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二人的主张应该是一样的。
  刘备临终前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诸葛亮却对他委以重任。刘备生前重用魏延,破格提拔,委以汉中重地,很明显他选定的北伐人选是魏延,但是诸葛亮却排斥魏延的北伐策略。
  胜与败,往往就在战场之外。军事理论家马谡为诸葛亮失了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马谡害了诸葛亮,还是诸葛亮害了马谡?探讨这一问题已经没有意义。
  街亭之战过后,曹魏大部队纷纷入陇。蜀汉数年一剑,锋刃遭挫,诸葛亮不得不退回汉中。而张郃随后又拔军讨平了叛魏应蜀的南安、安定、天水三郡。 蜀汉积累数年,倾全国之力,首出祁山,胜券在握,却因为街亭之败而遭逆转。从此,蜀汉再无对曹魏的优势。
  很多时候,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会万劫不复。
  曾经豪情万丈,归来时却空空的行囊,只留下滴血的记忆。回师路上,有人想:要是听取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十万大军会铩羽而归吗?
  千百年来,人们纷纷探讨子午谷奇谋的可行性。
  ⒈可“疾”
  曹真走子午道伐蜀,一个月才走了子午谷的一半,那是因为时值八月,正是秋雨连绵的日子。可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在早春,天旱无雨。要是老天下雨,马谡镇守街亭,也不至于在山上被断了汲水之道导致军队溃散。所以,不用担心子午道难行的问题,何况魏延久镇汉中,肯定是对秦岭道路进行了周密侦察,否则他也不会如此执著于子午谷奇谋了。熟悉地形的魏延,完全能够在十天内走完六百多里路,像天兵天将一样出现在关中。
  ⒉可“突”
  穿越秦岭,从汉中到关中,一共有五条道:子午道以西是骆谷道,骆谷道以西是褒斜道,褒斜道以西是散关道,子午道以东还有一条库谷道。(见193页《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示意图》)这五条道路中——子午道口距离长安最近,地形险要,敌人疏于防备(魏延作为汉中守将,肯定对此了如指掌),有利于进行突然袭击;褒斜谷相对平坦,适合大军调动,有利于迅速增援。子午谷奇谋,是攻取长安的最能收到奇效也最能降低风险的最佳方案。
  ⒊可“袭”
  有人担心长安防备严密,很可能在子午道中有伏兵或者关卡。库谷道、子午道、骆谷道、褒斜道、褒斜道,魏军要防守哪条道呢?魏军要把兵撒满整个秦岭吗?刘备死后,曹魏就把偏僻的蜀中当作空气了,秦岭一线,“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诸葛亮蓦地兴兵,“朝野恐惧”,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带有极大的隐蔽性和突然性,魏国无论在军事上、物资上,甚至在精神上连一点准备都没有,怎么可能在崇山峻岭的狭长山谷中留有守军呢?
  ⒋可“破”
  长安守将夏侯楙,花花公子也。他以驸马身份镇守长安。曹丕与之是发小,感情亲密,让夏侯楙持节都督关中。夏侯楙最擅长的是蓄养伎妾和聚敛钱财,也没有战斗经验。想想吧,夏侯楙衙内一手揽着爱妾,一手数着钱,当听说城下“飞”来蜀汉军队时,不经战阵的他,除了逃跑还有其他选择吗?也许长安城里有一两个能人,但是在夏侯楙这只绵羊的带领下,即使是虎狼,又有何作为?当然,雍州刺史郭淮是个厉害角色,但郭淮也没有料到诸葛亮会突然出兵,否则也不至于诸葛亮兵发祁山而“关中响震”了。
  魏延窥伺关中时日已久,他之所以主动请缨去自蹈死地突袭长安,是因为他掌握了长安的兵力不足畏惧。
