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862-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秦军就会面对着混乱的俄军发起进攻,这场冲锋中的杀戮可想而知。经过充分休息,此时士气高昂的战士们是绝不会对老毛子手软的,凡是来不投降或是稍微迟疑的俄军士兵必然被彻底毁灭。

王国胜一点劝降的念头都没有。虽然现在劝降有不小的把握。但世间从没有任何事情能够不付出代价。俄国人想要东顾,他们就要付出代价。而且如果此时进行劝降,俄军很可能就有了喘息之机,肯定有人愿意投降,有人坚持不投降。不投降者抓住这个时机整顿俄军的话,就会给秦军造成意外的损伤。王国胜内心里对于老毛子是一点妇人之仁都没有的。

就这么一念间,随着冲锋号尖锐的响起,黑压压的秦军士兵冲锋开始了。

为了围歼费罗佐夫部,王国胜调用了手中大部分的军队,总兵力出动了一万人。其中包括着主力第六骑兵师的三千人。

“副座,咱们往那里冲?”孟忠宇从来没想过老毛子会有这般不堪的一天。这个时候要是再叫骑兵去冲击俄军阵地,就太欺负人了。

但是三千骑兵傻傻的站在一旁动也不动也不好看啊。孟忠宇向自家副旅长请教。

徐占彪,楚军中仅有的骑将。现任第六骑兵师第十一骑兵旅副旅长。思索了片刻,说道:“咱们去找老毛子的炮兵阵地去,看看还有没大炮能用的。顺便把再把他们的后勤辎重给夺了。”

“是!”孟忠宇高声回道。

命令传达下去之后,号长立刻就吹起了冲锋号。三千铁骑席卷而过。

新疆军区战士的作训素质比不得内地。可是好歹也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训练,战士们早就把发力模式变成了自己的一种习惯了。一步跨过三四尺宽的战道,轻松自如,动作都带有一种轻盈有力感。

冲锋号响起,所有的步兵战士们几乎是在百米冲刺一样,半分钟内就越过了二百米的距离杀到了俄军阵地。那迅猛的速度,让东一堆西一堆,混乱中的俄军根本无从抵挡。

在胜局已定的时候群起冲锋,对于战士而言那是最带劲的。冲锋起来后全都是热血沸腾的,身体里有使不完的劲。对于敌人,在俄军士兵跪倒缴枪之前根本没有任何的怜悯,“缴枪跪地不杀!”喊出了这句口号的时候,战士们都在肆无忌惮的开枪射杀。

风卷残云一样扫荡了全部的俄军后,秦军上下立刻投入到了战场的清理工作当中。

尸体抛入弹坑当中掩埋,活着的俘虏、伤员一律送到拱宸城,然后再由拱宸城的政府官员组织百姓、民兵押送到伊利的战俘营。

为了能一举把斯科别列夫给坑到底,秦军连拱宸城都准备让出去。坚壁清野!

所以趁着这回押送俘虏的机会,拱宸的老百姓们也是趁机退去伊利。

……

博罗胡吉尔。

成功夺占了城镇的俄军即将从镇子里出发。斯科别列夫的脸色没有了两天前的轻松。费罗佐夫已经断了好几天的消息,在他率部进攻伊利的时候,博罗胡吉尔却给中**队给占领着。斯科别列夫这个时候若是还不知道费罗佐夫部有危险,他就可以去吃翔了。

从博罗胡吉尔到拱宸城的路上,俄军受到了跟费罗佐夫一样的遭遇。

哥萨克骑兵被打掉,侦察兵被干掉,时不时的小规模接战,白天黑夜斗不带停歇的骚袭。

俄军对此同样感觉不好受,斯科别列夫也一样没什么好的法子。但是他手下的部队数量远比费罗佐夫要多。作为俄军的主力,这是支超过一万五千人的大部队。

“这是另一种模式的战斗。”斯科别列夫还是能清醒认识到战争的。而没有为秦军的作为激怒。正确的给与了评价。

“中将阁下。俄罗斯帝**队不需要学习这种龌龊的法子。学习这种战术只会降低我们军队的斗志和士气。”

没人愿意面对死亡。这种看似危险的骚袭战,实际上却可以很容易保住性命。如果普及在军队中,对于军人的士气和荣誉感,真的会有一定得冲击。

东西两大文明在一些事情的理解和认知上是很大相径庭的。

基里连科少将义正言辞的话语并没迎来斯科别列夫鄙视的目光。“是的,少将。这种战术只适合哥萨克们,步兵可一定不能学习。”

