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862-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跟钦南造船厂、马尾造船厂、江南船厂一样,军舰的生产近乎停滞,但设计人员从来没停下过自己的笔。无论是武器还是军舰,在国势振兴以后,刘暹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去研究,去发展,去实验。

今年开春江南船厂新造的一艘装甲巡洋舰,也是今年以来三大造船工厂唯一开建的一艘两千公吨以上排水量战舰,预计吨位高达三千四百吨,速度18节,并安装国产的260mm35倍口径主炮2门,纸面上的整体性能已经不弱于英国的同等级军舰。

不管最终效果如何,这都是一种进步。

而国家也就是这样的进步中一步步强盛起来得。

第五百八十三章军区为你这计划全面开放资源

“李阁老回到了乌鲁木齐,伊斯哈克已经身死,托胡迪夏控制了库车的局势,正在剿杀伊斯哈克的余党。李阁老抓了不少叛兵叛将,审问得知,伊斯哈克与俄国人早就有秘密往来,俄国人许了当初阿古柏的位置给他,让他一统南疆,立国称汗。”

伊利的军营中,前土尔扈特亲王,现任新秦的安西伯布彦乌勒哲依图,对着王国胜细细说着库车平叛的过程。

“那去年时候伊斯哈克怎么不起兵?现在李阁老到了新疆,内陆的环境明显安稳了很多,他反倒找死来了?”

“伊斯哈克怕担风险,万一失败,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去年时候我大军毫无败势,他当然不敢轻举妄动。但是现在俄国人威胁他必须要起兵,不然就公布他与俄国人的往来书信。伊斯哈克是不得不为之。”

王国胜嘴角莞尔一笑。区区一个伊斯哈克,俄国人把这个阿古柏余孽看的太重了。

伊斯哈克早就不是前清时候拥骑四五千的伊斯哈克了,就是自己眼前这个土尔扈特的亲王,手下还能直接掌控的也仅有五百亲兵,挂的名头还是新疆警备司令的头衔,拿的有没有布彦乌勒哲依图的私饷,王国胜不用去知道,但他知道这五百人绝对领的有朝廷每月必给的军饷。

新疆被拿下都三年了,一切早就大变了。

王国胜很快召开了一次作战会议。新疆已经入冬了,北疆一些地方都下起了小雪。而俄军在替换了斯科别列夫这个名将以后,在皇叔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的亲自指挥下。一场新的进攻正在酝酿。

夏天和短暂的秋天时候,斯科别列夫对伊犁河谷的攻势再度失败。让圣彼得堡失去了对他的最后信心。斯科别列夫黯然离职。

王国胜用竹鞭指着地图上的拱宸城。“俄军虽然一直没能正式突破这里,但他们的骑兵。几次渗入到我防线以内,烧杀抢掠,给这里、这里,生活、放牧的民众照成了很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还掠去了一定的牛马羊。

“这次俄军换帅。听说有到来了一批骑兵!”

王国胜的脸色很肃重。伊犁河谷地域广阔,面积不下内陆一省,秦军的布防虽然很坚固,可以用来绊住行动迟缓,又需要大批量军需补给的步兵,但对来去如风的骑兵。就真的没什么好办法了。

之前多次俄军骑兵渗入,都是用骑兵对骑兵的法子,将俄军赶出去的。

现在王国胜没法不对俄军新增的骑兵数量表示慎重!这个数字可能都关系着这一战的成败得失。当然,对比这个问题,前线部队的军需粮草是否充足,也是个绝对的关键点。因为俄军骑兵这个不定因素,秦军作战中的后勤运输就并非绝对安全了。所以王国胜对前线部队的军需粮草储备都提高了一个数量等级,要求前线部队具有更久的单独、持续作战能力。

一众军官纷纷点头说前线部队各种储备充足。

王国胜又转头对后勤部长问道:“我军现在有多少马车?必要时候可以一次拉载多少士兵和装备?”

