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推背图中的历史-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皇帝顺治在一边看着,那是相当地上火。
没多久,多尔衮就舒服死了。
十五岁的小皇帝亲政,先狠狠地修理了一番多尔衮的几个亲信,算是出了一口闷气。然后顺治东看西看,琢磨着找点什么事情来做,这个找事情来做也是相当麻烦的,顺治皇帝找了好几年,终于找到了一位董鄂妃。
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吴三桂又要捣蛋。
大汉奸吴老头上疏,要求剪灭明宗,这个上奏还有个名堂,叫做“三患二难疏”,说得跟真的一样。其实吴老头上疏的原因就一个,他被骂得实在有点太惨了。
这时候明宗室桂王逃到了缅甸,由李定国、白文选拥戴,论打那是不成的,论骂还可以较量较量,骂别人不好骂,骂吴三桂就太容易了。先不要说吴三桂开门揖盗,引清人入关葬送了大好河山,现在吴三桂占据的地盘,就是当年桂王撒欢的地方。倒霉的桂王过着寄人篱下的流亡生活,不想家倒也罢了,一想家就骂吴三桂,吴三桂拼了老命地堵住耳朵,那骂声还是源源不断络绎不绝而来。
吴三桂不爱听骂啊,所以他比顺治更急于剿灭明宗室。
顺治倒是无可无不可,吴三桂却有这个积极性,好啊,那就让他干吧。
于是吴三桂狂追桂王入缅甸,逮住白文选,逼迫缅甸交出桂王,缅王不得已,就于驿馆门外设伏,诱杀桂王的从人,一共杀死四十二人。最后剩下一个桂王朱由榔,他正舒舒服服地坐在椅子上,突然冲进来一群人,不由分说抬着椅子就走,吓得桂王号啕大哭,等晃晃悠悠感觉到椅子被放到地面上,朱由榔揩净脸上的鼻涕,睁眼就看到了吴三桂那一张亲切的老脸。
早上好,吃了吗?吴三桂关心地问候道。
朱由榔被杀,彻底扫清了明室对清朝的影响。
这边顺治安下心来和董鄂妃展开生死恋情,可是董鄂妃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迅速地死掉了,让顺治好长时间醒不过神来。等他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他也死掉了。
康熙的时代终于到来了。
继位那年,小康熙刚刚八岁。
现在轮到了鳌拜老兄说话。
但鳌拜正说得眉飞色舞的时候,突然跑上来一群小太监,搂腰抱腿把鳌拜放翻在地。
这一次鳌拜倒下后就再也没能爬起来。
然后小康熙将笑眯眯的眼神转向西南:吴老头,你也该舒服够了吧?
削藩!
藩篱多撤去,稚子半可哀。
《推背图》上的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时代——康熙的时代。
吴三桂还真没想到小皇帝竟然敢拿他开刀,先试探性地上疏,表示自己希望削藩,然后等着小皇帝拒绝,这个拒绝就是表示朝廷仍然信任他的意思了。但是这个意思他没有等到,小皇帝顺水推舟地批准了他的要求和建议。
吴三桂也有招,就回房换了身蟒袍玉带的明朝服装,看得大家眼睛都直了,然后老吴带着大家去祭祀被他杀死的朱由榔:小朱啊小朱,别怪我当年杀你,你也不想想你们一家子都干了些什么事儿?天底下人摊上你们这家人做皇帝,真是倒尽了血霉。今天我老吴就不跟你客气了,你在地下趴着你的,让我老吴先过过皇帝瘾吧。
吴三桂反了。
清有三藩,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听到老吴已经闹起来了,耿精忠也不甘寂寞,也跟着折腾了起来。尚可喜这人却很没劲,他不光不跟着折腾,还把吴三桂的使节都给押送到小皇帝康熙那里去了。
吴三桂这一闹腾就是整整五年。折腾得大清朝天翻地覆,人仰马翻。各地的官府也省心,吴三桂打来了,就出城迎接: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等吴三桂撤了,清兵回来了,大家再出城迎接: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玩得开心得不得了。只是苦了老百姓,纳赋缴税,这回得备足了两份,清廷一份,吴三桂一份。
到了第五个年头上,吴三桂身体不支,倒在床上,这才回味过来上了康熙这个小兔崽子的恶当。
敢情康熙压根儿就不跟他比谁的武艺高,谁的人马多,比的是谁活得命更长。老吴都折腾这么多年了,还能再活得过康熙吗?真要是活过了康熙那他岂不成了老王八了吗?
