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说法,都是“受剥削受压迫的下层劳动人民”,本来只有爹妈给的“二蛋”“狗剩”“土根”之类的名字,他们做事做大了,嫌弃以前的名字没劲,就纷纷换了“响亮”的名字,“本非冠盖,自相号字”:身形矫健的叫张飞燕,骑白马的叫张白骑,嗓门大的叫张雷公,胡子稠的叫于羝根,眼大的叫李大目……这些人组织的军队,大者二三万,小者不减数千,其中,张飞燕的名头最响,手下人马有百万。张飞燕是因为身形矫健才获得了“飞燕”的名号,他也是常山真定人,不过“兔子不吃窝边草”的信条对他不起作用,他经常在家乡烧杀抢掠,“河北诸郡被其害”。
  董卓废除少帝刘辩,扶立献帝刘协,独掌朝柄,忙着抢夺权力,哪有什么心思对付张飞燕。朝廷是指望不上,各郡纷纷成立自卫武装。常山人也成立自卫队,谁做常山自卫队的队长,一时间成了常山的热门话题。那个老太太,昨夜和老头举行了半晚上“卧谈会”,主要议题就是常山自卫队队长的人选问题,把脑子里的人名筛选了好几遍,最后只剩下“赵云”这个名字了。最后老两口达成一致意见,常山自卫队队长的人选,非赵云莫属。
  常山郡守大手一挥:本官排除了很多人,最后只剩下赵云了,本官尊重民意,就是他了!当民意与长官意志一致的时候,长官就尊重民意了。常山一片沸腾,花样美男赵云即日起担任常山自卫队队长。
  州郡起兵,要获得合法地位和更大的支持,就必须投奔到州牧手下。常山在冀州治下,按理说,赵云领着人马,直接到冀州牧那里登记就行了。可是,这个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却出了麻烦。麻烦就在于当时的冀州牧有两个,这比一个户口本上有两个户主麻烦多了。朝廷任命的冀州牧本来是韩馥,可是,这哥们被袁绍逼得走投无路,就乖乖地把冀州牧大印让给了袁绍,袁绍就自领冀州牧。占据幽州又觊觎冀州的公孙瓒更绝,自己一下子就“任命”了三个州牧: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刺史。严纲只是傀儡,实际上听命于公孙瓒。韩馥把冀州牧官印看成私家收藏,随意转赠,这是非法的;公孙瓒把冀州看成自家的后花园,可以随意任命管家,也是非法的。
  都是非法的,投奔哪一个呢?公孙瓒人长得帅,虽然比赵云差一些,但是也“有姿仪”,而且还有一副好嗓子(“大音声”),更帅的是,他喜欢骑白马,他骑着白马冲锋陷阵,所向无敌,敌人称他为“白马将军”。公孙瓒是比较善于营造品牌的,他为了把“白马将军”的牌子做成名牌,就特意挑选了精锐士兵三千作为侍从,尽乘白马,号为“白马义从”。想一想,北方大草原上,三千匹白色的战马,风一样地驰过,那该是多么让人热血沸腾的景象啊。当时,公孙瓒攻打韩馥,已经深入冀州,进驻界桥(故址在今河北威县境内),有与袁绍在冀州分一杯羹之势。可是,大家想来想去,公孙瓒除了帅气之外,和袁绍相比,还真没多少优势可言。再说,人家袁绍长得也不赖呀(“有姿貌威容”)!
  争论至此,有人不耐烦了,说:争什么争,要是看帅哥,还用找别人吗?大家这才发觉刚才的讨论全是没意义的,是呀,有赵云在,天下人谁还敢说自己是帅哥?
