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862-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会计较这件事的危害和恶劣了。

秦军拿下西北以后。李楹官至陕甘总督,绝对的位高权重。加上他开国侯的显爵,级别和地位上比之一般的内阁大臣都要更风光。明年下半年任期结束,李楹肯定会从兰州蹦到北京来的。在下一个五年之后,他会是李鸿章争夺首辅宝座的又一大阻力。

……

铁狮子胡同,范府。

时间已经走到了十一点,范德榜揉着发酸的眼睛,才把手头的工作处理完毕。又是一季的财政统计,不久后更是一年的税务总结,忙的时候还在后头呢。而且明年他的第一任五年任期就要结束了。范德榜虽然早就知道自己会继续在首辅的位置上做下去。却也要拿出一份耀眼的功绩来给自己壮颜面。

工业发展,铁路、交通、农业等等发展都算不上‘真材实料’。朝廷金山银海都全填进了里面,这些要是不发展那就怪了。

范德榜想要妆扮自己的‘胭脂’实际上是指香港。

除了俄国人还占据的土地之外,香港已经是中国唯一的一块被外人占据的领土。范德榜一万个想把香港收回。武力收回当然是不行的,那就软的法儿来,把香港变成一个自由港口,自由市,中英联合组建市政府管理。能办到这一点,他第二任期的内阁首辅就坐踏实了。

但中俄开火以后。英国人又想拖延了。英国人把上海租界的事儿速度加快,把香港的事儿往后拖,似乎很公平的做了个交换。但中国会认他们这一套么?

皇帝今儿下午带着威妥玛在圆明园遗址溜了一圈,兰芳的部队更早前也动了一动。

中国这是在表示不满。这种不满还是由皇帝亲自来表达。范德榜打算等一等看英国人的回应。别以为对大英帝国的‘不满’只有皇帝能表达。自己这个内阁首辅一样有权利,有实力来表达对英国人的不满。

这件事本就是内阁经手的事情。刘暹只是出来站一下台。而且范德榜还期望着英国能够‘不理睬’皇帝的示意,他更期望自己用手中的力量来解决这件事。

……

第二天。

《忆往昔。中英国仇》

《圆明园——中国最大之国耻……》

《皇帝对英国表示不满》

一大清早,诸多在京报纸头版头条上就都印上了一个个耸人听闻的标题。

刘暹的行踪是最被报业所关注的。他带着英国驻华大使威妥玛逛了一圈圆明园遗址。实在是给人太多的猜测了。

还好中国政府的喉舌——《华夏日报》并没有对中英关系表漏半点不好的迹象。

“皇上为九五至尊,一言一行都为举国之关注。”进宫来的卢纶这样说道。

刘暹笑叹着气。民间的报纸信口开河。他已经从侍从的口中了解到了三五分。

现在市井里都已经有人在说,中英两国出了大矛盾,都要动兵戈了。在京部队南下,就是为了打香港做准备的。

也是军方倒霉,再次进行铁路调运演练的时候撞上了这件事,成了一个大背景板。

传言就是如此无稽,刘暹也是无奈。

“也幸好这一次没有当真调动上万人出京。八千和一万差距虽然不大,但千与万,给人的感觉是大不同的。”

尽管刘暹的确想来一次像样的压力测试,试试看以‘大十字’现有的运营水平,到底能做到哪一步。

——铁路贯通只是意味着具备了硬件而已,日常的运行才是软件。缺乏足够的运营能力,便是有了铁路,也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和延迟。上一会的运行调度刘暹并不满意。

不过北京是帝都,一举一动都牵连人心。是不可能仓促之间进行如此规模的军事大调动的。而刘暹为了测试军方的应变能力,事前并没有命令透漏给军方。

时间都赶到一块去了。刘暹带威妥玛去圆明园遗址的时候,半点都没联系到军方的事情,却机缘巧合的引带起了民间如此大的猜测。

卢纶很清楚现今中英之间‘友好’的关系。如果中英关系有变,他肯定是第一批得到通知的人。华夏银行中可有一部分业务涉及到了欧洲,现在主要的合作方就是英国的银行界。中英交恶,甚至要爆发战争,会对金融银行业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半点中英交恶的消息都没听到的卢纶,对于今早各种报纸上的头条嗤之以鼻。

并且他今儿来zn海,也不是为了这个,他是为了即将发行的对俄战争胜利纪念金币的事儿而来的。

这个纪念金币可不是刘暹倒腾的事儿。这是华夏银行自己想出来的创收法子。

他们已经制了版,准备先弄出一万枚来试试水。如果反映良好的话,这就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条金光闪闪的财路了。

卢纶从袖中掏出一枚金灿灿的钱币,递给了刘暹。“皇上,这就是纪念金币。”这玩意儿在外国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了。

刘暹接住,翻手一看,就笑道,“熊猫?”

