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无限神戒-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知道,但是我就想试试。”李志颖说话道,“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意思就是说,只要懂得调养好身体,寿命就可以不停地加长。
在理论上面,长生不死那还是可行的。
“说得真好。”蔡琰说话道,“夫君,最近有不少流民不停地往我们冀州涌动呢,你一直收留,财政压力一定很大吧?”
“当然。”李志颖点了点头道,“不过这不算什么,因为商业开始发展,我的税收也增加了不少。”
大婚已经办完了,接下来是考虑出征的时候了。
北方的幽州,公孙瓒还没有对刘虞下手,李老板没有收拾他的理由。
东方的青州,现在还是黄巾余孽肆无忌惮的捣乱着,这可以提前收拾下来。
等将并州、冀州、青州都拿下来了,那幽州基本上也都在李志颖势力的包围范围内了,拿下的难度并不是很大。
在李志颖正打算出征的事情时,一个人的到来,让李志颖暂停了步伐。
这个人年约三十五六,身高八尺五寸,面目雄毅,一脸傲然,甚是桀骜,正是大将鞠义。
鞠义乃平原鞠谭之后,其子避难到西凉,世为金城著姓。鞠义年少之时便喜欢弓马战事。喜欢交接羌中豪帅,晓习羌斗,鞠义统率的宗族部曲以骁锐善战著称于世。
后来黄巾暴乱,皇甫嵩担任左中郎将征讨黄巾。在凉州招募精勇之士,鞠义便带着宗族部曲一千余人加入,跟随皇甫嵩在冀州讨伐黄巾,屡立战功。
皇甫嵩后来离开冀州,鞠义却回到平原。将鞠家立起来,然后又归在冀州刺史贾琮帐下,担任冀州兵曹。
演义中为了美化赵云,说鞠义是被赵云枪挑的,其实赵云根本没机会和鞠义打照面。
初平二年,麹义叛韩馥,并击败其追兵,联结袁绍协迫韩馥,遂使袁绍领冀州牧。
南匈奴单于劫张杨以叛,袁绍使麹义追于邺南。击破之。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曾经打得乌桓和鲜卑狼狈不堪,又大破青州黄巾三十余万,声势浩大,不可一世,公孙瓒领大军南下打袁绍时,冀州的官吏望风而降,袁绍亦没有取胜的把握,就在界桥之战,鞠义以八百先登弩兵大破公孙瓒,遂改变了公孙瓒和袁绍的力量对比。
公孙瓒杀刘虞。袁绍遣麹义及虞子刘和、从事鲜于辅合兵共攻瓒,破之于鲍丘。
后来袁绍认为麹义恃功骄恣,将他以议事为名召至中军诱杀,并兼并其部下。
从这里可以看出。麴义是一个人才。
不过人才都有毛病,比如麴义为人刚烈、孤傲,不懂进退之节,不谙从政之道,更不会阿谀逢迎,很容易得罪人。若是上位者心胸不够宽广,哪怕了解他,那也会有一种杀了他的想法。
正如朋友相处,有时候都会想收拾对方一样,这其实很正常的。
不用说袁绍此人外宽而内忌,虽然看上去一付礼贤下士的样子,实则性情沉猜,果于杀戮,对麴义这样功高盖世、文武双全而又不会附迎的下属自然不会放心,因此找个借口将其杀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李志颖对于这样的大将,却没有什么担心他的谋反的想法。
此时此刻,他李志颖乃是天下第一猛将,这已经是公认的,所以武将在他前面,天生要低个头。
另外对于军队,李志颖的掌控是非常严格的。
所有的军队将领被教育的时候,并不是效忠于将军,而是他李志颖!
这一点,李志颖完全模仿请莫明初时期的袁世凯。
袁世凯这个人虽然当皇帝的时间很短暂,但是能当上皇帝,那本身其实已经说明了一切。一个强者的手段不去模仿,一个人成功之路时用的手段不学来,那就是犯傻、犯二!
