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老子道德经(分类诠释)-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的悟察与遵循
原十六章 致虚极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注释】致虚极,守静笃:尽量使心灵达到虚寂状态,牢牢地保持这种宁静。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万物生长变化,我因此观察到了它们循环往复的法则。
事物的生成变化有其共同的基本法则,万物也都遵循着这一法则在不断生灭、变化、发展。自然界中的现象,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诸如昼夜的交替,四季的变换,它们都是由自身运动表现出的一种互补、和谐、均衡。自然是孕育这法则的本体,也是万物返本复初的渊源根本。
【漫谈】致虚守静,并不是说要绝物离人,而只是要求人们排除事物的影响,隔绝欲念的干扰,在主体清静万物不足以扰我本心的境界中,通过个人的觉悟来达到非我之伟大,让自我的界限化为宇宙的无限,让那个冥想宇宙的心灵也分享这种无限。这时,主体思想便会更切近于客观世界的本质,就更能同宇宙的本体有所契合、感通,人的精神就会更直接体察觉悟到整体性的道,更深刻地把握客体世界的奥妙,更能洞察觉悟到万物的共相。就能理解到不能期待从“神”或者其他地方得到恩赐,自身就是“神”的一部分。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尼采说,智慧就意味着孤独地沉思,用直觉悟察万物的本性,这是哲学家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庄子也曾说:〃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后世许多坐禅学道者,盘膝打坐锻炼形态,收摄身心只为入静而入静,这岂是佛家、道家究竟?未能自复其性,虽止动息念以求静,其实这并非真静。古人所谓:〃试扣禅关,遍参从席,误了几多年少!〃〃积雪为粮,磨砖为镜,多少人到头空老!〃这便是其流弊所生的结果。这其实是从对形上理念的洞悟,误入为对形下境物的追求。
老子对道的概念,并不是虚构的,而是其直觉思维和理性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不脱离形下的形上之学。而脱离形下的形上之学,只能到信仰中去寻找。老子探索〃道〃的方式就类似西方哲人所谓的〃直觉〃,他们把人本能的最佳状态称作直觉。他说,〃我所说的直觉是指那种已经成为无私的、自意识的、能够静思自己的对象并能将该对象无限制扩大的本能〃。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注释】芸芸:繁杂众多。各复归其根:最后还是各自复归本性,归复、顺应其赖以生存的〃道〃。
大千世界,万物芸芸,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在尽力使心灵达到虚寂的极点,坚守清静达到极点时,我们可以观察觉悟到万物生长变化的循环往复规律。那万物尽管繁杂,但最后还是各自复归本性,顺应其赖以生存的〃道〃。
【漫谈】老子对万物生灭的认识,类似西方古代哲学家泰勒斯。泰认为万物都出于一种简单的元质,它是无限的、永恒的而且是无尽的。元质可以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各式各样的实质,它们又都可以互相转化。他说:〃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注释】归根曰静:复归本性,复归、顺应其赖以生存的〃道〃,便可以平和虚静。静曰复命:能够平和虚静,便可以说是依从了天道客观法则的命令,回复了天赋的本然。复命曰常:顺应客观自然,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常规。知常曰明:能够认识到这种万变不离其宗是事物演化的常规,可谓是明智。
人们处理事物,应该把握住道的普遍常规,体会到循道保德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抓住这一根本,在实践中则能无往而不胜。孟子曰:“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漫谈】道乃是万物之宗本;万物,乃道之末。道在万物和人身上的体现就是“天性”、“本德”,在万事中的体现就是规律、法则。既然道在人身上表现为天性、本德,那么对人来说,只要复归于本性,就等于体悟到了道的妙义,即所谓“道之大,复性而足”。人的天性,源于自然,若无污染,本可不假修为,无意而安行,但世人往往见闻浅短,身心纷乱,驰骛于争夺之场,其本性被名利与物欲所蒙蔽。所以俗人就有一个复性的过程,复性的具体方法就是去妄。妄是人对事物的错误认识,它如尘埃一样遮蔽着人的本性,因此,只有去妄,才能使人的本性恢复到原来的澄明状态,以复其天性。然而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逐渐消除本性之外的东西,心性之外物消除一分,本性就复一分,这样不断“消之复之”,才能最后至于“复命”。
【漫谈】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不知常,妄作,凶。