  其实大家本来就没打算拿谁帅不帅做标准,刚才关于谁更帅的讨论,只是会前的扯淡罢了。这是在给部队找老大,不是给女儿找老公,谁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才能保护大家,才能给大家更大好处。大家都认为应该去投奔袁绍:袁绍家世好,四世三公,公孙瓒出身卑贱,起于草根;袁绍是讨董盟主,天下归顺,公孙瓒是一介武夫,兵微将寡……各项指标考查,袁绍全面胜出。
  可是,赵云却下令去投奔公孙瓒。大家都奇怪他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赵云则奇怪大家为什么要投奔袁绍。赵云说郡里组织人马,就是为了对付黄巾军,应该是谁打黄巾军就投靠谁。
  大家都不说话了。他们明白犯了一个人生大错:因为总是计较得到什么失去什么,而忘记了自己最初是要什么的。
  袁绍虽然名气大可他就像一尊菩萨,香火不少受,却不去服妖降魔(剿灭黄巾军)。抢香火倒是积极得很,先是扶立刘虞为帝(未遂),后是胁迫韩馥“让”冀州牧的位子。虽然如此,但是袁绍是棵大树,天下人纷纷归顺他。这时,大家都忘记了起兵的目的是为了拯救天下,不是为了给袁绍做马仔。和袁绍相比,公孙瓒是实打实地与黄巾军作战的。就在常山自卫队成立的前不久,青州黄巾军攻打勃海(今河北南皮东北),聚众三十万,仗着人多,处处耍横,没想到遇到一个不要命的公孙瓒,率步骑两万人出击。横的怕不要命的,公孙瓒在东光(今河北省东光县)大破青州黄巾,斩首三万余。青州黄巾军丢弃辎重,奔走渡河。公孙瓒等他们过到一半时出击,再次大败黄巾军。黄巾军死者数万,被俘七万余人。公孙瓒威名大震。要想打黄巾军,还是要跟公孙瓒啊。
  那一天,真定城的人们走上街头,欢送常山自卫队去投奔公孙瓒。人山人海中,女人们无所顾忌地望着花样美男赵云。也就是在这个场合,她们才可以不用遮掩地望着传说中的花样美男。果真是帅得不得了!
  女人痴痴地望着马蹄声消失的地方,痴痴地想:也许,等他回来时我就老了。
  You out——
  战斗英雄公孙瓒最近比较烦,他不明白为什么浴血奋战了这么多年,还没获得与“富二代”袁绍同等的资格。甚至有人认为,公孙瓒也要去袁绍手下做员大将,才是明智的选择。那么多的人,如过江之鲫,纷纷投奔袁绍,按照曹丕后来在《典论》里的话,说就是“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公孙瓒的粉丝却少得可怜,也就是那三千匹白马吧。
  西边飘来一个白马一样的帅哥,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们面面相觑:天下居然还有比我们帅这么多的人!公孙瓒呆住了,让他发呆的,是眼前这个帅哥身后的部队。亲娘啊,居然还有人来投奔公孙瓒!公孙瓒的魅力有这么大了吗?
  公孙瓒得意地对赵云说:“听说你们冀州的人,都去投奔袁氏,为何唯独你回心转意?你是迷路了而最终能回来啊!”这时,按照人情潜规则,赵云说几句客套话,什么被公孙瓒的魅力折服啊,什么誓死为公孙瓒效忠啊。“天下正乱,我也不知道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赵云回答说,“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那里的人,都说应该归附施行仁政的人,而不是忽视袁公而认为将军您有多英明。”
  公孙瓒的脸青一阵白一阵,无比尴尬。一会儿,工作人员过来请示公孙瓒赵云的接风宴用什么标准,公孙瓒没好气地说:今天吃忆苦思甜饭!
  赵云来公孙瓒军中,不是为了混饭吃的,而是为拯救苍生而来。让赵云痛苦的不是公孙瓒的冷淡,而是公孙瓒的本性。原来公孙瓒和袁绍一样都是埋头扩张地盘的人,先前他甩开膀子和黄巾军干,是为了清理自己地盘上的入侵者。更让赵云痛苦的是,那时每个人都在抢占地盘,离开公孙瓒,还能投奔谁呢?不是赵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太快。赵云的痛苦无人能晓。
  生活的道路上,你不知道前方有什么风景在守候着。痛苦的赵云,在公孙瓒那里还是得到了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收获:刘备。
  袁绍任命长子袁谭为都督,进驻青州,要把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赶走。田楷向袁绍发来求救信。当时刘备投奔公孙瓒,正好处于待岗状态。公孙瓒就给了他一个别部司马的位子,然后让他与田楷去对付袁谭。乖觉的刘备得体地表达着自己的感谢,公孙瓒笑嘻嘻地说:先别说谢谢,要是你知道我把赵云拨给你,那你就更不知道应如何感谢我了!刘备按捺住内心的狂喜:低调,低调,表现得兴奋了,公孙瓒就不让赵云跟我了!公孙瓒则在祈祷:刘大耳朵啊,求求你快把赵云带走吧,别让他在我眼前晃荡了。
  赵云就是一个意见“篓子”,什么天下己任啊,苍生重担啊,天天拿来提醒公孙瓒,烦不烦啊!公孙瓒看到赵云,颇有调皮的中学生看到苛刻的班主任的感受。赵云不知道——有的事情,只能说不能做,例如兴复汉室,一个破产企业有时都不能起死回生,何况是一个帝国呢!有兴复汉室的能力,还是自己做皇帝爽一些。
  就在田楷求救的那一刹那,公孙瓒就想着把赵云这个刺头儿打发出去了,让他跟着刘备去了青州。看着刘备握住了赵云的手,公孙瓒不知道此刻他成就了刘备与赵云的缘分。
  得到赵云,刘备如获至宝。他把赵云领到一队骑兵面前,说:子龙弟啊,以后你就负责骑兵工作吧。刘备没有明确赵云的职位,是因为当时刘备本人也就是一个别部司马,可以说是最低级别的在编军官了,当时关羽和张飞也就是敢死队队长之类的官儿,没有什么级别,所以,刘备不可能明确赵云的官位。
  赵云抚摩着战马的背鬃,用手背感受着战马的鼻孔里喷出来的热气,有种要与战马一起飞起来的感觉。
  战马,我的战马!
