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袁氏枭雄-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山峻岭,却正好撞上以逸待劳多时的江东大军,那么最终结果将会如何,那还用得着想?
  就用脚指头都能想得出来,定然就是个死。
  到了这会儿,袁否对“路”的概念才有了深刻的认识。
  这有路跟没有路,就是不同啊!没有路,最好别进山。
  也难怪在历史上,有那么多的雄关要塞,雄关要塞虽然阻不断整座大山,却足以阻断其中的道路,而只要阻断道路,大军就基本上没有法通过了。
  在没有道路的前提之下,你要想强行通过也不是不行,但前提就是,你必须得抛弃全部辎重粮草,而且翻过山之后,全军将士将会变得筋疲力尽,这个时候面对着养精蓄锐已久的敌国大军,再精锐的军队又能有几分胜算呢?
  由此,足见邓艾偷袭阴平小道攻灭蜀国,是多么侥幸。
  袁否却是不敢效仿邓艾,拿麾下仅有的三千兵马冒险。
  更何况,他袁否的对手还是周瑜这个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绝民统帅!
  想到这一层,袁否忽然间想到了另外一个严峻的问题,当下又问丁奉说:“丁奉,这岂不是说,如果我们不能够打穿磐石谷就会被江东军两头堵?最终要么困死在这磐石谷,要么冒险进入老林子,不惜代价趟出一条活路?”
  丁奉点头说:“基本上是这样,不过……”
  “不过什么?”袁否闻言急了,“你快讲。”
  丁奉说:“不过要是退回去五十多里,在下知道另有一条小路可通红叶谷。”
  “红叶谷?”袁否闻言顿时精神一振,红叶谷乃是寻阳通往汝南的三条线路之一,虽然不是最好走的线路,但却也不是最难走的。
  因为知道江东军已经在大别山中驻兵,袁否担心时日一长,江东军就会在大别山中筑起要塞,将三道通道全部阻断,所以选择了立刻进兵。
  又因为丁奉侦知江东军已经在最难走的白云尖埋伏了重兵,而在最好走的罗家湾,江东军却只是虚张声势,所以袁否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罗家湾线路,却不曾想,周瑜竟然利用烽火以及狼烟,及时调动山中的江东军,对袁军进行连续的堵截!
  袁否正因为江东军的连续不断的堵截而伤脑筋,丁奉无意中提供的这个消息却让袁否眼前猛然一亮,对吧,尼妹的,你周瑜调重兵在磐石谷围追堵截,老子不走磐石谷行不?老子改走红叶谷行不行?
  天下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综合体,凡事有利必然有弊。
  反之,有弊则必然也有利,就说现在,江东军看似完成了对袁军的围追堵截,可反过来看,江东军却也被袁军给彻底的调动起来,这一路上,袁军已经击破四路江东军,磐石谷口的江东军已经是第五路江东军,五路过后,又还能有几路江东军?
  这时候,袁军如果突然改变线路,从磐石谷改走红叶谷线路,周瑜再想调兵谴将,时间上还来得及吗?他手里,还有足够的可供调谴的精兵?
  当下袁否吩咐纪灵说:“老将军,即刻通知文向,命令取消,磐石谷不打了!”
  “诺!”纪灵冲袁否拱手一揖,亲自充当传令兵,跑去给徐盛传达军令去了。
  袁否又回头对丁奉说:“阿奉,你这便原路返回,告知甘宁,由他率本部人马为前锋,从你说的小路,进军红叶谷!”
  “诺!”丁奉也领命去了。
  直到纪灵、丁奉领命去了,刘晔才说:“公子,你是打算改走红叶谷线路?”
  “没错。”袁否嘿嘿笑道,“周瑜匹夫费尽心机想把我们困死在磐石谷中,本公子偏不如他所愿,本公子现在改走红叶谷线路,倒要看看,他还能够拿本公子怎么办?他还能调来另外的五路精兵,再把我们困死在红叶谷?”
  半个时辰后,磐石谷中的袁军便开始徐徐后撤。
  袁军的异常动向立刻就惊动了谷口的江东军。
  “将军你快看!”亲兵队长手指磐石谷中说,“袁否的大军好像在后撤!”
