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道-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从第1、2点可以得出,暂时的成功不可倚,不可飞扬跋扈、小人得志的样子。
  4.成功是一系列事件的集合,这一系列的事件不仅包括你自己发生参与的事情,而且别人身上发生的事情也可能影响到你的成功。
  5.从第4点可以推出,要时刻注意修身养性,即使是面对陌生人,也不可以恣意放肆。
  6.成功是一系列事件的集合,它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以前的事情会对随后的事情产生强大的影响,并且会限制或规范随后事情的发展方向与完成情况,并最终影响结果。
  7.成功是一系列事件的集合,它并不要求你从一开始就很成功。你可以从任何一点开始,随后一直将事情办好,这样你也会成功,因为无限的集合是不可以相互包含的。
  8.从第7点可以推出,一个人随时都不应放弃,随时都有机会。
  9.又从第8点可以推出,对于别人,不管他处于何种状况,都要尊重,不能轻视。说不定今天的落魄小子就是明日的超级巨星。
  培养你的成功商数
  钟说:在现代社会,说明人智力水平的用智商(IQ),说明人的人际关系能力、社交能力的用情商(EQ),说明人发财致富能力的用财商。我想,曾公和雪翁的IQ、EQ肯定都是很高的。除此之外,雪翁的财商一定很高,可以说是世界少有、五百年才一遇的,否则,不可能成为红极一时的红顶商人,号称“财神”。曾公呢,除了IQ、EQ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来表明你的特色,你实在是太完美了,几乎有点像孔夫子说的圣人了,只是对自己太苛刻了,让我们现代人觉得很难做到。

  /* 18 */


  《人道》 第一部分
  成功是一系列事件的集合(6)



  我想请问曾公和雪翁,可否提炼出一个成功的商数,用来表明一个人成功的可能性。给像我这样还不成功的人一些希望,按照成功商数的要求去打造和磨炼自己。虽然不会像你们那么成功,但如果能取法乎上得乎中,我也是很满意的。
  曾曰:多承谬奖!你这是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啊。什么智商情商、IQEQ的,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虽然经你的解释,有点明白了,但到底不曾把握其真正的内涵。现在,你又要我们提供什么成功的商数,这不是要我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么?但是后生小子有所请,即使不为提供什么成功商数计,回顾和总结一下也是好的,做个参考吧,谬误之处,还请两位斧正。
  第一,实在地做事
  事情总是要做、要完成的。而事情做得好坏、完成的质量等,最终都要显露出其本来的面目,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掩盖的,因此,一定要实实在在地将事情做好,不可偷工减料,更不可偷奸耍滑。能否实在地将一件事情做好,是别人会否给你机会做下一件事情的基础。
  实在总是与热闹相对的。热闹多好,很多人关注,又体面又风光。你总是看见别人热闹,总是羡慕别人的热闹,甚至奇怪为什么自己不能热闹。你可能还有点妒忌他们了。或许你只是看见了别人的热闹,而忽略了他热闹之前的实在。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种热闹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或许你看见的是另一种热闹,这种浮华的热闹,只是流水中无根的浮萍,不用风吹,只需流水,就将露出其背后苍白的本色。
  (钟说:那可不可以做得又实在又热闹呢?)
  这种人一般比较少,有得必有失,有好就有坏,你现在是想将两方面的好处都得到,这种事情一般是要遭天谴的。不过,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这种事情,像雪翁做生意,就是又实在又热闹的。一方面是外面的风光出来了,另一方面是事情也在一件件实在地在做。也正是靠了这实在,才支撑得住那风光。
  本来,从中庸的原则来说,实在和热闹是不矛盾的,只有实在的支撑,才有热闹的长久。但是,做到实在又热闹的人,时间一长,往往会为热闹吸引,渐渐忘却实在,滑入热闹的深渊。而且,世界能做到中庸的人太少了,而人的虚荣心又让人对热闹无法拒绝,到最后终于只记得热闹不知道实在,无可避免地失败了。
  (胡言:对此我是深有体会啊!)
  实在地做事是一个下笨工夫的过程,但事情往往奇妙,从长远来看,下笨工夫却往往能更快地取得效果。笨鸟先飞,欲速则不达,这两句话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这个道理。这可能是缘于物极必反吧。
  第二,坚定的信念
  目标是灯塔,一方面可以使你找到前行的方向,另一方面又使你不偏离正确的方向。有信念很容易,但有坚定的信念是非常难的。此时,你要面对的有各种各样的诱惑,还有各式各样的不解、奇怪与嘲笑的目光,因为别人都是实事求是的,随时间地点而变的。坚定的信念会使你显得傻,显得可笑,显得不合时宜。面对别人异样的目光,你还得忍受自己内心的挣扎,说服你自己。
  第三,谦虚谨慎的态度
  中华数千年以来,一直都有文人相轻的说法,其实何止是文人,凡是有点本事的人,甚至只要是有人的地方,都会有互不服气的现象,为了这一不服气,斗殴者有之,争辩者有之,诉讼者有之。
  其实,“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也说了数千年,可惜没有多少人记取。于是,以才自足、以能自矜的人到处是。殊不知,这样一来,一则为小人所忌,再则为君子所薄,对自己可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谦虚谨慎的态度反映了一种开放的胸怀和气度,可以海纳百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样一种谦虚谨慎的胸怀可以怀远人、服来者,终将对事业有所助益。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众人拾柴火焰高,有谁能只靠自己去成功呢!
  胡言:曾公说的,我是很同意啊。特别对中国人来说,一个人是条龙,两个人是条蛇,三个人就是条虫了。总是互相抱不成团,互相拆台,窝里斗,弄得别人得了好处,怎么也搞不成功。
  除了曾公说的,我想补充这样两点。
  第四,眼光要准要远
  要胸中有个全局观念,知大体,识大事,明白现在的潮流是什么,顺流而动,则自然水涨船高。如果眼光狭隘,虽不说鼠目寸光,但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田螺壳里做道场,终究难免小家子气,只挣得蝇头小利。

