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袁氏枭雄-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良机?”吕布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蹙眉问道,“公台先生的意思,是让我率西凉铁骑偷袭许昌,迎取天子?”
“正是!”陈宫说道,“奉先哪,你若想成就霸业,就必须掌控住天子!”
顿了顿,陈宫又说道:“奉先哪,从徐州到许昌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你率西凉铁骑五天之内便可杀到许昌城下,曹军深陷在汝南,根本来不及回师,由鉴于此,你定可一战攻陷许昌,将天子迎来下邳,如此,霸业可成!”
陈宫的话音才刚落,忽有亲兵来禀报:“主公,陈珪、陈登父子求见。”
“陈珪、陈登?”陈宫闻言皱了皱眉,又对吕布说道,“奉先哪,我总觉得陈氏父子对你不是真心,你最好还是别见。”
陈宫说这话其实并没有别的什么意思,就是一片赤诚,因为陈珪、陈登私底下做的那些小动作能骗过吕布,却骗不过陈宫,陈宫对陈珪、陈登父子的小九九,可谓洞若观火,只是苦于找不到证据,没法告状而已。
但是吕布听了却真的就有些不高兴了。
因为陈宫言下之意,俨然有些管教的意思了。
真把我当成小孩了?见什么人、会什么客都要你来管?
当下吕布蹙紧眉头,问陈宫:“那依你的意思,把陈珪、陈登父子赶走,不见?”
陈宫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当下起身赔礼说:“奉先,我没别的意思,就是……”
吕布便不由分说打断陈宫说:“没有别的意思那是最好,公台先生你可知道,陈珪、陈登父子可一直在我面前替你说好话,说你是当今国士,让我要多多敬重于你,仰仗于你,那么先生你呢,也应该拿出国士的气度胸襟才是,我说的可对。”
“惭愧。”陈宫以袖掩面,说,“在下又岂敢以国士自居。”
吕布轻哼了一声,吩咐亲兵说:“去,快请陈氏父子进来。”
亲兵答应一声,领命去了,不一会儿,陈珪、陈登父子便联袂进了水榭。
父子俩先大礼参拜过吕布,又向坐在下首的陈宫见了礼,吕布让父子俩入席落了座,又命仆妇添加了酒樽。(未完待续。。)
第226章 出兵
待陈珪、陈登父子入了座,吕布便说道:“汉瑜公和元龙来得正好,公台先生刚刚跟我说,此时曹操大军已经尽入汝南征讨袁否了,许昌空虚,他让我尽起西凉铁骑趁虚偷袭许昌以迎取天子,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闻听陈宫劝说吕布趁虚偷袭许昌,陈珪、陈登父子顿时吓了一大跳。
陈氏可说是徐州最大的豪族,以往无论是陶谦时代,还是刘备时代,陈氏父子都只是虚予委蛇,从来就不曾真正投效过,吕布就更加不用提了,以陈珪、陈登父子的眼力,又岂能看不出吕布是个什么货色,自然也就更不可能效忠吕布。
但是对于曹操,陈珪、陈登父子也同样是感观复杂。
尤其是四年前,曹操假借报父仇的名义,大肆屠戮徐州,令徐州五郡的百姓以及世家豪族对曹操深恶痛绝,陈珪、陈登父子也同样对曹操深恶痛绝。
然而,个人情感是一回事,家族的繁荣兴旺又是另外一回事。
近几年,随着曹操连续讨灭刘岱、桥瑁、王匡、袁术、张绣等等各路诸侯,随着曹操的地盘变得越来越大,随着聚集在曹操手底下的文臣武将越来越多,陈珪、陈登父子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曹操雄霸天下似乎已不可避免。
尽管此时袁绍的势力远大于曹操,但陈氏父子仍然看好曹操。
既然曹操雄霸天下已经不可避免,那么为了陈氏家族的利益,投靠曹操就成了必然。既然左右是要投靠曹操。那就不如趁早。锦上添花远不如雪中送炭,此时曹操还不是天下最有势力的诸侯,陈氏若能帮其取得徐州,当属大功一件。
正因此,陈珪、陈登父子才抛开了个人情感,毅然决然的投靠了曹操。
所以,此时听说陈宫劝说吕布趁虚偷袭许昌,陈氏父子又岂能不吃惊?
因为吕布若真听取了陈宫的建议。尽起西凉骁骑趁虚偷袭许昌,既便是打不下许昌,劫不走天子,也定然可以给曹操以重创,曹操遭此重创之后,与袁绍之间的实力差距就会变得更加悬殊,到那时,鹿死谁手可就真难以预料了。
所以,陈珪不假思索就出言反对:“主公,老朽以为不可!”
