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1862-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趣的苦力立刻噤若寒蝉,不需旁人提醒,所有人便纷纷的闪躲在一边。拢着袖子,互相咬着耳朵说话。

中俄真的是又要打大战了!

前日就一连过了五列俄军,现在又有带兵的军列抵到,俄国人这是在不停的在向前线调和筹集运兵力啊。苦力们当然有了骚动。

因为中**队是打俄国人的。虽然中**队在浩罕汗国的名声也不是多好。这些年俄国人宣传的么。浩罕人再不相信,俄国政府持之以久的宣扬,也能在浩罕人心中种下一个对中国的恶劣印象。何况当初中**队还杀到过浩罕……

可再坏的中**队能有俄国人坏吗?

这些年俄国人在种下修筑铁路。那无数个枕木下躺着的就是无数中亚土著的遗骸。为了节省开支,俄国人对待那些劳力可不比当年美国人对待华工强。

再有俄国统治中亚这么些年。对土著的剥削、压榨也确实太重了。

苦力们压抑的心情现在都好了许多,虽然没有人敢在嘴上说。但是心里都巴望着中**队能够早日击败俄军,杀过来,让他们这些人都好好地松一口气。

苦力们躲在一边,监工们也傻了眼,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催促苦力们上前搬货。正转着眼珠子发呆的时候,总监只觉得腰上一痛,已经被一个俄军少校用军刀抽了一记。

“这儿,这儿,这儿,还有这儿,这些车厢都装有军火,小心地卸下来,放在站台上。我们还要清点。若有闪失,军法处置!”少校军官指着挂在最后的几节车厢说道。

“是,是!”总监哪里敢说半个‘不’字,满满的谄笑。等那军官满意的转身走开后,这才挥舞鞭子,指挥那些苦力拉开车厢,搬运货物。

众劳力正在忙碌的时候,那些车厢里的士兵已经纷纷跳下车,在站台上列队。这是一个团的俄军。

苦力们很快就从二头的嘴里得知,这支被闷罐子装来的军队正是草原第二军的部队,这只是一点先头,大部队还跟在后面,只今天一天的时间,就会有十二列满载士兵的军列抵到安集延。他们是第一列!

“这么说,俄军一天的兵力投送,至少能达到一个满编师?”

“这些刽子手似乎都是俄国人的精锐,那精气神真的很不错。军容整齐,装备精良,看上去不比咱们的军队弱啊。”

“那都是用钱堆出来的。看到他们手里的步枪了吗?全都是法国的勒贝尔步枪。这种八毫米口径的步枪也不比咱们的零八式步枪差劲。”中国的小口径步枪在新秦八年正式装备部队,故而被命名为零八式步枪。

“炮弹箱还挺沉的,感觉里头数量不多,怕都是大个儿的。”中国既然已经肯定要与俄国打第三次战争,自然早早的就把中亚行动队一点点的洒了过去。这些人利用自己土著的面貌,在整个中亚都发展很快。安集延是俄军在伊犁河流域作战的后勤大仓库,行动队在这里进行了重点部署。而火车站这是所有部署当中的重中之重。

……

苦力们抓紧时间干着活,浑然没有觉察到人群中有几个人不知不觉的凑到了一起,在嘀咕了一阵后又不知不觉的散开了。

时间平平安安的走到了下午,安集延车站一点问题都没有出。一列列军车抵到,一批批俄军汇聚,无数箱弹药军需被转运走,今天的安集延车站表现出了绝对一流的井然有序。

但是同样是下午的塔拉曼干车站,却出了一场令俄军震惊的事故。

塔拉曼干位于纳曼干和安集延之间,是一个小站,警备兵力并不多,警备更是松懈。

阿卜拉多受到了安集延打来的电话之后,就立刻召集了手下的行动队。“副座下达了命令,咱们要在车站,把俄国人的军列炸翻了。至于德拉大桥的行动,改变行动方针,咱们用火车来炸掉整个大桥。”后者是纳曼干和安集延之间的一座铁路桥梁,如果炸掉了,将会对俄军的调动产生致命的威胁。俄军自然也看到了大桥的重要性,在那里布置了一个连的兵力。但俄国人绝对想不到飞驰而来的火车会出现问题,所以只需要几名死士,德拉大桥就会伴随着轰鸣巨响,崩塌、粉碎。

这些人商议了一阵,随即分散开来。下午三点,行动开始,毫无戒备的车站守兵被行动队的人轻松干掉,他们的军装迅速被剥下,又被这些青年们麻利地换上。

短短十余分钟后,那些正在准备着煤、水的苦力们便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成了俘虏。

“大家不要怕,我们都是绿教的信徒。”一个浓眉大眼的中亚青年站在水箱上挥舞着手枪。“现在劳烦大家暂时安静一下,一会儿我们将会放你们离开。只要不捣鬼。我对真神起誓!”

