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862-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朱张二位大人了,有劳相迎。在下刘暹,见过了!”
刘暹不打算弱了自己气势。不管朱桂秋、张由庚背后站着谁,自己一个实力不俗的副将没必要低他们一等。
不过朱桂秋、张由庚可不是没一点城府,受不得半点激的人。相反两人还觉得表现略带高傲范的刘暹才是正常,毕竟年纪小小就坐上了副将位置,年轻气傲,哪能如老油子一样表现得谦逊和煦。
双方主将见过,然后就各自介绍起身后的部将。刘暹身后只跟了范德榜、向发、张忠奎和霍广成四个,远不比朱张二人身后加起来十几人的数量。但朱张二人十多个的部下能让刘暹留意上心的也仅仅是两个。
一个二十来岁的千总,叫张岩,长的那叫一个帅,还气色很高傲,看刘暹的目光是满满的不服。
另一个是正壮年的大汉,都司,叫朱保国,右脸一道刀疤几乎切开两半。神情粗犷,外表凶悍,气息极也凶悍!
这两人一俊一丑,都是朱桂秋的手下。
“刘大人远道而来,先扎营歇息,我与张参将已为你寻好了扎营之所,兵马先去安置,今晚我会同军中同僚,为刘大人接风洗尘。”
刘暹大声谢过,又谢过张由庚,随后在一个武官的带引下去了那块扎营之地。
身后,看刘暹军浩浩荡荡队伍和长龙样的车马,张由庚若有所思:“这么多的粮草辎重?”刘暹一个新近崛起的军将,如果没有外力的鼎力支持,枪炮且不说,这是这条长龙样的车马辎重就不可能置办得起。
张由庚原本对刘暹‘草根’的印象,突然间打了个问号,大问号!
刘暹队伍扎营,短短一个时辰而已,速度快捷的惊掉所有人眼球。
这真的是一支精兵吗?别是驴屎蛋子外表光鲜,净面子活!所有人心中都升起了浓重的怀疑。
因为刘暹军的这座营寨简陋的比之其他军营都很不如,完全就是用车马围起一个大方框,里面搭上彭帐。栅栏简单的一踹就倒,沟壕更是一条不见。
朱桂秋、张由庚都囧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六十八章主角的实力(求收藏)
刘暹在巴峪关只休息了三天。九月十九,大军出关,直奔着青石关而去。朱桂秋、张由庚也带了三千人跟随上,留下其余部队守巴峪关。
一天的路程都不到,顺着老渚河直往北,一路都是平坦河畔。
把守青石关的太平军将领当然不会是赖文光、梁成富、蓝成春这种军中巨头,但邱远才也是太平军征西军团中赫赫有名的悍将,太平军广西老兄弟,陈玉成手下大将之一,庚申十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封俱天福。
西征太平军中,他与偏天义范立川、羡天义倪隆怀、禄天义宋先富、震天福杨必南、智天燕余忠厚几人,俱为五巨头之下的第一等大将。手下上万人,扣除了老弱妇孺后还有三四千能战将士,把青石关守得固若金汤,根本不是朱桂秋、张由庚能啃的下来的。
再一次开始安营扎寨的刘暹军就令朱桂秋、张由庚两人刮目相看了。警哨戒备不提,营垒结实的简直比湘军还要湘军。比三天前在巴峪关的安营扎寨甩出了十条街。
邱远才倒也尝试着用兵骚扰,可在刘暹布置的警戎部队排枪面前,除了死伤还是死伤。
青石关上,邱远才仇恨的目光看着不远处的刘暹军。从关下清军的叫嚣声中他已经知道了新多出的清军是谁了。刘暹,那可是他们西征军团的绝对仇敌。
五主将之一的马融和就折在了他手上,更别提城固外的那把大火!整个西征军都跟着丢人。
西征军团入汉中以来,吃的所有的亏,全来自他手。
