪兵也以小队为单位,一样瞄准射击——”

三瘫二,还半残了一个。事实证明刘暹的思路是对头的。既然如此那么鸟枪一样能行,打不穿,三十枚弹丸也撞得散。

太平军阵中,石达开脸上升起一抹惊愕,看着战场上一辆接着一辆的盾车被打瘫坏,一面接着一面的大盾被打散打倒,内心中也不仅对对面清将的机警产生了一股感慨。

目光真准!直接抓住了太平军器械最大的一个漏洞,质量不过关。

抬枪、鸟枪打盾车是打不透,但排击齐射,一瞬间中弹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却足以让制造粗糙的盾车当场瘫坏。

不过瘫坏掉的盾车一样对太平军有大用,那就好比太平军突然多出了许多的岩垒,只要顺着去,就直接能安全靠近敌军。

三十多辆盾车最近的距离南岸营垒只有二三十步,就在守军的眼皮子底下,太平军一个冲锋就能杀到营垒。

就在刘暹还在为自己的‘胜利’微笑的时候,上千太平军精兵已经紧接着出阵。

本来那些盾车和大盾后面就跟着了六七百太平军,现在两拨人马联合起来,人数直接到了南岸营垒守军的两倍。

“打,打……”

激战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就开始了。

千军冲杀。准头差劲的鸟枪兵本来只能靠齐射来打击目标,现在却是随便开一枪就能有一人倒地。

火药罐在人群中爆炸,四门劈山炮轮番扫荡着近前的太平军战士,但是太平军依旧如洪水一样滔滔不绝。

刘暹都亲自带队杀下了去,但是到了中午时分,营垒外围还是失陷了大半。四门劈山炮不得不被转移,而少了劈山炮的助阵,整个营垒都摇摇欲坠,岌岌可危。

“轰轰轰……”

危急之时,火箭队再也无法保持沉默,一阵激射,三十枚火箭弹直接压下去了太平军疯狂的势头。

且恰好这个时候,大渡河北岸突然一阵热烈的欢呼声响起,就见无数清军似涌到了河边。两杆大旗迎风飘扬:唐、胡!

重庆镇总兵唐友耕;

建昌镇总兵,记名提督胡中和;

川省清军当中,姓唐与姓胡的人中,威名鼎盛莫过于这二人。

唐友耕,三十四岁,早年随李永和起义,后突然反叛投纳入清军,被骆秉章一手提拔,乃骆秉章心腹干将。

胡中和,原萧启江部下,湘军干将。萧启江病亡后胡中和领其部,刘蓉还在四川时,胡中和位仅在刘岳昭、黄醇熙之下。

石达开老神在在的从容瞬间破功,顾不得战场上太平军即将再次发起的进攻,带引曾仕和等人和部分亲随绕开南岸营垒直到大渡河边。

一群太平军将帅全都举起了望远镜,就见对岸清兵重重,似乎有万众兵力。那河畔处,都已经有一队清军开始上船了,明显是要增援南岸的清军。

“殿下……”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向了石达开。

石达开马背上的腰身依旧笔挺,可身上却在散发着一股寒冬凋零的萧瑟。这个打击对他来言太大了!

“停止进攻……”石达开要好好地想一想。

……

“翼王有命,停止进攻;翼王有命,停止进攻……”

南岸营垒里,紧张无比的刘暹猛送一口气——石达开吃招了。他被晃住了!再抬眼看着满营喜笑颜开的将士,人人都知道援军到了,一个个高兴疯了。

刘暹呼了一口气,内心里实在无法想象实情被兵勇知情后士气会遭受多大的打击。刚才营防可差点就被攻破——

没期望也远没有希望破灭的打击大。

对岸,张忠奎、王应元看到战场的喊杀声平息了下,两人大松了一口气。虚张声势总算把太平军的势头给打住了!

就算石达开能看破这一计谋,太平军再攻杀过来,也能应付过去半天时间吧?

大不了那个时候队伍再从南岸撤回来。刚才,可是差点就失守了!

……

石达开王帐。

沉寂的气氛慢慢的恢复了一些,这些人都是心智坚毅之辈,一开始确实被沉重打击了一下,脑子都懵掉了。

但时间一长,心智恢复,立刻就有感觉到了不对。

清军援军来的也太是时候了。并且唐友耕、胡中和,一个在邛州,一个在彭县,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赶到紫打地?

“虚张声势,假的!”

石达开吐出一口气,语气斩钉截铁的道。

“既然清妖故作迷障,那我军何不将计就计?”曾仕和站起身来向石达开言道:“殿下,我军可暂时偃旗息鼓,派出将士于两侧山林里伐木作舟,待到明日时,兵分两路,一路直击清妖营垒,一路两翼齐发,过河——”

曾仕和双手挥舞中,石达开眼睛亮了,帐中其他将领的脸上笑了。所有的压抑气氛一扫而空。

南岸营垒的军中主帐。

刘暹看着虚拟地图上太平军的变化,眼睛那是闪耀光芒。如来佛祖啊,玉皇大帝啊,神佛真是保佑,自己看到了什么?

