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残清1864-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血肉之躯时,鲜血激射出来,血雾伴随着四下猛冲的战马继续前行着。
  混战中,僧格林沁和数十个亲兵被几个太平军将领率军围住。总兵何建鏊举起大刀左冲右杀,僧格林沁早已经受了伤,伏在马背上狂吼着指挥剩下的亲兵上前厮杀,看到僧格林沁受伤,狂热的太平军又猛地兴奋起来,他们完全舍弃了手中的火枪不用,挥舞着战倒争先恐后冲向受伤的僧格林沁,顷刻之间,就淹没了这只被困在核心的蒙古骑队。僧格林沁胯下的战马被刺中,发疯似的在痛苦地哀鸣着,将它背上的主人摔在地上,立刻不知道多少支马刀挟起呼啸的死气劈砍向僧格林沁那还在挣扎痉挛的躯体。剩余的蒙古骑兵不要命般地冲上来,试图挡住砍向王爷的钢刀,而太平军们则个个争先要抢着诛杀僧格林沁这个大家共同的仇人!短暂而惨烈的拼杀之后,一个拖着长长的、无比欢欣、无比自豪的声调响彻战场上空。“兄弟们!清妖的钦差大臣、僧格林沁亲王的脑袋,叫咱们圣兵砍下来了”这个呼声,立刻引起了成百上千的声音的共鸣,惊雷滚滚的天际由近至远传来着太平军、义军、湿地老百姓的欢呼声:“杀死僧格林沁啦,杀死任僧格林沁啦!!!!”
  斗志猛然高涨的太平军们紧紧地包围着剩余的蒙古骑兵,四下里的包围圈越来越小,蒙古骑兵也越来越少,蜂拥而来的太平军骑兵瞬间就被分割成无数的小块,再也无力抵抗了!终于,那面朱旄描金王旗被砍倒下,战场上猛烈地爆发出一片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不收藏我撞墙。。嘎嘎!请支持本书的兄弟们点下面的连接,支持血影一把!!谢谢!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ahref=cmfu/mybook_addmybook。asp?a_id=116719target=_blank>;收藏直通车哈。。。。。支持血影的兄弟们,请望这里点~~<;/a>;
  


第一百五十一章 狂澜既倒
更新时间2007…8…5 12:00:00  字数:2135

 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和他手下数万蒙古精骑在皖中巢州湿地被一鼓聚歼的消息,犹如平地一声惊雷,震动了处在混乱状态的中华大地。从清占区驰往京城的官道上,八百里红旗急使纵马狂奔。前一匹怒马飞跑过去扬起的尘土还没有平息下来,后面一匹又急驰赶到。正所谓羽书追督相望,急如飞星逐月。急使们往往穿城而过,丝毫不做停留,更不吝惜马力,只知一味狂奔,更将沿途各省、府、州、县震动的惊骇欲死。
  从漠北到海南、从黄河到长江、从纵横数千里的华北大平原到富庶广袤的珠江三角洲,数以千万计的人们都在注视着局势的下一步发展。或额手相庆、或捶胸顿足,人们都在尽情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慨。住在茅屋、土窑、渔船、窝棚里的人们,奔走相告着僧格林沁的死讯,满心欢腾,期待着太平军能够再接再厉取得新的胜利,而那些高门大院、身居庙堂的贵人们,则都在惴惴不安地虔诚念佛,暗自祈祷着朝廷能够雷霆一击,如灭长毛江宁一般将这股残兵消灭,永绝后患!
