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862-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站了,到站了!都出来!列队!站好!衣服都穿好了!”

陈权扣好了扣子,扶着刘二德站起身来,他的腿还有些疼。五百多俘虏很快就在站台赞成了七列纵队。

“现在全体都有,立正!我来点名,念到你的名字,就喊一声‘到’!听到没有?”

一名秦军军官大步走到战俘队列的前面,月台的整个四周,至少二百名荷枪实弹的秦军战士在虎视眈眈。所有的战俘都极其乖觉,老老实实的站着,一丝儿杂音都没。

军官手里拿着一个册子,清了下嗓子,遂即就在火车的汽笛声里开始点名。

“张威,郑大勇、曹立然……”点名的秦军军官先点了十余人,命令他们出列,陈权也在其中。

“刘俊修!”

“到!”一名少尉军官应声出列。然后那点名的秦军军官把手一挥:“你们几个,都跟着他去运行李,不许偷懒耍滑!表现得好,就给你们加分,分数越高,将来恢复自由就越快!这点你们都该知道。”

就在这群五百多人的战俘被指挥的圈圈转的时候,火车站一栋两层小楼的楼顶。一名秦军少将军官对着旁边一个身着平民汉服的束发男子小声的在说着什么。

这束发男子年纪在四十岁以上,一身便服,但气度、做派丝毫不让身旁的秦军将军占主导了。顶上戴着一幞头,透着一股儒雅。

幞头,宋明乌纱帽最初演变的雏形。隋唐时候开始流行的一种汉人帽饰。比之朱元璋搞出来的**一统帽,也就是瓜皮帽要好看的多了。

秦军灭清,满清的长袍马褂当机就被扫进了垃圾堆里。汉服重新成了主流,加之以军装为版本演变来的短装,就成了当今中国的两大便装服饰。

其中短装不甚流行,就跟短发一样,多是底层机关公务员和退伍军人或是军人。而汉服的演变当中,虽然刘暹没做什么规定,但社会阶层的自我划分能力却是很强大的。底层百姓、平民,一个头巾足以,再上一层,那就是瓜皮帽了,而后是幞头、四方平定巾等。

秦军少将旁边的这中年男子身份肯定不一般。

“现在是暹罗,将来就是缅甸吧?尔军步步紧逼,那我等日后又有何去处?”

自从法国彻底退出中南半岛以后,英国人就开始加紧在缅甸和暹罗的活动。他们在缅甸一步步逼压,当去年敏东王最终在悲哀中去世之后,缅甸的未来似乎已经可以预料了。现在的缅甸王锡袍连贡榜王朝现有的上缅甸都无法完全同治。

当初加囊亲王的遇害给缅甸带来的危险,现在显露无疑。锡袍的王位十分不牢固。

敏东临终前提出由良渊亲王、宋砌亲王、密克耶亲王共同摄政,结果遭到王后和大臣们的反对。敏东一死,他们就拥立锡袍为王。而锡袍为了巩固王位大肆逮捕和杀害王室人员。良渊和良宇亲王躲进英国驻扎官的官邸,被英国人送到加尔各答。现在英国利用这些亲王来干涉缅甸内政,对锡袍施加种种压力。

所以,缅甸如果只靠自身的力量来应对英国人的话,它的命运已经决定了。

而暹罗呢?这个原时空历史上作为英法两国缓冲国存在的国家,又会有什么样不同的命运呢?扼制着暹罗南大门的英国海峡殖民地,早已经蠢蠢欲动了。

如果不是阿富汗和缅甸牵扯住了英国在远东力量的一部分精力,而中国和日本又牵扯住了英国在远东的另外一部分精力,暹罗就不是1877年的一次割地那么简单了。

1877年,在中南半岛失去了法国人制约的英国人,强迫暹罗曼谷王朝的所谓朱拉隆功大帝割让了马来省,即吉打、吉兰丹、丁加奴、玻璃市四个土邦的主权。

刘暹并不清楚阿富汗的局势发展成什么样了。他所得到的情报是英国人在阿富汗局势大好。刘暹并不知道第二次英阿战争会在什么时候发生转折,所以他不能放任英国人在暹罗肆无忌惮的下手。他要逼着曼谷做自己祖先曾经做过的事!

