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袁氏枭雄-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71章 伯符危矣
断魂谷。
又是一夜过去,断魂谷中的袁军却仍然没有发动突围之战。
这一次,周瑜却是再坐不住了,也更没有心情坐而弹琴了,周瑜带着吕蒙、蒋钦、潘璋诸将来到了计时的日晷前,眼睛死死的盯着日晷,眼看着日晷指针投下的阴影一点点的滑向了午时三刻,断魂谷中却仍是一片死寂。
“吕蒙!”周瑜终于沉不住气了,厉声大喝道。
吕蒙便猛然踏前两步,昂然应道:“末将在!”
周瑜霍然回首,遥望着谷中袁军的简易要塞,沉声说:“即刻率五百精兵,向袁军要塞发起佯攻,你记住,若是攻坚之时袁军突然反击,且不可擅自后撤,没我军令,既便死伤殆尽也不准后撤半步!”
“诺!”吕蒙轰然应诺,领命去了。
很快,江东大营里便响起了号角声还有战鼓声。
绵绵不息的号角声中以及激昂的战鼓声中,吕蒙迅速点起五百精兵。
片刻之后,江东军的要塞大门便轰然洞开,吕蒙率领五百名全装惯带的江东精兵便如潮水般蜂拥而出,在两座要塞之间的空地上稍稍列阵,吕蒙再举起环首刀往前一引,五百精兵便踏着整齐的步伐,抬着简易长梯,向着袁军的要塞碾压过来。
然而,让吕蒙和出击的江东军感到意外的是,守在要塞上的袁军竟没有回击!
就在吕蒙率领五百精兵进至袁军要塞的木栅栏前,架起长梯准备拔寨时,守在寨墙上的袁军却突然间撤了!
吕蒙不费吹灰之力。就夺了袁军的简易要塞。
战事进展如此顺利。以至于吕蒙都有些害怕。该不会又是袁否的诡计吧?
所以,在夺下袁军要塞之后,眼看着徐盛和三百袁军慢腾腾后撤,吕蒙和五百江东军站在要塞上眼睁睁的看着,却竟然不敢追击。
周瑜迅速赶到,当即命令吕蒙率军追击!
然而,吕蒙这时候再想追击却已经晚了。
当吕蒙率军追进小渔村时,徐盛早已经带着三百骁骑登上木筏。袁否给徐盛和他麾下的三百骁骑留了八艘木筏,其余的全部砸沉了。
周瑜率领后续大军赶到时,八艘木艘已经驶离岸边。
“木筏?!不,这不可能!”周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不可能,这怎么可能呢?自己明明已经将小渔村的所有的渔船都搜走了,小渔村的民房大多是茅舍,根本没有木料,就只有断魂谷两侧的悬崖底下生长了一些树木,可这些都是新木,这都是入水即沉的新木。怎可能造筏?
“都督,大瓮。是大瓮!”吕蒙眼尖,一下就发现了其中关键。
“大瓮?”周瑜喃喃低语一声,急定睛看时,果然看到每一艘木筏的四周,竟然都固定了十几口敞口大瓮,这些大瓮却是中空的,可以提供强大的浮力!一霎那之间,周瑜的思维便有些短路,这么多大瓮,袁军是从哪里弄来的?
“奇怪,袁军上哪找来这么多的大瓮?”周瑜喃喃低语。
吕蒙环顾四周,很快发现了藏在小山包背面的那口瓮窑,当即便大叫起来:“都督,那边有口瓮窑,袁军就是在这里烧制的大瓮!”
“瓮窑?”周瑜有些木然的转过身来,顺着吕蒙手指的方向看去,然后就看到了那口早已经被袁军破坏得不成样子的瓮窑,然而,仍可以分辩出那是口瓮空,原来如此,原来竟是这么回事,袁军的这些大瓮竟是临时烧的!
霎那间,周瑜就什么都明白了,全明白了。
“失策,真是失策!”周瑜跺脚长叹,这一刻,周瑜真是肠子都悔青了,千算万算,他算到了袁否会走罗家湾,他算到了袁否在遭到阻击之后会改道红叶谷,他也算到了袁否在走投无路的前提之下,定然会冒险走断魂谷,然而……
然而周瑜却怎么也没有算到,被他视为兵家绝地的断魂谷,竟然……
周瑜怎么也没料到,袁否竟然想到了烧大瓮,然后借助大瓮将断魂泽这道天堑化为了坦途,然后硬生生的从他周瑜的手指缝里给溜走了,一霎那之间,周瑜的整个胸际便被巨大的懊恼、沮丧还有忿懑给完全充满。
什么叫棋差一着,这就叫棋差一着啊!