当今时代,要求别人忠诚是很正当的事情,李志颖要他们效忠,这完全没有问题,若是有将领不满,那就不忠心,李老板一顿收拾是难免。
在这种情况下,李志颖自然敢收麴义。
看到吕布上前主动拱手道:“久仰麴义将军大名,金城鞠(‘麴’同‘鞠’)家世代骁将,鞠将军更是青出于蓝,跟随皇甫中郎大破黄巾,骁勇冠于冀州,吕布今日一见,足慰平生。”
鞠义摆着架子,主要是担心吕布因他不是嫡系,怕不肯善待他,见吕布态度如此赤诚,他也不好再端着架子,忙滚鞍下马,俯身下拜:“末将久闻将军骁勇冠并州的大名,将军在联军之中力压诸侯,末将更是佩服。”
“不知鞠将军可有表字?”李志颖记得历史上根本没有记载鞠义的表字,但看他地位挺高的,应该有字。
“末将表字辅仁。”鞠义恭敬道,李志颖了解这种恃才傲物的人的性格,他们在礼节上通常都是被动还恩式,若是他们认可的有才能的人主动对他们施礼,他会对那个人更加尊敬,所谓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以义辅仁,鞠将军这个表字起得真好!”李志颖赞叹道,这其实就是客气话了。
“末将的表字乃是皇甫将军给我起得。”鞠义向皇甫嵩所在方向拱了拱手。
“我亦仰慕皇甫将军之仁义忠勇之风,现今能与他共同辅佐天子,实乃吕布的福分。”李志颖客套道。
两人交流了一阵子以后,麴义说话道,“将军,我听闻你欲整顿兵马前往青州,可有此事?”
“不错。”李志颖点了点头,“青州黄巾贼乱,我若不去收拾一番。那里的百姓只怕一直不能脱离苦海,身为大汉将军,自然要守护大汉百姓的安宁。”
“将军忠心耿耿,天地可鉴。不过。将军如果收拾世家的话,会更好一些。”麴义说话道,“收拾青州,耗费财力,还会将这冀州和并州好不容易得来的大局面破坏了。得失对比的话,可能是得不偿失?”
“嗯?”李志颖闻言,神色顿时认真了起来,这麴义是话里有话啊。
看了看麴义,见他神色坦诚,竟然没有丝毫躲闪,李志颖就有些诧异:“你们鞠家不是平原郡的世家土豪吗,怎么会说这种话?”
“将军有所不知,我祖鞠谭乃哀帝年间的尚书令,哀帝建平三年。在东平王刘云的封地内,瓠山中间,有大石转侧立,高九尺六寸,移原址一丈,远近传为异闻,哗动一时。东平王以为那不是吉兆,便在宫内仿瓠山形状造一土山,上立石像,插上黄草。以便随时祈祷。此事被光禄大夫息夫躬、孙宠知道后,便借此发生事端,以图封侯,于是二人一起向哀帝上书说刘云宫中立石。祗毁朝廷,欲求非望,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哀帝于是下旨废刘云为庶人。当时,我祖尚书令鞠谭、廷尉梁相、仆射宗伯凤三人急忙联名上奏‘因未见确实,应委公卿复讯。’哀帝大怒。下旨斥责我祖为‘不知嫉恶讨贼,意存观望,罪与相等’,遂一并削职为民。我祖为避此大难,遂举家迁逃到凉州西平,此后数百年间,我鞠家在西平、金城繁衍,渐为当地豪族,奈何祖辈数代皆对平原故里念念不忘,嘱托我等要在平原重振家声。”
鞠义说到这里,不禁长叹一声:“我跟随皇甫老将军来冀州平定黄巾之乱,便有乘此功绩在平原立家,怎奈冀州这一带世家林立,盘根错节,我家从外地重返故里,时隔百年,一切早被其他世家瓜分,我虽有数千兵马,亦不敢大动干戈,只能寄希望冀州之主能援于我,怎奈原先的冀州刺史贾琮志大才疏,敌不过世家,积劳成疾,病死任上,我被世家子弟排挤,郁郁不得志。
“这次前来找将军,便是希望将军在冀州援于我,助我在平原建立家业。”鞠义说到这里,俯身下拜:“鞠义愿奉吕布为主公,终此一生,忠诚效死,永不背叛。”
“辅仁真乃良将!”李志颖赶紧把鞠义搀扶起来,心情非常满意,“有你在,我扫平黄巾残党,讨伐乌桓鲜卑等蛮族指日可待了。”
这麴义的情况,与他看过的一本小说非常的相似。
不过既然有了这么一个将领在,这对他李志颖未来扫平天下是有不小帮助的,他当然要收下。
麴义一听李志颖这话,当即说话道:“将军其实并不忙着对其他地方动物,整个冀州世家,约有一百家,平均每一个县有一到两家,每家私兵多则数千,少则数百,折合起来有十余万。”
十余万,这不少了!
