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丐女小地主-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充守了大半夜,庄丁换了两个班,天色渐渐放亮,程充红着眼睛看着东方天边的一抹灰白,却没有放松,而是暗暗紧张起来。
  夜色是最好的保护,那许多溃兵只顾着奔逃,没有人注意到双溪镇的存在。但天亮了,双溪镇就不再隐蔽,经过大半夜,追逐奔逃也基本结束,再过来的溃兵已经没有了被追杀的顾忌,相对能够从容的……抢掠烧杀……发泄!
  暗暗吸了口气,程充招呼着刚刚上岗的一拨庄丁:“兄弟们惊醒着些,有情况不用打发人,直接敲锣示警!”
  这一班庄丁的班长答应了,程充这才带着一身寒气,跟交了班的一拨庄丁一起往回走。
  福顺酒肆的大堂中,已经摆好了热腾腾的姜汤和馒头、小菜。庄丁们哈着寒气,互相招呼着,洗洗手就先端起一碗姜汤捧在手里,顺着碗沿儿唏哩呼噜喝上一口,热热的姜汤顺着喉咙落入胃中,整个人就温暖起来。
  程充却没有过来吃饭,而是直接去了西院。
  吴小桐正在吃早饭,见程冲进来,连忙吩咐梨雪和玉冰:“给程大哥添一套餐具来。”
  程充也没推辞,借着玉冰端来的水洗了把脸,就在吴小桐下手坐了,喝了口热汤,呼出一口气来,这才开口道:“夜里过了七八拨,临近天亮时已经少了许多……但是不敢松懈,今日我都要盯在那边,你也联络妇孺老弱,要随时准备进山躲避……”
  年前年后,一共收容了四百多人,加上之前的人口,双溪镇的人口已经将近七百口。人口多了,进地窖躲避已经不现实,只能退而求其次,一旦遇险就往山里撤……那些乱兵为的不过是‘财货’二字,应该不会为了杀人追进山。
  吴小桐也严肃了神情,认真听着程充的介绍,一边答应着,一边看向身旁的老苍头。
  不多时,程充吃饱了就再次往寨堡大门去了,吴小桐和老苍头也吃完了,梨雪玉冰撤了碗筷杯碟,只剩下老苍头和吴小桐祖孙俩。
  “药,有。你把火药给我,我去弄!”老苍头不等吴小桐说话,就率先开口。
  吴小桐绽开一抹灿烂的笑容,甜甜地道了声谢,起身匆匆往厢房里去了一趟,片刻后,搬了一只两个拳头大的细口瓷坛子回来,“爷爷,咱们不用它伤人,用量不必太大,能炸开竹管,让药粉散开就够了!”
  老苍头唔了一声,算是答应,拎着瓷坛子回自己房里去了。
  吴小桐也立刻收拾了,裹了兔皮斗篷,招呼了吴大壮家的、吴江家的和陈秋生家的,还有刘婶子和明珠媳妇一起,交待清楚了,然后几人分头,往镇子上各家各户去联络通知,并逐一确认各家各户的准备状况,别的不说,保暖和吃食是必备的。这个季节进山,可没有吃的,必须带足了吃食,也必须做好保暖。谁也不知道一躲要用多久,可别躲了乱兵,却冻饿而死,就太逊了!
  双溪镇上上下下都忙碌起来,警戒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阴沉沉的天空,看不见阳光,似乎也感受不到时光的流逝,沉闷而压抑着,每个人都努力镇定着自己,却仍旧难免焦躁和忧心。
  过午了,又陆续有溃兵过去,已经不成队了,零星散乱,垂头丧气,却没有人过来骚扰双溪镇,直一心往南而去。
  临近申时,天色暗了下来,阴沉了一夜一天后,雪终于飘下来,洋洋洒洒,很快在地面屋顶上蒙了一层纯净的白色。
  外头的溃兵越来越少,几乎没有了,值守的庄丁们都放松了许多,有些人开始两三人聚集在一起,低声说笑起来。
  程充不时巡察一回,表面上不显,心里却并不敢放松。
  吴小桐同样提着心。在下雪后,她突然想起雪后设伏不易,匆匆忙忙找了霍氏和徐寡妇等人,取了几匹白色的布匹过来,赶着裁开,缝制成白色的披风,到时候给需要设伏的庄丁穿了,也好隐蔽一些。
  这边铺排着裁剪缝制保护色斗篷的时候,老苍头也过来寻吴小桐。
  祖孙俩见了,谁也没说话,老苍头就转身往外走,吴小桐也急忙跟了上去。
  祖孙二人一路去了西山,寻了一个比较偏僻荒芜的乱草坡,老苍头从怀里取了一个小竹筒出来。吴小桐凑上去瞅了一眼,就见手指大小的竹筒外缠着一圈圈引线。老苍头将小竹筒放在一个大石下边,把引线牵出来,然后一路往后退,退出约摸一丈远后,老苍头拿出一个大帕子来递给吴小桐:“捂住口鼻!”