陈宫心中冷笑。陈珪的反应早在他预料之中,当下反问道:“汉瑜公此话何解?”
陈珪看着陈宫。急切之间又哪里找得到理由?刚才他出言反对,却是情急之下的本能反应,而非深思熟虑之后的说辞。
好在陈登有急智,当下便抢着说:“公台先生,徐州再承受不起大战了。”
有了儿子的点醒,陈珪如梦方醒,连忙说:“我儿所言极是,自黄巾乱起,徐州五郡便连遭战火,四年前曹操屠淮泗,更给徐州造成了无可修复的疮伤,时至今日,彭城、下邳两郡之丁口尚不及时鼎盛时十一,如此光景,又哪来钱粮大动干戈?”
“汉瑜公此言差矣。”陈宫立刻反驳说,“此番奇袭许昌,并非全师而往,只需主公亲率八千西凉铁骑前往即可,此却费不了多少钱粮,何况此战若侥幸得胜,则天子在握,王霸之业可期,既便无功而返,损失的也不过是兖州的钱粮,于我徐州何损?”
陈珪再次哑口无言,因为陈宫已经把话说得很透了,偷袭许昌之战,既便不胜,损失的也只是兖州的百姓,因为西凉军完全是以战养战的模式,铁骑所过之处,兖州百姓自然是倒了血霉,但徐州却是毫发无损。
可这一战万一赢了,收益却是极其丰厚,总而言之,偷袭许昌之战就是低风险、高回报的买卖,只要不是傻瓜,没有几个人能拒绝。
就是坐在主位上的吕布听了,也不免有几分心动了。
最近这十几年,吕布不是一直改换门庭,就是像丧家犬似的被人赶得东奔西走,他真已经受够了这种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生活了,所以从刘备手中夺了徐州之后,吕布就打定主意要在徐州安定下来,再不想过以前的日子。
所以对打仗,吕布是越来越缺乏热情了。
但是缺乏热情不等于没有一点热情,如果诱惑足够,吕布也还是愿意出兵的。
譬如前次出兵淮南,曹操以实授徐州牧再加上允许吕布纵兵掳掠淮南为诱饵,吕布就浑然不顾陈宫的极力反对,坚决的出兵了。
这次出兵偷袭许昌,自然更具诱惑。
陈珪正苦于找不到说辞来反驳陈宫,陈登却忽然跪坐起身,恭敬的说道:“父亲方才所言大谬,孩儿亦以为公台先生言之有理,此时出奇兵袭许昌,却是天赐良机!然而,曹操素来狡诈,主公却不可亲往,令一大将引兵前往即可。”
“元龙此言正合吾意。”吕布说完还刻意的看了陈宫一眼,仿佛在对陈宫说,公台先生今后可不要再小肚鸡肠了,陈汉瑜父子要真的暗中投靠了曹操,此时陈登就该百般阻挠我出兵才是,又岂会赞同出兵?
陈宫也是讶然,也想不通陈登为何会赞同出兵?
不过不管怎样,只要吕布同意出兵那就是好事。
当下陈宫又说:“奉先,我意还是你亲自领军前往。”
吕布闻言心中便有些不高兴,陈宫你什么意思?陈登刚刚还说曹操狡诈,细作从许昌探得的消息难保就不是假的,万一这要是曹操的诡计,我去了岂不是自投罗网?虽说我有赤兔马和方天画戟,纵有百万曹兵也是不惧,但是当丧家之犬终归不爽。
当下吕布摆了摆手,说道:“我就不去了吧,可让侯成领兵前往。”
“侯成?”陈宫皱了皱眉,又说道,“奉先,你若不欲亲往,可令文远将军前往。”
“张辽?”吕布连连摇头,不以为然说,“张辽不行,他还得留在小沛对付夏侯渊,我把张辽调走,谁替我镇守小沛?”
陈宫说:“可令宣高守小沛。”
“藏霸?”吕布继续摇头,“藏霸要守琅邪,走不开。”
见吕布主意已定,陈宫无奈,只好退而求其次,又说:“既如此,我却得监军前往。”
“公台先生真乃国士,一心护主,任劳任怨,晚辈甚至钦佩。”陈登再次跪坐起身,冲陈宫深深一揖,又说道,“难怪西凉将士说起公台先生,皆无比钦佩。”
陈宫说这一番话,完全是出于一番公心,只是希望奇袭许昌之战能够成功,真的没有别的什么心思,吕布心思单纯,原本也不会往歪了想,但是让陈登这么随口一说,吕布就是想不往歪了想都不行了。
陈宫一心护主是真,任劳任怨却谈不上。
譬如现在,陈宫他就屡屡试图更改吕布的决定,这又算哪门子的任劳任怨?天下有这样子的任劳任怨?
