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温侯-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玫幕帷!
荀攸闻言赞叹。
其后,因为文丑叶县战败,为了迷惑刘备,吕布并没有迅速的给文丑增兵,而是按照先前商议的那样,先将徐庶的老母亲送到新野,其后方才让大将赵云率军前往,以作威慑。
果不出吕布所料,那刘备得知吕布居然将徐庶的老母亲送来,一时也是惊疑不定,自从上次那郭嘉的事情,让刘备是变得有些将信将疑,除了张飞以外,其他人还真的保有几分戒心,虽然说徐庶的本事让刘备甚为看重,但是有了郭嘉这样的前车之鉴,刘备不能完全相信他。
徐庶也是意外,听闻老母亲被吕布送来,一时还以为是诈骗,等亲自见了面,方才放下心来,原来真的是老母亲。
“母亲,如何就到了新野?”
老母亲言道:“我儿啊,是温侯大人得知我儿在此处,便就令人护送我前来,是要与你共享天伦。”
因为吕布向来爱民,没有发生过屠城坑军的事情,而且北方几州的百姓生活都是过的极好,因而吕布在民间的声望也是极好。不同于历史上,如今刘备的名声大不如前,而且也没有被天子册封为皇叔,最多就是个汉室宗亲,因而吃吕布的饭的老母亲自然是向着吕布说话的。
徐庶屏退下人后,便就跪地道:“娘,孩儿不孝,自小离走,却是让娘受苦了”
老母亲扶起徐庶,笑道:“不苦,不苦,这些年啊,街坊们都是照顾,而且当年你是仗义而行,他们都是佩服的紧呢,这回我儿也是出息了,居然当上大官了,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娘亲”徐庶问道。
“老身本不愿多言,毕竟这是你选择的路,只是你为何相助刘玄德,而不助温侯大人,你可知道,许昌免了一年的赋税,百姓们都是高兴,可这里”
“娘”,徐庶打断母亲的话,言道:“娘,为人之臣,忠人之事,我深受玄德公的重用,岂能忘恩负义”
“住口”,老母亲闻言怒道:“元直,你可记得当年壮志?”
徐庶闻言,沉声道:“孩儿自然记得。”
“那你说与我听听”
“孩儿当日仗剑执行,言明要还天下百姓一个安稳的天下。”
老母亲点头,言道:“如今温侯治理之地,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有衣穿,可看看你们的新野城,外无粮田,内有饥民,这样的地方是你呆的地方吗?刘备这样的主公是你指的追随的主公吗?”
徐庶反驳道:“那是因为新野城小地薄,难以抵御吕布。”
老母亲道:“你既然知道刘备实力不强,为何还要助他,依你的才智相助刘备,故而可以帮助他获得几场胜利,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此一来,双方死的人更多。若吕布是残暴之军,你如此做便是替天行道,为民行意,可吕布爱民如子,你这样做便是逆天而行,徒耗百姓而已,你懂事不懂?”
母亲的一番话,却是让徐庶闻言大震,一时无有反应,呆坐在一旁
其后老母亲见徐庶内心天人交战,心中也是不忍,便就柔声道:“孩儿啊,母亲知道你忠人之事,此番若是要你离开刘备前去相助吕布是万万做不到,不过我们两个可以离开他们两方的纷争,寻找一处安居下来,日后待天下太平了,你亦可出仕,反正依你的才能,必然会得到温侯大人的重用”
徐庶闻言,在他心中母亲大于一切,故而听从她的话语,答应下来,只是需要去跟刘备说一声。
到底是觉得对不起刘备,娘俩也是不避讳,因而一起前去面见刘备,正好验证一下那刘备是否如传闻中的一般仁厚,于是说明了一切。
刘备听说徐庶要走,心中大为恼怒。要知道如今刘备身边的精锐已经少了大半,称得上智谋之士的除了张昭便是徐庶了,只可惜张昭被刘表强留在襄阳,如今刘备可以依靠的便是那徐庶了,如今徐庶也要走的话,他刘备还能用什么去抵挡吕布?
