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三卷-挥师决战-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宿县附近的南坪集走得大辛苦了,你们还能打下去吗?不如早些缴枪,少死些人,留着活命,替中国人民做点工作。人民解放军的宽大政策你们是知道的,无论是不是蒋介石的嫡系,现在放下武器,就给以宽大待遇,不论官兵,一律不杀不辱中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卖国,你们何必替蒋介石等少数反动派卖命呢?时机紧急,牺牲无益,你们应当立刻放下武器。南京政府已经摇摇欲倒,黄维兵团十一个师的将军们、军官们,士兵们,赶快调转枪口,和我们一道打到南京去罢!毛泽东在以刘伯承、陈毅名义起草的广播稿中写道:国民党12兵团司令员黄维将军及黄将军所属全兵团官长士兵们:我们和你们都是中国人。你我两军现在打仗。我们包围了你们。你们如此在军,仅仅占住纵横十几里内的七个小村庄,没有粮食,没有宿地,怎么能够持久呢?不错,你们有许多飞机、坦克。我们这里连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也没有,南坪集的天空是你们的,你们想借这些东西作掩护向东南方面突击去。但是你们突了两天,突破了我们阵地没有呢?不行的,突不出去的,什么原因呢?打仗的胜败,不决定于武器,而决定于人心。你们的士兵都不想打,你们将军都知道吗?还是放下武器吧放下武器,我们都是一家人。打内战,打共产党,杀人民,这个主意是蒋介石和国民党定下的不是你们多数人愿意的,你们多数人是被迫打仗的。既然如此,还打什么呢?快快放下武器吧!我们希望黄维将军仿照长春郑洞国将军的榜样。为了爱惜兵士和干部的生命起见,下令投降。
  63.黄维双堆集拆字,“大吉大利”
  黄维兵团被围后,他手下一位副官也许是为了安慰,也许是为显示自己有“才能”,对黄维进言道:“司令,双堆集可是大吉呀厂正在一愁莫展的黄维望着他,大惑不解。
  “司令,我会拆宇。”副官显出很有文化的样子说,“依我看,司令不必焦虑,历来大将出师,每多研究地理征兆,就凭双堆集这三个字,我们就会逢凶化吉。”
  “此话怎讲?”黄维尽管不怎么相信,但还是想知道如何“化吉”。
  “双堆集,‘堆’者,十一佳也;‘集’者,十八佳也;而双呢,佳又佳也!合起来就是十一师佳,十八师佳,岂不是上上大吉么?”
  黄维一听,不觉心里一动。说得也是,他的部队战斗力应该是很强的,特别是第18军,锐气未减,只要一鼓作气,拼他个鱼死网破,就不信不能突破共军的包围。想到这儿,黄维的气色又好了起来,走路的脚也有劲了,狠了狠心,说:“传令各部,休整一天,27日上午全线出击,力求一举突围成功!
  接到蒋介石的命令,黄维只好取消立即突围的计划,要各军立即就地构筑工事。第12兵团各军长接到死守待援的命令,莫不相顾失色。黄百韬自杀,整个兵团覆灭的消息,早已传遍军中。大家意识到第12兵团如果就地固守,免不了要走黄百韬兵团的老路,“死守”也就是“守死”。
  在蒋介石的督令下,黄维立即决定就地固守。他根据嫡系、非嫡系之分,调整了部署,让其嫡系第18军驻扎在双堆集中心地带的众多村庄,却让非嫡系的第85军主力驻扎在双堆集以北的几个村庄中,在外围保护第18军。
  由于双堆集北面的几个村庄非常小,第85军几万人驻扎在当中,十分拥挤,于是黄维又命第18军将双堆集东南的几个小村庄让出来,让第85军军长吴绍周率黄子华的第23师进驻。
  中午时分,黄维又令杨伯涛的第18军向双堆集西我军阵地发动进攻,从我军手中夺取一个小村庄,让第85军廖运周的第100 师的一个团进驻该村,并归18军指挥。这明显是要将第85军分割使用,让其替第18军正面承受解放军的进攻。
  黄维被围,使得在南京的蒋介石焦急万分。虽然他在仓促之中下令让黄维就地据守,但事后仔细一想,又觉得很不妥当。在他看来,如果黄维兵团再被歼,整个徐蚌战场的形势将急转直下,不仅徐州守军毫无解救的希望,将成为瓮中之鳖,而且整个徐蚌会战也将彻底失败,国民党主力部队将丧失殆尽。想到这些,蒋介石十分后怕,他觉得应当让黄维立即突围。于是,连夜召见顾祝同,要他立即前往双堆集,督促黄维兵团从双堆集突围出来。
