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鳞开-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像朱慈烺这样的实用主义者在大明并非主流。崇祯帝早就颁诏:张献忠罪在不赦,其他人倒是可以赦免的。
    如果现在说要与西贼媾和,赦免张献忠。政治上势必会陷入被动。
    吴玫较⒅螅阑侍用挥兴较滦砼担芩闼闪丝谄K阑侍拥囊馑迹绻髟艄樗常孟滤拇ň涂梢猿沟孜茸∏亓胍阅希柙诤愕牡谝簧降厥湍艽雍褐姓箍垂ァ�
    然而要想朝廷公开赦免张献忠,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
    “即便西贼戴罪立功。张献忠也未必能赦免。”蒋德璟为难道:“凤阳之变,实在是迈不过去的门槛。”
    “如果他擒杀了李自成呢?”孙传庭试探道:“李贼玷辱国宝,可不比张献忠罪轻。”
    蒋德璟眉头更是皱在一起,道:“这两人没一个能得赦的。”
    “二人都不能得免。”吴参弈我⊥返溃骸叭欢盏钕鹿浪悖氤沟灼蕉ㄋ拇ǎ倍檬虼缶N纸伞H羰钦畔字摇⒗钭猿煽辖担灰逋蛑诰湍芗右允毡啵欢嘤谝怀伞8鹚凳∠碌拿窳Α⑽锪Α⒉屏ΑN蘼墼趺纯矗际鞘战滴稀!�
    “老先生大人如何看?”吴适赘ɡ钣鲋�
    李遇知仿佛才睡醒一般,喝了口茶。方才道:“殿下问的只是朝堂上能否有转圜余地,咱们拘于资质。实在想不到也无可奈何。”
    三人听了都有些轻松,但这几位大明顶尖的人物,又不甘心就此放弃。
    李遇知又道:“不妨问问殿下,拿天下孝道来换四川一省,是否上算,想必殿下是能做出这个取舍的。”见众人不语,李遇知这才拿出了首辅的架势,道:“《税法草案》修订稿还要尽快呈给殿下,再有,这东虏送来的国书,咱们也得尽快送去太原。”
    崇祯十八年四月二十九,一队东虏使者在明军的押送之下进了济南城。除了所谓的“正使”是满洲镶白旗人,其他都是投降的汉官。这种配置足以说明多尔衮心存猜疑,不敢派出真正的心腹来冒险。
    多尔衮在“国书”中再次强调了大清入关乃是为大明讨贼平乱,绝无半点非分之想。如果说之前多尔衮还在“国书”中要犬吠几句,抱怨大明不识好人心,那么这回的“国书”中已经是充满了哀怜,再没半点张狂之色。
    “九酋书信中,无非就是开运河换百姓。”蒋德璟道:“可呈御览?”
    蒋德璟还是牢牢抱着忠君的原则,虽然知道皇太子主事,但还是认为应该由皇帝拿主意。尤其是《税法》问题上,他与皇太子有着明显的分歧,难免与皇帝更贴近了几分。
    其他三位阁老直接忽视了进呈御览的话题。孙传庭道:“运河一开,百姓未必得救,东虏却肯定是得救了。”
    “现在东虏骑虎难下,就算退回关外,也是元气大伤,士气难振。”吴溃骸八挡欢ɑ够岱直览胛觥!�
    在座的四位阁老都是朝廷重臣,却直到皇太子主事之后,他们才意识到“情报”竟然可以做到这般细致的程度,也才真正具有分析敌人内部矛盾的能力。若是让他们讲讲黄台吉执政时候的东虏,他们肯定会一片茫然,没有半点概念。然而现在北京城中,东虏的每一次朝会上谁说了什么,他们都能在五日之内拿到线报。
    与聪明人说话就是这点最好,其他三人都能理解吴穆鄱希挥腥魏我梢椤�
    “国书肯定得由殿下来回,”孙传庭回到了问题的根源,“关键是内阁该给出一份怎样的票拟。”
    内阁最初只是个秘书机构,之所以能够夺权,正是因为“票拟”的存在。虽然从法律而言,皇帝可以完全不顾“票拟”,以中旨行事,但结果肯定会遭到群臣抵制,再被六科给事中封驳,丢人现眼,贻笑百年。
    在三杨主政时期,以及弘治、嘉靖、万历诸朝,只要首辅强势,票拟就能直接转为皇帝的“御批”。
    想当年景泰帝欲易立太子,甚至得先行贿赂内阁大臣,才让手诏成功地换成了票拟。
