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省委大院(4部全)-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一鸣知道他是开玩笑,就指着他说:“原来资本家都是逐利的,马克思早就说过了,果然不假啊!好,我们互利共赢,总可以了吧!”
大家相互之间问候了一遍,王一鸣才和于艳梅坐进汽车里,挥手和大家告别。汽车缓缓地驶出院子,才加速而去。
回到家里,洗完澡,睡在床上,王一鸣整夜翻来覆去,脑子里反复回忆赵老的话,回味无穷。
第二天是星期天,睡到上午九点,王一鸣才起床,吃完于艳梅准备好的早餐,想到还有一天时间需要打发,在家里看书,又怕电话声音不断,打扰个没完,一天时间,就白白浪费了,于是王一鸣就想到外面转一转,找个有思想的朋友,顺便问一下赵老交代的问题,打开些思路,聊聊天。
自从大学毕业后,走进了官场,官虽然是越做越大,认识的人是越来越多,但王一鸣感到,自己的朋友,真正能说知心话的人,却并没有相应增加,相反,还越来越少了。
比自己官大的,原来是不错的朋友,现在王一鸣也把他们看做自己的上级了,大家见了面,说的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话。谁也不敢再向对方敞开心扉,生怕自己哪一句话说得不好,就把对方得罪了,政治上又多了一个对手。
比自己官小的,都是诚惶诚恐地看着自己,他们自觉就矮了三级,更是在你的面前,放不开自己,这样的人,没办法拿来做朋友,只能当是同事,在一起工作,相互之间,彼此关照一番,你投之以桃,我报之以李。你和我好,大家都好。
同事之间,级别差不多,都在不知不觉之中,成了竞争对手,一个个虎视眈眈,深怕自己的一个闪失,就成了对方的机会。所以相互之间讳莫如深,都有各自的小圈子,平常里看着是如沐春风,其实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谁也走不进对方的内心世界。
活在官场上,一个字,累,心累,不断地提防别人,也被别人提防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王一鸣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在整个北京城里,能够称得上朋友的,和自己没有利益冲突,而又可以交心的,说些在外面不敢说的实话的,也就是赵家父子几个人和自己的老同学魏正东罢了。
赵老算是自己的忘年交和大恩人,他的那几个孩子,算是自己的长兄,而魏正东,才算是贫贱之交的同学,真正的铁哥们儿。
大学毕业后,王一鸣去了省委办公厅,工作上一直顺风顺水的,很快就得到了提升,成为了厅级干部。
而魏正东,一直就不顺利。先是到了省社科院,对环境不满意,后来就考上了中国社科院的研究生,毕业后就出了国,在国外发展也不顺利,就又回了国,在北京一所高校做了教师。按部就班地混了几年,逐渐混到了教授的职称。他这个人,天分极高,对经济、政治、外交等诸多方面,都有极其精妙的研究,况且观点鲜明,出语惊人。看问题一针见血,颇有见地。
王一鸣认为,他是曲高和寡,能够真正赏识他的人还没有出现,所以他一直是大贤在野,虎落平阳。对于这样的人,王一鸣非常敬佩,所以隔三岔五,总要找他扯一扯。
王一鸣打开手机,找到魏正东的号码,拨了过去。电话很快就接通了。里面传来了魏正东的声音:“一鸣老弟,你好!”
“你好,老哥,请问今天有没有时间?”
“时间这事情,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关键是看和谁。”
“和我,就咱俩如何?”
“什么事吧,搞得这么神神秘秘的。”
“是这样,你这些天看报纸了吧,我的工作要变动了。”
“去哪?”
“去西江省。”
“做什么?”
“副书记。”
“怎么又是副的?”