  吴小桐也不多言,接了帕子把自己的口鼻蒙住,怕两层帕子隔离不够,她还从袖子里拿出自己的帕子来垫在里头。
  老苍头也取了一块帕子蒙住口鼻,这才点燃了引线。
  轰然炸响之后,少量的砂石泥土飞溅起来,同时,一股白色的雾气也随之四散开来,吴小桐拉着老苍头一路退出去五六丈去,再看那边的雾气,几乎笼罩了方圆三丈的范围……
  这要是用到人群里,爆炸力并不可怕,这药粉却足以让人失去抵抗能力。
  突然,吴小桐想起一个问题:“爷爷,咱们把人放倒之后呢?怎么办?”
  她跟老苍头说的就是毒性不强的药粉,只能把人放倒,却不会害人性命……放倒的人,又不是狩猎的野兽,还能剥皮吃肉的,大活人怎么交待?
  老苍头白了她一眼,很有些鄙夷道:“丢在那里就好。怎么的,你还想着连那些人也放进来?”
  吴小桐愣了一下,也就恍然了。
  是了,她脑子抽了,才会操心溃兵的安置问题。
  她放倒那些人,一为了自卫,二也是想着从那些溃兵身上捡一些刀枪弓箭。至于人,放倒就放倒好了,被放倒一回,不傻的人都该心生畏惧了,醒了不走还等着再被放倒一回?第一回被放倒了,没被取了性命已是人家心善,仍旧不肯悔改,那就是真的想把自己的小命送在这里了。
  正月十六入夜,下了小半天的雪花突然密集起来,一片一团地簌簌落下,很快就将世界都变成了白色。
  白色的雪反光,让这个阴沉的雪夜,反而起昨夜明亮了些。
  吃晚饭的时候,已经将老苍头赶制出来的二十几枚小爆竹交给了程充,一起交给他的还有一支特制的紫铜火茸。这种火茸是特制的,不用的时候扣上盖子尽可以揣在怀里,用的时候打开盖子吹一吹,就能燃起一个火头来。
  有了小爆竹,还有之前吴小桐制造的土雷子,吴小桐终于能够放下心来,洗漱过后爬进被窝安心睡了。
  这几日一直紧张着,又忙碌劳累,让她累得很了,几乎是头一挨到枕头就睡了过去。
  睡得正沉着,遥遥几声炸响传来,把吴小桐从熟睡中惊醒。她怔忡着,心脏噗通噗通狂跳着,好一会儿才缓过来,起身穿了衣服就往外走。
  睡在西屋的霍氏、碧桃也起了身,举着灯走出来。
  吴小桐低声道:“嬷嬷且安心,没响锣,应该没什么危险……你们在家里准备着,我去看看再说。”
  霍氏答应着,却让碧桃跟着。吴小桐也没推拒,带着碧桃匆匆出了门。
  经过一年多的山村生活,碧桃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打着灯笼在前头引着路,一边还挽着吴小桐的胳膊,低声提醒着:“姑娘慢一些,雪地路滑!”
  吴小桐却是心急的不行,脚步根本慢不下来。好在,雪刚下来还松软的很,不算太滑,一路上倒也顺利。
  等她赶到寨堡,程充正带着人用吊篮往下放人。坐在吊篮里的人举着火把,蒙着头脸,看着比寨堡外的躺了一地的那些人更像匪徒!
  看见吴小桐,程充一脸笑地迎上来:“吵到姑娘了!”