    崇祯一朝中旨凌驾票拟,还得感谢天启时候的魏忠贤擅权。后来文官操守尽丧,后期的阁老根本不愿承担责任,声称“只为票拟,不为宰相”,冯元飙因此而直言说:“夫中外之责,孰大于票拟。”
    现在国家既然还设立内阁,无论皇太子如何强势,甚至是将皇权握在手中,但票拟大权仍旧是内阁的。大明有君尊臣卑,但绝对不可能有满清那般主命奴从。
    现在绝不是遏制君权,扩张臣权的时候。所以票拟的定稿,非但要符合大明社稷的利益,还要符合士大夫的价值观,最后才是让皇太子能够认同。
    内阁中,蒋德璟年轻聪明,孙传庭狠辣果敢,吴夏鄙钏悖钣鲋笾侨粲蓿娜烁髡蛊淠埽桃榱季茫沼谀贸鲆环菰诟鞣矫娑脊萌テ蹦猓崛颂艹蠓庥∷屯�
    简单来说,内阁的意见是:不同意开运河,但允许“因粮换人”,在固定的地方以固定的粮食换取百姓。
    快马在济南、太原跑了个来回,带回来的批语却是:东虏乃建州叛民,不当以国论。国家可受其降书,诛杀首恶,宽宥平民。此。烺。
    如此看来,在这个问题上皇权和臣权就此发生了冲突。不过这种事不同于关切自身利益的《税法》,所以没有拉锯讨论的价值。李遇知与吴饺撕芸於ㄏ禄鳎曰侍恿钪贾匦缕蹦猓咄炅朔ǘǔ绦颍挥伤纠窦嗨统驶实塾�
    崇祯帝知道这是朱慈烺的意思,惯性地提笔了写了“可”字,然后才细读起来,权当消遣。
    ps:求月票,推荐票~~!

三九五 东家西家罢来往(五)
    崇祯十八年五月,太原行辕迁到了真定府,由总训、总参、第一师参谋部组成了真定行辕,负责北线战事。在有了整个河南作为后盾之后,更多的民力被利用起来,每过一天都有新的进展。
    萧陌和萧东楼双双赶到行辕,请求觐见皇太子。不同的是,萧陌好整以暇,来得从容,萧东楼却是风尘仆仆,显然是得到消息后星夜前来。
    萧陌此来有报功的打算。洪承畴将进攻重点放在了真定和深州一线,都是近卫一师的防区。一师在大量装备火器之后,远程攻击的短板得以弥补,越发像一块布满了铁钉的盾牌。可以说,清军的每次进攻都像是在送人头,让萧陌的战绩越发辉煌,但他们仍旧乐此不疲。
    萧东楼却是来请求扩编之事。近卫三个营,一营和三营已经扩编成了一师和三师,惟独二营仍旧是营的编制。这让二营的将校心中颇为不甘,但是整训出来的新兵有限,二营在北线一直没有成为敌人的主攻方向,按照总参谋部的逻辑:任务越重,配置越高。扩编的事自然一推再推。
    萧陌和萧东楼在行辕大营外见面的时候,两人都保持了起码的礼节。不过刚刚坐下来没一会儿,萧东楼就忍不住找萧陌的茬:“将军这头发可理得真好,半点都看不出来是理过的。”他说着,一巴掌抹下了头上包巾,露出让寸许长的头发,以此表明自己对皇太子的追随之心。
    “殿下以髡刑自警,是卧薪尝胆,又不是出家当和尚。”萧陌说着也解下头巾,放下披肩长发,朝身后侍从招了招手,后者十分默契地递上一柄木梳。
    萧陌一边梳头,一边道:“不过萧营官这头倒是剃得好,说不定殿下会因此派你们潜入东虏内部唔,就是少了一条鼠尾巴。”
    萧东楼见了萧陌的发式。心中颇为羡慕。虽然同样是自髡,但萧陌留得长发披肩,不用多久就能恢复满发。
    ——自己好像太激进了些
    “这也难说。”萧东楼嘴硬道:“如今北边百姓都遭东虏髡刑之辱,派我部前往解救,倒是能激发同仇敌忾之心呢。”
    萧陌嘿嘿一笑,不上萧东楼的当。他知道二营是来争取北伐主力地位的,但这事跟头发长短没半分关系,必然是谁的战斗力强谁当主力。
    闵子若很快出现在了二人面前,朗声道:“殿下请二位将军入帐议事。”
    二人同时起身,同时迈步。肩膀撞在了一起。震得铁甲哗啦乱响。两人对视一眼。谁都没有退让,硬顶着又走了两步。
    萧陌怒视萧东楼:虽然都是少将,但我军职比你高,自然应该走在前面。
    萧东楼斜目以对:你军职再高。又不是我上司,凭什么走在我前头?