陈登这话其实很阴险,就是在挑拨吕布跟陈宫的关系。
可惜吕布却品不出其中的玄妙,陈宫更是没办法解释。
吕布果然就想歪了,你陈宫是什么意思?民事政事你说了算也就罢了,我知道你陈宫是个能吏,能者多劳嘛,可是怎么着,军事上的事你也想抢着来替我拿主意?到底你陈宫是主公还是我吕布是主公?
当下吕布冷然说:“兵贵神速,这次奇袭许昌首要就是行军速度,我怕公台先生吃不了鞍马劳顿的苦,或者,将先生累出个好歹来,却是我徐州的莫大损失,所以,先生就不必去了吧,留在徐州静等侯成捷报便是。”
陈宫也听出来吕布对他有了情绪,当下叹息一声不再多说什么了。
陈登则再次向吕布长揖到地,说:“主公明鉴。”
吕布出兵的事,就这么定了。(未完待续。。)
第227章 天罗地网
从吕布府邸出来,一上马车陈珪就按捺不住了,不住的埋怨起陈登来:“我儿,刚才是怎么回事?你怎么反而支持陈宫?”
陈登说:“父亲,你觉得吕布会不会出兵?”
陈珪说:“吕布素来信任陈宫,最后多半还是会出兵。”
“这便是了。”陈宫说道,“既然最后的结果已经注定,那又何必费力去阻止呢?顺着陈宫的意思博取吕布的信任,岂不是更好?”
陈珪说:“可吕布真要出兵奇袭许昌,曹公怕有大麻烦。”
陈登说:“所以孩儿才提议吕布不可亲征,只要吕布不亲往,则无妨。”
吕布近些年虽然沉迷酒色,武艺有所荒废,但既便如此,吕布也仍是天下数一数二的绝世猛将,但凡猛将,都能极大鼓舞麾下将士的斗志以及信心,所以,吕布亲往与派谴大将领兵前往,效果那是截然不同的。
陈珪说:“吕布麾下还有张辽、藏霸及高顺,此三人皆大将之才,既便吕布不亲往,随便从这三人中选一人领兵前往,怕也是大事不妙。”
陈登说:“藏霸乃徐州旧将,素来不得吕布信任,高顺生性耿直,屡屡犯颜谏吕布,而今在西凉军中早已经被边缘化了,至于张辽,却是吕布最信任之大将,没有高顺坐镇小沛以为下邳屏障,吕布只怕晚上睡觉都不会安寝。”
陈珪默然,因为他知道陈登说的是有道理的。
吕布虽然表面上亲善,但骨子里却并不信任徐州的世家豪族。他令张辽驻军小沛。不仅是为了拒止夏侯渊。更是提防着万一下邳有变时,譬如说徐州的世家勾结刘备作乱时,张辽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师下邳平叛。
陈登又说:“结果父亲也看见了,孩儿提议吕布不可亲往,却正中吕布下怀,吕布真选了侯成为统失大将,侯成虽然也算一员骁将,而且尤善于骑战。但是别说跟张辽,就是跟高顺和藏霸相比,也是远远不如,何况,侯成还有一致命的弱点。”
“侯成的弱点?”陈珪说,“我儿,你又怎么知道侯成的弱点?”
陈登说道:“父亲可还记得,两个月前本家的一位族叔伯跑来向父亲您告状,说是西凉军欲强夺庄园,并敲诈勒索财物。父亲劝其破财消灾,息事宁人?”
“怎么不记得。那伙西凉军明显背后站着有人,我们得罪不起。”陈珪说完,忽然间反应过来,问陈登说,“怎么?”
陈登嘿然说道:“不错,事后孩儿偷偷派人查了,那伙西凉军就是侯成指使的,你猜侯成为何要强夺族叔伯的庄园?竟是为了安置他的外宅,这个狗东西,倒是真会享受,到徐州短短不过两年,竟连娶了三房小妾!”
陈珪有些明白陈登的打算了,说:“我儿,你的意思是送钱送美人,收买侯成,令其故意延误行期?”
