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862-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暹还组织设立了多个文学奖项。就像科技发明大奖——银河奖一样,不论是短篇还是长篇,奖励丰厚的很。而文学在中国自古又有着很高的地位,中国的小说这二三十年来发展十分的迅速。比之历史同期的中国可优秀的太多了。再加上电影业的发展,刘暹隐居香山,最大的悠闲就是看电影和看小说了。
刘瑷不爱学习。喜欢看小说和电影,实岁才16岁大。就已经那自己手里的零花钱投资了两部电影了。最喜欢就是刘暹的香山别居,在这儿里。她皇爷爷最大,父皇母后全管不着自己。同时这里有全中国最充裕的小说,来自全世界各地。和全中国最全面的的电影,一样来自全世界各地,很多还被她皇爷爷招人重新配了音,而不是只简单的撘个字幕。
对刘瑷来说,这里就是她逃避学习的一处天堂福地。但是小丫头毕竟受不了约束,这次借着老皇帝病重病危的机会来到香山别居,好不容易松了口气,舒舒服服的过了半个月就有些坐不住了。
刘暹怎么可能这个时候去海外玩呢。笑着摸着孙女的小脑瓜,“等到了暑假,皇爷爷允许你去外面痛痛快快的玩上一个月。想去海外也没关系。但是现在,想也别想!”刮了一下孙女的鼻子,微微的用力,惹来了刘瑷的一片的骄闹。
而此刻中国的民间,已经有人叫嚷着给老皇帝修史,盖棺定论了。
刘暹样子做得很足,搞得全天下人都以为他要不行了。一时间满中国的报纸都宣扬起了他的件件丰功伟绩,修史及谥号也成了近在眼前的必须之事了。
舆论界搞起的这片风浪,中国政府和皇室是不闻不问,任由民间这么折腾去了。
四十二岁的艾湉,住在北京西水井胡同。他在一所公立高中教语文,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个满族,更少有人知晓他就是当年的光绪帝。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切的荣华富贵,一切的权柄辉煌,随着三十多年的风雨尽数的被风吹雨打去。满清的影响力早就飞灰湮灭,半丝儿也不存在了。他们这些当年投降的前清遗老遗少,在二十年前就被政府放开了禁锢。而他的姨母,当年权倾天下的慈禧太后,也在十五年年前死去了。岁月的长河里,一个接一个的当年的风云人物湮没在了源源不绝的河水中。
左宗棠、曾国荃、刘典、丁日昌、刘长佑、刘坤一、郭嵩焘……,当年叱咤风云的人物,现在似乎只剩下了一个老当益壮的李鸿章还坚持在政坛上,即便是年纪小上一辈的秦军将帅们,也纷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比如范德榜、张守炎……
艾湉很喜欢‘历史的舞台’这个形容,他觉得这五个字太有滋味了。
每个风云人物都只是舞台上的过客,永远不变的只有那个舞台,而不是舞台上耀眼的明星。
老刘皇帝,何等的声威赫赫?也抵挡不住时间的侵蚀。艾湉心底下是恨刘暹的,就是这个白眼狼覆灭了爱新觉罗家族的天下。是的,白眼狼。满清的遗老遗少最喜欢骂刘暹的就是这四个字。而刘暹不管有什么样的原因,他起家于清军,最后反清而代之,如果不是局势使然,在天下悠悠众口里也少不了‘悖逆’二字的评价。
是刘暹将本该独领风云的‘他们’扫落台下,成为了历史中无关紧要的过客。虽然艾湉承认老刘皇帝的伟大,也认为爱新觉罗氏很难将中国带到今天的地位,甚至可以肯定的说是绝对不可能让中国恢复到今日的荣光的,但他内心还是痛恨着刘暹!
