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狂花-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把军队的问题交给袁桐,不在过问这些,开始把精力转向地方行政上面来,因为最大的问题出现。植田谦吉也不是白给的,他虽然没有向雪原军进攻,但是第12师团和第8独立混成旅团,还是分批向预定地点调动,加强对雪原军的封锁。四县之地虽然能解决吃饭问题,但是解决不了军队武器弹药问题。
这一次整编,雪原军重武器不足,弹药紧张的缺点暴露无余。袁桐天天找凌云希望拿出好的办法,否则连训练都成问题。没有实弹射击的训练,部队战斗力很难提高。没有办法的凌芸,只能让雪原军加强体能训练和战术以及拼刺训练。
袁桐也知道这些情况,所以她和四个团长商量,主要还是加强思想教育。因为八千多人,有一多半是伪军转化来的,就一个抗战之心,都不是短时间能建立的。
不过在整个雪原军控制区,再也没有担心和恐惧的声音。凌芸把精力转向地方建设,第一步就是成立了以临江为中心的抗日区政府。
这一次凌芸终于有了正式职务,抗日区政府区长。楚玉调出教导队,成为副区长。
李永奇担任蒙江县长,冯再洲是抚松县长,杜奎临江县长,金明哲离开军队,成为长白县长。凌芸根本也不会什么行政管理,根据自己一知半解的经验,简化了所有的行政机构,裁撤大量机构,每个县只是保留四个局。那就是农业局,工业局,警察局和财税局。
在区政府设立四个办公室,任命四个专员,监督管理四个县的事物,一切物质财政都是集中管理。对于凌云的独裁,没有谁说出什么。凌芸当然不想搞什么民主事物,她没那能力,也知道根本搞不起来。手下没什么有政治影响的人物,那只好依仗军队的力量,建立军政府。
但如此一来,大量的工作都集中到凌芸身上。两个贴身警卫水仙和腊梅,也成为凌芸的两个机要秘书,协助凌芸工作。
天气开始热起来,六月的吉东地区,已经是草长莺飞,进入初夏的季节。对于一大群女孩子,袁桐并不喜欢,他的师部警卫连根本不用。
这样海棠的警卫连成为凌芸的专业保卫人员。根据这个情况,大批的女警卫转入地方工作,让海棠她们十分不满意。
坐在马车上,凌芸十分怀念自己那辆汽车。可当她派人把汽车弄回来的时候,和袁桐差点哭出来。因为当时惊慌恐惧,忘了把汽车里的水放出来,当看到那台福特汽车的时候,它的发动机冻裂了,就是一台报废的汽车。
无可奈何的凌云只好用四个轮胎做了一辆马车。这辆有减震,四轮带蓬的马车,成为凌芸的标志。四个县的官员,和很多百姓都知道这辆马车是谁的。
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它行走在公路上。凌芸没又坐在办公室里面,她不断在四个县来回巡视,甚至田间地头,农村田野,都会留下马车的足迹。
看到马车内部的设计,袁桐管它叫流动办公室。海棠还是总想着回到战场,所以她给凌芸安排了一个班的警卫,每天随着凌芸各处视察工作。其他人还是训练,增加战斗力。
当七月流火的时候,中苏边境的战火在不断扩大。苏联前后已经投入四万多部队,日军也在张谷峰地区投入两个师团,双方是大打出手。
飞机、战车、大炮全都用上了。让远东苏军司令上火的是,他的后方补给线不断遭到日军小股部队袭击,给养和弹药不是被炸毁就是被燃烧,弄得他焦头烂额。前边占到便宜的日军不断加大进攻力度,草场峰阵地和张谷峰阵地,几易其手,双方来回拉锯,伤亡都不小。
对此不但苏联方面怀疑,就连植田谦吉和矶谷廉介也很是不理解。到底谁在帮助日军?可打破他们脑袋也想不到凌芸会出动部队帮着日本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苏联远东新任司令奥列尼夫根本弄不清楚,他也绝对没想到有可能是中国方面帮着日本人。
情报机构调动一切力量也查不出这是什么部队。本来苏联已经通过外交照会和日本达成协议,战场暂时停火,进行谈判。可当天夜里,苏军用强大炮火和飞机夺回的阵地,又丢失了。日本人背信弃义,根本没有信誉,一方面宣布停火,一面又派部队偷袭,致使苏军蒙受重大损失。
日本人也上火,植田谦吉气得暴跳如雷,他已经给前线指挥官命令,不要再进攻了,可就是不听。终于激怒奥列尼夫少将,发动大规模进攻。
