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兵临天下-第4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洪半晌才冷冷道:“若贾太守苏醒;请郡丞转告太守;已有汉军精锐潜入城内;若不搜出他们;宛城必毁在他们手上;为了大局;我不得不行此下策;搜查绝不会停止;请他见谅!”
完;曹洪又回头令道:“去查找伤贾太守的士兵;查到后立即斩首示众;不准士兵再行杀戮之事;违令者斩!”
这时;一名军官奔来低声禀报:“府内已搜过;确实无可疑之人;另外有下人招供;邓家还有一栋别宅;我们要抓之人极可能就藏匿在那里。”
曹洪转身便向外走去;大声令道:“将邓氏父子收监;日后处置;所有士兵随我去别宅搜查!”
蒋欣无奈地望着曹洪走远;曹洪只提不准杀戮;却不不准抢掠财物;明显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蒋欣只得叹一口气;又匆匆赶回郡衙。
邓氏别宅也位于北城;距离主宅不到一里;占地约亩;原一名商人的府宅;商人离开南阳后;便将这座府宅卖给了邓家;邓家便用它来做客房;不过这段时间南阳形势紧张;邓家也没有什么客人;别宅也就空关着。
此时;一队士兵刚刚搜查到这里;牌匾上写着的‘邓氏别府’四个字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为首什长正在敲门叫喊:“里面人速速开门;我们只奉命行事!”
叫喊了半晌;也没有人理会;什长有些恼怒了;对其余士兵下令道:“给我砸门!”
就在这时;夜色中一条火龙迅速赶来;千余名手执火把的士兵;他们很快将这座房宅包围起来;剑拔弩张;严阵以待。
曹洪在火光现;高声问道:“有什么情况!”
什长吓得连忙跪下禀报;“卑职带领弟兄们刚到这里;敲门却没有人答应;正准备砸门。”
“一群蠢货!”
曹洪骂了一声;当即下令道:“撞开大门冲进去;无论遇到什么人;格杀勿论!”
‘轰d!’连续几声巨响;大门被巨木撞开了;数百名曹军士兵挥刀杀了进去;很快;曹军士兵便搜完了府宅;却一无所获;汉军士兵并没有藏在这里;令曹洪大失所望;他也糊涂了;汉军士兵到底藏到哪里去了?
城南也有一座占地近百亩的大宅;这里便南阳三大望族黄氏家族的主宅;黄氏家族分为两支;一支南阳黄氏;一支江夏黄氏;江夏黄氏也就黄祖一脉;由于黄祖的强势;黄家甚至成为荆州四大世家之一。
但随着黄祖被江东军所灭;黄家也渐渐势落;从昔日的荆州四大家族降为南阳郡的第三世家;排名还在张家之后。
黄家家主便黄承彦;当年黄承彦为避战乱;将家族暂时迁去隆中;由此有了诸葛亮这个女婿;不过随着荆州大变;黄承彦并没有跟随女儿女婿去交州;而迁回了南阳。
几次折腾使黄家渐渐衰落;再加上诸葛亮也无法帮助黄家;现在的黄家只靠着昔日的地位以及汉军第一将黄忠的关照;才勉强保住南阳第三望族的地位。
这几年黄承彦颇为低调;很少出门;连同黄家也与世无争;整个家族全靠十几顷良田的租赋生活;不过今天晚上的全城搜查也波及到了黄府;好在黄家仍有一定势力;领队搜查的屯长才不敢太过分;只搜查了黄府外宅;屯长在接受黄家的一羞赂后;便放弃了搜查内宅;收兵离开了黄府。
黄承彦手执灯笼;在次子黄豫的扶持下;缓缓向后院走去;黄承彦有两子一女;女儿黄月英嫁给了诸葛亮;长子黄晋在刘备手下为官;出任郁林郡太守;而次子黄豫则留在身边;负责照顾黄承彦的起居。
“父亲这边走;慢一点!”
黄承彦的身体不好;走路十分缓慢;他对儿子苦笑道:“我自诩清高;可最后还得效仿俗人;用钱财贿赂来打发曹军;真莫大的讽刺。”
“孩儿倒以为父亲做得很对;听曹洪下令搜查全城;实际上就纵兵掳掠;整个宛城被曹军糟蹋得乌烟瘴气;丢点财还小事;很多人家妻女被辱;父母被杀;相比之下;黄家已经很幸运了。”
黄承彦冷笑一声:“曹洪很明显想借此振奋军心;虽然军心振奋了;但曹操在南阳的名声也被他毁掉了;这种人只图眼前之利;不顾长远;注定他守不住南阳;南阳郡最终还归汉国;都他最不服张辽;依我看;他比起张辽还差得远啊!”
