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疾欤貌懿傩校ù恚┓芪浣T诓懿倜媲埃艿钠啄媚蟮煤艿轿弧
  袁绍开了个人表奏的先例。本来官员任命要由天子批准,但是现在天子控制在董卓手里,让董卓批准反董人士的任命,没门儿。于是袁绍就来个自行批准,然后报告朝廷。
  奏不奏看我的心情,准不准你随便,反正我是准了,和你说一声是眼里还有你。讨伐董卓本来是正义的,但是却需要否定天子,因为天子已经被董卓控制。而否定了天子,也就有了群雄割据,有了三国鼎立。
  被表的,脸上有光;表的,落人情。你表我,我表你,做官成了哥们之间吭一声的事儿。各人表各人的,有时会出现一个坑好几个萝卜的现象,一个郡可能会有好几个太守。
  袁绍做盟主,是民主推选的结果,但是济北相鲍信却认为盟主应该另有人选——那就是连会盟成员也算不上的曹操。他私下里对曹操说:“就才略而论,能够拨乱反正的,非君莫属。依我看来,不是真正有才干的人,即使一时强盛,最终也会失败。”“不是真正有才干的人”,当然是指袁绍。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曹操望着鲍信,感觉到了温暖。可是,再回头看看身后的军帐,听着里面传出的饮酒行令的喧哗,曹操皱起了眉头,说:“我们聚在这里,是为了饮酒吗?”
  他是问营帐里的人,还是问鲍信,或者就是问他自己?其实,他是在问上天。
  起誓时辞气慷慨,行动时神气犹豫,酸枣诸将本来打着讨伐国贼的旗号征兵征粮,然后来此会盟,却都按兵不动,唯恐消耗个人实力。无事可干,他们就聚集在一起饮酒。
  一月,各路大军会盟,诸将饮酒。
  二月,董卓杀废帝刘辩,诸将按兵不动,饮酒。
  吕布焚烧洛阳,大肆洗劫,挖掘皇陵,盗取墓中珍宝,诸将按兵不动,饮酒。
  董卓迁都长安,几百万人被迫随迁,尸体铺满道路,诸将按兵不动,饮酒。
  ……
  当诸将再次端起酒杯痛骂董卓时,曹操闯了进来、对这群酒徒说:“我们举义兵诛除暴乱,现在大军会合,你们还有什么可以迟疑的呢!董卓劫持天子。焚烧宫室,天下震动,这是上天要灭亡他啊!一战而天下可定,机不可失啊!”
  大家都喝醉了,把头埋在酒杯里,谁也听不到曹操说什么。谁也没有勇气响应曹操,只能装醉。
  英雄从来不孤独。鲍信站了出来,卫兹站了出来,他们来到曹操身边,要跟随这个唯一的真心英雄。
  曹操有五千人,鲍信有一万多人,弟弟鲍韬随行,卫兹从张邈那里讨来一小股人马,三人组成一支混合部队,向西进发。
  荥阳汴水,曹操军队与董卓军队遭遇。董卓派出的是久经战阵的西凉精兵,曹操联军却大都是新兵,未经实战。结果可想而知,曹操联军大败。士兵减员大部分,鲍信受伤,卫兹战死,鲍韬战死。曹操被流矢射中,坐骑也受了重伤,后面的追兵眼看就要追上来,生死攸关时刻,一匹战马飞驰而至,悄无声息地停在曹操面前。曹操认得,这是曹洪的坐骑,名曰白鹄,之所以叫白鹄是说这匹马飞奔起来,就像鸟儿飞起来一样,只听得到风声,马蹄似乎并未踩在地上。在曹洪的一再坚持下,曹操骑上了白鹄,撇下曹洪一人,成功脱逃。
  曹操浑身是血地回到酸枣大本营,却看到诸将仍在置酒高会。
  曹操本来就不喜欢隐藏真情实感,他愤怒了,说:“请袁渤海(袁绍)率河内之众兵临孟津,我酸枣诸军进守成皋,控制敖仓,阻扼轩辕关和太谷关之险,袁将军(袁术)率南阳之兵威慑三辅地区,三路大军可先深沟高垒,不与敌兵交战,告谕天下大势,然后以正义之师讨伐叛逆,天下即可平定。”
  没有人搭理这个疯子,诸将埋头喝酒。今朝有酒今朝醉,像卫兹和鲍韬那样,被曹操忽悠了去打仗,命都没了,也没人给个说法,连酒也喝不成了,要多傻就有多傻。
  曹操终于翻脸了,说;“如果我们犹疑不敢进兵,不仅天下人失望,我也为诸位感到羞耻。”
  与这群猪在一起,会被猪粪味儿憋死。曹操离开了酸枣,到扬州募兵。
  曹操从前线惨败,酸枣诸将更无人敢出战了,但是饭不少吃,酒不少喝,军粮很快耗尽了,酒也喝不上了,他们就解散了,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这时,先前对董卓按兵不动的他们自己却干上了,兖州刺史刘岱把东郡太守桥瑁杀了。
  从一开始,豺狼一样的董卓,就没把这群猪一样的人放在眼里。这么多猪挤在一起,你扯我,我绊你,有劲都搞内斗,哪有心思去对付外面的豺狼呢?