  消息传到北京城中,登时掀起了轩然大波。年仅九岁同治小皇帝吓的尿了裤子,文武百官相顾失色,茫然不知如何应对。大清第一猛将僧格林沁的轰然倒塌,不啻是一场杀伤力巨大的地震海啸,两宫皇太后传下懿旨:朝廷辍朝三日,以示对这位大清中流砥柱的亲王猛将哀悼之情。北京城中的王府和达官显贵们以及各省府州县主政官员纷纷上折祭奠,一时间白幡纷飞,烟雾缭绕,士绅大夫、地主老财无不如丧考妣、悲痛失神。
  对于僧格林沁的死,两宫皇太后表示了极大的愤怒。她们将僧格林沁殒阵的责任统统算到了地处豫、鲁、皖、苏、浙以及湖广等地的督抚大员头上。僧格林沁殒命之处,皖省总督英翰等数百官员因“陷王爷于死地”“救援不力”而被入狱,交由刑部议处,就算是远隔千里的其他诸省,也纷纷受上谕严词苛责。僧格林沁驻守桐城一线与安庆太平军对峙的部下,自将军史荣椿、翼成都统成保以下各将领、文武官员分别予以拿问、革职查办等处分,又将僧格林沁座下随主帅血战忠勇者传檄嘉奖,赐以谥号。
  然而,摆在两宫皇太后、同治小皇帝以及亲王显贵面前的仍然是一个极为头疼的问题:严厉的惩处挽救不了危局,如今曾国藩、李鸿章被一支近十万人的长毛悍匪牵制住,半月以来,寸步不得离两湖诸地,围剿之计又屡屡落空。长毛兵逼庐州,李鸿章不得已回救,本来拟订决战鄂南的战略因东部开了个大口子,被长毛强力冲破包围圈,远遁而走。漳、闽、株以及两广等地,左宗棠部与友邦联军被汪海洋、李世贤数十万大军拖的疲极欲死。更为严重的是两陕、西北等地被长毛陈得才部侵占,陈得才纵兵大肆抢掠两陕、晋南财阀,以致朝廷粮饷不足,银根紧缩。本来以为拿下长毛巢穴江宁就算是大功告成了,谁曾想过,失去了都城的长毛更是飘忽难敌,实在是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啊!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正在清廷整个最高权利机构忙乱不已时,随着僧格林沁的战败,各地的噩耗也在不停地传来。两宫皇太后惊慌地获知:那支歼灭了僧亲王数万精锐的长毛主力大军,竟然毫不停留,直下霍西,兵锋横越豫、鄂,在数日之内连夺因曾国藩全力围剿湘省内的长毛乱贼空虚的湖北诸地要冲,轻骑陷武昌、随州,已于两日之前横扫襄樊之地,进驻襄阳。这支数万人众的大军,迅速肃清了周边数百里的清军武装,西北已与两陕之地的陈得才遥相呼应,声威大振!
  接连而来的晴天霹雳将清廷的最高首脑震撼的说不出话来。此时,朝廷的首脑部门军机处正在紧张地忙乱着。军机大臣们惶惶不可终日,彻夜不眠地讨论着军情、商量对策。他们一个个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宁。军机章京的领班、帮领班不停地缮写着谕旨、记录档案、查核审议,军机章京们穿梭似地你来我往,整个军机处衙门一派慌乱。
  僧格林沁的这支蒙古铁骑,是一支所向无敌的部队,也是朝廷手中八旗兵最后一张王牌,尤其是在江南、江北大营的八旗兵被太平军击垮之后,绿营、神机营腐败黑幕原形毕露,一垮到底,僧格林沁的这支队伍,更是成了朝廷唯一的嫡系部队。对于清廷而言,它不只是一柄对外平乱的利剑,更是用以震慑湘、淮等系汉人势力的铁拳,如今僧格林沁死了,所向无敌的蒙古铁骑也完了,剩下来的只有倚重汉人了,但那些汉人是不是又靠得住?这成了令两宫皇太后与一众军机大臣最为担心的问题。
  眼下形势危急,看来,除了重用湘、淮两系武装之外,已经毫无办法了,这已经占据了汉水之滨襄樊重地的长毛一旦和近在两陕的陈得才连成一片,那可就真的危险了!那样的话,长毛大军随时可以突破黄河,挥军北上。以长毛如今的飘忽机动,不出三日,定然危及京畿重地,京畿有失,则天下震动,全局大坏!为此,朝廷紧急部署,调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率领天津洋枪队驻守黄河北岸,命直隶总督刘长佑加强直隶全省的防务,并派奕忻急与各友邦列强照会,请求庇护。最最要紧的,便是不顾一切将急谕催促曾、左、李立即率军北上。处于对汉人的不放心,特令三人率军北上之后迅速驻防京畿之外、江淮之间。
  急招三大汉臣赴难的诏书,一封接着一封,由急使们骑着快马,手持金牌从京城飞驰南下。大路上烟尘遮天,复有数百年前“十二金牌召鹏举”的气势。
  然而大厦倾势已现,清廷的紧急部署又真的能够力挽狂澜么?请看第五卷《气吞六合》。嘎嘎!