  第二天一早,顾视同就亲自飞临双堆集上空,命令黄维乘中原野战军立足未稳、东南面的防御工事尚未筑好工事和兵力比较薄弱之际,不顾一切以全力向东攻击,击破当面之敌与向西接应的李延年兵团会师。
  为了配合黄维兵团突围,顾祝同又来到蚌埠令李延年兵团全力向双堆集东面的湖沟集进攻,接应黄维。
  虽然对蒋介石的朝今夕改的做法,黄维感到很不满,但是,深知就地防守势将困毙。解放军陈赓第4 纵、王秉璋第11纵已经将黄维东逃的东南口封死,黄兵团12万人马被压缩于双堆集为中心、东西20里南北15里的包围圈内,要逃实际已逃不脱了。
  双堆集已成了第二个碾庄圩,黄维的处境与同月上旬黄百韬的处境没有两样了。
  不过,黄维在接到顾祝同的命令后,还是立即召集各军军长、师长商讨突围的方案,部署再次向东南方向突围,经过讨论,最后决定集中四个比较完整的主力师担任突围的先头部队。
  随即。黄维将准备突围的四个主力师的师长都召集到兵团临时指挥部训话。他说:“刚才空军侦察报告说,今天下午3 时敌人对我兵团的包围圈已经形成,他们正在构筑工事。我想乘敌人立足未稳,打他个措手不及,决定挑选四个主力师,齐头并进,迅猛突围。
  黄维的话音刚落,第85军第100 师师长廖运周就站了起来,慷慨激昂地说:“司令官的决策真英明,我师请求打头阵,愿当开路先锋。我们既然能攻占敌人堡垒式工事和河川阵地,现在突破他们临时构筑的掩体,当然不在话下了。我请求立即回去准备行动。”
  64.廖运周战场起义
  廖运周在危难之际勇于肩挑重担,着实让黄维感动了一阵。黄维接受了廖运周的建议,以该师为突围先头部队。他用力拍了拍廖运周的肩膀说:“运周,好样的,这才是我的好同学,好同志,事成之后,我向南京方面为你请功。”
  黄维哪里知道,他的这一安排使第12兵团最终失去了突围机会,并最终陷入绝境。
  廖运周是长期在国民党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邓小平曾两次指示他们积极准备,耐心等待,在最有利的时机起最大作用。
  第85军100 师是一支有传统的部队,它的前身是冯玉祥西北军的第2 师,是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基本主力之一,1938年初与国民党豫北师管区的部队合并为第100师,在抗战中屡立战功。
  第11师隶属于第85军,第85军是汤恩伯系统的主力,一直被编为华中“剿总”序列。白崇禧很想把第85军控制起来,防守汉口的大门,让黄维兵团的第10、14、18军作外线机动兵力,而把他的桂系主力控制在内线策应。可是,淮海战役发动后,第85军硬是被蒋介石连同第12兵团一道拉上了淮海战场,而整个第85军的官兵都不愿来淮海,士气低下,战斗力不强。现在,廖运周见黄维想趁中原野战军立足未稳之际向南突围,意识到这是举行起义、粉碎黄维兵团突围计划的好时机,于是毫不迟疑地“勇挑突围重担”。
  当他完全取得黄维信任后,立即派人与中原野战军第6 纵队取得联系。第6 纵队司令员王近山、政委杜义德迅速报告刘陈邓,并根据他们的指示,决定闪开一条通道接应第100 师。
  考虑到四个师齐头并进,让第100 师居中,两翼都是敌人,对第100 师不利,廖运周与地下党进一步研究,应当想尽办法,“调整”一下黄维的部署。
  于是,廖运周立即赶去拜见黄维,对黄维建议道:“四个师齐头并进不如我师先进,如果我师进展得手,其他师可迅速跟进。如果不成,其他师还可就地据守,免被共军所乘。”
  黄维见廖运周为他考虑得如此周到,十分高兴,连声说:“好同志,好兄弟,你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坦克、榴弹炮随你要。”
  廖运周装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说:“军座,坦克、榴弹炮非我所能配得了的,我只请求空军配合我们的行动,给我们以空中支援。”
  事实上,廖运周已决定在凌晨开始行动,空军是无济于事的。
  黄维感激地说:“好,可以。我会让空军配合你行动,有机会,你师就迅速前进,当机立断,不要延误时机。”