  董袭默然点头,亲兵队长不说他也已看见了,之前最先赶到磐石谷的那四五百袁军虽然没有动,但是后来赶到的袁否大军却的确在后撤,虽然夜色下看不太正切,但是那火把汇聚成的长龙正向着谷外流出,却总是看得见的。
  亲兵队长又说:“将军,我们追击吧,再不追袁否大军就走远了。”
  董袭怦然心动,若此时率军冲下坡道,无疑有很大的机会击溃袁军,因为后撤的大军是最容易引发混乱的,袁否大军一旦陷入混乱之中,甚至只需要三百精兵,董袭就有信心将之彻底击溃,真要是击溃了袁否的大军,无疑是大功一件!
  不过,董袭一转念又想到了临出征之前周瑜的叮嘱:为将者,切忌贪功!
  是的,为将者切忌贪功!既然都督的军令只要他守住磐石谷,那就专一守住磐石谷就行了,至少,在都督新的军令下达之前,他绝不能离开这!
  当下董袭冷哼一声,说:“传令,所有人不准妄动!”(未完待续。。)


第162章 合围

  一座不知名的山顶上,五十名江东军正在连夜劈砍干柴。
  自从袁军进入大别山以来,几乎每天都需要点燃烽火或者狼烟,所以干柴的消耗极大,尽管此前他们准备了一些,但也架不住这样的消耗,所以到每闲时,为首的江东军队长都会带着手下的士兵劈砍干柴。
  干柴的取材都是山中枯死的树木,所以无需晾干,只需劈成小块就能点燃,而且山中还有大量的松针、枯叶,引火不是问题。
  “快快快,把劈好的干柴搬过来,垒成一堆。”
  “刘四,你去把白天砍的那两颗死树扛过来。”
  “小六,给我盯好了,一有什么动静就立刻报告。”
  为首的江东军队长带着四十多名士兵,正在紧张的忙碌着。
  就在这个时候,负责了望的年轻士兵忽然叫起来:“队长,烽火!”
  “嗯?”江东军队长闻言顿时神情一凛,急忙跑到临时充当了望台的大石头上,顺着年轻士兵手指的方向看去,不过只看了一眼,江东军队长便说,“那不是我们的烽火,首先位置就不对,排列组合就更有问题,那定是袁军的烽火,想要扰乱我们。”
  年轻士兵仔细一看,还真发现这堆烽火的方位明显不对,组合就更加杂乱无章。
  江东军队长叮嘱了一句,转身离开了,然后,他才刚刚跳下巨石,负责了望的年轻士兵便再次大叫起来:“队长,烽火!”
  “小六。你有完没完?小心我揍你!”江东军队长怒了。
  “不是。队长。这次是我们的烽火!”年轻士兵急声说。
  “是吗?”江东军队长便再次爬上巨石,然后一眼就看到了远处山巅上燃起的烽火堆,仔细看清楚排列组合之后,江东军队长扭头冲身后的江东军大吼起来,“刘四刘五,点火,组合乙乙乙、甲甲乙甲,快点火。快些点火!”
  两名江东军闻言便赶紧掏出火镰,啪的一声先点燃火把,然后拿火把点燃了从左至右第三、第四、第五以及第七堆柴堆。
  干柴堆一经点燃便立刻熊熊燃烧起来,在漆黑如墨的夜幕下显得异常的醒目,远在几十里外的山巅上都能够清楚的看到。
  (分割线)
  乔家坞,坞堡四周的角楼已经被江东军全面接管。
  西北角的角楼上,一名江东军正全贯注视的着凝望着远处,远处的夜幕之下,巍峨的大别山就像一头怪兽蹲伏在天地间。
  某一刻,漆黑的大别山上忽然之间就燃起了烽火。
  “烽火。队长,有烽火!”负责了望的江东军立刻叫起来。
  一名江东军队长应声冲上角楼。看清楚山巅上烽火的组合之后,便立刻从角楼上探出头,冲下方厉声高喊:“阿弟,快去禀报都督,有烽火,组合乙乙乙、甲甲乙甲!”
