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蒙哥马利传-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到这时为止,一切都好。现在是下午 2 时,双方的炮火通常是每 天早上 5 一 9 时最为猛烈。在最前方战壕里受伤的人,我们不能立即派担架
兵去接运,因为白天派人去抢救,大多要挨枪弹。受伤的人只好作一卢、简 单的包扎,躺在战壕里等待天黑。天亮时,我们可以看到德军从战壕里出来,
伸着懒腰,揉着眼睛。我们等他们几个人聚到一起时,才开枪射击。有天夜 里,德军企图偷袭我们的阵地,但被我们击退。我们真需要老天帮忙,给我
们带来些好天气,好将战壕和我们的衣服晒干。除了那些炮火外,其它一切 还算不错。今早的天气清爽恬人,可是枪炮一响,天就开始下起雨来。尽管
我们的生活艰苦,精神紧张,但大家都心情愉快。部队的伙食不错,每天都 有饼、糕、牛肉、火腿、果酱、乳酪等。我们军官的给养与士兵是一样的。
我留了一大把胡须,决定在这场战争结束前不刮胡须,希望你能看见我的模 样??我在火线上指挥 250 人(此时蒙哥马利是代理连长),而且德军就在
六七百米内,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实际上,这是一个少校级军官的责任,我 因为运气好,所以这个职务便落在了我头上。我手下有两名军官,但责任是
我的,我很高兴负起这种责任??”
从这封长信中可以看出,战场环境虽然艰苦,但蒙哥马利却仍然充满 了乐观主义精神,而且对自己受到重用感到有些洋洋自得。
德军和英军就这样面对面地僵持在那里,互不相让,一直持续了一个 多月。蒙哥马利认为,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把德军牢牢地钉在那里,好让法
军迂回到他们背后去打击他们。
1914 年 10 月上旬,英国当局决定,将夹在两支法军中间的英国远征军 抽调出来,转向北方,迂回德军翼侧。不幸的是,德军在攻陷安特卫普后,
也抽出几个师的兵力对英军实施迂回包抄。结果,英军又在人数上处于劣势, 再次陷入苦战。
蒙哥马利所在部队从埃纳阵地移防出来后,搭乘火车转往比利时。随 后调转方向,行军两天,再搭乘火车,开往梅特朗参加战斗。10 月 13 日,
一位退休上尉从英国调来担任连长,接替指挥,蒙哥马利中止代理连长职务,
再次担任排长职务。 伊珀尔的第一场战斗已在前一天打响。这次参战,蒙哥马利充满必胜
的信心,因为这次是普尔少校指挥。普尔少校有作战计划,发出的命令也妥 当。13 日上午 10 时,蒙哥马利所在营刚到达佛来特尔,便接到报告说,敌
军据守着梅特朗前面一带高地。普尔少校将全营的 4 个连完全展开,把敌军 赶回梅特朗。德军从高地退守村庄的边缘后,便在房舍、丛林、篱笆和墙壁
间挖掘战壕,把泥土弄得到处都是,加之天下着绵绵细雨,雨帘低垂,乌云 翻滚,英军根本无法看清敌军在何处。英军没有炮火支援,这便使德军可以
毫无顾忌地把教堂塔顶作为观察位置。在那上面,德军对英军的部署和运动 情况一览无遗。
尽管普尔少校指挥卓越,但全营在上午 11 时又奉上级指挥官的命令, 在没有炮火支援的情况下夺取村庄。其结果与 8 月 26 日在勒卡托的战斗一
样,部队伤亡极大。
在伤亡了 100 多名官兵之后,先头各连进攻受挫。C 连和 D 连随后跟上, 蒙哥马利高举着指挥刀,率领全排前进。这一回他总算没有被刀鞘绊倒。可
是,当他一步冲进德军战壕时,却发现一名德军正举枪向他瞄准。作为一名 年轻军官,他受过不少训练,知道怎样同敌人拼刺刀,而且还在单人对刺中
获得过优胜奖。但眼下他既无步枪,又无刺刀。面对向他瞄准的大个子德国 兵,他只有一把锋利的佩剑。但在他短暂的军旅生涯中,谁也没有教过他如