  与同此时,经与解放军取得联系后,起义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就在这时,黄维怕廖运周准备不足,又派人来请廖运周。廖运周见到黄维,了解了黄维的意图,回答说:“我正要向您报告,我们发现敌军阵地结合部有空隙可钻,在拂晓前行动最为有利,请您请示、”
  黄维听后,显得特别高兴,顺手拿出一瓶酒,说:“老同学,这瓶白兰地藏之久矣,一直没舍得喝,现在我特敬你一杯,预祝你取得胜利。”
  廖运周回到师部后,解放军前线最高司令部派第6 纵联络参谋武英身着便服来到廖运周的师部。
  一切准备就绪,27日拂晓,在浓雾笼罩的田野上,廖运周率第100 师由武英带领,在解放军激烈的枪炮声掩护下,迅速进入指定集结地区,通过了包围圈,到达集结区。
  廖运周部通过后,解放军立即堵死了通道。
  廖运周立即向黄维报告突围成功。黄维即调整突围部署,令后续的三个师沿第100 师路线突围。
  天亮后,敌后续部队的三个师在飞机和坦克掩护下,沿着100 师走过的道路向前开进。
  此时,解放军已将放开的口子重新封死,黄维兵团随后跟进的部队被牢牢封堵在包围圈里。就在敌军接近我军阵地时,突然遭到我军密集火力的扫射。对此,黄维一开始还很纳闷,他立即通过电台呼叫廖运周,要他率部从外围策应后续部队。可是,任他叫破了嗓子,再也听不到廖运周的回音。这时,黄维才发觉上了当,无奈地命令部队向解放军阵地发起轮番攻击,却始终没有突出去。
  此时,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副总司令杜聿明从南京开会回徐州,途中飞机经双堆集上空时,杜聿明与黄维通话,告诉他:蒋介石决定徐州主力南进,蚌埠援军向北攻,南北夹击,打通徐蚌问津浦路,援救黄维。之后。蒋介石又给黄维发来同样内容的电报。
  而此时,蒋介石已是捉襟见肘,根本无兵可调。黄维屡向蒋求救无望,只剩严密布防,以飞机、大炮为掩护,拼命突围一条路了。
  至此曾被杜聿明认为尚有一线希望的三支部队对进计划,落得一个苦攻难进,一个掉头南逃,一个陷入重围。
  65.邓小平说:只要消灭了南线敌军主力,中野就是打光了也是值得的
  中原野战军原定的作战方针是,乘廖运周起义,敌突围不成陷入混乱之机,实行猛烈穿插分割,争取速战速决。但黄维兵团毕竟是蒋介石的“精锐之师”,黄维一看形势不对,马上收拢部队,就地构筑工事转人固守,一面寻机向解放军阵地反扑,一面在双堆集建立比较坚固的防御工事。从27日起,两军形成对峙。
  双堆集一带地形开阔,东南有一座十几米高的土堆,西边有一条南北向的小河,此外尽是些分散的村庄,树木很少,敌我在这里作战都没有什么地形和地物可利用。
  在开始的战斗中,黄维利用第12兵团的火力优势夺取了双堆集附近一些有利的地势,然后以双堆集为核心,凭借周围二十几个小村庄,构筑了集团工事,组织环形防御,各种火炮、轻重机枪、喷火器全都派上用场,控制了几乎每一寸土地。黄维把这叫“硬核桃”战术,声言“要让共军啃掉牙胀破肚皮,败北于阵前”。还一再向蒋介石表示:“刘邓一下子吞不了我们!”
  面对如此顽固的敌人,中原野战军的任务是艰巨的。双堆集外围战争都是些无遮无掩的开阔地,是敌人火力控制的范围,砸碎黄维的“硬核桃”的确并非易事。
  解放战争开始后,中原野战军长期处于运动战中,现在一下子包围了10多万国民党的精锐部队,仓促间转入攻坚战,不仅攻坚战的经验不足,而且也缺乏攻坚的重武器;因此,在包围黄维兵团后,各纵队发动的攻坚战损失很大。不少前线指挥官急得眼睛直冒火星子,高声喊道:“打仗还能不死人?命是公家的,我们同黄维老贼拼了,拼完就算。”
  面对这种情况,总前委立即召开了各纵队领导会议,研究制定如何敲碎敌人的“硬核桃”战术。
  在淮北小李家总前委作战室里,中原野战军的十几位驰骋疆场、骁勇善战的将领正围桌而坐,一个个凝神静气,神情专注,烛光将他们的影子投到墙壁上,凝成一幅浓墨般的图画。
  “同志们,我们终于把黄维包围在双堆集了,现在就要看我们如何吃掉国民党的这个主力兵团了。”刘伯承说,“但是,我们是从大别山里出来的,火力比不上敌人,吃掉黄维我们还有困难,我们的任务很重啊!”