躲在山里的孙彦超,看着凌芸的嘉奖电报,十分得意。这不但过瘾,还他妈很好玩,两边让他弄得乱套,反正他身边是四五套衣服,一会儿是苏军,一会儿是日军,有时是伪军,有时是中国土匪。
本来还以为很艰苦,可经过这样长时间,他们吃的可是不错,日本罐头,苏联面包,大米白面猪肉,特战队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逮到谁打谁,太他妈过瘾了。
现在要是让他返回去,连手下三个小队长都不愿意。他们得意的偷着笑,可植田谦吉和奥列尼夫却气得发疯了。
斯大林感到西线德国的压力,为避免两线作战,要求奥列尼夫尽快结束战斗,迫使日本接受谈判。同时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向远东增加两个师的兵力,其中一个是装甲师。向符拉迪奥斯托克增派一个飞行团,准备迫使日本认输。
植田谦吉看到胜利的希望,当然也不想这样后退,把第13师团调往汪清,准备和苏军决战。张谷峰地区的紧张局势,让关东军根本顾不上凌芸的雪原军。
凌芸也给袁桐命令,雪原军不要向日军占领的重要地点进攻,减少日军的注意。既然凌芸根本就不向外扩张,植田谦吉自动忽略了雪原军。他想等到苏联战事结束,再集中兵力解决雪原军。
临江到蒙江这一带陷入到少有的平静,雪原军和日军很是默契的保持和平。
凌芸一面密切注意苏联和日本的动向,一面不断稳定内部。由于袁桐和胡启忠两个人配合,占领蒙江后,利用李海忠和孙永强是伪军的机会,几乎蒙江的汉奸地主,日本人被清理一空。
临江一次公审大会,两次占领,弄得日本人跑的跑杀的杀,汉奸几乎不存在。抚松到是没什么,但有冯再洲这个投降汉奸,了解抚松情况。为了讨好凌芸,当然那是下达什么命令执行什么。
很有官场经验的冯再洲,当了解蒙江的经过之后,一咬牙,决定替凌芸背黑锅,把抚松他看着不顺眼的和曲大壮暗示他的,处理一空。虽然凌芸把他狠狠的训斥一顿,但暗地里得到楚玉的夸奖。
果然,当抗日区政府宣布任命的时候,他还是抚松县长。这让他松口气,看来凌芸也不是什么好人。这个年纪不大的女孩堪比妖孽,还是紧紧跟随,要不准没命。
长白县是朝鲜人居多,几乎大部分都是朝鲜族人。金明哲是朝鲜人,但他是军人出身,当然是凶狠的不能再凶狠了。这样一弄,四县之内大批的土地变成被没收的日伪财产,土地都分到农民手里,地租实行统一,只有一样税率,取消其他一切税目。
这样一弄,抗日区政府管辖之内立即大变样,老百姓当然是万分高兴。凌芸终于在七月末的时候,开始转移自己的工作方向,把政府地方工作暂时全部交给已经学得差不多的楚玉和手下四个专员。
她把精力转到军工生产上来。这是凌芸的军工厂,可看不出一点军工厂的样子。不过只要袁桐有时间,两人就研究她俩的武器系统。临江西山军工厂也成为神秘的地方。
外人都不知道,这里集中了大量的木匠,铁匠和石匠,在做什么。但是凌芸相信,只要日军给自己时间,会让他们明白,在中国作战,他们怎么都不是对手。
孙彦超的好日子终于结束了,因为他接到电报,命令他带队撤回临江,张谷峰局势出现变化。
抱歉的说一下,这几天有些事情要处理,一个春节尽力保持不断更,可总有些事情要处理,所以这几天会更新一章。处理完会尽快恢复正常。谢谢关注和支持,祝您们新春快乐。飘逸

第八十八章 主动战略

接到凌芸命令的孙彦超,本不想回来,这里多好,有吃有喝,逮到谁打谁。什么苏联军队,日本军队,还是伪军,换上不同的衣服,那就是全来。
根据凌芸命令,特战队可以就地征集给养,也可以为雪原军筹集军费。有这个命令,掌握特殊权力的孙彦超特战队,那是放开手大干。反正他们也没身份,连抗日游击队都不是,没谁说的清他们是什么人,反正图们江一带被他们搅得天翻地覆,汉奸,鬼子叫苦连天,那些村镇的伪官员,根本不是什么大官,日军连驻守部队都没有,只是有满洲国的国境守备队。这些部队哪能抗住雪原军精锐特战队的攻击。因为和苏军作战,日军第4师团和第7师团,都针对的是占领张谷峰地区的苏联远东集团军。
哪顾得上后面骚扰的这些零散部队,很自然的把他们当做中国境内那些土匪了。最让日军弄不明白的是,苏军怎么会派出小股部队袭击后方呢?