何用佩剑杀死敌人。他懂得的唯一剑术是如何用它来行军礼。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蒙哥马利已来不及多想,便纵身向那个德国兵 猛扑过去,用尽全身力气猛踢他的下腹部,正好踢中其要害部位,使他痛倒
在地,成为蒙哥马利有生以来的第一名战俘。
蒙哥马利带领全排士兵与敌人展开英勇的肉搏战,一举夺占了敌人阵 地。随后在离村庄约 90 米的壕沟和篱笆后面占领防御阵地,准备继续向村
庄发动进攻,以肃清屋里的敌人。蒙哥马利布置好防御阵地后,跑到前面去 回头观察布防情况,以了解从敌军的角度看他们阵地的情形。他刚从雨中站
起来,就被守在屋里的德军狙击手一枪击中。子弹从他背后射入(因为他背 对着敌方),从前面穿出,穿透了右肺,但却没有伤着骨头。他倒在地上,
血流如注。为了不引起德军的注意,他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名士兵跑过去, 替他包扎伤口,结果他被一颗子弹射中头部,倒在蒙哥马利身上。德军狙击
手继续向他俩射击,蒙哥马利的左膝又被击中一枪。但倒卧在他身上的那位 士兵挡住了其余的子弹。排里的士兵以为他俩都死了,也就不打算去救他们。
蒙哥马利在泥泞里躺了三四个小时,直到天黑以后,排里的人才去救他。
但他们没有担架,只好用一件大衣把他抬到路上,碰巧遇上团急救站 的担架兵,于是把他抬到皇家陆军卫生部队的前方急救站。医生们认为他不
行了,又因急救站要转移,就给他挖了一个坟墓。但是,到转移时,他还活 着,于是被抬上救护车,送往火车站。一路上汽车颠簸,他还勉强没有昏迷
过去。但一上火车,他便完全失去了知觉。等他第二天完全清醒过来时,已 经躺在伍尔维奇的赫伯特医院里了。
蒙哥马利在进攻梅特朗作战行动中的英勇表现,受到了上级的重视和 表彰。他负伤的第二天,即 1914 年 10 月 14 日,他被晋升为战时上尉军衔。
他还由于“身先士卒,奋不顾身,用刺刀将敌人逐出战壕而身负重伤”,荣 获优异服务勋章。
日落前,德军从村庄撤退,其伤亡微不足道,但却将整个英军挡住, 使之伤亡 700 多人,仅皇家沃里克郡团第 1 营就有 42 人阵亡,85 人负伤。
曾在勒卡托身先士卒的克里斯蒂少校壮烈牺牲,蒙哥马利的同事季烈特少尉 也不幸殉职。蒙哥马利几次大难不死,真是奇迹。
从整个情况看,英国远征军在人员、装备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能与 敌军右翼打成平手,也属不易。但在蒙哥马利受伤后 4 周结束的伊珀尔战役,
却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军伤亡最惨重的一役。英国远征军在一战中伤亡 近半,每 10 个人中便有一人阵亡。而在阵亡的人员中,有 3/4 是在伊珀尔
战役中捐躯的。
蒙哥马利住在赫伯特医院,膝盖的伤很快痊愈,但胸部的伤愈合较慢。 尽管 20 天后他胸部的伤口就已愈合,内出血已停止,右肺已开始扩张得很
好,但他仍感到呼吸短促。医生认为,胸部的创伤对他的影响可能是永久性 的。12 月 5 日,蒙哥马利觉得自己已恢复得很好,于是请求出院。院方经
研究后准许蒙哥马利先回家休养 3 个月,假期结束时,再考虑是否让他回军 队工作。但两个月后,蒙哥马利便说服院方对他再作检查。结果是各方面都
恢复得很好。1915 年 2 月 5 日,陆军部宣布,蒙哥马利可以重任军职,但 仍不能担任全部勤务,并且限在国内服役。2 月 12
日,蒙哥马利被派往驻 防曼彻斯特的第 112 步兵旅,接替该旅参谋长 J·A·尼克松少校的职务。蒙哥
马利当时的经历只不过是个排长,在梅特朗负伤时仅是个中尉,1914 年 10 月 14 日才晋升战时上尉衔。但这个职位一般是由少校级军官担任的,于是
陆军部同意将伯纳德·蒙哥马利的战时上尉街改为正式上尉衔。从此,蒙哥 马利便开始在旅一级的岗位上展示自己的才华。正是:战友死亡他脱险,长
途辗转进医院;伤愈急盼把队归,荣升新职放手干。欲知蒙哥马利在旅部如 何表现,请看下章分解。