年轻人的面貌和信仰赢得了这些苦力的配合。

一些蒙面持枪的青年押着苦力到了车站的一处仓库躲藏,整个车站完全落入了青年们的掌控之中,这里头当然也包括了调度室。

随着一声汽笛,火车重新启动,拖着十六节车皮缓缓地驶入了火车站。

一声声轰然的巨响,整个塔拉曼干车站被浓烟笼罩,整个塔拉曼干城都被这声惊雷震撼了。

不久之后,塔拉曼干东北方向又传来了一连串的巨响。然后不到两天消息就传开了,塔拉曼干的火车站被叛乱分子给炸了,同时炸毁的还有一列满载俄军的军列,整整一个团的俄军几乎全部完蛋。因为那爆炸的时候火车都还没停下,巨大的动能对车厢里的俄军士兵的伤害并不比炸弹来的小。

负责伊犁河攻势的俄军骑兵中将弗拉迪米尔。苏克霍姆利诺夫,被这两次巨响惊得目瞪口呆。他呆呆的看着电报,继塔拉曼干火车站被炸,俄军士兵损失惨重的消息被证实后,又一个让他胆战心惊的消息传来:通往安集延铁路的必经之地——德拉大桥也被炸毁了。一列火车带着十节车皮崩塌了整座大桥。

苏克霍姆利诺夫要崩溃了。他的作战计划完全被打乱!

后方还有四万人和大批的军需物资没有汇聚到安集延,一辆辆军列被迫停在铁路上和车站,七河州的铁路交通已然瘫痪。

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中国人策划的一次袭击。显然跟已经开始的阿拉套战役密切相关。

第六百一十九章历史性的时刻

铁甲锵锵。一辆外表泛着铁青色光泽的装甲列车在前后八列双车头二十七节军列的拱护下,飞快的疾驰在通向新疆的铁轨上。

这就是刘暹及他的禁卫师!

五天前,刘暹离京,现在整个行营和护卫部队已经行驶到了甘肃地界。再有五天的时间,他就能跟赶到乌鲁木齐了。

他本人所在的专列,恐怕是这个世界上现今制造水平最高的一辆火车了。包裹的钢甲,对外宣称是钢面铁甲,75炮都轰不动,实际上却是这个时代绝对领先的镍钢装甲,经过气态碳元素进行表面渗碳硬化作业后的镍钢装甲,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克虏伯装甲。

这东西是中国造船业所掌握的仅有的几项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先进技术。自然是在刘暹的‘瞎指挥’下,瞎猫撞上了死耗子。这些年石景山为了研究这个,耗资上亿元,然绝对的物有所值。

刘暹的‘华夏号’专列绝对能顶得住105mm口径大炮的轰击。

四面无死角全周包裹,全力开飙,速度能提升到每小时50公里。双车头,有十五节车厢。餐厅、会议厅、书房、多出豪华卧室,发电车厢、后勤车厢,成员宿舍等等,从外表看全都一致,外人就是想搞各‘皇姑屯’,也掐不准刘暹在那一节车厢。因为刘暹在哪个车厢,哪个卧室休息,完全是他登车以后自己决定的。中间还必须得变幻位置!刘暹‘大业’还未成,对自己的小命宝贵的不得了。

刘暹人在列车上,北京城交给了张守炎。同时命令将满十六岁的刘盛监国。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刘暹之前去东北、去蒙古巡视的时候。就是留下刘盛监国的。可以说,刘盛现在不是太子而胜似太子。行的是太子的职权。受的是太子的尊敬,还不必去担负太子的诽议。他还不满十八岁,在中国法律上还没成年,想正式的拿到皇太子的帽子,他还需要再等两年。

不过该转发刘暹的报告,还是一个不少的转给刘暹的。上面只是多了刘盛的签字,或是简单的批文。这是一个有权势**的主儿,也是一个脑瓜聪明的主儿,刘暹之前打的注意没有成功。但儿子的成长还是令他满意的。

以后的事儿。就让他自己折腾吧。‘制度’如果健全了,就该轮到皇室来张牙舞爪的保护自家的利益了。一个太过平凡的君主虽然可以把国家整体过渡到‘虚君’的地步,但也要防人得寸进尺。

五天后的下午,火车准时停靠在了乌鲁木齐东站。

铿锵的军乐声中,刘暹第一个走下车厢。一只脚踏在登车板上,另一只脚踏在站台的水泥地面上,一身元帅军服的他,被一群记者由士兵们‘保护’着,用架在面前的照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远东的胜利者!”