同样,苏军前线指挥官,弗拉基米也十分难受,这些日军防不胜防,神出鬼没的出现在苏军后面,他们袭击补给线,炸毁汽车,桥梁,毁坏公路,铁路,让在海山崴到张谷峰的公路时常中断。让日本人占了优势,苏军已经很难坚持下去。
这样大好的形式,干嘛要撤退回去呢?带着满腹的不理解,孙彦超还是下令带着他的战利品,大洋,金条和钱币,沿着山区道路撤回临江。
当他听到凌芸和他说的时候才明白,日军又增加一个师团,在图们江一带增加到两个师团,兵力达到四万多人。苏联共计出动七个师,一个航空飞行团,其中有一个是装甲师,双方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根据情报处了解的情况,日本已经向苏联派出正式代表团,进行停战谈判。这样再搞下去,两方面很快就会明白过来。那样就前功尽弃,明白过来的苏联人也不会放过雪原军。见好就收,及时撤出,让他们打去。
根据这一段时间的整训,雪原军基本完成了部队整编集训。既然建立了地方政府,凌芸接受袁桐的意见,既然不想放弃临江,蒙江这些地方,想在这里建立根基,那就要打出名号。建立一个让人们看到希望的旗号,整合力量建立统一的组织,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就是图们江行动已经失去意义,所以把孙彦超他们调回,完成雪原军最后整编。
凌芸同意这一点建议,还有一个原因,关内战场中日进队正在进行武汉会战,日军前后已经投入三十万部队,山西、河北、河南日军兵力空虚,关东军在雪原军这里驻守一个师团,一个混成旅团。在苏联边境出兵两个师团,显得兵力严重不足,这是雪原军稳定内部的时间,要做好准备迎接鬼子对根据地的扫荡。
特战队也有新的任务,完成整编之后将执行新的任务,所以命令他们回来,既然有新的任务,孙彦超当然什么意见也没有,立即根据凌芸指示,扩大特战队,集中整训。
一直到七月底,中苏边境的战火还是没有停止,苏联难以接受日本的条件,日本也有扩大和苏联战争的准备,双方都想在战场上取得优势,不见出胜负是不会停下来的。
对于植田兼吉来说,雪原军毕竟是小事,和苏联的大战略是不能相比的。所以命令部队暂时做准备,没有发动进攻。既然凌芸偷安不行动,日军方面当然乐不得等待苏联问题解决。
由于关东军擅自向苏联进攻,让张谷峰一场试探性进攻演变成大战,大本营对关东军进行严厉训斥,让他取得战场优势,为谈判桌上争取利益。
植田谦吉哪还有时间注意凌芸她们,要是苏联战事解决不好,自己很可能会被处理。
既然给了凌芸时间,她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时机,雪原军终于彻底定性。在临江成立雪原军司令部,对部队进行了全面整编。
袁桐不知道凌芸顾忌什么,既然已经这样做了,干嘛不做彻底?可凌芸还是不同意建立独立地方政府,只是在雪原军司令部之下,成立了行政处,管理地方事务。各县政府统一归抗日区政府领导,对雪原军行政处负责。
很明显,这是一个军政府,也就是军阀制度。凌芸这一次没有再推辞,而是就任雪原军司令。胡启忠任司令部总参谋长。司令部直属两个大队,四个处。
一个直属特战大队,孙彦超队长。一个教导大队队长凌芸兼任,陈殿瑛成为副大队长。
对于这个任命很多人明白,教导队是培养军官的地方吗,当然是凌芸亲自兼任。
四个处是通讯处林二毛,情报处曲大壮,行政处楚玉,后勤处李二丫。
雪原军还是整编出一个师,袁桐任师长,柴金旺副师长,李豹成为袁桐的参谋长。下级暂不设置旅一级编制,直辖第一步兵团团长罗殿奇。第二步兵团团长赵起。第三步兵团团长郭京校。第四特种团团长钱顺利。
经过这一次整编的雪原军,全部兵力九千多人,第一师作战部队就是近八千人。缴获日军队武器弹药,轻重装备还算是齐全,只是打大仗弹药不算是太充足。进过集训的四个团长可踌躇满志。按着李豹和胡启忠的话,雪原军终于成气候了,再也不害怕鬼子。
可是凌芸和袁桐全知道,鬼子远不是这点力量。雪原军虽然七八千人,可和日军一比差得太远了。连一个旅团都不如,在临江周围的日军就是两万多人,雪原军面临的危险还是有增无减。
只是日军关注苏联,没时间搭理雪原军,和苏联的战役结束,雪原军会面对巨大的危险。
日军进行兵力调整,凌芸也没闲着。雪原军两个任务,一个是训练作战能力,提升战斗力,一个是进行思想教育,增加忠诚度,凝聚人心。
凌芸临江司令部里面,胡启忠不知道凌芸在研究什么,站在地图前一动不动。他也在看地图,形势十分明显,苏联和日本正在进行谈判。别看战场上打得激烈,可随时都会停下来。
“报告”曲大壮在外面进来,递给凌芸一份情报。看完这份情报,凌芸摆摆手,把情报递给胡启忠。
看完情报处的报告,胡启忠说道;“小姐,哦,司令,怎么办?”