艾湉心中有一颗毒药,这颗毒药的名字不是‘权利’,而是‘仇恨’。
因为仇恨,一切都可以视而不见。因为仇恨,敌视变得没理由的顺理成章。
所以,两年多前老皇帝退位的时候,艾湉高兴非常。现在刘暹病入膏肓,就要死翘翘了,艾湉心里就更高兴了。
但是艾湉还是有脑子的。他很清楚自家周边,自己的生活当中,还有着新朝的眼线,如果自己敢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一丝儿的高兴,当今位置上的皇帝绝对不会容忍自己活下去的。
艾湉乐意看到仇人的死,但他绝不愿意把自己也拿去给仇人陪葬,更不愿意拖着自己一大家人一块去见阎罗王。于是这些日子里,艾家不闻笑声欢语,男主人神色很冷淡,偶尔还会露出一份唏嘘的表情。
所以,国安部的目光从没在艾家做过停留。这种已经被扫入历史尘埃中的蛀虫,只要不自己出来主动作死,新朝才懒得管他们呢。不过这样的人也为国安部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很舒逸的就业岗位,国安部用来安置了不少关系户。
家大业大的国安部、军情局有太多的从业人员了,两者加在一起,上上下下的全部算上,怕是没十万也有七八万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或是儿子、或是侄辈,这些人进国安部、军情局重要方便两分。可是其中的一些人实在不堪造就,监视这座做落户,简直是老天爷给他们量身打造的岗位。
刘暹的这次病危一直演了一个半月,他的‘病情’终于稳定了下来,但似乎身体更差了。
“嗯,不错。这电影剧本写得挺有味道的。有股子搞情报的紧张感。不过这男主角的形象塑造的太高大了,没有人是完人么。军情处的精英再厉害也是人,有血有肉有生理需求,女色上逢场作戏更是少不了的,这点上编辑太避讳了……”
香山别居里,老皇帝在对自己脸皮有些发红的孙女说着话。
第八百四十二章欧陆又起风云
1914年3月。
巴尔干半岛再次笼罩在了一片战争阴云之中。
事情的发展如同预料中的一样,当又一次经济危机的苗头在欧洲出现的时候,英法德奥意五列强同时选择了战争。——用战争将经济危机转移出去!
刘暹并不记得,原时空的1912年底欧洲就有了新一轮经济危机的迹象,但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掩盖了一切,现在危机如期出现,虽然时间推迟了一些,却依旧成为了引发战争的导火索之一。
欧洲人依旧是故技重施,继续指使巴尔干联盟发起战争,而且这一次的巴尔干联盟还实力更强大了,除了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更名为黑山的门的内哥罗王国与希腊外,还多了一些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可不是希腊、黑山这样的小国,这个面积只比白俄罗斯小一点的国家,堪称东南欧一小强。国内常备军有二十多万,武备先进,因为罗马尼亚有着欧洲最缺少的石油资源,它紧挨着奥匈帝国,这些年大力发展石油工业,经济发展迅速,武力自然就增强了许多。虽然没有重型坦克,但是英法系的中轻型坦克有数百辆之多。
巴尔干联盟加上了罗马尼亚的力量,已经够奥斯曼一阵头疼的了。何况他们的背后还有强大的欧洲五强。这次奥斯曼人的危险更大了!
与此同时,大**跟皿煮俄国的矛盾也越来越激烈。独立后的波兰人和波兰政府,就像前世一战后独立的大**一样的敌视俄罗斯。当然。这其中多少也有一些波兰穷党的缘故,只是大**距离莫斯科离得有点远。只能把仇恨都放到圣彼得堡了。他们才不管圣彼得堡跟莫斯科也是生死对头呢!
对于大**而言,死掉的俄罗斯人才是好的俄罗斯人。
两国剑拔弩张。在各自的边界筹集大军,俨然一副要开战的样子。这个可出乎了五列强的预料。尤其是德国。没人认为波兰会是圣彼得堡的对手。即使那儿只是半个俄罗斯!
德国也是如此,他们在波兰境内可是有着大批的利益的。要波兰政府与俄罗斯为敌,最初定下这个策略的时候,德国人也在中间掺和了一脚呢。但是圣彼得堡这回的反应是不是太大了点了?不过是寻常的一次边境冲突,之前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事儿,怎么这下子他们就叫起真来了?
