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二卷-中原逐鹿-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该地区多为岩石山地,山上极少草木及土层,构筑工事困难,但地形复杂,便于部队隐蔽集结和穿插。除临沂至蒙阴、新泰及蒙阴至沂水有少数公路外,其他地方道路狭窄,不利重装备部队运动。沂河、坟河等夏季前均可徒涉,是消灭重装备之国民党军的理想场所。
  华东野战军主力向莱芜、新泰、蒙阴以东地区转移后,国民党军果然乘机前进,至5 月10日进到莱芜、新泰、蒙阴。汤头一线。
  在蒋介石、白崇禧、陈诚看来,华东野战军,先后主动放弃出击那城、马头,放弃打击进犯临沂至蒙阴公路之敌,撤除对新泰的包围,又后退一步回师鲁中,是“攻势疲惫”、无奈溃避的表现。
  蒋介石依据所获情报认为,华东野战军主力已向蒙阴东北及淄川、博山撤退,而其中央社更是得意忘形,大肆宣扬什么“共军北窜”,“泰安以东地区无成股共军了”。
  于是,蒋介石决心“跟踪追剿”,并且授意白崇禧、陈诚下达密令,要顾祝同指挥的3 个兵团改变战法,将“稳扎稳打”改为“稳扎猛打”。由于作战方法上的变化,国民党密集靠拢的态势很快就要发生变化。
  坐镇徐州的顾祝同判断:华东野战军主力已经退据宫县。沂水、坦埠、南麻、淄博等地区,因而决定积极执行“跟踪追剿”的方针,迅速进击富县、沂水、悦庄、淄博之线。
  于是,命令第1 兵团主力进占坦埠、沂水之线;第2 兵团主力向博山。张店方向进攻;第3 兵团集结在新泰、蒙阴地区,待第1 、第2 兵团得手后,再向东进攻,以实现其在鲁中山区或在胶东地区与华东野战军主力决战的企图。
  国民党军第1 兵团司令汤恩伯则认为,华东野战军主力仍在蒙阴、新泰东北地区,第2 、7 、8 、9 各纵队仍在宫县、沂水、坦埠附近。
  接到顾祝同的进击命令后,他立即按照自己的判断,作出了如下具体部署:命令整编第74师、25师于5 月门日自垛庄、北桃墟地区北进,限于12日攻克坦埠。
  命令第7 军、整编第48师各以一部由葛沟、汤头地区继续向夏庄、苏村、界湖之线搜索,策应第74师等部的行动,主力集结在葛沟、汤头地区待机。
  命令整编第83师为兵团预备队,以一部向界湖、马牧池之线搜索,保证第74师的右侧安全,主力控制于青驼寺附近;整编第65师担任蒙阴城防,并掩护第25师之左侧安全。
  在这次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中,汤恩伯表现的尤为积极,对蒋介石最为卖力,争强好胜、邀功请赏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汤恩伯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很早就与蒋介石攀了同窗和同乡,当过黄埔军校教官,又受到其“义父”浙江省主席陈仪的提携,官运亨通,平步青云。
  这次进攻山东,蒋介石让他担任主攻,他更觉得春风得意,跃跃欲试,摆出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
  3 月初,汤恩伯曾在临沂誓师大会上,气壮如牛,口吐狂言,说什么:“本人同共产党打了20多年的交道了,专制其山大王战术。何谓山大王战术?你不打,他就跑出来捣乱觅食,一打就钻山沟。不久前他们在莱芜拣了便宜,并不说明他们有什么了不起,了不起的队伍是不会躲到山沟里去的。我汤恩伯可没有李仙洲的雅量,既不会手软,更没有便宜送给他们,要说奉送的话,有的只是一记铁拳,从而打掉陈毅的主力,把陈毅、粟裕这些山大王捉拿归案。”
  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在“送”便宜方面,汤恩伯比李仙洲要慷慨得多。就是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汤恩伯,拱手将国民党军中的王牌之王牌——第74师“送”给了华东野战军。
  5 月1 日,汤恩伯一改其稳扎稳打的战法,不待王敬久和欧震两个兵团统一行动,便指挥所属的8 个整编师向沂水、坦埠方向进击。