第四章 吉星高照
东征西战多艰险,逢凶化吉报平安; 巧逢明将放手干,作战三年频升迁。
第 112 步兵旅是 1915 年 1 月组建的,由兰开夏郡的 4 个步兵营组成。 旅长是皇家英尼斯基林熔发枪团的退休准将麦肯齐。麦肯齐将军是个睿智和
宽宏大度的人,对旅部这位年轻的参谋长的能力非常赏识,什么事都放手让 他去干,并给予全力支持。
蒙哥马利极力主张要有一处集中训练的场地。但是,在兰开夏郡找不 到这样的场地。
于是,该旅于 3 月初移到有良好训练场地的北威尔士。该旅组建不到 4 个月,英国陆军部便将其拆散,而将各营分派到各师去,准备开往法国。刚 任第 112
旅参谋长不过 6 个星期的蒙哥马利便在曼彻斯特守着一个没有部队 的旅部。
由于陆军伤亡率不断增加和德军的兵力日益增强,英国陆军部又恢复 了第 112 旅的编制,并将其改为第 105 步兵旅。没过几天,又将第 105 步兵
旅改为第 104 步兵旅,编入第 35 师。该旅辖第 17 兰开夏郡燧发枪团、新编 第 18 和第 20 兰开夏郡隧发枪团以及第 23
曼彻斯特部队。6 月份,蒙哥马 利的健康检查表明,他已适合担负全部勤务。
这时,全师的部队都在约克郡的马索姆营房集中。8 月份,部队向南移 防,到索尔兹伯里平原去完成赴法前的训练。
1916 年 1 月,第 104 步兵旅奉令开赴法国。“退休老兵”麦肯齐旅长率 领全旅和刚满 28 岁的参谋长蒙哥马利上尉同赴战场。l 月 29
日,搭乘“阿 基米得斯号”轮船,在两艘驱逐舰护卫下,从南安普敦启程,次日抵达法国 勒阿弗尔。第 104 旅隶属于第 35 师,被编入第 11
军,受黑京中将指挥。
1916 年 2 月 11 日,第 1 军团司令查尔斯·门罗爵士陪同基奇纳侯爵前 往第 104 旅视察。那天霪雨绵绵,泥泞深厚,天气糟糕透了,第
104 旅所在 的地方全是农田,根本找不到一块草坪。部队只好在一片刚犁过的地里集合,
请基奇纳侯爵检阅。基奇纳侯爵从车里出来,冒雨站在路上,部队列队从他 面前通过。基奇纳侯爵对检阅十分满意,对该旅的工作大加赞许。
在那场战争中,大多数部队都从未见过自己的高级长官,甚至根本不 知道他们是谁。基奇纳侯爵到前线部队视察,大大地鼓舞了部队的士气。
1916 年 2 月 22 日,蒙哥马利借了一辆自行车,与托姆斯上尉一起回到 梅特朗去看他受过伤的地方,当时冲锋陷阵的战场,现在已成为埋葬阵亡将
士的墓地。在他中弹后躺了两三个小时的地方,除原来的一个稻草堆不见踪 影外,一点也没有变。现在,那儿遍地是英军官兵的坟墓,克里斯蒂少校和
季烈特少尉的墓也在那里,那些坟墓都有人照管,而且管得很好。
第 104 旅终于向预定作战地区推进,该旅将所辖的 3 个营配属给第 38 师,以便在接替其作战地区前尽量学会最新战法。从 1916 年 3 月 7
日起, 该旅接替里奇堡附近的作战地区,所辖的 4 个营几乎一直都在参加战斗行 动。上火线后不几天,部队奉命对敌战壕发动一次连规模的突击。此任务由 第
17 兰开夏营承担。准备工作非常详细,突击部队曾在模拟的地形上反复 演练。但是,突击结果却是一败涂地。蒙哥马利的表兄瓦伦丁在这次突击中
头部中弹,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而死去。
法国的 3 月,逼人的寒气已逐渐消退,厚厚的积雪已开始融化,再加 上阴雨连绵,战场上泥泞满地,对于生活在战壕里的人来说,这种环境简直 是糟糕透了。
每天上午 9 时半或 10 时,蒙哥马利同将军一起到各战壕和岗哨巡视, 中午以三明治或糕饼当午餐而不回旅部吃午饭,一直到下午 4 时 30 分才回
去更衣,享用午茶和讨论所发现的问题。蒙哥马利每天要负责提出三份状况 报告:一次在上午 5 时,一次在上午 10 时,最后一次在下午 4 时,第一次
和最后一次用电报拍发,非常简短,例如:“状况正常”、“情况无变化”等。 上午 10 时送出的书面报告,蒙哥马利一般在早餐前写好初稿,早餐时交付