二次中俄战争后。英国、法国、美国和德国四大列强同时用这么个标题来形容刘暹。看看现在中国的国势和工业化建设,真的是没有什么标题比这个短句更为合适的了,这其中的寓意不言自明。

现在,第三次中俄战争爆发了。刘暹‘胜利者’的光环是否还继续。他‘名将’的英姿能否依旧挺拔,一切都是个未知的迷!

前来迎接皇帝的人很多,集结在新疆的各地部队的首长。除了那些已经就位的,剩下的一个不少。新疆本地的官府大员。原来的地方贵族,和新疆的两个伯爵——土尔扈特王、哈密王。

当然还有在新疆的各国观察团的长官。以及全世界各地的记者。

刘暹这会没有拒绝各国的战地观察团。这么大规模的战争,一些消息瞒是瞒不住的。倒不如直接敞亮了,也能更让中**队的战斗力显亮在全世界的眼前。

一连串的欢迎仪式,宴会、会议,用去了刘暹两天的时间。

第三天,刘暹带队赶赴伊犁,他的目的地不是伊犁城,而是奎屯。这里地方本来是厄鲁特蒙古的牧地。当初新疆正式建立行省,天山南北的军台、营塘一律改为驿站,专门从事军政公义信息的传递;奎屯驿是其中之一。

同时奎屯也距离阿拉套山也不远。那里还是伊犁河流域除去九城以外,比较大的一处城镇。

刘暹在那里可以直接指挥阿拉套战役,还能够顾及到塔城方面,他那歇息了n年的虚拟地图,直径可是很惊人的。更重要的是,在进入前线之前,他还需要会见一下乌苏的土著。这是他从北京动身之前就做好的决定。巴里坤、哈密和吐鲁番,刘暹都停车见了几名地方上的土著代表,不然从甘肃酒泉到乌鲁木齐怎么也不会用去五天的时间。乌苏这里自然也是如此。

最后当刘暹赶到伊犁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三月份。新疆的战争开打已经一个月了。

阿拉套战役的形势已经变成了僵持战。王国胜不想在无谓的进攻当中浪费兵力,他的任务只是要在前期稳定住形势。而俄军则困于后勤的疲软,虽然俄军汇集在阿拉套城对面的兵力达到了八万余人,可他们在后勤不能保障的情况下,真的不敢再继续强攻阿拉套城。

此时,就在刘暹抵达伊犁的时候,七河州霍罕,一场高级别的俄军作战会议正在进行着。

此会议到会的有中亚俄军的总统帅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他是尼古拉一世的最小的儿子,亚历山大二世的弟弟,现任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又一个叔父,陆军元帅。

前线指挥官骑兵中将弗拉迪米尔。苏克霍姆利诺夫,参谋长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中将,亚历山大三世的堂弟小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这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军人,并且有一定的政治头脑,不像他的老爹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上次中俄战争的负责人,傲慢自大,搞得谁也不耐烦他。

叶夫根尼。克列尔中将,草原第二军的军长,一个硬朗的老头。头发灰白,面颊厚实,额头上布满深刻的皱纹,但灰蓝色的眼睛很仍然很有精神,高大的身躯如木桩般竖立。

另外就是十多个位置相对次要一些的中将、少将。如果这个时候这里被炸弹夷为了平地,那么俄罗斯帝国在中亚的二三十万部队也就乱成一团麻团了。

长长的会议桌,放眼望去,一片的将星闪耀。制作精细的沙盘和巨大的十万分之一的地图,都放在它们应该放的地方。整个会议厅里面鸦雀无声。只有低级军官们穿梭往来为这些将领倒咖啡的轻微响动。

这次会议的重要程度,可以说是十分的高规格。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最大的对手来到了。东方的拿破仑,胜利者,不可战胜的战神,中国大皇帝。”

“诸位,真正的战争来临了。中国人会发起反攻。王上将在战线的后头正集结着部队,我相信,这更应该是中国皇帝的意思。”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的话赢得了到会人员的一致赞同。