足足一公两的总量,中国最精细的制造工艺,沉甸甸的压手,也金灿灿的炫目。

金币的正面图案自然是军人和胜利。背面就是去年北京动物园开张的时候,第一次出现在诸多北地百姓眼中的熊猫。这名字也是刘暹定下的,圆滚滚、胖乎乎的,看着像熊,却又不是熊,在中国的传说中叫貘,俗名食铁兽。在刘暹的眼中就是后世的大熊猫,现在它们也被叫做熊猫。

外形如熊,性子像猫。在院子里打滚,又懒洋洋的晒太阳,真要说起性子,也的确像猫。

因为韩冈的缘故,比起貘和食铁兽,熊猫之名流传得更广更快。当然了,这中间也有熊猫本身外表就讨人喜欢的缘故在。

现在华夏银行是取了一个巧儿。

金币的背面,一只金色的熊猫趴在金色的竹林,竹叶清晰可辨,眼圈也清晰可辨。

如果纪念币的路子可行,这只金色的大熊猫就会是华夏银行纪念币特有的标志了。

……

十月初,婆罗洲,文莱。

一支打着赤色红旗,由五艘蒸汽轮船组成的船队在,一艘中国南洋舰队炮舰的保护下抵到了文莱港口。这个刚刚被兰芳民兵蛮横侵占的小国,这个刚刚由中国从英国口中强行抢下的猎物。

刘暹大半个月前的一番动作并没出动白厅的神经。范德榜如愿以偿的向东进的兰芳民兵下达了北上的命令。海陆齐发,在两艘南洋舰队萨克森级铁甲舰的‘镇压’之下,只用了两天时间,兰芳民兵就占领了文莱全部领土,苏丹阿都姆汶与兰芳省政府签订了受保护协议。

而且就在兰芳民兵刚接到命令的时候,五艘本来要去纳土纳群岛的移民船只,也被通知改变航线,直接航行到了文莱港口。

这是一个很大胆的决定。范德榜显示了自己的力量和决心。香港问题必须尽快有个说法,必须尽快得到解决。

这个决定刘暹也不知道会给唐宁街10号带来怎样得震动。反正中国和日本、泰国、菲律宾、巴达维亚等地是给震动的不行了。

中英矛盾突然加剧,两边冲突即将战争化、明朗化的传言,一时间喧嚣至上。

但是,香港本地,市场上没有蔬菜、肉食的半点短缺,码头也没工人罢工出现。广东地方政府和商人似乎没有看到内阁的决定一样,该怎么跟香港往来还怎么往来……

命运唯一被改变的似乎只有那五船移民。他们从环境相对恶劣的纳土纳群岛,来到了条件相当优越的婆罗洲——文莱!

第五百七十二章五十亿土地券

贝加尔湖地区,乌兰乌德。

对于喀尔喀蒙古人来说,战斗已经结束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如草原上的秋天一般短暂。

但对于秦军的官兵来说,这一场大战的前戏足有两个月时间,是整个外贝加尔最受期待的决战。但俄国人的表现却太过虎头蛇尾了。

即便乌兰乌德城内的俄国骑兵在秦军阵线面前撞了一头包,战场前方血腥的场面也清晰的展现了秦军的力量。可所谓的外贝加尔哥萨克们,连冲到秦军阵线面前,逼得步兵刺刀相对的一幕都做不到,只能说勇士寥寥无几啊。

那立在阵线前的铁丝网都没怎么发挥作用。

“足够多的大炮,一里外就能杀人杀马的步枪、重机枪,更密集的火力,更精确地射击。就算再多的俄国骑兵,在这种力量面前也是灰飞烟灭的下场。”达尔玛充满感概的说道。“属于骑兵的辉煌,真的结束了。”

