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克纳传-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手机访问 m。
………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莲动下渔舟】整理
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福克纳传》作者:戴维·明特

内容简介:

福克纳是20世纪世界文坛的一个奇才,因创作《喧哗与骚动》等不朽名著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自小脆弱而又孤傲。求学期间三次退学,从而沉浸于他那“想象的王国”。最初写作一次次被退稿使他孤寂的个性加剧。为了挣钱谋生,他曾长时期“卖身”于好莱坞写剧本,却又一次次从那令他厌倦的场所逃离而去。生与死是他思考的永恒主题,成功与失败是伴随他的命运两极。在命运的大颠簸中,他的生活“不无垢浊”:每次失意和失望后,长时间酗酒,几近自戕;他又喜追逐情人,甚至年过半百,还为爱上“比女儿大不了几岁”的琼?威廉斯而“死去活来”;热恋使他文思活跃,从而把他一次次从绝望中推向“生”,诞生了不少煌煌巨著。在这本与众不同的传记中,读者不仅能认识大作家福克纳,还将能认识“酒鬼”福克纳、“多情种子”福克纳和代表美国国务院出访的“特使”福克纳……

=

一部传记的写作(代序)
骚动中走完一生的人(汉译本序)
内容提要
第01章 瘦小的男孩和入土的巨人
第02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第03章 艺术家的不同形象
第04章 伟大的发现
第05章 自我的明灯
第06章 成名
第07章 三进巴比伦
第08章 巨人的两大招
第09章 黑暗时期前后
第10章 盛名面面观
附录一 福克纳家族年表
附录二 福克纳主要作品目录

=

    一部传记的写作(代序)
    我写这部书有两个重点:一为介绍福克纳的生平,力图表现出他一生的意义;一为讨论他的著作,不论是否出版,力图加以阐释,但此书不是有关福克纳生平的新材料汇编,也不是重读福克纳作品的心得。写生平时,我参考了许多论文、专论、论著,特别是约瑟夫·布洛特纳的《福克纳》(1974)一书,此书堪称福克纳的资料大全。我从头至尾力求勾勒出福克纳的生活和艺术之间的联系,以评论其著作为辅。因此,请读者特别注意我要讲的福克纳的不无垢浊的生活和他的伟大艺术成就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转化。福克纳确有可爱之处,但时而冷漠、毫不体恤别人;他仁慈善感,但时而残酷无情。他既有极高的创造力,又有极深的破坏力。但是,他的一生不仅是一则不无垢浊的生活竟能产生伟大艺术的故事,也是一则垢浊和成就竟能互为因果的故事。因此,我尽量把他的生平视为写作的一生,把他的艺术视为他的一生的再现来介绍。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福克纳的成就是伟大的。他的一生比我们原来所设想的更为丰富多样;他的生活和创作的关系异常复杂,不仅因为他从来就不是一位寻常意义的自传性小说的作家,还因为他本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不一致。早在写作生涯的初期,大约在发现他所谓的约克纳帕塔法的想象王国并以之为他的识别标志前后,福克纳决定以他的艺术为“试金石”。他要“在一本书的前后封皮之间再创造”他准备丧失而且悲悼的那个世界,此外,他觉得什么也不能使他满足,他这就开始写作,希望抓住他的“世界和对这个世界的感受”,结果发现艺术“必须发自肺腑”,方能真正唤起共鸣。可是,在艺术生涯行将结束,希望找到某种视角来回顾自己的成就时,他看见的仿佛是某个陌生人在表演令人难以置信的绝技。据他自己说,使他困惑不解的并非是他在其中看到的种种关系,而是看到自己写的作品和自己的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竟如此之少”。
