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温侯-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武白手起家,虽然实际是曹家军,但不得不以汉的名义。其亲军制度在建安四年就任汉丞相时确立过一次,到建安二十一年进魏王时又确立一次。尽管虎、豹骑从文献中第一次出现是在建安十年南皮之战,但是可以估计,其成立也与曹操建安四年的设领军这样的丞相亲兵官职有关。不过建安四年曹操任丞相不久就面临官渡大战,自身安危都难以顾及,恐怕无暇在制度上完善宿卫亲军,因此虎、豹骑的成立是在估计在官渡大战之后。曹操此时威震华夏,势力急遽扩张,此时建立一只亲兵应该顺理成章。
虎豹骑的建制是在官渡之战到曹操征南皮的五年间,可能是在官渡之战后两三年之后建立的。曹操“难其帅”,到选定曹纯为帅,当中必然有不少时间是亲领的,曹纯死后,曹操又亲领过一段时间。但是曹操的直属骑兵必定不是此时才建立的。白马之战中,曹操亲自指挥骑兵冲锋,以不满六百骑大破袁绍数千骑,斩其骑将,虽然有用计的成分,但可见他对自己骑兵的能力非常自信,魏武军策令说,是时士卒精练,认为足以以一击十。其实曹军骑兵一直非常活跃。曹仁就是骑将出身的,擅驰能射,征陶谦以骑为先锋。征张绣以议郎督骑,整军败张绣。官渡之战他统帅骑兵两度战胜袁绍南下的游军。曹丕典论说,他六岁骑马,岁就可以骑射,此后便能左右开弓,射无虚发。可见当时贵族子弟弓马娴熟者并不罕见。裴注三国志引魏书说虎、豹骑或从百人将当中替补,这个百人未必是骑兵军,而一样可能是步兵军中弓马出色的将领。这也进一步说明虎豹骑的嚣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军中精锐,而且身份极为特殊,因此才难觅统帅。威望够的要独当一面,不能统帅这些数量不多的骑兵。威望差的又不足以制衡。
按东汉官制,议郎本是六百石文职,以议郎督骑的怪异现象在汉魏间曹军出现过两次,一次是曹仁以议郎督骑,另一次就是曹纯以议郎参司空军事,督虎豹骑。显然这是东汉末年连年争战时的权宜之计。不过曹操建安四年进丞相位后官职升高,又经官渡大战实力大为增强,手下将领也水涨船高,升为裨将军,偏将军的甚多,从六百石的议郎领虎豹骑来看,此时虎豹骑的规模并不大。豹骑司马印也说明了,统帅的品级也就是军司马,比千石这样的等级。比六百石也只高一级。而三国军制,一军不过五千人,领军将领的品级应该在将军一级,比议郎军司马都高得多。加上虎豹骑地位特出,领之者的品级比一般军制应该只高不低,因此至少此时的规模,不可能很大。可能千余人,这一千人,应该是曹操转战多年收集的四方精锐老兵,不可能是单单从某一部分中抽调出来了。其骨干,可能就是建安五年二月白马之战,那只以不满六百之数击破数倍袁绍骑兵的劲旅。按时间推算或者吕布的旧部会有一些,但主要是从此前曹仁长期统帅的骑兵中选拔最合理。
综上所述,要说明的便是一个问题豹骑是可以堪比吕布狼骑的队伍。
很快,颜良的三大营地宣告击破。
(那啥,猪猪要求票,推荐票,月票,评价票什么的,统统给我交上来)

第三五九章:一石三鸟谋三地,四通八达立霸业(十九)

颜良眼尖大本营被破,大怒之下如何能停息,加上不断有败兵前来,一来是为了解救这些残兵,另一方面则是不可让敌军为所欲为,故而颜良率领这数千人马继续杀向大本营。
不料当前早有一支精锐人马埋伏在前,那便是曹操的虎豹骑。
有心算无心,加上之前不断有残兵汇合,故而颜良虽然在人数上多了几千人,但在阵型上反而不如那三千人马,只是被虎豹骑冲击之后,便就损伤大半。
颜良大怒,手中大刀接连诛杀数十人,却还是无法击败眼前这支人马,眼见手下的儿郎死伤越来越多,不得已只好暂时撤退。
不料在前往陈留的路上,那曹操的人马也是安排完毕,一阵阵的箭雨就奔着颜良他们而来。
因为兵少,故而颜良无法强行突袭,只好往白马港方向撤走。
本想到了白马港,借助渡船之利,即便不能全军都是安全撤离,但至少可以保有一半人马,不料之前大战,那些普通百姓假扮的军士,为了逃避战争,早就将白马港可以看见的渡船都是弄走了。
前面是黄河,后面的无数的追兵,颜良如今身边不过就是不到三千的人马,只得就地铸造工事,只是曹操这次也是用了狠计,用三万多人以十倍之兵力强攻白马港。
