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862-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琦迅速跑回家,跟刚起来的父母说一声,就忙全副武装的赶到校场。屯里的教官,一个退役的老兵,也是民兵队的队长,正一身军装的站在操场上。许琦一看队长的脸色就知道不是在玩笑,喊一声报告,赶紧入列。

屯里一共有26个民兵。许琦入列后站了快二十分钟的军姿,所有的人才全部到齐。

民兵队长姓冯。单名一个安字。扯开自己的嗓子,大声对他们道:“给你们说个正事啊。今天收到库伦武装部的通知了。北面打仗的部队需要后勤运输。库伦兵力不够,需要抽调咱们民兵加入。

每个屯十个人,队长带兵,组成一个班。

现在让你们全体集结,就是要在咱们当中选出十个人来,加入运输部队。

每个人在参战期间的月饷、津贴,一律按照正规军标准,全部看齐。另外对咱们自己的家庭,朝廷也会相应的减免欠款。

如果在这期间还出了意外。重度伤残或是死亡的,所有抚恤都按照正规军标准,同时减免家庭所有欠款。”

“现在,大家都说一下,有谁愿意报名上前线的。”

队列中一片吸气声,些许人脸上已经显出了退缩。库伦的日子让他们很满足,他们已经不是当初一无所有的人了。

但也有眼冒精光的,许琦就是这样。他不仅不害怕,反而两眼炙热的目光让冯安在人群中一眼就看中了他。

许琦对眼下的大秦有很轻的归宿感。他们一家人能过上现在的日子。在他看来全都是朝廷的恩德。

而且许琦还很明白一个道理——北边的战火距离外蒙并不遥远。如果秦军战败了,那么许家在库伦的日子也就可能没有了。他只担心自己去了,家里的地可能会没有人种,决不是怕上战场和打仗。而且他那颗被自己二弟刺激了好几个月的心。也让他对现在这虽然吃得饱穿的暖,却平淡如水的日子反感。

许琦身强力壮,他二弟向来是跟着他屁股后头的尾巴。许琦从没想过自己不如自己的二弟,那强烈的反差是很伤自尊的。

这一次‘选拔’真的让他很高兴。

两天后许琦一身笔挺的绿色军装。坐在正屋门槛上,小妹蹲在地上。一边流泪,一边把一圈圈的绑腿捆在许琦小腿上,泪珠一颗颗的滴在许琦的绑腿上。

他爹坐在椅子上闷不出声,他母亲在厨房里面忙碌的烙饼子,希望能给许琦多带些。虽然都知道部队里饿不着。

许琦帮妹妹搽掉泪水,轻轻道:“大哥不会死的,在家好好照顾爹娘。”

许小妹哽咽着说:“打仗的事哪说得清,那子弹不长眼睛。”小丫头终究年纪小,呜呜哭起来,许琦没有再劝她,只是用眼睛看着自己父亲。

“既然已经定了。那见着老毛子的时候,别怕死。别给祖宗丢脸。放心的去吧。家里的事儿,有我呢。”

分别很快就来临。十个民兵集结到屯里的操场上,有冯安和屯长带队上了两辆马车。马车奔到了库伦的校场,各乡的民兵大队长各自点齐了自己乡【十屯一乡】的人,然后与几名军官一一交接清楚,最后由乡长和屯长签字确认。

许琦站在前排,有些羡慕的看着台上的穿着毛料礼服的军官。

那形象完全是威武帅气。

“各位士兵,今日开始,你们就不是民兵了。在动员令解除之前,你们就是我蒙古军区的正式战兵。

各位都是屯里面精挑细选出来的,我相信你们不会丢了自己家的脸。”台上的上校军官咳嗽一声,继续道:“这次动员的原因,就是因为一个后勤,你们得任务也就是押运。把部队需要的军需物资运送到部队手里,这就是你们得最大使命。完成了这一点,你们的功劳就一点不逊于一线的战士……”

声音传进许琦的耳朵,看着周边草绿色的匆匆人影,许琦脸上露出一个傻笑:“我喜欢当兵。”

……

只两万骑兵,要想完全摧毁贝加尔湖地区是绝对可以做到的。但要想统治整个贝加尔湖地区是力不从心的。

乌兰乌德的战斗平息了。俄军冲不出徐东山铸下的铁壁,但是兵力缺乏的徐东山一样拿不下乌兰乌德。

其他各路秦军的战事虽然顺利,但布里亚特蒙古人怎么办?人数占到了整个外贝加尔省总人口三分之一的布里亚特蒙古人,现今保持着静默的态势。虽然这些蒙古人表现的似乎很驯服,但他们还有着强大的武力。是一个严重的不稳定因素,却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蒙古军区出战的两万骑兵真的分身乏术,只能由各地移民聚集地的武装部发布动员命令。抽调地方上的民兵,进行增援。