  
  起点中文网 cmfu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一百五十二章 以史为鉴
更新时间2007…8…5 14:19:00  字数:2995

 大家一直都说,本书太过注重战争场面,缺少了其他元素的描写。从第五卷起,血影将会陆续为大家呈现主角经略天下,复我大汉天威的镜头,血影先前不是不写这些元素,而是顺势而为。请各位兄弟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是在那个年代,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力求站稳脚跟的主角又是否能够去泡MM?又是否能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发展各位所希望的经济、外交等元素?事无律则不立,如果违背事态发展常理,YY起来也肯定失去真实性。再说,主角先前的这些血战,不是恰好能够帮助主角在乱世中树立威信,为下一步的稳步发展奠定基础么?有朋友说,这都快200章了,还没写到主角站稳,进度太慢。其实,兄弟,血影想描写的东西太多了,诸如文中的剿灭僧格林沁一战,许多情节和历史上是一模一样的,只是时间地点不同而已。血影写这本小书,不仅是要表达一下自己对祖国的期待,更多的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多少了解一下,在那个年代奋起抗争的中国人的风貌。谢谢支持,也请大家耐心等待,随后的情节,将越来越会让大家痛快淋漓!
  ———————————————————————————————————襄阳,雄踞中华腹地的历史名城,地处秦岭大巴山余脉,扼守汉水中游。交通发达,自古即为交通要辏。素有“南襄隘道”、“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历来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不仅如此,襄阳还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底蕴的名城。受世人景仰的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宋代书画家米芾等,都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作为军事战略上的意义,襄阳的作用就更为重大了,此地左扼汉水,右近淮水、大散关一线,更是入蜀、入陕、北上中原的必经之路。古朴雄浑的襄阳古城,蜿蜒东去的滔滔汉江,此刻已经笼罩在一片漫天的明黄色中了。
  自皖中巢州湿地一鼓而歼僧格林沁蒙古铁骑以来,中央太平军军威大震,张帅与众首领分析了形势之后,断然做出穿插敌后、直袭襄樊的战略部署。本来,按照先前的作战计划,是要在庐州城下围点打援,聚歼李鸿章军的,但是,目下形势发展已经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变化。由于赖文光、张宗禹、刘植一军的牵制,湖北诸地空虚,而且如挥军奇袭,占得武昌、九江等要冲,其战略意义远胜于兵困庐州,所以张帅和首领们对作战计划加以了改变,数万大军星夜飞驰,赶在李鸿章大军回防庐州之时,轻松地穿插进李鸿章前锋与庐州城之间的缝隙,在曾国藩猝不及防的情况下,一举拿下了武昌等地,其后,太平军又马不停蹄地,攻下了襄樊重镇,迅速肃清了周边的清军防卫力量。至此,武昌、襄樊遥相呼应,业已完成了定鼎襄樊的战略计划!
  清晨的襄阳城笼罩在朝阳晨光之中,城头、大街上,一队队整齐的巡逻兵在有序地行进着。城中洋溢着盈盈的喜气,前几日大军进城时,百姓们张贴的红喜字和标幅仍旧在迎风招展着。一大早,太平军的兄弟们就换上了整洁的锁金褂,扎上了崭新的红头巾,他们正在城门口,张贴着告示。这已经是安庆整修之后,太平军每到一地的必修课了。但今天张贴的不仅有安民生息、约法三章的布告,更有一张大大的招贤榜。
  如今的太平新军已经圆满地向着问鼎天下的大业迈出了稳健第一步,占据了襄樊之地,也就有了可以稳步发展的根基了。接下来的事情,就该是如何团结各地的兄弟们,稳步发展了。谁都知道,要建立新天国,仅仅依靠强大的军力是远远不够的。穷兵黩武,到头来只能一事无成。只有收拢了民心,将天国百业都兴办起来,才能真正做到稳操胜券!只要能抓紧机会完成一系列必要的发展,建立一个真正的人间天国指日可待!