当年八里桥一战,只是骑兵神话的落幕。现在才是骑兵时代的结束。

达尔玛看着身后一众人那惊恐的表情,心中只在祈祷,自己人里能更多些的明白这一点的。不要再想往日的辉煌和自在,他达尔玛的岳父是怡亲王载垣,康熙帝第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的五世孙,其祖先策凌因为帮助清廷平定厄鲁特叛乱有功,被满清封为札萨克亲王,即喀尔喀亲王、超勇王,并且世袭罔替,历代袭封还获得了两次尚主(娶公主为妻)的殊荣。达尔玛世袭亲王家庭。说到对满清的感情,他绝对是外蒙当中最高值的一批人。可是在秦军进入外蒙的时候他是领头投降的人之一。

当第一骑兵师的三千骑兵趁胜追击。重重的撞入俄军混乱的军阵当中时,这一战彻底降下了帷幕。原赛音诺颜部亲王。现任外蒙民政厅副厅长的车林端多布一声低叹:“结束了……”

在达尔玛和车林端多布身旁不远处的一个短衣穿着的年轻汉人,这时的脸色还很纠结:“这样就结束了?我这战事纪略该怎么写?几句话就能说完啊。哎,早知道不接这个麻烦了……”

一边达尔玛十五岁的儿子那彦图郁闷地道:“为什么会是这样?俄国人也有枪炮啊,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之前贝加尔湖的俄国人欺负起外蒙部落来,表现可不是这样窝囊的。

来乌兰乌德的汉地记者可不是只有一个两个,跟在车林端多布身边的就有一个,还是《大公报》驻库伦的外事记者。随口接道:“光有枪炮,没有士气,算什么精兵?老毛子被官军围在城里两三个月了。士气早就泄光了。十成的战斗力能剩下五成就不错了。”

那彦图沉默了好一阵,策马靠到父亲达尔玛身边,低声道:“阿爸,我想进汉人的学堂。阿爸,您帮我说说话,我要到北京去……”

成均公学,那彦图是不用想了。但现在的北京城,贵族公学可不只是一个成均。只是成均规格更高,有皇子在。

贝加尔湖地区的战报被秦军从库伦很快发到了张家口。然后转到北京。时间已经到了腊月了。本是就要年节了,加上大胜,朝野上下,帝都内外都是喜气洋洋。

如果不是新疆伊利之战再起。斯科别列夫第一次进攻伊利不成,俄军才见到拱宸城,整支部队精力就要不好了。恰恰这时候后方又传来了阿拉木图的急报——图斯池南部的秦军大举出击。斯科别列夫虽然仍有心一搏,但还是迫于压力率军退回了阿拉木图。

虽然斯科别列夫抽调中亚的骑兵。准备作战物资,在十一月里再度对着伊利河谷发动了进攻。大雪冰天的时候。那些老毛子和中亚骑兵似乎不知道寒冷是什么,现今已经打到了拱宸城,两边正在激战。

如果是新疆的战局大胜的消息传来,满朝文武就真可以过一个安心年了。

……

zn海,宝月楼。

已近十二岁的大公主刘梦瑶歪着脑袋,双掌合什,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看着王嬷嬷。

五十五岁的王嬷嬷抿着薄薄的嘴唇,态度很坚决地道:“大公主,除非你拿到了皇后娘娘的手令,当然,皇帝的也可以,不然就算您有王贵妃的签牌,奴婢也是万不敢放您出宫的。”

刘梦瑶摘下能盖着半边脸的墨镜,哭丧着脸道:“嬷嬷,我就是要给琴姐姐见上这最后一面,我不捣乱。”

王嬷嬷一点也不为刘梦瑶的‘哭丧’动摇,坚定的摇头:“皇后娘娘有旨,今天不准你去霍大爷府上。您要真的跑去了霍公爷府上,大公主您就是跟奴婢有仇,要看着奴婢被打进牢房了。”王嬷嬷很不理解刘梦瑶为什么对霍公爷那三女婿那么的瞧不顺眼,怎么说那位也是军中的后起之秀,结果三次遇到大公主,都被戏耍了灰头土脸。

今个是霍公爷三小姐订亲的日子,皇后特意给宝月楼做了吩咐,不准大公主出宫一步,否则小心自己的皮。

王嬷嬷可不敢违背了皇后的懿旨。

“那我不去找琴姐姐,嬷嬷放我出宫行不行?我要去逛庙会!”