斯科别列夫继续呓语说道:“如果哥萨克们愿意下马作战。这种战术简直天生就是为他们设定的。只需要东西南北的埋设地雷,配备小股兵力进行阻击的方式。就能让敌人分辨不出外头到底有多少兵力,让敌人迟迟不敢有大动作。”

正说话间,远处传来了一声沉闷的爆炸声,以及一连串的枪声,却是从东南传来的。

斯科别列夫甚至一听那声爆炸声,就知道这不是炮声、手榴弹爆炸声,而是秦军生产的地雷爆炸了。这种恐怖的武器并不复杂和多么的精巧,威力也不算多大。一次爆破顶多炸倒挨着的四五个人,其中真正被炸死的可能就只有踩中者一个。

但这种武器制造伤员的能力则着实让人厌恶。那每一个伤员可都需要三分之一到一半的马车,或是两个士兵的‘负担’。

第五百六十七章伊犁河谷的变化

“懦夫,无耻、卑鄙的懦夫!”伊拉里奥诺维奇中尉对着消失在黑暗中的秦军骚扰部队破口大骂。

“中尉,我们应该追上去。踢这群可恶的黄皮猴子的屁股。”一个老兵叫嚣。

“对的,中尉。就该这么做。狠狠地踢中国人的屁股。这群该死的懦夫。”连队中的俄军士兵七嘴八舌的鼓噪起来。

很快,一队七八十人的俄军队伍举着火把从警备阵地里头跑出来,顺着秦军骚扰部队离去的方向追了去。接着,不到一刻钟,他们就进入了秦军预先设定的地雷阵中。

地面上突兀的喷出了一道小火花,这个时候的地雷还是雷管导火,白天还好,到了夜里看的就很清晰了。

远处埋伏的一个秦军侦察兵,只看到地上猛地爆出一团火光,接着就有好几个黑色的人影被火药推到了半空。自然是地雷的爆炸冲击波了。

坚硬的陶瓷球体烧制的时候,就在外面专门留下了网型刻线。里面还有铁砂、铁片,伴随着气浪,无数碎片在空中四处飞射。或深深刺入人体,或者削掉人一大块肉,或者干脆就穿透了身子。杀伤力比之单纯的爆炸还要更大。

俄军根本没想得到会遇到这样的袭击,黑灯瞎火的,中国人就不怕把自己炸了?一颗地雷炸翻了五六个人。被炸死的到安静了,没死的就惨了。诸多没有受伤的俄军士兵也心惊肉跳,其中些许人吓得魂飞魄散,就跟没头苍蝇一样乱跑。结果又触发了另一颗地雷。在巨响之后,秦军骚袭部队和侦察兵立刻开始射击。把尚且能站得住的俄军一个个打倒。

在这样突然起来的猛烈打击下。这队七八十人的俄军死伤狼藉。能跑回去的俄军顶多三十人出头。秦军骚袭部队不过一个分队,配合着两颗地雷和一顿攒射。就解决掉了人数比自身数量都还要多的敌人,这样的战绩来的不要太轻松。

没人去打扫战场,不管倒下的俄军是重伤还是轻伤,全留给老毛子照料。而且那一片的地雷真心不是只两颗,黑夜当中别不小心自己踩中了,就笑话人了。

斯科别列夫很快就知道了伊拉里奥诺维奇中尉的下场。这夜间值哨的部队都是他从一万多军队中挑选出的精锐。结果这支精锐连队一半的兵力冲出去,两刻钟不到就被打死了一半,狼狈逃回。这实在出乎他的意料。

正在此时,宿营地的外面又传出了枪声。这些中**人只躲在黑影里一个劲的放枪。俄军打着火把出去,必伤亡甚重。不打火把出去,连影子都找不到。这夜间实在是被动!

到了白天,俄军的形式好了很多。秦军的骚扰部队更多的是与哥萨克骑兵、俄军先头部队照面,对于居中的主力并没大的影响。

而且就素养而言,斯科别列夫的这支军队真心是很不错的。

整齐的队列意味着部队的纪律性,除了脚步声没有别的话语声音,也意味着部队严格的军纪。而且人不是放在那里就不会动的木桩子,士兵们要是没有足够的精力与体力。是没法长时间维系队列的整齐的。而士兵足够的精力和体力意味着训练水平,士兵们目光中所蕴含的那种坚定意志,意味着军队的士气和军队的斗志。这点上做不好,做不到位。士兵们就会想的多;目光自然也就变得散乱和复杂。只有军队士气高昂,士兵对战争充满自信心,眼睛中剩下的就只有极为单纯凝聚的目光。

