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862-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4万施工大军进驻了这里之后,人们才发现那里简直是一个人间地狱:参天的密林中毒虫遍布,令人难以容忍,炎热的天气使可怕的疫病快速蔓延,夺走了大批工人和技术人员的生命。在加通水闸附近的希望之山上,林立的墓碑令人不寒而栗。
而比炎热气候和恶劣环境更可怕的是人为的失误,起初,疏忽大意,被苏伊士运河的成功迷住了双眼的雷赛布。照搬苏伊士运河的经验,认为可以利用巴拿马地峡众多的湖泊修建一条海平式运河。谁知施工四年之后,傲慢的法国人才发现巴拿马地峡临太平洋一端的海面,要比加勒比海一端低出24厘米,涨潮之后更是相差5、6米之巨,根本无法修建海平式运河,这个过迟的发现给法国洋际运河公司以致命的打击。
当然,那时最令雷赛布烦心的还是美国人的拆台。运河的设计走向与美国人经营的巴拿马铁路平行。这主要是为了便于运输物资,但美国人根本不予配合。这点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巴拿马运河对老美的战略和经济利益有多么巨大。他们排斥法国人的心就有多么强烈。
所以,当初老美独立战争的时候,法国人为美国背书,欠了一屁股的债,还成为了引发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那真都是白瞎了。
美国铁路部门对运河物资的配送百般设障。消极对待,最后逼得法国运河公司不得不以2550万美元的天价买下这条仅值750万美元的铁路,但留用的美国员工继续捣乱,破坏怠工,致使这条铁路根本无法正常运营。
最后。法国运河公司在经营管理上也出现了问题,以雷赛布为首的高管层在工程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却利令智昏的大肆侵吞起公开发行的运河股票资金;为掩盖真相,还继续增发债券,公司动用大笔金钱贿赂官员,法国政府先后有多名部长级高官和一百三四十位议员接受了贿赂。但纸包不住火,在1889年,法国运河公司山穷水尽,不得不宣告破产,雷赛布本人也上了法庭。
巴拿马运河开凿的失败让法国付出了20亿法朗的代价,许多法国投资人血本无归,酿成了著名的“巴拿马丑闻”,雷赛布也因此面临着5年的牢狱之灾。虽然1893年最高法院因“老迈”裁决他无罪,但雷赛布声名扫地,深受打击,不久去世。
1894年9月,为了收拾这个烂摊子,法国政府牵头另组了一家公司,接手运河工程,决定将原来的海平式运河改成水闸提升式运河,这个设想是对头的。但是由于雷赛布的工程仅完成了三分之一,预算还超出原计划投资资金的一倍以上,剩下的三分之二又是最艰难的地段,而距离原定的竣工日期只有6年了。法国根本无法按期交工。
特别是随着中国史称的第一次东西大战,外国称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法国政府的资金哗啦啦的流向了俄罗斯和美国,巴拿马运河建造工程近乎停摆。
直到今年年初,法方不得不请求哥伦比亚政府将工期宽限至1912年10月,为此法国愿意支付2000万法郎作为补偿。3月里,哥伦比亚政府派代表尼科拉斯。埃斯格拉来到巴黎,哥方充分体谅法方的困难,提出只要补偿500万法郎即可。让法国人就以比较有利的条件得到了延期4年竣工的权力。但即使如此,眼下法方完成巴拿马运河仍然是杳然无期。
去年华盛顿谈判的时候,刘暹眼睛就盯向了巴拿马运河。他对谈判代表何青指示:中国必须把巴拿马运河控制在自己手中,决不能放弃这种控制而将运河交给任何一个欧洲国家!
但是这遭到了英法的坚定拒绝。
刘暹一点也没准备放弃将巴拿马运河拿到手的打算。可他清楚这件事有多么的困难。法国的经济成果非常灿烂。之前的那场战争顶多让法国人棘手两年,不可能真正的绊住高卢公鸡的脚步。
而且法兰西背后还有英国人的身影,甚至是德国、奥匈和意大利、西班牙的身影,他们的背后有着整个欧洲。白人丢失了北美,可不想接着丢掉南美。巴拿马运河对于欧洲的经济和战略意义有限,但对于占据了半个北美的中国来说。比之马六甲海峡的利益和意义更甚。
中国现在就面临着原时空老美的纠结。沟通北美的东西两岸是组织起北美海上防御,是组织起整个中属北美土地的整体防御战至关重要的一点。它关乎着中属北美地区究竟是一个整体,还是东西两大块的决定权。中国在美洲必须拥有一条运河的!