  当天,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便在左翼第25师、右翼第83师的配合下,疯狂地向坦埠扑来。当晚,第74师更是急切,脱离其左右邻,直向坦埠凶猛攻击前进,形成了孤军深人的态势。
  驱兵急进的第74师,是蒋介石特别倚重的“王牌军”,也是他发动反革命内战的主要资本之一。国民党军队有五大主力,分别是,在东北战场的新1 军、新6 军,在华东战场的新5 军、整编第11师和第74师。而这五大主力当中,第74师首屈一指,被认为是第一等主力中的第一个主力。
  追溯历史,第74师原由第74军整编而来。
  第74军本是打日本的产物。当时,“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国民党为对付日寇的肆虐,在汉口组建了一支新军,即第74军。蒋介石派他的贴身侍卫出身的俞济时任第一任军长。
  第74军刚刚组建,恰逢“八一三”淞沪抗战,在那场恶战中,该军官兵表现英勇,作战顽强,立了战功,不仅受到蒋介石嘉许,亦为舆论所赞扬。
  1939年7 月,俞济时被蒋介石任命为新5 军军长,这是国民党独一无二的机械化军,可见蒋对俞之器重,而当时的第74军51师师长王耀武则被提拔为该军第二任军长。
  也许是俞济时、王耀武深得蒋介石赏识的缘故,反正蒋对74军恩宠有加,另眼相看。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把第74军调往南京,驻扎孝陵卫,卫戍首都。由此“御林军”名声鹊起。
  在国民党“整军”中,第74军整编为第74师,下辖第sl、57、58旅,共3 万多人。当时,蒋介石透选这个王牌师的师长时,有好几个人艳羡不已跃跃欲试。其中的李天霞依仗钱大钧作后台,极力争夺这个位置。但在老长官俞济时。王耀武的拼力保举下,“悍将”张灵甫从中争宠得逞,得以出任该师师长。
  蒋介石自办黄埔军校起家后,竭力立军营私,为了把这支嫡系部队培养为“模范军”,训练为“精锐之师”,以加强自己的武装力量班底,在很长时间里,花了很大本钱,倾注了很多心血。
  这个部队,受过美国军事顾问团的特种训练,武器装备完全是美式的。美国特使马歇尔,曾亲自到这个部队检阅,并给了很多赞美之词。
  至于蒋介石,那自然是备加褒奖。在南京一次高级将领集会时,蒋介石亲口钦定第74师为国民党军队的“典型部队”,命令各部队的一切教育训练都要以第74师为标准。就连蒋夫人宋美龄,也亲自到74师讲话,代表“委座”慰勉。
  王耀武曾经既是吹捧又是炫耀地说:“中国军队中只有74师能战,是我亲手培养起来的”。李延年则在淮阴吹嘘“只要有10个74师,我们便可以统一全中国。”
  在一片天花乱坠、令人作呕的吹捧中,第74师昏了头脑,骄狂至极。因其担任过南京蒋家王朝的卫戍部队,便自诩为国民党蒋介石的“御林军”。该师师长张灵甫,曾骄狂地宣称:“有74师,就有国民党!”
  总之,对于第74师的种种吹捧,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致使第74师几乎处于颠狂的状态。
  在汤恩泊第1 兵团开进中,发生了一件说来难以置信的事情:当时,汤恩伯随其第25师北进,路上闻听第74师激流勇进,突出大部队较远,相距达20里左右。汤恩伯便急忙驱车追上第74师尾部,询问跑在后面的士兵:“谁叫你们跑这么快的?”
  士兵邱万才说:“我们师长张灵甫说了,谁跑在最前面,谁活捉了陈毅、粟裕,第一个把我们的军旗插上孟良崮的,士兵升排长,排长升营长,连长升团长。”
  一听此话,汤恩伯当即大声斥责:“胡来,当心你们丢了命。传我的命令,部队立即减速前进。”
  那位邱万才却爱答不理地说:“你是谁?是我们师长的副官吗?”
  汤恩伯顿时气得浑身发抖:“我,我是汤恩伯,是你们的司令。”
  邱万才不认那一套,竟回敬道:“好大的官呢!是我们的司令,我怎么没有见过?少啰嗦,没有师长的命令,谁说也等于零。”
  一时被噎得上不来气的汤恩伯,跳上车,对司机说:“我们回去,让他们吃枪子去吧!”
  这个在士兵眼里比兵团司令还大的师长,何许人也?
