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利刃-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提高艏部干舷高度以改善适航性
?增加搭载的原油量,提高续航力。
1941年末,狮级的新设计工作再次上马。设计人员将把乔治五世级在俾斯麦号歼灭战中以及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沉没等事件中英国战舰反映出的问题反馈到设计中。随着1941年12月份英国失去了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两艘主力舰以及大量海外领地,英国人深感主力舰数量的不足。虽然美国已经参战,但其主要海军力量都集中在太平洋方面,加上法国海军的不可预知性,有必要重新开工建造狮级。
在整个从1941年9月到1942年1月的新设计中,设计人员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克服原来设计的不足展开。海军行动处长特别指出:“关于这些战舰的续航力的问题应该重新认真审视,KGV在这个方面上的问题被证明是不满意的。”鉴于狮级将使用在太平洋上,他提出以下建议:能在25节航行100小时,再维持8小时30节/全速航行。或200小时/16节再提速到20节后能有35%的盈余。
1942年1月狮级的改进设计完成,性能如下:
狮级 性能数据/1942年
标准排水量: 42550吨
满载排水量: 47650吨
水线长度: 238米(780英尺)
水线宽度: 32。92米(108英尺)
吃水: 9。20米(30。17英尺)
武备: 3座三联装406毫米(16英寸)45倍径主炮
8座双联装133毫米(5。25英寸)50倍径副炮
9座八联装?1座四联装40毫米2…pdr“砰砰”炮
主装甲带厚度: 374毫米(14。71英寸)/弹药舱
349毫米(13。73英寸)/机舱
水平装甲厚度: 149毫米(5。88英寸)/弹药舱
124毫米(4。90英寸)/机舱
轴马力: 120000/正常;130000/过载
航速: 28。25节
续航力: 16500海里/10节
载油量: 4800吨
与38年设计方案的性能数据相比较,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增大的舰宽和减少的舷侧装甲。威尔士亲王号的沉没证明了乔治五世级在水下防御的严重不足,特别是过窄的船体,造成船体后部的防护缺陷。将宽度增加到108英尺缓解了这个问题。但是为了避免整个重量的过度变化,设计人员只能减少机舱侧面的装甲防护厚度。另外一处明显变化就是设计续航力从14000海里增到16500海里。在围剿俾斯麦的战斗中,罗德尼号和乔治五世号差点因为燃料不足让俾斯麦号逃跑。鉴于空中威胁与日巨增,新设计中的“砰砰”炮数也从48门增加到76门。为了让出空间和重量,载机设施被删除。
见证了乔治五世级在1941…1942年的表现,英国人放弃了“A”炮塔需要0角度向前射击的思想。狮级的首部干舷高度也从原来的28。25英尺提高到37。0英尺。
设计中新增加的还有雷达设备和弹片防护,但最大的改进处还是在发电系统。更好的联络系统也提供到发电部门中。种种此类都是避免威尔士亲王号式的悲剧再次发生。
性能
从1937年到1942年狮级的设计经历了不断的变迁, 性能也存在差异。以下的性能数据主要以1942年的设计为标准。
武备系统
为狮级英国发展了总共3种型号的主炮。与纳尔逊级战列舰装备的MarkⅠ16英寸主炮相比,为狮级发展的16英寸/45倍径火炮配备了更重的炮弹。
最初的两种是MarkⅡ型和MarkⅢ 型。这两种16英寸45倍径火炮基本相同,两者只是在后膛存在结构上的差异。海军方面共定制了28门两型火炮。最后生产出了5门(3门MarkⅡ型和2门MarkⅢ 型)。这几门火炮主要用来进行炮口初速测试。并没有实施弹道射击试验。其配备的弹丸重2375磅,由于炮座的限制炮弹的全长小于73英尺。炮塔的设计是从KGV的14英寸炮塔发展而来。
在战争结束前重新设计狮级的过程中,新设计了MarkⅣ型16英寸/45倍径主炮。该主炮能够使用无烟火药,最小出膛速度达2450英尺/秒。新炮塔的设计能够发射长达78英尺的炮弹。这种新式的炮弹据推测重量达2540磅。不过以上这些都只是停留在设计阶段,从来没有开工生产过。
狮级的8座两联装5。25英尺/50倍径高平两用副炮,在结构上同乔治五世级一样。