颜良固然勇猛,但也是抵挡不住,最后身边只是剩下数十亲卫,其余人马大半战死,少半则是选择了投降。
颜良没有怪他们,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反倒是看着这数十亲卫,心中极为愧疚,希望他们也是向曹操军投降,保有性命。
曹军大将曹洪等人早就知道颜良的厉害,爱其勇猛,便是劝降。
颜良忠义,自然不肯。
曹操亲自*马上前,劝道:“所谓良禽择木而栖,颜将军是当世猛将,何必在此枉死,不如投入我曹操的军中,日后定有大用。”
颜良闻言,却是大笑道:“我主吕布才能胆识十倍于你,你是什么东西,也配我颜良效力吗?今日不慎遭此大败,我心中懊悔,却是因为对不起我家主公的厚望,当你要是认为本将是贪生怕死之辈,却是错了,虽只剩一兵一卒,也不会丢了温侯的脸面。”
“众将士”颜良蓦然大叫声。
“在”数十亲卫心中大安,皆是应声。
颜良看了这数十人,惨笑道:“却是可惜了诸位汉子,来生我颜良若是有幸,必当与你们结为兄弟”
那数十亲卫也皆是言道:“我等愿为颜将军肝脑涂地”
其后,颜良勉力上了战马,与这数十人杀出白马港,正如颜良他自己所言,直至最后一兵一卒。
在后的曹操看着势如疯虎的颜良,心中却是极为羡慕吕布,为何手下居然有这等猛将,这等忠义之士
“主公,这颜良虽只一人,却已经诛杀我军三十多名大将,如此下去,士气必然不振,日后也就难以为继,再对吕布用兵了”谋士程昱言道。
无法,曹操只好下令弓弩手们在远处进行射杀。
因为体力的大量流失,颜良只能用长刀支持着自己,凭借着一股血性方才支持道现在,如今虽然见到漫天的箭羽射来,却是无法躲闪。
曹操见那全身插满箭羽的颜良,却依旧没有倒下,大叹之下更是嫉妒,其后令人好生收拾颜良的遗体,并且运到陈留。
等吕布到达陈留的时候,颜良的尸身已经安葬,毕竟天热,若是发臭对亡者可是大不敬。
吕布在对付曹操的这个期间,接连失去重要的人,先是任红昌死在了邺城,现在是颜良战死在白马港,因此深恨曹操。
在完成了对颜良的安葬后,吕布不顾田丰等人的劝阻执意用兵。
因为虎牢关一战,吕布的十五万大军,足足损失了三万人,加上冀州内乱,虽然在极短的时间内平复,但却或多或少的阻碍了吕布的后续计划,故而田丰等人不希望吕布这么快就是出兵。
“主公,你便是要出战,至少也要等子龙他们的援军来了之后方可行事。”田丰道。
吕布因为任红昌,颜良的死,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冷静,如今的他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是那么的冷静,但是在他的内心却是恨不得将曹操连根拔起,故而不听田丰之言。
田丰为人正直,而且跟随吕布十数年,故而不惧,继续劝阻。
吕布为此大怒,竟然在一怒之下将田丰收押,送往邺城。
以前吕布曾经与田丰也有过这么一处,当年是为了对付徐州的刘备,是为了让郭嘉大意,故而与他田丰演了这么一场戏,也是当着众人的面将田丰收押送往邺城,但是这一次吕布却是当真的,最为真实的表现是因为当田丰听到这个结果后并没有大喊大叫,反而是不发一言的主动下去。
眼见吕布对手下最为倚重的田都是如此,其他人还怎么能够去劝说。
虽然徐晃,沮授等人都是知道这样仓猝出兵对于他们是没有半点好处,但主公决意如此,他们也只能遵从。
不过吕布虽然失去了冷静,却没有失去作为一个战略家的眼光,他还是执行着围点打援的方法,令大将徐晃,麴义二人率五万军围困长社,不同的是这次对付虎牢关的却是自己,也是五万人前往,剩下的两万人则是在陈留驻守,同时令徐州,青州二地的人马尽快赶来。
刚刚平定了平原的赵云,在得到吕布的指令下,便就率精锐两万前去陈留,而公孙续也是少年不畏战,率一万人马前往,例如郭图,陈登等人则是负责辎重粮草。
吕布亲自率领大军前往虎牢关,那曹操果然不敢应战,毕竟天下头号猛将的威名绝不是唬人的。
因为虎牢关的雄壮,吕布军不便用人力前去攻城,幸得从徐州调集来了霹雳车等物,可算是让虎牢关的守军不是很好受。
因为田丰被吕布押送到了邺城,所以沮授成为了军中的军师,伴随吕布左右。
看到虎牢关难以攻取,沮授便就进言道:“主公,咱们是围点打援,何必对虎牢关还发动攻击,不如只是围困,如何不是更好?”