因为一时的疏忽,一个必杀之局就这样被袁否轻松破解了!
这一刻,周瑜真的被深深的打击到了,然而,更大的打击却接踵而来。
周瑜正自懊恼时,已经驶离岸边的三百袁军却忽然间整齐的高喊起来:“周瑜,我家公子说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却是不必再送了!”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周瑜喃喃低语着,喉头忽然涌起一股咸腥。
周瑜不能不想,袁否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袁否早就什么都料到了?
难道袁否早知道会被逼入断魂谷,所以早就想到了脱困之策?可能吗?
蒋钦、潘璋、凌操诸将也纷纷回过头,向周瑜投来异样之色,这些江东军的骁将们忽然间真觉得,都督好像真的不是袁否对手呢?
居巢大战时,三万江东军对九千袁军,其中的五千好像还是乌合之众,最后却勉强打成一个平手,这次,周瑜都督更是出动了九路精兵,对袁军进行围追、堵截,然而,在大山里来回奔波半个月,最后却让袁军从容遁走!
“不可能!”吕蒙却紧握双拳,怒吼道,“这定是袁否攻心之策!”
吕蒙说对了,这确是袁否的攻心之策,袁否这么做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在周瑜心里留下一道阴影,既便明知道没什么用,也至少要恶心一下你,让你难受!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都督留步,不必再送了!”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都督留步,不必再送了!”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都督留步,不必再送了!”
木筏上的三百骁骑仍在一遍遍的高声喊叫,吕蒙气极,下令放箭,可惜袁军的木筏却早已经驶出射程之外,江东军射出的箭矢却纷纷坠入了湖里,反而惹来对面木筏上袁军三百骁骑的无情嘲笑之声。
吕蒙怒极,大声请战说:“都督,末将这便率军绕过断魂泽,前往追击!”
周瑜却摇了摇头,绕过断魂泽又谈何容易?需知这是在大别山中,一旦绕路,却又不知道要多走几百里山路,彼时,袁军早就走远了。
“不必追了,只怕也追不上了。”周瑜摇了摇头,又说,“只不过,袁否却也未必敢于再次进入大别山了,只要袁否仍在庐江郡的地界,我们就仍有机会,仍有机会将他的几千残部围剿至死,他终究还是跑不掉的……啊呀不好!”
周瑜的这一声大叫,却把吕蒙以及蒋钦诸将吓了一大跳。
吕蒙急问道:“都督,怎么了?”
“坏了坏了,坏了!”周瑜连连跺脚,说,“袁否一贯狡猾,一贯阴险,却也是个敢于以命相博之人,他若是知道自己终究跑不掉,就难免会生出以命相博的心思,兔子被逼急了尚能踹死老鹰,更何况袁否还有三千多大军?”
蒋钦诸将听了个满头雾水,不知道周瑜在说什么。
吕蒙却是听明白了,叫道:“都督是说,袁否会去乔家坞?”
周瑜说:“袁否若是知道伯符在乔家坞,他就定然会去的。”
吕蒙说:“袁否又不是神仙,更加不会神机妙算,又岂能知道主公就在乔家坞?”
“难说,但愿袁否不知道。”周瑜摇头,心下的不安却是越发的强烈了,然而,世上事就是这样子,你越是害怕什么,就越来什么,周瑜正在担心袁否会去乔家坞,远处的一座高山上便腾起了一股醒目的狼烟。
“狼烟!”蒋钦眼尖,最先看到这股狼烟,立刻高叫起来,“都督快看,有狼烟!”
“什么?”周瑜闻声回头,待看清那山顶上升起的狼烟数量以及排列方位之后,周瑜的脸色便顷刻间变得潮红,一口老血顷刻间汹涌而起,周瑜忍了两下,却终究没忍住,当下张嘴喷将出来,然后两眼一黑昏死当场。
坏事了,这下坏事了,伯符危矣!
“都督!”
“都督!”
“都督你醒醒!”
“都督你快醒醒!”
“医匠,医匠何在?”
看到周瑜吐血昏厥,吕蒙、蒋钦诸将一下就慌了,赶紧抢上前来,七手八脚的将周瑜从地上扶起来,又急召医匠前来。
医匠几针下去,周瑜很快幽幽醒转。
看到周瑜醒转,吕蒙眼泪都下来了,哽咽着说:“都督,出什么事了?”