第六章(8)
“没办法,你又不是中组部长。”
“哈哈,要是我是中组部长,一切就简单多了。”
“那是,那是。”
“好吧,我就把一切都推掉,会会你这个未来的封疆大吏,你说,去哪吧?”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等一会儿我和司机去接你,顺路,到了打你电话。”
王一鸣知道,魏正东还没有买车,他这些年,也没有什么大收入,只是当个教授,守着那每月干巴巴的工资,要还房贷,又要养家糊口,也确实积攒不下什么钱。
魏正东这些年,东奔西跑的,工作生活一直不稳定,结婚也比较晚。他是38岁从国外回来,到大学里当了副教授的时候,才认识了自己的一个女学生,叫曾志玲,当时才21岁,还是大四的学生。
后来两个人就开始谈恋爱,曾志玲当时非常崇拜他,就不顾家人的反对,嫁给了他。两个人结婚后,就住在学校给的一间单身公寓里。过了一年,曾志玲怀孕了,到单位要生孩子的指标,但因为年龄不够,属于计划外怀孕,就没有要来。
为了生下这个孩子,魏正东就劝说曾志玲辞了职,到辽宁的老家乡下,把孩子生了下来。所以现在魏正东还是一个人工作,要养两个不是北京户口的人。曾志玲大学毕业,因为成绩不好,没有取得留京指标,她在北京一直是打工的身份。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和魏正东的生活,她现在仍然是魏正东所在的那个大学图书馆的临时工,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2000元,对于这个家庭,也是聊胜于无。
所以魏正东的负担可想而知。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三口人。好在学校在他评上了正教授后,给他分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但还是要收钱,一平方米8000多元,一套房子,100平方,需要80多万。这么多钱,魏正东哪里有,东拼西凑了30万,借遍了亲戚朋友,就连王一鸣,还借给了他8万块钱,算是交了首付,剩下的50多万,就办了银行贷款。所以魏正东嘲笑自己说,自己是北京最早的一批房奴。
王一鸣知道,平常的时候,魏正东就是看看书,查查资料,他也没有什么应酬,他不吸烟,不喝酒,和外人也不轻易来往,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我行我素的怪人。一般的人,你也根本就没有机会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他只和少数几个经过时间检验的朋友来往。在别人眼里,他可能是个失败者,他没有官,没有钱,没有名声,没有社会地位,像他这样的大学教授,在北京街头司空见惯。随便哪个学校,都能找出来几百个。
但你只要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让他找到兴奋点,畅所欲言,你就会从他慷慨激昂的眼神里,从他掷地有声的话语里,感受他的魅力,他火山爆发一样旺盛的精力,他的思想,他对人生、世界的思考,那个时候,他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这是一个谜一样的男人。王一鸣觉得,他是一个思想者,一个时代的观察者,一个为了这个民族的未来精心准备的人,不知道这一生他还有没有机会大放异彩,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不会默默无闻到底。他的思想肯定会得到认可。虽然现在主流媒体对他采取的态度是封闭的,排斥的,但他的思想,还是非常有生命力的,无法埋没。
对这样的人,王一鸣一直都是心存爱惜、敬佩的,虽然他的观点和主流媒体格格不入,甚至是有些离经叛道,但王一鸣觉得,他看得非常远,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的许多人。他这样的人,也是宝贝,只是没有人发现他,重用他,给他施展的空间、平台。
“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相对于魏正东,王一鸣觉得,自己一直是春风得意,在仕途上发展得令人羡慕,但一天一天,在官场这个烂泥潭里摸爬滚打,王一鸣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才气比着魏正东,确实是不可同日而语。自己就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官员,每天按部就班地干着自己分内的事情,根据秘书的安排,出席没完没了的会议,看堆积如山的材料,在上面画一个又一个完美的圆圈。此外就是无休无止的视察、出国、调研、宴请等,一年到头,忙得团团转,干了什么,让秘书总结了几十页,自己拍拍脑袋,却没有几件记忆深刻的事。自己其实就是官场这个庞大的机器运转过程中的一个零件而已,况且是无关紧要的零件,有你没有你,机器都照样运转,你改变不了机器运转的方向和速度,你只是被惯性裹挟着前进,一天一天,混着日子,直到退休的那一天,被甩出机器,成了废品。