【马融和是太平军名将,虽然没有封王,但影响力比之蓝成春、梁成富都大。历史上陈得才部二十万大军的瓦解,就在于他的投降。】
第二日,青石关外。
“轰轰轰——”大炮轰鸣。
十二门三百斤劈山炮齐齐喷射火焰,炙热的火硝从泛着金属寒光的炮口中喷出小一尺远,升起的股股白烟不多时就已笼罩整个炮兵阵地的上空。
一炮击出,十二门三百斤劈山炮齐齐的向后倒退,硬性炮架就着炮位后头堆起的斜坡刷一下冲上,待到后坐力用尽后才自己呼隆隆的重新滑下来。炮位的正前方同样也有一道相向的斜坡,只是比起后面的要矮上许多,还没有炮架本身的车轮高。
两道斜坡作用下,只片刻的时间炮位就得以重新归复,稍微的调整射击诸元,填装火药和铁弹之后,大炮再次击发。
与汉元炮相比,劈山炮的射程和精准度都明显降低。可青石关城防也不能跟县城相比,再有数量弥补质量,两斤重的铁弹打到青石关的关城上,一样也能把消薄的城垛轰塌。
同时的,刘暹军正正规规用在战场上的第一枚霰弹,也在这一仗中打了出去。那是在二十门劈山炮将青石关关头差不多扫荡了干净之后,一批成都铸造来的霰弹被用了上。
不大的弹体里装了足足五十个铁绺子,一枚爆开,铁绺子和弹体碎片的覆盖笼罩范围就能达到3x3丈。
与臼炮的开花弹相比,单论杀伤力,霰弹更强一等。
劈山炮在轰击的同时,刘暹军的臼炮炮队也已经在做着紧张准备。当铁弹、霰弹将整个青石关关城打扫了一遍之后,臼炮炮队就要赶着太平军登城防守的时间差,快速赶到城下。继续用臼炮炮队特备的开花弹将太平军再度给压制下。
这批开花弹当然也是在成都时候制造的,张守岱好歹也是按察使,有他的支持,火药、工匠等刘暹绝不缺少的。虽然是很老式的开花弹,跟明末时候的开花弹没什么不同,爆炸率试验场上撑死只对半开,但用来压制太平军已经是足够了。
而危险性……
只配给臼炮炮队,那不就是为了防范意外嘛。臼炮炮口大炮身短,出了事儿好迅速解决。且炮口大,开花弹也跟着大,威力大。
土崩石裂。
青石关的关城在劈山炮的轰击下迅速向着残垣断壁转变。霰弹扫场之后,十二门三百斤劈山炮调整射击诸元,换回铁弹,立刻向镇子内进行延伸射击。臼炮炮队立刻逼上关前。
“轰轰轰——”远远超过炮鸣声的一连串巨响传来。
开花弹第一次出现在了汉中战场,还一出现就是接近五斤的重弹。内装火药三斤。【老美南北战争期间的m1852式二十四磅臼炮,不连厚木底座只有七十五公斤。所以臼炮打五斤的开花弹真心的不高。】
完全是火箭弹级别的威力。一颗颗开花弹越过关城落入关内,给太平军造成的损失远超过打进关内的铁弹。
“轰——”
火药包炸响,青石关城门变成无数碎片蹦飞零落。
“杀——”
刘暹挥了挥手。立时,四下杀气腾腾的战鼓声就咚咚擂响。
“杀!”震天的吼叫声中,潮水般的清军向着青石关涌进。
太平军怒吼着蚂蚁一样的冒出,同冲在最前面的刘暹军第一大队狠狠撞在一起。
杀声震天,之前大发神威的臼炮退出了战斗,柄式手雷登场亮相。同样产自成都,外壳是尽可能薄的铸铁,铸造时就阴刻着交纵的网线。点火年代上虽然要比‘边区造手榴弹’差几个等级,导火索根本不是现在的刘暹可以做到的,但威力绝对比一炸两半的边区造强。
朱桂秋、张由庚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刘暹竟然有这么强大的火力?
铁弹他们不稀罕,可霰弹就只有听说了。开花弹他们也知道,洋鬼子的东西么,但臼炮就太稀罕了。
从刘暹军炮兵阵地的布置,到柄式手雷的便利,刘暹军强大的火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之极的印象。
火力制胜!