“司令。我后勤部现在一共有一千三百辆马车,五百辆大小爬犁。一旦有大雪。一个星期内可以将马车完全改装成中型爬犁。能够一次投送一个整编旅的步兵和相配的重机枪、迫击炮,运载人均三个基数的弹药,和一个星期的口粮、燃料。但运不了大炮,除非将大炮拆卸开。”

“那就命令新兵营做好准备。万一前线吃紧。就立刻开拔增援。”反正训练营的教员、教习和为首的头头们,全都是军中的骨干,一编练那就是一支部队。

“另外命令驻哈密的那个混编营。留下一个步兵大队驻扎哈密,其余兵力集中到乌鲁木齐。”王国胜调集了北疆一个可以动用的部队。前清的哈密郡王。现在新疆唯二的伯爷之一哈密伯伯锡尔,在伊斯哈克叛乱一事中没有半点不轨行为。立场坚定。如此再把宝贵的兵力浪费在哈密,就太不值得了。

伯锡尔手下也有五百亲兵,性质跟安西伯布彦乌勒哲依图的五百兵一样。再配上留守哈密的五百秦军,安定整个哈密不成问题。而且哈密距离巴里坤很近。

“两千兵放在哈密确实太可惜了。但乌鲁木齐距离伊利太远了一点。不若把这两千兵放到乌苏。”坐间有名军官提议道。

王国胜摇头否决。“不用。李阁老在乌鲁木齐呆不多久。库车的事情已经平息,李阁老呆在乌鲁木齐时间越长,越会让北疆的地头蛇们担心受怕。战事一起,他肯定是要到乌苏的。那个时候部队再跟着去乌苏一样。”

王国胜作为整个新疆的军区司令,知道的事情,要考虑的事情,远比手下这些在战场上待了一年的军官们多。新疆这个地方还是地方势力太强大,土著跟汉人间的间隔也比较深。秦军想要真正地在这里扎下根,一是军事上的绝对地位,二就是时间的慢慢演化。李鸿章已经杀了伊斯哈克这只‘鸡’了,不管伊斯哈克究竟犯了什么错误,反正满新疆的失势伯克们是噤若寒蝉了。这个时候代表着朝廷政府的李阁老,就应该露出要尽快在伊斯哈克勾结沙俄,起兵谋反一案上,结束结案的意思。如此诸多地头蛇才会安心。

不然,朝廷要是想编罗大案,只需要列出一份名单,说是伊斯哈克的同伙同谋,或是知情不报,就可以将不知道多少个地头蛇家族连根拔起。

不过这些东西也确实不需要在座的军官们知道和懂得。地位达到一定程度后的军人不懂政治是很可悲的,但是地位还没达到一定程度的军人懂得了政治,那这个军人就不再是军人了。

现在的新疆军区,所有人的眼睛只需要盯着俄军,不管政治上有什么变化,他们自己只需要想法子多给俄军造成杀伤。有了人头,有了战功,新疆军区就有了一切!

两天后军区参谋部的一个中校找到了王国胜。“司令,已经能够肯定,伊斯哈克的侄子哈木斯就在阿拉木图。前年哈木斯病死的消息是假消息。”

“能够确认地址吗?”

“能够确认。哈木斯在阿拉木图化名阿哈买买提,对外自称是浩罕商人。俄国人对他非常优待。”中校话语停顿了少许,压低声音对王国胜说道:“司令。俄国人骑兵作战需要熟知新疆地理的人做向导。伊斯哈克已经完蛋了,哈木斯在俄国人的眼中必地位大降。你说,俄国人会不会让哈木斯亲自出马担任向导呢?”

“伊斯哈克是这三年来第一个公开叛乱的土著。在同类人心目中应该有一定得份量。哈木斯是伊斯哈克的侄子,会有一定号召力的。”中校一点也不怀疑伊犁河谷的土著中有着潜藏的‘敌对’分子。哈木斯的身份若公开了,是有一定可能得到这些人认可的。

王国胜沉默了片刻,眼睛看着中校,手搓刀举起,“你想……”

“劈了他。或收为己用!”

“中亚行动队的人能够担任这个任务吗?”

“司令放心。中亚行动队有二百余人,从中挑出一队执行任务的精锐,没有压力。”

中校口中的中亚行动队,是秦军从进入新疆当年就开始筹建的。最初找的是从中亚逃避到中国的中亚土著,现在这类人也是别动队中的主力,占据了总人数的60%。剩余的40%就是这些人返回中亚后寻到的诸多跟俄国人有着血海深仇的同胞。

这支二百多人的力量,本身是秦军要祸乱俄国人在中亚的统治而准备的杀器。结果世事无常,这中亚行动队的第一批人都还没彻底训练完毕,中俄第二次战争就开始了。

随后中亚行动队的一切行动就都被叫停。北京军情局总部的考虑是,等到战争结束,对秦军战斗力信心十足的军情局认为最终的结局必是中胜俄败,如此俄军声威大跌,俄国人自身在中亚的统治就会动摇。那个时候,再放出中亚行动队来,其作用会有十倍乃至更高的提升。