作为中亚崛起的名将。为俄罗斯吞并中亚三汗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斯科别列夫在部队士兵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俄军主力部队的行进,那哗哗的脚步声听的只令人精神亢奋。汗毛雷击一样树起来。

这就是名将对于一支军队的作用。就像刘暹统帅下的秦军,战场上勇往直前。士兵根本不去考虑失败的可能。

精神的作用,贯穿每个俄军士兵的身体,他们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骄傲。

就在连续的骚扰当中,俄军一点点靠近拱宸城。而他们越接近拱宸城,周围的景色就变的越异常起来。

斯科别列夫没到过这里,但基里连科是来过这儿的。那时候的拱宸城,给基里连科的唯一印象就是土地肥沃,地广人稀。大片大片肥沃的土地空置,无人耕种。零星的几块农田也是散落的。但现在呢?土地却连成大块。在田地之间很明显有尚未完工的工程,看样子很像是水渠之类的水利工程。给分成一段一段的,让基里连科一时想不明白,中间的落差到底怎么解决。

这些疑问都只是小问题。基里连科、斯科别列夫等人更关注的是这些田地的总面积。农田多了,粮食就多了;粮食多人,人口就增加了;人口增加了,城市便更加繁荣了。这块地盘更加繁荣了,也就更能支撑众多的军队驻防了。

这就像俄国人在西伯利亚。没有城市做基础,就不可能长久的屯驻太多的兵力。中国人的‘实边’做的很好。这才几年的时间,就大变了样子。

斯科别列夫对现在的新疆是知道很多事的。中国政府大力鼓励兴修水利,给无地的百姓划分土地,鼓励马耕。伊利腹地的变化真是中国人这两年一点点干出来的。

往日的时候,斯科别列夫还会对‘兴修水利’保持轻视。在他眼睛里,新疆的百姓跟中亚的土著一样都是愚蠢的透顶。俄国人在中亚进行高压统治,很难大规模的发动人民,而光靠政府的努力,做这些基础设施显然是杯水车薪的。

秦军在新疆的统治建立还不足三年,比之俄国人在三汗国的统治时间都差。斯科别列夫很难想像在这种不牢靠的统治组织下,能让‘兴修水利’落到什么实处。直到他现在亲自看到这些农田,见到尚未完成但是规模甚大的水利工程,斯科别列夫才明白自己错了。中国政府在新疆的统治能力远不是俄国政府在中亚能比的。他们能组织起人来进行认真的建设,而并非敷衍了事。

而且随着行军,斯科别列夫亲眼看到这种大规模的土地并非一处两处,而是此起彼伏不断的出现。大片田地中间的间隔也都是些不适合耕种的土地、高地,并且中国人在这里也没空着,一颗颗儿臂粗细的小树,大片大片的覆盖着这些不适合耕种的土地。

农田的景色不错,但田里面却没有一个农民,路过的草场上也没见到一个牧民。

看得越多,斯科别列夫的脸色就越难看。即便俄国人在新疆的名声并不好,当地人躲兵灾并不稀奇,可躲得如此干干净净的就是很罕见了。

他在中亚的时候,在反抗最激烈的地方,俄军杀到后都没这种情况。

连续的行军,自始自终不见一个人。联想到秦军不间断的骚扰,时不时的小接火,这就未免太令人担心了。

探马骑兵在先头部队与斯科别列夫的大部队之间往来奔驰,两名探马赶到了斯科别列夫的身前。“将军阁下,罗斯托夫中校已经夺下了塔克镇。”

“镇子里有多少中国人和中**人?”斯科别列夫追问道。

两名探马神色有些异样,“阁下,镇子里并没有中**人,也没有中国人。那是一个空空的不见人影的镇子。罗斯托夫中校是直接带着哥萨克进了镇子中的。”

斯科别列夫刚刚有点好转的脸色,刷一下又变得严峻起来。

他看也不看探马们风驰电掣而去的背影,目光炯炯的看着四周……

俄军在大部队开到塔克小镇之后,镇子四面八方的原野、田地里突然响起了枪声。

那不止是一个地方,而是七八个地方同时响起的枪声,让俄军一阵紧张。罗斯托夫带领的哥萨克骑兵检查了镇子里里外外,并没发现异常。斯科别列夫带领着指挥部进入了镇子当中。

袭击带来的伤亡很小。这些人使用的是连发枪,片刻间弹仓里头的子弹就都被打了出去。然后在外围警戒俄军惊慌的目光中,在那枪口冒出的几缕硝烟当中,一些身影一闪而逝,然后就再也看不到别的动静。