  四 一个让董卓害怕的人
  倒是独来独往的猛虎,让豺狼胆战心惊。有一个人,董卓分外害怕,他曾对长史刘艾说:“关东军多次失败,都畏惧我,只有孙坚这个愣头青,很懂得用人。应该告诉诸将,让大家都提防他。”
  董卓想不到,南线反董领军人物袁术也在提防孙坚。
  最近的敌人,才是最危险的敌人。因为近,所以利益相关,反而需要格外提防。
  “张公(张温)要是过去听从我的话,那时就杀了董卓,朝廷今天也不会遭此磨难了。”孙坚得知董卓为祸朝廷时,不禁捶胸长叹。
  曹操起兵反董的时候,孙坚毅然响应,举兵北上。
  到了鲁阳(今河南鲁山县),孙坚拜访了正在这里一筹莫展的袁术。袁术逃出洛阳,在鲁阳停下,说是寻找机会,其实是无路可走。天下掉下一个孙坚,要跟着他打董卓。当然,孙坚对袁术也是有所求的,那就是要袁术抬高他的地位。袁术表奏孙坚为破虏将军,兼任豫州刺史。袁术离京前,接受了后将军的任命,而后将军是有权力表奏杂号将军和刺史的。孙坚选择的不是袁术,而是后将军。
  袁术这个表奏传开,豫州刺史孔伷掀翻了吃饭桌子。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做豫州刺史吗?
  对付董卓这样的国之硕鼠,还是孙坚这样的阿猫阿狗管用。孔伷这种平庸的猪,只适合守着自己的位子吃吃喝喝。他也是在酸枣盟约上签过字的,但是从未见他发动一兵一卒。他真应该主动让出豫州刺史的位子。
  红头巾,还是那方鲜艳的红头巾,从鲁阳出发,直抵阳人(今河南汝州西)。阳人东南百余里是鲁阳,西北百余里是洛阳,在董卓的势力范围内。曾经同在张温帐下,董卓深知孙坚厉害,就派出他手下的明星班出场:吕布、华雄、胡轸。
  阳人之战很搞笑,敌我之间的战争远不如双方各自的内战激烈。
  吕布一方,吕布设计使己方士兵逃散,使得主帅胡轸无法攻城,最后无奈退兵。吕布这样做,仅仅是因为他与胡轸有私怨。
  孙坚一方,前线鏖战的生死关头,突然间得不到军粮供应了。原来,有人对袁术说:“孙坚如果攻占洛阳,那你就无法控制他了,这就是除狼而得虎啊。”于是,袁术就断绝军粮供应。第二天的早饭没着落,孙坚连夜驰马,奔波百余里、返回鲁阳,对袁术说:“我之所以奋身不顾,是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仇。我与董卓并无灭门之怨,将军听信谗言,反而猜疑我!”
  这里说一个灭门惨案。袁绍、袁术、袁遗,十一路反董大军,袁家就占了三路,而且盟主也是袁家人,董卓一声令下,太傅袁隗和袁术哥哥太仆袁基,连同袁家上下五十多口人,全被杀光。
  不为国仇,单为家恨,袁氏兄弟就该担当讨董急先锋。可是他们非但畏首畏尾,还给讨董者出麻烦。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爱与恨,只有得与失。
  一番慷慨陈词,并未打动袁术,孙坚准备撂挑子,对袁术说:“大功垂成而军粮不继,这就是吴起饮泣于西河,乐毅遗恨于垂成。”
  吴起为魏国担任河西太守,秦兵不敢进犯,但是因为有人诽谤而被迫去了楚国;乐毅为燕国攻齐,将要成功时,因遭到离间而被迫去赵国。孙坚用这两个人的典故说明自己是被诽谤,也表明自己要离开的想法。
  袁术打仗全指望孙坚,他知道孙坚是说到做到的,于是急忙调拨军粮。
  吃饱了饭,打仗格外来劲,孙坚大破董卓军队,斩杀华雄。
  董卓派来的特使李傕来了。李傕掏出一张纸,刺史,郡守,不管什么官,不管是谁,只要是孙家子弟,孙坚可以随便写,朝廷马上批准任命。
  孙坚不看这张纸,他怕脏了眼睛,愤然说:“董卓逆天无道,颠覆朝廷,而今不诛你三族,把你的头砍下,悬挂起来以告示四海,我就死不瞑目!又怎么会与董卓老贼和好!”