凌芸笑笑:“别那么严肃,还是叫小姐吧,我觉得那样亲切一些,我这个司令也是牌子。”
胡启忠也笑了,他知道凌芸并不是很在意这个职务。当初不想成立司令部,就是不想让日本方面过分重视雪原军。可部队数量越来越多,已经不能稀里糊涂的处理,需要有个明确的指挥系统。
如果成立独立抗日政府,辖管军队,给人分裂的印象,这是凌芸不想看到的,她要比袁桐顾忌多。现在雪原军是良好的名声,要是在关内隔绝的情况下,凌芸弄出一个政府和军队出来,很容易让人怀疑想独立。在手下这些人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也会为将来埋下隐患。
经过凌芸解释,胡启忠不是太理解,但袁桐明白。要是时间一长,可能让东北很难和关内统一。雪原军发展的越大,越不是好事。这些危害袁桐同样经历后世,是清楚这些的,所以她也没坚持。雪原军还是一个军事机构,只是代管地方而已。
胡启忠笑笑:“那是当然,我也喜欢叫你小姐,而不是司令,再说你也不……”
他停住话语,凌芸脸上莞尔一笑:“没办法,我也知道不像。将军司令都是高大威猛,有军人气质,哪有我这样的。”
看到胡启忠还想说什么,凌芸摆摆手说道:“别说这些了,有什么建议?你可是参谋长。”
胡启忠没有再解释什么,而是说道;“根据刚才的情报,日军很快就会结束和苏联的战役,转过来就会对付我们。我想我们应该主动出击,但是雪原军好像还不具备消灭整个师团的能力,因此很难办。要一直不动,日军一旦调整完毕,我们一样难以挡住他们的进攻,所以我一时还没有什么好办法。”
凌芸点点头说道:“与其坐而等死,孰若起而拯之,局面是开拓出来的,是打出来的。坐以待毙不是我们的行为,要想办法调动鬼子,争取改变战局。你看,日军在通化是一个师团,两个旅团分别驻守通化和梅河口。第8独立混成旅团在辉南和华甸。敦化方面是日军第4师团,和苏联的战斗并没有停止。要是我们向南进攻,日军北面军队根本不敢动。如果动弹,必然遭到苏联军队的反击,所以只有这面的两万多敌人。”
胡启忠点点头说道:“即使是两万多军队,也不是我们可以消灭的。这里临近奉天,日军有飞机。消灭一个师团不是短时间的事,我们缺少重武器,很难在短时间击溃消灭大规模军队。要是时间一长,在飞机大炮的攻击下,失败是肯定的。”
凌芸摇头说道:“也不尽然,日军虽然是两万多人,但他们兵力分散。在通化只有一个旅团,兵力不过七八千人。梅河口一个旅团,在辉南和华甸,也是以大队为单位防御。各个击破我们还是有机会的。”
胡启忠眼睛发亮:“小姐打算利用奔袭作战,分开歼灭他们?”
