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老子道德经(分类诠释)-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漫谈】解读《道德经》,最忌单从字面意思去玩弄。例如看到了〃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谷〃词句,就认为是〃让你在高处,他只要在卑下处,全不与你争,只是欲得退步占奸〃。见到〃治人事天,莫若啬〃,就认为是自私、是小气、是〃小农心理〃,认为老子是〃打小算盘的〃〃粗鄙近利〃的〃小人〃;认为〃老子之术,谦冲俭啬,全不肯役精神〃;认为〃老子之术,须是自家占得十分稳便,方肯做;才有一毫于己不便,便不肯做〃。见到〃绝仁弃义〃的字眼,便说老子之道是不关心社会。如此种种,皆是曲解了老子本意。他们所说的只是一些字面之义,所觉悟到的,只是庐山一角。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都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要真正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就要完全从他思维的角度去阅读他的著作,而且必须从整体上予以把握。如果割裂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去肢解其中一义,加以引申、演绎开去,定会达到荒谬绝伦的地步。
夫唯啬,是谓早服;
【注释】唯有啬惜自见而不主观妄为,才可谓是及早服从了天道。能认识和服从天道,便可一以贯之。《庄子》说:〃本之在上,未之在下;要之在主,详之在臣。三军五兵之运,德之末也;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礼法度数,刑名比详,治之末也。〃
早服谓之重积德;
【注释】道者,万物之所由,庶物得之者生,失之者死;为事顺之者成,逆之者败。所以道之所在,圣人尊之。及早服从了天道,可谓是不断地积〃德〃。所以庄子说:〃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天下化,渊静而百姓定。〃
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注释】克:胜。无不克:无为而无不为
用道的法则来处理事物,就能柔胜刚、钝胜锐、朴胜巧、俭胜奢、谦胜骄,就没有不成功的,故曰无不克。无事不成功,则莫能窥其能力的终极,便堪当大任。《记》说:〃通于一而万事毕,无心得而鬼神服。〃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注释】能力不知极限就可以担负起管理国家的重任。韩非子说:〃凡有国而后亡之,有身而后殃之,不可谓能有其国,能保其身。夫能有其国,必能安其社稷;能保其身,必能终其天年;而后可谓能有其国,能保其身矣。〃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注释】母:根本,原则。深根固柢:谓根基深远者能根柢坚固。
掌握了治理国家的原则,统治便可长久。治理国家的原则是什么呢?就是啬,就是啬其物而不奢侈浪费,啬其欲而不贪婪妄求,啬其意而不主观臆断,啬其动而不率意妄作。而是用道性、德性来处理事物;是以百姓心为心,不以一己或一集团的意识来强奸民意;是不以形名来搅扰人民淳朴的心性。这是深根固柢,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方法。
意译
管理人民,事奉天道,没有比啬其私欲自见而不主观妄为更重要的了。
唯有啬惜自见而不主观妄为,才可谓是及早服从了天道。
及早服从了天道,可谓是不断地积〃德〃;
不断地积〃德〃则可无往不胜,无往不胜则不知其能力的极限;
能力不知极限者就可以担负起管理国家的重任。
掌握了治理国家的原则,统治就可以长久。
这就是深根固蒂,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方法。
原六十章 治大国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治大国,若烹小鲜。
【注释】小鲜:小鱼。
治理国家,如同煎小鱼。煎小鱼,不可扰,扰之则鱼烂。治大国,当无为,为之则民伤。所以治大者不可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怠,怠则废。
韩非子说:〃工人数变业,则失其能,作者数摇徒,则亡其功。一人之作,日亡其半,十日则亡五人之功矣。万人之作,日亡半日,十日则亡五万人之功矣。然则数变业者,其人弥众,其亏弥大。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变,民务变谓之变业,故以理观之;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美国前总统里根也曾在国情咨文中,引用〃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管理一个大国家,就像煎小鱼一般,是不能随便折腾的。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注释】鬼:妖孽。不神:不作怪。
国家不仅有权也有责任遏制和惩罚犯罪,并保护守法公民。黑道猖獗,是因白道腐败。在地痞流氓、妖魔鬼怪横行的地方,必然有贪官污吏、国贼禄鬼在为其做保护伞。