气人啊,骂人哪有这么一个骂法的。
吴三桂气恨交加,吐血而亡。
他死了,也彻底地终结了一个时代。
一个不堪回首的时代。
然后大清迎来了更加不堪回首的新时代。
一个更加愚昧透顶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人的思想竟然倒退回了远比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更要落后的程度。正是这些东西让这个伟大的民族付出了更为沉重的代价。
第三十四象 太平天国起义的预言
象三十四 丁酉 巽下巽上 巽
谶曰:
头有发,衣怕白。
太平时,王杀王。
颂曰:
太平又见血花飞,五色成章里外衣。
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见梦全非。
针对《推背图》中的这一象,金圣叹老先生说:用《推背图》来证明以往所发生的事情比较容易,见缝插针地往上靠就是了。但是依据这个东西来判断未来所发生的事情,那就难了。然后老先生又说:但愿我所推断的未来之事,凡是平治之世全部都能猜中,凡是乱世最好猜错了,这样我才会感到心安。
说了好半天,老先生也没说正事。
最后总算冒出来一句:此象疑水灾或兵戎与天灾共见,此一乱也。
哈哈哈,金圣叹老先生真是白读了一肚子的书了,他居然猜不出这一象说的是太平天国之乱。
“太平时,王杀王”,这首谶言中字字句句,都在说太平天国,“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见梦全非”,洪秀全的名字赫然在目,怎么老先生硬是猜不到呢?
笨啊,拿他没有办法。
不过,金圣叹老先生笨一点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他生活在太平天国之前的乾隆时代,等到洪秀全折腾起来的时候,金圣叹老先生早已死得不能再死了。所以他猜不到这一象说的是什么,实在是情有可原。
但如果我们还猜不到这一象是什么,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洪秀全。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洪秀全。
太平天国完全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又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式的农民起义。
这话怎么解释呢?
首先,太平天国不同于以往历次农民起义,是因为太平天国是建立在基督教文化的背景上,而以往历次农民起义,都是完完全全的本土式文化,比如说白莲教,比如说弥勒教,等等。
每一次农民起义都有神仙跑出来掺和,没有神仙下凡,大家就不给你干活。
谁说话大家也不信,就信神仙。
太平天国这一次,也是有神仙搅和在里边的。所以说太平天国起义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式农民起义。
但这一次的神仙却是洋神仙,不是以前的猪八戒、孙悟空等大家熟悉的朋友。
这一次跟着洪秀全搅和的是上帝。
当时上帝刚刚跟着传教士们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大家对上帝还不是太熟悉。
洪秀全最先认识了上帝,于是到处嚷嚷他是耶和华的小儿子,耶稣的弟弟,却不知道他为什么不改名叫“耶弟”。
但由于大家对上帝不熟啊,不晓得洪秀全嘟哝的是什么,所以洪秀全嚷嚷来嚷嚷去,只有几个铁杆哥们儿,如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萧朝贵等,这些铁哥们儿跟洪秀全一起嚷嚷,但还是没人理会。
洪秀全很郁闷。
于是他就死掉了。
他一死就是七天。
七天之后,他又活过来了。
然后洪秀全登坛讲法:我靠,我这次上天,才去了不一会儿,没想到七天就过去了,这真是天上不一会儿,世上已七天啊。那么我上天干什么去了呢?我到天国出差了一趟,跟你们说啊,那天国的日子就甭提多舒服了,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谁要是想上天国,就得跟我走,你不跟我走能去得了天国吗?……
老百姓虽然不晓得上帝是做什么的,但对于天国还是很好奇的,就都跑过来听稀奇。听着听着,忍不住就有人也想去天国瞧瞧,哪怕是开开眼界也好,就不由自主地跟着洪秀全走了。
洪秀全真的很会搞怪,可是上帝来到了中土,也得入乡随俗。洪秀全搞来搞去,虽然请的是洋神仙,用的却是前人用腻了的老法子,这个法子每一个跳大神的神汉都会用,甚至现在有的乡村神汉巫婆还在用着。
所以说太平天国是一次典型的中国式的农民起义,这话绝对错不了。
中国式的农民起义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你不能当真。
如果你多多注意一下,就会发现,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农民起义,结果都是百分之百毫无例外地“被地主阶级窃取了胜利果实”。要说这个地主阶级可真够聪明的,中国历史有五千年,农民起义没有一万次,也不会少于八千,这帮家伙偷了我们的果实八千多次上万次,居然次次得手,那到底是他们太聪明,还是我们太弱智?