  孙坚挥兵推进到大谷关,距洛阳只有九十里。董卓害怕了,无奈迁都。
  “惹不起,躲得起,董卓也懂这样的道理啊!”刘备说。他经常与张飞、关羽谈论天下大事。
  关羽和张飞互相看了一眼,彼此都读懂了对方的眼神:大耳朵他自己遇上事儿就跑,还说人家董卓。
  五 刘备有可能得0分
  曹操和孙坚在讨董战争中崭露头角,已成天下瞩目的英雄,而刘备却默默地过着寄人檐下的尴尬日子。
  在曹操手下募兵之后,刘备又到了一个叫毋丘毅的都尉手下,到丹杨募兵。走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遇上一支反政府军,那时叫“贼”,今天历史教科书上叫“农民起义军”。这次运气好,对手不怎么强大,刘备最后“杀贼立功”,或者说“残酷地镇压农民起义”,被拜为下密(今山东昌邑东南)县丞。
  没等把县丞的位子坐热乎,刘备又丢了官。刘备丢官的原因不详。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又做上了高唐县尉。史书未记载刘备本次升官的原因,不过,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刘备没钱没背景,只能靠“杀贼”也就是“镇压农民起义”立功升官。
  安溪县尉——下密县丞——高唐县尉,在官场上,刘备就像一只蜗牛,爬到一定高度就跌下来,然后再爬,到这个高度再跌下来。
  老天终于不忍心看刘备如此狼狈,赐他一点好运,让他突破了这个高度,从高唐县尉直升高唐县令,成了六百石的地方长官。
  很快,刘备就知道做上高唐县令原来是老天对他的捉弄:反政府军攻打高唐,刘备还没从升官的喜悦中醒过来,就晕晕乎乎地被打败了,而且一败涂地,直接被赶出了高唐。其实,说赶并不恰当,因为刘备根本没进行像样的抵抗,就主动逃跑了。好不容易招来几个人,被打光了,以后还怎么混世界?
  坚强的人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更坚强的刘备在哪里爬起来就在哪里跌倒。扶不起,打不死,活下来就是胜利,这种弱者适应乱世的活法,刘备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敢折腾的曹操,能担当的孙坚,都不如打不死的刘备适合做草鞋摊主。
  刘备又拿出那个作业本的时候,张飞和关羽知道,刘备要领着他们去投奔公孙瓒了。
  公孙瓒在抵御鲜卑入塞和讨伐张纯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升任骑都尉,又升任中郎将,封都亭侯,而且他在幽州颇有话语权,有与上司幽州牧刘虞分庭抗礼之势。而刘备,被乱军打得无处可去,连栖身之地都没混出来,都是同学,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在讨伐董卓这场考试中,曹操70分,孙坚90分,而刘备最大可能是得0分。刘备是公孙瓒的部下,只能听从公孙瓒的命令。在天下掀起讨董热潮的时候,为了撇清与董卓的关系,公孙瓒也宣布反董,但他并无什么实际行动,连个打酱油的都算不上,最多算是一个围观者。而刘备,则站在围观者身后,在讨董的大舞台上,连个影子也没留下。
  


第四章 野兽丛林
  ◎红头巾饱饮了主人的鲜血。37岁的孙坚正处于武将的黄金年龄,就这样死在了权力野兽的丛林里。他,本来是一个救国英雄,误入丛林,也就成了一只野兽。这一年,他的长子孙策17岁,次子孙权9岁。这两个长江边上的追风少年,还会踩着火亲的足迹,进入野兽丛林。
  ◎他似乎没有什么可以给人的,但是他能给人的,却是让人看得比生命还要珍贵的东西:兄弟情义。靠打兄弟牌,刘备获得了很多人的拥戴,名声渐渐地传开去了。
  ◎日后的魏、蜀、吴三方之间,第一次产生的敌对发生在魏方和蜀方之间,曹操是一方老大,刘备是一方跑龙套的,双方不在一个层面上,并未碰撞出火花。
  一 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深夜,沛国境内的龙亢县,一支四千人的部队驻扎在野外,主帅的营帐里,亮着灯光。曹操独坐灯下,紧皱眉头,心潮澎湃,为国家未来而焦虑。
  让他略感欣慰的是这次扬州募兵也算是不虚此行,他的太学同学扬州刺史陈温帮他募得四千人。而且曹洪去丹杨募兵,想来也会有所收获,别忘了,丹杨太守周颀也是曹操的太学同学。