  吴小桐摆摆手,俯身在掩体上往下看。
  程充也过来回道:“这一拨来的人多,足有二百多人,也不知怎么聚到一起的,还有些骑兵……”
  顿了一下,程充好心情笑道:“有了这一拨人,长枪、盔甲都有了,还有十好几匹战马……以后,咱们出门再也不愁没马骑了。”
  程充的好心情也感染了吴小桐,让她也不由地放松了下来,眼角眉梢也带了一抹笑:“不但出门有马,拉车也有马了,再不用做牛车了。”
  两人说笑着,那边的吊筐已经把十多个庄丁放下了寨堡,程充招呼一声,也兴冲冲地坐了吊篮下去,带着那些庄丁一个个搜过去,把刀枪弓箭都搜罗了吊上去,连盔甲也不放过,都扒了下来。到了那些马匹,就不能用吊篮了,程充干脆命人开了大门,又指挥着蒙了口鼻的庄丁警戒,其他人六个人一起,把一匹匹战马抬了进去。
  因为程充指挥有度,庄丁们也老实用力,十几匹战马、二百多套盔甲,被迅速有序地运了进来,然后咣当一声关了大门。
  雪一直下着,躺在外头的溃兵们被扒了盔甲,缴了兵械,昏睡着任由雪花一层层落在身上脸上,再慢慢将他们覆盖了。
  吴小桐跟着众人后边也凑上去看了战利品,一堆盔甲一堆刀枪兵械,还有十七匹战马……这些东西,不说有没有买处,就是有卖的,她一时也拿不出这么一大笔钱来。
  啧啧,果然用抢的来钱最快!
  试验过了小爆竹的威力,程充和庄丁们都无比自信起来,脸上的表情也放松了许多,一个个喜气洋洋的。
  吴小桐看过之后,也不多留,带着碧涛回了家。
  走到镇子口,就遇上来接的陈秋生和陈平安兄弟,会合了,碧桃就叽叽喳喳地说起战利品来。把陈秋生和陈平安兄弟说的一愣一愣的。
  回到家,见霍氏和众人都聚在一起等着,吴小桐将情况交待了一声,就让各人回去歇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吴小桐见到程充,问起那些溃兵,程充笑的得意地挥手道:“天没亮就醒了,爬起来就跑,跟有鬼索命一样!”
  接下来,又有几拨溃兵企图侵扰,都被反打劫了个精光,一直过了正月二十,不再有溃兵侵扰,连路过的都看不见了,徐褚终于带着小满转了回来。
  两个人都是一脸的疲惫憔悴,吴小桐让人烧了热水,先带两人洗漱了换了干爽温暖的衣裳回来,这才坐下来说话。
  经徐褚和小满带回来的消息,吴小桐等人才知道,庐州叛军与齐军在元宵节那日进行了大战,齐军大败,十数万齐兵死伤无数,一万多做了俘虏,还有至少五万兵将四散溃逃……还有不到一万人且战且退,退守到桐城。
  吴小桐着急询问裴家大公子的消息,裴旸也率兵在齐军之中参加了这一次大战。
  徐褚点点头,宽慰吴小桐道:“姑娘莫担心,我二人这几日就是寻找大公子了。确认了退守桐城的就有大公子和其所帅部众。”
  知道裴旸安全,吴小桐暗暗松了口气,转而又道:“大哥……这样,会不会受被追责?”
  徐褚咧嘴一笑,摇头道:“姑娘不必担心,虽然齐军大战失利,大公子却不是主帅,不必担主责。而且,大公子所率部众没有散乱,表现英勇,几次有效冲击,杀敌不少。可惜没有救出主帅……不过,也完全不用担心追责的。”
  这一回,吴小桐是真的放了心。
  又跟徐褚、小满说了一会儿话,就让他们两人去歇着了。
  庐州大战之后,齐军新败,暂时无力平叛。叛军似乎也想着消化战果,并没有乘胜追击,之前紧张的局势暂时平静下来。
  吴小桐所在的双溪镇,还有双溪镇所在的霍山县,就再双方对垒的中间,奇异地保持着暂时的和平。
  安静的日子,仍旧忙碌。
  庄丁们除了按班轮值后,更多的人都开始投入进农田耕作准备工作中去了。运肥,施肥,然后根据田里的状况开始耕耘、整平等等,妇人们也有一部分抽调出来,装车、卸车,只要干活,都有酬劳可拿。手巧的妇人则被组织起来,纺纱织布。
  镇子上人口多了,消耗也惊人。年前买的棉花用完了,徐褚出去探了一回路,然后带着几个人进了趟霍山县城,竟真的买回两车棉花油盐来。
  进了二月,天气和暖了,徐褚又去了桐城一趟,见到了裴家大公子裴旸。
  带回来的消息,吴小桐听了却不知该欢喜还是该担忧。裴旸作战英勇,指挥得力,不但没有问责,还升了两级,成了二品骠骑将军。统率桐城溃兵的收编整合,之后再谋平叛定乱之功。
  ------题外话------
  战争不会多写,下一章就把战争过渡完,然后,就是咱们的小梧桐和男主备选项们的互动了……
  
  ☆、第九十七章故人
  
  裴旸接掌讨逆兵权,包括吴小桐在内的人,几乎没有人看好他。
  自从叛军出了个傅公子之后,齐军就连战连败,士气大挫不说,消耗也极大。哪怕齐军背靠物产丰富的江南半壁,却也难以在短时间内组织起有效的反击,更不说大胜捷报了!