  此人就是张灵甫,人称“跛脚将军”。据传,他在抗战期间,“高安之役,折一腿,后虽在港就医,终成残跛”,故得其名。
  张灵甫生于“家道殷厚”的“西安望族”,身材魁梧,个性强暴,崇拜拿破仑、希特勒。他先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第4 期,后又受训于“陆大”甲级将官班。
  抗战期间,蒋介石以其作战有功,一再提升,几乎年年晋级受奖,由团长而旅长,由旅长而副师长、师长,由师长而副军长、军长,曾被蒋介石誉为“模范军人”。湘西会战,获得美国金质自由勋章。
  在国民党编纂的人物传记里,对少年张灵南是这样评价的:灵甫幼时嬉游,多习战阵,自任指挥,援以坐卧进退之方,辄能中矩,人学就读,成绩冠同曹。民国初年,肄业长安中学,感于军阀割据列强环伺,每值校中集会,辄慨陈词,忧时奋之心,溢于言表,闻者动容,为长安学生爱国运动之中坚。
  说起张灵甫,还真有些故事。
  1934年,胡宗南任国民党陆军第1 师师长,奉蒋介石之命令,率部从湖北黄破追击红四方面军。当时,张灵甫任该师5 团3 营营长,后被提升为独立旅1 团中校团长。
  红军到达陕北后,胡宗南奉命“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张灵甫率部追击红一方面军至甘肃朗县,从马上摔下,跌伤了腿,将部队交给副团长指挥,自己回西安养伤。
  住西安期间,张灵市怀疑其妻有外遇,一天醋性大发,拔枪击其妻头部,将她送上黄泉路。女方娘家愤然向法院上告,但官官相护的法院压着不办。后来,在各界群众的强烈呼吁下,由西安妇女协会出面干预,女方娘家再次写出状子,经张学良夫人于风至转给南京宋美龄,从而惊动了蒋介石,即电令胡宗南,将张解往南京监禁法办。
  胡宗南视张灵市为心腹爱将,但无奈老蒋发话,只得抓人。但既没绑,也没派人送,而是由张灵甫独自到南京去。
  张灵甫一路经过洛阳、郑州等地,因带的路费少,走了不到一半路程就囊空如洗。无奈,急中生智,自用擅长,以卖字来换饭吃。
  到南京后,张灵甫求见蒋介石,遭拒绝,便进了“模范监狱”。当然,这个立过战功的团长,成了“特殊犯人”,还享有一定待遇。被关一年多时间,蒋介石一直没有让人审理。
  “七七”事变后,急需用兵,南京国民政府下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服牢役,戴罪立功,并保留原来军衔。
  王耀武便乘机写信,为张灵甫向蒋介石求情:“现在抗战需要干部,莫不如让他出来戴罪立功。”
  获准释放后,张返回第74军引师的王耀武手下任上校候差员,并将原名“张钟灵”改为“张灵甫”。
  “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张灵甫即被委任为74军sl师153 旅305 团团长,随王耀武开赴前线。
  战斗中,张灵甫虽左臂负重伤,仍裹伤指挥,左右劝其渡江就医,他却引言:“昔项王兵败势蹙,犹不愿渡乌江,余宁忍辱渡长江乎?”以明其“当与敌决生死以践誓言”之态。
  张灵甫后来又多次参加会战,斩获甚多。1946年4 月,张灵甫以整编第74师师长之身兼首都警备司令之职,成为戍守京都之重将,“深得中枢倚重”,一时炙手可热,权倾一时。
  全面内战开始后,张灵甫由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李延年指挥,率整编第74师向苏北新四军进攻,连克几城,后又率部进犯涟水。
  这时,张灵甫更加不可一世,以为新四军不堪一击。他向蒋介石夸下海口:“校长,把新四军交给本学生吧,有我74师,就无新四军的葬身之地。”