第五百二十七章帝王政事

“五百二十二人已完全到达台湾。雨林地形的熟悉、生存和作战训练已经展开。预计在三个月内可以完成。”

瀛台。侍从正在对着刘暹汇报台湾拍来的电文。留守台湾的曹怀亮对三个月内完成战俘训练任务信心很足。毕竟秦军已经在台湾、海南和北圻积累了相当长时间的雨林作战和作训经验,依着葫芦画瓢,三个月里搞定这五百多战俘,曹怀亮没理由不自信。

“参谋部对暹罗的行动计划,大致时间点是那个月?”

“上半年。明年半年时间内,对暹罗实施逼压。”

“半年时间?太长了。”刘暹手指点着侍从道:“四月份,朕只给他们四个月的时间。届时朕要看到成果。”整个计划都有参谋部来执掌。刘暹仅仅做个提议。而参谋部是否能够如愿的升格为总参谋部,那就要看他们能够做出一份怎样的大卷了。而暹罗仅仅是第一场初试!

皇朝已经建立,制度逐渐在健全,区区五百人的事情已经不需要刘暹亲自督促了。再说他现在事情很多的。那西北战局就不说了,四川的剿匪,入藏部队的组建,这些事情可也都是大事。

四川如果彻底平定,整个西南除了云南一部外就完全归于大秦了。秦军的触角也就可以绕过西北直接沟通青海和新疆了。意义重大!

而且四川是入藏的后勤基地,四川不平静,以眼下局势。入藏也就无从说起了。

因为近些年来满清政府的日趋**,驻藏大臣老朽昏庸。或是说‘难得糊涂’,满清已经没有了当初全盛时代在西藏的绝对权利了。西藏农奴主之间的争权夺利之斗争是逐渐激化。已经有几世**都作了西藏大农奴主争权夺利的牺牲品。

九世**名隆朵嘉措,只活了十一岁。

十世**名楚臣嘉措,只活了二十二岁。

十一世**名凯珠嘉措,只活了十八岁。

十二世**名成烈嘉措,只活了二十岁。

十三世**叫土登嘉措,现在刚刚三岁。

而西藏另外一个政教首领班禅,八世班禅丹白旺修自受比丘戒以后,身体就不是很健康。根本无法远行。现在西藏还依旧没有正式的投到大秦麾下。英国人正在发力,不过此刻的西藏本地那些大农奴主们。对于英国人也都是持抗拒态度的。

刘暹倒是不担心短时间里西藏局势会有大变化。但他担心英国会趁机把锡金和不丹这两个小国给吞了。锡金,本地居民多是信奉喇嘛教,以西藏为自己的宗主国,那当然更是中国的属国。而不丹,曾接受满清政府册封的“额尔德尼第巴”名号,当然也是中华之属国。在六十年代,英国就已经同锡金、不丹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甚至还将锡金置于了英国的控制之下。但两个国家终究还有一部分独立自主权的。还不是彻彻底底的殖民地,只可算是半殖民地。

刘暹并非不能容忍这两个小国被英国吞掉。可只要有一丝希望,他就愿意报下这两个小国。将来这两个小国和廓尔喀【尼泊尔】,将是刘暹手中很好打的一张牌。

入藏部队暂定为三千人,由刘铭传主导。

除了这件大事以外。军情处要分解了,也是刘暹必须时刻盯紧的要务。

整个军情处需要拆分为两大机构,一个是国家安全处。一个是军事情报局,一个对内。一个对外。并且地方各情报站相应的精简一批人手,配入各地的政府机关和警局中。

再加上工业建设上的。以及成军公学,以及来年要开的大考试卷……

这么多事情压在刘暹肩上,五百战俘的小事,他整个就丢给正式成立的参谋部了。

时间很快转到了年末,大秦三喜临门,在月底的时候,连续三个喜讯一个接一个传到北京城来。

首先,西安被攻下了,西安将军荣禄、陕西巡抚裕禄以下,尽数被歼!旋即关中平原传檄而定。

二喜,陶茂林、曹克忠等投降,甘肃平定。

三喜,晋北大战告捷,多隆阿丢了数万八旗兵的性命,只带着不到万人的残兵败将逃往绥远去了。山西告定!

如此举朝欢庆时刻,今年的年节必须要大办!