“元直,你真的要舍我而去?“
徐庶闻言愧疚,但是想着老母亲,也只得道:“主公,我心已经乱了,便是在主公身边也是难以发挥实力,而且母亲在此如何能战,还是让我带着母亲去一个安全的地方,日后隐居山林,尽了孝道即可”
刘备连连劝说,却只能得到否定的答案,见其去意已决,便也不再挽留,只是令人送上一匹白马,言道:“此马当年因为你而得名,今日本公就送与你行程,也算是你我群臣的一番交情”
徐庶羞愧的收下,便就领这老母欲要回去,但却想起一人,张口道:“主公”
第三十三章:特意使得入襄阳,两虎相斗有一伤
听得徐庶叫喊,刘备还以为他回心转意,便就喜道:“元直”
徐庶听得叫声,也是觉得对不住刘备,本想为其推荐诸葛亮,只是回头一想,诸葛亮之才十倍与其,若是将其介绍给了刘备,那么危害更大,岂不是更加让百姓受苦,因而转了话题,言道:“主公,莫要送了,我这就去了”
刘备闻言大暗却也无可奈何。
至此,刘备身边最为重要的谋士离他而去,无法只得率军在徐庶之后撤往襄阳。
大将文聘不愿,便就孤军驻守新野。
吕布手下大将文丑与赵云率军而来,只是三日时间便就攻破了新野,俘获文聘,从他的口中闻听那徐庶已经离开了刘备,便就火速将这个消息传给吕布。
吕布得讯之后大喜,却又问道:“那徐庶临走之时,可曾提过诸葛亮三字?”
文聘言道:“未曾听过。”
吕布心中有少许疑虑,但却没有在意,继而令人好生招待文聘,几日后便也放他回去,只叫他带信给刘表,这次出兵只是为了了解与刘备之间的恩怨,决然不会对荆州如何,请刘表放心。
文聘死里逃生,也就遵命。
待得文聘离去后,有人便就明白,问道:“主公,为何不趁胜追击?”
吕布笑道:“跨江而战非我等优势,而且本侯将刘备赶往襄阳,可令刘表与刘备互相猜忌,倒是好事。”
军师田丰道:“陈兵在新野,再以刘备为幌子,倒是让刘备忌惮,让刘表猜忌,即便二人不会翻脸,但刘表手下的例如蔡瑁等人只怕不这么想,主公果然高明。”
吕布笑而不答。
这次了全力对付刘表,吕布早早就做好了准备。
在基本上统一北方之后,吕布在公元二零八年正月回到邺城,立即开始为南征做好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其中军事上建造了玄武池训练水军,派遣张辽赵云、文丑等驻兵许昌以南,准备南征;同时为了解除后顾之忧,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上表天子封马腾为卫尉,封其子马超为偏将军,继续代替马腾统领部队,同时令马腾及其家属迁至邺作为人质,以减轻西北方向的威胁。当然马腾来与不来就不是吕布可以控制的了,只不过这是一个权宜之计,并没有多大的实质利益。在政治上,吕布罢三公,置丞相、御史大夫。吕布自任丞相,令荀彧御史大夫,为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以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威。
七月,曹操采用其首席战略顾问军事将军田丰“显出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的策略,自己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向叶县进发。另遣扬武中郎将、谏议大夫张颌等诸将从东面的小路发动奇袭,陆续在舞阴、博望等地大破荆州军,曹军先头部队已经进至新野,赶走刘备。
却说吕布其后进军新野,一日却是闻听故人来访,一问之下方才得晓乃是自己的准岳父——黄承彦。
吕布大喜,亲自出迎,将黄承彦迎入府中。
黄承彦倒是丝毫不扯战事,即便刘表与自己还有连襟之谊,见到吕布却是只问黄月英的近况。
吕布一五一十的说明,道已经将黄月英留在了蓟县,向郑玄等人学习。
黄承彦也是才名之人,与郑玄也是有几分交情,听到自己的女儿在郑玄手下倒也是放心,闲聊了几句后,却是突然问道:“天下才俊出荆襄,不知温侯以为如何?”
吕布笑道:“北方多武,南方喜文,这才俊之士倒也是多出自南方,只是北方之地也有不少智谋之士,远的不说,我帐下的荀攸,田丰等人便是良才。”
黄承彦笑道:“公达,元皓的确是良才,但也只不过是良才,君不曾闻水镜先生曾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吕布闻言一惊,却很快恢复面色,言道:“可是那诸葛亮与庞统?”
黄承彦道:“不想温侯居然知道这二人。”
吕布笑道:“略有耳闻。”
黄承彦道:“那凤雏便是庞统,只是早早就去了江东,为孙策所用,而这卧龙便是诸葛亮,此时却是在卧龙岗。”
吕布笑道:“先生说了这些,可是要我前去请其出山?”
黄承彦笑道:“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徐元直四人为密友。此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尝抱膝长吟,而指三人道:“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不可量也。温侯如今得三分天下,须得此人相助方可达济天下。”
吕布叹道:“荆襄多才俊,孔明为贤啊。”
一旁的文丑闻言,却是不信,言道:“我曾听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是不是有些自恃过高了?”
黄承彦闻言大笑道:“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出之。”
文丑问:“哪二人?”