  “诺!”角楼底下响起一声回应,旋即一个江东兵便甩开长腿,一溜烟的向着座落在乔家坞堡中间的乔府飞奔而去。
  (分割线)
  夜已经很深了,周瑜却还没有睡。
  尽管在孙策面前表现得自信满满,但周瑜却知道,他的这种自信其实只是用来稳定军心的,而真实的战局,却远未到最终见分晓的时候,毕竟他人在乔家坞,而战场却远在两百多里外的大别山之中,他掌握的情报有一定的延时。
  譬如说,董袭所部虽然抢在袁军前面,及时赶到并堵住了磐石谷,但周瑜并不确定,袁军就一定无法突破磐石谷,万一袁军创造了奇迹,竟然突破了磐石谷的天险,那么他周瑜后续的所有的,安排就全都化为了泡影。
  所以,在没有确切消息传来之前,周瑜悬着那颗心始终放不下来。
  亥时过后,周瑜的神情明显变得虚躁,开始在房间里不停的来回踱步。
  到了子时,周瑜就更加的沉不住气,每隔一刻钟就会跑到院子里倾听,听外面是否有传令兵的脚步声,可惜的是,每次他出来,听到的都是唧唧唧的虫鸣声。
  丑时刚过,当周瑜第九次走出房间,来到院子里时,终于听到了急促的脚步声。
  听到这急促的脚步声,周瑜竟完全沉不住气,一下子就冲到了在门口,对着飞奔而来的士兵大声喝问:“可是乙乙乙、甲甲乙甲!”
  紧要关头,周瑜终究还是有些沉不住气,终究还是有些着相了。
  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此时的周瑜终究只有二十岁出头而已,能力虽摆在那里,但是他的定力却还是稍有些不足,至少跟曹老大比起来还相差了一大截,然后换成曹老大,就是天塌下来他也能稳坐中军帐。
  传令兵停下脚步,愕然说:“都督是怎么知道的?”
  “这么说果真是乙乙乙、甲甲乙甲?”周瑜闻言大喜,击节狂笑起来,“哈哈,袁否你果然还是改走红叶谷,你果然还是改走红叶谷了,哈哈哈!”
  那边厢,孙策也被院门口的动静惊醒,披衣起来问道:“公谨怎么了?”
  周瑜便大步过来,扶着孙策双臂说道:“伯符,袁否他改走红叶谷了,这一下,他可真的是自投死路了,哈!”
  “嗯?”孙策闻言愣了一下,又说道,“公谨,白天你不就说战局已经定了么?”
  “白天我是说过大局已定,但还是有可能会出现意外,但是现在……”周瑜又大步走回到房间里,站到巨幅地图之上,然后搬起代表袁军的士兵雕像摆放到了红叶谷,然后手指着红叶谷说,“伯符你看,现在是什么情形?”
  周瑜一边说,一边又将代表吕蒙军的士兵雕像挪过来,摆在袁军屁股后面。
  孙策走过来,再定睛一看,却只见袁军的前方是贺齐,左侧是朱桓,右侧是凌操,身后却是吕蒙的一千精兵,袁军竟是四面楚歌,陷入江东军的四面包围中了。
  当下孙策大喜道:“公谨,袁否小儿已经钻进口袋阵,走投无路了?”
  “不,袁否仍然有路可走。”周瑜说完,又将袁军的士兵雕像往东南方挪了尺许,然后手指着袁军士兵雕像重新落脚的地点,说道,“红叶谷仍有一条山中小路可通断魂谷,断魂谷才是我替袁否找的葬身之所!呵呵。”
  “断魂谷?”孙策讶然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所在?”
  周瑜笑着说:“三年前我曾到过断魂谷,断魂谷两侧是十丈高的峭壁,飞鸟难渡,南边却是一大片湖泊,湖名断魂泽,虽然没有彭蠡泽大,方圆却也有三四十里,袁否的大军若是进入到了断魂谷,又没有水军,岂能有幸理?”
  此时,江东军已经接管了寻阳县,袁否已经彻底成为了无家可归的丧家之犬,唯一让孙策感到不爽的是,袁否临走前,竟然将庐江水军所有的大小战船全都一把火烧了,所以江东军竟没从寻阳捞着哪怕一艘船。
  不过,袁否也万万想不到,他会因为没有水军接应而殒命在断魂泽畔!
  “哈哈,好!”孙策闻言大喜道,“断魂谷,好地名,正好给袁否小儿当葬身之所,袁否小儿能够得以葬身这样的洞天福地,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分割线)
  大别山中,经过一昼夜的急行军,袁否的大军终于在次日傍晚赶到了红叶谷。
  然而,让袁否魂飞魄散的是,当他们好不容易赶到红叶谷,已经由后卫改当前锋的甘宁却回来报告说,红叶谷的出口被堵了。
  “被堵了?”袁否瞠目结舌的道,“怎么可能?”
  这怎么可能呢?按照**的运动战理论,此时大别山中的各路江东军不是应该已经被袁军彻底调动起来了么?江东军不是应该都跑到磐石谷围堵袁军去了么?怎么在红叶谷,还有江东军驻守?这怎么可能呢?
  难道说,还有江东军没有被调动?