俄罗斯人早有打算!——到最后德国人只能想到这一个解释。
也就是说,在欧洲五强把注意打到奥斯曼帝国身上的时候,圣彼得堡也在图谋恢复沙俄帝国往日的荣光。怕他们不会只在波兰生事。波罗的海三国也一样会遭到圣彼得堡的觊觎。
这三个小国地狭民稀,面积加在一块也只有波兰的一半大,总共也不过三百万人口。对比圣彼得堡的皿煮俄国可以说是个弹丸之地,如果不顾及国际压力的话,圣彼得堡可以轻轻松松的将这三个小国一口吃进肚。
如果能得到这三个国家,皿煮俄国慢慢扩大中的波罗的海舰队,可以说行动范围和停驻港口可选性,就大大增多了。
柏林感觉到圣彼得堡的失控,但他们选择了坐视。这个时候是关建中的关键。绝对不能让自己轻易的被拖下浑水。圣彼得堡虽然只剩下沙俄时代俄罗斯欧洲地盘的一半,但人口众多,常备军长年保持在百万规模以上,还装备有相当数量的坦克、飞艇。虽然它被排在欧洲二流国家的序列。可轮到战斗力和综合战争潜力,圣彼得堡即便还比不上意大利、奥匈,也比西班牙、大**强。它和莫斯科的穷党俄国。可以说并列欧洲二流国家的首位。
国际国内的视线全都汇集到伊斯坦布尔与圣彼得堡。现任奥斯曼苏丹艾哈迈德四世现年还不到三十,去年才继位登基。是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最小的儿子,曾在中国求学三年。政治立场比他老爹在的时候可坚定多了。铁铁的亲华派。
现如今整个奥斯曼帝国都清晰的认识到一个事实,他们不可能倒向欧洲的,除非原因将自己最大的利益割让出去,不然欧洲人是不会允许他们的统治继续的。
奥斯曼帝国想要维系原先的利益,能够依靠的只有中国。
这两年他们在中国的大力支持下,以最大的努力来提升战争资本,尤其是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去世,新苏丹继位,中国政府对奥斯曼给出的支持力度,就更大了。
3年前的战争,整个奥斯曼帝国陆军只有三百辆出头的坦克,而且都是轻型的。
现在规模扩大到了一百二十万的奥斯曼陆军,已经拥有一千辆坦克、装甲以上,其中至少30%是主战类的中型、重型坦克。还有无数的卡车、牵引车,并且飞艇部队也增多了五倍不止。
现在战争已经开打,巴尔干联盟虽然多了罗马尼亚这个好马仔,自身又被五强增补了很多,但是战场上还是半点也不能占到奥斯曼陆军的便宜。甚至公允的说,要不是巴尔干联盟的空军实力完爆奥斯曼,这个时候奥斯曼陆军已经能大举攻入巴尔干联盟国土内了。
就巴尔干联盟的这些国家,除了罗马尼亚因为石油开采的缘故,自身也制造出几十艘的飞艇外,其他国家根本就没能力去筹集足够多的氦气。这些天空中的飞艇,来源自然是背后的欧洲五列强。
“父皇!”当了多年皇帝,刘盛的气度早就出来了。虽然他这个皇帝比起他的老子来权利弱的太多太多。但为人君,立人上,久而处之,气度自隆。这个时候竟然有些沉不住气了。
“事情不对头。不对头。英德支援给巴尔干联盟的飞艇太多了。您说……,他们是不是……有飞机了?”
刘盛坐立难安。眉头里一股子烦躁掩都掩不住。欧洲人的飞艇似乎一下子变得不值钱了,英德简直是甩破烂一样把众多飞艇丢给巴尔干联盟。这事儿意味着欧洲人有很大可能性也发明了飞机!
刘盛对空军是务必重视的。他的一生就跟天空有着扯不断的联系。这个‘发现’让他很受刺激,都要沉不住气了。
刘暹对于欧洲人发明飞机却没什么触动,只是心头微微一点失落。就跟前世时候的他坚信宇宙里除了地球人外还有很多外星人。漫漫星空,总有跟地球环境像是的星球在!
只要中国自己的飞机性能更好,一样碾压欧洲人。而且,在轰炸机、运输机还不能大成的情况下,飞艇的存在依旧是很有必要的。
中国的飞艇早好多年就向着安全与承载量方面靠拢了,至于速度的要求已经是次要地位。所以外界表现出来的战斗飞艇,性能与欧洲人从超越到平衡。已经不占什么优势了。没人知道这是因为飞机的出现,很多国人反而为此担忧不已。
“父皇,这谁敢保证咱们的飞机就比欧洲人的先进呢?驻欧办一丝儿消息都没传来。我这里心……”刘盛心里已经失衡了。那股子失落和对未知的恐惧,就跟毒药一样腐蚀着他的心。
“谁又不敢保证咱们的飞机比欧洲人的先进呢?”
“回宫去吧。”
“若真的静不下心,就去包头看一看,看一看自己一手打造起来的飞行基地!”