黄承彦答道:“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
厅中众人见黄承彦如此推崇诸葛亮,皆是惊异。
吕布却是知道此人的本事,因而淡定。
不过这番面色落入黄承彦的眼中,反而是先得吕布的胸襟,因而含笑。
其后黄承彦又是嘱咐几句,便欲离去。
吕布挽留,言道:“先生匆匆而来,又是急切而去,我还没有好生招待,日后若是让月英知道了,非得责骂我不可。”
黄承彦闻言笑道:“待你们良缘定下之日,我再饮酒作乐,哈哈”
吕布挽留不住,只得亲自送其出门。
黄承彦出门仰天大笑:“卧龙既得其主,又得其时,喜哉,喜哉”言罢,飘然而去。
吕布叹道:“真隐居贤士也
众人这才问起那诸葛亮,想要听听吕布的意思。
吕布却是笑道:“文丑,高顺,明**二人随我去卧龙岗一趟,见识见识这卧龙”
文丑,高顺二人闻言不想吕布居然要亲自前去,皆是疑虑,只是吕布向来不做无用功,难道那诸葛亮真的如此厉害?
第三十四章:世间才俊荆襄最,当属卧龙诸葛亮
次日,吕布同高顺、文丑并从人等来隆中,一路上遥望,之间那山畔数人荷锄耕于田间,有人作歌高声唱道:“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吕布三人闻歌,皆是意动,继而勒马唤农夫前来问道:“此歌是何人所作?”
那人见吕布气度不凡,想必是身份尊贵之人,因而也不敢怠慢,便就恭声答道:“乃是卧龙先生所作。”
吕布再问:“卧龙先生住何处?”
其人答道:“自此山之南,一带高冈,乃卧龙冈也。冈前疏林内茅庐中,即诸葛先生高卧之地。”
“多谢了”吕布三人策马前行,不过数里,遥望卧龙冈,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鹤相亲,松篁交翠,清景异常。
吕布驻马叹道:“此地幽静,倒是一个养人的好地方。”
文丑,高顺也是久经杀戮之人,此时看到此等美景,更加能体会道吕布的意思,只觉得心旷神怡。
“主公,您说那诸葛亮如此大才,是否会顺利为主公所用啊?”高顺问道。
吕布笑道:“一定会。”
“主公为何如此肯定?”文丑道。
吕布笑道:“你们刚才不是听了那卧龙所作的歌谣,若不想为人知晓,何必让人传唱,惹人注意?”
高顺,文丑闻言,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所用差的便是诚意”,吕布继续道:“黄先生说的很对,这孔明啊,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咱们啊,便是愿者上钩。”
姜子牙,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族领袖姬昌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己的注意,建立功业。
姜子牙常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他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姜子牙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再钓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姜子牙编剧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
姜子牙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国之栋梁,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吕布笑道:“孔明与姜子牙何其相似,都是如此,却也可见他们的才学。”
如此一解释,高顺与文丑方才心服,随着吕布继续上路。
良久,总算是来到卧龙岗,其后吕布来到庄前,下马亲叩柴门。
不一会儿,一个书童微微开门,问道:“谁啊?”
吕布笑道:“汉温侯吕布前来拜访孔明。”
那童子好歹看了看吕布,轻声道:“大将军,我家公子不在,大清早就出去了。”
吕布笑道:“何处去了?”
童子道:“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
吕布再问:“几时归?”
童子答道:“归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
吕布闻言微微惆怅,不想今日居然见不得诸葛亮。
文丑答道:“既然不见,自归去罢了。”
高顺也道:“不如先回去,再派人来探听,可好?”
吕布想想也是,便就从其言,并嘱付童子:“如孔明回来了,可言吕布前来拜访了。”
“将军放心就是,小子自然会说的。”
于是吕布三人遂上马,行数里,忽见一人,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杖藜从山僻小路而来。吕布高声问道:“可是卧龙孔明?”
那人回道:“将军是谁?”
吕布道:“吕布。”
“原来是温侯”,那人道:“吾非孔明,乃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也。”
吕布微微失望却也笑道:“久闻大名,幸得相遇。乞即席地权坐,请教一言。”二人对坐于林间石上,文丑、高顺侍立于侧。
州平道:“温侯何故欲见孔明?”
吕布笑道:“方今天下大乱,四方云扰,欲见孔明,求安邦定国之策耳。”
州平笑道:“公以定乱为主,虽是仁心,但自古以来,治乱无常。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复四起: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未可猝定也。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
吕布笑道:“先生所言,诚为高见。”
州平道:“山野之夫,不足与论天下事,适承明问,故妄言之。”
吕布笑道:“蒙先生见教。但不知孔明往何处去了?”