中国的皇帝来到了前线,中**队的士气必然是鼎沸的,就像沙皇来到了安集延一样,他会让所有的军人都英勇强悍,不畏死亡。

王国胜在阿拉套城的背后集结着部队。这也肯定是中国皇帝的意见。俄军在阿拉套战役一线虽然有着八万军队,但是后勤距离畅通还遥遥无期。塔拉曼干火车站的修复很容易,德拉铁路大桥却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修复完成的。至少半年时间里,俄军不能再通过火车向安集延调动部队和运送物资。

俄军的后勤部和当地政府,正在全力筹措马车,一点点从霍罕向安集延运输弹药物资。然军队日耗用弹药的数量远远超过他们运输补给的能力。尤其是中亚内部,还有一群可恨的叛乱者没有被清除。

军队这一个月来的弹药储备在急速下降,中国人如果发起进攻,这将会是重创当面俄军的一个好机会。

“我们在喀什噶尔,在伊犁,发起了两处战争。我们掌握着战场上的优势,中国人的军队没有我们的多,但我们到现在却都一无所获。伤亡超过中**队,胜利似乎一直掌握在瘦弱的中国人手中。

尤其是喀什噶尔,沙皇的军队在战场损失惨重,好像陷入了一座血肉磨坊!”

“我们必须改变这一切。”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大公挥舞着手臂,语气铿锵有力。

“塔城,我认为是到了在塔城开辟第三处战场的时候了。”

“趁着中国人的目光集中在阿拉套的时候,我们在塔城打他们一个猝不及防。”

俄军开战后的进展几近于无,还损失了一万多人的部队,中俄在喀什噶尔打的很惨烈,这让在座的所有人都受到了圣彼得堡的斥责。

中亚俄军需要一场胜利来告诉圣彼得堡自己的信心。

“但是我们在阿拉湖只有两个师。而中国人在额嫩河和塔尔巴哈台至少有一万人。”

“那就调动部队。以最快的速度调动部队。同时迷惑中国人,让斋桑泊的哥萨克骑兵对萨里山北的中国土地进行骚扰……”

第六百二十章卷土重来的希罗科夫

哥萨克对萨里山以北地区的骚扰很成功。情报很快就报到了刘暹的手中。当然了,真正的事实是什么,谁也没手握虚拟地图的刘暹更清楚。

在‘萨里山以北地区受到哥萨克的突袭’这一情报从产生到认知,再到当地守军反击失利,核实战报后不得已向吉木乃发电求援,然后战报迅速变成电文发到了刘暹手中,一共用去了两天的时间。在这两天的时间里,上万的俄军军队已经从卡拉干达汇集到了塞米巴拉金斯克。而从塞米巴拉金斯克就可以乘水路抵到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然后进到斋桑泊,十分便利。

俄军正在用塞米巴拉金斯克当地驻扎的一部分军队做佯动,以生成俄军正在源源不断的增援斋桑泊的哥萨克军队的假象。真相是塞米巴拉金斯克的俄军会乘坐火车直下阿克斗卡。

阿克斗卡是俄军铁路在巴尔喀什湖东端的节点,俄军到了那里就需要步行杀到阿拉湖了。

虚拟地图上,大群的俄军士兵正跟辛勤的蚂蚁一样准备着作战军需,他们的动作十分清晰的告诉刘暹——阿拉湖边的俄军正在做着战斗准备。

阿拉湖才是塔城地区俄军进攻的真正主力。斋桑泊只是迷惑己方的幌子。

“命令勒善,做好额嫩河和塔尔巴哈台的防御。不得命令,不需后撤。”

在参谋们都还没形成统一意见的时候,刘暹乾纲独断,直接下达了军令。命令第十五整编师迅速向塔城增援。福海一带的第八骑兵师一部直接杀向斋桑泊。那里的哥萨克骑兵拢共不到一万人,现在还分散了开来。只要第八骑兵师能够赶上。只要任化邦彻底执行命令,大胆的进击。一万中国骑兵对战一万哥萨克,在两边人数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任化邦能赢个开门红!