  /* 19 */


  《人道》 第一部分
  成功是一系列事件的集合(7)



  眼光准,这就可以让你超越一般的人。别人看见危险的地方,你看见了机会;别人忽视的,你却认为是珠宝。与众不同,自然脱颖而出。
  眼光远,又使你超越了一般的精英。别人看一县的时候,你已知一省、国家和世界,又有谁能与你竞争呢?我所以敢开借洋债之先河,也正由于此。
  第五,预留退路
  事情总是有利又有弊的,像刚才曾公说的,谁也不能把两方面的好处都占到。因此,你在做事情的时候就要处处想好自己的退路,这样的话,即使失败了,也能够有个说法和退步,虽败不倒,还有东山再起、重出江湖、再振威名的机会。
  我常跟我的店员讲,做事情不能光想好的一面,那样即使成功了,也容易招人妒。做事情也不要光想坏的一面,那样可能自己都会要活不下去了,还做什么事情呢?做事情要把好的和坏的两方面都想清楚了,这样才会有各种后续的手段出来,也才能保护自己。
  培养你的成功商数(四度论)
  第一,培养你的耐久度
  由于成功是一系列事件的集合,因而它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有如跑马拉松,体力不好或是坚持不住的人,要么倒下,要么退出,不可能看见胜利的光。坚持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第二,培养你的忠贞度
  这个世界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而诱惑也太多了。翻翻报纸、看看电视、浏览网页,成功的故事扑面而来,一不小心,你就会受到别人故事的诱惑,偏离自己的目标和方式。
  除了诱惑之外,还有打击。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冲击,一次次的败回。想放弃的时候,它似乎又近了;等努力的时候,它好像又远了。
  成功就像是你希望追求到的一个姑娘,总是离你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忠贞不二不只是男女之间的要求,也是对成功所应有的态度。毕竟,对成功,与对女朋友一样,也是要追求的。
  第三,培养你的无聊度
  成功那一瞬间的灿烂,总是让人如飞蛾之扑火,义无反顾。但是,谁知道此前这个人所承受的寂寞无聊呢?那是一个反复做着同样事情的时期,那是一个没有其他爱好的时期,那是一个将看似简单的事情做无数遍的时期。很少有人能真正承受这时候的那种眼里只有目标没有其他的痛苦。
  曾国藩的苦行僧生活,是没有多少人想过的;胡雪岩的过程似乎灿烂轻松得多,但是,即使不说他被钱庄开除时别人的白眼和开除后的穷困潦倒,在他经营自己事业的过程中,那种一天到晚头脑不停转动、总是在钱眼里翻筋斗的生活,除非是天才,想想都让人害怕,你能不能承受?
  可能在当事人自己,由于有一种激情或者是理想,并不觉得苦,倒反以为乐,如果你在自己的追求中也能找到这种感觉,那么,恭喜你,你离成功近了很多。
  第四,培养你的狠心度
  惟有偏执狂才能够生存。为了追求你的成功,你需要将很多的人和事情捆绑在你追求成功的战车上,这包括你的家人、朋友、心爱之物、心灵的爱好,等等。
  本可以愉快的周末会因为你的追求而味同嚼蜡,本来难得的团圆会因为你的追求而变成泡影,本可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会因为你的追求而无聊透顶……
  你要放弃的东西很多,而它们往往对你很重要,并且一定程度上它们也是你追求成功的原因,可未曾预料到的是,事情走向了反面。
  走下去?需要放弃!不走下去?也是弃,不过是前功尽弃!走下去,不走下去?这是个问题。