库伦作为外蒙的最大城市和最大的移民聚集地,动员命令是第一时间发布,任务也是第一时间确定。

……

“科尔帕洛夫回到了基廉斯克,阿亚古已经身死,下安加尔斯克的局势已经重新得到了控制。现在活动在那里的第一旅正在清剿当地通古斯人的残余。阿亚古身亡,战斗里他们又抓获了不少叛兵叛将,审问后就可以顺藤摘瓜了。”

阿亚古是贝加尔湖通古斯人当中的头面人物。是下安加尔斯克的总管。在秦军来到的时候他很顺服的臣服了。但当秦军要解除他的兵权的时候,阿亚古反叛了。并且狗脸了基廉斯克的科尔帕洛夫。

因为贝加尔湖地区的通古斯人远没有布里亚特蒙古人那么大的势力,以及相对紧密的联系。阿亚古能成为十万通古斯人的头面人物,只是因为他做了俄国人的一条忠犬。而不是他自身就拥有让俄国人高价拉拢的实力。

贝加尔湖畔的秦军大营,一个中校参谋正在对着墙上的地图给各位军官讲解着,“根据从布里亚特蒙古人那里陆续传回的消息,他们内部的意见很混乱。俄国人对他们的积压太深,短时间里难以根除。除非我们能够以雷霆手段一举拔掉乌兰乌德。”

作为第一骑兵师第二旅的一名营长,马玉昆起身问道:“基廉斯克只有数百民兵,真正地俄军不到一个连。只要下安加尔斯克做好工作,科尔帕洛夫根本算不上威胁。就算科尔帕洛夫能汇集更北面俄军城镇的力量,但那些城镇规模连基廉斯克都不如,俄国人加到一块。正面交战也绝对不是咱们一个营的对手。咱们似乎不必对北方的威胁太过警惕。

我认为我们应该让第一旅南下,扫荡贝加尔湖西岸。或是集中兵力,就拔掉乌兰乌德。”

马玉昆本来是宋庆的部将。但宋庆投降以后。所谓的毅军也就无从谈起。连宋庆本身去留都不能做主的情况下,马玉昆能够进入第一骑兵师那是天大的机缘。更何况在努力了一年以后。他成功胜任营长正职。

中校参谋没有回答,而是看着上首的魏明。魏明微笑道:“如果只是区区一个基廉斯克,一个科尔帕洛夫,咱们确实不必大动干戈,但是贝加尔湖地区有大批仇视咱们的俄国人,基廉斯克距离贝加尔湖太近。”所以一定要防止这两者联合在一起。第一旅不能动,反而需要加大在贝加尔湖北端区域扫荡的次数和密度。

至于乌兰乌德。打是肯定要打的。

不然魏明就不会让整个蒙古都动员起来。在九月份结束前,乌兰乌德外围至少能汇集起五千人的民兵。

动员起这么大的兵力,如果只是空耗,秦军的后勤压力会很大的。

……

就在蒙古军区司令,秦军对贝加尔湖地区行动总指挥魏明的目光看向乌兰乌德的时候,北京城里的刘暹眼睛也盯向了贝加尔湖。

二十万布里亚特蒙古人的选择让刘暹也有些以外。然这种局势是一定不能长久持续下去的。

秦军必须在贝加尔湖地区确立绝对的主人地位。布里亚特蒙古人要么彻底的臣服,要么就成为秦军的俘虏。刘暹不知道魏明正在计划着进攻乌兰乌德,他只给魏明下了一道命令,让魏明可以在自己认为时机合适的情况下,宣布‘圣旨’,令布里亚特蒙古人南迁。

这绝对会让不安分的布里亚特蒙古部落蹦跳起来,会让真正臣服的布里亚特蒙古人乖乖的行动起来。很容易分辨出敌我。只要魏明觉得时机合适,时机成熟,他就能够用出这一招撒手锏。刘暹给他规定的时间是明年的春季。