  长安当时有多少兵力,史无记载。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同类推断的方法来分析长安当时的兵力。当时曹魏一方边境州郡有多少驻兵呢?大约就2万左右。《三国志·毋丘俭传》记载,毋丘俭为幽州刺史时候,高句骊④多次反叛,毋丘俭带步骑万人迎战高句骊步骑二万人。毋丘俭远征,幽州必然要留兵防守,因此幽州边防军的数量应在1万以上,但也不会多,要么毋丘俭明知高句骊军队数量多,也不至于只带1万兵去。因此,当时曹魏一方州郡边防军大约是两万人。幽州属于边境州,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魏国把雍州、凉州也当作边境州处理,因此这个时期雍州的驻兵也就和幽州差不多。在雍州的北方要防备匈奴人的侵扰,在秦岭沿线的重镇陈仓、郿县等地要驻军监视蜀国,留在长安城里的军队也就不到1万人了。所以,魏延的五千士兵,集中攻打一处,攻克长安,也并非异想天开。
  对于魏延来说,在到达子午谷口之后,令士兵稍事休息,傍晚时分出山以急行军杀向长安,可于黎明前到达长安发动袭击,夏侯楙那时可能昨晚与爱妾几度春风后尚未醒来,加上惊吓,可能站都站不稳。这时,魏延再把诸葛亮大军将到的消息传到城里去,摧垮城中士兵的心理防线。胆小懦弱、疏于战阵的夏侯楙,面对老于兵革、料敌审己的魏延,很可能就会弃城而逃。
  ⒌可“持”
  对子午谷奇谋质疑最多的,就是魏延即使打下长安来,也难以坚守,因为曹魏援军很快就会赶到。
  先看看魏国的大队援军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长安。长安到洛阳是九百里(三国时的1里只有415米)。长安失守后,逃走者疾驰洛阳去报信,需要三天时间。(当阳之战,曹纯虎豹骑追击刘备,一日一夜三百里,据此可以推算出信使三日到达长安。)魏明帝得知后聚群臣紧急商议,“是时朝臣未知计所出”,决策至少需要一天时间。统帅的人选倒是现成的,当时大将军曹真正在洛阳,不需从外招将进京。曹真点军选将,筹备粮草,置办军械,至少需要两天,之后就是大军从洛阳急行军到长安所需的时间了。新城太守孟达图谋叛魏,写信给诸葛亮,认为“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间也”,而司马懿八日赶到,兵临城下,孟达又写信给诸葛亮,惊叹“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其神速也!”,八天行军一千二百里,已是不可思议的极限,而且是轻兵急进,不是大军团行动。夏侯渊军中曾有“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一语,六日一千,足以成为难遇的名将传奇。据此可知,曹魏援军大军出行,从洛阳到长安,快的话也得走八天。这样,从魏延攻下长安,3+1+2+8,曹魏援军把每个环节做到极限,也得十四天才能到达长安,略有迟缓,就是魏延预测的二十天。
  魏延的意图不是用自己的一万人来守长安,而是寄希望于诸葛亮的主力部队在魏军抵达之前赶到长安,再分兵占领防卫空虚的潼关,扼断关内援军到来。诸葛亮需要多少时间才能与魏延会师呢?据《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记载,“天子(汉武帝)……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而且褒斜道相对平坦,诸葛亮完全可以安排作战部队先行,辎重粮草后继。山中路险,保守估计,作战部队一天走五十多里没问题,不足十日就可以走出褒斜谷,走出褒斜谷之后,便是一马平川的大道,转眼间可到达长安,然后分兵而行,一部分进驻长安,一部分赶赴潼关。从长安到潼关,只有二百六十里,一日即可抵达潼关。
  潼关能容易打下吗?潼关虽是重镇,但是前有长安,后有洛阳,没有任何危险,所以不是魏军防守重点,守军也就是一两千人。更重要的一点是,从地形上看,由关中攻潼关,从华山上据高而下,易如反掌。所以,蜀汉军队是很容易就能打下潼关的。
  打下潼关,能守得住吗?潼关的地理形势有个特点:从关中方向,易攻难守;从关东方向,易守难攻。潼关南依秦岭,北枕渭洛,西负华岳,山连山,峰连峰,谷连谷,从东面走来的话,仅通一条斜仄险道,仅容一车一马。过去人们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来比拟潼关路险。到了唐代,杜甫从洛阳赶来,留下了一首《潼关吏》,里面有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的诗句,与诗仙李白的《蜀道难》可以媲美。魏军其实在潼关吃过大亏。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马超集合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等十数部军队,屯驻潼关,侵掠三辅。七月,曹操留曹丕守邺城,曹操亲率大军进击潼关,几番交战,曹操差点儿丢了性命,曹操感叹:“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最后曹操采用离间计,分裂马超同盟,才取得了这次潼关之战的胜利。