“大公主,您今儿就消停消停吧。霍大公爷的三小姐只是订婚,又不是婚嫁。过了这几天您要见她,随时都能见。再说,三小姐就算是成婚了,逢年过节来宫里给娘娘拜礼,您也可以见她。再不行,咱们找上门去,谁也不会拦着您。今天是真心不行。奴婢们也不知道皇后娘娘为什么会下这死命令,但奴婢们不敢违背半分皇后娘娘的命令。”刘梦瑶贴身的大宫女接过水晶墨镜,边这么的说着。

刘梦瑶垮下肩膀,她心里隐约猜到了一个不怎么好的结果。“阿弥陀佛,老天保佑,可千万别是我想的那样……”现在听了身边最亲近的两个长随的话后,小心肝猛地一揪。

十二岁都还不满的大秦长公主殿下,还不到思春的季节。可自幼被刘暹娇养的刘梦瑶骨子里就有‘打抱不平’的基因。十六岁的霍广正三女霍琴,作为跟刘梦瑶最合得来的表姐妹,在被老爹‘逼婚’之前是心有另属的。这也是刘梦瑶直接看某军中后起之秀不顺眼的最大原因,还更别说两人年龄相差了十岁,后者家里不仅有儿子,还有小妾,唯一的缺憾就是正房夫人两年前病死了。

这样的婚配在刘梦瑶眼中本身就是绝逼的不适合。不过也是因为这一遭事儿,刘梦瑶的娘亲,大秦帝国的皇后娘娘突然间觉得有必要早早的为自己女儿挑一位如意郎君了。

这件事她是绝不会放给刘暹管的。十多年接触,她是真怕了刘暹脑子里的那些‘奇妙想法’,有时候太离经叛道了。以刘暹对刘梦瑶的宠爱,真要是到刘暹给刘梦瑶选驸马的时候,还真不知道要出什么事情呢。

当然了,对此此时的刘暹来说,作为一个女儿还不到十二岁的老爹而言,他的脑子里是绝对没有一丁点‘选驸马’的念想的。对于霍广正挑女婿的选择,也没什么话说。这个时候的中国可没有婚姻自由的土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正理。

刘暹现在正在看着张家口到库伦的铁路预算。这条铁路难度不大,但由于地理位置敏感,经过的土地除了羊毛和皮革外似乎也没别的商品了,对经济的刺激和促进作用根本不能与其他地区的铁路相比。这样的铁路拿到市场上筹集资金也会力所不济,刘暹索性就决定由政府出全资修筑。整条张库铁路绵延两千二百多里,总预算接近十亿华元。

用了三个多小时才看完了全部的汇报。刘暹在上面批了个‘阅’字。

放下笔,刘暹捏了捏鼻根,眼睛都要酸了。

十个亿的预算,即便要分五年完成,每年两个亿的预算支出,也会给明年的财政预算和财政赤字,添上一个重重的砝码。

打天下时候攒下的本钱可给报销的差不多了。现在还留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手中最多的资源就是土地。不是关内的土地,而是关外的土地。

秦军现在规模上百万,这些年陆续有老兵退役,政府手中的土地相当一部分都开销在了这一方面。就在三天前,范德榜主持的内阁会议上,得到刘暹示意的他提出了一个很有‘建设性’的意见——用关外两倍、三倍甚至五倍的土地面积,来换取士兵‘手里’关内耕地。

用士兵来填充边区。就想红朝时候的建设兵团和开发北大荒。

这个数额被暂时定到关内土地面积的三倍!作为一个强力措施推展到军中。刘暹现在还估量不出军队是啥反映。反正骂娘的肯定少不了的。

“皇上。”范德榜说话前习惯性的对着刘暹先微微弓腰,然后才挺直身子道:“东北之战即将结束,黑龙江、吉林成为腹地,大片土地价值陡增。华夏银行已经与一些国债券大户做了沟通,对于用国债兑换关东土地,很多大户都表示可以接受。”

这是zn海的水云榭,刘暹正趁着今天太阳出的好,晒晒暖。范德榜来了。

“所以呢?”

“华夏银行准备发行五十亿土地券……”

第五百七十三章利益的交换

“五十亿?国内有这么大的市场?你们内阁又打算把东北的地估价多少?”

“回皇上,东北土地肥沃。这两年迁居移民的收获有多少,不需要作假。”现下中国,愿意迁居东北的比要迁往南洋的贫民更多。东北土地肥沃,已然是人所共认的‘公知’了。“只要朝廷能够保持东北战事无有反复,把黑龙江、吉林由边地变成真正地腹地。东北地价五百块一亩并不高。”

“那就是一千万亩?”