历史上美国人是怎么把巴拿马运河从高卢公鸡手中夺走的过程,刘暹已经记不清了。他只知道美国人先结局了英国人,然后又压下了法国人。
结合原时空的历史,刘暹到不难猜出英国人为何会退缩。约翰牛那个时候正在南非打第二次布尔战争,他们需要美国在国家事务上的支持。而且老美那个时候已经拿下了西班牙,踩着西班牙的尸体,登上了世界一等列强的宝座。不管是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还是地位,都大幅度提升。英国人在中南美洲又没有过大的利益,退出反倒是一种很合理的选择。
但法国人是怎么退出的呢?刘暹一点都没印象。
再有一个就是,此刻的巴拿马还属于哥伦比亚,而不是后世那样一个独立的国家。
刘暹不知道巴拿马是什么时候独立的。但他知道,一个地方成功的独立——如巴拿马这种情形,不仅需要外力的强压,也需要内部的配合。刘暹已经命令军情局去探查巴拿马的消息了。这个弹丸之地。是不是有一股独立势力存在。
不过内阁对于自家皇帝打算从法国人手中夺取巴拿马运河开凿权的前景很不看好。他们更愿意换一条道——尼加拉瓜运河。从尼加拉瓜国着手,在加勒比海侧的蓬塔戈尔达河切入。沿杜乐河进入尼加拉瓜国内最大的胡泊尼加拉瓜湖,再到太平洋岸的布里托河口,全长约276公里,是巴拿马运河长度的三倍。
投资当然会比巴拿马运河多,但是尼加拉瓜的地势更容易开凿,航道规划的底部宽度可以放大很多。同时水深也远胜过巴拿马运河,航道的通过能力当然会比巴拿马运河强劲,可以通行的最大吨位船舶也远胜过巴拿马运河。
最主要的是,尼加拉瓜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力较少。这个国家在1821年‘南美独立战争’中就摆脱了西班牙殖民的枷锁,宣告独立。1822~1823年曾短暂加入墨西哥帝国。1823~1838年加入中美洲联邦。1839年。尼加拉瓜建立共、和国。
西方人在这个国家的影响力远不如美国人来的深厚。但现在美国垮台了,缩在东北区舔砥伤口的美利坚根本无力再去影响尼加拉瓜,虽然尼加拉瓜也没有像墨西哥那样没品的瓜分侵吞了美国人的资产,但这个国家短期内无疑是处在一个‘政治空白期’的。
以中国现今的‘影响力’,主动接触这个国家,未必不能‘友好相处’。
中国现在赶的是时间,是用最快的速度打通一条沟通美洲东西的水上要道,而不是要讲究如何的‘利益最大化’!
第七百六十三章牵一发动全身的黄金水道
“不,不,不!”法国外长韦德里纳对中国驻欧办总负责人摇着手指,“法兰西从来没有出售巴拿马运河开凿权的打算。我们半年前刚刚跟哥伦比亚政府达成谅解,运河可以缓期四年竣工交付使用。法兰西一定会把巴拿马运河修建成功的。”
中国驻欧办是级别位列驻欧各国大使之上的外交机构,现任的总负责人黄遵宪,级别是外交部侍郎。但法国外长韦德里纳很显然的没有在他面前遮掩自己半点的敌意。
黄遵宪转回中国驻巴黎大使馆,立刻向北京拍发了一封电报,汇报了法方的坚定态度。
而韦德里纳在黄遵宪离去后,笑容狰狞的对自己的秘书说道:“就算是把巴拿马运河白白的丢在那里十三年不挖一厘米河道,法兰西也不能把运河交给中国人!”
韦德里纳的秘书严词厉色的附会道:“是的,部长先生。中国是法兰西的第二大敌人,一切对中国有利的举动都是法兰西坚定拒绝的。”
这不是单单的法国外交部两个人的想法,而是整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想法。
——对中国有利,就是对法兰西有害!
黄遵宪是外交上的老手,但在这样一个政治环境下的法国,也是毫无办法。
他的电报很快就被送到刘暹的手中,刘暹并不感觉意外。要拿下巴拿马运河,重点当然是法国人,但法国人是要最后一个解决的对象,再次之前刘暹必须先搞定了哥伦比亚。这个混乱的国家。国内局势无比的紧张,已经触在内战的边缘了。
哥伦比亚是南美很有政治影响力的一个国家。它位于南美洲的西北部,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东通委内瑞拉,东南通巴西,南与秘鲁、厄瓜多尔,西北就是巴拿马。他是玻利瓦尔的政治遗产,当初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晃一晃身子,就能让整个美洲震动。至少是南美!当然,这是因为他们有玻利瓦尔!