石达开没有继续准备强攻,而是散出军队进入两侧的山林。

太平军究竟在干什么?虚拟地图还显示不出来,可只要石达开不一个劲的进攻,刘暹随他去。

今天夜里大雨就来,石达开若是错过了今天这最后的时间,他就是神仙也也过不去大河了。

不过刘暹也略有惊喜的发现,从南岸营垒往南去,现在虚拟地图二十里的半径扫描范围,他竟然没有发现太平军的后续大部队。

出了大帐,刘暹立刻安排受伤士兵向北岸转移,同时让人嘱咐北岸的张忠奎、王应元二人,要他们密切注意两侧山林的动静。严防石达开从两翼展开偷渡!

“刘大人真大将之风。”王应元下午时候冒险过了河,太平军一下午没发动一次进攻,警报显然暂时解除了。

但假的就是假的,王应元知道北岸的兵力现在有多么紧张,从松林河到蔡罗水,防守单薄的简直一捅就破。可在他面前刘暹是一脸从容,气定神闲的样子毫无担忧,这担待让王应元不得不佩服。

“王大人不用紧张!”刘暹笑道。

两批将士陆续过河去,增援来的第一大队替换了第二大队和营部,后两部陆续渡河,到傍晚时分,刘暹率领最后一批部队渡过了大渡河。太平军继续毫无动作——

是夜,大雨倾盆!如期而至。

石达开的大部队依旧没出现在刘暹虚拟地图上……

第六十四章不屌!(求收藏)

三天的大雨如期来临。像历史记载中一样,毫无征兆,骤然而降。

针脚一样密集的豆大雨滴,遮蔽整个视线,第二天天亮后,刘暹不要说大河对面的太平军,就是自身所处的营寨辕门,都看不到。天地的一切都被大雨给禁锢了。

三天时间,对岸的太平军早已经占据了刘暹遗留下的营垒,人数从五千人上下也扩涨到了万人规模。可是令刘暹奇怪又有一丝喜悦的是,石达开的后续大部队,始终不见踪影。

紫打地里的石达开部,从历史时空上的三四万人,变成了一万人。

三天的时间里,刘暹迎来了冒雨挺进而至的唐友耕、胡中和二部。上万兵马浩浩荡荡充斥了人眼前所有空间。跟刘暹的虚兵之计相比,这可是实打实的兵马。

第四天,大雨停了。

大渡河宽了二三十丈远,水面也高了两三丈,无数残枝碎叶,不时出现的动物尸体,漂浮在水面上。

隔了三天的时间,清军、太平军再次能隔河相望。但这时候的刘暹沉着个脸,阴鸷的目光没有去看对面石达开军,而是恻恻的看着自己的友军——唐胡二部。

唐友耕、胡中和对待刘暹的态度很恶劣,看刘暹的眼神没有友善,更没有刘暹想象中的震惊和刮目相看,乃至于拉拢。只有轻蔑,不以为然,像是看到了偷走自己功劳的小偷,看到了幸进之辈,**裸排斥,让刘暹内心火冒三丈。

这tm的什么东西?

刘暹自负自己没有半点弄虚作假,在没人知道历史走向的情况下,没人能在对石达开战事中挑出他的一点毛病。这两个人竟然如此目光的看待自己?甚至就是他们手下的军将,面对刘暹军都趾高气昂。

第四天,刘暹移营到松林河。同天,石达开移师后退,上万太平军没有向大渡河防线发动一次进攻,而是迅速南返。

五月二十,唐友耕、胡中和试探着渡河,结果船队被一波洪峰的前潮波及,翻了十多艘多,死难一百余人。

五月二十二日,唐胡两部大部分过河去,紫打地跟左右两侧的友军取得了联系,知道署雅州府知府蔡步钟就近募勇,配合邛部土司岭承恩率彝兵已经切断了石达开退入宁远府归路。唐炯部驻扎化林坪(今泸定南),谢国泰部守猛虎岗,控制通打箭炉(今康定)之路。再有唐胡二部自大渡河北岸压到,石达开已经陷入了四面重围。

不过这些事情跟刘暹是什么关系都没有了。骆秉章的调令已经下到了刘暹军中,在二十二日唐胡二部南下的时候,刘暹起兵北上,目的地荣经,“添补雅州空虚”。这是骆秉章的老话!

“tm的这是过河拆桥!一群瓜娃——”

走之前的军中会议上,刘暹表哥霍广成破口大骂。所有人都给气的不行,石达开身陷包围圈,接下来明显就是出成绩的时候,结果骆秉章却下令把自己调回荣经了!简直欺人太甚。

就是范德榜就暴起了粗口。

二十三日,刘暹接到了张守岱的亲笔信。信里面没说太多,只让他老实接受,不要有抱怨。阻止石达开渡大河已经是奇功殊勋,副将顶戴在等着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