整个人情绪都被连连捷报给带到了喜悦的巅峰的刘暹,大手一挥,从自家内帑中拨出了一百万银元,拿来妆点整个北京城之余,再用来支出诸多戏班年节期间的公开演出。

在这个没有电视、电影的时代,看大戏是中国当下上至王公勋贵,下到平头百姓共同的爱好。

慈禧就喜欢看戏。故宫里的漱芳斋就是宫里的专门戏台。往年宫里逢年过节,也会让戏班进宫表演,演砸了要挨板子,演好了就是重赏,更是风光。

刘暹不喜欢看戏。但顺应时代主流,年节的时候也点了京里最出名的几个戏班进zn海走了一趟。

整个年节,以中国老传统的眼光看,那是非常非常之红火的。四九城转眼间似乎有回到了自己鼎盛的时候。

虽然少了上贡的车队,也少了送孝敬的人马。刘暹立国之初就点名,罢贡品,宫里一应所需,自会派人到地方依价格采买。给地方,给地方官,都是剩了一个大麻烦。

“足球!搞个足球联赛,组织几个足球队怎么样?”

无数官员百姓都满意的北京年节,刘暹也闻到了浓浓的年味,却总觉得少了活动。这不过年不知道,一过年才算看明白了。这中国老百姓平日的娱乐活动太少了。

除了逛个庙会,看看戏以外,就没啥了。

刘暹准备年后指示文教部,各地组织文工团,编排戏剧,时不时的公开演两场。娱乐一下人民大众。而在这个之余,他绝对搞一搞足球,也能带起民间的活动来。给老百姓找个可以持续下去的乐子来维系!

而且中国足球也是刘暹内心里的一块疤。提起来就是浑身充满无力。而拿历史说来,这足球更早的原型蹴鞠,在中国还活跃了一年多年呢。甚至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足球俱乐部的雏形。

一个蒙元,一个满清,毁掉了中国多少好东西。

“另外……”刘暹揪着下巴的胡须,“马球、赛马、武术、射击……”这些项目都能大力推展。不仅可促进民间活动的发展,还能增进体魄。

“国家可以成立一个体育发展总局,各省地方成立分局,然后举办全国运动会……”

反正也用不了多少钱。最大的投入是在场馆修建上。但这样的场馆策划好了,却也能够带动城市的发展。

张灯结彩的元宵节过去了,北京城里的气氛一下子凝重郑重了起来。这是四千举子参加的大秦第一次会试啊。

那被封闭了三个年头的科场,早在年前就被文教部翻修一新。就等着正月二十五那一天开考呢。

同样,在元宵节之后,各地举子凭借身份到文教部填写报表,你是要考哪一科的,然后就等着二十五上考场了。

座位也是那个时候才给发放!

满朝大臣对这一科都是注重有加。刘暹定下了三百这个数字。但事实上他自己对于这一科进士并不怎么以为然。能不能走上高位,以后刘暹说不来,可只要他自己在位一天,那升入中枢靠的就是真材实料,靠的就是绝对的政绩。

会试的评分制度是百分制。会试之后的殿试,方是一篇文章论高低。

刘暹对于会试只是定了最后的论述题,这道论述题和殿试上的题目还一脉相承,一是问如何与外洋相处,二是问华夏如何在当今世界上定位。题目附带的还有一副世界地图,上面明白的标明各国的位置。

结果交到刘暹手上的答卷是不令他满意的。虽然很多考生都把中国定义为东方各国之领袖,但没人敢妄言让中国要与西方分庭礼抗,更没人在论述中涉及‘殖民’这一问题。

而所谓的东方各国之领袖,也是传统的中国式宗藩关系。跟刘暹打算的boss和小弟,是完全不相同。利益不大,责任重大,中国所能得到的仅仅是虚名。

范德榜、张守炎都是了解刘暹心思的。两人作为内阁的首辅和次辅,内心中也很赞同刘暹的思想,自然的对于考卷都不很满意了。真正对考生论述满意的是前清遗留来的那批大臣。比如李鸿章、董恂、沈桂芬等……

在这些人脑子里,谨守中国,保证自我主权和领土,不受洋人欺辱,就已经难能可贵了。再能照顾到周边的藩国,天朝国势就不算坠落。能这样就心满意足。

“这几个挑到秘书室去,剩下的如何分配,就交给吏部。是归入地方,还是留在中央中枢,吏部拿主意。”刘暹好歹从三百三十名今科进士中选了五人归入秘书室,受侍从室的领导,意思了意思。

“年后东北设省开府县,兰芳也正式归为一省,还有西北之地,官员所需甚多。百姓迁移后的安置重任,全部维系地方官府身上。不可有大意。今科进士如果有愿意如东北和兰芳为官者,可酌情提拔。各省地方、中央中枢各部,旦有愿意者,一律提拔任命。”

第五百二十八章充边东北

在大狱里待了三天,乔山终于见到了太阳。

他很后悔,为什么自己财迷心窍,在朝廷进山西的时候贪了柜子里的钱财,结果事发后被东家毫不留情的送到了衙门。他也很好奇,在中堂乔家,家产千万两,富豪甲晋中,怎么大军进来的时候竟然是秋毫无犯,连一个打秋风的都没?以至于自己在柜台上贪掉的四千多两银子显露无疑!