  在公孙赞那里冷下来的血,一到刘备这里就燃烧起来。燕赵平原上长大的赵云,天性里喜欢战马,喜欢骑在马背上的感觉。他做出投奔公孙瓒的非主流选择,潜意识里有被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吸引的因素。白马义从是公孙瓒的亲兵,可是赵云却是公孙瓒眼里的一根刺儿。在公孙瓒手下时,赵云眼巴巴地望着一匹匹白色的战马,就像一个痴情男子看着暗恋的女子与别的男人在一起。
  赵云对刘备一拱手,跨上战马,疾驰而去,向着那片白云驰去。赵云仰望苍天,长舒一口气。苍天有眼,让他来到了刘备身边。
  史载赵云“为先主主骑”,有人据此说赵云是为刘备牵马的,是刘备鞍前马后的近卫队长,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主骑”是主管骑兵的意思。《资治通鉴》对此的说法是“为备主骑兵”,更验证了赵云当时是主管骑兵而非刘备的“弼马温”。那时,骑兵是精锐部队,掌管骑兵的,一般都是亲信。可见这时赵云已获得了几乎与关羽、张飞并列的位置。
  当时,刘备身微名弱,没有什么人来投奔他,先前就是靠关羽和张飞两个哥们为他厮杀。当他看到赵云挺枪策马为他冲杀时,他就觉得是上苍把赵云赐给他的。刘备对核心员工向来是视为兄弟的,他对赵云亦如此(“每接纳云”)。赵云也颇有“士为知己者死”的燕赵之风,对刘备“深自结托”。
  良将,明主,相遇于乱世,注定要上演神奇的一幕幕。与袁谭的战斗很是顺利,刘备与田楷成功地阻止了袁谭的渗透,最后形成了与其在青州共存的局面。
  公孙瓒笑呵呵地欢迎刘备凯旋,同时提拔他做平原县令,不久之后,又把他推上平原相的位子。水涨船高,刘备的核心员工纷纷升职。任命书公布了,关羽和张飞做了别部司马。还是张飞耐不住了,他问刘备宣读任命书时是不是漏了名字。刘备瞥了赵云一眼,又急忙挪开目光,肯定地说自己没漏掉任何人的名字。张飞抓过任命书来,正着看了倒着看,一脸困惑,关羽问张飞是不是真没有,虽然张飞和关羽没说要找谁的名字,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两个要找的是谁。张飞对关羽摇摇头,又转而尴尬地看看赵云。
  赵云明白了,他不在封赐之列。他默默地转身,离开了大家。他知道,只有他离开了,别人才能为他们的升官而欢呼。
  赵云,You out!
  摘掉了就业剩男的帽子——
  赵云向自己的坐骑走去,无数的疑问,涌上心头。是刘备不提拔赵云,还是公孙瓒反对提拔赵云?人事任免权在公孙瓒那里,那么刘备有没有为赵云据理力争?刘备是不是怕得罪公孙瓒而故意压制赵云呢?