  《潼关吏》总结历史经验,点出了潼关易守难攻的特点:“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敌人来侵,只要坚守潼关,就能拒敌于关中之外。
  魏延之谋可行是有先例的。楚汉战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然后主力扼守潼关,再回过头来派军翻越陇山,与从汉中攻向祁山的军队配合,成钳形攻势取陇右,然后刘邦率军还定三秦,一举而攻克关中。
  有人认为,第一次北伐时,曹魏疏于防备,要是诸葛亮采取魏延之谋,就能取长安,下潼关,定关中,然后望天下——蜀汉复国大业,伸手可触。可是,诸葛亮弃魏延之谋,远征陇西,战略意图已经看不出天下思想,很明显是立足蜀中图谋西凉的自闭策略,终失大好局面,从此复国只是梦想。
  接下来的六年的时间里,诸葛亮又对曹魏用兵六次,但是除了陈式攻克武都、阴平二郡和魏延羌中大捷,经年用兵,并无所获。每一次北伐,不是因受阻止步,就是因粮尽而还。诸葛亮所认为的“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唯独没有考虑远途军粮运输困难,倒是子午谷奇谋首先周全考虑了军粮问题。诸葛亮的“十全必克”,一次次地一无所获。诸葛亮的每次北伐,都像是准备不足的远程自助游,出去逛一圈,然后满身疲惫地空手而归。
  建兴十二年(234)二月,诸葛亮派使者到东吴,约孙权同时发起攻势,南北策应,使魏国两面受敌。诸葛亮率大军出褒斜道,到了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他吸取了前几次北伐粮尽而退的教训,屯田于渭滨,寻机攻取长安。
  这时,不知他有没有想起,早在六年前厚积薄发的第一次北伐时,魏延就曾建议他兵出褒斜道,直逼长安。
  诸葛亮用了六年时间,才理解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可惜,这一次,他遇到的不再是花花公子夏侯楙,而是老狐狸司马懿。魏明帝派司马懿率领魏军渡过渭水,筑起营垒防守,与诸葛亮对峙。
  令人失望的消息传来,孙权三路出兵进攻魏国,魏明帝亲征挡住了东吴的进攻。也许,孙权本来就不是真的打算为诸葛亮跑龙套。无论诸葛亮如何挑战,司马懿总是坚守不出。双方相持百余日,比耐力,比意志,还比健康,诸葛亮首先败下阵来。八月,凄凄秋风里,诸葛亮为刘备托付的事业耗尽了最后的一点生命,病故于五丈原,时年五十四,正是一个辅国大臣的黄金年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用生命践行着他在刘备白帝托孤时做的承诺:“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曾经说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事本在人,天若有情,又能把天平倾向谁呢?《孙子兵法》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诸葛亮一生用兵,守正多,用奇少,老对手司马懿评价他说:“亮志大而不见机。”五丈原的病榻上的卧龙,总结自己毫无效果的北伐时,可曾重新检视子午谷奇谋?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在诸葛亮的人格光环的笼罩下,悲痛的人们忘记了一个问题:要是诸葛亮采取魏延之谋,或许历史是另外一个走向。
  上兵伐谋。子午谷奇谋未曾付诸实施,一切关于它的争论,都只是空谈的话题而已。
  诸葛亮死了,围绕魏延的最争议话题,才刚刚展开。