哥萨克骑兵当仁不让的再度出击,就像猎狗追捕猎物。

斯科别列夫心中计算着俄军与拱宸城之间的距离,已经决心在塔克镇休息一日了。

在昨天的下午,他们经过了费罗佐夫部的旧战场。在战场上一个个令俄军胆寒的坟头中间发现了一个单独的小坟头,上面写着——俄罗斯帝国陆军步兵少将伊利亚。安德烈伊奇。费罗佐夫之墓。

字是中文。斯科别列夫身边有认得中文的人。坟墓的旁边还放着一把军刀,和一枚二级弗拉基米尔勋章。这两个物件全都是费罗佐夫的珍爱之物,尤其是后者。

这座坟墓应该真的是伊利亚。安德烈伊奇。费罗佐夫的坟墓。俄军的士气受影响很大。

这也是斯科别列夫在下午三点半抵达塔克镇之后,就命令部队停止前进,要全军休整的原因。舒舒服服的休息,消除不好的影响,恢复士气!

他们距离拱宸城只有六十里的路程了。

第五百六十八章岌岌可危的海参崴

仿佛是要给哥萨克指引一样,好几处地方都看到了草绿色的军服的身影。那些人背着步枪,也不知道怎么跑到那个位置的。反正那些身影在哥萨克出现不久,就会以熟练的动作跃入了各处尚没有完工的沟渠里头,然后消失在哥萨克们的视野当中。

“追上去。用我们的军刀,砍掉那个中国懦夫的头颅!”罗斯托夫大吼大叫着。

一千出头的哥萨克骑兵,这是罗斯托夫现在手下士兵的人数。但是俄军在越过库陇奎山之前,罗斯托夫手下的哥萨克们足足有一千三百人。

伊犁河谷的平原是一片空旷,但秦军士兵的撤退路线都是经过精心挑选,他们又都纷纷踩过点的。这些人熟练又充分的利用地势以及尚未完成的水利设施的遮挡作用,避开了哥萨克们的直接视线。

但是原野可没有连绵不断的沟渠来一直提供这种隐蔽。跑不多久,这些人的身影就再度暴露了出来。哥萨克二话不说,分头追了上去。其中一些哥萨克还放起了枪。只是秦军士兵在跑路的时候也不是按照直线跑的,总是斜着奔行。哥萨克的射击就没有打中任何一个目标。而秦军士兵在听见射击声之后,就更加玩命的逃跑了。

哥萨克出动了一半。五百余哥萨克分做了八路追击。

马蹄踏在原野上,哥萨克的最急速度很快。秦军士兵虽然跑的也不慢,而且各个身手矫健,那宽宽的水沟一个跨步就跃了过去。但两条腿终究不能跟四条腿比。没过去太久的时间,两边距离就缩短到了百米以内。

斯科别列夫正认真查看着地图。手指头在地图上点着点着,又一次作着推敲。连身边的侍从送来咖啡都没有看一眼。

一直等到塔克镇外出传来的几声沉闷的爆炸声后。斯科别列夫猛地抬头。

当大队俄军步兵开始出击,几百人一队小心翼翼的来到六处战场之后,俄军看到的是一幕幕极为血腥的场面。要么是地雷爆炸后形成的大坑,以一个个爆炸点为中心,散落着完整或者不完整的俄军死者与伤者。或者是一地的死尸,在死尸堆里头偶尔有几个伤兵和活着的战马在**哭嚎。这明显是被子弹集中攒射的结果!

八路追击,六处战场,罗斯托夫的战果不知道是多少,但哥萨克的损失已经超过了他们整体数目的一半人。

连正规的战场都没摸到。一个哥萨克骑兵团就损失了一半人,在哥萨克的战争历史上还是头一次。敌人出动了大部队的,只是这些部队在一击得手之后立刻就逃之夭夭。除了满地的脚印之外,连个人影都看不到。

极目四望,原野仿佛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而俄军仿佛是一小捧沙粒。面对这样辽阔的土地,斯科别列夫的部队说不上多。中国不比三汗国,这里遍布一座座城市、城镇,如果中国人愿意。他们只需要在一座城镇里放上一个连的兵力,那就需要动用至少一个营的俄军去拔掉。三汗国整个算下来又才几座城市?

对比拿下一座不大的城市就等于控制了方圆百里的中亚,伊利是另一个天地。

……

“俄国人骑兵不多。这是斯科别列夫最大的败笔!”