有着南美华盛顿之称的玻利瓦尔。在独立运动结束以后,利用自己的个人魅力粘合起了一个巨大的怪物,这就是大哥伦比亚。它的国土面积包括现在的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还有厄瓜多尔和巴拿马。
当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在玻利瓦尔去世后纷纷宣布独立,哥伦比亚就只剩下自己的本土和巴拿马了。六十多年里,哥伦比亚国内局势紧张,保守党与自由党争权夺利,兵戈相见,内战频繁。政局长期处于不稳的状况里。
1884年大选时,保守党候选人r。努涅斯当选总统。保守党政府为巩固大地主专政,恢复天主教会的权力,于1886年制定宪法。宣布天主教为国教,加强了总统的权力。自然就引得自由党的严重不满,两边矛盾激烈。一场内战眼看着就要爆发了。
刘暹甚至怀疑,哥伦比亚政府对法国那么的好说话。是不是法兰西已经允诺在暗中支持保守党了。
否则岂有人把口袋里的钱往外推的?2000万法郎和500万法郎,这不是一个概念!
但是。该怎样解决哥伦比亚的问题呢?派人联系其国内的自由派,支持自由派打一场内战,统一全国,然后xxxxx,这tm太麻烦了,也太耗费时间了。鬼知道这场内战要打多长时间。要是跟‘解、放战争’一样一干三年,甚至更长,黄花菜都凉了。
五年时间,五年时间里竣工一条沟通美洲东西的运河来。而算上之前的‘准备’工作,1899年以前必须动工。1905年的时候,刘暹希望自己的太平洋舰队能够通过运河快速的进入大西洋。运河建成之后,周边的配套设施,比如港口和海军基地,也需要多年的建设和修筑,1910年以前,刘暹可说不准会不会爆发战争的。
他的计划表就定在了十年后,十年之中,把一切都搞定!
“派人联系哥伦比亚,再放出消息,说我们要另开一条运河——尼加拉瓜运河。立刻让人正式接触尼加拉瓜政府。”
刘暹在命人接触法国的时候,并没正式的让外交部接触哥伦比亚和尼加拉瓜政府,只是让军情局进去挥舞着支票打探情报,秘密情报。
现在外交部正式出面接触哥伦比亚政府和尼加拉瓜政府了,军情局迅速的将手中情报递交给外交部。
重点是哥伦比亚,尼加拉瓜政府很好摆平,美国拉美政策从“门罗主义”向“胡萝卜加大棒政策”的转变还没有完成,就被中国一棒子打个重残,现在尼加拉瓜政府真的是一个‘空白期’。
难得是哥伦比亚,当政的保守派是严重的亲英法,而自由派的领导人们也很多是留欧出身。他们主张废除奴隶制和政府专卖制;取消教士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制定宪法,规定政教分离,宣布信仰、言论和出版自由。这些人是彻头彻尾的皿煮派!
但中国还是要接触哥伦比亚。已经占据了大半个美国的中国,有能力,有实力,代替美国在美洲事物上的地位和位置。中国也必须‘凿空’拉美国家,展开与拉美世界的交往。这‘走出去’战略,哥伦比亚就是第一炮!
10月,中国政府正式接触哥伦比亚政府。并派出一个以霍广正为首的高级别团队来到巴黎,公开与法国政府接触,探寻转让运河租让权的可能性,郑重提出收购法国运河公司的要求。
11月,中国以自己的土木工程专家组成了一家技术委员会,开始对巴拿马运河沿线进行考察,同时外交部在哥伦比亚政府内部展开大规模游说活动,为收购法国运河公司制造舆论。然后放风说要与尼加拉瓜合作,另建一条运河与巴拿马运河抗衡!