    闵子若干咳一声,打破僵局,指了指头上:“二位将军打算光着头去见殿下?”
    明人说的光头并非没有头发,而是指没有巾、冠。不戴头巾出门就像是裸奔一样,比没有头发更不成体统。
    这时候就体现出短发的优势了。
    在萧陌整理头发戴上头巾的时候,萧东楼只是把头巾往头盔里一铺,再往头上一套,大摇大摆地往军帐内走去。看着一脸怨色的萧陌。闵子若忍不住轻笑道:“将军,殿下是将头发披下来戴头巾的。”
    萧陌一愣,飞快地用手将头发捋平,仍由它们披在肩上,带上巾盔朝里走去。
    帐内除了萧东楼之外。还有总参谋部的几个将校,大帐中间摆着一张北直畿辅沙盘,上面已经插满了代表敌我的三角小旗。
    朱慈烺朝萧陌看了一眼,没有说话,再次将目光投向沙盘。两个参谋给萧陌腾了一些地方,让这位名满全军的少将站到了沙盘边。
    萧陌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这是要准备进行反击了。在这段僵持的时间里,近卫一师和二营控制着北直防线,主要工作就是训练乡勇、探查北直地形,制作沙盘。真、保一带的沙盘是萧陌每天必看的,早已经牢牢印在了脑袋里。
    “现在驻守天津的博和托是阿巴泰的儿子,总兵力不超过五万,其中建奴真夷只有一万余。”参谋汇报着情报,手上的竹鞭落在天津上。
    “中路的图赖和遏必隆在天津、保定两个方向的清军之后,显然是负责策应。总参认为,清军的主攻方向还是保定府,由洪承畴、阿巴泰的主力大军承担。”参谋顿了顿,又道:“但是我们不能解释的是:为何洪承畴一直以小股兵力进行试探,迟迟不发动总攻。”
    用兵谨慎是洪承畴的特性,明清双方对此都是知之甚详。洪承畴最喜欢用的战略就是“围堵对峙”、“待敌自败”。松山之战他就是这个思路,可惜被黄台吉劫了粮道,最终战败。在原历史时空中,他受命为五省经略,从陕西到两广建立起一道几乎令满清破产的防线,最终熬死了南明,这才算保住了名臣的声望。
    但上述两种情况都是因为他占据了战略优势,而现在运河被扼,每过一日,满清脖子上的绳索就被收紧一分,“待敌自败”实在比指望太阳从西边出来还不靠谱。
    除非洪承畴有足够的情报证明大明内部会发生动荡但现在朱慈烺手中紧握兵权,不断施加自己在军中的影响力,就算内部有分歧,都不可能动摇皇太子的地位。
    “总参可有何建言?”萧东楼已经按捺不住,出声问道。
    那参谋看了一眼萧东楼的将星,道:“总参提供两套方案,一:以近卫第二营牵制天津清军,由第一师突破图赖、遏必隆的中路清军,转而东向,一举光复天津,遏制京东到山海关一线。”
    萧东楼脸上浮现出不悦的神情。
    那参谋继续道:“二,以近卫第一师攻打洪承畴主力进行决战,由近卫第二营夹击牵制。这套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保定府,方便大军西进太行,策应近卫三师攻打清军多铎部。”
    萧东楼听来听去自己的营头都是打牵制的命,不由撇了撇嘴,伸手摸着脸上的伤疤。萧陌倒是放心了,看来收复畿辅之战必然是以第一师为主力。不过从第一师的立场上看,还是打图赖和遏必隆更为上算,这样可以东向控制天津,等收复北京的时候,第一师肯定还是主力。
    “萧陌有何意见?”朱慈烺突然问道。
    “殿下指哪里,我部便打哪里!”萧陌铿锵表态。
    朱慈烺微微摇了摇头,道:“总参现在有些急躁了。”
    此言一出,在场的总参参谋们暗道不好。萧陌和萧东楼也是一愣,旋即想到:自己身为一方守御将领,怎么会不通知自己就展开这样级别的军议?显然是总参在投石问路。
    “我军自组建以来,可曾吃过败仗?”朱慈烺问道。
    “殿下英明神武,未曾有过一败!”众将校纷纷应道,各个都抬头挺胸,以此为荣。
    “这是咱们的战术得当,将士用命,操练有素。”朱慈烺道:“然而关键是”
    朱慈烺拖长了声音,扫视在场的将校军官,方才道:“是我军不开无把握之战!自汝州以来,我军每一战都立足不败,以强击弱,目标清晰。在战略目标无法达成的情况下,宁可放弃战术上的胜利也要保全实力。这才是我军战无不胜的缘故!”