李志颖现在的士兵也才发展到十万人罢了,若是他去青州打战,这后方乱一下想,后果不堪设想。
麴义看李志颖神色严肃,当即说话道:“这十余万,是训练有数的士兵!若是世家意图谋反,对抗主公,依照他们现在蓄积的家奴、佃户的数量,他们可以拉起不下三十多万的兵马,每家每户多则上万,少则数千。而且这些世家大多盘根交错,同气连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十分难缠。主公若是能够把冀州这些世家给平定了,天下亦不难平定,所以我觉得主公应该先平定世家,再对外用兵,至少如此一来,不会有后顾之忧。”
麴义就是这种人,一旦决定效忠谁,他有什么话就说。
这种性子比较刚烈的人,做事情就这么直接干脆,甚至敢跟主公说“攘外必先安内”这种道理。
不过,李志颖并不会因此生气。
“本来这也不算什么,我也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以帮助主公的地方,毕竟世家不乱,可以维持眼前的情况那是好的。”麴义接下来,给李志颖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可是我听到一些消息,最近袁家的袁绍联系了冀州不少世家,他似乎有意入主冀州……”
PS:感谢订阅,祝您生活愉快。
第八百七十二章袁绍图谋,设计之初
袁家,竟然将这个家族给忘了。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布遍天下,到处都能拉到支持的人。
李志颖在冀州的话,因为他武勇非凡,那自然没什么事情,一旦他离开,他可以肯定,自己的老巢有很大的概率被对方给端了,到时候……那损失可就惨重了!
“辅仁,你这消息,来得真及时!”李志颖神色严肃道,“这个消息,也非常的重要。”
“末将以为,这其实也是一个机会。”麴义朝李志颖说话道,“若是是能够让那些世家联合起来反叛,主公将他等一举成擒,从此冀州永固,主公再无风险,那青州也可以徐徐图之。”
“你的想法很好。”李志颖点了点头,“可有其他良策?”
“主公只需要假装出征即可。”麴义说话道,“再绕道袁绍必经之路,给与致命一击。袁绍一死,这冀州世家群龙无首,最终只要主公分化拉拢,溃败就是必然。”
杀袁绍?
这个事情,李老板还真没想过。
可是这个建议很好,李志颖心动了。
袁绍一死,袁家四世三公的威名也就散了大半,这天下收拾起来就更加容易了。
“此外,我有一人要推荐给主公。”麴义朝李志颖说话道,“此乃我好友朱灵,有他在,主公今后无论出征还是守城,都会变得很容易。”
朱灵?
李志颖闻言,有些不解。
这个时候,他的脑海之中,神戒系统面板已经开始反馈相关的信息出来:
朱灵(生卒年不详),字文博,冀州清河国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官至后将军,封为高唐侯,谥号威侯。初为袁绍部将,后归顺曹操。随曹操征伐四方,屡建战功。
朱灵初为袁绍部将,清河人季雍以鄃城背叛袁绍而投降公孙瓒,公孙瓒派遣兵将到鄃城助季雍守城。袁绍命朱灵前往攻打。但朱灵的家人都在城中,公孙瓒便将朱灵的母亲、弟弟绑在城上,以此来诱降朱灵。朱灵望着城哭泣说:“大丈夫一出身为人效力,岂会再顾全家室呢!”于是力战攻陷鄃城,生擒季雍。然而朱灵一家都被杀害。
曹操征讨陶谦时,袁绍派朱灵统率三个营援助曹操,作战有功。袁绍所派来的那些大将大多要被送回。朱灵说:“我阅人很多,没有像曹公这样办事的,这真是明主啊!现在已碰上了真的明主,还要投奔谁呢?”便留下来不再离开,他所带的将士都仰慕曹操,全跟着朱灵留下了。
建安四年,僭号的袁术走投无路,将帝号归于袁绍。想投奔袁绍长子时任青州刺史的袁谭。袁术便欲从下邳北过,曹操派遣刘备、朱灵、路招截住去路,袁术不得过,在途中病死。
建安九年,曹操平定冀州后,任命遣朱灵带领新兵五千人、战马千匹守卫许南。
曹操警戒朱灵道:“冀州的新兵,数次承受宽容和缓的训练,军纪涣散,如今暂时见到整齐,他们心中仍旧怏怏不乐。你素有威严的名声。再加上以道宽宥他们,不然会发生变故。”
朱灵于是到了阳翟,中郎将程昂等果然谋反,朱灵立即将程昂斩杀。写信把这件事报告曹操。
曹操作书说:“军队之所以危险,是因为对外作战的时侯,国家有内奸。昔日邓率分光武帝军队西行之时,被宗歆、冯愔进谗所难,之后只有二十四人回洛阳,邓禹难道是因为战争而损失吗?你的书信虽恳切。但多陈说过错,事实也不一定像你所说的。”
可以说朱灵是给曹操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不过朱灵因为是袁绍的人,所以曹操对他非常忌惮,经常恼恨朱灵,欲夺其兵权。曹操因为于禁有威重,遣于禁引数十骑,赍令书,往朱灵营夺其军,朱灵及其部众无人敢动。曹操让朱灵为于禁部下,众皆震服。
朱灵这个人,名声不是很大,但是李志颖觉得是有本事有真才实学的人,实际上朱灵这个人,并不下于徐晃这种级别的将领!