王一鸣想,这就是自己的一生,在不如自己的人眼里,自己是年纪轻轻,位子有了,权力有了,该享受的享受了,该风光的风光了,这一生是应该没有任何遗憾了。但王一鸣知道,这些都是表面现象,这样的生活,对自己来说,其实也是浪费生命,自己干的不是自己想干的事,说的不是自己想说的话,那种无力感,不是亲身体验的人,是感受不到的。
我们都是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只是从别人羡慕的眼神里,我们才知道,我们比别人活得好。不知道从哪本书里面,王一鸣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他心里一怔,觉得一语中的,是啊,我们其实已经失去了独自感受生活的能力。
和魏正东相比,王一鸣觉得,自己是官场上的胜利者,但却是思想上的贫乏者。自己的头脑,一天一天,在会议文件和上级领导的指示中,已经成了一个贯彻别人意见的机器,这是长期做秘书和副职领导形成的思维定式。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没有独当一面的经历,没有打破常规的勇气,只要跟着领导,亦步亦趋,混日子对付就行了,力求不越雷池一步,收敛锋芒,结果是收敛了几十年,自己变成了彻底没有锋芒。这也就是和魏正东聊天时,魏正东说:“你们当官的,一开始都是装傻,以为这样最安全,结果装了几十年,从小官装成了大官,终于可以抛头露面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了,但结果发现,装了几十年,自己已经没有观点了。从装傻变成了真傻!这就是现在官场上流行说套话、说假话、说空话的深层次原因。”
第六章(9)
每次和魏正东聊天,王一鸣觉得,自己都是茅塞顿开,受到了一些震动。虽然他的话不好听,甚至是有些尖锐,但你不能说他没有道理。
尤其是赵老爷子问了王一鸣那么多问题,许多是王一鸣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的,他知道,这些问题,魏正东一定都有答案,自己可以借鉴借鉴。真到了那一天,自己有机会主政西江的时候,也不会让大家觉得自己是胸无点墨,到时候临时抱佛脚也来不及。看来命运这样安排,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自己有干事的平台,魏正东有干事的思想,两相结合,说不定就可以干出一番事业。这样想着,王一鸣就不禁得意起来,自己就好像那选贤任能、唯才是举的曹操,而魏正东就是自己的左膀右臂,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郭嘉或者荀彧。
车到魏正东家楼下的时候,王一鸣打通电话,说:“到了,老哥,您老人家请下来吧!”魏正东住的是11楼,几分钟过后,就下来了。
王一鸣看他,还是穿着一件棕红色的休闲西服,花格子的衬衫,牛仔裤,棕色的皮鞋,头发乱蓬蓬的,一副不修边幅的样子。知道他是在国外待惯了,喜好休闲、自由,不喜欢一本正经,尤其是讨厌穿西装、打领带。
他拉开车门,坐进了车里,王一鸣看到,他眼睛红红的,像是没有休息好的样子。就问:“怎么了?睡不好?”
魏正东摘下眼镜,让王一鸣看了看他的眼袋,说:“写东西写兴奋了,睡不着觉。”
小吴把车子发动,王一鸣问:“这么辛苦,写什么?论文?”
“我才不写那些狗屁东西了!反正我教授已经到手了,用不着了,每年对付几篇,完成任务就行了。”
“那你写什么?”
“我写的都是我心里想的东西,要说的话,现在网上可以开博客了,你知道吗?什么人都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发表在上面,什么话题都行,多么离经叛道的话都可以讲,真痛快啊!”
“那么反动言论也可以讲了?”
“怎么不可以?主流媒体不接受,我现在可以发在网上了,那里有众多的网友,可以交流、互动,我的思想也得到了传播,自己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最近老兄都有什么高见啊?我倒是想好好听一听,走,我找个清静的地方,我们关上门,好好聊天。”
“去哪?”