这些人在秦军这里,经历各种磨练,各种刻骨。从赤手空拳的擒拿格斗,到匕首、短刀的近身刺杀,再有就是狙击枪法,爆炸物品的制作、埋设,和自身的伪装、隐蔽,乃至孤身一人在沙漠区的求生训练等等,那简直比军队的侦察兵训练都要严格和高档。秦军已经在筹建的特种部队,其训练大纲就是根据这份训练条例来设置的。

当然,还有这些人的语言学习,俄语和汉语是必须会的,个别成绩突出的还需要会英语。

也因为如此,这个行动队从组建到今天,都有三年了,很多人却还没有完成训练。

同样,也是因为如此艰难的苦训,中校在王国胜的面前才能如此自信的立下承诺。

——中亚行动队有二百余人,从中挑出一队执行任务的精锐,没有压力。

“好!”王国胜感受到了眼前这个军校的自信。当机拍板定下了这个策略。“你回去就准备一份计划书。挑选队里最精锐的力量,军区为你这次计划全面开放资源。”

第五百八十四章土库曼人蠢蠢欲动

夜幕中的阿拉木图,黑沉沉的城市正在睡熟,微弱的星光下,整个城市那么的安静。

战争伴随着阿拉木图居民的生活,战争又远远的远离阿拉木图居民的生活。因为俄军一直都是攻势,因为战火在过去的一年中,从来没有燃烧到阿拉木图。

即使去年的冬天,秦军蓄谋的一次南线反击,也没有打到阿拉木图。到了今年,阿拉木图的俄国人就更把心放到肚子里了。南疆,喀什噶尔也打了起来,那里的中**队自然被牵制住了,阿拉木图高枕无忧。

这并不单单的居民、商人如此想的,就是阿拉木图的军人也这样想的。深夜中巡哨的俄军许久才能见到一队,对比去年时候,整个阿拉木图的深夜寂静的太多!

十多个俄军打着火把缓缓走过,眼神都没有向左右多瞟瞄一眼,他们走过的地方马上又被黑暗笼罩。

待这一小队俄国人远去后,十个朦胧的黑影分成三批闪过大街,先后进入一处巷道。

“我们有两个小时。时间很充足,大家不要紧张。”为首的黑衣人对聚拢过来的黑影们说道。然后他们向着一座大宅摸去。

这些人都穿着黑色的短装,背着一个背包,腰间有手枪,手臂下,小腿处,绑的都有匕首的鞘。脚上穿着厚厚的软底布鞋,走路没有出一点声音。

领头一人来到院墙下,十人同时蹲下,屏息静气如同变成了黑暗的一部分。一个黑影轻轻从背包中摸出一块肉干,扔过了墙去。

里面传来了嚼肉的声音。片刻后,一切声音小时了。

领头的人招呼过一个黑影。自己扎马步在墙下,双手搭拢小腹,黑影一个箭步踏脚在领头的双手上,仿佛踩在一块坚硬的大理石上一样,领头之人的马步丝毫没有晃动。

黑影借力身子上窜,另一只脚踩在头领的肩膀上,两手已经攀住了墙头。他向院子内一打量,微弱的月光下一只大狗已经倒在了地上。立刻两臂一撑,人翻到了墙上。

不需要说话。行动表明一切。

十个人陆续翻过了八个人到里面,剩下两个人留在外头警戒。

阿卜拉多轻车熟路的带着队员向哈木斯的住处摸去。早在今日行动之前,阿卜拉多就化身修花的花匠来过这个院子两趟。如果再向前说的话,十年前阿卜拉多的家距离这处宅院本身就不远。

小的时候,阿卜拉多还给这座宅院的原主人干过工。那是一个很不错的老爷。

但那是很远以前的时候了。自从中俄第一次战争后,阿拉木图的政治、经济色彩大幅度消褪,大批的俄**队和斯拉夫人进入阿拉木图,阿卜拉多家失去了自己的房子,阿卜拉多失去了自己的妹妹。阿卜拉多的父母带着阿卜拉多和他的小弟,从图斯池逃入了中国境内,阿卜拉多对俄国人咬牙切齿的痛恨。

三天前他们十个人分作两队,牵着沿途从俄国人那里抢来的骆驼、马匹和货物。从西面进入了阿拉木图,武器很轻松的就压在货物当中进入了城里。

然后三天时间的休憩,阿卜拉多和另一名不久前来过阿拉木图侦查的队员。带着其他的队员熟悉了一下阿拉木图的大街小巷,和俄国人夜间的行动规律。今夜里就下手了!