  在座的诸位将领体会太深了,困难是太大了。包围黄维兵团的中原野战军全部兵力只有七个纵队外加两个旅,部队自转战大别山后,就一直未能得到补充和休整,部队不仅很疲劳,而且普遍不满员。在武器上也比黄维兵团差远了,整个野战军除了有限的几十门野炮、山炮、步兵枪和20多门迫击炮外,基本的作战武器就是轻重机枪、步马枪和手榴弹,弹药也不足。
  而黄维兵团一律美式装备,坦克、装甲车、火炮,再加上飞机,其火力十分强大,超过中野几倍。
  如今,好不容易才将黄维这个宿敌团团包围,下一步怎样才能吃掉这个铁疙瘩?尤其是黄维拥有坦克、飞机,随时可以突围,而我们战士的血肉之躯又怎样才能挡住敌人的突围呢?牺牲,身经百战的将领们谁惧怕牺牲!可是,如果牺牲了仍堵不住黄维兵团又怎么办?面对这一难题,大家一开始都沉默不语。
  坐在刘伯承身边的邓小平比以前更瘦了,头上齐整的短发,显得十分刚健;微微发红的双眼,却是那样炯炯有神;紧抿的嘴唇使他的下巴棱角更显分明,透出一种刚毅的神色。
  在凝重的气氛中,邓小平也一言不发。他看看众将领,杨勇、陈锡联、陈赓、王近山、秦基伟、王秉漳、苏振华、杜义德、张国华等,一个个神情严肃。作为他们的老上级,对于这些生死与共、风雨同舟的战友,他十分了解。他丝毫不怀疑这些同志的杰出指挥才能,这些经过无数次战争考验的将领,哪个不是有勇有谋,敢打敢拼?然而,现在面对的是青一色美式装备的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要靠这些满腔热血的将领及其所指挥的战士们的血肉之躯去与敌人的坦克、飞机硬拼,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呀!
  生性幽默风趣的陈毅此时也紧锁眉头,瞪着双眼,一言不发。
  整个会场烟雾缭绕,邓小平、陈毅、王近山、杜义德等人都在埋头抽烟。
  “咳,咳。”烟雾熏得刘伯承咳嗽起来。为了打破这沉闷的气氛,刘伯承微笑着诙谐地说道:“黄维还没有打倒,你们倒是把我熏倒了。”
  刘司令员的这句话一下子把大家都逗笑了,几个正在抽烟的将领听了,感到很不好意思,立即把手中的香烟给掐灭了,会场气氛活跃起来了。
  邓小平开口说话了:“同志们,截止到现在,我们已将黄维压缩在东西不到20公里、南北10公里左右的10多个村庄中,12万敌军全都憋在这里,他们是不甘心的,他们很快就会想办法突围的。我们必须站稳脚跟,坚守阵地,打退敌人的进攻。”
  听邓政委这么一说,大家都议论开了。有的说,敌人敢突围,我们就和他拼了;有的说,黄维敢跑,我们就插到他们中间,把敌人分割开来,将他们一部分一部分地消灭。
  在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当中,杨勇站起来说:“司令员。政委,我认为面对火力很强的黄维兵团,我们应抓紧时间构筑工事,设置更多的障碍,建立纵深的防御阵地,坚决阻击敌人的突围。”
  “对!我赞同杨勇的想法,我们决不能让敌人突围成功。”陈毅也发话了,“过去我们打的是运动战,现在我们要打阵地战。打运动战我们行,打阵地战我们也行。”
  “我们不仅要巩固阵地,在各个方向上加强防守,我们也要有重点地防御,把力量放在主要方向上。”刘伯承补充道。
  这时,第4 纵司令员陈赓站起来表示:“黄维想突围,没门!我们4 纵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我们将不惜一切牺牲承担最艰巨的任务,即使打到只剩下一个班,我陈赓甘心当班长,一定坚持到最后胜利!”