    天下没有真正无敌的军队,所谓不败,只是挑选正确的战场与正确的敌人进行正确的作战。
    ps:
    求推荐票,求月票~~~

三九六 东家西家罢来往(六)
    “现在能够发生的最坏结果,是什么?”朱慈烺问道。
    在场将校很少考虑最坏的结果,被朱慈烺这么一问,方才放开胆子想了想,道:“满清不管不顾,以全部兵力与我展开决战。”
    朱慈烺点头道:“咱们的对手是多尔衮,此人是老奴的十四子,自幼受到老奴的疼爱,所以他虽然聪明,但缺乏坚韧的性格。老实说,他能在北京撑到现在还不主动退出关外,已经让我颇为意外了。如今这样的僵持对峙,以他的毅力,根本就是一种煎熬。”
    多尔衮在后世名声显赫,主要得感谢辫子戏和偶像派男演员。其实他本人的战绩在努尔哈赤儿子之中完全拿不出手,而且关键时刻经常拖后腿。比较著名的就是在满清围堵锦州时,他几次想逃,最后擅自撤回自己的牛录,被黄台吉好生教训。
    那时候他可是处于优势的进攻方,而现在的北京可谓内外交困,明显在下风。所以以他的性格,最大的可能是退走关外,与大明展开数十年的拉锯,依靠抢掠等待下一次时机。
    但是对大明来说最糟糕的局面,还是多尔衮收拢兵力,放弃西北,孤注一掷以十万满洲真夷并三顺王汉军旗、吴三桂关宁兵、绿营汉兵,对大明发起总攻。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清军总兵力将在三十万众,无论明军多么能打,也只能不断放弃防线来消耗清军兵力。这对于走精兵路线的东宫军而言实在是亏本买卖。
    “我军在北直战场只有一师一营不到两万的兵力,总参为何几次三番拿出这种充满了冒险的战策?”朱慈烺追问道:“你们是否忘了,当初多尔衮首重西北,正是因为我们实力较弱,不值得他以全军来攻。现在主动挑衅,就算光复了天津和保定,引得东虏全军而来,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
    “正是,狗急还会跳墙!”萧东楼出声应和道:“殿下,末将以为。北线还应当加强实力,等我们有两个满编师,超过两万五千兵力的时候,就算他们以十倍之众南下,也未必会怵他们!”
    萧陌笑道:“殿下,三十万大军齐聚北直,只要守住三天,他们的军粮恐怕就耗尽了。这种情形实在是太过极端。”
    朱慈烺正色道:“你身为领兵大将,难道能够只看纸面上的数据?东虏没了军粮,就不能掠夺百姓存粮?粮食吃完了。就不能吃人?五胡乱华时候。鲜卑人可是直接将汉人女子当军粮吃的。辽东饥荒的时候。也不乏人吃人的惨剧上演,你怎么能断定他们军粮耗尽就打不下去了?”
    萧陌脸上一阵通红,连忙欠身道:“末将孟浪。”
    朱慈烺缓和了口吻,道:“我知道。行辕迁到真定之后,许多人心思就活络起来。身为武人,做不到心如磐石,就是无能!”
    “是!”