哈木斯休息的地方十分安静。来过两次的阿卜拉多从没在这里见到过狗。一名队员在门后弄出一些轻微的声音,还是接过墙头扔过去了几块带毒的肉干。半响仍然没有动静,这里确定没有狗后。阿卜拉多才再带众人翻过院墙,这里就是整座宅院的核心,一小片花圃,和一栋两层的小楼房,其中的一个房间里还亮着灯。

门是关着的,阿卜拉多害怕开门的声音在夜间过于响亮,目光就直接投到二楼阳台。反正房子又不是太高,搭人梯很轻松就上去了。

两个人搭人梯,两个人准备上去,两个人掏出手弩在楼下戒备,还有两个人埋伏在墙角,警备着外面可能突然出现的人。

完全用精钢制作的手弩,可连续三连发,三十步内有很高的精确度和杀伤力,并且声音很小,比阿卜拉多腰间的手枪更适合夜里行动。

阿卜拉多和一名队员上去后,两个拿着手弩警备的队员也陆续通过人梯上到阳台。下面的两个人掏出手弩,做着戒备工作。阳台上的四个人,就半蹲着身体悄悄的向着哈木斯的卧室抹去。

二楼对着阳台的地方是一个大大的客厅,装饰华丽。四个房间,一个房间里传出持续的打呼噜声音,两个房间寂静无声,还有一个房间就是那亮着灯的地方。

一个队员守在亮灯的房间门口,一个队员守在客厅阴暗处,阿卜拉多带着另一个人前往哈木斯的屋子。

这栋西式的小楼房里,房间门果然是带锁的,而不是中式的那种木栓。阿卜拉多几乎是提着心的转动把手,两个耳朵全神听着里面的打呼声。

门开了,呼噜声依旧均匀,睡觉的人没有被惊醒。

门轴转动中几乎听不到声音,阿卜拉多拉开一个足可进去一个人的宽度,闪身钻了进去,后面的队员也跟着进来,他们摸到床边。

床上共有两人,外面一人有扑鼻的香水味道,是女人,呼噜声在里面,阿卜拉多对一个队员比了个手势,那人轻轻来到床边,手上多出了一个手帕和一个白色小瓶。瓶子里装的就是那种可以让人迅速昏迷的东东,自然科学院实验室里这种东西不少。而阿卜拉多则绕到床的另一边,两人同时动手,在女人猛地挣扎的同时,阿卜拉多整个人也压倒了哈木斯的身上,右手扭住哈木斯手臂,左手猛掐哈木斯的脖子,片刻后女人昏迷,哈木斯被刀子搁在脖子上,动也不敢动,房间里始终没有大的声音发出。

半夜突然被人压住,他自然吓得不轻,脖子被猛地攥住,哈木斯是剧烈的挣扎的。但他手脚在阿卜拉多的压制下都没能抽动,脖子在阿卜拉多铁钳般的控制下也半点声音没有发出来。

阿卜拉多只对他说了一句:“想活命就别叫。”哈木斯立刻就乖觉了。

“你,你们是……朝廷的人?”

阿卜拉多说的是汉话,语言流利,比哈木斯都要熟练。哈木斯第一个反应就是新秦朝廷来斩草除根的。一股尿骚的味道立刻从被子下传了出来。阿卜拉多和另一名队员眼睛里全都闪过一抹轻蔑的目光。

“不问你的话,就闭嘴。”

哈木斯说话的声音很小,很有乖觉性,但阿卜拉多用刀子划过他的脖颈,还在进一步刺激着他的神经。

果然刀锋那贴着脖子的冰凉让阿卜拉多整个人都生起一股鸡皮疙瘩。“大爷,两位大爷,别杀我,千万别杀我。我有钱,就在床底下。我真的有钱,一万卢布!一万卢布!求二位大爷放了我吧……”

哈木斯在伊斯哈克的死讯传到阿拉木图的时候,整个人就几乎要绝望了。简直比原时空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美国爸爸不再准备掀翻兔子了的常申凯还要绝望。

就如军情局猜到的一样,俄国人确实准备拿哈木斯来做骑兵的向导,准备榨干哈木斯的最后一点用处,而哈木斯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情愿再去中国。

他的意志本就到了要崩溃的边缘,阿卜拉多现在一来,哈木斯只求活命,其他什么都不在乎,不保密了。

阿卜拉多的匕首向着哈木斯脖子压了压,割破了哈木斯的一层皮儿,哈木斯求饶声立刻一顿。

“俄国人是不是要你做他们的骑兵向导?”