  当下袁否在刘晔、纪灵的簇拥下来到红叶谷谷口观察敌情。
  在距离谷口还有大约一百步远时,远远看到谷口方向火把通明。
  亮如白昼的火光中,只见一座简易要塞已经矗立在红叶谷口,尽管只是用原木临时搭建的简易要塞,其高度不过两丈许,也谈不上有多少坚固,但是对于缺乏攻城器械的袁军来说,这却几乎就是无法逾越的天堑,这也难怪甘宁这样的猛将也是刹羽而归。
  当下袁否对甘宁说:“兴霸,刚才却是我错怪你了,你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甘宁闻言却是羞愧得无地自容,说道:“公子快别这么说,都是末将无能。”
  说完之后,甘宁又将身上仅有的背甲卸下,大声说:“公子,末将请求再攻一次,这次,末将一定能拿下谷口!”
  “不,不能强攻了!”袁否知道甘宁主要是面子上挂不住才这么说,所以绝对不会答应,一个负责任、有追求的主公,绝对不会让他手下的大将去打必死的仗,更不会让他手下的百战精兵去白白的送死,这红叶谷是过不去了!
  当下袁否果断下令:“传令下去,后队改前队,出红叶谷南下!”
  出红叶谷南下容易,但是南下之后又该怎么办?难道杀回寻阳?(未完待续。。)


第163章 断魂谷

  在红叶谷口受阻之后,袁否果断下令掉头南下。
  南下途中,袁否还在为大军今后的行止伤脑筋,尽管不愿承认,但袁否知道,从大别山北上中原的路,已被周瑜阻断,现如今,袁军只剩下两个选择了,一是借道江夏,再就是从庐江、淮南一路打过去。
  从庐江、淮南一路打过去,这是想都不用想的。
  以袁军如今的兵力,根本打不穿庐江、淮南郡。
  所以,袁军其实已经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去江夏碰碰运气。
  然而,就是这最后的一条活路,周瑜竟然也不愿意给袁否留下。
  出了红叶谷南下还不到五十里,再次由后卫改成前锋的徐盛便跑回来报告说,前方又有一支江东军堵住了去路。
  当袁否气急坏败的赶到前方时,果然看到又一支江东军已经守住了前方隘口,而且,这支江东军也同样在这个隘口修建起了一座简易要塞,若有攻城器械,这样的要塞根本就不算什么难题,可遗憾的是,袁军现在连辎重都扔掉了,又上哪去找攻城器械?
  到了这个时候,袁否才不得不承认,从一开始,他就已经落入了周瑜的算计。
  “公子,强攻吧。”刘晔喘了口气,接着说道,“与其这样疲于奔命,拿将士的体力白白消耗在来回奔走之中,还不如索性强攻前方隘口,说不定还能杀出一条血路来,若是再这样奔走下去,我军恐怕就真没有幸理了。”
  “是啊。公子。下令进攻吧!”
  “公子。只要你下令,我一定拿下前方的隘口!”
  “公子,子扬说的对,我们不能这样跑下去了。”
  刘晔话音方落,纪灵、甘宁、杨弘等人也纷纷相劝。
  袁否却缓缓摇了摇头,眼下的袁军是又累、又饿、还困,无论体力、精力都已经到了极限,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向前方的隘口发起强攻。又能有几分胜算?前方隘口上的江东军看起来却是已经养精蓄锐多日,正等着袁军拔寨呢。
  袁军若是真前去拔寨,可就又落入周瑜的算计了。
  到时候,袁军要塞没有拿下来,却把宝贵的时间都给浪费了,只等身后的江东大军追上来,袁军可就真的只有束手待毙了。
  不行,不能在这里跟江东军硬拼!
  趁着身后的追兵还有一段距离,趁着身后的江东军至少还得半天才能追上来,袁军必须跳出周瑜设计好的包围圈。我就不信,周瑜真能锁住所有的道路。这大别山之中,难道就真的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了吗?
  当下袁否将丁奉叫到跟前,问道:“丁奉,这里通往外界有几条路?”
  丁奉对大别山是真的熟悉,答道:“四条,从这里往北通过红叶谷,可以到汝南的安息县,这条路之前我们已经走过,往东是磐石谷,就是我们过来的那条路,往南翻过前面江东军把守的隘口,就回到寻阳了,此外还有条路。”
  袁否急道:“剩下这条路,却是通往哪里?”
  “断魂谷。”丁奉沉声道,“这条路崎岖难行,非常不好走。”
  “断魂谷?”袁否的心脑毫没来由的跳了一下,皱眉说道,“这是个什么样的所在?”