吕布指着军中将士,言道:“则注,你看他们,有什么改变?”
沮授闻言不由看去,都是一样的人,却是有些不一样的眼神。
吕布道:“颜良乃是我军中第一大将,先锋的人选,但却在白马港殒身,这是本侯起兵以来从未有过的大败,故而将士们对曹操也会有不一样的感觉,那就是畏惧。但是本侯如今攻打虎牢关,而曹操却是避而不战,那么本侯就是告诉将士们,曹操犹如以往本侯击败过的任何一个对手,在本侯的眼中,他们终究不过只是失败者,连现在的曹操也是一样”
沮授闻言,终是明白过来,这是吕布在利用自身的威望去给刚刚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将士提高士气,手段虽然奇异却是有效。
因为吕布三日来三日挑战,却无一员曹将敢出关应战,士气果然为之一振,故而在第五日后,吕布军只是用霹雳车攻城,少有人力攻城。
一个月后,徐州的赵云等人马陆续到达陈留,吕布的兵力为之一振。
为了不重蹈覆辙,吕布这次可不轻易更换,而是让赵云在两日后率这两万人马前往徐晃那边,共同攻打长社城。
长社城的人马虽然在宛城张济,新野刘备的协助下也是有了数万人马,但是三个部队三三条心,大家都是不愿为了一个守城而遭到过大的损失,因而刘备与张济的人马大有坐视不顾的态势,故而惹得夏侯惇不满。
虽然军师满宠多次劝诫夏侯惇要大事为重,可如今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夏侯惇可不是一个能够挨住脾气的人,不久就与刘备,张济他们闹出矛盾。
刘备还好,是个深明大义或者说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故而他对战局看的透彻,也知道如今曹操与他们的关系深切,不可轻易抛弃,因而虽然受到夏侯惇的讥讽却也忍得下来。
但是那张济却是不同,虽然说现在的宛城的主子是张辽,但乃是因为当初张济吃了败战,而且他是没有子嗣的,唯一的传人是他的侄子张绣,当时张绣为张辽生擒,无奈之下只得投降,但当初宛城的五万人马中,可至少有三分之二是属于张济的,故而张辽也是对其很是尊敬,故而张济何曾受人讥讽,终于在十日后率军不告而别,居然往宛城去了。
刘备,夏侯惇没有想到张济这样的名将,居然对战事如此儿戏,因而不及防备。
赵云得知消息后,却也是一时不敢下定论,因为他也是不敢相信张济居然撤走了,直到数日后,城内的细作回禀的确是不见张济部队,方才下定决心,率军攻打。
因为张济的突然撤走,长社城内军心不稳,给赵云可趁之机。
利用青龙撞车以及霹雳车,赵云部很快就是杀入长社城。
赵云之勇不下吕布,虽然年轻却是武艺高强,对面虽然有张飞,夏侯惇这样的猛将,却是因为败势,也不得全力为战,只是保全人马,往后撤离。
至此,赵云占据长社城,对许昌形成优势,只等后援兵马到齐,便就要全力一攻,毫不含糊。
题外话,我最喜欢的子龙
题外话,我最喜欢的子龙
红光罩体困龙飞,征马冲开长阪围,四十二年真命主,将军应得显神威。
八面威风杀气飘,擎王保驾显功劳。非干后主多洪福,正是将军武艺高。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昔年救主在当阳,今日飞身向大江。船上吴兵皆胆裂,子龙英勇世无双。
在我这本《汉末温侯》的书上,赵云乃是吕布成就霸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当下至少有一半的领地需要赵云去取得,其后在赵云与吕布之间会产生两个对手一样的猜忌与信任的碰撞。
对于许多人来说,一个成功者的魅力其实并不如一个失败者来的强大,比如项羽,比如吕布,比如赵云。
项羽,千古霸王,男儿本色,却是输给了刘邦这个“流氓儿”;吕布飞将纵横,却是殒命白马楼;赵云固然名声极好,但在他的壮年时候却一直不能领兵驰骋沙场,在武将的命运上不得不说是个失败。
所有,我要在书中写上郭嘉对上诸葛亮或者周瑜,赵云成就韩信那般的功绩,田丰,沮授引为股肱,颜良,文丑也绝不仅仅是勇冠三军而已。
而当中,赵云的戏份,应是最多也最为精彩,因为我是云粉。