  但世事无常,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正月里,齐军在庐州大败之后,两军居然都没有继续作战,都按兵不动,调整起来。
  二月底,徐褚从北边打探了消息回来。叛军……或者应该称之为宁军。傅公子收拢了叛军三股势力之后,仍旧拥惠王之子,只有七岁的亓惟承为帝,国号宁齐,定都原来的京城顺天府。但是为了区别方便,百姓们都称之为大宁。
  拥帝定都之后,傅公子刀锋北向,一路向北扫荡,短短一个月,就将顺天北的大片疆域拿下,宁齐朝局势渐成。
  收拢了北地数省之后,大宁国开文武双恩科,招募人才,又宣布减免赋税,休养生息……
  种种措施,立足长远,安抚民心,吴小桐得到徐褚打探回来的消息后,愕然半晌,免不了感叹一声:傅公子志向高远呐!
  不管大宁和大齐有啥措施,只要不打仗,百姓们就得过自己的日子。双溪镇,吴小桐,也不外如是。
  二月初,育秧,二月末、插秧,各种杂粮、蔬菜也陆续下种。山上的草木返青,孩子和妇人们又上山了,采摘野菜,挖取春笋。早晚的,小臭儿和拴住又往河里下了鱼篓子,捕捉鱼虾,却不是为了解馋,而是挑拣分类,送到镇子东头的养鱼池子里豢养。这些养鱼池,去年已经用了一年了,收获很丰厚,过年时,每一家都分到了鱼。
  进了三月,地里的秧苗长势良好,麦苗也郁郁葱葱。天气有些旱,挖了两年的沟渠水利派上了用场,麦田都顺利地引水浇灌,还趁机施了一次追肥。
  三月底,田里的活计少了,暂时的小农闲,那些刺儿头、犯错的辛苦了一冬一春备好的石料和竹子、木料派上了用场。
  吴小桐安排人将一片片烧毁的废墟清理出来,又规划一番,然后雇用人手开始盖房子。一排一排的房子,同样的尺寸,同样的规制,整齐崭新,赏心悦目。双溪镇就如春天的山峦,褪去了冬日的萧瑟,换上了一片蓬勃。
  一个个小院子盖好了,吴家开始售卖房屋。
  流民们大都身无长物,卖银子自然不行,于是吴家推出的就是工契,以工买房。一套三间正房带两间厢房,还有独立厨房、茅厕的崭新小院,只需要一个青壮男人签下十年的工契就好。家里青壮多的,两三年就能偿还完的也有。当然,那些只有老弱的是买不起新房子的,吴家就又推出了修房办法,就是维修旧房,给那些只有老弱的流民家庭住,收取的费用也低,只要孩子或者老人能够做些活计,比如打扫,比如放牛,比如割草,两三年也能还上债务。
  还有那些孤儿孤老,孤儿好办,直接由吴家收养,自然身契也签了,抚养费长大了慢慢偿还即可。孤老则在镇子中选了个大院子,修缮之后,把孤老们集中在一起,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吴家出粮养老。六十岁以下的,则可以去吴家领一份力所能及的活计,就有报酬,吃穿都有了。
  这一番安置措施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却不是一蹴而就之事。
  三月底到四月底一个月,修建的新屋安置了三十多户,旧屋也修缮了一遍。赶在五月雨季来临前,将所有屋舍都弄好了,让镇子上的人都有了遮风避雨之所。
  五月初,麦田里的麦子黄了,因为种的麦子不多,人手也充足,收麦没有费事,一天就收割完了,然后有人去场院里晾晒打场,也有人开始耕耘麦田,种下大豆、芝麻等秋季作物。
  吴小桐则日日关注着菜园子里的几株植物——年前她去霍山县城的时候,意外地得了五六块红薯,小心翼翼地保存了一冬天,这会儿种出了三十多棵红薯,也有一小畦子。
  霍嬷嬷不懂稼穑之事,吴大壮家的和吴江家的几个却是种了多年田的,都很好奇吴小桐种的是什么,看着跟山上的野藤蔓子差不多,不知道为什么吴小桐日日瞅着,跟眼睛珠子一样稀罕着。甚至为了种这些东西,吴小桐还亲自跑去河滩里挖沙子,又用筛子细细地过了,只取最细的沙,混合了山土,还第一次不怕脏不怕愁地挖了腐熟后的鸡粪拌在里头……