    为了尽量揭示福克纳引起的共鸣是怎样发自肺腑的,我把他的生活和艺术同时叙述,将二者作不同的搭配和结合。我始终假定两种情况:一种是明显的事实,一种至少是貌似真实的事情:第一种情况,福克纳凭借他的禀赋探索一个真实的空间,发挥他的天才创造出一个想象的空间。第二种情况,禀赋提供发挥天才的途径,天才提供发挥禀赋的途径。通过研究他所探索的空间和度过的一生,试图阐明他想象出来的世界和创造的不同的自我;通过研究他想象出来的世界和创造的不同自我,试图阐明他所探索的空间和度过的一生。我列举一些人们熟知的事,也强调指出一些不为人所知的事,力求在众多的转折关头中找出创始的经历和定型的经历,在众多的外表中认出深层的面目。即使我们认为(福克纳或许也那么认为),书在某种意义上是“作者的私生活,是一个人的不公开的孪生兄弟”,我们仍然知道,实际生活和落笔成文之间的一切关系都应存疑;在福克纳身上,这种关系更显复杂,一方面因为他的作品固然巨著居多,但多种多样,质量参差不齐;一方面也因为他从来就不是一个易于了解的人。他的一生,至少是一生中现在尚能断定的部分,受到种种互相矛盾的冲动的驱策:既想逃避生活,又要探索生活;既要千方百计掩饰思想感情,又渴望用一句话来袒露思想感情。这种动力形成了他那比常人更加有趣的一生,也造就了他那感染力极为罕见的艺术。
    福克纳在开始写作以前,在尚未成名以前,久已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
    他常常追求奇异,执意强迫自己甘冒大风险,做一个“体质孱弱但敢于反抗命运和环境的人”。但他始终变幻无常、难以捉摸:有时心情粗暴,而对之怡然自得;有时躲躲闪闪,不露真情;有时则欺诈蒙骗。他十分怯生,贵族老爷似地从心底嫌恶抛头露面,除非依他的条件。虽然一生没有犯大罪,也没干出许多自己认为可耻的事,但他不喜欢别人探问他的私生活。他不仅对生人和竞争对手持有戒心,对家人、对他视为朋友的人也都这样,说明他的谨慎小心由来已久、根深蒂固。我们最早对他记叙不一,却都有一点言外之意,后来人们的回忆也证实了的一点:那就是,他早就需要并且能够同身边的人建立多种多样、界限分明的关系。
    精心划定界限的涵义微妙复杂,我们必须慢慢梳理,才能悟出个中道理。但是,他的这种需要和能力是不难觉察的。最早几年里,和家人、特别是和母亲的一体感异常强烈,因此感到世界给自己带来幸福,自己又是无所不能。后来虽未受重大创伤,但年龄不大便失去这种双重的幸福感,深感生活经历充满痛苦;一半因为失去了幸福感,一半因为毁掉幸福感的人正是原先赐予他幸福感的人。走出童年后,他决心自己掌握同周围世界的关系。他生长在狭隘的小城镇里,认识显赫的本家这个大家庭里里外外的各色人等。
    一个敏感好奇的孩子按照成人的方式周旋在这些大人中间,开始形成了他的性格的不同方面。但他不仅好奇,还很谨慎果断,因此明哲保身,但不是畏缩不前,而是同熟人、朋友、亲戚一概保持合乎传统程式的关系,终生如此。
    他在读的故事中和学到的举止行为中,发现各种各样足以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伪装、角色和面具。最后,紧迫感使他行事更加谨慎。从20  多岁到40岁出头,他觉得自己“是要干一番大事的”。即使能力日见减退以后,他还认为自己必须继续做一个“干事业的人”,因而深感苦恼。然而,他的事业都是独自一个人干的。和别人在一起时,往往是玩,有时为了休息,有时为了“使人们相信他的故事”,但无不为了保护自己。起先山于谨慎和紧迫感,后来出于谨慎和厌倦,他始终把自己同别人的交往划定种种界限,保持传统程式。结果,许多经常见到他或至少屡次见到过他的人只知其一,便以一概全,把看得清的部分当作难以捉摸的整体。我们听到的介绍不但本身混乱,还引起混乱;不仅因为有人吹嘘自己最知情,有的亲戚朋友借机泄私愤,主要因为他本是一个羞怯苦恼的孩子,长大后是一个羞怯苦恼的男人。
    终其一生,从练习写作到进行伟大创新、取得伟大造诣,直至痛苦地走在下坡路上,他的举止风度严肃,讲话公式化,生活注重礼仪。