凌芸说道:“也对,也不对。因为你说的飞机无法解决,所以要改变一下,让鬼子自动送上门。我的计划是这样,你看……”
凌芸把自己思考的计划说了一遍,胡启忠连连点头:“不错,只要鬼子上当,他就难逃。要是不上当,我们就顺势占领这些地方。”
看到胡启忠也承认自己的计划,凌芸立即派人通知袁桐和李豹。四个人又详细的研究了细节问题,胡启忠开始领着几个有文化的女孩,制定作战计划。
这是警卫排里的几个女孩,说到底凌芸也和凌袁桐一样,不管怎么认为男女都一样,可内心深处还是不相信女的。这让袁桐笑话凌芸,问她是不是女人,这么不相信女子。
凌芸不顾袁桐耻笑,也不顾李海棠她们反对,还是解散了女子警卫连。大部分都分到后勤和地方行政机构,一些有头脑的,交给胡启忠,成为参谋部第一批见习女参谋。
安排胡启忠和袁桐她们研究详细计划,凌芸打算去兵工厂看看。这一次凌芸打算提前出动,抢先发动进攻,也是她的土兵工厂完成了第一批作战物资准备。这是凌芸和袁桐研究出来,让日军想不到的武器。
可是他刚要离开司令部,门外站岗的士兵进来:“报告司令,外面有两人要求见你。”
胡启忠瞪了哨兵一眼:“什么人没说嘛?你是干什么的?”
哨兵吓得一个立正,连忙说道:“他说叫崔海,另一个没说,他说是司令旧识。”
凌芸愣一下,崔海?自己怎么不记得认识一个叫崔海的人?
李豹这回成为师参谋长,那可是很受重视的职务,又是袁桐的搭档,让他都不知道怎么表达忠心了。看到凌芸皱眉头,就说到:“恐怕又是瞎说的人,问问什么事,没有重要事小姐见他干什么?”
袁桐瞪她一眼,李豹一下想起来,现在可是有司令部,这里是胡启忠说了算,自己这是干什么?连忙闭上嘴。
虽然李豹这段时间表现良好,也很有头脑,弥补了袁桐冲动的缺点。但先期的成见让袁桐还是有些不满,李豹越是讨好她,袁桐越是不给好脸子。
瞪了李豹一眼对转身要出去的哨兵说道:“慢着,我想起来了,崔海是左丽娜的手下,张绍钰牺牲后左丽娜失踪。他来干什么?”
袁桐这一说,凌芸也想起来了。自己不接触军队,所以印象不深。袁桐这样一说,也想来说道:“让他们进来。”

第八十九章 幸福时光

崔海在外面进来;看到站在屋内的几个人;崔海说道:“崔海拜见凌小姐;袁小姐;诸位将军。”
凌芸并不熟悉崔海;反而是袁桐要熟悉一些。微微点头说道:“崔海;你这是在什么地方来的?左丽娜呢?她怎么样了?”
一直跟在崔海身后的人;身躯颤抖一下。他包裹得很严实;脸上还蒙着丝巾;不知道什么人。凌芸看了她一眼:“丽娜姐,你这是怎么了?”
凌芸这一说;袁桐才注意到跟在崔海后面的人;确实像是女人。听到凌芸叫她丽娜姐;作战室里的人都吃了一惊。胡启忠是原来左丽娜的手下;李豹也早有耳闻。
左丽娜是临江地区唯一一个打出抗日旗号的游击队;她号称飞红巾;专和日本人作对;在周围还是很有名气的。又因为是女匪;人又长得漂亮;很是引人注意。但后来出来一个雪原军;凌芸和袁桐的风头盖过云岭山;让人们逐渐转移注意力。
另一方面,张绍玉掌控云岭山;出于低调和不想引起鬼子注意;云岭山已没有了原来的名声。加上左丽娜嫁人;成为张绍玉的夫人;退到后面;更加没人注意。
但雪原军等于脱胎于云岭山;所以在雪原军内部左丽娜还是相当有名气的;听到凌芸的话全都是一震。
确实;崔海后面的人确实是左丽娜;她来这里是情非得已。左丽娜并不想来;但却不能不来。她没脸见凌芸,当初是凌芸她们救得自己;但在解救奇峰寨李豹上面;左丽娜觉得脸红。在鬼子进攻黑风寨的时候;自己听从张绍玉的,又是袖手旁观;连最抗日的云岭山游击队都不帮忙;长白山土匪更不会参与。
迫使凌芸放弃黑风寨奔袭临江;转战抚松的。途中雪原军消。凌芸她们消失后,川崎一男对长白山的土匪进行了全面打击;这时候大家才明白过来;但为时已晚。
张绍玉想借着投降的机会;带着有孕在身的左丽娜投靠鬼子,找机会再逃回关内去。但他过分相信代纪坤;结果让没有信誉的鬼子算计;张绍玉战死牺牲;左丽娜和崔海带着人冲出包围圈;向抚松方向撤退;躲过伪军的追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