“去我们部的休闲大厦吧!那里人熟,好安排。”
在出发之前,王一鸣已经和小林通了电话,让他安排一个地方,自己和朋友聚一聚,聊聊天。
小林说:“好,我安排总台,让小吴直接到总台拿钥匙就可以了,什么我都安排好,你什么也不用管,到时候把钥匙放在总台,就可以了。”
车子半个小时,就到了京郊休闲大厦,到了总台,报上林建强的姓名,服务人员知道是董事长亲自安排的客人,不敢怠慢,连忙带着大家,坐电梯去了顶楼。打开门才发现,这是酒店的一间总统套房。里面有四五间房子,足有200多平方米。装饰豪华,铺着绿色的地毯。
魏正东进了房间,在屋子里巡视一圈,看着屋子里摆设豪华的家具、卧具和卫生间里的设施,就问王一鸣:“一鸣,这样的房间,在这里需要多少钱一个晚上啊?”
王一鸣说:“具体的我也不知道,可能需要几千块吧。”
小吴说:“对外标价是6800,可以打折,最低五折,也就是3400一个晚上。”
魏正东说:“你们这些当官的,真是够腐败的,一个晚上3400啊,快赶上我一个月的工资了,我一个月,满打满算,也就是挣4000块钱。”
王一鸣说:“我也没来过,平常谁住这呢!这都是为那些外国人,或者港台的超级富豪准备的,像李嘉诚、巴菲特什么的,他们来了,才住这样的地方,一般的人,哪里住得起啊!”
小吴说:“老板,这个规模,已经落后了,那些超级富豪,现在又有更新更豪华的地方了,一晚上几万的地方,北京城里现在到处都是了,这个装修,已经跟不上趟了。所以这个酒店,总统套房闲置得最多,所以打折后才那么低。”
王一鸣说:“也是,也是,要是酒店的生意好了,这样的房间剩余不下,也就没有我们什么事了。他们闲着也是闲着,我们且用用,什么东西也不能放,要经常使用,不然坏得快。正东兄,你就当我们今天是帮了酒店一个忙好了,废物利用,这样你就没有心理负担了。我只是让小林安排一个地方,没想到这小子这么大方!”
魏正东说:“废物利用,好,你们当官的,都是这么为自己找借口的吧!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反正已经做出来了,不这样也浪费。公款消费啊,公款消费,知道吗?现在社会上怎么说,最大的大款是什么?就是公款。每年几千亿啊!谁算过这个账?”
王一鸣看魏正东书呆子的劲头又犯了,就劝他说:“好,既然正东兄有意见,咱就换个地方,要一个套间好了,才几百块钱,这样你就没有心理负担了!”
魏正东说:“我才不呢!反正又不花我一分钱,我可惜个啥呢?我还没有享受过这样的总统套房呢!”
“看看,原来有了腐败的机会,我们的大教授,也是这个样子的。大家都是人,都一样,嘴上喊反腐败,但一旦有了腐败的机会,谁也不会错过。看来反腐败的道路任重道远啊!”
这个时候,小吴已经为两个人倒好了茶水,洗好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放进了果盘里,放在了茶几上,然后一个人悄悄地走进一个房间,关上门,看电视去了。司机都这样,非常有眼色,只在需要出现的时候出现,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第六章(10)
魏正东喝了一口茶水,轻轻放下杯子,看着王一鸣,说:“说吧,叫我来,什么事情?”
王一鸣说:“我有些问题不明白,想请教请教你这个大教授,为我指点迷津。昨天晚上,我到赵老家里去,赵老问了我几个问题,我一时回答不上来,想到你这里,或许会有答案。”
魏正东说:“什么问题?”