【注释】常:事物演化的常规,指〃道〃。妄作:不顾客观规律的胡作非为。
老子的道指出了宇宙物理与人事必然法则的因果律,自然界的事物都摆脱不了自然律的规矩,所以人也必须修德以依从于道。孟子说:〃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这里所说的天、命,指的就是客观自然的必然规律。不依从这常规之道的胡作非为,必定会受到自然法则的惩罚。哲学家黑格尔也认为老子所谓的〃道〃就是理性、尺度。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注释】容:包容、宽容。公:公正、公平。殆:危险。
老子哲学不仅仅满足于对道亦即是对万物生成变化规律的认识和说明,而且还要从中确立人生和政治的行为准则。圣人最显著的品格,就是对自然万物与人类社会基本规律的掌握与运用,将自己的行为与天地万物的运行变化规律融为一体。能明白这永恒的客观法则,对事物就会淳厚宽容;对事物淳厚宽容,方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方能全面周到;全面周到,方能符合自然法则;符合自然法则,方是符合道;符合道,方能平安久长,终身没有危险。
【漫谈】一个能理解万物共相的心智才会像上帝那样公正地观看世间事物,而不是从一地一时的观点出发;它会不期望、不恐惧,也不受习惯信仰和传统偏见的束缚,而是恬淡地、冷静地、以纯粹追求公理的态度去宽容和博爱事物。他会把公理看成是不含个人成分的、纯粹的,是人类可以达到的知识。为此,对待共相的知识,便会比对来自感官的知识更为重视;因共相的知识是个人经历的事件所不能渗入的,而感官的知识则必定依赖于独特的个人观点,依赖于人身,而躯体的感官在感觉事物时,有时会歪曲它们。只要心灵习惯于这种共相,它便会使自己不是归属于一座和其余一切相对立围城中的公民,而会把个人目的和欲望看成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从而会自然地在行动和感情的世界中保持自由和公正,故而会终身没有危殆。
意译
尽力使心灵达到虚寂的极点,坚守清静达到极点,万物共相生长变化,我可以观察觉悟到它们的循环往复。
那万物演化尽管繁杂,但最后还是复归、顺应其赖以生存之〃道〃。
复归、顺应其赖以生存之〃道〃,便可以平和虚静。能够平和虚静,便可以说是依从了客观法则之命令。
依从客观法则之命令,是事物演化的常规。能对这常规有所认识,可谓是聪明。
不能对这常规有所认识,而主观妄为,其结果将是危、殆、险、凶。
明白了这永恒的客观规律,对事物就会淳厚宽容;对事物淳厚宽容,方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方能全面周到;全面周到,方能符合自然法则;符合自然法则,方是符合道;符合道,方能平安久长,终身没有危险。
原四十七章 不出户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不出户,知天下;
【注释】宇宙中万事万物都生于道,而最终又归于道,因之万事万物必然存有内在的同一性。世俗眼光仅仅注意了万事万物的差别相,而老子则从总体齐物的视角揭示了事物间的本质联系,体悟到宇宙万物中最本质的共相,就是这“道”。
【漫谈】科学揭示了人的生物学本质,人也仅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天地万物都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他们同源同体,途虽殊而同归,所以也有同体同功而异用的法则和原理。人作为认识主体来讲,有着认识客体本质的趋势和能力,如果能把自身对象化,以某种体验的方式参与对客体本质的思考,在对本质有所认识的前提下,再经逻辑推导,就可以对那些未显现为现象的未知领域提出某种预见。
张载说:〃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说:〃尽心则知性,知性则知天矣。〃这便是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由自己的个体德性推知了天地万物的共同道性。所以,圣人能由近知远,而万殊为一,〃执于一而万事毕〃。故而君人者不下庙堂之上,而知四海之外,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了。
不窥牖,见天道。
【注释】窥:由小孔缝隙瞧看。牖:窗户。天道:事物的普遍规律。
审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老子对道的理念类似古希腊人的认识论: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实体,单个实体可以从中分离出来,从外到内加以分析,对实体的本质性认识形成概念,与实体的性质相一致,它与实体是对应的。这也象全息粒子的分析方法:孤立的分析建立在整体的范畴之上,整体是各组成部分的机械总和,部分可以脱离整体而存在,并保持它的本来状态。系统分析方法是将二者统一起来,揭示其内在联系的秩序性。根据全息律的三条原则(对应、同构、共效),我们不难发现,在三大和谐(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之间实际也存在着类似的全息关系。