实际情况是,农民起义之前是农民,可是他起义之后抢了一堆宅子、美女、金银财宝,开始冲着农民挥刀抡枪的时候,你还非要说他是农民,他自己都会跟你不乐意。
太平天国的积极意义无疑是无可辩驳的,但是这支武装的堕落速度之快与程度之深,也是令人触目惊心的。
洪秀全借拜上帝会聚起民众,举重若轻地夺得永安城之后,立即建“国号”太平天国,然后大封诸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秦日纲、胡以晃等四十余,各称丞相军师。这么多的王爷丞相凑在一起,是最典型不过的帝王思想,哪个农民还敢再招呼着他们下田锄草割麦?
腐败的清政府无力阻止太平天国的迅速扩张,在很短的时间内,太平天国就攻克了南京,然后洪秀全就成了万岁。这个万岁可不是开玩笑的,谁敢在万岁面前抬一下眼皮,那都是剥皮抽筋的死罪。
民众追随洪秀全,是为一个天国的美梦。
但是他们不可能得到天国,他们只能得到其腐化堕落的程度丝毫也不亚于大清政府的末路王朝。
太平时,王杀王。
正是这种腐化堕落生活的极度淫溺,才导致了太平天国内部的自相残杀。
而且是大屠杀!
曾国藩因平定太平天国而被誉为中兴之臣,但是,与其说是太平天国败于曾国藩之手,莫如说是他们败亡于奢侈淫乱的生活之手。
东王杨秀清是奢侈淫乱中的典型,他派部下分堵雨花台、天保城、秣陵关各要口,把自己的私宅围得像铜墙铁壁一样。而他在宫中的生活,其骄淫奢逸,几达登峰造极的地步,他的部下每日出动,在城里城外强掳十五至十六岁的少女,供杨秀清一人淫乐,号为王娘,这些不幸的姑娘们若是稍有“不敬”,马上拖出去抽筋剥皮点天灯,残酷血腥之极。
有一个名叫碧娘的姑娘,落入了杨秀清之手,她最善于刺绣,就为杨秀清绣了一件衣饰,却遭人揭发说她的刺绣底衬不干净,于是杨秀清大怒,当即命人先将碧娘酷刑拷打,昏死过去之后,又将她拖出去,准备天明后点天灯。
所谓点天灯,是将人全身用火油浸透,倒悬在旗杆上,然后点燃,这岂是正常人所能想象出来的酷毒刑罚与邪恶心肠?谁要是再说这是农民起义那明摆着是在骂农民。碧娘醒来后咬舌自尽,避免了死前再承受非人的痛苦。杨秀清发现之后,暴跳如雷,竟将几个看管碧娘的士兵全部点了天灯。
杨秀清出门的时候,前后保安人员数千人,金鼓旌旄等类数十件,还有五色巨龙一大条,长约百丈。他出门的时候所有行人都得回避,如有冲撞者以大逆之罪论处,那就不是像点天灯那么便宜的事了。他一路上都有音乐大吹大打,然后是大轿,轿夫有五十六人,轿内左右,立着一对男女,右边是他的娈童,左边是他将要“宠幸”的玉女,娈童扶茗瓯,玉女执蝇拂。总之一句话,杨秀清就从来没有拿自己当过一个人。
他认为自己是神。
百官来到南京,必须要按次序先行叩见杨秀清,然后才可以去见洪天王。而洪秀全之所以放手任杨秀清胡来不管不问,是因为他比杨秀清搞得更甚。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杨秀清这么折腾下去,他已经没几天日子了。
但是东王却丝毫没有末日来临的感觉,他感觉自己非常的幸福,就向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求欢。
洪秀全早在起事的时候,就把妹妹嫁给了西王萧朝贵,但是萧朝贵胆子太大,以为自己已经起义了就不是农民了,就去招惹湖南巡抚骆秉章,结果被老骆“砰”地一火枪,打得一命呜呼,害得洪宣娇成了寡妇,跟洪秀全好不乐意。现在杨秀清有这个意思,洪宣娇就答应了他。
但是糟糕的是,杨秀清本来有许多美貌姬妾,但自从洪宣娇嫁过来,这些姬妾就成了活寡妇。于是就有一位叫陈宗扬的家伙跑了来,专门替杨秀清解决这个问题,却不小心被杨秀清逮到,杨秀清岂能容忍,当即将陈宗扬砍了个七零八碎。
但陈宗扬敢这么胡来,也是因为他有恃仗,他的姐姐嫁给了北王韦昌辉,是正宗的北王的小舅子。打狗还要看主人,你杨秀清杀人家小舅子,还能连个招呼也不打吗?