  ①据《诸葛亮集》载刘禅三月下诏,“……今授之以旄钺之重,付之以专命之权,统领步骑二十万众”,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兵力为二十万人;据《襄阳记》记载,街亭之战后马谡被斩,“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为十万人。根据当时蜀汉国力,前说应为夸大之词,本书取后说。
  ②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大都以为诸葛亮对曹魏“六出祁山”。史书记载,诸葛亮南征后对曹魏用兵共有七次:1。228年春攻祁山,此为首出祁山;2。228年冬出散关包围陈仓,粮尽而还,本次未出祁山;3。229年春,诸葛亮派遣陈式攻克武都、阴平二郡,本次未出祁山;4。230秋,魏军三路进攻汉中,诸葛亮驻军于城固(陕西省城固县东)、赤坂(陕西省洋县东二十里),魏军很快因大雨路绝而退,本次蜀汉是防御方,未出祁山;5。230年冬天,诸葛亮派使魏延西入羌中,大破魏军,本次未出祁山;6。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司马懿凭险坚守,蜀军粮尽而退,此为二出祁山;7。234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道,占据武功五丈原,司马懿据守不出,八月诸葛亮卒于五丈原,本次未出祁山。这七次用兵,出祁山只有两次。
  ③子午道:子午谷在今陕西省秦岭山中,为川陕交通要道。据《长安志》载:“谷长六百六十里,北口曰子,在西安府南百里;南口曰午,在汉中府洋县东一百六十里”。
  ④高句骊:也写作“高句丽”简称“句丽”“句骊”,现又叫“高氏高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 与百济、新罗合称朝鲜三国时代,国土横跨今日的中国及韩国、朝鲜。
  四 千古奇冤
  合适的和喜欢的——
  接下来的故事,却不能按照史书来写了。诸葛亮死后,魏延的行动,在史书里成了一笔糊涂账。
  有一个治疗胃炎的医药广告,专拿魏延做话题来开涮。“军师,魏延他……”(字幕上特别标出“胃炎”二字。)扮军师的人开口了:“魏延不治,必是后患!”“治魏延……”那个建言者拨出宝剑,做杀人状,却见军师拿出一包药:“治魏延(胃炎)要用它”,接下来是“xxx,治胃炎,止胀……”
  这个广告还有一个版本。魏延大喊:“我魏延怕谁?”同期字幕:“谁怕我胃炎?”这时,突然从天而降一个超级大药盒,上面写着“xx胃炎消食片”。然后药盒突然缩小,魏延拿在手中说:“xx胃炎消食片,管用!”
  广告是面向大众的,在大众印象里,魏延就是反贼。《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临死,料定魏延必反,为此安排好锦囊妙计。诸葛亮死后,魏延图谋投魏。按照箭囊妙计,杨仪忽悠魏延在马上连叫三声“谁敢杀我?”魏延大笑说:“若孔明在日,吾尚惧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谁敢敌我?休道连叫三声,便叫三万声,亦有何难!”于是在马上大叫:“谁敢杀我?”一声未毕,始终假作与魏延一起谋反的马岱,从魏延身后一人厉声回答:“吾敢杀汝!”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
  《三国演义》里,魏延之死已被娱乐化,也因此家喻户晓。
  史书是如何记载魏延“反叛”的呢?
  按照《三国志·魏延传》的记载,诸葛亮临终,撇开魏延,安排长史杨仪掌管全军,让其与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安排退军事宜,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从安排,大军就抛下魏延,自行出发。(“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这条记载可信吗?
  按照级别,诸葛亮死后会确定谁为军事继承人呢?当时,军中各人的官职——诸葛亮:丞相录尚书事,领司隶校尉,领益州牧,正职;魏延: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军事副职 ;杨仪:丞相长史,绥军将军,相当于秘书处长; 费祎:丞相司马,相当于作战处长;姜维:中监军(一说是护军),征西将军,相当于政治部主任。诸葛亮时期蜀汉不设大将军,但是魏延的征西大将军是当时蜀汉最高的军事职务,而且每次北伐都参加,是军事二把手。杨仪和费祎只是丞相属官,不是军事长官,根本没有资格领兵。姜维级别太低。诸葛亮死后,按照级别,安排魏延继掌军事才是正常合理的。定军山之战,夏侯渊突然阵亡,接替夏侯渊的,不是长史或司马等下属官员,而是其副职荡寇将军张郃。