  这一日,吴小桐又一大早就跑去菜园子里看她的宝贝红薯。
  突然发现有一棵红薯苗有些萎蔫,吓了吴小桐一跳,然后仔细寻找原因,竟然从红薯根部找到一个虫洞,拿了小铲子挖了半天,吴小桐找到了一个黑乎乎怪头怪脑的虫子……几个已经开始膨大的小红薯都被咬坏了……把吴小桐心疼的不行,对这些虫子恨极了,就跑去跟一些老人取经。然后才知道,这是一种叫蝼蛄的虫子,专门咬植物的根……原因却让吴小桐哭笑不得,这种虫子又名粪虫,喜欢在臭烘烘的粪堆里活动,吴小桐给地瓜苗下上了好多鸡粪,结果把这玩意儿给招来了。
  咨询过后,吴小桐也没从那老农嘴里讨到克制这种虫子的办法,不得已,吴小桐发了狠,缠着老苍头要了一包低毒的药粉来,划开红薯苗的根部,把药粉撒进去,效果立竿见影,之后再没有红薯苗枯死的状况发生了。
  秋日,水稻收获的时候,吴小桐也收获了她的第一季红薯,三十几棵红薯,收了将近二百斤红薯。
  大块的吴小桐不舍得吃,只挑出了一小笸箩小块的、破损的红薯晾上,其他的整齐的红薯都被她送到地窖里,用细沙储存了起来。
  小红薯晒了十多天,皮儿都发皱了,吴小桐才让徐寡妇蒸了。失了水分的红薯,蒸熟后却甘甜可口,把人们着实惊艳了一番。
  水稻收获,又到了种麦子的季节。
  接着,山峦变色,金黄赤红,色彩斑斓,秋天到了,又过去了,冬日来临,雪花再次飘落……
  一年,匆匆过去。
  秋收秋种之后,冬闲季节来临,双溪镇的人们却没有猫冬的习惯。搁下锄头,又开始盖新房,修路、挖渠、修梯田。
  这一年,齐军和宁军相安无事,竟有些划地而治的样子了。
  百姓们命如草芥,却也如野草般顽强。只要没有战火,民生恢复的很快,特别是相对封闭的双溪镇,竟有了些安居乐业的模样了。
  又是一年,吴小桐满了十六岁了。
  冬小麦从最初的几亩,扩展到了五十多亩。红薯也从最初的五六块,繁衍增加到了五亩。茶树从最初的几棵,扩展到了五百多棵,已经种满了西山的一片向阳的山坡。茶树还小,但吴小桐已经预想到几年之后,这一片茶园的郁郁葱葱。
  这一年,休整了差不多一年的齐军和宁军再次开战。
  由裴旸统率的齐军竟然据守几个桐城、庐江、无为等几个小城,居然挡住了大宁十五万大军的攻伐。
  甚至还压着宁军北退了数十里,收复了五个小县城。
  这一战,是裴旸统军后的第一站,不算大胜,却从很大程度上鼓舞了齐军士气。
  接下来,两军战事不断,但对战双方却都有所保留,似乎,双方已经默认了对方的存在一样。
  五月初六,吴小桐十六岁生日,裴府惯例早早送来了贺礼。自然,‘表少爷’的贺礼也不例外地送了过来。
  比较意外的,五月初六上午,快晌午了,双溪镇又来了两辆马车,看样子很像裴府的马车去而复返了。日常值守,程充和徐褚都不在寨堡上,几个当值的庄丁问了一声,听说是给姑娘贺寿的,就开门将马车放了进来。
  等吴小桐看到递进来礼单子,愕然之后,就直接起身往外走。
  霍嬷嬷拦住她,道:“姑娘何必亲自出去,将人唤进来问问不就明白了。”
  吴小桐眨眨眼,然后重新坐了。霍氏笑笑,随即吩咐梨雪:“去,让那送礼的人进来,姑娘有话要问。”
  此次送礼之人,吴小桐自然知道不是裴府,小亓的礼物向来是随着裴府一起的,自然也不是他……她只是很纳闷,这个世间还有谁知道她的生辰……呃,裴依依的生辰。还专程打发人送了贺礼来。
  若是太平年景也还罢了,亲友们互相来往的方便,但这如今战火纷飞的,路上可不太平,能打发人来送寿礼……这显然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要知道,裴府的贺礼能一直不间断地送过来,可是有裴旸的亲兵护送的。
  等见了梨雪领进来的送礼人,吴小桐手中的礼单子咣当一声落到了地上。
  实在让她想不到的是,送礼的两个人竟然都是熟人。
  “几年不见,姑娘一向可好?”下头的中年人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