黄豫迟疑一下;小声问道:“父亲这样帮助汉国;想放弃刘备吗?”
黄承彦摇摇头;叹息道:“我也不知为了什么?但我确实不看好刘备;他们远在交州;人民鲜寡;土地贫瘠;就算有孔明这样的大才也无力回天;想让交州强盛起来;至少也要几代人的努力;刘瓃哪里会给他们时间;难啊!”
黄豫也沉默了;如果这样;大哥跟随刘备近十年的奋斗;岂不都白费了吗?
父子二人走进位于后院的仓库;黄豫刚打开仓库门;一把雪亮的战刀刷地顶住了他的咽喉;吓得黄承彦连忙道:“任将军;我们!”
战刀撤了;父子二人被拉进仓库;大门随即关上;一团灯光燃起;立刻照亮了仓库内室;只见在一只只铁架后面躲藏着数十名黑衣人;正任平和他的四十余名手下。
虽然邓义将他们安置在邓氏别宅;但任平却没有在别宅久呆;他十分精明谨慎;在邓氏庄园时;他们已经被很多人看见;任平知道;他们再留在邓家显然就不再安全了。
他在黄昏时分;让众人分头离开了邓氏别府;来南城找黄家寻求帮助;之所以选择黄家;一方面因为黄忠在军中威望极高的缘故;选择他的家族避难;任平本能地认为不会有错;
其次黄家主要和交州有关联;曹军一般也不会怀疑到黄家;很庆幸任平没有判断错;黄承彦接受了他们的求助;将他们藏匿在后院的仓库内。
仓库内还有一座很隐蔽的地窖;就算曹军搜查到仓库;他们也可以躲入地窖;不过任平此时已经知道搜查黄府的曹军撤离了;他们也就不用再躲入地窖。
任平上前深施一礼;“黄公给我们的庇护;我们感激不尽。”
黄承彦笑着摆了摆手;“将军不必客气;我有两个问题;就不知当问不当问?”
“黄公尽管问;若能回答;我一定如实告之。”
黄承彦这才问道:“我想知道;汉军会何时进攻南阳郡?”
任平沉默了片刻;缓缓道:“就现在进攻;汉军已经兵分三路;进攻南阳郡了。”
黄承彦点点头;“我还想知道;这次汉军的主帅哪位将军?”
任平笑着摇摇头;“不哪位将军;而汉王殿下亲自率军。”
黄氏父子对望一眼;两人都有点呆住了。
第二卷江夏 第923章 骑兵伏击
叶县位于宛城东北;两地相距约一百八十里;由于叶县号称‘宛之喉;许之腹’;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担负着拱卫许昌的重任;曹操也由此在这里部署了一万重兵。
叶县主将为曹洪的副将李典;就在两个时辰前;李典接到了曹洪的紧急飞鸽传信;长安汉军大举来袭;命他立刻赶赴宛城集结。
这个消息令李典着实感到吃惊;他曹洪的副将;援兵宛城义不容辞;但他又有点为难;他不可能放弃叶县;使许昌大门洞开;一番考虑后;李典决定留部将赵迪率五千军队坚守叶县;他则亲率五千军队赶赴宛城集结。
时间已渐渐到了三更时分;五千曹军在官道上列队疾速行军;李典骑马行驶在队伍的前方;他和汉军交战多年;对汉军的作战方式已经比较了解;汉军尤其善于出奇兵;伏击、偷城;以最小的代价获取胜利。
这刘瓃的天下理念;尽可能地在战争中保存青壮人口;虽然李典本人对这种理念也颇为赞成;但敌对双方你死我活的关系;作为曹将;最大限度杀伤敌军;也就成了李典义不容辞的责任。
李典非常小心谨慎;不断派出斥候在前方探路;从叶县到宛城这段官道上;已经发生过几次伏击战;包括虎豹骑兵惨遭伏击的那一次;至今令李典记忆深刻。
尽管曹洪发出的紧急命令;但队伍走出三十余里后;李典还下令全军放慢行军速度;这一带南阳盆地的边缘;丘陵起伏;森林茂密;两边山谷众多;极容易遭遇伏击;只有再走出二十余里;进入平原地带;才可以加快速度。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疾奔而至;老远喊道:“军队缓行!”
李典心中顿觉不妙;立刻喝令:“停止行军!”
斥候奔至;在马上抱拳禀报:“启禀将军;前方五里外发现了异常;树林内有大量伏兵。”
李典心中一沉;果然遇到了伏兵;他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又问道:“有多少伏兵;什么军种?”