  在陈赓的带动下,王近山、张国华、王维刚、王秉璋、陈锡联、秦基伟也都一个个站了起来,代表各纵表示决心:誓死坚守阵地,坚决打退黄维兵团的突围。
  看到这些热情洋溢的将领,邓小平心中一阵激动。他把拳头朝桌上用力一砸,大声说:“只要消灭了南线敌军主力,取得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中野就是打光了也是值得的。中野打光了,其他野战军照样渡江!中国革命照样能够胜利!”
  经过这次会议,刘、陈、邓立即调整了部署。总前委决定将中野第4 、9 、11纵及豫皖苏独立旅放在任家以北、东坪集。沈集、邵围子地区;第6 纵、陕南12旅放在周庄、小张庄以西地区;第1 、2 、3 纵放在小张庄、马庄、任家地区,从三个方向加强对黄维兵团突围的阻击和堵截。
  各纵队到达指定地点后,立即加紧构筑防御工事,挖掘堑壕、交通壕,建立纵深几千米的防御阵地。
  11月28日,刘陈邓从敌人固守着眼,提出坚决持久围歼敌人新方针,决定采取集中兵力、火力,先打一点,逐村攻击,各个歼灭的战法,并将这一方针报告中央军委。
  11月29日6 时,毛泽东致电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并告粟裕、陈士渠、张震、谭震林、王建安、李迎希,指出:“从敌人固守着眼,集中火力,各个分割歼击,准备以十天或更多时间解决此敌,此种计划是稳当和可靠的。”“解决黄维兵团,是解决徐、蚌全敌66个师的关键。必须估计敌人的最后挣扎,必须使自己手里保有余力,足以应付意外情况。因此,粟裕张震在解决固镇、曹老集之敌以后,华野2 、6 、10、11、13等五个纵应立即集结休息,作为歼灭黄维的总预备队。”
                  
第十七章 同床异梦
  66.三十六计退为上策,蒋介石下令撤兵徐州
  李延年兵团并进无望,黄维兵团突围未成,双堆集阵地不断遭到解放军的攻击,包围圈日益缩小。北线杜聿明指挥的部队进展艰难,蒋介石在南京如热锅上的蚂蚁,夜不能寐,食不甘味。11月28日,眼看徐蚌战场形势不妙,他再次电召杜聿明火速赶回南京,商议解决的办法。
  杜聿明接到蒋介石电令后,火速赶到南京。此时的南京一片萧条,光秃秃的枝权在寒风中颤抖,杜聿明感到一阵凄凉,刚刚温暖了一会儿的心又像掉进冰窖里了。
  前几天,蒋介石亲自布置,分别在上海、徐州两地给杜母庄氏贺70大寿,气氛之热烈,场面之隆重,寿仪之丰厚,都是空前的。蒋经国受老头子委托,赶赴上海,送去了10万金圆券的寿礼,杜聿明的老母亲和妻子曹秀清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徐蚌前线的杜聿明得知后,受宠若惊之态更是难以形容。在徐州的祝寿仪式上,杜聿明慷慨激昂地说:“我杜聿明受此大思,感激涕零。君子怀德义,士为知己者死!在此国难之际,我决无苟且之心。为取得徐蚌会战全胜,即使是粉身碎骨,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就是这么说,其实杜聿明和在场的国民党官员心里很明白,老头子一番苦心,无非是让杜氏拼死为他卖命而已!
  杜聿明心事重重地来到蒋介石的官邸会议室,顾祝同、郭汝瑰、何应钦等已经到了。
  顾祝同一见到杜聿明,好像见到亲兄弟一般,显得分外热情,快步迎上来,将杜聿明拉到了一小客厅,十分忧虑地说:“光亭,黄维危在旦夕,这可如何是好,啊?”
  杜聿明难以掩饰心中的愤怒,国防部老在搞瞎指挥,叫我能有什么办法?本来说好要增加兵力再作决战,结果却连一个兵影子也未看到!于是反问道:“原来决定再增加几个军的,为什么连一个军也没有增加呢?弄到现在,已形成骑虎之势。”
  顾说:你不了解,到处牵制,调不动啊!
  “既然知道不能抽调兵力决战,原来就不该决定要打,使黄维兵团陷入重围,无法挽救。目前挽救黄维的惟一办法,就是集中一切可集中的兵力与共军决战。否则,黄维完了,徐州不保,南京亦危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