“是的。辽宁一百万亩,吉林三百万亩,黑龙江六百万亩。”

对于东北的事情,和东北在此刻中国百姓心中的认知,范德榜比刘暹这个皇帝认识的更清楚,知道的更多。

东北土地肥沃。那里的小麦,辽南的大米,全都丰收。尤其是大豆种植,简直是发家致富的法宝。

如今的世界,美国、巴西、阿根廷,可都没大豆种植呢。中国每年产的大豆占全世界大豆总产量的95%以上。

大豆自身就具有很高的蛋白质,豆油的作用就更不用说了,随着民生的恢复,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豆油的销量是日益高走。而大豆榨油之后剩下的豆饼,也是很好的一种肥料。含氮磷很高,远远超出堆肥和粪肥。日本早在十年前,在营口开埠之初,就开始从东北大量进口大豆、豆饼。因为日本土壤成份中缺氮严重,急需东北低价的豆饼作为肥料施用,以改动本土土壤贫瘠的状态。在原时空历史上。近代日本的农桑之进步跟豆饼是无时无刻不紧密联系在一切的。豆饼还可以用作饲料。豆饼当中富含粗蛋白质,生物学价值高于任何一种饼类饲料。其中畜禽所必需的赖氨酸含量达2。5%~3%。比玉米高10倍。中国用豆饼做牲畜养料有很长久的历史了,各种忌讳广为农民所知道。

日本人从东北进口大豆。普通都制成大酱、酱油。东北本地人也爱吃大酱,但远远达不到日本人爱好的水平。

就是中国跟东京日本政府早已经撕破脸,可营口的大豆出口生意也是从没断绝过的。之前不管是东京政府,还是西南藩军,在外行军打仗的时候,大豆是日军必不成少的军需品之一。

如今东北移民全都在种植大豆,播种面积比春小麦都要高,并且设立收购处,对东北大豆的生产采纳“粮谷出荷”制度。每家必需将生产的70%的大豆上交。当然收购价格不会像原时空中的小鬼子那样惨无人道。价格一公吨3000达到华元。比最初给华元定价的粮食价格都要高出一半。

只因为大豆这东西真的很重要。秦军饭食上需要大量的油料,战马喂养上需要大量的豆饼。别看这两年东北大豆的产量是翻跟头一样的猛增,实际上对外出口额度却不见什么变大。全都是内部消化了。而且利用大豆还能产出人造黄油,有很高的热量,

同样也是因为大豆的出现,秦军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一百万人,但是军费当中伙食、营养等方面的耗用金额,比之全军六七十万时也没多几个钱。

刘暹沉没思索着。500块一亩地,价格相当于华北平均地价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相当于江南的四分之一,乃至更少。倒是一个比较符合的地价。“倒是可行。”

反正印刷土地券用不了几个钱,稍微卖一些,本钱也能捞回来。

七天后。刘暹看到了印刷出的第一批土地券。从最小的金额500块到最大的金额50000块,印刷之精细,不逊于国债券。

土地券之发行会在来年的正月十五以后。刘暹很快就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这个时候他眼睛正盯着财政部的统计局呢。

一年过去,国税总额增长了多少。地方税总额增长了多少,海关税、商税、农税。分门别类,分各省不同地区,都增长了多少!?

刘暹估摸着今年的税收总额能超过二百亿。但是全国财政支出有多少呢?非常接近四百亿。

庞大的中国,就像一个无底洞,吞没着一批又一批的机械、蒸汽机。国产的机械数量在几何式增高,但对应现在国内的市场需求,就太小儿科了。

大秦五年这一年来,全国上下新开的机器面粉厂就有三百多家。纺织厂、缫丝厂、卷烟厂、制茶厂、制糖厂、造纸厂等,轻工企业五千余家,还有造船厂、机械制造厂、水泥厂、矿厂等重工业二百余家,这需要的是海量一样多的机械。现今国产机器的市场占有率都只百分之十。

大批的订单下到了欧美国家,其中英德美三国最多,法国下半年开始就大幅度减少,随之份额增加的是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可以说,来自中国的订单让欧美各个从经济危机当中新挣扎出来不久的工业各国,都打了一剂强心针。

甚至中国连续几年的大金额工业器械进口,都为将西方世界从经济危机当中拉出泥潭出了大力。

明年是新秦第一任内阁任期结束的时间,是新秦的六年,是西历的1882年。刘暹觉得国税收入将会迎来一个大爆发时期。几年来连续的资金投入也到了收获、回报的时候了,全年的税收金额明年250亿,后年300亿,将不是妄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