赵云,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从攻汉中。建兴六年(公元二二八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敌众,退回汉中。次年卒。他曾在汉中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初平二年,赵云受常山郡人民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公孙瓒对赵云说:“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赵云自此随公孙瓒四处征讨。
当时刘备亦依附在公孙瓒处,见赵云,奇之,深加接纳。公孙瓒与袁绍交战,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据山东附近的土地,袁绍亦派数万大军前来争地,公孙瓒便上表将刘备提升为别部司马,派刘备前去帮助田楷抵抗袁绍,赵云随刘备出征,为刘备掌管骑兵。
后来,赵云因为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辞归乡,刘备知道赵云此去便不会再回来,因此握着赵云的手不舍得分别。赵云感动之余,向刘备辞别说:“我永远不会背叛您的恩德。”
赵云身高八尺,姿颜雄伟,早年在郡衙当差。初平二年,袁绍称冀州牧后,与公孙瓒相争,常山郡人公推赵云为头目,率领大伙去投奔公孙瓒。也在这一年,刘备亦来投奔公孙瓒。刘备对赵云非常亲热,常给以帮助。赵云亦视刘备为长者,为知己,有心相依。经过几年的奔波和反复观察,赵云对公孙瓒的表现明显感到不满意,感到他胸无大志,不识大体,只顾自己,不是可以依靠的主人,便寻机离去。不久,赵云因兄丧请假回家。刘备知道他不会再回来了,依依不舍。赵云告辞时说,我终不会背叛您对我的恩德。建安五年春,刘备被曹操打败后去投袁绍。当时,刘备单身逃出,狼狈不堪。在邺城遇见赵云,与云同床眠卧,密派其外出招募队伍数百人,对外皆称刘左将军部曲。从此,赵云追随刘备,转战南北,终身不渝。
建安五年,刘备被曹操打败之后前去依附袁绍。赵云至邺城求见刘备,二人同床眠卧。刘备密谴赵云招募兵士数百,对外宣称是左将军刘备余部,袁绍并不知道此事。赵云从此便追随刘备,后来随他至荆州。
建安七年,刘备投靠刘表,屯兵于新野,曹操派夏侯惇、于禁等领军进攻刘备,双方战于博望。刘备以伏兵计击破曹军,赵云于战斗中生擒了敌将夏侯兰,而赵云与夏侯兰是同乡,自小相知,知道夏侯兰明于法律,因此为他向刘备请命,并推荐他担任军正。赵云不将这位同乡为自己所用,免除结党营私之嫌,由此可看出赵云谨慎、明智的处事态度。
建安十三年,刘备兵败,向南逃往江陵,曹操派麾下精骑快马追赶,终于在当阳长阪附近追上了刘备。此时情势危急,刘备便丢下妻儿,仅带着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向南逃逸,这时赵云却反而向北进入曹军势力之中。当时,有人看到赵云向北而去,因此对刘备说,赵云必定是向北投靠曹操去了。刘备闻言,用手戟掷那告状的人说:“子龙是不会弃我而去的。”不久之后,赵云果然怀抱刘备的幼子刘禅,保护着刘备的妻子甘夫人,三人都平安地回到刘备身边。之后,刘备便任命赵云为牙门将军。
赤壁之战后,赵云跟随刘备平定荆州四郡。刘备任命赵云为偏将军,并取代投降的赵范,兼任桂阳太守。赵范有一名寡嫂名为樊氏,有国色,赵范欲将她许配给赵云。但是赵云不同意,推辞说:“我们是同姓,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样。”当时有人劝赵云接受这名美女,赵云回答说:“赵范是被迫投降的,心不可测,何况天下女子不少。”不久之后,赵范果然藉机逃走,而赵云则毫无牵涉。