  /* 20 */


  《人道》 第二部分
  世界上到处是有才华的穷人(1)



  这句话无疑让很多穷困中的人感到高兴,尤其是年轻人,说中了他们心里的感觉,但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在现在这样一个充满机会的年代,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他就会具有一种良好的品牌,是随时都有成功机会的,怎么可能受穷呢?不要躲在这句话后面原谅自己,正视问题,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自己,打造属于你作为人的良好品牌。
  钟说:刚才曾公和雪翁都说到,本事比运气更重要,有本事才能把握运气,有本事还能创造运气。似乎可以这样来解释两公的说法,那就是只要有本事,终究会有机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事情却往往不是这样。有句古话说:“一文钱逼死英雄汉。”如果是英雄的话,肯定是有本事的,又怎么会弄得自己为一文钱焦头烂额呢?而我们现在也有一句话:“世界上到处是有才华的穷人。”说的是,很多人穷并不是没有本事,而是其他的方面使得自己失去了成功的机会。不知道两公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鱼目不可混珠
  曾曰:对于你的第一句话——“一文钱逼死英雄汉。”我有这样一句话可以来回答:“是金子总会闪光的。”虽然金子会暂时和沙砾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无从识别。但当岁月的打磨过去,真金终究会露出自己本来的面目,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英雄汉也有如这金子,总是会有困顿的时候,有抑郁不得志的时候,但是,拓宽你的视野,从长期来考虑问题,不要只盯着一个时点,或许能够更清楚地看清命运。
  这种事情可谓是从古到今都是有的,感慨自己怀才不遇,认为在位者有眼无珠,对自己这样的大才视若无睹,让自己郁郁终生。有很多人还诅咒科举选拔制度,认为那样的制度只能选拔出会做八股的人,却得不到真正的人才,以至于有“科场莫论文”的说法。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看看几千年的历史,就可以找到历史的真相。对于科举选拔上的人,本事不足的是有的,但是,真有本事的人,却也是不会因为科举而埋没的。看看在我们的历史上起作用的人,看看维系文化发展的人,看看推动事情进展的人,大多数还是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人才。虽然也有过左宗棠那样的从举人而一跃成方面大员的人,但是,这样的人不过是特例而已。而且,在此之前左宗棠,早已是天下闻名,而那种破格也是特定情况下自救的要求。这件事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只要你有真才,你是不会被埋没的,终究会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像夜晚的月亮,照亮整个夜空。
  ;左宗棠传奇
  左宗棠,湖南湘阴人,自称今亮。为人秉性良实,倜傥耿介,意气豪迈。其功名虽只是一举人,但经纶满腹,才气纵横,颇得天下名士推许。
  对话林则徐
  道光二十九年,林则徐因为生病,从湖南回福建养病,路过湖南。途经长沙的时候,特地派人到左宗棠的柳庄,请左宗棠面谈。在湘江的船上,林则徐与左宗棠抗谈今昔,通宵不眠,直到鸡鸣天晓,双方才依依惜别。林则徐为之倾倒,认为左宗棠是绝世奇才。
  结交陶澍
  陶澍,湖南安化人。少年得志,功名顺遂。二十五岁中进士,以后历任地方要职,晚年官至两江总督。
  道光十七年,左宗棠主讲醴陵渌江书院,陶澍总督两江,到江西阅兵,顺路回家省墓,经过醴陵。左宗棠为之书对联:“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陶澍为之激赏不已,当即将左宗棠请来,两人从学问而国事,从盐政而海运,两人畅谈竟夕。陶澍不顾左宗棠与自己相差三十多岁,与之结为忘年交。后更以家事相托,结为儿女亲家。
  天下闻名
  左宗棠在做湖南巡抚幕僚期间,因与路过长沙的带兵入川总兵樊燮发生矛盾,双方各自运用自己的关系互相弹劾,最终樊燮被朝廷革去总兵职位。左宗棠却在这一过程中天下闻名。其中潘祖荫的两句话完全说明了左宗棠的地位——“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咸丰皇帝为之动容,经过了解,将左宗棠调出湖南,奉旨跟随曾国藩襄办军务。
  自创楚军
  咸丰十年,围困金陵的江南大营被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攻破,清廷经营多年的天京之围全面崩溃。由于战争的需要,也由于左宗棠的大才,左宗棠开始自募兵勇,独树一帜,创建楚军。左宗棠带兵不久,就在江西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几年过去,被授予闽浙总督,成为由举人而总督第一人。