近程防空火炮在38年方案中只配备了6门“砰砰”炮。在42年的设计中取消了飞机和相关设备。所以多增了4座额外的“砰砰”炮(3座MarkⅥ型和1座MarkⅦ四联装型)。在早期设计方案中出现的0。5英寸机枪也取消。此外,UP火箭炮因为在与俾斯麦的实战中表现不佳。从此从英国现役战舰和设计的方案中取消。当然,从前卫号战列舰的情况来看狮级如果完工的话,它最终将装备博福斯高炮。
早期设计阶段,狮级在甲板上将配备2座21英寸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军方认为,鱼雷在近距离的夜战中非常有效这种思想在炮瞄雷达投入实战前的确有道理。在胡德号沉没后英国人意识到暴露在甲板上的鱼雷是爆炸的隐患,除非采用额外的装甲施加保护。这在后期狮级设计由于控制重量问题情况下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后来取消的鱼雷发射管也是理所当然。
从最初设计开始对于配备侦察机的问题也是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战列舰的航空侦察任务应该由协同的战列舰执行,而且去除航空设施可以节省可观的重量。在38年的方案中狮级只配备2架水上飞机。随着防空形势日益严峻,删除中部的航空设施能够为防空火炮提供更佳的位置。在威尔士亲王号悲剧后英国人决定战列舰将不会脱离航空母舰单独行动。所以在42年的设计中飞机设施被删除。
防护系统
防护系统的设计性能是必须满足以下3种要求:能抵御16英寸炮弹的攻击;抵挡1000磅TNT的水下爆炸;经受住从15000英尺高空投掷下的1000磅穿甲弹的攻击。
狮级的舷侧主装甲延续了KGV的垂直布置方式。在弹药舱外厚14。71英寸,机舱外为13。73英寸。整个主装甲带长度为433英尺,从“A”炮塔基座前面一直延伸到“Y”炮塔基座后面。舷侧主装甲宽15英尺,其中延伸至水线下6英尺。厚度也逐步递减至5。18英寸。
结局
然而英国在原材料和工人上的缺乏限制了狮号和蛮勇号的重建。建造主炮的工厂需要生产海岸防护火炮和坦克装甲;造船厂的工人门忙着修建航空母舰和商船。虽然海军参谋们急切地期盼狮级重新上马。但是已无法同那些更紧迫的战争物资相比。特别是在中途岛海战后,敏锐的人们都觉察到战列舰时代的终结和航空母舰主宰海洋时代的来临。随着1943年安森和豪号的服役,英国战列舰大军的数量达到了15艘。海军部再次搁置了两艘战舰的重建计划,而是全力建造航空母舰(计划建造的数量多达62艘)。无限期的推迟其实意味工程下马,将其保留在建造计划中不过只是以丘吉尔为首的大炮巨舰时代下成长起来的一些将领及其幕僚们聊以**。
美国依阿华级战列舰 '本章字数:3512 最新更新时间:2009…11…12 10:00:00。0'
依阿华级战列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建成的吨位最大的一级战列舰,也是世界上最后一级退出现役的战列舰。
建造背景
20世纪30年代中期限制建造新战列舰的华盛顿海军条约期满。1936年美、英、法三国签订了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规定战列舰标准排水量不得超过35000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356毫米。由于日本、意大利未签订该条约,1938年6月美、英、法三国将对战列舰的限制条款修改为标准排水量增加到45000吨,火炮口径增大到406毫米。
概貌
1938年美国海军提出新型高速战列舰??依阿华级的设计方案。美国海军对之前建造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性能并不满意,主要是排水量偏小,限制了性能的提高。在保持南达科他级防护水平的基础上依阿华级战列舰重点提高航速,大幅度提高主机功率,依阿华级的动力装置的主机功率是当时输出功率最大的舰船动力装置,设计航速高达33节。以能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的极限为准,依阿华级船体最大宽度被限制为33米,重新设计舰体,采用了加大舰体长度和吃水的设计措施,舰体的长宽比达到7。9,而其细长的舰艏,有利提高航速,但影响了适航性。“依阿华”号在进行高速试航时,曾发现船艉有振动现象,经过水池试验后,依阿华级改用了两种不同螺旋桨,外舷轴螺旋桨直径5。563米,为4叶桨;内舷为5叶桨,直径5。182米,以此消除了振动现象。