王一鸣说:“赵老问我了三个大问题。第一个就是为什么我们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老百姓贫穷的还那么多。中国老百姓勤劳而没有致富,原因到底在哪里?第二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引进那多的外资?外资是什么?各地为了引进外资,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这样的改革开放政策,到底是有利于外国人,还是有利于中国人 ?'…'第三,我们共产党人到底是干什么的?‘共产’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新中国到底新在什么地方?他的问题,都非常大,但也非常实在、具体,看似司空见惯,但我觉得,我们现在似乎很少认真思考这些问题了,以为这都是过去时了,老皇历了,和我们没有关系了,我们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听领导的话,一天一天,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的国家就会自动独立富强的。所以面对赵老的问题,我哑口无言,十分惭愧,我想你这个大教授,一定是思考过这些问题的,从平常你的谈话里,我也听出来了,你是有见解的,所以我就想听一听,你到底怎么看。”
魏正东说:“我最近写的几篇文章,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在网上影响很大,点击率都有几百万了。你可以从网上下载,打印出来,那里数字什么的都更确切,我现在这里,就泛泛而谈。首先第一个问题,问得很好。为什么中国老百姓,勤劳而没有致富?那是因为,我们创造的财富,都在无形之间流失掉了。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们的经济发展之路,因为国内的消费疲软,内需不振,就走上了一条出口导向型经济。我们国内一直有个误解,认为日本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其实日本即使在出口最多的年份,也只是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而已,日本经济,还是靠国内老百姓的消费。老百姓工资高,手里有钱,也消费得起,所以勤劳而富裕起来了。而我们,从改革开放之后,整个国民的工资性收入,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却是逐年下降的,现在还不到GDP的30%,这就是说,我们的发展,和老百姓是越来越没有关系。老百姓手里没有钱,消费不起,国内市场只能是一天天萎缩,只能是拼命压低价格,向外国人出口,这样等于是中国人给洋人打工,白干。而自己的环境被污染了,资源浪费了,人成了现代版的包身工了,这就是当代中国人的命运,你说悲惨不悲惨!再不改变,中国人的前景,真是堪忧!
“第二个问题,招商引资,扩大开放,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给外资优惠。这样的结果,是更有利于外国人,还是中国人 ?'…'我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诉你,这样做更有利于外国人。因为我们把赚钱的机会,都留给外国人了。外资在中国,可以赚取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没有赚得的利润。他们可以不计算污染成本,给工人超低的工资,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通过向中国转移这些初级产品的生产线,利用中国的资源、人力,为发达国家生产消费的产品,把污染和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留给中国,把青山绿水留给自己,用不了多少年,我们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到了极限,我们发觉上当了。但那个时候,我们的子孙后代,面临的将是一个不适宜人类居住的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土,这样西方发达国家,就把中国牢牢地锁定在贫穷、动乱、生态灾难和人祸频发的状态上,我们将失去和西方国家竞争的资本,到那个时候,就悔之晚矣。
“第三个问题,更是非常简单,像你这一级的高级干部,每到将要提拔之前,都要到中央党校培训学习一年,培训什么,学习什么,说白了还是培训大家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共产党的老祖宗就是马克思,不管你时代怎么变,这个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不能叫‘共产党’了,叫修正主义。共产党是干什么的?《共产党宣言》里讲得非常清楚:‘共产党人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全部理论,那就是消灭私有制。’看见没有,马克思和恩格斯讲得再明白不过了,共产党就是为了消灭私有制才存在的,离开了这个,共产党就没有了自己存在的基础了。现在不知不觉间,全世界的共产党,除了古巴和朝鲜,似乎都不再公开讲这个了,这样,资本主义世界就可以欢欣鼓舞了。苏联崩溃之后,美国的总统布什曾公开说,共产主义已经失败了。而我们的理论界认为,我们现在走的这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焕发了生机和活力,证明我们没有失败。到底失败没有失败,各有各的理。但要我看,从公开消灭私有制,到大力发展私营经济;从消灭资本家,到欢迎全世界的资本家到中国投资办厂,我们的价值观,已经不知不觉间来了180度的大转弯,这种价值观的颠倒,是最令人迷惑的,让全世界的人看到,共产党是一个没有终极价值观的党,这样发展下去,前景也是不明朗的。要我看,迟早有一天,中国共产党还是要公开声明,自己的使命是做什么的。”
第六章(11)
王一鸣听魏正东慷慨激昂地说了这么多,有些问题是不宜深入探讨的,有的地方甚至是禁忌,于是只好岔开话题,说:“老哥,这些问题,不是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