    福克纳的艺术和生活一样,抱有双重宗旨:既要隐瞒,又要表露。所不同的是:生活变化大而进展小,艺术则变化大进展也大。他既坚持同别人建立合乎程式而僵化的关系,又坚持同自己的小说和书中人物建立灵活而亲切的关系。他在写诗期间直接用自己的声音,因此他的艺术是举止风度的翻版,借以控制和限制他同世界的相互影响。一开始写散文,便力求掌握能容纳更大变形和伪装的技巧和策略。他的艺术变得更为间接,同时也就变得柔顺而细腻,也更有个性。艺术虽是他求统一和谐之道,也是他对抗外界和自己的意识之多变、流动和力量之道。诗歌中的生离死别,他主要借用他人的情感和字句来表达,不久也开始影响到他的小说。在登峰造极的时期,他甚至让最常见最重要的首尾之分变得影影绰绰。虽然他继续追求严肃而拘泥礼仪的生活方式,在艺术中,他却试图打破一切。他的写作有大胆冒险精神,源自他愿意勇敢面对一切习见过程的消失和一切习见形式的解体。他的小说中充斥了写得不好的开端,迟疑和倒退,虽不是真正的开端、和谐、结尾,却能给读者以开端、和谐、结尾的感觉。长篇和短篇小说中一个个形式流动不居、变幻、解体、变形、不断相互取代。如果说他的艺术之所以如此丰满,一部分来自它所抗拒、保留、伪装的一切,一部分来自它探索、揭露和留下的一切。
    处理这一大团乱麻时,我尽量利用能找到的全部资料,包括福克纳的诗歌、短篇和长篇小说、采访记、随笔和书信。即使免不了进行推测,我也尽量认真负责,实事求是,有所依据。我力求在书中阐明福克纳的伟大艺术同他那不无垢浊的一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虽然福克纳的污点很多,对他影响深重,但福克纳正是利用了这些污点取得美妙的成就。希望读者和我在写作这部评传时的心情一样,对他不仅敬重感激,还能爱惜体谅。
    骚动中走完一生的人(汉译本序)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本世纪一位伟大的美国作家,他一生创作作品无数,而我国读者真正认识这位文学大师的,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喧哗与骚动》在国内出版以后。当许许多多的读者争相捧读这本佳作时,这位天才的作家已静静地告别了人世,灵魂去了遥远的天国。为了给读者和作家之间,取得一种真正的内心沟通,我欣然接受了王国伟先生的建议,着力翻译《福克纳传》。可一下笔,顿感笔力沉重,作家曲折而跌宕的人生犹如他的作品一样,令人震撼。在两年多的翻译过程中,我不但渐渐了解了福克纳的一生,而且也理解了他性格形成的全部背景和过程。
    福克纳的创作鼎盛时期是在20  世纪30~49  年代,但那时他仍默默无闻,先依靠打工,后为好莱坞的电影公司编写或修改电影剧本,得以维持生活。在美国,他的早期作品或被打入冷宫、或受到不当的吹捧;以后的佳作虽在作家同行中不乏知音,仍不免受冷遇或遭奚落的命运。在1946  年玛尔科姆·考利(1898~)编的《袖珍本福克纳选集》出版之前,福克纳的17  种书在书店里竟然一本也见不到。
    这位孤独的天才在国内的遭遇尚且如此,我国读者有很长时期不了解他就更为正常。
    所幸的是在欧洲大有识者,福克纳的声望大大高于美国本土。安德烈·纪德和让·保尔·萨特都是他的读者,萨特还曾对力图“纠正福克纳的价值与声誉之间的不平衡”的玛尔科姆·考利说:“在法国青年的心目中,福克纳是神”。1946  年,福克纳作品的一位瑞典文译者托斯滕·荣松就预言他应得、并能够得到诺贝尔文学奖。1949  年秋,宣布不颁文学奖时,舆论哗然:1950年11  月,又通知他去瑞典领取1949  年文学奖。因此,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说法:有称他为1949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等;有称他于1950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如《牛津美国文学手册》等,1987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国文学简史》倒是两个事实都提了。从这一周折可以看出这位孤独的天才之路的曲折和难被人理解的苦衷。