“子明,快快,快。”周瑜摇了摇头,一把握住吕蒙手,艰难的说道,“即刻率大军火速回援乔家坞,记住,要以最快的速度回援,哪怕跑死了人,哪怕跑散了部曲,也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乔家坞,因为,主公有危险!”
“啊?”吕蒙闻言一下就懵了,主公有危险?
“快,快去呀。”周瑜一激动,便又是撕心裂肺的咳,结果又咳出了血来。
“都督保重,末将这便率部回援!”吕蒙跪下来向周瑜叩了三个响头,然后爬起身转身就走,一边走一边就已经拔出环首刀,引刀长嗥,“江东的儿郎们,只要是还能喘气的,就全都跟我走,跟我回师乔家乌,保卫主公!”(未完待续。。)
第172章 死守
ps: 求月票,推荐票,评价票。
乔玄发现大乔跟孙策在紫竹林相会之后,便对大乔禁足了。
大乔若是尚未有婚约,她与孙策怎么幽会乔玄都不会太过干涉,所以当初小乔夜宿袁否房中时,乔玄也没怎么放在心上,但既然大乔已经与刘晔有了婚约,也就有了替未婚夫守节的义务,所以乔玄必须予以阻止。
孙策几乎想与大乔幽会而不可得,便想到了乔玳。
乔玳不仅是乔玄的族侄,是乔氏的族长,更是庐江郡长史。
于是在第四次约见大乔被乔玄阻止之后,孙策便谴飞骑将乔玳从皖城取了回来,这回乔玳都已经坐在乔府的客厅里,给孙策充当起说客来了。
“叔父。”乔玳对乔玄说,“孙伯符将军年纪青青,便已经据有扬州六郡,将来前途诚未可限量,大乔若能嫁于孙策为妻,将来不说母仪天下的皇后、王后,博个公侯夫人却是绝无问题的,若能诞下子嗣,更可承继江东大位,如此一来,我皖城乔氏在江东之地位也将会水涨船高,此,诚可谓百年大计也。”
乔玄说:“然而大乔已与子扬有婚约……”
不等乔玄把话说完,乔玳便打断他说:“此事叔父大可不必放在心上,适才伯符将军与小侄讲,公子否的大军已经被江东大军困于断魂谷中了,以公子否之气节、心性,定然是宁死不降,刘晔十有**也会跟着以死殒节。”
乔玄说:“这只是你的猜测。老夫却不信公子否会败。”
乔玳说:“叔父若是不信。等过几日公子否败讯传到。又该如何说法?”
“那就等那个时候再说罢。”乔玄说罢便拂袖起身,径直走进屏风后面。
乔玳有些讪讪然的走出来,外面的孙策却早已经等得不耐烦了,急问道:“如何?令叔可曾答应下?”
乔玳苦笑摇头。
看到乔玳摇头,孙策便懊恼的一跺脚,乔玄这个老匹夫,竟恁的不识趣。
乔玳却又说道:“不过伯符将军请放心,只要周瑜都督能将袁否大军围歼于断魂谷。在下便有信心说服叔父改变主意。”
“此话当真?”孙策闻言大喜。
袁否的大军眼下已经被公谨困于断魂谷中,听公谨说,断魂谷那个小渔村的所有渔船都已经事先被搜走,袁军除非从正面突围,否则就插翅难飞,至于从正面突围,则不啻于痴人说梦,以公谨之用兵之能,又岂会被袁否从正面突出重围?
所以,袁否大军的败亡已经是指日可待。只等袁否兵败身死的消息传来,乔玄老儿绝了念想。再加上乔玳的规劝,多半就会同意将大乔许配与他。
想到这一节,孙策便把住乔玳双臂,说:“子玦,多谢了。”
“将军言重……”乔玳正要客气几句时,忽见一将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孙策回头一看,却是从弟孙瑜,便问道:“仲异,何事竟如此惊慌失措?”
孙瑜喘了口气,看了看乔玳却没有说话,明显是不想让乔玳听到的意思。
乔玳便赶紧找了个借口避开了,孙瑜这才走到孙策面前,小声对孙策说:“兄长,大事不好了,袁否大军杀奔乔家坞来了!”
“你说什么?!”孙策闻言顿时脸色大变。
袁否大军杀奔乔家坞来了?这怎么可能?!
袁否大军不是已经被公谨困在断魂谷了?以公谨用兵之能,又怎么可能让袁否的大军突出重围?不,不可能,这断然不可能,不可能!