这个故意散布的假消息收到了奇效。吓懵了的哥伦比亚驻美大使马丁内兹。席尔瓦。是的,这位爷这个时候待的地方上美国的纽约。而不是中属北美地区的东部首府里士满。
这位智商堪忧的外交官一边招呼哥伦比亚国内,一边在未请示本国政府的前提下。匆忙来到里士满,发表公开声明——认为由中国代替法国开凿巴拿马运河是一个不错的提议。
或许他只是想拖延一下中国,敷衍一下中国,可是他的身份跟他的言论,让他一瞬间成为了整个欧洲敌视的对象。
很快席尔瓦就遭到了哥伦比亚政府的严厉批驳,席尔瓦因此被撤职。但对于尼加拉瓜运河,哥伦比亚政府确实颇有忐忑。为了给哥伦比亚政府继续施压,11月下旬,中国北美驻军副司令何青造访尼加拉瓜。受到了尼加拉瓜政府热烈的欢迎。并且中国国内临时召开国会,由内阁提议商讨拨款建造尼加拉瓜运河的问题,这对哥伦比亚政府造成了很大冲击。而巴拿马运河的股票价值也一跌再跌!态度强硬的法国运河公司总经理于坦辞职,新任总经理莫理斯。博则继续坚持抗拒态度。谁让他的背后有法国政府撑腰呢。
远在北京的刘暹时刻关注着哥伦比亚政府的态度,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巴拿马地峡区域倒先一步于哥伦比亚政府更早的有了反馈。那里的巴拿马人,对哥伦比亚政府严重不满,他们中的上层精英们做梦都在渴望着巴拿马运河的贯通!
巴拿马地峡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但这里长期以来就存在着独立倾向。1821年,当巴拿马最终脱离西班牙独立时,是并不情愿地与委内瑞拉、厄瓜多尔一起成为了大哥伦比亚联邦共和国的一员的。这里的巴拿马人,尤其是他们中的精英阶层。对于大哥伦比亚联邦这个纯粹由玻利瓦尔的个人魅力拼凑起来的国家缺乏认同感,为此,波哥大的中央政府不得不多次用武力镇压巴拿马的独立运动。其结果就是更一步增加了彼此的仇视和膈膜。
1830年,当所谓的大哥伦比亚联邦共和国烟消云散时。巴拿马成了新格拉纳达共和国【1831年-1858年】,也就是现在哥伦比亚政府的一个省。
作为一个刚刚建国不久的新国家。新格拉纳达自然希望自己的地盘上能多出一条黄金水道,巴拿马运河几百年前就有西班牙人注意到,只是高额的耗费和成本让西班牙人望而却步。新格拉纳达其有限的财力自然也无法支撑如此浩大的工程、于是,借重外部力量就成为了很合理的选择。然拉美民族天生的敏感,使得新格拉纳达政府小心地规定开凿运河的租让权只能交给民间公司,而不允许外国政府介入。
英、法、美、荷、西等所有在美洲享有着利益的国家都参与到了这场竞争中来,直到1846年12月12日,美国才与新格拉纳达缔结了《美国、新格拉纳达和平、友好、航海及通商条约》,也称《彼得拉克-马利亚里诺条约》,条约共36条,其中第35条规定美国获得以下权利:
美国公民、船只、商品在其境内可以享有新格拉纳达公民所能享有的种种权利(全部免税、特权和豁免),通过巴拿马地峡的美国旅客、邮件和商品也应给予同等优惠,将来在巴拿马修建任何交通设施时,其通行权或过境权应对美国政府和公民自由开放,新格拉纳达政府不得向美国公民征收高于新格拉纳达公民的通行费用,对美国商品也不得征收进口税。
考虑到新格拉纳达政局动荡,为防意外,美国人也还留了几手。1848年美墨战争结束后,美国与墨西哥签订《瓜达卢佩-伊达尔哥条约》,掌握了在特万特佩克地峡开凿运河的权力,1849年,又与尼加拉瓜签订《斯夸尔条约》,取得了开凿尼加拉瓜运河的特权。
后者在中美战争结束后,被强行废除。因为《华盛顿条约》中规定,美国在拉美享有的一切特权和利益均为中国所有。
1850年,美国耗资750万美元在巴拿马地峡修建连接两大洋的铁路,历时五年完工。这就是那条被美国人用三倍的价格卖给法国人的巴拿马铁路!
第七百六十四章要跳反的巴拿马人
“巴拿马人不老实?”
“是的,陛下!”