    福克纳热爱生他养他的那块“邮票大小的土地”,终生以之为家,愿终生“好好写它”。那是密西西比州北部两个相去不远的小城镇,也是他小说中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所在——“县”这一译法只是沿用通例,实际上远比我们概念中的县大得多,是州以下最大的行政区域,各有自己的首府。密西西比州得名于密西西比河,美国的这条第二大河每当春夏,河水暴涨,决堤成灾;1927  年曾大泛滥,1993
    年又重演60  余年前的大水灾。全州地势低洼,素以农业、尤其是棉花种植为主,比较贫困,为金美人均收入最低州之一。福克纳的创作不啻是一幅200 年来整个美国南方的画卷,他爱家乡、爱南方,害怕所爱的一切毁于愚昧和贪婪。他在画卷中刻划各式人等的精神面貌和命运,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题,提出对传统和对现代物质文明的怀疑。他的第一部和最后一部作品都以反对战争为主题。他关心人类的命运,认为“诗人、作家的特权就在于帮助人类振奋起来”,他们的声音“应是帮助人类生存下去、取得胜利的支柱”。
    在1950  年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说中,他还说:“作家在他的作品里只能有颠扑不破的真理和心头的真话,不能有恐惧或其他任何东西。没有爱、没有荣誉、怜悯、自尊,同情和牺牲等古老的普遍真理,写出来的故事注定失败,必然朝生暮死。”他告诫青年作者:“只有写人的内心冲突,才能出好作品,国为只有内心冲突值得写,值得作家为之悲愤、为之流汗。”在小说的创作手法上,他也进行探索,有所创新,为后人留下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在对福克纳的认识越来越深,对他的评价越来越高的今天,不再孤立于世界主流外的我们,当然不甘停留于文学史课本中的简短评介,在读过他小说之后的人们,更愿意了解作家的人生和历史,因此就萌生了翻译传记的念头。
    最为丰富翔实的福克纳传记资料当推约瑟夫·布洛特纳所著的《福克纳评传》,但卷帙浩繁,过于枯涩,是学术研究的好资料,恐非一般读者所能接受。戴维·明特所著的《威廉·福克纳的生平与创作》一书,读来颇觉引人入胜。它一反常见的将生平和创作两大部分分别叙述的写法,而是以作家的生平来诠释其作品,又通过作品窥视其内心生活,给人一种新鲜感。《华盛顿邮报》评称:“若能如明特那样察见福克纳在什么节骨眼上将生活的原始素材化为虚构小说,对福克纳的活力长存的创作整体的理解便深入了一步。”这本传记写出了福克纳这个有血有肉的强人兼弱者,和小说家笔下的人物一样有魁力;写出了福克纳这位未受正规教育的美国南方作家的生活和创作中的甘苦。因此,译者接受编辑王国伟先生的建议,将本书名译为《福克纳传》,则更为贴切。
    戴维·明特为佐治亚州埃默里大学英语教授,也是埃默里学院院长,长期从事英美文学和福克纳研究。此书于1980  年初版后,几度重印。本书则是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91  年最新版本译出,如能受到我国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当感欣慰。
    译者
    1993。6
    内容提要
    福克纳是20  世纪世界文坛的一个奇才,因创作《喧哗与骚功》等不15名著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自小脆弱而又孤傲。求学期间三次退学,从而沉浸于他那“想象的王国”。最初写作一次次被退稿使他孤寂的个性加剧。为了挣钱谋生,他曾长时期“卖身”于好莱坞写剧本,却又一次次从那令他厌倦的场所逃离而去。生与死是他思考的永恒主题,成功与失败是伴随他的命运两极。在命运的大颠簸中,他的生活”不无垢浊”:每次失意和失望后,长时间酗酒,几近自戕;他又喜追逐情人,甚至年过半百,还为爱上“比女儿大不了几岁”的琼·威廉斯而“死去活来”;热恋使他文思活跃,从而把他一次次从绝望中推向”生”,诞生了不少煌惶巨著。在这本与众不同的传记中,读者不仅能认识大作家福克纳,还将能认识“酒鬼”福克纳、“多情种子”福克纳和代表美国国务院出访的“特使”福克纳……
    