承认每个人都具有共性,把社会视为具有普通人性的联合体。然后从个人的体验,个人与个人的相互关系中推导出〃自然状态〃。己心即人心,人心即天心,人道即天道。人与宇宙的关系可谓是混沌模糊的辩证全息学。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注释】出:出门。弥:越,愈。
道有大常,理有大致。马克思主义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更要看到总体。宇宙中的万物纷纷芸芸,而“道”却是他们的总体、本根。由于万物形态及现象的多样性,所以任何感官的把握都只能达到片面的局部。只有理性的思辨才能把握万物总体实质上的“道”。所谓“路常以多岐亡羊,人常以多知丧识”,因为曲思于细者必亡其大,心迷于事者必懵于道。
事物之叶枝百条,其源本一根。故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道是一切事物的总法则,是事物的共性。能对这一总法则有所认识,就能〃一法诸法宝,万法一法道〃,就能〃执一而为天下式〃。执古之道,可以御今,虽处于今,可知古始,故不出户不窥牖而可知。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注释】不行:不必出行。不见:不必亲眼所见。不为:并非是什么也不做的意思,而是说不必自做聪明的执意妄为。
圣人能原天地之道而达万物之理,孔子所谓〃君子上达〃,〃上达〃就是对道的认知。体会大道,必须去除外诱之蔽,反求自身便可自得之,因为古今一理,人我同心。所以审己可以知人,以近可以知远,以微可以知明,以一可以知万。
韩非子说:〃能并智,故曰不行而知;能并视,故曰不见而明;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故曰不为而成。〃
【漫谈】王安石说:“人道极,则至于天道。”这意思是说人道的最高境界是以天道为圭旨,政治上的有为不能是任意而为,而是以天道作为参照,按天道之自然原则来进行政治运作。
他说:“天道绵绵若存,故圣人用其道,未尝勤于力也,而皆出于自然。盖圣人以无为用天下之有为。”“无为”,并不是指垂拱静默式的毫无作为,而是指顺应自然的行为方式。他特别指出:“圣人未尝不为也,盖为出于不为。圣人未尝不言也,盖言出于不言。”所谓“为出于不为”,就是以无任意而为的方式而为。所以他又说:“有为无所为,无为无不为。”从效果上来说,那种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有为”,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而顺应事物发展规律、毫不费力的“无为而为”,则无事而不成。
意译
不必出门面面俱到的去了解,就能知天下事物的基本道理;不必频频观望窗外,就能知其自然的普遍法则。
走得越远,被纷乱所迷,对〃道〃的主旨就明白越少。
所以,圣人无须四处出行就能知晓万物的普遍之理,无须事事亲眼窥见就能明晓事物始终,不待一厢情愿的执意施为便能有所成就。
原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为一。
【注释】致诘:究诘,追究。
夷、希、微,这些都是老子用来描述道的这种难于感知。因道无形无状,所以难以用感官来感觉它,而只能以我们的经验,用我们的思维去觉悟。道既是万物的本原、本体,又是万物生成变化的普遍规律。
《吕氏春秋.仲夏纪》中说:〃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有知不见之见、不闻之闻、无状之状者,则几于知之矣。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现代科学家也认为,天体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原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夸克构成,而夸克是看不见的。
【漫谈】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到兴趣的一切问题,几乎都是科学所不能回答的问题;而神学家们信心百倍的答案,也已不再象它们在过去的世纪里那么令人信服了。宇宙有没有统一性呢?究竟有没有自然律呢?还是我们追求自然律仅仅是出于我们爱好秩序的天性呢?实际上老子所谓的“道”,就是这种统一性,就是这种秩序的自然律。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注释】不皦:不显明。不昧:不摸糊。绳绳不可名:幽昧渺茫,难以形容。
其上不皦,是说天地之始,浑沌一气,其景象不太显明。其下不昧,是说天地万物生成之后,这些有形有象的东西,其生长变化却是有规迹可寻,其情状并不模糊。这万物赖以生成变化的东西,它绵延不绝又未尝须臾离去,却又难以名称概括,只好复归于无物之称谓。
【漫谈】我们的直观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经验知识,它告诉我们有关我们所认识的特殊事物的存在和它们的一些性质,另一种是先验知识,它告诉我们殊相与共相之间的关系,使我们得以根据经验知识中所提供的特殊事实通过联想观念作出推论。我们的派生知识很多都是依赖于某种先验知识,通常也依赖于某种经验知识。像引力定律的原则就是凭借经验和某种完全先验的原则(例如归纳法原则)的结合而得到了证实。