依阿华级的主炮采用了轻量化的MK7型406毫米50倍口径主炮,由于应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冶金技术,成功地将身管结构从MK2型的7层减少到2层,身管重量也降低了22吨,减至108吨。MK7型主炮内身管长度20。2米,有96条膛线,每25倍口径距离旋转一圈。该炮可发射MK8型穿甲弹,MK13、14型榴弹,MK19型人员杀伤弹。其中MK8型穿甲弹弹丸重1225公斤,内装炸药18公斤,初速762米/秒,射程(30度仰角)33。558千米,最大射程42千米,射速2发/分钟,俯仰范围为负2度到正45度。穿甲能力(对垂直均质钢装甲),炮口处为828毫米,18288米处为508毫米,27432米处为381毫米,发射药包为6个绢制药包,通常装药349公斤,火炮内身管寿命为300发。
衣阿华级共装备3座三联装主炮塔,每座炮塔旋转部分重1730吨,舰艏方向呈背负式布置两座,舰艉方向布置一座。每座炮塔由77名官兵操纵,炮塔全部结构可以分成六层,分别是炮塔战斗室,旋转盘,动力室,上供弹室,下供弹室,供药包室。炮塔旋转时,六层一起转动。炮塔战斗室配备炮塔长和21名舰员。每个炮塔装备有一台基线长13。5米的光学测距仪,还有计算设备和装填机电机,装填机为链式结构,电机功率60马力,超负荷功率108马力,装填炮弹时,火炮仰角为5度。动力室有4名舰员,安装有1台功率为300马力(超负荷时可达到540马力)的电动机,使炮塔最大旋转速度达到4度/秒,俯仰电机为60马力,最大俯仰速度为12度/秒。上,下供弹室由旋转储弹盘,输弹机,固定储弹室三部分组成,每层由1名供弹室长和15名舰员负责,旋转储弹盘上可装载76发炮弹,固定储弹室有140发。两层供弹室共有3台输弹机,输弹速度可达3发/分钟,动作有三行程(从上供弹室)和四行程(从下供弹室)两种。供药包室共有18名舰员和1名室长,药包输送机由100马力电动机和油压设备提供动力,只须一个行程即可提升到炮塔(6个药包需分两组,且实战中为了延长火炮寿命,很少用最大射速和最大装药射击) 。
依阿华级的副炮采用MK12型38倍口径127毫米双联装高平两用炮。10座双联装127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炮塔布置在舰体中部两舷。初速792米/秒,射程15。2千米,对空射程11。4千米,射速15…22发/分,俯仰范围为负15度到正85度,可配备榴弹,穿甲弹,普通高射炮弹,无线电近炸引信高射炮弹,照明弹,人员杀伤弹等。初期副炮有MK37型射击指挥仪和MK12型雷达控制,后期雷达换为MK22型和MK32型。
近距离对空发面,还安装有40mm博福斯和20mm厄利孔式机炮,数量各舰略有差别,一般在140…150门之间。
装甲防护方面,依阿华级整体防护设计与南达科他级相当,舷侧主装甲带与主防雷装甲拼接为一体,厚度为307毫米(19度),水平装甲总厚度为222毫米(三层)。并结合多重水密隔舱和3层船底构成水下防鱼雷系统。在建造过程中特别增强了水平装甲防御能力;。主炮塔正面432毫米,顶部184毫米,背面241毫米,司令塔正面445毫米,顶部184毫米。依阿华级舰艉两舷各安装一台弹射器,搭载三架水上观测飞机。
该级舰计划建造6艘,首舰衣阿华号1940年始建,共建成4艘,分别是依阿华号(Iowa;舷号BB…61),1940年6月27日在纽约海军工厂正式动工,1943年2月22日正式服役;新泽西号(New Jersey;舷号BB…62),1943年5月23日加入现役;密苏里号(Missouri;舷号BB…63),1944年6月11日正式服役;威斯康星号(Wisconsin;舷号BB…64),1944年4月16日加入现役。伊利诺斯号(Illinois)1945年8月停工;肯塔基号(Kentucky)1950年1月下水后停建,均未建成。
服役经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依阿华级战列舰服役后主要参加太平洋海区的作战活动,为航空母舰护航和支援两栖作战。其高速性以及强大的高射火力为航空母舰特遣舰队提供防空火力。先后参加了进攻马绍尔群岛作战、马里亚那海战、莱特湾海战、硫磺岛战役、冲绳岛战役。
密苏里号战列舰是依阿华级战列舰中建成的第三艘,该舰服役后不久,即因1945年9月2日作为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签字地点而非常出名。按照惯例投降仪式应当在旗舰举行。当时“密苏里”号是第3舰队旗舰。另一个决定性因素是,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是一位来自密苏里州的平民总统。他当然乐于让代表家乡的军舰赢得这个至高无上的荣誉。