建安十四年,在平定荆南四郡,又得到原属刘表的部曲万人之后,刘备成为荆州牧,声势渐大,孙权建议双方结亲,刘备便娶了其妹孙夫人。两年之后益州牧刘璋为防备曹操势力而向刘备求援,刘备便领兵三万入益州,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留守荆州,并任命赵云为留营司马,管理军事事务。此时孙夫人放纵骄横,放任她从东吴带来的侍卫和官吏,多有不法的行为。刘备知道这消息之后,认为赵云为人严肃、稳重,一定能加以整顿,因此特命赵云掌管内事。孙权听说刘备西征益州之后,便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孙夫人回去,并叫她带刘禅一起归吴。幸得赵云与张飞一起带兵在长江截住东吴船队,并成功夺回刘禅。
建安十八年,刘备与刘璋决裂,从葭萌进攻刘璋势力,并召诸葛亮等人入蜀支援。诸葛亮与赵云、张飞等率军溯江西上,一路平定郡县。在攻克江州后,兵分两路,赵云率军由外水深入,攻取江阳、犍为等郡。次年与刘备、诸葛亮于成都会合。刘备攻下成都之后,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
刘备平定益州之后,有人主张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赵云反驳说:“霍去病曾说过匈奴未灭,无用家为,现在国贼不只像匈奴只有一个,所以还不到可以安定下来的时候,须等到天下平定之后,再使众人返回家乡去耕耘田地,这才是最好的决定。益州的百姓,刚刚遭遇战祸,现在应该将田宅房产归还给百姓,先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可以使他们服兵役、纳户税,这样也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刘备当即便采纳了赵云的建议。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刘备率军进攻汉中,次年黄忠在定军山斩夏侯渊,于是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来争夺汉中,并先运大量的军粮到北山下,有数千万袋,黄忠认为可趁机夺取这些军粮,便领军出击,当时赵云属下的士兵也随着黄忠一起出击。但是黄忠的军队过了约定的时间之后仍未回来,担心的赵云便带着数十骑出了营寨,查看黄忠等人的情况。结果,正好碰上曹操派出的大军,赵云遭到曹军先锋部队的攻击,刚与敌人交手,曹操的大军已来到面前,声势逼人。赵云便一次又一次地突击曹军阵列,且战且退。曹军散而复合,赵云突围而出并退入汉军的营寨内,此时部将张著受伤,又被曹军包围,赵云又一次驰马突击曹军,并救出张著,将他带回营寨内。此时曹军已追至汉军的营寨前,沔阳长张翼正在防守营寨,见曹操大军杀到,便要闭门拒守。赵云进入大营之后,却下令大开营门,然后令汉军偃旗息鼓。曹军见此情况,怀疑赵云设有伏兵,便向后退去。此时赵云下令鸣击战鼓,鼓声震天,又令军士以弩箭射曹军,曹军惊骇,自相蹂践,坠入汉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刘备亲自来到赵云兵营察看昨日战斗之处,赞叹说:“子龙一身是胆也”于是设宴欢庆直到黄昏,军中称呼赵云为“虎威将军”
章武元年,刘备称帝,欲进攻东吴,以报孙权伐取荆州、杀害关羽之仇,赵云上谏说:“国贼是曹操,并不是孙权,灭了魏国之后,吴国自然会臣服。虽然曹操毙命,但其子曹丕篡盗皇位,引起公愤,应该利用此民愤,先攻占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讨伐逆贼,那么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该放置魏国,反而先打吴国。而且与吴国的战争一旦开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吴并非上策。”但愤怒的刘备不听谏言,执意东征,留赵云都督江州。
章武二年,刘备东征大军败于夷陵,刘备由秭归逃回永安,赵云进军至永安,而吴军已退。
建兴元年,后主刘禅继位,赵云由中护军、征南将军,迁为镇东将军,并封为永昌亭侯。
建兴五年,在平定南中并和东吴结盟之后,诸葛亮率领诸将进驻汉中准备北伐,赵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