李志颖看完神戒的介绍以后,便说话道:“朱灵何在,请来见我。”
“就在外面。”麴义说话道,“正在等候将军传召。”
李志颖闻言,顿时非常满意:“辅仁,你真不错,自己来了,还给我送来一位人才,这很好,今后如果有什么人才,你尽管推荐给我,我给你记一功!”
麴义闻言,心中有些震动。
传闻李志颖求才若渴,他一直以为那不过是宣传的言语,现在看来,这传言完全是真的。
片刻后,朱灵就进来了,他看上去二十四五岁年纪,长相古朴,表情淡然。
看到李志颖的时候,朱灵就行礼道:“传闻将军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乃是战场之王,今日朱灵总算见到了。”
“嗯?”李志颖微微愣了一下,然后笑了起来。
朱灵也不是完全不懂的变通的人,这人方正,也会一些必要的圆滑。这样子挺好的,至少这样的人做事情,不会给太磕碜人。
“看你身骨矫健,必定也是一员好手。”李志颖笑着说道,“麴义向我推荐了你,我吕布也一直觉得自己看人很准,你不似一个平凡之人,可愿意为我效力?”
“朱灵拜见主公。”朱灵闻言,当即朝李志颖拜倒,“将军在冀州所做的一切,朱灵都曾知道,本想早泄投靠将军,但总觉得自己本领低微,听闻将军欲出征青州,朱灵觉得自己或许能够出力,就来投靠将军。”
“哈哈,朱灵将军请起。”李志颖笑着说道,“今日我能得两位人才,实乃大喜之事情,真应该庆祝一番。”
李志颖话音落下,就命人准备酒菜。
麴义和朱灵都没想到李志颖竟然会这么重视他们,一时间也是惊喜莫名。
他们有一身本事,就是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好的主公,如此他们才好将自己的一身所学发挥出来。
若是找个识人不明的,一辈子被雪藏,那就是对他们才华的侮辱,让他们的才艺彻底的埋没了。
“麴义,我对你有所了解,你麴家很擅长破骑兵。”李志颖笑着说道,“我可以考虑给你单独设立一军,未来征讨胡人,绝对是神兵利器。朱灵将军,你也可以谈谈你所擅长的事情,在我吕布这里,只要是人才,就不能被埋没,便应该在战场上面发挥特长,建功立业,名留青史!”
一一
一一
【特别说明】:避免大家担心三国写太长,这里声明下:作者风格不会崩,不会因为主角占据优势了,就给敌人开外挂,强行不合理的提升敌人势力,让国家统一时间延长。这么说可能会让一些三国小说作者不爽,但主角有那么多的优势,然后努力随随便便就打水漂了,这太假了。
PS:感谢订阅,祝您生活愉快。
第八百七十三章算死袁绍,冀州动荡
麴义和朱灵听了这话,惊喜莫名。
名留青史,谁不想如此?