所以,治国之要,在于治道;治道之要,在于治官;治官之要,在于除奸。道正则滥官污吏不能逞其威,滥官污吏不能逞其威,则邪神野鬼不能行其神。
故而圣人以道治理天下,则公道昭明,人心纯正,上下安于性命之情,不邀福,不稔祸,善恶祸福,悉听于人;而妖诞之说,阴邪之鬼,也尽皆偃旗息鼓,不得存乎其间,故曰其鬼不神。
【漫谈】作任何事,总会有人说三道四。政治游戏中的文明人因为总是考虑各方利益和意见,遵守规矩、瞻前顾后,以致于造成好事多磨、好梦难圆。而政治赖痞却是百无顾忌,一旦权力在手,常常无视监督、立法机关,而明火执杖地任意而为、滥施暴力,或强力通过各种宪法修正案,解脱对自己的束缚,其奸毒却往往能够得逞。
公平合理的制度,应有宪制传统和容忍精神,使得权力和财富按游戏规则在法律的程序下能和平的进行转移。然而,政治赖痞对规则的限制,却往往是不屑一顾。怎么样设置才能使规则中行动的线条宽松一些,以减少对文明者办事的羁绊、减少文明者只是为了顾忌舆论麻烦而被迫去作的一些讨好的表面文章;怎么样设置才能使规则坚不可摧,以便有效地限制和杜绝政治赖痞“玩弄法律”的违规行为,防止其鬼成神;这乃是民主政治中两项最严肃的课题。
【漫谈】在1990年,新加坡是唯一的没有民主政治体制的非石油出口的〃高收入〃国家,新加坡的领导人公开拥护与西方民主的价值观相对立的儒教价值观。李光耀认为,美国人信奉多党制、不同意见、激烈的辩论、相信启蒙来自观念的冲突。不过,事实上,观念的自由市场并没有带来和谐的启蒙,而是不时地导致暴乱和流血。政治竞争不是日本文化、也不是中国或亚洲文化搞政治的方式。这会导致争议和混乱。对抗性的政治在新加坡这样的多种族社会尤其不合时宜。在八十年代,李光耀把儒教价值观的传播着作是其城邦国家的高度优先的工作。并采取有力的措施来限制和镇压不同的意见,以及阻止批评政府及其政策的媒介的传播。
所以,民主只是为防止独裁专制提供了一种解决办法,但它未必能解决其他的所有问题,故而不能死板地只是追求于民主化的某些形式。各种不同形式政治的生命力,与不同形式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或混合经济………的生命力一样,其长短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它们的伦理性,而是它们的差别性生存效果。任何实体的差别性生存效果的优劣,万物基因差别性生存效果的优劣,才是一切事物进化选择传承者的实际标准。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注释】以道治国者何?一是在上者不贪为妄施、不用形名来扰乱人民淳朴的心性,不用一己或少数人的意志来取代百姓的意志,不以救世主、百姓代言人自居来强奸民意。二是实行〃大社会,小政府〃,尽量不用繁杂的关卡衙门、苛刻的政刑法令来滋扰百姓,不给奸胥猾吏留有可乘之机。这样,妖孽之徒伤不了人,圣人的治理也不伤人。
【漫谈】得不到有效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将产生腐败。所以,对权力的限制必须有制度上的牵制与平衡。
【漫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说:“长期以来,在美国广泛地存在着一种信念,美国需要一位真正第一流的商人来掌管政府,需要一位已被证明能胜任并能有效地掌管一个大型企业的人。其实,这一点并未切中要害。经营管理是一回事,领导能力却是另一回事。正如甫加利福尼亚大学商学院的沃伦·本尼斯所说:〃经理们的目标是必须把各种事情办得正确,领袖们的目标是必须做正确的事。〃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事呢?可能应该是这样:如果是因为某种客观原因,或因某“大人物”的胡作非为,造成了社会的“沧海横流”,这时显现的领袖“英雄本色”应该是拨乱反正,使社会恢复其自然的合谐。而当社会自然和谐时,领袖正确的事应该就是维护这种和谐,记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不去奇思妙想地进行胡作非为。也就是说,只作“治世之能臣”,而不作“乱世之奸雄”。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注释】任法而不任人,则法有所不通,无以尽万变之性;任人而无法,则人各有意,无以定一成之论。国家之败,缘由官邪,任贤而理,任不贤而乱。不仁者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只有官清法正,方能弊绝风清。哀公问孔子,何为则民服?孔子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所以常言道:〃只愁堂上无明镜,不怕民间有鬼奸。〃能行道,则妖孽之徒伤不了人,圣人的治理也不伤人,两者都不伤人,所以德泽就都交润于人民了。
意译
治理大国,如同煎小鱼:繁扰则鱼烂,妄为则民伤。
以道来治理天下,那妖孽之徒就不作怪。
不是妖孽之徒不作怪,是作的怪伤不了人。
不但妖孽之徒作的怪伤不了人,而且圣人的治理亦不伤人
两者都不伤人,所以德泽就都交润于人民了。
原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注释】谷:川。百谷王:百川汇集的地方。下:处在下游而使水能汇集。