老子就是凭借从“其下不昧”的世间现象中得到了经验知识,并通过对这经验知识进行归纳推理,得以认识了万物共相的先验知识,并用这先验知识“以御今之有”,就能对处理现今事物有所帮助。
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
【注释】无状之状:是说其不可见但可知,却又无法形容的〃道〃的无形状态。恍惚:若有若无,微妙难测。
化生万物的原物质与化生所遵循的规律,欲说其无,万物却由之以成;欲言其有,而又不见其形,所以说它是无状之状,无象之象,其惚恍难名。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有人们经常碰到却又难以认识的这种浑沌现象,但这浑沌现象并不是简单的无序,而是无序中的有序,是一种不具备周期性和其他对称性的有序,所以老子称之为恍惚。
黑格尔认为,老子所谓具有〃夷〃、〃希〃、〃微〃三个特点的〃道〃,就是虚、无、恍惚不定的抽象的普遍。韩非解老篇曰:〃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今道虽不可得闻见,圣人执其见功以处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像之像。〃
【漫谈】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一切确切的知识,依靠检验分辨的属于科学;一切超乎确切知识的教条,依赖信仰分辨的属于神学;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则是哲学。老子实际上就是在哲学的范畴内以近似科学的态度来探索那本应是属于神学的不确切事物。
爱因斯坦说:“人们总是追求以适当的方式形成一个简化的和容易领悟的世界形象,一幅世界图像,一种关于经验的世界如何相互一致的前后一贯的见解”。但是,“真实世界的复杂现象是不能立即以必要程度的逻辑完备性和精确性来研究的。科学家虽然能求得〃高度的纯粹性和明晰性,但却要牺牲完整性作为代价,而历史教导我们,一旦世界的形象在简化的基础上成功了,其结果至少在原则上可以推广到每一种自然现象,在它的复杂性和完整性方面,全都和实际发生的一样。”
爱因斯坦认为:〃要得到[伟大的]基本定律,没有逻辑的通道,而只能靠直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怎么都行,或者认为科学已经丧失了它的权威,注定要盲目地从一个发现或理论体系瞎闯到下一个。而是说,虽然从经验到理论的基本定律没有逻辑的桥梁,但在实践上我们对我们理论的真实性有很好的检验方法。此外,它根于这样一种惊人的事实,即直觉在成分非常混杂的科学共同体中有可能取得一致。
为什么我们的心灵能深入到外观后面找出少数普遍有效的定律?它怎么能够在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之间来来回回找到出路?在这一点上,爱因斯坦坦诚地承认,他没有确定的答案。但这没有使他在沮丧无助中崩溃。他有一个大胆的建议………我们的心灵受到莱布尼兹高兴地称之为“先定和谐”的指导。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事物的特殊规律。一般规律存在于特殊规律中,所以,哲学研究要吸收具体科学的成果,它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最高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由于普遍规律规范着特殊规律。所以,具体科学研究又要以哲学为指导。老子的哲学世界观就是探索世界的普遍本质和规律,因而对具体事物有指导意义。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注释】老子探讨客体世界的本质,是建立在个体分折与整体思维基础上的综合,是分折与综合的有机统一;是一种模糊思维中的有序思维,并力图予以整体地把握。他把古往今来宇宙万物的变化,都纳入道的范畴进行思维,把规律从浑沌的总体中整理出来,使之清淅化和有序化。而客观世界的起始和终结,却实在是难以见知,所以老子说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严复说:〃见首见尾,必有穷之物;道与宇宙,皆无穷者也,何由见之?〃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注释】执:依据、根据。御:驾驭。古始:原始。道纪:道的纲纪,道的规律。
虚通之道,自古固存,其原始虽然恍惚不清,好象什么也没有,但实际却是一种真实的
存在,它就是造就万物的元物质和这些元物质在万物演化时所依循的法则。老子就是根据其
下造就的这些清清楚楚的万物和较为清楚的万物演化所遵循的规律,推知了那远古以来就存
在的惟恍惟惚的道。
要认识生活必须回顾,而回顾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前瞻。
【漫谈】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被指为是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把大量信息组织为有意义系统的能力。用行为学家古尔德的话来说,智力便是“摆脱成见的束缚,创造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