州平道:“吾亦欲访之,正不知其何往。”
吕布道:“请先生同至新野城,如何?”
州平道:“愚性颇乐闲散,无意功名久矣;容他日再见。”言讫,长揖而去。
待其离去后,那文丑道:“孔明又访不着,却遇此腐儒,闲谈许久”
三人回至新野,过了数日,吕布使人探听孔明,回报道:“卧龙先生已回矣”,便教备马。
文丑道:“量一村夫,何必主公自去,可使人唤来便了。”
“汝岂不闻孟子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孔明当世大贤,岂可召乎”吕布遂上马再往访孔明。
文丑无奈,只得与高顺亦乘马相随。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
张飞道:“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吕布道:“本侯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你怕冷,可先回去。”
文丑受不得激将法,只是高声道:“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主公空劳神思。”吕布道:“勿多言,只相随同去。”
将近茅庐,忽闻路傍酒店中有人作歌,吕布三人立马听之。其歌道:“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君不见东海者叟辞荆榛,后车遂与文王亲;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战血流杵,鹰扬伟烈冠武臣。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楫芒砀隆准公;高谈王霸惊人耳,辍洗延坐钦英风;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继踪。二人功迹尚如此,至今谁肯论英雄?”歇罢,又有一人击桌而歌。其歌道:“吾皇提剑清寰海,创业垂基四百载;桓灵季业火德衰,奸臣贼子调鼎鼐。青蛇飞下御座傍,又见妖虹降玉堂;群盗四方如蚁聚,奸雄百辈皆鹰扬,吾侪长啸空拍手,闷来村店饮村酒;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二人歌罢,抚掌大笑。
吕布遂下马入店,上前问道:“卧龙其在此间乎”。见二人凭桌对饮:上首者白面长须,下首者清奇古貌。吕布问道:“二公谁是卧龙先生?”
长须者道:“公何人?欲寻卧龙何干?”
吕布道:“某乃刘备也。欲访先生,求济世安民之术。”
长须者道:“我等非卧龙,皆卧龙之友也:吾乃颍川石广元,此位是汝南孟公威。”
吕布喜道:“备久闻二公大名,幸得邂逅。今有随行马匹在此,敢请二公同往卧龙庄上一谈。”
广元道:“吾等皆山野慵懒之徒,不省治国安民之事,不劳下问。明公请自上马,寻访卧龙。”
吕布乃辞二人,上马投卧龙冈来。到庄前下马,扣门问童子道:“先生今日在庄否?”
童子道:“现在堂上读书。”
吕布大喜,遂跟童子而入。至中门,只见门上大书一联云:“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吕布正看间,忽闻吟咏之声,乃立于门侧窥之,见草堂之上,一少年拥炉抱膝,歌道:“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吕布待其歌罢,上草堂施礼道:“久慕先生,无缘拜会。今特冒风雪而来。得瞻道貌,实为万幸,”
那少年慌忙答礼道:“将军莫非温侯,欲见家兄否?”
吕布惊讶道:“先生又非卧龙耶?”
少年道:“某乃卧龙之弟诸葛均也。愚兄弟三人:长兄诸葛瑾,现在江东孙伯符处为幕宾;孔明乃二家兄。”
吕布道:“卧龙今在家否?”
诸葛均道:“昨为崔州平相约,出外闲游去矣。”
吕布再道:“何处闲游?”
诸葛均道:“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
吕布道:“直如此缘分浅薄,两番不遇大贤”
诸葛均道:“少坐献茶。”
文丑道:“那孔明既不在,请主公上马。”
吕布道:“我既到此间,如何无一语而回?”
文丑道:“风雪甚紧,不如早归。”
吕布道:“愿借纸笔作一书,留达令兄,以表吕布殷勤之意。”
诸葛均闻言,便就进房取出文房四宝。
吕布呵开冻笔,拂展云笺,书信一封,其后交与诸葛均,拜辞出门。
吕布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又早新春。乃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
高顺,文丑等人闻之不悦,遂一齐入谏吕布。
文丑道:“主公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
吕布笑答道:“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
文丑道:“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主公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
吕布叱道:“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高顺去。”
文丑闻言,急忙变色道:“我如何落后,自当一同前去”
吕布斥责道:“汝若同往,不可失礼。”
文丑连连应诺,却是惹得高顺暗自笑话。
于是吕布三人乘马引从者往隆中。离草庐半里之外,吕布便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问道:“令兄在庄否?”
诸葛均道:“昨暮方归,温侯今日可与相见。”言罢,飘然自去。
吕布道:“今番侥幸得见孔明矣”
文丑道:“此人无礼便引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