  这些疑问,已经无关紧要了,因为他已经找到了安慰:熟悉的坐骑,看到赵云过来,亲热地用头蹭着赵云的手。为什么人还不如一匹马靠得住呢?赵云拍着坐骑的脖子,马身上绸缎似的鬃毛,柔软得像内心的悲伤。
  几天后,老家来人,见到赵云就劝他要节哀,赵云的哥哥去世了。赵云找到公孙瓒,说要回家奔丧。虽然赵云是个刺头儿,但是公孙瓒也不允许赵云离开。一个老大,虽然有不省心的手下,但是他也不希望他离开,这是面子问题。现在,赵云仅仅是去回家奔丧,公孙瓒没有理由不答应。而且,奔丧回家,是不会带军队走的。于是公孙瓒批准了赵云的丧假,但是要求他丧假完了后要及时回来销假。
  关羽和张飞嚷嚷着要刘备拨点公款,送给赵云做丧礼钱。刘备说赵云肯定是借此一去不返了,他知道赵云早就不想在这里待下去了。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赵云下马,向刘备拱手:大哥请回,就此别过。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刘备知道赵云不会再来这个让他失望的地方了,他下马,拉住赵云的手,依依不舍。
  赵云不看刘备,他怕自己的眼睛泄露了心底的留恋。他把目光朝向夕阳,他的心情,就像这夕阳余晖,说不清是温暖还是伤感。赵云理解刘备,刘备虽然没有在公孙瓒面前为他谋得一官半职,但是刘备毕竟是仰公孙瓒鼻息。赵云感激刘备,毕竟刘备器重他,信任他。刘备,也许是赵云此次投奔公孙瓒唯一的收获了。
  有一知己,此生足矣。赵云向刘备深深拱手,说:“我永远会记得您的恩德。(‘终不背德也。’)”说完,赵云调转马头,疾驰而去。再晚一点走,他害怕自己内心的柔软会让刘备看出来。内心一些美好的东西,就像体内的血液,流出来,就没有价值了。
  回吧,可爱的战马,快去告诉我的家乡,我已离开那个让我失望的人,但是和另外一个人的邂逅,让我沐浴了梦里的阳光。
  赵云的这个“丧假”有点儿长。赵云是在刘备寄身于公孙瓒时离开的,而刘备在兴平元年(194年)才离开公孙瓒赶赴徐州,赵云最晚是在这一年走的。六年之后,也就是建安四年(199年),公孙瓒被袁绍围困,在自己修建的高楼之中,要引火自焚了,他可能早已忘记了赵云尚未回来销假。
  在离开刘备的至少六年里,赵云一直是个待业青年,最多就是在真定治安联防大队之类的单位做做临时工。赵云成了就业剩男。有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好几年还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把自己“修炼”成了就业剩男。当今的就业剩男,大多数人要么是缺少就业机会,要么是缺少工作技能。赵云成为就业剩男,是没有就业机会吗?不!那时别的工作不好找,找个打仗的工作是连面试也不用的,那时想称霸的人多,战争也多,这在夺去一些人生命的同时,也使军队岗位激增。赵云成为就业剩男,是没有打仗所需的工作技能吗?不!早在初平二年(191年)常山自卫队成立时,郡里之所以没举行队长海选,那是因为大家知道选了也是赵云得第一名。赵云在刘备手下时,也是骑兵队长,恶战硬仗没比关羽和张飞少打多少,也算得上是资深军人了。既有就业机会,又有工作技能,还有工作经验,赵云却把自己熬成了就业剩男,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呢?
  常山的分析人士称,赵云的择业态度有问题。择业态度好,本科生做掏粪工,硕士生做保安。择业态度不好,赵云就成了就业剩男。今天的择业,困难的是选职业和工作城市。赵云不用考虑职业的问题,因为除了从军,大汉帝国还真不能提供其他岗位,工作城市,也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因为打仗就要南征北战。他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选择老板的问题。常山郡的人大多是籍贯地就业,纷纷到袁绍那里谋了差事。也有少数人异地就业,到了曹操那里。赵云成为就业剩男,是因为他看不上袁绍,更看不上曹操。当时的冀州,曹操从未去过,冀州的舆论工具,更是袁绍的喉舌,不会对曹操进行正面宣传的。在冀州,曹操被妖魔化了。对老板挑三拣四,择业态度问题严重,赵云就成了就业剩男。
  有的美女成为嫁不出的剩女,很大原因是挑三拣四选不到如意郎君,而她的心里往往有个男人做择偶的参照。要是非刘德华不嫁,那天下女人就只有朱丽倩不是剩女了。心里有一个好老板做参照,除却巫山不是云,是赵云甘做至少六年就业剩男的主要原因。赵云心中的理想老板,就是刘备。
  这很奇怪,刘德华粉丝再多,也只能娶一个,这可能会造成一些剩女。但是老板可以招聘很多人啊,再说那时总体的就业形势是霸主招兵,多多益善。你喜欢曹操,就到许昌去,曹操会欢迎你;你喜欢袁绍,就到邺城去,袁绍同样会欢迎你。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抑或刘备,都不会对你说“招人已满”的。最起码,挡箭用的人墙是越厚越好的。
  那么,既然赵云渴望做刘备的员工,刘备也需要人才,那赵云这几年怎么不去刘备那里就业呢?