  按照权力,诸葛亮死后,当时军中只有魏延一人假节。孤军远征,假节是必需的。只有假节,才有权力杀违反军令者,才能统帅诸将,调度军队,才能军令如山。张郃接任夏侯渊职位。当时没有假节,曹操马上派使者“假郃节”“。当时魏延本身假节,是很自然的继任人选。
  按照资历,魏延在夺取益州和汉中的战争中战功累累,得到刘备的破格提拔,在“五虎将”死后,魏延已是元老宿将,是诸葛亮时期的首席武将。诸葛亮死于两军阵前,十万蜀汉大军要撤退,撤退路线是艰险狭窄的褒斜道,身后是用兵如神的司马懿和一直养精蓄锐的魏军,一旦指挥不当,十万蜀军将遭遇严重损失。因此,有魏延在,诸葛亮没理由选择其他人来指挥这次撤退。杨仪是文职官员,从未带兵打仗,大致也就是马谡一类的高参或行政官员。一生谨慎的诸葛亮,会把带领十万蜀军撤退的重任交给军事菜鸟杨仪吗?其实,魏延指挥撤退,也是民意。魏延虽然同事关系不好,但是诸葛亮死后,“时论必当以代亮”。
  前面写了,诸葛亮是器重魏延的,魏延也是信任诸葛亮的,二人只是军事思想不同。他们从荆州时就是浴血奋战的战友,为了同一个理想而奋斗,一个是刘备最信任的文臣,一个是刘备最信任的武将,在长达六年的历次北伐中,他们始终在一起,如果心存龃龉,不会一起走到最后。诸葛亮在最后时刻,不会压制魏延而做出匪夷所思的人事安排的。
  有人说,诸葛亮知道魏延一直鄙夷他的谨慎,他担心把军权给了魏延,魏延折腾着带兵去圆多年的“子午谷之梦”,所以,诸葛亮就做出了那样的人事安排。可是,如果诸葛亮真那样安排,诸葛亮才是折腾。按照人情,如果魏延有可能生事或者造反,那么诸葛亮完全可以提前解除魏延的兵权,魏延就不会对大军撤退造成任何损害了。如果诸葛亮不认为魏延有可能生事或者造反,那就不会有《三国志》记载的军事安排了。《三国志》记载的军事安排,是本没有麻烦却故意制造自己解决不了的麻烦,是莫名其妙地分裂蜀汉军队,是自毁长城。智者诸葛亮,谨慎一生的诸葛亮,有了马谡的教训,在军国大事上能出如此昏招吗?
  再就是,即使魏延掌军,根据当时情势,他也不会采取进攻姿态,而是乖乖地按照诸葛亮遗命退兵。据《魏书》①记载,诸葛亮是因为粮尽势穷,忧恚呕血,才导致病入膏肓,烧营遁走,半道病逝。这说明,诸葛亮即使不死,也得撤兵了,又得重演以前粮尽退兵的悲剧。诸葛亮把指挥撤退的权力交给魏延,魏延除了撤退,还真别无选择。至于回到汉中之后,诸葛亮早已经安排好接班人:蒋琬,只不过为了稳定局势尚未公布。诸葛亮当时只是安排指挥撤退的人,并不是安排接班人,所以,他没有理由舍弃魏延。
  合适的也是喜欢的,是最理想的。但是当合适的在右、喜欢的在左的时候,选择靠右走,无疑是遵守了效益规则。也许诸葛亮不是很喜欢魏延,但是诸葛亮早已“修炼”成效益动物,是非观超越了好恶感。街亭之战,诸葛亮舍魏延而选马谡,是因为他认为马谡最能贯彻他的战略意图。死前安排人指挥撤退,魏延最能实现他的战略意图。 所以,诸葛亮肯定会安排魏延组织撤退,而不是让他早早地出局。
  这一点,在《魏略》②里得到了验证。《魏略》记载,诸葛亮临死,让魏延代理全军事务(“摄行己事”),密不发丧,悄悄退去。《魏略》的记载,符合情理。因此,《三国志》③的记载明显错误。
  撒了一个谎,就要再撒一个谎来圆第一个谎。现在还不能说《三国志》撒谎,但是最起码可以说它错了,而且,接下来,它还将继续错下去。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三国志》是这样叙述接下来要发生的故事的:杨仪让费祎试探魏延对让其断后这一“人事安排”的态度,魏延果真不愿意服从杨仪领导,并让别人回去,他自己留下来对敌,“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并要求费祎留下来,与他联名作书,告示诸将,费祎假意说回去劝说杨仪,驰马离去。
  这一处记载,表面看来很符合魏延的性格,但是因为诸葛亮让杨仪督军的前提错了,所以魏延的激烈反应也就成了无本之木,这些记载是否属实,也就很可疑了。
  接下来,《三国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