江海之所以能为一切河川溪流所汇往,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所以为百川所聚会。老子以江海为百谷王来比喻统治者也应以谦下来依从民众。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注释】欲上民:要想治理人民。言下之:要先听从人民的意愿。欲先民:要想领导人民。身后之:把个人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国兴在于顺民心,政废在于逆民心。故王者以民为天,以天下人之心为心,以天下人之意为意。如果只是〃是非好恶随君口,南北东西逐君眄〃,则只可欺当时之人,而不可欺后世。因为〃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 定公曾问孔子:〃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答道:〃言不可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善乎?或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漫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有些被广泛赞扬为〃伟大的领袖〃者并不一定都是好人。俄国的彼得大帝就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亚历山大一世和拿破仑也都不是以自己的政治家风度而是以征服者著称于世。当我们谈到历史伟大领袖人物时,很少提到那些在高度道德水平上治理国家事务的人,而是更多地谈到这些人:他们以宏伟的规模非常有效地行使权力从而极大地改变了本国和世界的历史进程。邱吉尔和斯大林在不同意义上都是伟大的领袖人物。没有邱吉尔,西欧也许会遭受奴役。没有斯大林,东欧也许会获得自由。
莎士比亚曾写道:〃有人生来伟大,有人变得伟大,有人的伟大是强加的。〃邱吉尔不是为了威名而谋求权力,或是为了拥有权力以便自行其是的那些领袖人物,他谋求权力是因为他真正地意识到自己能够比别人更好地运用它。他相信自己是他那个时代的唯一的有能力、有资格和有勇气去处理某些重大危机的人。”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注释】圣人地位虽然居于人民之上,人民却不感到压抑;领导人民在前,却没给人民带来妨害。武王曾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而勿败,生之而勿杀,与之而勿夺,乐而而勿苦,喜之而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宜也。民失其所务,则害之也。农失其时,则败之也。有罪者重其罚,则杀之也。重赋敛者,则夺之也。多徭役以罢民力,则苦之也。劳而扰之,则怒之者也。〃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注释】推:推崇,爱戴。不厌:不厌弃。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乐民;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民。郑板桥诗曰:〃衙斋夜听萧萧雨,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若是如此以百姓心为心者,怎会不受到民众的拥戴。
所以,治理国家,只要时时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自然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注释】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所以,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孟子曰:〃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为善。〃
孙中山说:〃我们是为国民而存,而不是国民为党而存。〃得民心者得天下,故以天下众人之意为意者,谁能与其争焉?舜戒禹道:〃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意译
江海之所以能为一切河川溪流所汇往,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所以为百川所聚会。
因此,为政者要管理人民,必须不师心自用,而应唯民意是听;要领导民众,必须把个人利益放在人民利益之后。
所以,圣人地位虽然居于人民之上,人民却不感到压抑;领导人民在前,却没给人民带来妨害。
因此,天下的人民都乐于拥戴而不厌弃他。
因为他不与人民之意愿抗争,所以天下无人能和他争。
(第二节)见素抱朴,民风淳朴
原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注释】美丑和善恶都是相对的、比较的概念,它们是矛盾的统一体。天下如果没有〃美〃,就不会有〃丑〃。没有〃善〃,就不会有〃不善〃。纯朴之世,人们不知有丑恶,也不知有美善,一切皆顺其自然,行当行之道而不认为是美、善,纯粹发乎本性而已。
有无相生,善恶相成。立美善之名显于前,必有丑恶之名见于后。人们好名心切,争美善之名生怕落后,避丑恶之名唯恐不及,绝对化的形名观念意识逐渐将会使人离质尚文逐末忘本。人们对事物形名的关注,使之忽略了隐藏在深层次的、最本质的东西。虚名遮掩了实质,成见替代了思考,人们良心的真知被混淆,以致有百伪美善混杂其中而不知,有百真丑恶隐藏其间而不觉。