    总参的年轻参谋们许多都是生员,乃至举人。他们的军事启蒙书籍往往也是演义小说,然后才是《孙子》、《吴子》、《尉缭子》之类的兵书战册。好大喜功和纸上谈兵是他们的通病,觉得东宫军所向无敌了,就热着脑门往前冲。
    被朱慈烺一盆冷水泼下来之后,会上气氛理智了许多。朱慈烺也觉得这番敲打已经够了。道:“正好北直两位将军都在,大家议一议,接下去咱们的打击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在这里,我必须提醒诸位将军、校官,扬长避短、集中优势攻敌软肋。才是我军战无不胜的不二秘法。”
    参谋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北直战场,很快又转而在心中的皇明地域图上盘桓。
    萧陌想到了一个真正“攻敌软肋”的方案,但怎么都找不到第一师的位置,憋在心中不知道是否该提出来。
    “殿下。”总参谋部的一名上尉参谋出声道:“卑职有个想法。”
    “说。”
    “辽东。”那名参谋朗声道:“如今海冰消融,渡海到旅顺不过一、二日海程。眼下满洲大军云集北京,正是我军收复旅顺与金盖海复四州的大好时机。”
    “你叫魏云?”朱慈烺想起这个浓眉大眼的参谋。
    “正是卑职。”魏云挺了挺胸。
    “能跳出中原这个框框也算不错。”朱慈烺勉励了一句:“不过你知道旅顺清军兵力是多少?工事如何?贸然攻打旅顺,等于两眼一抹黑,徒伤人命。”
    朱慈烺早在清兵入关之后就想过开辟辽东战场,只是当时侍卫营才在山东立足,心有余而力不足,后来要收复河南、山西,兵力捉襟见肘,更是顾不上辽东。
    诚如魏云说的,旅顺到登莱不过一二日海程,而清兵每次从腹地到旅顺,却是数百里崎岖山路。现在山东水师实际上是沈廷扬的沙船帮和施琅的郑家军,前者善于运输,后者善于海战,要对付满清几条渔船毫无压力。
    “卑职以为,可重开东江镇!”魏云道:“殿下,袁崇焕擅杀毛文龙之后,东江疲软,渐至荒废。满清不得舟船之利,或镇守旅顺,但绝不会在岛上派驻重兵。卑职以为,可派人侦察东江诸岛并旅顺堡,一面备足木石、火炮。待得时机成熟,正可以一举占据辽南。”
    只要稍有些军事常识,就能看出皮岛对辽东局势的影响力。毛文龙此人固然毁誉参半,但他以二百众开镇东江,屡次大捷,收复旅顺、宽奠,都是确凿的战果。从满清叩关的记录上看,东江镇的确起到了牵制作用,反倒是处于辽西走廊的袁崇焕乏善可陈。
    “从岛入手,的确是个好主意。不过若是惊动了满清,恐怕旅顺就不易得了。”朱慈烺提醒道。
    “卑职愿单枪匹马赶赴辽东,筹划复辽!”魏云朗声道。
    谁都有英雄情节,谁不想效仿班超三十六骑定西域?不过单枪匹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更何况班超背后还有个大汉,而现在的大明显然缺乏足够的威慑力。
    “陈德呢?”朱慈烺环顾四周,笑道:“没事时总看他在眼前晃悠,现在有事了却又不见了。”
    魏云有些失落,暗道:看来仿效毛帅孤胆开镇是没指望了。陈德到底是下将军,照理能带一个师,起码也是一个精锐营,殿下又从哪里变人出来?
    萧东楼也是心如刀割,一旦开辟辽东战场,他的近卫二营扩编又不知道得推到什么时候去。
    陈德从劳工营调离出来之后,归属于总参谋部。他虽然军衔极高,但总参谋部早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他的位置了。尤世威更觉得其父变节可耻,不愿接纳,便打发陈德去整理天启朝以来明军战史,以及归档的军事日志。
    作为真正上过战场,又有天赋的年轻将领,陈德很看不上总参的作战参谋,觉得他们除了纸上谈兵别无用处。尤其是这回北直攻略,简直不知所云,不被皇太子骂就有鬼了,所以陈德故意避开,没想到却还是接到了诏谕。
    陈德赶到行辕大帐,见所有人都用诡谲的目光看着自己,心中不免打鼓。他上道:“末将陈德奉命前来。”
    朱慈烺看着军容整肃的少将,笑道:“陈德,你可知道毛文龙。”
    “末将略有所闻。”陈德心中疑惑:没事提毛文龙干嘛?殿下要打辽东?
    “他两百人就能开镇东江,收复旅顺,我给你百倍于他的兵力,你能打下来么。”朱慈烺问道。
    陈德差点脱口而出“可以”,亏得这些日子来的磨砺,总算在口中转了转,方才道:“殿下,末将当先行侦知辽东敌情,然后方能回报。”
    魏云心中暗道:听说他不足弱冠,是殿下很看重的少年英豪,现在看来却是老成有余,血性不足。不过百倍于毛文龙,那就是两万兵?撒豆子撒出来的么?
    “很好。”朱慈烺却是很喜欢这个稳重的答复:“此令:着下将军陈德负责组建辽东师师部,授上尉魏云中校衔,为师参谋长。着总训导部派遣各级训导官。总参谋部调派各级参谋。军法官跟进。”
    陈德喜出望外,转瞬之间就将欣喜之情压住,沉声问道:“殿下,那两万兵力”
    “劳工营、苦役营、各地巡检司都可以抽调。”朱慈烺道:“再给你一个新兵火器局为师部警卫局。”
    ——原来真正的战兵只给一个局啊!
    陈德略有失望,突然想起自己整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