春季之前扫平整个贝加尔湖地区,明年夏天时候北上扫荡勒拿河流域。如果那个时候俄国人还依旧不肯妥协的话。

第五百六十五章一支在秦军预设的战场上战斗的俄军

九月初三。

中原还是秋日高爽,万里之外的新疆边陲已经下了天寒后的第一场雪。

然而大雪阻断不了俄军的攻势。斯科别列夫的俄军在八月中兵分两路,一路猛攻伊犁河谷,一路则对着图斯池南部的秦军不断施展压力。

汇聚于图斯池南部的秦军当然不怕对面的俄军,他们有坚固的永久工事,有修筑完备的坚固阵地。俄军在图斯池的强攻猛打只持续了五个昼夜就嘎然而止。因为斯科别列夫发现,自己若是坚持铲除图斯池南部秦军的作战计划,他部俄军是要付出惨重的无法承担的代价的。

所以斯科别列夫就迅速调整了之前制定的作战计划。对图斯池秦军改猛攻为牵制。集中兵力于北线伊犁河谷。

现在俄军在北线的进展并不缓慢,斯科别列夫纵然后腿上被拴着了一根脚链,图斯池的秦军始终不停的扰袭图斯池以西的俄军控制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阿拉木图后路运输线的安全。

阿拉木图这个俄军桥头堡位于图斯池的正北。从阿拉木图再往北,不多远就是伊犁河水道,随着水道向东,那就是中国的控制区;随着水道向西,一大片沙漠隔壁,那就是俄军的控制区。沙漠戈壁的尽头就是巴尔喀什湖南端!

有着图斯池的秦军拖后腿,斯科别列夫的攻势大受影响,但他的目的坚定不移。下雪也不能让他有丝毫的顾及。而且老毛子本身就是顶冻。只要不是大雪没过腰深,对俄军的影响并不很大。

九月七号,北疆的雪已经停了两天。可图斯池南部到天山南脉间的这块地方却到了七号的中午才渐渐散去了彤云。

本该在喀什坐镇南疆的董福祥出现在了图斯池水畔。

清澈湛蓝的湖面一平如镜,水光照天。岸畔的层层雪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作为世界上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这里显得那样的静谧和神奇。每当风吹来的时候,湖上白浪滔滔,层层浪花扑向岸边……

图斯池是个大暖湖,冬季里根本不会封冻。不然秦军也不会在图斯池南部费如此大的力气去建立诸多的永久性工事和阵地。

站在董福祥身后的是徐学功和李双良,站在徐学功和李双良身后的整整五千人的秦军步骑兵。在八月下旬,董福祥收到了王国胜发来的一封电报,然后今天他站到了图斯池湖畔。虽然董福祥心中对于王国胜的计划保留一丝疑义,他认为太大胆了,太有风险了。但王国胜是新疆军事的第一把手。他的命令董福祥不需要给予尊重。

“胜负就在今后的三五天里分晓了!”望着眼前图斯池的滔滔白浪,董福祥沉思着。

……

虽然只隔着一个阿拉木图,可事实上图斯池南部对北面伊利河谷态势的掌控远跟不上实际情况。他们只知道俄军在伊犁河谷的进展并不缓慢,并不知道俄军的实际状况堪称是进展神速。

才多长时间啊。俄军已经越过了库陇奎山,已经越过了自《伊利条约》签订以后废除的博罗胡吉尔。这地方距离中**队太近,俄国人在1874年主动退出了库陇奎山地区。

现在,斯科别列夫的部队就从新占到了原先的俄国小镇上。

伊犁河谷的中**队让斯科别列夫很失望。他们在第一道防线——伊犁河上打的很顽强。但当战斗失败以后,中**队似乎就一下子丧失了勇气,大群的败军也难以再组织新的防线。俄军连战连胜。挺进数百里,自付出了轻微的代价。

进军到博罗胡吉尔的俄军是状态轻松的向拱宸城挺进的。因为他们在拱宸城缴获了一批还没来得及被销毁的粮食,这让俄军的后勤供应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可能城边的河里,虽然有几艘船。却都已经遭到了破坏。

这个时候的俄军已经完全不把伊利的中**队放在眼里了。指挥官费罗佐夫少将在对斯科别列夫的汇报中这样写到:“尊敬的将军,您已经可以考虑向乌鲁木齐进军的计划了……”那完全是把伊利视为囊中之物。

所以博罗胡吉尔的俄军部队开拔的很彻底。部队全员向着拱宸城进发,并不留守一部分部队在博罗胡吉尔。费罗佐夫的自信心都涨爆了。

“俄军先头部队已经到了9号区域。”

“俄军侦察骑兵已经开始试图越过我警备【6号】区域。”

“俄军开始降低行军速度。”

“俄军侦查骑兵进入了5号区域。”

“博罗胡吉尔已经确定没有守卫力量。”