禅让,可谓美名,而魏文晋武假之;恤民,可谓善行,而陈氏厚施假之,谦恭下士,可谓美德,王莽假之,此即所谓恶与不善。巨奸大滑还往往利用宣传,利用权势把自己、把自己的理论、把自己的行为确定为美、善,并且炮制出各种〃当然对〃和〃可恶罪〃,来掩护自己蒙蔽人民。例如,英明、伟大、神圣、革命、左派、积极、忠贞、坚定、勇敢、爱国等等美名,对立双方都争相自冠之;长毛、拳匪、康党、共党、乱党、赤匪、共匪、北大派、走资派、保皇派、美帝、苏修、资本家、地富反坏右、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落后、背叛、教条主义、修正主义等等丑名都争相给对方乱扣之。
那些“当然对”者和他们的言行难道就一无所非?那些“可恶罪”者和他们的言行难道就一无所是?这些善恶之名就如同京剧里的红白脸谱,人们往往依世俗成见,天真的认为红脸者即是忠臣,所作所为皆是〃当然对〃,白脸者即是奸臣,所作所为皆是〃可恶罪〃,以为这无庸置疑,以致若干年后觉悟时方感叹〃当年好困惑!〃鲁迅说:〃我先前总以为人是有罪,所以枪毙或坐监的。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多,是先因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
【漫谈】道德和伦理价值,只是一种社会制定或认可的行为。它无非是人们所制定的一种契约,是主观任意的,而且往往因观点、立场、时空等等种种客观因素而截然不同。它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所以很难正确的判定对或错。《淮南子》中说:〃好憎成形,而知诱于外,不能反己,而天理灭矣。〃故而道德价值往往容易被〃大伪〃所利用,成为造孽作恶的借口。
【漫谈】邓小平南巡讲话中说:“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漫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句话曾是一个时期媒体上的口头禅,当然是宣扬这是善行了,但益于局部为害整体的地方保护主义也就应运而生,四处泛滥,流祸不止。后来一个时期,又有各种能人志士走红媒体,所谓思路能改革创新,行动能大刀阔斧,有能力、有魄力,开拓了能人经济。但紧接着,各地强迫农民的逼种逼养之风也随即盛行开来,结果导致了很多劳民伤财。这些现象的前后发生,难道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老子所谓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难道不应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和忌戒?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注释】相生:相互产生。相成:相互形成。相形:相互对照。相倾:相互显对。相和:相互配合。相随:相互跟随。
万物生于有形,而有形又生于无形;万物存在,同时又不存在,这是因为万物在不断变动和演化,是在产生和消灭。事有难易,虚心应物,因势利导,则难亦将为易;逆性悖理,率意而为,则易亦将成为难。长和短是相形而见,高和下是相对而显,音和声是相配而和,先和后是相邻而随。这些都是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关系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一有俱有,一无俱无。美与恶、善与不善之相因,也是如此。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注释】处无为之事:处虚心应物的不造作事端之事。行不言之教:行以身作则的无言教化。
圣人深明自然运化之机,知晓左右人们行为的不是对他们的说教,而是他们经常耳濡目染的景象,故而使自己的行为附合于道,循理应物,处顺应自然不任意妄为之事;则天行化,行正己正人之不言之教。使人民处于浑厚的淳朴风气之中。
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名而善性存。婴儿生,无教师而能言,是因与能言者相处。所以,化世育人,上如标枝,引而不发,民如野鹿,似影随形。以致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行为端正而不知可谓善。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
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万物作而不辞:顺应自然,不造作事端。有:占有。恃:自恃。弗居:不自居。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大道虚无自然,清静无为,造就适宜万物生长的大环境,任凭万物自作自息而不妄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了力而不自恃,功成而不自居。正因为它有功不居,所以它的功绩不会失去。
意译
天下人若皆知某些事物可誉之为美,对另些事物认定可恶的成见也相对产生,结果将会是不美;若皆知某些行为可誉之为善,对另些行为认定不善的判属也相对形成,结果将会是不善。
所以,有和无是相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