  1946年8 月,张灵甫由南京调往苏北,走上进攻华东解放区的最前线。他对左右反复讲述蒋介石的话:“一年之内不消灭共产党,死无葬身之地”,以示其与人民誓不两立的反动立场和“雄心壮志”。
  5 月13日,伴随着“鲁境国军势如破竹”的一片鼓噪声,张灵甫命令由重山、艾山间渡过江河的第74师,连夜做好继续进犯的准备,妄图于14日一举攻占坦埠。
  这次北犯鲁中,他竟认为在“山东战局全部改观”之日,正是他邀功受赏之时,决心“一鼓作气,攻下沂蒙要地,为山东之部队做出样子”。此时的张灵甫完全沉醉在蒙受主子“重赏厚赐”的幻梦之中。
  华东野战军主力主动东移后,陈毅、粟裕曾经考虑:如国民党军放胆开进,即适时集中主力择其一路歼击之;如国民党军仍密集靠拢,龟步不前,则拟再退一步,以攻取潍县为饵,诱歼援敌。
  5 月10日,汤恩伯兵团的第7 军和整编第48师从河阳出动,先头占了苗家区、界湖,有续犯沂水模样。该敌位于敌之右翼,比较暴露,陈粟打算首先歼灭该敌,并视机打援。
  同时,陈粟也认为,国民党军整编第48师,是桂系部队,打仗很狡猾,又较顽强,和他们作战要拼消耗,很难有俘获,不是理想的歼击对象。
  作战命令下达后,粟裕一面派专人给部队调配充足的弹药,打算以强大的火力保障攻击部队歼灭该部;一面继续密切注视着敌情的细微变化,寻找更合适的战机。
  这时,陈粟决心:以第2 、第7 、第8 纵队求歼整编第48师于沂水、苏村之间地区;以第1 、第4 、第9 纵队位于坦埠、朴里、埠前庄地区隐蔽待机,歼灭可能由蒙阴等地东援之国民党军;以第3 、第10纵队在莱芜、博山之间地区采取宽大正面运动防御,相机歼来北犯之敌;特种兵纵队隐蔽集结在东里店、刁村之间地区待命。
  华东野战军在准备歼灭第7 军、整编第48师的同时,严密监视着整个战场国民党军情况的变化。
  11日,国民党军第二兵团各部开始北进。当日,整编第74师进占盘龙山庄、新兴、葛墟、圈里,左路整编第25师占领黄斗顶山、杨家林,右路整编第83师一部进至孤山以南地区,第7 军一部继续向沂水方向进犯。
  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由垛庄经孟良崮西麓,向坦埠南之杨家寨、孤山华东野战军第9 纵队进攻。
  国民党军的这一行动,引起陈粟的高度重视和警觉,究竟是局部行动,还是新的全线进攻?当即,粟裕通知各有关情报单位,日夜密切注意搜集。研究敌人的行动部署。
  当晚,陈粟从密息材料中获得了敌汤恩伯兵团的具体作战部署,详细侦获其已命令以整编第74师为中心,第25师、第83师分别为其左右翼,又以第65师保障第25师翼侧,第7 军的第48师保障第83师翼侧,限于14日攻占坦埠。
  同时,陈粟又查明王敬久兵团的第5 军,欧震兵团的第11师等部,已由莱芜、新泰出动。
  同日,中央军委也向陈票通报了国民党军的上述动态。
  粟裕以敏锐的眼光发现,歼灭敌人一部的战机即将来临。
  晚上,华野司令部的其他人员都吃过晚饭了,但谁也不敢来劝粟裕用餐。因为陈毅有一个明确的规定:“粟总在地图前构思歼敌方案时,任何人不准打扰!”
  面对战场形势的这一急剧变化,粟裕经过冷静的思索,认为尽管敌军行动尚未完全明朗,但是,据现掌握的情况已可判断敌人已决定发动全线进攻。
  粟裕意识到,国民党军的部署,显然是以整编第74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两翼和后续强大兵团掩护下,实施中央突破。他们把中央突破的矛头直指坦埠,因为敌人已经侦知坦埠是我指挥部所在地,并已派飞机进行过轰炸。
  粟裕所联想到的飞机轰炸,指的是:5 月10日那天,华野总部所在地坦埠,突然遭到一批10架左右的国民党飞机编队的轰炸。
  坦埠是位于蒙阴和沂水之间的一座不大的山区集镇,怎么会成为敌空军大规模袭击的目标呢?