刘暹现在完全就是凭着自己的装备强大,来压着关内的太平军打。这样的打击不要说是西征军团的太平军,就是当年守安庆的陈玉成本部精锐,也只能靠着人命来填。
“不行。咱们也要出兵。老张,你来挑选精锐,我去找刘暹说道说道去。这场大功不能吃他吃独食……”朱桂秋从震惊中醒来,就猛一拍大腿。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六十九章密线——掌控一切(求收藏)
同治二年九月二十五日,青石关大捷,计斩首长毛丞相一人,检点一人,天将四人,军帅以下不计数,兵贼两千,俘三千余。
副将刘暹、朱桂秋、参将张由庚飞马向昭化报捷。
这时候的刘蓉已经进到了广元,他派出刘暹攻打青石关,那自己就也督促着刘岳昭、萧庆高、何必胜等人在宁羌州前线做出一番声势来,不求别的,只要吸引一下陈得才的目光。
留守昭化处理事务的人实际是刘蓉的那一班幕僚,一群人是又惊又喜,很快的,就派出飞马向刘蓉报捷。
这份捷报从青石关到巴峪关,从巴峪关到江南县城,再由江南县城到昭化县城,然后再到广元县城,一路波经数百里,用时却才锵锵一天时间。二十六日,身在广元的刘蓉就接到了传来的捷报,他扯着自己的三络长须,吃惊得都有些说不出话来了。
太快了!
刘暹这才去多长时间?除去休息,整个战事极可能就是一天里打完的。一样从四川赶来的周达武,现在都还在昭化爬窝呢。
“去问问,朱张有没有私信送到。”
捷报是官面上的言辞,真看不出什么实质来,要探知刘暹的实力,还要看朱桂秋、张由庚的私信密报。
不过,对刘暹的实力,刘蓉是真正认可了。
刘岳昭等辈听到这个消息后,面面相觑,心情复杂的直摇头,一时真不知说什么好。
朱桂秋、张由庚蹉跎了这么长时间也没啃得动青石关,放在刘暹这个先前根本没有放进自己眼中的小辈手里,却是一天即克。真让他们湘军情以何堪啊。
青石关。
攻克了这里,刘暹并没有急着往城固而去。因为青石关前头还有一个油坊街,那里是太平军包围南郑的支点之一。刘暹如果敢拖着大部队往城固去,到了油坊街,等待他的就不会是青石关这样的阵仗了,而是整个南郑太平军的主力。
刘暹屯驻青石关不前,他要伺机而动,他要好好的休整部队。一个月时间的长途跋涉,就算其间一半时间是在坐船,队伍也累的不轻了。之前三天时间休整,仅是为了缓一口气,再发力。现在他要好好地歇一歇息。
“哈哈,刘五哥回来了。”城固县境内,军民一片欢欣鼓舞。刘暹这个昔日在百姓口碑中毁誉参半的人,现今已成为整个县的骄傲,和守护神。
刘暹人是不能到城固,队伍也拉不到城固,但兵克青石关的消息却可以轻松的传到城固。瞬间里,近月来因太平军、义军势大而晃动的军心民意,立刻稳定了。
王汝为在县衙里笑开了怀。这一场交锋肯定有要倒霉的人,自己只要看好城固,那就是一功劳,将来未尝不会没再进一步的机遇。
危机危机,即是危险也是机遇。就像前头一次的升官一样。
太平军,尤其是南郑一带的太平军,自主将赖文光以下,人人愁眉低目,气色是沮丧又惊惧。与城固县里的兴高采烈呈出强烈反比。
油坊街增进了上万兵力,连上邱远才的四千残部,总数达到了三万之众。但是,赖文光还是不能放心,因为这所谓三万大军里能真正上的战场杀人见血的,有一万就不错了。
西征军团人多势众,却已经陷入了流寇模式不能自拔。没有了淮南那片膏腴之地做落脚,蓄精养锐,一直在河南、安徽、湖北、四川、陕西五省间悠过来荡过去的西征军,人数是在不断增多,声势是在不断扩大,战力却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增长。他们的根基还依旧是陈玉成的那点残部!
再加上刘暹的出现,在汉中多少遏制了一些太平军的发展,以及石达开大渡河没死翘,其部中旗、前队等能战精锐没有汇融进西征军团,相比较历史上的同期,西征军团无疑是大不如的。
启王梁成富带军一部去了盩厔,祜王蓝成春率主力一部钉在宁羌,主帅扶王领一部精锐停留在略阳,甘肃的清军有些动作,再接着就是赖文光自己领剩余兵力钉在了南郑。扶王、启王有三四万,祜王、遵王赖文光自己领七八万,看似都兵力浩大,真正顶得上用场的却只多三成。
赖文光丝毫不敢小觑青石关的清军力量,刘暹加朱张,三部兵力可达万人,刘暹军又尤为能战敢战。赖文光只有手下的这些军力,一边看牢南郑清军,一边再抵御青石关,真的力不从心了。
刘暹屯兵青石关不动,赖文光虽然心头恨他入骨,却也只增强油坊街的守备,不敢轻易招惹挑衅半分。
城固的消息源源不断地流入到刘暹的手中。老营的实力增长到什么地步了?县城乡下的关系网经营到什么地步了?城固义勇营的渗透到达哪一步了?