随着阿卜拉多的想问,哈木斯竹筒倒豆子一样将自己知道的全部说了出来。

俄国人不仅要拿哈木斯做渗透骑兵的向导,还准备找一个小孩,继续打起伊斯哈克的招牌,哈木斯则是俄国人推到前台的幌子。

并且为了给这个所谓的伊斯哈克儿子状威风,还挤出了两千浩罕骑兵给哈木斯来‘领导’。要哈木斯继承伊斯哈克的遗志,继续新疆土著的‘圣、战’。

俄国人这回从中亚抽调了很多骑兵,数目超过了一万骑。里面不仅有三汗国的骑兵,还有哈萨克的骑兵。并且过不多久,就会有一支外贝加尔哥萨克抵到新疆,数量应该在三千人以上。

阿卜拉多心理面沉甸甸的。新疆军区这些日子来虽然开始了动员,也确实有不少本地人参军,可骑兵的数量并没见什么增长。在与俄军骑兵的反复厮杀里,新增的骑兵并不比第六骑兵师牺牲的士兵多哪里去了。

现在俄军的骑兵陡然又增加了一个师的兵力,伊犁河谷的压力太大了。

不过从哈木斯这里,阿卜拉多得到的倒也不全是坏消息,也有好消息。

——土库曼人蠢蠢欲动。

近些年来一直被俄国人欺压,土地不停的被俄国人夺占的土库曼人,似乎已经不能再继续的忍耐下去了。俄国人为了与中国打仗,已经恨不得能把土库曼人剥的一丝、不挂。在已经被俄国人控制的里海一线,大批破产的土库曼人逃去了南方那最后一块还聚集着大批土库曼人的阿哈尔。捷金绿洲【汗血宝马的产地】。

第五百八十五章愿肝脑涂地,以报皇恩!

北京,外交部。

排名第一的常务副部长曾纪泽,笑着在一道折子上批了个驳回。“真是看到一处想一处!”土库曼人距离印度和波斯近在咫尺,中国如若从中掺合进一脚,英国保证要神经过敏。而且谁处在土库曼人的位置上不会在‘蠢蠢欲动’之前先跟英国人取得联系啊?

于是,由新疆产生的传递到北京的波动,连外交部一把手郭嵩焘都没见到,就被曾纪泽给镇平了下来。

有这个功夫去操心土库曼的问题,不如趁着中土关系走近,在中东地区尽快扎下根,另外还有自家总boss交代的南非之事。不知道皇帝是发癔症了,还是从什么地方得到了秘密情报,命令外交部利用已有之资源,在不惊动南非的德兰士瓦共和国的前提下,悄悄的买下比勒陀利亚和瓦尔河之间的白水分水岭地区。

中国跟非洲,尤其是南非,完全没有联系。去欧洲的船只走的是苏伊士运河,南非,在外交部列位大员的思维中都是那么的遥远和偏僻。但皇帝陛下的意志不可违背。刘暹下的是死命令,而且允诺,一切资金可以走内帑。所以,这对外交部来说就是个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

zn海。刘暹这个时候已经不再关注外交部于南非的进展了。他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到了新疆的战事上。他真的想亲自出现在战场上,俄国人的那些渗透部队,那些骑兵。会跟傻子一样钻进秦军预先设置好的埋伏圈里。而不是像现在这般,打的王国胜疲于招架。

俄国人在伊犁河谷战场。接近三万的骑兵数量,确实不是分散在天山南北的第六骑兵师可以招架的。这支新疆军区唯一的主力部队只有三个骑兵营在北疆。确切投入近伊犁河谷的有六千人,确切投入进一线战斗的只有五千人。五倍的差距,第六骑兵师打的很苦。

“告诉李鸿章,让勒善出面,组织第八建设兵团中的旗人和清兵俘虏。明白的告诉他们,打赢了新疆这一战,朕赦他们全家无罪。还有告诉勒善,这一战出彩了,朕就给他一个整编旅的建制。”

只要那些旗人、战俘用心、效命。大战之后,在新疆军区里组建一个整编步兵师,两个整编旅就分出一个给他们,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在新疆这个地方,拼现有骑兵,确实难以抵挡俄军的渗透和烧杀、袭扰。但步兵呢?俄国人在中亚的补给就轻松自如吗?辽阔的中亚草原可还没一条铁路呢。

刘暹不信俄国人在支撑了三万骑兵作战的同时,还能维持多大的步兵力量。他要打反击,用步兵消灭俄军的步兵,那是俄军的骑兵自然会退出骚扰渗透的战场。出现在正面战场上了。

“皇上。这会不会太过冒险了?”齐大林对旗人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