刘暹将儿子赶出了香山。飞机,他早就有心理准备。但他也坚信,欧洲人发明的飞机一定比不得自家的厉害,可能只是一架加了射击协调器的破烂货而已。
中国的飞机。总体水平已经达到了一战后期,试验用的新型战机更是向着单翼战机迈进,刘暹不信中国会输在这点上。
奥斯曼帝国与巴尔干联盟的战争进行到第二个月,大**跟皿煮俄国的战争也爆发了。波兰军队的统帅是大**近代史上首屈一指的名人——约瑟夫。毕苏斯基。俄军的统帅则是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利诺夫骑兵上将。
毕苏斯基。这个人是谁,只要对历史上的波兰有所了解,就都该清楚他在波兰历史上的地位与意义。是他主动挑起了1919~1920间的波苏战争。先胜后败,被穷党军队打到了华沙城外。也是他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带领波兰军队在华沙击败了苏方总司令图哈切夫斯基,取得了一场意外的又具有决定性的胜利。大大的创伤了穷党的geming精神。可以说是决定了原时空20年里欧洲历史几乎不自觉地。让初生的穷党俄国政府放弃了国际geming的理念。
毕苏斯基后来成为了一个独、裁者,但是他依旧被后世的波兰人记在心头,认为他是一个伟人。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利诺夫呢?肯定很多人都不知道了。因为他的名字太长了。但是只要对一战俄**史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不会忘记这个将沙皇俄国重重的向着万丈悬崖推进一步的苏霍姆利诺夫。
就是因为他和总司令小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的不合,而造成俄军在坦能堡会战的失利,俄第二集团军被彻底全歼,司令员萨姆索诺夫兵败自杀,前后14万俄军当了俘虏。
不过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五年间的陆军大臣岗位上,致力于俄国陆军现代化改革。他给自己确定了四大目标:第一,缩短三个星期的动员过程,消除德军动员安排超过俄军的差距;第二,实现军队的科技进步;第三,重振日俄战争失败后的俄军士气;第四,改进战时陆军的军需和增援的组织。他使征兵成为真正防卫本土的事业。他裁减过多的要塞驻军,用裁下的军队组建了重炮连、气球兵和无线电通信机构,此外,还组建了额外的6个师。他成倍地增加机关枪的数目,一年一度的征兵额增加了25万人,也增加了军官人数,还改善了俄军士兵的食物和服装。公平的来讲,苏霍姆利诺夫的军事改革,让俄军的作战能力提升很多,是绝对有历史价值的。
这两个人在原时空中根本不存在交手的可能,但是在这个时空,毕苏斯基成功登上了波兰军队总司令的高位,苏霍姆利诺夫也从沙俄崩塌后的骑兵第5师长,先后任柯尼斯堡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和司令,并与1905年起任柯尼斯堡总督。1906年获得骑兵上将军衔,1908年起任皿煮俄军总参谋长。各自成为了自己国家的最高军事将领。皿煮俄国是不存在军队总司令的,总参谋长和内阁战争大臣是军事的最高领导人。其用意自然是防范军队强人进行政变!
对于眼下的这场战争,毕苏斯基集中了波兰军队70%的力量,约莫有40万人,超过400辆坦克,3000门火炮,8个骑兵旅,还有六个空中支队,超过二百艘飞艇。
皿煮俄国呢,苏霍姆利诺夫调动了一半的力量,在白俄罗斯集结了五十万军队,其中有5个骑兵师,两个装甲师,四个机械化步兵师,坦克装甲六百辆,火炮4000多门。
怎么看波兰的实力都在皿煮俄国之下,不过波兰政府也不是傻逼,他们已经跟波罗的海三国达成了同盟,在与皿煮俄国战争爆发的第一天就抛了出来。这三个国家虽然弱得很,可怎么着也有十几万兵力,能牵制住俄军一部分精力。更重要的是,波兰人对自己的战斗力很有自信。他们有一大群在德国接受军事教育的精锐军官,掌控着一定的装甲进攻理论。他们很自信自己的强大,就像历史时空中那样。
沙皇俄国在本时空的崩溃对俄罗斯的影响比之原时空的一战还要重大。短短一年,强大的帝国就被中国国防军生生打爆,这件事让整个西方世界都怀疑起了斯拉夫民族的战斗力。而且随后皿煮俄国与穷党俄国打了两三年的烂仗,也没表现出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除了人口众多,斯拉夫人已经不再拥有往日震慑整个欧洲的影响力了。
可惜,波兰人不知道,近代历史上的大**,就是一张摆满了‘杯具’的茶几。
刘暹心头有股预感,德国人……
第八百四十三章做战地记者的希特勒
1914年五月中,俄波战争刚刚开打,就迅速进入了高、潮。比奥斯曼的战争还要来的迅列!