俄军自从离开博罗胡吉尔以后。侦察兵就把消息一条条的传了进来,前线指挥部里头的空气也仿佛紧张起来。在大地图。标着俄军的标志背在不断的被挪动到新的位置,大家一抬头就可以看到形势的最新变化。

“司令。可以开始了么?”军区副参谋长朱国桢问。

战争前的计划与现在的具体形式有很大的变化,王国胜一度认为得靠伊利河道能够堵住俄军的北上势头。但俄军的炮火实在猛烈,王国胜让开伊利河道,只能做新的布置。

俄军马就要到了预定的地点,但是王国胜依旧没有发出进攻的命令。

“国桢,如果我想让俄军先停在原地不动。你有什么建议么?”王国胜问。

“司令是怕迂回部队不能按时抵达博罗胡吉尔,堵住俄军退路?”

王国胜点头。

对面俄军虽然昏了头,但限于中**队伊犁河一战展示出的力量,费罗佐夫对自己的探马是非常重视的。他命令哥萨克们不停歇的四处侦查。这不仅让秦军的侦察兵大大的为难,还让秦军的迂回部队必须绕行的更远。

朱国桢还没说什么话。王国胜又先一步摇起了头。“按计划行事吧!”毕竟这套作战计划是经过整个参谋部精心设计和推敲的。

距离拱宸城上百里的位置,哥萨克们打马从道路上飞奔。这些人的活动范围和密度很大,人马都相当疲惫。但是精锐的哥萨克已经能够迅速发现不对的苗头。

他们面前道路一边一个坑,坑边散落了两根破木棍。这木棍看样子很普通,但并不是自然断裂的,而似是被人随手随便扔在路边的。木杆呈现出黑灰色,在地上丝毫不显眼。但把头的哥萨克确似感觉到了什么,猛地拉住了缰绳。一片‘希律律’的马匹叫声中,一个哥萨克翻身下马,前方的道路上有着一个半米方圆的陷进,周边还有多个手掌大小的陷马坑。

哥萨克们迅速端起马枪,道路两侧隐蔽点里早埋伏好的秦军侦察兵,对着近在咫尺的哥萨克抢先射击。五名哥萨克被当场击毙,两人被打伤,当了俘虏。一队七个人的哥萨克就此是全军覆没。

猛然间想起的,或远或近的枪声让路的哥萨克们提高了警惕性,但秦军侦察兵的枪法真心很精准。一个连的哥萨克,没到半天时间,就死掉了七八十人,只剩下二十个狼狈的逃了回来。

以至于在这一刻,费罗佐夫的俄军失去了有组织的侦察能力。

自打枪声响起之后,费罗佐夫几乎本能的选择了比较保守的策略,加强警戒。他要等到哥萨克们把确切的消息带回来,然后再决定作战。

这是一个合格的指挥者。

费罗佐夫没有因为自己对中**队的轻视而妄自行动。不过他根本不知道王国胜打算用什么招来对付他们。他的加强警戒,几乎停滞的行军速度,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利处。

失去了探马之后,费罗佐夫倒是让俄军部队以班为单位步行打探消息。这些步行的俄军谨小慎微的沿着道路前进,但很快就遭到了秦军的侦察兵,甚至是狙击手的猎杀。转眼间又是死亡了五六十人。后面的俄军士兵尝试着和看不到的伏兵对射,很快有死了二三十个。俄军彻底便成了聋子瞎子。

费罗佐夫被这么一轮外围的骚扰给弄懵了。袭击不仅仅来自前方,他也试图派人去向后路传报军情,派出去的士兵同样遭到了伏击。正在前去伊利夺去胜利果实的俄军部队突然间就被‘前后夹攻’了。若不是亲自遇到了这等情况,费罗佐夫是说什么都不信的。

战争在秦军作战地图标记的7号区域打响了。

这是秦军为费罗佐夫部三千俄军预备的坟墓。各种设计诸元都早有计算。费罗佐夫展开部队,布置阵地,虽然很迅速、正规,可挡不住这块战场就是秦军预设的。

战争根本没有出现大炮对轰的场面。当俄军的大炮肆意开火,轰击周边山林高地的时候,秦军炮兵正在做着饱和打击的准备。

王国胜手里只有三十门大炮,75炮占据了八成,105炮只有可怜的六门。120炮一门都没有。如此火力,对比俄军的开路先锋费罗佐夫部,并不占据太大的优势。后者手中的火炮数量达到了四十门,只不过全部是75和54口径的,超过75口径的重炮并不存在。

俄军士兵还在努力的挖着战壕。坚硬的土地十分难挖,两个小时过去,战壕还只是一条勉强容身的沟渠。同时,俄军步兵还以整齐的排击打的四周树丛拦腰折断,打的地上尘土飞扬……

第五百六十六章这是另一种模式的战斗

秦军的炮击干净利索。十五分钟的炮击时间结束,俄军的四十门火炮再没一门可以继续发色。费罗佐夫的脸色变得十分的难看,他终于意识到事情部队。中**队有了自己意想不到的变化。现在他们要全歼自己!