“具体数量不知;前去探查的十几名兄弟只逃回一人;身披三箭;已重伤不治;他临死前弓弩军。”
李典左右打量一下地形;他们正好进入一条宽阔的谷道不久;谷道宽约半里;长七八里;两边山势倾斜陡峭;长满了茂密的灌木丛;这种地形不利于伏击;不过却有利于骑兵冲击。(最稳定)
李典知道汉军攻下关陇后;骑兵力量大增;由原来骑兵疏寡的南方军队;渐渐演变为骑兵、步兵皆强大的北方军队;如果汉军骑兵突击;他的麻烦就大了。
但骑兵只猜测;而前方的伏兵已事实;李典当即下令道:“传令全军;立刻向后军汇拢。”
这应付伏击的有效策略;由于行军时队伍拉得较长;一旦遇到伏击便会被截成数段;从而形成各自为阵的不利局面;最终逃不过被全歼的命运。
所以若事先发现有伏兵;最好的应对策略就迅速集结;将拉长的队伍重新列队成阵;就算伏兵杀出;也丝毫不惧。
李典一心要脱离这条谷道;便下令向后集结;他话音刚落;前方忽然传来了轰隆隆的战鼓声;紧接着喊杀声震天;这伏兵发现他们已被敌军察觉;反客为主;杀出了密林。
李典大喊道:“迅速后撤集结!”
不用他下令;数千曹军士兵纷纷调头疾奔;向山谷外奔去;在嘈杂和混乱之中;李典忽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仿佛鼓点般密集;被伏兵的鼓声和喊杀声掩盖住了。
李典凝神细听;脸色渐渐紧张起来;他忽然大喊一声;“不好!”
他已听出这种奇怪声音奔驰的马蹄声;或许马蹄被厚布包住;奔跑声十分低微;但数量众多;奔近后还能听出来。
李典忽然意识到自己中了汉军的陷阱;所谓伏击不过个诱饵;故意让自己发现;使自己本能地集结兵力;虽然集结兵力列阵本身没有错;但军队集结需要时间;在骑兵的高速突击下;军队往往会集结未成;却正好有利于骑兵进行集中突击杀戮。
李典急得大喊:“停止撤军;弓弩列阵!”
但已经晚了;五十步外忽然出现了密集奔驰而来的骑兵队伍;他们训练有素;如狂风暴雨般在黑夜中疾奔;这强大的骑兵才可能办到;在黑夜中集中突击;只有曹军的虎豹骑才具有这种能力;但现在汉军也能做到了。
李典心急如焚;现在只能牺牲前军;希望前军能最大限度地阻碍汉军骑兵的高速突击;给后军争取宝贵的集结时间。
李典调转马头便向后军奔去;他只奔出数十步;便听见身后传来一片凄厉的惨叫声;前军千余名士兵已被卷进了汉军的铁蹄之下;长矛若疾刺;刺穿了敌军的胸膛;战刀如闪电;劈飞了敌军的头颅;马蹄如铁;踏破了敌军的胸膛肝胆;一时间;血雾弥漫;肢体横飞;哭喊声、惨叫声响彻了山谷。
李典虽有武艺;但单枪匹马也难敌骑兵的密集冲击;他只能迅速撤到后军;组织后军进行抵抗;但李典奔出不到百步;忽然后肩一阵钻心剧痛;浑身力气消失;他差一点栽翻下马;一支冷箭在黑夜中射中了他的肩膀。
百步外;庞德收起弓箭;遗憾摇了摇头;这一箭略略射偏了两寸;没有能射中敌将的背心;“将军;敌军后军已集结!”一名骑兵大声禀报道。
庞德嘴角露出一声冷笑;当即下令;“敲响震山鼓!”
“咚——咚——咚!”
惊天动地的震山大鼓敲响;这汉军全面出击的命令;庞德率领三千骑兵以及扮作伏兵的一千士兵从前方杀向曹军;而就在这时;刚刚集结完成的曹军后部也发生了大乱;副将冷苞率领三千骑兵从后面突击而至;向刚刚才列阵完毕的三千曹军后部发动猛攻。
这时;李典已奔至后军;尽管他肩中一箭;无法再和敌军大将单挑格斗;但指挥作战却不受影响;他大喊道:“背靠背;组成长矛阵!”