    第一章 瘦小的男孩和入土的巨人(1897~1918)
    
    威廉·福克纳于1897  年9 月25  日出生在密西西比州新奥尔巴尼,是默里·福克纳和妻子莫德的头胎儿子。过了第一个生日后不久,他随父母迁居里普利。只差几天他快满5 周岁的时候,他们又搬到了牛津(1) 。此后他在那儿度过童年期余下的几年,接着度过整个青年时期和成年以后的大部分时间。1962  年7 月6 日,他死于牛津附近密西西比州另一小镇拜黑利亚的镇外一座小山上的疗养院里,那天刚好是密州第一位福克纳家人、他的曾祖父——人称“老上校”的威廉·克拉克·福克纳的生日。
    这么一些简单的事实,不但使人隐隐联想到事情的对应,还有着一些重要的关联。福克纳比我们当代的主要美国作家,包括罗伯特·弗罗斯特(2) ,都更紧密地和一个地区联系在一起。他是我们伟大的地方作家。虽然他的一生比生命的开始和结束所提示的地域要广阔得多,虽然他在加拿大、新奥尔良、好莱坞和弗吉尼亚等地生活过,虽然他短期居住、并且经常游览纽约,虽然他在20  年代游遍欧洲,50
    年代周游世界,他却是带着地方观念开始他的创作生涯的。
    福克纳一家住在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之东,处于密州北部的丘陵地带。三角洲的平坦的黑土地是本州最富饶之地。而丘陵地的土壤也很有肥力,大水泛滥的威胁又少,收成更为可期。这一地区值得称颂的是,据福克纳后来所说,上帝照顾它,远比人为它出的力多。1842  年,老上校最初看到这片土地的时候,它还属未开发的边陲地区。到20  世纪第一个10  年之初,小威廉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最后一批印第安人迁徙到俄克拉何马州去了。离新奥尔巴尼、里普利和牛津不远,还有不少地方的山丘、林木和河流,以及浣熊、狐狸、麋鹿、甚至猫科大动物和熊,似乎都还未受骚扰。福克纳一生大部分时间中,一直在细心研究他的家乡地区。从弗朗西斯·帕克曼(3) 所写的书中,他读到对整片大陆的更大的征服。除了帕克曼的10  卷著作,他的藏书还包括许多探险和历史书,以及有关纳奇兹小道(4) 穿越的那片土地的地理、植物和野生动物的书籍。远在他长大成人之前很久,他就是一个熟稔深山大林里生活的人和猎手。对他孩子时代遨游过、成年以后研究过的那片土地,他深深钟爱,他的爱是无所不包的、是绝对的。对它的优美动人之处和种种险象,甚至对它的尘土和酷热,都一一提到。这一过程便成为他的艺术。
    福克纳小说作品中充斥的思想感情和印象等等,不仅有着强烈的地方性,也有着强烈的历史性。到1900  年,密西西比州和它的史前时期已经相隔了近百年(5) 。
    然而历史,尤其是不久前的历史,在当地却成了众目注视的大事,部分原因在于南方希望把英国乡绅和地主老财的生活方式移植过来的梦想,本身带有历史偏好,还有部分原因在于,“热烈追逐过上好日子和寻欢作乐的血液”(6) 已经大量渗进密西西比的土壤中,但主要因为南北战争带来了双重负担。在北部和西部,人们已经从战争中脱颖而出,以加倍的精力寻求进步和繁荣。他们显示过的力量变得仿佛可信而又可靠,他们为之效力的公义也变得似乎颇合情理。在南方,恢复元气来得缓慢——不仅因为战争带来巨大损失和分裂,也因为恢复要求作出一些背弃战前南方特有的农业梦的调整适应,虽然调整适应有希望带来解救,仍不免感到歉疚。失败的回忆,加上负疚感,无形中损害了信心和希望,因为回忆和歉意引发的不是大规模的进步和繁荣,而是再次失败和再次惩罚。
    威廉·福克纳身为名门大家庭的一员,在小镇上长大,因此个人和家庭的经历强化了地区予以他的深刻教育。埃兹拉·庞德(7) 曾经说过,“在城市里,视觉印象接二连三而来,既有重叠,又有交叉,是‘电影摄影式的’;在村镇上,人们有着顺序感和共同分享的知识。因为镇上人知道革命前后和革命期间哪些人干过些什么事情,镇上人的生活是‘叙事式的’”。——福克纳的早期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