却是根本就不知道,乔致庸早就进了刘暹的眼帘。乔家在不久前的丁戊奇荒中出巨资赈济灾民,还开仓放粮。因贩灾义举,乔致庸都受到了清廷“举悌弟加五级”,并赏戴花翎的嘉奖,刘暹又怎么可能去动这样的人呢?

山西八大皇商的罪也不至于要乔致庸这帮二三百年后义商来偿还。有当初在丁戊奇荒中敝帚自珍的另一帮家伙们的大出血,很轻松的,山西省今后几年里种树修渠、整理河道的钱就有了。

而乔山眼下是没了银子,也没有了家。他老婆嫌丢人,带着孩子回娘家了。乔山自己好歹也是姓乔,乔致庸没有赶尽杀绝。

……

乔山罪证确凿,只在法院里过了一次堂,就给扔到了监狱来了。狱中的小窗户朝北,口不大,阳光照来的很少,房间里有些阴湿。不过铺子上的草还算干净,没有臭掉,也没有多少虫子。房间中有石灰味,涂在墙上地上防跳蚤和臭虫。方便用的净桶也是干净的,听说是朝廷夺了祁县以后,专门把大牢清了一遍。

狱中的预警提着警棍配着手枪。每个小时都要来回巡视两趟。中午给饭的时候,虽是青菜萝卜加窝窝头。但填腹还是可以的。那预警都不止一次的说:监狱中变得如此之好,是当今朝廷的德政。你们这些贼骨头命好赶上好时候了。

乔山之前倒也为他人探过监,两边的对比之下,觉得狱警说得的确没错,可是监狱里的日子再好,能有他往日的日子好吗?

这狱中再干净,能有先前自家的院子干净舒适吗?

乔山还没有习惯牢狱的生活,一边向外走着,一边摘着身上的稻草。

这两日,他那个牢房里有两个人被拖出去了。再也没回来,其他倒是好得很,与乔山一起度过了三天。

这次牢狱之行,乔山还看见不少老朋友,祁县的地痞流氓,乡下的巡检、团勇头子,真心的都是照过面。不过他还是细心的发现,往日那些民愤大的,民声坏的家伙。是一个也没见到。

想到秦军进祁县时候的‘秋毫无犯’,乔山觉得这支军队的属性当该跟那些恶霸凶人不是一路的。那么这些人的下场也就可以预见了。

“会不会要杀了俺们?”

与乔山一天被扔进大牢的,往日赌桌上的赌友毛宏汝,浑身发抖。

乔山年龄比毛宏汝还要小五六岁。但毛宏汝这家伙纯粹是个败家子,仗着祖上传下的家产店铺,吃喝嫖赌。也不知道是犯了新朝什么法了被扔进了大牢里面。乔山也问过毛宏汝,他自己都不晓得自己犯了什么法。那法庭审判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懵了,什么也没听到!

所以乔山是比毛宏汝强的。“杀人也要先吃一顿断头饭才是。你没听换了一张皮的王大刀说吗。这是朝廷要填东北的边,找不到人了,就拿咱们这些牢犯去守边。”

“说什么话!”

旁边的狱警听见声音,横眉竖眼的呵斥过来。什么叫换了一张皮?你以为这皮就是这么好换的吗?牢里的几个牢头现在全都在阴曹地府捞头呢。只剩下自己几个小虾米,平日没机会作孽,这才能有了新的体面。乔山立刻绷紧了嘴,藏头弓背,不再说话了。

一群人被赶着离开了待了三天的大牢,从后门出来,就看见一排大车停在巷中。都是最最平常的四**板车,减震方面跟上等人乘坐的四轮马车是没法比。只有载重高,耐操耐磨这个好处。

十几人一辆,五六十名犯人,就这么全被赶上了四辆车子。

旁边有一队骑兵同行,车队左弯右绕,最后穿过了一道大门,终于停了下来。

所有人下车,乔山在人群中中缩头缩脑,尽量不惹人注意。眼睛却没闲着,一路上左看右看,发现这是他认识的地方。是原来祁县绿营的驻地。

满清军纪早已经**,绿营的威严也早已经荡然无存。祁县营头原先那个千总也并不比乔山的身份高贵了去了。

在不远处,四个拿枪的当兵的两两左右,拱卫着中间一张桌子。桌子后坐着一个军官模样的人,拿着笔,身前铺着一张纸。

“应该是个书办。”乔山想着。当兵的一群丘八,除了书办有几个能认字的?