“巴拿马长期以来就存在着独立倾向。因此屡次受到哥伦比亚政府的严厉镇压,以至于巴拿马人跟哥伦比亚政府愈发的离心离德。”
“在巴拿马人眼中,运河是关乎着他们切身利益的黄金水道。他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期望运河能早一日疏通的人。所以当我们放出要另修一条尼加拉瓜运河的消息后,巴拿马人对哥伦比亚政府和法国人的不满直接就迸发了出来。现在地峡地区已经隐隐有些骚乱迹象。
在巴拿马人眼中,法国人愚蠢而无能,占着茅坑不拉屎。哥伦比亚**可欺加**,任由法国人拿着运河开凿权迟迟无功,而不想法子另请他人来开凿。”
外交部和军情局的人将一切都摆在了刘暹的面前。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方案:
“现在哥伦比亚内部两派纷争日益公开化,战争一触即发。我们如果能在暗中与巴拿马人取得联系,鼓动巴拿马宣布独立,就能直接撇开哥伦比亚。然后再让巴拿马政府宣布废除一切由哥伦比亚政府代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协议,这样就可以将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拿到手。顶我们赔偿法国人的损失就是!”与巴拿马运河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相比,再多的钱也是小case!
“巴拿马人跟美国人的关系怎么样?”刘暹的记忆中,巴拿马完全就是美国的一条宠物狗。
“美国人在巴拿马起初的印象很差,现在是越来越好,影响力越来越大。”
“因为美国和新格拉纳达时期哥伦比亚的协约,巴拿马人的精英阶层认为哥伦比亚在与美国的条约中出卖自己的利益。但是另一方面,那片地区。巴拿马城这座城市的经济,又确实因为美国人的大批涌入而受益。”按照美国与新格拉纳达签订的条约,从1846年起,美国公民获得穿过巴拿马地峡的权力,潮水般涌来的美国探险者和游客为巴拿马带来了大笔美元,但在对北方强邻怀有恐惧的巴拿马人看来。这种经济上的输血却几近侵略。美国人在与墨西哥战争中表现的太狠太贪婪了。
“1856年的4月,一名美国人在巴拿马火车站购买西瓜时与摊主发生纠纷,拒付货款,双方遂起争端,由于围观的巴拿马人和美国人情绪激动,冲突很快演变成一场持续数小时的枪战。作客的美国人自然难讨便宜,死伤31人,巴拿马方面伤亡15人。”
“这年7月,2艘美国巡洋舰“独立”号和“圣玛丽”“号驶抵巴拿马。9月19日。16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登陆,占领了巴拿马火车站。”
“美国用实力逼压着新格拉纳达低下了头。”
“接下来两国开始谈判,巴拿马城与科隆城成为了自治的自由港,两国共管以巴拿马铁路为中心的宽约40公里的地峡,巴拿马湾的某些岛屿也割给了美国,赔偿美国公民在事件中的一切损失。”在中美战争爆发后,那些岛屿就有哥伦比亚重新收回。
“到了70年代,美国人的影响力就慢慢的渗透到了巴拿马地区。尤其是巴拿马城和科隆的巴拿马人上层阶级,这些人中很多人都跟美国政府、财团有密切的联系。”
“巴拿马的人口现在超过了三十万。巴拿马铁路和自由港让这里的人受益匪浅。所以运河工程的展开让巴拿马的精英阶层对未来充满了幻想。黄金水道在巴拿马人眼中就是他们的财路。”
“我们现在困于法国和哥伦比亚国内的阻拦。宣布要修建尼加拉瓜运河,这让巴拿马的精英阶层很忧虑,他们担心外部压力和哥伦比亚内部的爱国情绪会使运河开凿成功的前景变得暗淡。再说了,现在法国运河公司因经营不善陷入了困境,股票一跌再跌,这让巴拿马人深感自身利益受到的巨大威胁。”军情局和外交部的人都有到过巴拿马城。区别只在于公开的和秘密的。
巴拿马运河对巴拿马城来说,那就是与世界贸易建立纽带的最好机会。这座城市里地段最好最雄伟的建筑是“中央宾馆”,它就是法国运河公司的曾经总部所在地。美国巴拿马铁路公司的到来也创造了巴拿马城不少的新贵,他们或是铁路公司的高级职员,或是随铁路投资而新兴的当地银行、保险公司或船运公司的老板。但自从法国运河公司在1889年宣布破产后。整个巴拿马城都陷入可怕的退化:街道肮脏危险,教堂的钟楼摇摇欲坠,那些从世界各地来到巴拿马修建运河的劳工在破旧逼仄的木屋里时常遭到火灾的侵袭;没有外国商业,几乎没有国内贸易,风景如画的西班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