“孙瑜,你敢散布谣言扰乱军心?”孙策一下就怒了。
虽说孙瑜是叔父孙静的次子,也是孙氏宗族子弟中不可多得的将才,但若孙瑜真敢在军中散布谣言,孙策是断然不会手软的。
“兄长!”看到孙策不肯相信,孙瑜急得直接跪下了,又说,“兄长,此乃是烽火台传回之紧急军情,十有**不会出错,此时袁否大军已经过了蠡河,离乔家坞已不足二十里,兄长赶紧走吧,若再耽搁只怕就走不成了。”
孙策闻言心头一凛,这才相信孙瑜所言是真。
孙策仍然不肯相信周瑜会败给袁否,但是毫无疑问,断魂谷那边必定出了什么漏子,公谨一时疏忽,却让袁否小儿给逃出来了,更加可恨的是,袁否小儿在侥幸逃出生天之后,竟没有立刻亡命天涯,却直奔乔家坞而来,他想要做什么?
袁否想干什么?他还想斩下自己的首级,反败为胜?
哈,袁否小儿,你也太瞧得起你自己了,我孙策又岂是那么好杀的?
既便我孙策箭疮未愈,却也不是阿猫阿狗三两只就能够斩杀得了的!
当下孙策吩咐孙瑜说:“仲异,即刻传令给周善,令其召集五百甲士,控制乔家坞,准备迎击袁军!”
“兄长!”孙瑜急死了,大声说,“此地太过危险,请你即刻返回皖城!”
“我意已决,仲异休要多言。”孙策却根本不由分说,直接转身扬长去了。
孙瑜无奈,只好找周善去了,他却不知道,孙策的决定其实是正确的,以五百甲士,据乔家坞堡而守,未必就一定会败,但孙策若是弃守乔家坞,率军奔归皖城,却必败无疑,因为袁否有骑兵,人的两条腿怎么可能跑得过战马的四条腿?
不等孙策的五百甲士逃回皖城,袁否的骑兵就早已经追上他们。
野外决战,五百江东步卒又怎么可能抵挡得住袁军铁骑的冲锋?
所以只能死守乔家坞堡,等待周瑜大军回援,从时间计算,多则两天,快则一昼夜,周瑜大军就必定会回援乔家坞!
不过,在乔家坞堡还有个极大的不安定因素。
这个不安定因素便是乔氏的五百多乡勇民壮!
若是平时,孙策根本不会将乔氏的这五百多乡勇民壮放在眼里,然而现在,孙策身边只剩五百名甲士,而袁否却又是挟恨而来,乔氏的这五百名乡勇民壮的立场就立刻变得举足轻重起来,他们若是倒向袁否,里应外合,则孙策必败无疑!
所以孙策必须找到乔玄,向他晓以利害,既便不能迫使乔氏偏帮孙氏,也至少要乔氏保持中立,不要倒向袁否一方。
孙策找到乔玄简单说明,乔玄便很干脆的答应中立。
世家豪族考虑问题,永远都会以家族利益为出发点。
譬如此时,乔氏保持中立无疑是最符合家族利益的。
因为最后无论是孙策赢,还是袁否胜,乔氏都会与胜出的一方结为姻亲,既然都成为了姻亲了,孙策或者袁否还会再为难乔氏吗?
反之,如果乔氏在此时贸然选择站队,则是危险的。
若是押对了宝则还罢了,若是押错了,则无论孙策,还是袁否,只怕都不会轻易放过乔氏,或者,碍于大乔、小乔的面子,表面上不会做什么,背地里却必定会极力打压乔氏,一个靠不住的政治盟友,有什么值得珍惜的?
摆平了乔氏之后,孙策便全身披挂上到了堡墙之上。
尽管医匠再三叮嘱孙策,不可动刀兵,可袁否的长矛都已经戳到他孙策的腚眼上了,他孙策若是再不动刀兵,岂非只能引颈受戮?
乔家坞堡并不大,方圆几百步的样子。
四面堡墙,孙策每面堡墙摆了一百人,剩下一百人则居中策应。
孙策全装贯带,手按着刀杯走上南墙,守在南墙上的那一百名江东军的目光便纷纷聚集到了孙策身上。
孙策凛凛一笑,迎着上百将士的目光大声说:“袁否小儿从我江东大军的围追堵截下侥幸捡回了一条性命,不思亡命天涯,却竟然还想来乔家坞杀我孙策,哈,袁否小儿真是好大的胆子,他真就以为我孙策是病猫?”