刘暹把他摆到第八骑兵师一把手的位置上,不服气的人可是有很多的。任化邦要用自己的战功来向所有人表明刘暹的英明。

参谋部的人对刘暹的‘乾纲独断’当然有不同的意见。但刘暹把斋桑泊的俄军当做幌子,认定俄军会趁机猛攻塔尔巴哈台,倒也有一定的可能。

塔城也是国防军布置战场的要点。虽然那里的军队不多,却储备着大量的军需。这一点,是跟阿拉湖边的俄军一样的。他们在阿拉湖也没有布置多少兵力,却也储备了海量的军需物资。

两边都在为一个战略目标努力着。而吉木乃的孔才。却因为萨里山守军的丢人而愤怒着。

他很愤怒。这种丢脸的事情竟第一个出现在自己的防区。

“饭桶!一帮饭桶!区区几个骑兵就把你们弄得如此狼狈!你们手中拿的是烧火棍吗?”

孔才拍着桌子咆哮。当年第二次中俄战争的最关键一战,就是他带着部队堵住了大西沟,迫使俄军希罗科夫骑兵中将投降,还俘虏了一个有着沙俄皇室血统的伯爵,那是孔才一生当中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刻。他的光荣建立在俄军的骑兵尸体之上,今天却被俄军的骑兵毫无保留的羞辱。面前站着五个紧挨在一起的校级军官,个个都缩着脖子,连大气也不敢出。

见没有人应话,孔才没有熄火。将手一抬,指着其中一个中校军官的鼻子,喝道:“张著,你跟我说。你的骑兵营是干什么吃的?是咱们的战士真的打不过老毛子。还是你自己无能!?”

张著一脸冷汗,这个问题不能回答,那是怎么回答都是错。迟疑的转移话题说道:“参座。请您放心,以后俄军再来攻袭。卑职肯定不会放过他们。这次,卑职真的是疏忽大意了。”

孔才已经是新疆军区的副参谋长了。少将军衔。今生上将可能有危险,但中将是稳稳地。

这次哥萨克袭击萨里山一带,来的非常快,看样子也极为的熟悉地方形势,真真的‘来无影、去无踪’。再加上他们是天不亮就发动的攻击,干一票就走,而守军也确实松懈了,这才给其可乘之机。

“行了,行了!少跟老子废话!你记住自己说的话就行。再出错了,你给我滚回老家去。”

孔才对张著非常不客气。但谁也不认为这是孔才看不起张著。而是因为两人的交情太深了。当初新疆兵乱的时候,张著就在孔才的手下。半辈子的交情了,如果说话还瞻前顾后的,那这还算什么兄弟、朋友?

张著从孔才指挥部出来的时候,额头上尽是汗水,顺着下巴直往地上滴。

斋桑泊的俄军骑兵将领实际上是孔才的老熟人——希罗科夫。被释放之后希罗科夫并没有遭受太大的责怪。俄军半数骑兵的覆没,罪因根本不在他这个领兵者,而是在尼古拉大公。所以希罗科夫在骑兵学校沉没了两三年之后,再度进入军中。这一次作战,更是出现在了孔才的对面。只是这一点孔才还不知道。

一支骑兵大军正浩浩荡荡的沿着俄浓河向南方推进。

黑色的披风,传统的切尔克斯卡袍,头戴哥萨克高筒皮帽,那泛着绿色的土地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色盘。

部队所过之处,黄尘漫天,远远望去。犹如一股杀气,滚滚而下,直向南边扑去。

希罗科夫卷土重来了。他杀了一记回马枪,却并不知道上万中国骑兵正也在疯狂的向着萨里山飞奔过来。

人喊马嘶,一片沸腾。

希罗科夫就骑在一匹白马之上,立在一道用马匹碾出来的道路边,带着自信傲然,俯视着从面前开过去的那些部队,身边簇拥着他的参谋和副官。

一名骑兵策马飞驰而来,将一封电报交给一名副官,然后又拨转马头,策马飞驰而去。

副官立正敬礼,将电报交给希罗科夫。

“哦,是大公的命令。中**队已经开始向萨里山增援了。殿下命令我们务必要黏住中国人的军队,待到阿拉湖部队攻克了塔尔巴哈台以后,大部队就会向东切断萨里山中**队的退路和运输线,然后要我军配合着全歼萨里山的中**队。”

希罗科夫畅快的大笑着。“非常不错的作战计划是不是?我已经能够看到我渴望的那一幕了。殿下允许我来接受中**队的投降,以此来洗刷身上的耻辱。”

希罗科夫的脸色变得非常严肃,一丁点的笑意都从中找不到。“所以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的去作战,绝对不可以出现偷奸耍滑的事情。我们要以闪电一样的快捷再给萨里山的中国人一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