驻守叶县的曹军也精锐之军;尽管遭遇汉军骑兵突袭;但他们反应迅速;除了前军一千余人来不及后撤外;后军三千五百人还集结成功了;对于弱旅;集结兵力不过便于骑兵集中屠杀;而对于精锐之军;集结兵力却能形成对骑兵有效的抗击。
在这一点上;庞德略有点轻敌了;他应该在曹军行军途中趁对方拉长队伍时进行骑兵突击;切割包围对方;这样更能轻易地击溃对方;不过这种战术的缺点也同样明显;便无法大量杀伤敌军。
庞德放弃了这种切割战术;而采用集中歼灭战术;有意暴露伏兵;让敌军迅速集结;这样虽然有利于集中消灭敌军;可一旦敌军集结成功;同样会给骑兵造成威胁。
在利弊权衡中;就需要主将非常了解敌军的作战能力;庞德恰恰在这一点上有些轻敌了;这和他长期指挥骑兵有关;对步兵总有一种骨子里的轻蔑。
曹军前部虽然被汉军骑兵残酷屠杀;但他们也阻碍了汉军骑兵的迅速推进;给了曹军后部集结的时间;当汉军骑兵前后夹击而来时;曹军后部的三千五百人已经集结完毕;迅速排出长矛方阵;背靠背与汉军骑兵激战。
这一场惨烈的激战;汉军骑兵无论人数还武力都占据了绝对上风;他们进攻强悍;杀戮无情;踏着堆积的血肉一步步向前推进;但曹军士兵却背水一战;置死地而后生;用密集的长矛阵反击汉军骑兵的突击;不断有战马中矛摔倒;骑兵落马后被乱矛戳死。
短短半里长的战线上;死人死马血肉混杂;堆成了一道血肉之墙;尽管汉军占据上风;但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原本计划半个时辰结束战斗;一个时辰过去;曹军还有两千军队;而汉军骑兵却损失过千。
庞德也有点急躁起来;曹军的顽强抵抗令他始料不及;这样打下去;就算全歼了对方;他们也要付出至少两千骑兵代价;这个代价让他承受不起;庞德开始懊悔;自己不该轻敌;应该听从冷苞的建议;在敌军行军时进行突袭;那样最多只用付出两三百人的损失。
就在这时;冷苞的一名亲兵骑马飞奔而至;高声喊道:“将军;冷将军建议用芒刺突袭!”
一句话提醒了庞德;他狠狠地一拍脑门;自己真糊涂;竟然把骑兵对付集群最犀利的武器给忘记了;他厉声大吼:“速令芒刺骑兵上前!”
所谓芒刺骑兵;汉军模仿贵霜骑兵而组建的一支小型骑兵队;这支骑兵队最大的特点便每人配备了十根精钢打制的短刺;短刺长五尺;重十斤;外形为流线型;从粗到细;一气呵成;前段尖锐无比;外形极像芒刺;所以叫做芒刺骑兵。
由于这支精钢短刺打造不易;耗费巨大;目前只打造出一千余根;组建成一支一百二十人的小型骑兵队;每个人身材高大;臂力过人;骑着强悍的高头大马;凭臂力可以将短刺投出三十余步远。
蜂弩虽然也可以击穿盾牌;大量杀伤敌军;但在敌我相距太近时;很容易误伤已军;而靠人力投出的芒刺;就相对显得精准、密集;杀伤力极大。
另外也可以使用火攻;将火油投入敌军大阵;让烈火扰乱敌军阵型;不过对于战马却不利;很容易使战马受惊;反而使骑兵陷入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芒刺就最佳的战术。
随着庞德的一声令下;一队骑兵疾速奔来;他们奔入骑兵前线;纷纷从矛鞘中拔出精钢短刺;奋力向曹军长矛阵投去。
一百余根芒刺划出一道道乌黑的暗光;密集地射入曹军的长矛阵中。
第二卷江夏 第924章 兵压南阳
一百二十支精钢短刺如一道道黑色的闪电,疾速而强劲地射入了密集的曹军长矛阵中,凄厉的惨叫声顿时响起,短刺力量极大,锋尖锐利,射穿了曹军士兵的盾牌和盔甲,射穿了士兵们的身体,将无数士兵钉死在地上。
紧接着第二轮、第三轮,一轮轮无情地投射,短刺疾飞,划过夜空,每一根短刺下都会有一名惨死的士兵,短短五轮后,曹军死伤便超过五百人。
汉军强大的杀伤力使曹军士兵恐慌起来,长矛军阵开始从内部动摇,庞德看出了敌军南面已出现不支的迹象,大喝道:“击鼓突击!”