战争结束后,除“密苏里”号留作训练舰外,其余3艘舰在船厂封存备用。朝鲜战争爆发后,1951年4艘依阿华级舰再次服役。战争结束后,1958年4艘舰编入预备役,又一次全部封存。1968年,“新泽西”号第三次“从军”,赶赴越南参战。因其作战能力有限,消耗费用过大,1969年该舰又退出现役。
1980年代初,美国决定对依阿华级战列舰进行现代化改装。从1981年10月“新泽西”号进入长滩海军船厂开始,到最后一艘“威斯康星”号1989年2月改装完毕,共花费了7年半时间,每艘舰改装费用约3亿4亿美元。此次改装的重点是加强对地对舰攻击能力,增强反潜防空能力,提高通信和电子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和改善舰员的生活条件。舰上增设了四联装“战斧”巡航导弹8座、四联装“鱼叉”舰舰导弹4座、“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及直升飞机起降平台;并设有无人驾驶飞机弹射器,装备5架“先锋”型无人驾驶飞机。
这次现代化的改装尽管给“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前途带来了一丝曙光,但重新复出的战列舰仍未摆脱衰亡的下场。1990年,第四次服役刚刚8年的“新泽西”号和刚服役6年的“衣阿华”号便再次封存。1991年1月的海湾战争中,“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分别组成战列舰编队驻泊波斯湾。1月17日凌晨,“威斯康星”号向伊拉克发射了战争中的第一枚“战斧”巡航导弹,两艘舰共向伊拉克的战略目标发射了数十枚“战斧”巡航导弹;2月17日,战列舰还用406毫米主炮轰击了科威特南部的伊军炮兵阵地。然而,战争胜利的辉煌也没有延长战列舰的生命。战后不久,“威斯康星”号就退出现役。1992年3月31日“密苏里”号也退出了现役。从而这个一度逞威于海上的“霸主”终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性能数据
排水量: 标准44;560吨、满载55;710吨(1981年…1989年满载57;256吨)
舰长:270。4米,舰宽:33米,吃水:11米,水线长:262。1。
动力:8台锅炉,4台蒸汽涡轮机,主机设计功率:212;000马力;4轴 双舵
航速:33节;载油8;765吨,续航力:20150海里/15节,15900海里/17节
武备:9门三联装406毫米/45倍口径主炮;10门双联装127毫米/38倍径高平两用炮;40毫米高射炮60…80门,20毫米高射炮50…60门,水上飞机4架,弹射器2具
装甲:水线307毫米(内倾19度);横向287毫米;水平222毫米;炮塔正面432毫米,顶部184毫米,侧面229毫米,背面241毫米,炮座439毫米;司令塔正面445毫米,顶部184毫米。装甲总重18466吨,舰体结构总重10252吨。
舰员:设计编制1851人(其中:军官91人,士兵1760人)
美国蒙大拿级战列舰 '本章字数:2272 最新更新时间:2009…11…13 10:00:00。0'
蒙大拿级战列舰于1941~1942年完成初步设计。
右图为1941年于纽约新港造船厂拍摄的蒙大拿级一号舰“蒙大拿”号(BB-67)最终建造方案的木质模型。
-------------------
蒙大拿级战列舰原本是美国海军为对抗日本的大和级而建造,预定排水量达到70000吨,装备406mm50倍口径主炮三连装4座(前2后2配置),406mm50倍口径主炮是美国海军为了对抗日本大和级460mm45倍口径主炮所设计的,拥有39公里的射程(而大和的460mm倍口径45主炮射程41公里),在缩小射程的差距下,蒙大拿级可以以较为坚固的舰身及较快的发射速度取得炮战的优势,加上沿用新型的雷达火控系统,蒙大拿级有击败大和级的本钱。然而超大的设计却带来了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他巨大的舰身对巴拿马运河来说,实在是太宽了,这使得蒙大拿级要从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或从太平洋转移到大西洋,必须绕南美的合恩角,这样太浪费时间了。加上海战的主力已变成了航空母舰,美军需要建造更多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为了节省资源和人力,因此蒙大拿级的建造在1943年画上了句号,全部停止建造。