新任县令的态度如何,李楹在府城的状况如何……乃至久不出现在人眼前的城固团练现在情况如何?
盩厔已经陷落了,邓玉章,李丹阳、王昆阳、孟熙春等辈现在都什么样儿了?李家怎么样了,李丹阳死了没死,埋在民团中的线儿,现在还能不能联络到?
一切的一切,明里的刘卓、齐大林、周军三人的联名报告,二等将领如孔令仁、魏明等的单人报告,暗地里刘卓、齐大林、周军三人的私下小报告,一些中层将领如刀客老兄弟的密报,还有霍广正等几个刘暹表兄表弟的信报,纷杂而来,将城固一切的秘密和状况都掰开揉碎毫无遮拦的摆在刘暹的面前。
这是一种掌控军队的常用手段去,却也是疑心重的一种表现。
因为来自后世的刘暹,对于忠诚,实在没有太多的信心。后世那个物质至上,金钱横流的社会,道德底线太低下了。
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忠诚’理念,刘暹必须承认,他更信奉——所谓忠诚,只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
二十多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不是穿越一年时间就能改变的。相比较于这个时代的国人,刘暹的心更阴暗一些。
他不相信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属下忠诚’,尤其是开头期这段失败不起的日子,所以选择密切监视和一切掌控就是必须的了。
坦荡,磊落,广博,真诚,就像他在某点看过的《唐骑》那本小说中的主角一样浑身散发光芒,刘暹真做不到!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七十章党内无派,千奇百怪(求收藏)
军队是刘暹的根本利益,没有人会对自己根本利益的变动视而不见。
屯兵青石关的最初几天里,除了留心关注一下对面的太平军,他就是窝在屋子里细细的览阅着城固送来的信报。
可以确定,在老营刘卓、齐大林、周军各立了山头,三人对外步调还能保持一致,对内却是井水不犯河水,各管各的。其间齐大林、周军这两个刘暹军首次公开爆发矛盾的对头,更联手斩断了齐大林渗进一大队、二大队的手脚,把刘卓的影响力完全局限进新兵营,约束在新兵作训这一块上。斗争智慧大有长进啊。
但是还好的是,三人还没敢将自己所管的那一亩三分地变作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是没胆,没心,还是没那个能量,刘暹就不知道了。
他不介意三人立山头。红朝太祖说的好么,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连那支力量都免不了俗,刘暹又何必纠结?他很信奉‘上位制衡’的理念,不能让手下人铁板一块。
只要刘卓、齐大林、周军三人不把新兵营、留守一二大队变成自己的部队,刘暹就可以任由他们明争暗斗。因为刘暹要打造的是一支推翻满清,复兴华夏,与列强争锋寰宇的钢铁力量,不是占地为王的军阀。他决不允许自己手下变成若湘军各大营那般的一群小军阀,把自己变成大军阀。一个大军阀带着一群小军阀,是不能跟世界列强争锋的。
这时,陕西北路战场终于传来了大好消息,多隆阿有了重大进展。
在这个月上旬他终于率军抵到西安城郊外,三个月的拼杀啊,解同州城之围,克王阁村和羌白镇,再破仓头镇,一次又一次的苦战硬战,真神教暴军经此数败损失惨重,不得不从陕西东部地区向西转移,集中于泾阳、新陵、咸阳一带。
多隆阿到达西安后大肆施展“招抚”,派人到真神教暴军中诱降,一些暴军首领投降。进入到十月份,多隆阿督军已经开始向西安周边的真神教暴军展开进攻,攻占了高陵县城。
陕西北路战局进入到至关重要的一阶段。可就在这个时候,启王梁成富偏偏出现在了盩厔,三四万太平军,三四万李蓝义军,这是一股强大的能直接左右西安战局的力量。
或许因为还没与真神教暴军达成协议,两军并没有立刻加入战场,但多隆阿已经暴跳如雷了。北京方面没有因刘蓉的上回大败发作,现在却因为西安的战局受影响而立刻对刘蓉严厉斥责。
刘蓉心里凄苦,上回他军之所以大败,就是因为蓝朝柱军占据了盩厔,距离西安不足百里,关中震动,太平军梁成富部打算借道入关中。他不得不下令麾下兵马发动牵制性的进攻,结果……悲剧。
现在‘盩厔’又跑出来了!可刘蓉没有错办法,只能从遂下令麾下各部,猛攻太平军!