“延误行期?不。”陈登摇了摇头,说,“父亲,你还是太过保守了,关于此事,孩儿却有个大胆的计划。”
陈珪问:“什么计划?”
陈登说:“回去再说。”
(分割线)
新蔡县,大吕亭。
一场追逐战正在上演,追的是曹军,跑的自然是袁军,袁军大约有两千多人,大多是步卒,此外还有五百多骑兵。
没错,这两千多袁军就是袁否亲自率领的精锐。
眼下,曹军已经在整个汝南郡拉开了天罗地网,袁军要想突围当然也不是易事。
为此,袁否特意将八千大军分成了三路,分头突围,其中一路由纪灵、杨弘率领,一路则由梁纲、刘晔率领,第三路则由袁否亲自率领,三路偏师待进入沛国之后再行集结,然后取道鲁国、泰山,北上青州。
由于骁骑营的存在,袁否这一路自然受到了曹军的重点关注。
当袁军从山里出来,开始在官道上行军,十几路曹军便从附近各县蜂拥而来,企图围歼袁军,不过曹军对地形的熟悉远远不及有汝南山贼当向导的袁军,再加上袁军忽东忽西,行踪飘忽不定,曹军几次想合围,却屡屡落空。
不过到了大吕亭,局面却开始变得对曹军有利。
因为新蔡县城原本由曹军控制,对新蔡这一带的地形,曹军也是比较熟悉,而且新蔡县一带的地势相对开阔,袁军再想利用深山密林等有利地形来摆脱曹军却是难了,这时候,一张紧密的大网,正向着袁否的大军徐徐拉开。
这个时候,曹操的车驾也已经到了大吕亭北边不远的葛陵县。
大帐之中,荀攸正在向曹操介绍各路曹军的最新动态:“主公请看,于禁将军的两千精兵已经到了大吕亭东北五十里外的清林渡口,车胄将军的两千精兵已到了河口,朱旯将军的两千精兵也已经锁住茅山坞,还有少将军的虎豹骑,也已经到了新蔡县。”
顿了一顿,荀攸又说道:“再加上之前布置在各个隘口及水陆要冲的驻军,我军在大吕亭四周拉起的封锁线,已经不亚于天罗地网了!”
曹操将目光投向郭嘉,问道:“奉孝,你说我们这张大网能够网得住袁否吗?”
此前袁否祭出彭越挠楚之战术,荀攸、程昱皆束手无策,贾诩虽献上了对策,却同样不认为自己的对策能够奏效,因为袁否只要躲在山里按兵不动,曹军在汝南布下的天罗地网就会不攻自破,但只有郭嘉力排众议,坚持劝说曹操张网以待。
事实证明,郭嘉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袁否并没有决心在汝南与他死磕下去,当他的十五万大军在汝南拉开大网,袁否便立刻萌生了去意,这一下,却是正中他的下怀,因为他最怕的就是袁否与他搞对峙,拼消耗。
所以现在曹操很想听郭嘉说说,曹军的这张大网能否网住袁否?
郭嘉却出人意料的摇了摇头,说:“十有**吧。”
“十有**?”曹操说,“这么说,袁否仍有逃脱的机会?”
郭嘉淡然说:“兵者,诡道也,在最终的结果出来之前,谁又敢言必胜呢?”
“也是。”曹操说道,“却是我着相了,说起来,也是袁否小儿成长太惊人,我甚到都不敢想象,若是任由袁否小儿成功突围北上,到了袁绍之帐下,将会发生什么事?”