  /* 21 */


  《人道》 第二部分
  世界上到处是有才华的穷人(2)



  领兵西征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余部后,同治五年八月,左宗棠接替杨岳斌,调任陕甘总督。谋求平定西北叛乱。在胡雪岩的帮助下,开中国借洋债之先河,左宗棠兵精粮足,武器先进,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将西北的三大叛乱分子一一平定,并为改签《伊犁条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浩强:《曾国藩》)
  对于你的第二句话——“世界上到处是有才华的穷人。”我想下这个定义的人,一定是对才华的概念限制得比较窄,将某一类特点看做是才华,将具有某一类特点的人都看做是有才华的人,而将其他一些特点排除在外,从而人为地在才华的概念上就犯了自己的错误,也因此才有这样一个错误的判断和结论。有一句古话是这样说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在开风气之前,这种看法和观念可能会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读书是一个有抱负的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只有这样一条华山绝径让普通老百姓出人头地,自然就显得读书的高贵,顺带使得读书出来的人高贵了。那时候的秀才,是有功名的,见了官可以不下跪的,也不能打板子的。读书的人被认为是有才华的人。但是,洋务以后,风气大开,才华的观念相应地有大的变动,如果还是老观念,那雪翁岂不是也是无才之辈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是,只要有才华,就不愁无出人头地的事情。那么,什么是才华呢?才华,是指办事情的能力,因此,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不经过实践的检验,谁知道是有真才还是只是夸夸其谈之辈。坐而论辩,无人能敌;起而行之,一无所能。说的就是这样的无真才之辈。而这之间的差别,可谓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战国时,赵国的赵括,三国时,蜀国的马谡,都是这种无真才的典型。
  ;纸上谈兵赵括
  赵括,赵国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国者必括矣。”
  赵孝成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于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已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面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史记》)
  才华,既然是办事情的能力,因而,是具有局限和条件的。如果运用的方式不对,运用的地方不对,运用的时间不对,运用的对象不对……总之,只要是运用不得其法,不得其用,才华,都有可能不但不能称其为才华,反倒将成为绊脚石。比如说,一个满腹诗文、饱读经书的文人,如果是做他的学问,从事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或许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他的才华也就能真正地发挥作用。而如果他一定要怀着救国救民的想法,有解救天下苍生的志向,想去从政,但是,又洁身自好,不愿意泼下身子去了解肮脏的政治,学习为政的诀窍,则他的所谓才华,此时不但不足以帮他,反足以害他,让他在官场显得迂腐气十足,寸步难行。古来学问做得好的人,一般在官场不会有大的发展,你看到过有几个宰相是文学大师、诗坛巨匠的?
  ;曾国藩论作文与做官
  作文与做官本不是一回事。
  作文以见深识闳为佳,立论即使尖刻,偏颇点亦无妨,因为不至于伤害到某一个人,也不去指望它立即收到实效,只要自圆其说,便是理论,运笔为斤,自成大匠。

  /* 22 */


  《人道》 第二部分
  世界上到处是有才华的穷人(3)



  做官则不同,世事纷繁,人心不一,官场复杂,尤为微妙,识见固要深闳,行事更需委婉,曲曲折折,迂回而进,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万不可逞才使气,只求一时痛快。
  历来有文坛上之泰山北斗,官场上却毫无建树,甚至一败涂地者,盖因不识此中差别耳!他们由于受自己做学问的影响,对人的评价,往往求全责备的多,宽容体谅的少,让他们处置事情,天下则几无可用之人了。其实,世上之人,其聪明才力相差都不太远,此暗则彼明,此长则彼短,在用人者审量其宜而已。山不能为大匠别生奇木,天亦不能为贤主更生异人。
  (唐浩强:《曾国藩》)
  再比如说,一个人公关在行,就是不愿意读书。此时,如果让他去考功名,无异于要他的命,那时,自然会显得他没有才华。但如果让他去做一些公关应酬的事情,则会显得他才大如海,游刃有余。此时,谁又能说他没有才华呢?
  可见,才华是应该分类的。你的长处在什么地方,你的短处又在什么地方,这是一定要弄清楚明白的。否则,随大流,大家去考功名,我也考功名,那不撞个头破血流才怪。看到做生意来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