打字,早餐后呈将军签字,随后马上发出。
蒙哥马利思考缜密,反应灵敏,遇事沉着镇定,办事有条不紊,且能 吃苦耐劳,深受各营和麦肯齐旅长的信任。因此,麦肯齐旅长向上级建议给
他荣誉晋升和给他较高阶层的参谋职务。
从蒙哥马利给他母亲的信中看,他对晋升的可能性不抱太大希望,这 说明他对此事的态度是明智的。虽然他工作勤奋,任劳任怨,实际上挑起了
全旅的工作担子,但他所在的师并未参加任何重大的作战行动,只有一次由
旅所辖部队发起的突击,还被打得落花流水。在这种情况下,要获得荣誉晋 升是困难的。此外,麦肯齐旅长很快就被调离第 104 步兵旅,也对蒙哥马利
的晋升有所影响。
对麦肯齐旅长的调离,蒙哥马利在 4 月 10 日给他母亲的信中谈了自己 的感受。他写道:
“麦肯齐将军调回英国去了,我感到很遗憾。他们说,他在这里指挥一 个旅,是稍嫌老了些。我认为,他们是对的。麦肯齐今年 56 岁,他的所作
所为,大多太古板,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我们真需要一个较年轻、较符合潮 流的人。他的为人非常好,和蔼可亲,但这与调职毫无关系。我想你还记得
以前我曾写信回去,说可能会发生这种事。麦肯齐一直对我很好,我与他处 得不错,和他分手,我很难过。如果新来的人较年轻,头脑较新,我的工作
便会有所减轻。迄今为止,有许多将军应该亲自动手的事,都要我做。当然, 以上所说都是不必与外人道的。”
1916 年 4 月 14 日,第 35 师调往北边的弗勒贝克斯地区,接任第 8 师
的防务。在那里,麦肯齐准将、麦克温尼中校和史密斯中校都被调职,由较 年轻的军官接替他们。
接任第 104 旅旅长的是桑迪兰兹,年仅 40 岁,金马伦高原人。在桑迪 兰兹将军的指挥下,蒙哥马利的生活和工作习惯有所改变。他每天 6 时 15
分起床,7 时早餐,7 时 45 分出巡。有时,他随旅长出去;有时,他与旅长 分头行动。他们中午 1 时回旅部就餐,下午处理公文。午茶后,在旅部附近
走走,或去视察炮手或工兵的工作,并草拟计划。下牛 8 时吃晚餐,晚饭后 再办一点公,通常 10 点就能就寝。
麦肯齐将军曾给予蒙哥马利自由和鼓励,使他在旅里得以创造自己的 地位,那种地位使蒙哥马利不知疲劳的秉性得以施展。但开始教蒙哥马利领
悟旅长职务本质的人,却是桑迪兰兹将军。桑迪兰兹将军使他了解了旅长同 其炮兵和工程兵之间的关系,这对于蒙哥马利上尉的前途来说,是极其重要 的。
蒙哥马利在 4 月 10 日给他母亲的信中还谈到了他对托姆斯的印象和一 些战场上的事情。托姆斯上尉与蒙哥马利是皇家沃里克郡团的旧同事,现任 第 106
旅参谋长,该旅与第 104 旅在同一地区内作战。他写道:
“我曾同他长谈。我觉得他的身体不太好,他忧虑的事比大多数人都多 得多??最近有些形迹可疑的飞机在我们的战壕上空飞过。所有的英国飞机
在两翼下都有红、白、蓝三色圆圈连续相套的标志,使我们能从下方加以识 别。德国的飞机,则在机翼的下面漆有黑色的马耳他万字标记。德国人很可
能将俘获的英军飞机拿来使用,但他们必须将标志稍加修改,否则,便会受 到他们自己炮火的射击。因此,德军便将那些圆圈改为方形,这样只有用好
的望远镜才能识别。德军自己又对这些飞机射击,想欺骗我们。当然,他们 会小心从事,避免射中。德军是很有发明天才的,其计谋之多,非同小可。
德军在我们前线运用一种绵密的扩音系统,来侦听我们的信号和电话。到目 前为止,我们的有线电话是用一种称为‘地面回路’的方法,不用双线,只
用单线,另一条线则利用地面导电作为回路。因此,德国人便可以截取我们 的通讯信号。现在,我们必用第二条电线,称为‘金属回路’而不再利用地
面导电回路了。然而,即使如此,德军得到的有关我们的情报,也是多得惊 人。在我们第一线后面不远的地方,住有许多法国难民和一些比利时难民。
我相信在这些比利时人里面,一定有不少德军间谍。那些间谍可能用鸽子将 消息传递回去??”