两人当即又对李志颖一番表中心,各种话就不必多说了。
李志颖的手中没有多少可用之人,除了高顺、张辽、典韦以外,他手中的人太少了。
现在麴义和朱灵的加入,对他来说无疑是很有好处的。
麴义可以成立先登死士军团,突击能战,决定战场的局势。
在三国里面,先登死士与高顺的陷阵营几乎一样媲美,战绩惊人,自然是要发展的。
朱灵,则是全能类型武将,独当一面不太行,远远不如张辽这样可以撑得起一个大地区的,但作为第三梯队的将领,他是其中佼佼者了,在各大战场上面,都能发挥重要的效果。
同时,在各种局部战场上面,朱灵可以表现得非常好,他没有特别专长的,可是因为什么都会,所以他在很多地方都吃得开,这种人不出彩,但很有用,能够为军事添砖加瓦,更适合作为军校老师,对军官进行培训。
朱灵和麴义的投靠,其实也证明了李志颖渐渐地得到了认可。
娶妻蔡琰的效果,慢慢展露出来了。
李志颖发现来招贤馆的人多了,虽然很多都是寒士,但也有一些士族踪影。
来投靠的没有什么大才,但是一个个人才到来,却是稳定一方统治的真正力量,至少为李志颖的政务畅通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没有他们,很多东西都将无法运行下去。
在古代这种环境,大儒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李志颖的估计,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就算是董卓、曹操那样的人,面对大儒也不敢轻易得罪了,甚至愤怒莫名也没有下手杀人了,因为这影响力太大了。
因为是大儒女婿,所以李志颖算是半个士族了。
李志颖的后代,有大儒的血统。更会被人接受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李志颖算死袁绍,可以肯定不会引起士族太大的波澜。
相反。若是一个平民军官打死袁绍,这个军官到了哪里都不会被欢迎,甚至会被人搞死。
这似检“举揭发有功,但背主家奴不违法还是要死”,主要的目的就是在于士族官老爷们维护自己阶级的统治地位。压根就不是道德因素。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是一件事情,有的人可以算大义灭亲获取名望,有的人分明有功劳,还要背负叛逆耻辱死去。
在三国,很多事情的评价出现巨大的反差的根本原因就一个:出生!
“天地凶险,幸好我有几分基础。”李志颖看着地图,轻声念道,“希望本次作战,可以顺利一些。”
“夫君,你去青州。定然会很危险吧?”甄姜说话道,“我父亲已经请人去买藤甲数套,月后一定会到。”
“辛苦岳父大人了。”李志颖闻言,顿时说话道,“你且放心,此次出征,不会有太多的危险。”
整个冀州,都知道李志颖要征讨青州了。
无数士兵,正在调动。
可是大家却不知道,这次前往青州的路上。就会拐弯,半路截杀袁绍,然后杀回冀州,剿灭各大起事的世家。
中间。有很多忠诚李志颖的人会死!
尽管李志颖不愿意,但却不得不这么做。
没有清理世家这个定时炸弹,后续他打天下就不可能会有安稳的后方。
想起历史上袁绍占领冀州的事情,李志颖忽然觉得命运这东西很有趣,袁绍竟然再度来了。
不过就算如此,那他李志颖也断然不会畏惧。
命运如此也罢了。但不可能是绝对不能修改的,只要突破了,就是一种超脱。
超脱积累多了,就真正大超脱了。
六月,热天。
李志颖已经起兵征讨青州了,青州,黑山军,已经与镇北军有过几次交战,然而规模并不是很大。
不过精锐就是精锐,打战的时候,几乎没有折损,而黑山军的活动范围明显变小了。
实际上,镇北军精锐并未在这里。
在冀州境内,李志颖已经带着队伍,来到一处适合埋伏的地方了。
袁绍出现了,袁绍也发了反叛的信号!
看到袁绍的大旗,李志颖的嘴角,挂起了冷笑。
“主公。”田丰来到李志颖身边,“袁绍已经放出信号,冀州内立马会乱起来了,我们回军快一点,应该能少死一些人。”
“我知道。”李志颖点了点头,“我忽然很期待那些叛乱世家出来迎接的时候,发现他们迎接不是袁绍而是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触。”
“田丰也是如此。”田丰笑着说道,然后又有些悲伤,“倒是可惜了一些被乱党伤害的人了。”
“嗯。”李志颖点了点头,“是有一些可惜,但有时候想要稳定后方,总归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为他们立碑,给他们家人最好的优待,让他们在未来享受祭祀。”
田丰闻言,微微一愣。
为忠魂立碑?享受生人的祭祀。
若如此,那些忠魂也不枉此生了。
自古以来,可没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待遇!
再说袁绍,带着士兵行走,一路极为顺利。
“可笑那吕布,还想征讨青州。”到了峡谷的时候,袁绍冷笑了起来,“等我袁绍入驻以后,他就会知道他不过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武夫罢了。”
“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