被包围的俄军也意识到了形式对己方的不妙。没有了大炮,俄军就没有了利齿。只靠步兵手中的火力,能够打透中**队的防御吗?之前的伊犁河之战,俄军之所以胜利也是得利于他们那强大的炮群。

秦军继而就发起了进攻。炮兵转移炮口,对准了俄军的步兵阵地。节节败退的中**队开始一改往常的色彩,组织起一支支小规模突击部队。

同时间,迫击炮和填装着黑火药的火箭弹,都流星雨一样的打向俄军阵地。

在这个秦军预设的战场上跟秦军交战,是费罗佐夫部俄军最大的悲哀。远程打击力量被拔除的俄军,在攻防战开启的第一时间就落入了绝对下风。

当傍晚黄昏降临,秦军的攻势暂停了。但俄军并没好过。秦军的炮兵依旧在开炮,同时秦军的小股部队开始了骚扰作战。他们打枪,扔手榴弹,还在铁桶里放鞭炮。

一夜的时间,炮声一响,骚扰就暂停。炮声一停,骚扰就继续。每一轮秦军的进攻当中,都有俄军的士兵被击毙,被打伤。伤员的惨叫声在夜色里头格外响亮。

于是俄军就下意识的往后缩,谁也不肯钉在前头送死。

整个夜晚,俄军连睡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他们本来就处在连续行军作战当中。秦军部分军队虽然也在不停的奔跑,但余下的部队绝对是以逸待劳。俄军的体力消耗很大。白天又被骚袭,下午被包围后又打了好一阵。整晚不停歇的折腾,特别是大炮的轰鸣,让所有人都没办法真正的放松休息。早太阳升起之后,俄军士兵、军官们一个个眼睛肿的跟桃儿一样,被阳光一照,各个觉得眼睛酸痛,泪水忍不住哗哗的往外流。

也就在此时,一声沉闷的响声响起来。

被称作‘没良心炮’的飞雷炮被秦军运到了进攻阵地上。在清晨的阳光中,那些冒着白烟的丝绸弹药包划着一道道曲线飞进了俄军的阵地。这是新疆军区所能做到想到的——威力最大。耗费最小的攻击。

丝绸运进新疆的耗费远不是炮弹、军火可比的。而火药新疆是能够自产的。

这种威力巨大,制作简单的武器,对于半永久性的地堡群都有着惊人的杀伤力。眼下新疆军区的飞雷炮虽然不能比历史原版,无法摧毁水泥地堡,但对于浅浅的一道深沟藏身的俄军士兵来说却是极其致命的。

每一次剧烈的爆炸都会掀起腥风血雨,爆炸中心的俄军官兵变成了骨肉混杂的碎块和蓬蓬血雾,外围的人被重重气浪与冲击直接推倒在地,倒下的人要么七窍流血,要么只是嘴角鼻孔里头有少量出血。但是人的内脏已经完全给震裂了。更外围的被高速飞行的各种零碎打伤,打倒。

王国胜在远处的一个高地上用望远镜打量着战场。惨烈的一幕幕在望远镜里头清晰可见。王国胜半点胃部收缩的感觉都没有,有的只是畅快淋漓。虽然距离够远,王国胜听不到惨叫声。烟雾中也看不清俄军士兵脸的表情,但看他们兀突狼奔的惨状,就完全能够想象到俄军此时的恐慌。

今天是绝对要解决掉着三千俄军的。因为斯科别列夫带领的俄军大部队已经快要到达博罗胡吉尔了。

别以为费罗佐夫跟斯科别列夫带领的主力间隔的有多远。也就是二三百里路的距离。

秦军消灭了费罗佐夫以后,还要打扫战场。清理痕迹,再等着斯科别列夫自投罗网。这个时间颇为紧张。所以今天必须结束战斗!

飞雷炮轰击个不停。从清晨轰到中午,光报废的筒子就有二十多个。而俄军的建制和组织在如此猛烈的炸药包攻势下,已经完全混乱。

接下秦军就会面对着混乱的俄军发起进攻,这场冲锋中的杀戮可想而知。经过充分休息,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