上百名江东将士便哄然大笑起来。
主公当然不是病猫,想当初,他曾经率百骑踹破牛煮十万大营!
既便主公箭疮未愈,也绝非袁否这样的公子哥所能匹敌,袁否敢来,就必死无疑!
“我也不瞒着你们。”孙策又接着说道,“其实,公谨早就料到袁否小儿喜欢行险,公谨早就料到袁否小儿若是侥幸逃得性命,必定会行险前来偷袭乔家坞,所以,他早已经布下七路伏兵,我们只需守住一个昼夜,袁军就必败无疑!”
“万岁!”
“万岁!”
“万岁!”
上百江东军便立刻欢呼起来。
孙策嘿然一笑,再抬头看时,只见前方那道山梁后面已经腾起了淡淡的烟尘,孙策的嘴角便绽起一抹冷笑,还真的来了?(未完待续。。)
第173章 猛攻
袁否策马来到了太史慈的身边。
太史慈由两名袁军士卒抬着走,倒是轻闲得很,可是抬着太史慈的那两个袁军士卒却已经累个半死。
看到袁否过来,马忠赶紧挡在太史慈的担架前。
马忠还道袁否自知活命无望,所以要来杀太史慈了。
“文礼不必如此。”太史慈却说,“公子却不是来杀我们的。”
说完,太史慈又向袁否拱手一揖,淡淡的说道:“公子得以从断魂谷脱困而出,却着实让人意外,在下谨在此向公子道贺了。”
“呵,同贺同贺。”袁否微笑着说,“子义可知,前方又是什么地界?”
太史慈看了一眼前方座落在两山之中的乔家坞,说:“却不知是哪家的坞堡?”
“乔家坞堡,皖城乔氏的祖居之地。”袁否说此一顿,又接着问道,“子义可知,我来此又是为何?”
太史慈摇头说道:“却是不知。”
袁否打了个哈哈,得意的说道:“我来此却是为了会一位故人,却是巧了,此人与子义你也熟识,而且与子义你交称莫逆。”
“主公?”太史慈的脸色一下就变了,急声道,“我家主公在此?!”
“哈哈,子义你说对了。”袁否大声道,“孙策眼下就在乔家坞堡,而且,他身边就只有区区几百人,嘿嘿嘿,现在你应该知道我来乔家坞,是干什么来了吧?”
“你这……”太史慈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潮红,却是急的。担心的。
太史慈不能不急。眼下周瑜的大军已经深陷在了大别山中。而孙策身边如果真如袁否所说只有区区几百号人,可如何是好?
袁否再打个哈哈,恶意的说道:“子义,你马背上的本事无人能及,然而,你挑选主公的本事却着实不怎么样,孙策匹夫有勇无谋、轻而无备,却是不配做你的主公。子义,我深深替你感到不值,不值!”
说完,袁否即勒马转身,扬长去了。
目送袁否的身影远去,太史慈的心有些乱了。
马忠却说道:“将军大可不必理会,袁否小儿不过是胡言乱语,主公此刻定然跟都督在一起,又怎可能在乔家坞?”
太史慈却只是默不做声。
袁否见过太史慈,又在甘宁、纪灵的簇拥下。纵马来到乔家坞堡的南门前,然后对着堡墙上高喊:“伯符兄。别来无恙乎?”
堡墙上,孙瑜连连给孙使眼色,示意孙策别现身。
孙策却知道事情都到了这份上,躲却是躲不过了。
当下孙策从垛堞后面现出身来,俯视着袁否,杀气腾腾的说道:“袁否,你既然侥幸从公谨的陷阱之中逃脱,就该及早远遁,有多远跑多远,却是千不该、万不该,再次来乔家坞堡行险!实话告诉你吧,公谨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一出,所以早就做好了布置,现在,各路伏兵正在向乔家坞堡赶来,今日傍晚即可对你完成合围,袁否小儿你死期至矣!”
袁否闻言大笑说:“伯符兄,你说江东大军今日傍晚便可对我完成合围,这话,怕是连你自己都不会相信吧?”
孙策知道他的这套说词骗骗手底下的士兵尚可,若要想骗过袁否却是痴心妄想,但是为了不使军心出现动摇,孙策当然是不会承认,当下冷然说道:“等我大军合围之时,你就知道我所说的是真是假了,嘿嘿。”
“合围却是真的。”袁否大笑说,“庐江如今已经是你孙氏之地盘,各个城池也皆已经入你袁氏囊中,不出两日,各路江东大军便果然可以对我大军完成合围,只可惜,等江东大军对我大军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