  这就要怪刘备这个老板不争气了。在这几年时间,刘备的事业很不景气。他只是先后两次做了徐州牧,算是风风光光的老板,但是,刘备的徐州牧时光是短暂的,第一次一年多,不算太短,第二次还不到一年。每一次,赵云刚知道刘备在哪里的消息,打算要去投奔他时,刚出大门,就听说刘备就被打得不知跑哪里去了。其余的时间,刘备不是被吕布、曹操赶得走投无路了,就是依附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今天傍大款的人要是没找到祖师爷,建议去拜拜刘备学习学习。有时,连刘备自己也不知这顿饭吃了,下顿饭会在哪里吃,赵云又怎么能找到他呢?
  在做就业剩男的这几年,赵云到底在干什么,历史没有记载。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花样美男赵云一直在真定。真定城的女人们,常常在赵云经过的路上失魂落魄。女人,不就是希望男人天天在眼前转悠吗?赵云倒是没有特意在女人面前转悠,但是他所经过处,就是女人失魂落魄处。请不要责怪赵云,因为长得帅不是他的错。
  建安五年(200年)的某一天,真定的女人们再次因为赵云而失魂落魄,不过,这次的失魂落魄不再像以往那样甜蜜,这次的失魂落魄,是伤心。她们听说,赵云又要走了,便聚在一起叽叽喳喳:
  他是要去邺城找一个人呢!
  哪个女人能值得他如此动情呢?
  他要找的人是个男的。
  叫什么?
  谁有闲情管他叫什么呢,不过,听我家相公说这人的耳朵长得特大。
  哎哟哟,这么好看的一个人,怎么会去找这么丑的一个男人呢?
  ……
  当时刘备被曹操赶出徐州,投奔袁绍,后来栖身邺城。从女人的议论里,我们知道赵云到邺城与刘备相聚。这个说法在男人们的议论里得到了证实。男人议论的角度与女人不同:
  不得不承认赵云比我们帅,可是,他去找刘备,这事儿办得不怎么漂亮。
  就是嘛,刘备在袁绍手下,不去投奔袁绍却投奔刘备,傻啊!
  天下非曹即袁,不投奔袁绍,渡河投奔曹操也行啊。
  他却认准了那个卖草鞋的刘备。
  放着大树不靠,去靠大树庇护下的小草,有病啊。
  这你就不知道了,帅气的人都有病。
  ……
  女人加男人,就等于一切。女人男人都说赵云投奔刘备,那赵云就是投奔刘备了(“先主见袁绍,云见于邺”)。
  赵云抚摩着马鬃,要马以后好好跟着他。因为刘备是一个要兴复汉室的人。马儿摇摇头,喷几个响鼻。赵云亲热地拍拍马脖子,却不知道马是在否定他的意见。
  那年月,争霸是要有广告语的。曹操的广告语是“奉迎天子”,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勤王忠臣。袁绍的广告语是“四世三公”,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红色后代;刘备的广告语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把自己包装成帝王后裔。形形色色的广告,都指向利润。马克思曾说:“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铤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汉失其鹿,天下逐之,这里面的利润是权力和地盘,又是多少个300%呢!要争霸擂台上的选手心存正义和公德,是违背科学精神的。这时的刘备,打出兴复汉室的旗帜,是因为他没有取代汉室的能力,或者是说,他兴复汉室的目的,就是取代汉室。不过,与强势的曹操和高调的袁绍相比,草根出身的刘备,追求目标时,则采用草根手段,这一点,更容易获得关羽、张飞、赵云之类的草根阶层的认同和支持。
  赵云就这样投靠了刘备,摘掉了就业剩男的帽子。
  二 孤胆英雄
  同床眠卧的秘密——
  赵云就像一只困在黑屋子里的鸟儿,发现了一处光亮,便欣喜地飞了过去。他不知道,那光亮处,其实是玻璃。
  赵云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