他亲自抄起鼓槌,奋力敲响战鼓,‘咚!咚!咚!'鼓声激昂振奋,这是最后一战的命令,数千汉军骑兵如狂风暴雨般向曹军长矛阵发动了最后猛攻。
曹军终于抵挡不住,南面长矛阵率先崩溃了,抵抗的意志在一瞬间消失了,士兵们互相践踏、哭喊连天,不顾一切地四散奔逃,更多人是向山上逃去,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南部的曹军崩溃也带动了北面的军阵溃败,李典此时就在北面,他见大势已去,只得强忍着肩头剧痛,挺枪乱刺,五百名士兵跟随着他拼死突围。
混战中,冷苞率领两支千余人的骑兵直突山谷两侧,截断了曹军士兵逃亡上山之路,使数千曹军士兵再无出路,而李典却抓住了汉军骑兵分兵前往两侧的机会,找到了汉军的一处薄弱点,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带着百余名士兵向北方奔逃而去。
眼看主将逃走,其余数千曹军士兵再无生路,纷纷抛掉长矛,脱去盔甲,跪在地上乞求投降,庞德见胜局已定,便下令道:“接受投降!”
一群群投降的曹军士兵被骑兵喝令起身,手放在头上,列队离开了战场,士兵离去,血腥的战场令庞德也忍不住叹息一声,这一战,对方虽然损失近三千人,但他的七千骑兵也伤亡超过千人,他心中怅然,回头对冷苞道:“这一战是我轻敌了,损失竟如此惨重,我要殿下请罪!”
冷苞安慰他道:“本来情报就短缺,我们也不知道曹军会如此强悍,我认为谈不上什么失算,毕竟谁也不是神仙,能面面俱到,能战到这一步,最终击溃了曹军,也是我们的胜利,将军不要往心里去。”
冷苞的劝慰让庞德心情好了一点,但他依然十分自责,难以原谅自己,这时他又问道:“冷将军觉得我们是趁机杀向叶县,还是向宛城方向集结?”
冷苞想了想说:“临行前的情报上说,叶县有一万守军,我们这里歼灭了五千人,那县城应该还有五千人,都是精锐之军,凭我们是很难攻下城池,更重要是,汉王殿下并没有要求我们去攻打叶县,而是让我们参与围攻宛城,我们应该听取汉王之令,在附近放十几支斥候,严密监视曹军南下。”
庞德点点头,“你说得对,我们应听从汉王殿下之令,立刻南下宛城。”
他随即找来一名斥候牙将,对他令道:“你可率五百骑兵收拾战场,同时在南下的沿途警戒,若有曹军大举南下,要立刻通知我们。”
“遵令!”
庞德安排完毕,便对众将道:“立刻调头南下,前往宛城!”
五千余骑兵纷纷调转马头,押送着曹军战俘,向宛城方向浩浩荡荡而去,
刘璟率领主力军队抵达南乡县时,时间已到了四更时分,这时他虽然还没有得到庞德的报告,但育阳县的战报已出来,文聘率领两万军神速出击,包围并全歼了育阳县的五千军队。
此时南乡县的守军也接到了曹洪的调令,正准备赶往宛城集结,但就在这时,曹军斥候发现了已杀到十里外的汉军主力,刚要出城的守军被迫放弃东进,转而坚守城池。
刘璟随即下令大军包围南乡县,准备天亮后大举攻城。
南乡县的守将名叫于泽,是大将于禁的族弟,一直跟随于禁,因为于禁的亲戚关系而难以得到提升,于禁和曹洪关系极好,曹洪便给了于禁一个人情,将他收为部将,于泽颇为机敏,头脑清晰,深得曹洪的信赖,短短几年时间便从牙将升为校尉。
此时于泽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在城头上焦急地来回踱步,汉军至少有四五万之众,而他手下只有五千守军,南乡县虽不算破旧的县城,但比起宛城还是差得太远,一旦汉军大举攻城,他根本就守不住城池。
无论于泽怎么考虑,他都无路可走,更不可能向曹洪求援,于泽叹了口气,他望着夜色中竖起的几座巨大黑影,心中一阵阵发憷,那是汉军巨大的投石机,南乡县城不大,一旦汉军发动火攻,县城就将成为一片火海。
就在这时,几名士兵指着城下大喊:“将军,好像有骑兵来了。”
于泽连忙扶着城垛向下观望,只见一名骑兵手执火把向这边奔来,他忽然意识到这定是送信的骑兵,连忙对士兵们喝道:“不准射箭!”
骑兵飞奔至城下,大喊道:“汉王殿下给于将军的信!”
喊完便一箭射出,箭头上插了一封信,早有士兵拾到,飞奔送至于泽面前,于泽望着送信骑兵奔远,这才在火光下仔细看信,仅仅是信皮就让他一怔,只见信皮上写着‘汉王璟至魏国校尉于将军’这竟是刘璟写给自己的亲笔信。
他不由有些受宠若惊,颤抖着手打开信,信中也是刘璟的亲笔手书,同族操戈,汉军不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