“那定然是糟糕至极!”荀攸接着说道,“袁绍素来刚愎自用,且任人唯亲,袁否越是表现出色,到了冀州只怕就越能得到袁绍重用,换成别人或许还可以使用反间计离间叔侄之间的关系,但是对袁绍,反间计只能适得其反。”
“这个我信。”曹操深以为然,沉声说道,“袁绍外宽内忌,但他忌的是外人,对于自己的亲族,却信任有加!就说他的外甥高干,草包一个,他却屡屡委以重任,嘿嘿,高干现在都已经是勃海太守了,勃海可是袁绍老巢。”
程昱也接着说道:“最大可能,袁否会被袁绍委为并州刺史,藉以征讨张杨,以袁否之能,讨灭张杨可谓不费吹灰之力,彼时,袁谭在青州,袁否在并州,为袁绍羽翼,一旦袁绍剿灭公孙瓒,起兵南下,则袁谭、袁否必然同时举兵,如此则大事休矣。”
曹操也被荀攸、程昱说得心惊肉跳,当下沉声说:“所以,不惜一切代价,也定要将袁否小儿斩杀在汝南,绝对不允许他成长起来,更不能让他投入袁绍麾下,否则,我等将死无葬身之地耳。”(未完待续。。)
第228章 金蝉脱壳
袁否早知道要离开汝南不会那么容易。
本来就是,曹老大调集了二十万大军,费了那么多钱粮,要是轻轻松松就让你跑了,那他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种亏本的买卖曹老大当然是不乐意做的。
所以,发现袁军想要突围时,曹军必然会想方设法、穷尽一切手段围追堵截。
这就跟当初中央红军转进时,花生米调集几十万中央军以及地方军围追堵截,道理是一样一样的。
错非万不得已,袁否其实并不想效仿中央红军转移。
但是不走不行,袁否不想留在汝南与曹操死磕,牺牲自己,却被他人摘桃子,既便摘桃子的这人是他伯父,那也是不行。
袁否知道突围不易,也早就有了思想准备。
但有准备是一回事,真正事到临头却又是另外一回事,等十几路曹军像恶狗似的从四面八方碾压过来,袁否才真正意识到了危险。
这下可好,这下可真正是如履薄冰了。
稍有不慎,立刻就是兵败身死之结局。
好在,袁否也是早有准备,从当初定下游击战术的那一天,袁否就已经在为今天的金蝉脱壳进行周密的准备了。
袁否信奉一条真理,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为了这次金蝉脱壳,袁否足足准备了两层外壳!
脱一层壳瞒不过你,脱两层壳难道还瞒不过你?
借着大军休整之机,袁否将裴元绍和廖化两人叫到了跟前。
“元绍。元俭。这次我军能否顺利突围。可就全看你们了,你们当谨记,天明之后便即刻隐入山中,不可让曹军哨骑侦知你们的确切兵力。”袁否拍拍两人的肩膀,又语气心长的说道,“我相信你们,你们一定不会让我失望。”
廖化肃然应道:“公子放心,末将等绝不辱命。”
袁否点了点头。回头对丁奉说:“阿奉,把我的大纛拿来。”
丁奉答应一声,将袁否的那面绣有“后将军袁”的大纛递了过来。
袁否接过大纛,又双手递给廖化,肃然说:“元俭,大纛我就交给你了,我希望等我杀回汝南之时,你能亲手再将这面大纛交还给我。”
廖化接过大纛,大声说:“公子放心,人在旗在!”
袁否又拍了拍廖化的肩膀。然后在裴元绍胸口捶了一拳,然后转身扬长去了。
紧接着乐就、太史慈、甘宁诸将以及一千多袁军将士也纷纷跟着离开。不过,让人奇怪的是袁否和麾下将士并没有沿着汝水往南下,而是拐了个弯,隐入了一片树林里。
在袁否等人离开之后,裴元绍小声对廖化说:“元俭,我们真的要听袁否的?”
“怎么?”廖化回头冷冷的看着裴元绍,问,“元绍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裴元绍说道:“袁否这么做,分明就是拿我们做替死鬼,让我们引开曹军追兵,他自己才好跑路。”
“别说浑话,什么替死鬼?”廖化不高兴道,“临行前公子都说了,我们用不着跟曹军正面拼杀,若风头不对,大不了化整为零,往深山老林子里一躲,曹军纵有百万大军又能奈我何?公子这是要我们当替死鬼吗?”
裴元绍不服,又说:“那他也是要撇下我们,独自跑路。”
廖化耐着性子解释:“公子不是要撇下我们,这是分兵,分兵你知道不?等摆脱了曹军追兵,安顿好老幼妇孺,我们也还是可以去冀州投奔他。”
裴元绍又说:“你说得倒是轻巧,他袁否自己跑了,却留下我们在汝南,跟冀州隔着千山万水,我们怎么过去?”
廖化便火了,说:“你要不愿意,可以不去,我一人去。”
裴元绍急道:“元俭你这叫什么话?我裴元绍别的没有,就浑身都是义气,既然你铁了心要追随袁否,那我就舍命陪君子,大不了也就是一个死呗,别忘了,我们可是生死与共的兄弟,我就是有些觉着,袁否不值得我们拿命去效忠。”
“你懂个屁!”廖化很不客气的骂道,“我看你成天喝酒,都把脑子喝傻了,你别看袁否年纪轻,可人家的出身摆在那里,袁氏四世三公,何等显贵?再论本事,他小小年纪就能打败江东小霸王孙策,刘备,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