刘暹在青石关接到命令,立刻就有了动作,他派出向发带领第二大队和五个中队的肉搏兵,并炮队一部,一千三百余人,会同朱桂秋、张由庚的三千人,向油坊街发起进攻。并不知道,汉中府的战火再起根本就是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引起的历史轨迹偏向。
历史上的汉中大战,刘蓉督率的援陕军确实是打了一场大败仗,战斗地点不是宁羌,而是眼下刘暹重点进攻的油坊街。
大战之后太平军并没有北上盩厔,而是转头清剿汉中地区的山寨土豪民团,打到了盩厔的李蓝义军似乎因为与真神教暴军的隔阂,仅仅在周边地区小打小闹一番,根本没有介入十月份的西安大战。
梁成富再入陕西,逼近西安省城,乃是西征军团回援天京作战失败之后的事。
一切的变动,都是因为还不自知的刘暹出现啊。实力远没有历史同期强盛的太平军西征军团,没能‘吞下’李蓝义军,似乎挺迫切与真神教暴军合流的……
赖文光毫不示弱,督促太平军与之大打出手,双方互有伤亡一时僵持不下。毕竟驻扎于此的太平军有三万人,战力再弱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下的。
刘暹再派霍广成率领一部分精锐,越大巴山,突袭定远厅。先胜一场,将周绍涌军在定远的守军打得抱头鼠窜,可随后就又被周绍涌集结重兵驱赶。
再接着,周绍涌率万余人战力再克谢公镇,周军与蓝朝柱军战于原公镇,即将得手的时候,留守洋县的蓝朝柱之妻谢华瑶领兵增至,周军掉头回入城固。
二十二日,周绍涌部将李克清率五千人援入油坊街。
刘暹把向发军收了回来。能增援五千,就还能增援一万。周绍涌名头在汉中没有蓝朝柱的响亮,可实力真心不弱于蓝朝柱多少。石泉、汉阴、紫阳都是他的领地,在兴安府他的名头比蓝朝柱有威慑了太多。
太平军在油坊街布置有重炮,同时吸取教训,都给重炮修筑了封闭式炮垒。刘暹眼下没汉元炮助阵,强攻油坊街,不是没可能拿下,而是会损失太大。这买卖他不敢,他把目光看向了兴安府。
“兜周贼的后路,拿下紫阳,联合兴安府官丁兵勇,出击汉阴厅,我就不信周绍涌不顾自己的后腚!”
刘暹真不相信周绍涌为抱太平军的大腿,连自家的地盘都不要了。
朱桂秋、张由庚连连点头,遂即表示愿意再拼凑三千人跟随作战。刘暹也当场下令张忠奎、霍广成合炮兵、肉搏兵一部,计两千人出战。三人接着联名写上一封文书,快马送到了刘蓉手上。
虽然刘蓉下令各部猛攻太平军的时候,就已做了吩咐——各部伺机而动,临军专断。但你要信了,一点不报给他知,你就真可笑了。
五千军兵只用一天的时间来整兵,第三天出巴峪关,到南江县,第四天赶至通江县,东北上洪口关,第五天杀到了盐场口,当晚夜里霍广成领精兵就突击拿下了二十余里外的渔渡坝,天亮整装待发的大部队上午克下毛坝,走出大巴山区,下午就兵临紫阳县城。兵贵神速,刘暹军这次联合作战打的就是速度。
紫阳的周绍涌军被打的措手不及,第二天中午就失去了县城,五千守城义兵逃去了三千多人,剩下的不死即俘。
一场五天疾行四百里的壮举,虽然沿途掉队的人马高达四成……
第七十一章粗人,糙货(求收藏)
五日疾行四百里,再克一坚城的代价就是全军在紫阳爬窝了三天。
三天时间里,刘暹军一方的掉队人马陆续归建,张忠奎、霍广成等清点查看,并无逃兵迹象。而张由庚亲自带领的朱张三千人马里,却足足跑了三百还多。这逃掉的人马比攻打紫阳损失的兵力都强!
让张由庚在张忠奎、霍广成面前很没面子。
打油坊街,打紫阳,刘暹自己没动身,出动的都是手下的部将。这些部将职位最高的也才是都司。霍广成作为刘暹亲戚,要发扬作风,现在更是只有千总职衔。但二人面对张由庚这个参将的时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