五六十人排成一条长龙,在秦军的虎视眈眈下,都乖觉的很。

“姓名。”

论到乔山,他眼中的书办头也不抬,一边拿笔蘸墨,一边问着。

“小的姓乔,贱名一个山。”

“哪个山字?大山的山,还是一二三的三?”

这股根本不被放在眼中,完全是蔑视、俯视、轻视的眼神和语气,让乔山这个本来还算有身份的人,心头哪一个叫恨啊。

乔山发誓如果不死,日后一定要做人上人。他才三十岁,还有的是时间。心中发狠,脸上则堆起笑,“回军爷,是大山的山。”

“哦?就是大德通票号的那个家贼?这种人,比养条狗都不如!”

军官终于抬起眼来打量乔山一眼了。但乔山受到的侮辱和羞辱更深。

乔山咬牙忍气,走入另一队人中,他才回头盯了一眼那军官,乔山心中恨恨,“爷爷就算是狗,也是能咬人的狗。等有一天爷爷发迹了,看这么整治你。”

“老实坐下!”

就在乔山在内心中痛骂的时候,一个声音传到他耳中。乔山立刻就从臆想中醒来,乖觉的就地盘腿坐下。

然后他看到一群拿着剃刀的剃头匠,搬着凳子水盆来到他们面前。

“坐下,闭嘴,闭眼,不要动,不要说话。”

严厉的呵斥让所有人都不敢违抗半分。不管你之前是什么身份。现在你只是个囚犯。

老老实实坐了下来,闭上眼睛,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头顶上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肩膀上也能感觉到不停的有东西掉下来,最后一捧热水当头泼下。

等到被人从凳子上提起来,自己已经被剃了个光头,原本满头油腻的头发,现在只能摸到一点点湿漉漉的头发茬子。

这下要做和尚了!

乔山心里真的搞不清楚自己等人要有什么遭遇了。即便真的被填边,也没听说要剃光瓢的啊?

“进去洗干净。”

浑浑噩噩里乔山一群人来到了一间大屋前。一掀开门口的棉毯,就能感觉到一团暖暖的湿气扑面而来。

“莫不是浴堂?”乔山大脑混乱了。一旁毛宏汝也吃惊的怪叫:“朝廷到底想拿咱们做啥筏子?剃了秃瓢,还洗澡?”

如果是在外面,大冬天里泡个澡绝对是享受。可现在,就是提心吊胆了。

乔山三两下脱掉了身上的衣服,与毛宏汝一起被赶进屋中。但是仅仅微暖的水汽好俗他,这里虽然是个浴堂,却只有湿气,没有热气。

一刻钟后乔山等人被赶了出来。衣服已经不再是之前的衣服了,完全一致的衣装、棉帽和鞋子。

颜色淡灰色,很素净,就像和尚的僧袍一样。

几十个光头都穿得一样,乍一看,倒是几十名和尚聚在一起。

“你们都给我听清楚了。从明天起,你们将会接受一个月的军事训练,然后发配东北。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会交给你们怎么开枪,怎么射击。训练量并不大,所以你们有时间自己写信,或是找教习代写书信,递给你们得家人。

如果你们家里的妻儿,原因跟着你们去东北。那么,不管你们现在犯的是什么罪,到了东北,只需要一年时间就给你们了解。

而且每个去东北的成年男子分一百亩地,女的分五十亩地,未成年的,无论男女每人二十亩地。”

“朝廷还会给你们贷款,让你们盖房子,买耕牛、马匹、种子,还一律无息。”只是每个屯都要组建民兵队,属于轮流的义务劳动。枪支弹药集体购买,平均摊钱。而且是强制性的。

“你们到东北的第一年,不用交税。第二年,只需要交一半。第三年,交七成。第四年才是全税。”

……

中国人故土难离。不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

如今华北的大旱消褪,无数从山西向外逃生的山西人水涌一样往山西转回。眼看着山西的人口又要到满过一千万这条线了。刘暹只能用这一手段往外面‘送’人走。并且随着将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