战争开始的第十日,别列津纳战役爆发。
一百零二年前从俄罗斯败退的拿破仑,曾经在别列津纳河流域与俄军爆发过激战。现在俄罗斯军队与波兰军队在这里再度爆发了激战。双方一共投入了六十万军队!
这场战役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到场的战地观察团包括了当今世界大部分的一二流强国,还有超过百家的各国媒体记者。阿道夫。希特勒就是其中之一。
原时空的历史上,希特勒在这个时候本该是一名一无所有的画家,他的父母双亡,只有一个妹妹,生活贫穷的一塌糊涂。但是这个时空的希特勒青年时期过的很幸福,他的父亲在某一个选择上有了改变,然后希特勒整个家族的命运就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折——1900年就迁居到德国慕尼黑的希特勒家族用五年时间步入了当地的上流社会,然后渴望成为一名画家的希特勒被发达的希特勒老爹送进了全欧洲都大名鼎鼎的维也纳艺术学院。
1910年从学院毕业的希特勒回到了慕尼黑,然后应聘到当地最大的报社《慕尼黑日报》成为了一名摄影师。是的,早期热爱绘画的希特勒在维也纳艺术学院的熏陶中一样喜爱上了摄影。现在他作为《慕尼黑日报》外派的战地记者,来到了别列津纳河战场。
作为一名德国立场支持者【希特勒是奥地利人,但是他对哈布斯堡王朝非常反感。主动走进德**营的希特勒曾经以装病的方法逃奥匈帝国招兵体检】,希特勒自然站在波兰的立场上。并且谁也不知道,他对俄国人从内心深处就有着一股反感,很强烈的反感。连希特勒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反正就是敌视!
希特勒现在距离前线十分接近,他所处的0113高地,是由波兰的英雄部队白玫瑰旅的一个团防守。这是波兰最精锐的部队,上下军官全是德**校生,自身还是机械化部队。在与俄军的对攻之中,这个团以十分弱小的伤亡重创了当年同等兵力的俄军!
在波兰军队进攻不利的情况下。这个团的功勋就像明星一样耀眼,现在已经吸引了几十家媒体赶到。这个团的团长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的大名,不仅在军队里广为人知,就是在整个欧洲也光彩熠熠。
帅气的外表,知名画家的身份——他的人物和风景画获得过高度评价,现在军事才能也变得辉煌,这样的形象真的比明星还闪耀。
现在他身着军装的照片已经登到了意大利的报纸上,对面的俄军同样知道。
0113高地的进攻战惨败,对于战争开启以来迫占上风的俄国人是一个打击。他们可是抱着恢复往日荣光的意念来进行这场战争的。十多年了,俄罗斯民族的荣耀被踩踏在泥水当中,这是每一个俄罗斯人都没法接受的。他们要让整个世界明白,俄罗斯人依旧能够战斗,俄罗斯依旧是当年的俄罗斯!
所以0113高地的惨败让很多俄军感情上无法接受。他们无法想像一个武装完整的机械化精锐团,一个戒备森严的阵地,居然被对方以全团15%的战损率就给彻底拿下,俄军那个团的伤亡可是高达70%以上的。所有的火炮、装甲都毁于一旦。只剩下二十来辆卡车跑了出来。这份心情就跟一颗虫子在噬咬着他们内心一样。
希特勒很为波兰军队的闪光而高兴,这场战役开打到现在。到处都是波兰军队失败的消息,虽然他们的防线还算稳固,没有崩溃的征兆,但这样持续下去,波兰人早晚要败退,或是崩溃的。
“阿道夫。你要踏实一点,不要想着拍‘战火连天’,那太危险了。去拍一下别列津纳河之光吧。你也喜欢画画不是吗?”
希特勒的朋友,也是此次《慕尼黑日报》派遣组的成员之一——汉森,这样的对希特勒说。他对于希特勒的神经实在无语了。看看这些天里希特勒拍的都是什么照片吧。炮火,连天的炮火,希特勒最喜欢抓拍爆炎纷飞的那一瞬间。还有坦克,大群的坦克攻击战,他甚至敢冒着生命危险直接上战场。
要么就是战后的夕阳,惨淡的夕阳照射着下方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