  寂静的深夜,灯光映红了曹操兴奋的脸庞。他人在营帐,心却似乎在领着新募来的士兵冲锋陷阵。
  噼啪——灯花爆裂,发出骇人的声音,营帐里也亮了许多。灯花的爆裂声越来越高得离谱,营帐里也亮得离谱了。曹操回头一看,营帐外火光通红,火舌在营帐上翻腾跳跃。
  营帐被人烧了!喊杀声,脚步声,刀剑撞击的声音,大火燃烧的声音,组成一部让人焦虑而惶恐的变奏曲,与这时的天下大势所带给人的感觉一样。
  曹操抓起放在枕边的剑,跳起来,冲了出去。新兵叛变,烧了曹操的营帐。好在士兵们只是想制造混乱逃跑,并不打算要曹操的命、否则,四千人趁夜一起围上来,一人一泡尿也会把曹操淹死。
  还是有一些极端分子围上来。曹操挥舞着剑,左劈右刺,连杀数十人。叛卒们害怕了,放过曹操,各自逃散。小时候曹操舞刀弄棒,被儒生们讥笑为“放荡”,而现在,正是儿时学会的生活实用技能救了他。人童年时做的一切,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发生作用。
  清点人数,辛辛苦苦募来的几千人只剩下五百人,一些连逃跑也不敢的懦夫。曹操仰起头,似乎在质问幽深的夜空。自诩为英雄的刺史、郡守们一味退缩也就罢了,而遭受国贼暴政的民众,一旦变身为军人,要他们去攻击国贼,却也未战先逃。董卓戕害天下,天下无人反抗。莫非,天下不是天下人的天下?
  不!即使剩下我一人,也要走下去!
  曹操擦擦溅到脸上的血,整顿残兵,继续前行,在铚县、建平县招了一些人,总兵力达到了一千多人。他带着这一千多人来到黄河北岸的怀县。袁绍正驻扎在这里。袁绍是关东盟军盟主,况且与董卓有灭门大恨,他肯定会红着眼杀向董卓的,曹操这样想着,投奔了袁绍。
  袁绍的确把曹操看作朋友,与曹操一起规划未来,问:“如果我们讨伐董卓不成功,那么可以向什么地方发展势力呢?”
  袁绍关心的不是讨伐董卓,而是发展个人势力。曹操的心冷了,但是他还想看看袁绍到底有多平庸,不动声色地等着他继续说下去。袁绍说:“我想,南面拒守黄河,北面凭借燕、代(今河北北部及山西东北部),兼有乌桓之众,向南争夺天下,这样就可以成功了吧?”
  大名鼎鼎的天下盟主,原来如此平庸。曹操哈哈大笑:“我想依靠天下人,用正道统御他们,这样就无往而不胜了。”
  一个争夺地盘,一个争夺天下人,哪一个高明呢?
  道不同,不相与谋。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曹操惹得袁绍很不高兴。
  袁绍不着急讨伐董卓,是因为他有一个登上权力顶峰的捷径:另立新帝。立了新帝,他就是新朝廷的缔造者,就能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威。
  袁绍要曹操表态,曹操说:“董卓之罪,天下皆知。我们同举义兵,天下莫不响应,这是因为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现在皇帝幼弱,受制于奸臣董卓,可是皇帝本人并无过错,凭什么要废掉他呢?”
  袁绍板着脸,一副要坚持到底的神色。
  曹操也要坚持到底,说:“如果废掉皇帝,那别人也可以效仿,另立他人,那天下就会更不安定。如果你们真的这样做,那就请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皇帝面南而坐,臣下面北觐见,向新帝称臣,就叫“北面”。而当朝天子被挟持至长安,要迎回他,必须向西讨伐,这就是“西向”。
  “诸君北面,我自西向”,这话太决绝,看来曹操是不打算与袁绍搅在一起了,他决心要走自己的路。
  袁绍再次派人去劝说曹操,对他说:“现在袁公势盛兵强,二子已经长大,天下群雄,谁能超过?”袁绍有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兄弟住都表现出过人才能,成为袁绍吓唬人的资本。但是,无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集体,能人太多了反倒容易出事,最后袁氏兄弟的结局可以有力地证明这一点。
  哼,就不信我们几个爷们整不了你曹操!袁绍把儿子都搬出来了,已经是威胁了。
  面对威胁,曹操保持沉默。袁绍以为他是害怕了,但是曹操却是在想:袁绍将会成为又一个董卓,务必除掉此人。如此隐秘的想法,怎能说出来呢?