蒙哥马利在圣保罗读书时,教师可能认为他的写作能力已无可救药。 但在战场上,蒙哥马利叙述经验的清晰与扼要,却不能不令人叹服。蒙哥马
利似乎没有丝毫的忧虑,他对眼前的工作全神贯注,从不杞人忧天,使其长 官和部属对他钦佩不已。
蒙哥马利对事物的洞察,简单明了。这在教室里并不显得重要,但在 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禀赋。其他人可能对部下关怀过分,
也可能观察战争的视野较宽,对盟军战略战术的得失更为敏感,但能像蒙哥 马利那样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观察得那么清晰的人,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但对战役和战斗的全局,蒙哥马利却看得不那么清楚,常常盲目乐观。
1916 年 3 月初,他给母亲写信说:
“法军在凡尔登的战况颇为顺利,法军一点也不担心。当然,若是情势 不对,我们自会从旁支援。但事实上,法军对整个战斗都能妥为掌握,从未 动用过预备队。
我们的任务是坚守和巩固自己的阵地,让德国人自己前来送死。所以, 我们不从这边发动进攻。德国人损失惨重,肯定是吃不消的??”
实际上,事实完全与此相反。法军在凡尔登浴血奋战,伤亡惨重,根 本没有取得战略突破的希望。为了减轻法军的压力,英军不得不在法军的要
求下,单独发起索姆河战役。这场战役原计划在夏天与盟军共同进行,现在 却完全成了英军的事情。
1916 年 7 月 1 日,索姆河战役拉开序幕。在作战的第一天,英军就伤 亡了 57000 人,其中阵亡者达 19000
人。为了把德军预备队引诱出来,远离 英军主攻所在地的索姆河地区,英军决定在纳维沙佩尔地区实施佯攻。第 104 旅原本奉命对猪头山发动攻击,但上级在 6
月中旬决定将第 35 师从第一线 调回后方休整,而把攻击猪头山的任务交由接防的第 39 师的一个旅担任。 这样,第 104
旅便侥幸地逃过了这场浩劫。桑迪兰兹将军曾明确地对上级参 谋部门和蒙哥马利说,预定的猪头山佯攻由于缺乏奇袭之利,势将难逃惨败
的厄运。但他的意见并未引起上级的重视。
蒙哥马利没有正确理解英军在索姆河战役头一天中伤亡数字的含义, 头几天一直保持着乐观情绪,甚至败象已十分明显时,他的乐观情绪依然不 变。7 月 4
日,他写信给他的母亲说:
“…… 部队在星期日傍晚临时奉命搭火车开拨,现在已移防到南方,作 为总攻击的后方预备队,依情况需要,随时出动。攻击开始时,并不如我们
预期的那么顺利。现在战况已经稳定下来,进展得很好??我们有充足的预 备队,我们的部队必胜无疑??”
英军总司令黑格曾说,如果这次攻击遭受严重挫折,就予以取消。但 是,开始的挫折却未能使黑格收回攻击的命令。于是,这种自杀性“进攻” 便继续进行,第
104 旅也就不可避免地被拖入泥潭。
7 月 20 日,第 104 旅奉命参加那场自杀性进攻。第 23 曼彻斯特团刚刚 抵达前线,就被第 105 旅调去攻击马尔兹霍恩农场。但第 105
旅却没有向第
23 曼彻斯特团下达明确的攻击任务。攻击行动十分仓促,前锋的两个连冲 入德军阵地,肉搏厮杀,结果那两个连的残余部队不得不撤回来。上午 11 时 30
分,第 23 曼彻斯特团其余的两个连再次发动进攻,但遭到密集的炮火
轰击,伤亡惨重。该团共阵亡军官 9 名、士兵 162 名。
下午 3 时,第 104 旅奉命接替第 105 旅的防务。在进行了三次大规模 进攻之后,第 104 旅于 7 月 23
日被抽调回来,重新整顿,补充新兵。英、 德双方的大炮昼夜不停地轰击对方的阵地,所有的一切已被炸成灰烬,整个 战场已是一片废墟。
从 7 月 20 日到 27 日,第 104 旅已损失近干人。就一个旅来说,这是 个骇人听闻的数字。然而,黑格并没有从这些灾难中吸取教训,进攻仍在进
行。7 月 31 日,第 104 旅终于在支离破碎、疲惫不堪的状况下,从第一线 撤了下来。
蒙哥马利一心盼望能有一个月的时间进行休整。但从当时的情形看, 他估计只能休整 10 天左右,可实际上,10 天时间也太多了。黑格那徒劳无
功而又不肯罢休的攻势,没有让部队休整那么久。四天之后,蒙哥马利给他 母亲写信说:
“我们部队已经离开后方那快乐的住所,现在又回到了我们原来的老地 方。只有 4 天的休息,大家自然一肚子不高兴。的确,把我们大家老远远回 去,只休息 4
天,实在毫无道理。可是,不管我们高兴与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