我杨秀清就是不跟你打招呼,看你能拿我怎么样?
杨秀清不仅不把北王韦昌辉放在眼里,连洪秀全也不放在眼里。忽有一日杨秀清眼睛一闭,上帝附身了,然后就叫洪秀全:乖儿子,你给你爹我过来。当时洪秀全那个气啊,这玩意儿是糊弄别人的,没想到杨秀清竟拿来玩他,可要是不答应,那就戳穿了西洋镜,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一声。
然后杨秀清问:儿子啊,你给你爹说,东王的功劳大不大?
洪秀全苦着脸回答:大。
杨秀清就不乐意了:坏儿子,既然东王的功劳这么大,怎么你反倒当了万岁呢,就你万岁东王不万岁,你也太不孝顺了吧?
洪秀全只好回答:好好好,儿子听爹的,东王也是万岁,也是万岁。
叫杨秀清这么一搞,洪秀全只能杀了他了。
于是洪秀全传密旨——还说是农民起义,哪家的农民闲着没事传密旨——召韦昌辉回南京。韦昌辉赶到,杨秀清不允许他进城,韦昌辉再三恳求,愿将部下留在城外,只带了几十名随从进来,杨秀清这才允许韦昌辉入城。
韦昌辉入城后来见洪秀全,洪秀全破口大骂:你他妈的,现在军政大权都在东王之手,东王不让你进来,你竟然敢擅自入城,不想活了是不是?你赶快去向东王请罪,东王要是饶了你,你就趁早滚出去!
韦昌辉知道洪秀全是想借他的力量杀掉杨秀清,但因为杨秀清竟然杀了他的小舅子,那也只能让洪秀全借一借他的势,但他是不会便宜洪秀全的。大家各自打着各自的鬼主意,韦昌辉就去见杨秀清。
杨秀清杀人太多,早忘了他把人家韦昌辉的小舅子宰了的事情,见到韦昌辉就问:现在人民群众一致强烈要求我升任万岁,你有什么看法?
韦昌辉敢有什么看法?当即跪下叩头,高呼万岁,杨秀清大喜,就设下酒宴,款待韦昌辉和其余人众,喝酒期间韦昌辉靠近杨秀清,大声道:天王有命,秀清谋逆不轨,立即宰了。杨秀清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韦昌辉的随从已经蜂拥而上,将杨秀清乱刃分尸。
东王被杀了,那还了得?东王的部属聚集起来,围攻韦昌辉的北王府。韦昌辉可是带着大队人马来的,怕你们这个?当即放大队人马入城,与东王的人马开杀起来。
这时候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也都接到洪秀全的密旨,入内靖乱,就来劝韦昌辉:你已经杀了东王,何必还非要灭他全族,现在你已经灭了他的全族,何必还要杀光他的部属?
韦昌辉一听就火了,你谁呀你,不就是石达开吗,好,你等着。当即也不吱声,等到了晚上,却偷偷地带了人,将石达开一门老小杀了个精光。燕王秦日纲也够倒霉的,北王兵围了府邸,秦日纲出门问是怎么一回事,回答他的是当头一刀。这帮患难老兄弟,彼此之间也不知哪来的这般深仇大恨。
石达开不知怎么事先得到了消息,独自一人缒城逃掉了。
接着韦昌辉包围了天王府,准备将洪秀全宰掉,洪秀全急忙派人求和,韦昌辉坚决不允许,一定要全部杀光光才成。结果还没被杀光的东王府人马又卷土重来,和天王府的人马会合,一起来攻打韦昌辉,韦昌辉只好单独一个人逃掉,结果全家老小也被杀得精光光。而他逃到半路上又遇到了东王府的人马,被活捉了回来,洪秀全把他给千刀万剐了。剐是剐了,可这个韦昌辉的脑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看看他做事的风格,他这不是处心积虑地找死吗?