由于美国有用州名命名战列舰的习惯,但蒙大拿州是唯一一个没有拥有同名战列舰的州。(南达科他级的“蒙大拿号”也没有建造成功。)
设计人员最初希望将蒙大拿级的标准排水量限制在45000吨。但是,美国海军决定不再限制排水量,对于舰体宽度不得超过33米的限制(为了通过“巴拿马”运河)也被取消。到1940年夏,美国海军决定建造五艘蒙大拿级战列舰,实际上直到1941年3月才最终确定了技术性能。此时,蒙大拿级已经被设计成标准排水量60500吨,满载排水量70500吨,舰长281。9米的超级巨舰。大和级的设计标准排水量为62315吨,满载排水量为68200吨,舰长263米。蒙大拿级如果建成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
蒙大拿级的设计重点是强大的火力。出于射速、火力密度、后勤等方面的考虑,该舰采用四座50倍口径406毫米三联装炮塔。很多读者会有这样的疑问:大和级装有460毫米主炮,蒙大拿级的火力处于劣势。实际上并非如此,由于美国的火炮制造技术比较先进,虽然蒙大拿级主炮口径比大和级小了2英寸(约51毫米),但是两者的穿甲威力差距并不大。美国406毫米主炮穿甲弹重1225千克,可在27432米距离上击穿381毫米厚的垂直钢装甲,在18288米时穿甲威力为521毫米。但是蒙大拿级在火力密集上占有优势??每分钟主炮发射穿甲弹重量约达29。4吨,而大和级仅为19。71吨。况且“蒙大拿”有四座主炮塔,而大和级只有三座,在射击的灵活性上蒙大拿级也占上风。
蒙大拿级的副炮采用新研制的54倍口径127毫米双联装高平两用舰炮。该炮的炮弹重量、初速、射程、射高双依阿华级的38倍口径127毫米双联装炮都大提高。但是由于蒙大拿级建造工作终止,这种双联装舰炮也停止研制,改为研制54倍口径127毫米单装舰炮,并于1945年秋开始装备三艘中途岛航空母舰。
蒙大拿级的防护能力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强的。此前的南达科他级和依阿华级能够抵御45倍口径406毫米主炮发射的重量为1。016吨的穿甲弹。因而舷侧装甲带在水浅处的厚度为409毫米,比依阿华级厚100毫米,倾斜角为19°。水线下的舷侧装甲带厚度为上端183毫米,下端25毫米。在水平防御方面,该级舰的第一甲板和第二甲板装甲厚度大幅增加,使甲板总厚度达到263毫米,而大和级仅为200毫米。为了进一步提高动力舱室的防护性,蒙大拿级的八座锅炉与涡轮机都采用了独立的隔壁舱室,抗浸水能力大幅提高。同时,为了减轻动力装置的重量,蒙大拿级的主机功率为172000马力,比依阿华减少了40000马力,航速也降为28节。但是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蒙大拿级的建造计划于1943年被美国海军放弃。
总的看来,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工业能力,在战列舰建造竞赛中抢得了上风。在二战中,美国共有三级战列舰(北卡罗莱纳级、南达科他级和依阿华级)总计10艘建成服役。同期的英国海军只建成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五艘(“前卫”号战舰于1946年服役),日本则只建成大和级战列舰两艘,该级第三艘“信浓”号被改建成航空母舰,第四艘编号为“111”号未能建成。从整体上看,美国末代战列舰的研制采用了“小步快跑”式的渐进发展的模式。依阿华级战列舰是其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由于蒙大拿级建造计划终止,依阿华级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强的战列舰。
【各舰概况】
BB-67 蒙大拿号 设计于1940年7月19日,1943年7月21日取消
BB-68 俄亥俄号 设计于1940年7月19日,1943年7月21日取消
BB-69 缅 因号 设计于1940年7月19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