  如果袁绍真的将另立新帝的阴谋实现了,曹操真的有勇气撕破脸皮地阻挠,袁绍有冀州牧韩馥做后盾,有兵力,有地盘,曹操却是寄人檐下。撕破脸皮后,袁绍会放过曹操吗?
  一个人的表态化解了曹操的生存危机,曹操确定的新帝人选是幽州收刘虞。刘虞是光武帝的六世孙,出身正统,德高望重,深孚众望,是新帝的最合适人选。
  刘虞说;“天下分崩离析,天子蒙难,我等深受重恩,不思雪耻,反而行叛逆之事,于情于理何堪!”刘虞又放出狠话,如果非逼他做皇帝,他就出走到南匈奴那里去。
  袁绍没辙了,曹操也没必要立即与袁绍撕破脸皮了。曹操安全了。
  其实,袁绍这时也没心情理睬曹操,因为他的同父异母兄弟袁术,已经成了他最大的敌人。相比如日中天的袁术,曹操你算个屁啊!嗯,就先留着曹操这个小个子吧,反正他活着,站着和躺下,都占不了多少地儿。
  二 吾当谁与戮力乎
  袁绍盘算着另立新帝时,孙坚却前进前进前进进,猛攻洛阳,在191年二月,由洛阳南门之一的宣阳门攻入城中。
  洛阳,大汉王朝的帝都,从189年八月到191年二月,被一个变态的杀人狂和权力狂霸占,长达十八个月。在这十八个月里,天下人莫不以讨伐董卓的英雄而自居,但莫不是在趁火打劫以自肥。慷慨赴国难,义勇无所辞,敢于用生命践行诺言的,又有几人?曹操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一雪国耻,将董卓势力完全赶出洛阳的,恰是那方招摇的红头巾。
  洛阳,我来了!
  战场上,死亡之神一次次扑来时,孙坚没有流泪;战胜了,站在光复的城池里,孙坚流泪了。这座曾经最繁华的都城,而今不见一点儿人烟,成了一座坟墓,埋葬着被董卓残杀的无数臣民,也埋葬着一个王朝的耻辱。
  孙坚下令打扫宫殿、太庙,填平董卓军队盗挖的皇陵。他的勤王之举,获得了回报,士兵们在洛阳东南的甄官井里,发现了传国玉玺。洛阳之乱,宦官们挟持天子出逃,混乱之中,掌管玉玺的小宦官把传国玉玺扔井里去了。拿着这块帝王才能拥有的玉玺,孙坚踌躇了:天子远在长安,玉玺交给谁呢?最后,孙坚把玉玺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吴夫人。
  袁术知道了,找到吴夫人,说:“孙坚本是我的部下,他缴获的东西理应属于我。只有我,才能配得上玉玺!”吴夫人怎么舍得把如此珍贵的生日礼物拿出来,就摇摇头说:“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见过什么玉玺啊!”袁绍一摆手,吴夫人就被关押了起来。吴夫人可不想为一块石头丢了性命,就说:“我倒是见过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八个字,不知是不是什么玉玺。”袁术听,眼睛发亮,问:“那八个字是不是‘受命子天,既寿永昌’?”吴夫人作出苦思的样子,好大一会儿才说:“也许是吧,不过,也许不是,拿来看看就知道了。”拿来一看,怎能不是玉玺呢?玉玺上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天下皆知,吴夫人却说不知道,托词而已。
  这件事情传开去,袁绍睡不着了。袁绍从小就烦袁术,庶生与嫡生,本来就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袁绍谋立刘虞时,最先表态、最强烈表示反对的,不是曹操,而是袁术。曹操反对,是为天下;袁术反对,是为自己。他们兄弟俩都唯恐对方占了上风。
  袁绍不能容忍袁术蓬勃发展下去,他表奏周昂为豫州刺史。这样一来,豫州同时有了三位刺史:朝廷牌的孔伷,袁术牌的孙坚,袁绍牌的周昂。
  袁绍认为自己不愧是天下最最有谋略的人。任命周昂为豫州刺史,不仅给袁术添堵,而且砍掉了曹操一半实力。周昂是曹操从扬州带来的,他手下的丹杨精兵是曹操主力,而且他此时还是曹操的军师。任命一个豫州刺史,打压两个人,一箭双雕,袁绍很崇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