  丁奉答道:“就是个山谷,左右两侧都是峭壁,前方却是一片大泽,大泽名断魂泽,方圆约四五十里,谷中靠近大泽处有一个渔村,住了十几户人家,村口有一个码头,乘船跨过大泽便是寻阳地界,我九岁那年曾经跟着阿翁走过一趟。”
  袁否说道:“这么说,断魂谷并非绝路?”
  丁奉点头,说道:“只要有渡船,就能过大泽。”
  袁否又问:“断魂泽与彭蠡泽是否有河道连通?”
  丁奉答道:“没有,这断魂泽与别的大泽不同,别的大泽都有河流注入,也有河流溢出,但这断魂泽却只见河流注入,而从不见河流溢出,故老相传,上古水神共工便是魂断于此,因此起名断魂泽,断魂谷便是因为断魂泽而得命。”
  袁否默默点头,这么说来,这个断魂泽应该是通过地下暗河与外界相通,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周瑜调水军前来堵截,只要江东军的水军没办法进入,只要袁军能够抢在江东军之前控制那个小渔村,控制船只,这无疑是一条活路!
  而且,袁军在渡过断魂泽之后,只需凿沉船只,便可以将身后的江东军阻断在对岸,然后再从容返回寻阳。
  但是,袁否不能不考虑另外一种可能,一种更可怕的可能。
  这个断魂泽会不会早在周瑜算计之中?周瑜会不会早就知道断魂泽存在?
  在这之前,江东军的一系列的围追堵截,会不会只是为了把他的大军赶入断魂谷,再聚而歼之,真要这样,周瑜只怕早就搜走了那个小渔村所有的船只,真要是这样,袁军进入到断魂谷,可就真的是要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来,只能够等死了!
  怎么办?现在怎么办?派一队人马去断魂谷探路明显是来不及了,因为身后江东追兵很快就会追到,而且丁奉也说了,通往断魂谷的山道崎岖难行,既便是小队人马,也不可能在短时间赶回,所以,他必须立刻做出决断!
  是去断魂谷呢?还是强攻前方的隘口?
  (分割线)
  周瑜一觉醒来,觉得心情前所未有的好。
  昨夜烽火传讯,袁否终于还是带着大军踏上了通往断魂谷的小路,在大别山中无头苍蝇般乱窜了半个多月,袁否终于还是一头钻进了他周瑜设计好的口袋阵,至此,这一仗就再没有什么悬念。袁否已经死定了!
  “公谨。今天起得这么早?”
  周瑜在院子里舞了两趟剑。身后响起孙策的声音。
  周瑜便收了剑,对孙策说:“这几日不曾舞剑,手都生疏了。”
  孙策看出来周瑜心情不错,当即上前把着周瑜胳膊往外面拉,一边又压低声音小声说:“公谨,快别舞剑了,昨晚上我就已经跟大乔约好在紫竹林相会,大乔她还会把小乔也一并带出来。你赶紧跟我去紫竹林。”
  周瑜身不由己的跟着往外走,一边却挣扎着说:“伯符,还没吃早膳呢。”
  “哎呀,还吃什么早膳?”孙策却急不可耐说,“岂不闻,秀色可餐乎?”
  周瑜被孙策扯着往外走,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摔倒,便赶到说:“嗳嗳嗳,伯符你别扯,我自己能走。可别把你摔了。”
  当下两人出了乔家坞堡,只带了十数骑随从匆匆赶来紫竹林。
  紫竹林是乔家坞堡后面的一片竹林。很是幽静,平素大乔、小乔就常在这里读书练琴,孙策上次就是在紫竹林里面邂逅了大乔,一见倾心。
  (分割线)
  紫竹林里,大乔、小乔正在漫步。
  小乔手拿着团扇,一边驱赶蚊蝇,一边蹙眉说:“阿姊,这三伏天来紫竹林里做什么?你是担心这里的蚊子饿着还是怎么着?”
  大乔便白了小乔一眼,娇嗔着说:“让你陪我出来散心,就这么多牢骚?”
  小乔便拉着大乔的胳膊,撒娇说:“阿姊,你想要散心,我们可以去彭蠡泽呀,去湖上荡舟该有多好?不仅可以尝一尝湖鲜,说不定,还能遇见公子否呢。”
  “公子否?”大乔用异样的眼神看了小乔一眼,小声说,“阿妹,你真不知道?袁否就没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