  原来,有个被我俘虏的国民党第83师的排长,当把他押送到坦埠时,他听到通信员询问“总部在哪儿?”看到庄上架设的许多天线,就判明这里一定是华野的指挥机关。当他逃到垛庄之后,立即向驻在那里的第74师作了报告。这一来,张灵甫部队的地面攻击目标,国民党飞机的空中轰炸目标,便都很快指向了坦埠。
  国民党军的空袭并没有能打破华野指挥中心的镇静。尽管敌机的第一颗炸弹就命中了华野司令部的作战室,但机关人员和驻地群众早已掩蔽到野外,只有一些房子,几头牲口,被炸坏炸伤。
  但这一情况引起了粟裕的注意与思考。后来的事实证明,粟裕的分析判断是完全正确的。
  粟裕眼光如此敏锐,对战场上情况的瞬息变化洞若观火。见微知著,捕捉战机那样及时准确,是他长年勤于思考和经验丰富的结果。
  粟裕作为一代名将,在人民军队的革命战争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华东地区战史没有粟裕便不能成章。然而,在蒋介石挑起全面内战之前,粟裕这个名字还远没有达到让国民党军队闻之色变的地步。
  粟裕1907年8 月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枫木树脚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门岁便摆脱了旧家庭的束缚,逃跑到百里以外的地方求学。由于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主义青年团,“马日事变”后,受反动当局通缉。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叶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24师,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粟裕身经百战,6 次负伤。一份资料说,“从1938年到1943年,粟裕领导的新四军第豆师坚持大江南北抗战,战斗5000多次,毙、伤、俘日伪军10万人以上”。
  当过新四军政治委员的刘少奇曾说,粟裕领导的新四军第一师“在抗战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在我全军中以第一师部队作战最多,战果最大”。
  随着解放战争的发展,粟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解放战争初期苏中战役中的“七战七捷”,就可以说明粟裕高超的战役指挥艺术。
  陈毅对粟裕的军事指挥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曾说:“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纪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好”。并几次讲“粟裕可算为理论与实践兼优的人,战役指挥很高明,他长期在实际战争中锻炼,华东军事指挥主要靠他”。
  此时,已是夜里10点多钟了。久久站立在挂图前的粟裕,经过深思熟虑后,顾不上吃饭,急急向陈毅住处走去。
  面对“闯”进门来的粟裕,陈毅笑了。一面请粟裕坐下,一面乐呵呵地说:“看来我们粟总已有锦囊妙计了!”
  粟裕开门见山、胸有成竹地说:“军长,敌整编74师已经形成孤军深人之势,我想以猛虎掏心的办法,从敌战斗队形中央楔人,切断第74师与其友邻的联系,将其干净、全部地消灭掉”!
  “要得,说说看。”陈毅更兴奋了。
  粟裕端起桌上茶杯,猛喝了两口,随手抹了一下嘴巴,就流水似的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依我看,现在敌人已经开始了全线进攻,他们对我们采取的是中央突破战法,一是企图一举击中我指挥中心,陷我军于混乱与四面包围之中,便于其聚而歼之;二是敌人估计也许我不敢迎战,那就将我逼压到胶东或赶过黄河。我认为这一形势恰恰为我带来了有利的战机,因为在这以前,敌人密集靠拢,行动谨慎,一打就缩,战机很难捕捉。现在,他们既然已经开始全线进攻,并实施中央突破,我们就应立即改变先打他们第7 军和第48师的计划,以反突破来对付敌人的突破,也就是迅速就近调集几个强有力的纵队,以“猛虎掏心”的办法,从敌人的战斗队形的中央楔进去,切断对我威胁最大的中路先锋敌第74师与其友邻的联系,并坚决地消灭这个国民党军的王牌。
  墙上挂钟的时针已经快指向1 点,粟裕的话好像仍未倒完,陈毅的询问、插话、补充也越来越多,到后来就成他们二人的讨论、研究。
  粟裕于80年代在他的(粟裕战争回忆录)中,谈到当时定下歼灭第74师决心的依据时,写下了这样的文字:第一,歼灭第74师,可立即挫败敌人的这次作战行动,迅速改变战场态势,获得最有利的战役效果;若仍打敌第7 军和第48师,敌人很可能置该部于不顾,继续对我实施中央突破,反使我陷于两面作战之困境。整编第74师是蒋介石手中的“王牌”,它全部美械装备,经过美国军官训练,具有相当的指挥、战术、技术水平,是蒋介石嫡系中的精锐之师,曾被誉为“荣誉军”、“御林军”,把它歼灭了,将给敌人实力上、精神上以最沉重的打击,将宣示我既能歼灭第74师,还有什么敌人不能消灭呢?而且敌第74师是我军的死敌,解放战争以来,敌军对我华东的数次进攻,常常以第74师打头阵,曾先后抢占我淮阴和涟水,我军亦多次寻歼该敌,均因未遇有利战机而未能得手,此次如能将该师歼灭,对我军指战员必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第二,先打较为薄弱之敌或翼侧、孤立之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