接到战报的王国胜很高兴。打掉俄军的哥萨克,就可以把俄军变成聋子瞎子。从博罗胡吉尔到塔克。纠缠了多少回?一共才干掉了二三百哥萨克。为此秦军步骑侦察兵也付出了很大的损失。结果塔克只是下了一个套,就直接套住了三四百哥萨克。让王国胜完全意想不到的。

与秦军的部队士气饱满的情绪相比,俄军本来就略有萎缩的士气便更加低落了一截。整个部队像被笼罩在一片阴云惨淡之中。大部队以防御的姿态暂时停止进发,斯科别列夫还下达了命令。部队里头不许交头接耳,不许乱传消息。

不过这些禁令用处不大。该知道的还是很快就知道了哥萨克失败的消息。知道了那些冲在最前头,直追逃窜的中国人的哥萨克勇士们,大部分人中了埋伏,那每一路都几乎全军覆没。这个可怕的事实如当头一棒给了俄军。

斯科别列夫手下的这些俄军,在土耳其,在中亚,与无数敌人打过仗。后者的马匪、土匪们在面对俄军的时候,也是不敢正面硬碰,而是不断的骚扰、骚扰,再骚扰。但俄军何时有过如此惨痛的失败?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跟随斯科别列夫东进的哥萨克都是精锐,战斗经验丰富,发现不对了却连打马回头的机会都没有,可见被埋伏时中国人的火力有多么凶猛了。

中**队如此干净利落的解决了半个哥萨克骑兵团,不仅让俄军的底层士兵们无法接受,就是斯科别列夫也难以容忍。

他随后亲自查看了两个伏击阵地。阵地多靠着沟渠,田地里草草的挖掘了数量不少的单兵掩体工事,没有战壕,地上的弹壳数量微乎其微。

这些痕迹表明了什么?

这些表明了中国士兵枪打的很准,指挥官很有自信。敢把哥萨克放到距离这些单兵掩体工事那么近的距离上。其中最短的甚至不超过五十米。

在这么近的距离里头,哥萨克骑兵先是遭受到地雷的打击,然后追击部队又突然间遭到子弹狂风骤雨样的攻击。多了,战斗中中国人还使用了手榴弹,也怪不得持续时间那么短暂,哥萨克的死伤那么惨重了。

几处战斗不是同一时间开打的。那么在其他伏击战开打之后,追击的哥萨克肯定是会警惕的,八路追兵还有两路退了回来,那就是一个明证。在哥萨克追击部队可能已经有了警觉的时候,中国士兵还能打的这么利索,斯科别列夫觉得背后一阵发凉。

这样的遭遇就算自己遇上了,也一样要糟糕。

……

就在新疆之战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

海参崴的战斗也快到了最后一刻了。

虽然海参崴作为一个港口所在历史很悠久,但作为要塞的海参崴的历史却只能追溯到1875年。这一年,东西伯利亚军区工程兵司令p。f。温特伯格上校开始筹划在这个远东重要的港口修建防御工事,他的设计方案交给v。p。希罗科夫上校来负责执行。一年后,海参崴最初的海岸防御工程完成。

此后,该堡垒的第一任工程兵司令k。s。切尔诺克尼日尼科夫加固了海岸炮兵阵地,但他在构建海参崴第一个濒海永久性防御工事的时候,俄土第十次战争爆发了。俄国全部的精力转移到了土耳其战场上,海参崴的驻军连军饷都不能保证了,就更别说切尔诺克尼日尼科夫打算构建的永久性防御工事了。

这一搁浅,工程就直接搁浅到了现在。

打完俄土战争的俄罗斯精疲力竭,再把最后一点力量投进阿富汗,根本筹措不出资金给海参崴。后者就靠着一条简单的海岸炮兵堡垒来支撑自己的防御了。

当战争爆发的时候,秦军北洋舰队的恒山号直接闯进了海参崴的港口,并没有费太大的力气,239mm巨炮就扫荡了俄军全部的抵抗。然后海军陆战部队登陆,夺去了港口的控制权。跟海参崴的俄陆军、民兵部队,一直对峙到秦军大部队从陆路开到。

舰炮是秦军对俄军最大的威胁。239mm重炮的射程覆盖下,那就是秦军可以自由活动的地盘。

再坚固的房子也顶不了一颗239炮弹的爆炸,水泥工事也一样。在这种口径的炮弹面前,海参崴的所有建筑都像纸糊的一样单薄,俄军没有一丁点的抵挡之力!

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