其实何止是他,这段历史实在让人无法卒读,事件中的所有人物,竟然没有一个神智稍微正常一点的,简直是一群疯子在胡闹,真是让人拿他们没有办法。
接下来的事情更麻烦,翼王石达开受到洪秀全的猜忌,被迫出走,大渡河全军覆没。而洪秀全则对李秀成说什么,朕的天兵多如水,尔不扶,自有人来扶。扶来扶去,扶到了兵困南京,城中给养不继,洪秀全舒服惯了,干脆服药自尽,图个痛快。
也许他早就应该痛快点才对。
太平天国就这样成为了过去,它让我们看到一个人的自毁欲望是怎样毁灭了一次极有希望的机会。
其实,历朝历代也都是这样,不惟太平天国。
第三十五象 英法联军直逼北京火烧圆明园的预言
象三十五 戊戌 震下兑上 随
谶曰:
西方有人,足踏神京。
帝出不还,三台扶倾。
颂曰:
黑云黯黯自西来,帝子临河筑金台。
南有兵戎北有火,中兴曾见有奇才。
这一象是我们最为伤心的血泪史,野蛮的英法联军兵犯北京,火烧圆明园。
西方有人,足踏神京——这一脚踢得大家窝心啊,但这个窝心始自于乾隆爷时代。乾隆爷时,西方发现了人,我们却无缘无故地管一个跟自己毫无关系的人叫爷,英国工业革命了,这位爷却下令“片船不得出海”,其闭关锁国的政策,由来已久。
闭关锁国可以让国民愚昧,让清廷的日子过得舒服些,但面对世界竞争,单靠一群傻子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但这个事儿清廷就顾不上了。
于是就有了叶名琛这样的官员。
追究圆明园被烧一案,可以上溯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但这位叶名琛却是这起具体事件的导火索。
叶名琛当时因为“公忠体国”,升任两广总督,适逢英政府更换领事,就向他递交国书,老叶不予理睬。英国人派来了一个巴夏礼,左一封国书,右一封国书,老叶只当没收到。搞得巴夏礼神智恍惚,以为自己染上了狂犬病。
这时候海上来了一艘挂着英国国旗的洋船,清兵一瞧船上的水手都是中国人,当即不管不顾上前逮住,报到叶名琛这里,老叶吩咐全部当汉奸关起来——堂堂的中国人跑到洋人的船上去了,不是汉奸还能是什么动物?这就是老叶的理解能力了。
巴夏礼很闹心,来函质问叶名琛为什么不顾国际公法,乱来一气。老叶仍然是老战术,装听不见。巴夏礼气得火冒三丈,于是驱英舰进攻黄埔炮台。名琛接报,大诧:我靠,我老老实实的没招谁没惹谁,干吗要打我的炮台?就问手下人:洋人到底有多少?手下人答:有个一千来人吧。老叶闻言大笑:我靠,就这几个人也敢惹我,我广州城中军民几十万,就算我们几十万人一人吐一口唾沫,也淹死洋人了。遂不理会。
叶名琛这水平,别的人可想而知。城外的“爱国兵勇”就“愤怒了”,聚集起来把洋人的商馆及洋行统统烧毁。叶名琛闻言大悦,曰:好,好,爱国行动,驱逐洋人,就靠这些爱国青年了。
美利坚的会馆被烧掉,于是老美来函追问:干啥烧我的会馆?老叶不理。
法兰西的会馆被烧掉,于是老法来函追问:干啥烧我的会馆?老叶不理。
老叶的态度就是这样,不理不理就不理,活活气死你。
洋人继续来函。
老叶坚持不理。
洋人要求赔偿。
老叶装没听见。
于是跑来了六千英兵,攻占了海珠炮台。隔日英法组成联军,来找老叶算账,老叶还是那两个字:不理!
守城的军民经过连番苦战,到底搞不过洋人的洋枪炮弹,飞报叶名琛,答复是不理。合着这位老兄不光不理洋人,连非洋人也不理了。无可奈何,城中竖起白旗,洋人进城了,跑到总督府找到叶名琛,老叶还是一个不理,被洋人强扭住拖走了。
逮到了叶名琛,英法俄美就组成了四国舰队,自广东驶至上海,沿途欺负各家炮台,最后这四家舰队抵达天津白河口,又在大沽口一通乱轰,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