  张帅了解过天平天国的历史,自然对于太平天国失败的症结了然于胸。借古通今,以史为鉴,也不失为找寻强国之路的好办法。张帅虽然是有着现代人思想的特种兵,有着卓越的战争理念,但谈到治国方面,也有些力不从心,毕竟他不是“学这个专业”的哈。想在这个乱世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一切都得靠自己摸索。教条的思想理论是不可取的,必须要因地制宜,根据现有的国情去探索。
  这几天来,张帅一直在思索着先前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希望能从中找出适合眼下发展的可行之路。此刻,他正一个人端坐在书案之前,苦苦地思索着。在他的意念里,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土地政策上,张帅决定实行毛太祖他们曾验证了其正确性的“土改”政策。太平天国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经济上实行彻底的绝对平均主义和公有制,“物物归上主”,实行一切财物归公的“圣库”制度,这是极为不可取的,至少在这个时代是不可取的,历史证明,在没有高度的社会文明的情况下,绝对的平均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反倒是我朝毛太祖当年所采用的土地改革政策具有超前的先进性!第二,在政治制度方面,张帅着眼于现代政体。现代政体中,世界许多国家就实行三权分立制,比如世界强国M、E等均是如此,这也是张帅曾经考虑过的,但是,张帅对眼下的中国状况思考再三,还是觉得暂时不可以将所有的权力下放。因为,眼下的人脑中,根本就没有民主的概念,就算是要将权力交给他们,以他们的小民思想,也是会出大乱子的!权力下放到民众,实行民主,也应该是在自己专制到国家强盛、民众富足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施行的。当然,民主还是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民众的嘛!洪秀全在政治上则规定从最基层到中央,层层实行绝对的专制统治,政教合一,军政合一,行政和司法合一,百姓的劳动、教育、日常的一举一动全都在基层官员严密监控之下进行,这也是一个极大的误区。洪秀全认为,所有的权利他一把抓,就能够保住洪氏天下,其实他完全错误了。一个和谐的社会,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要给予民众一定的民主的,洪秀全的做法和周幽王时的状况完全相同。老百姓心生怨言而不敢说,积之成疾,一发而不可收拾!这一点是自己以后要多多注意的。
  最最错误的是,洪秀全更申明,“只有臣错没有君错,只有子错没有父错,只有妻错没有夫错”,“妻道在三从”,妇女“硬颈不听教”、“起眼看丈夫”、“眼左望右望”、“面情不欢喜”、“有喙不应声”都“该打”!明白无误是坚持三纲。从社会发展的眼光看,那里有什么先进之处?现代社会都讲究男女平等,好多女子也能够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这一点是自己可不能目光短浅,不加以改化。这洪秀全的错误思想是必须废除的!
  从实践看,更为荒唐。洪秀全占领南京后,军政官员骄奢淫逸、贪污腐化,无所不为;杀戮臣下,互相残杀,血流成河;愚弄百姓,掠夺财物,劣迹斑斑;摧残文化,烧书删书,激起公愤。一般士兵夫妻不能团聚,军政官员则按级别分配女人,无不妻妾成群。这样的目光短浅,哪有不覆灭之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太平军脑子里那狭隘的小民思念,想要这些思想落后的家伙成为一只可以为民赴死的强悍之师,恐怕之是空口说白话!
  正在张帅思如潮涌之时,一个亲兵轻轻叩响了门棂:“启禀义王!钱军师和忠王说有急事要求见义王,现在正在外面侯着呢!”
  “额!”张帅抬起头来,朝房子外面看去。他现在已经摸索出了一些东西,正想找个人来讨论一下,听卫兵这么一说,立刻一迭声地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快请!快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一下兄弟的新书,嘎嘎,支持血影的兄弟请点下面~~~
  
  起点中文网 cmfu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YD的分割线。。。。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兰芳公司
更新时间2007…8…6 0:00:00  字数:2589

 钱江和李秀成行色匆匆地跨进房里,一撩袍襟,就要拜倒。张帅赶紧上前扶起,连声道:“哎呀!你们两个这是干什么!都是自家兄弟,怎么突然间如此多礼起来!”自从张帅登上义王之位以来,一直与其余首领以兄弟相称,刚开始还有拉拢怀柔的意思,不过大家在一起同生共死这么久了,倒也喊的真切了。今天钱、李这两人一跪,倒叫张帅有些吃惊了。不过,迅速回过神来的张帅自然知道是为何:按照钱、李二人的想法,这打下了襄樊,就如同当年打下天京一样,该是登基坐殿的时候了。其实这种打下一城就坐享安逸的心思也正是现在军中一些首领所共有的,这也是标准的小富即安的小农心理,历史有多少起义军、多少英雄就毁在这种心理上面!张帅又岂能重蹈覆辙?
  张帅无声地叹息了一声,道:“忠王、军师,你们先起来,我倒有个问题想问问你们!”
  钱、李二人恭敬地站定,垂手道:“旦凭义王吩咐!”
  张帅一听二人竟然在突然之间如此客气,当下哑然失笑道:“二位,用不着这么见外吧?大家还是象以前那样多好?!”说着,不等两人惶恐地开口便接着道,“两位应该知道儒家经书里有这样一句话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吧?!如今我圣兵刚刚入城,百业待兴,需要咱们去做的事还很多!这剩下的不要我再接着说了吧?”
  两人一听义王提到这句话,自然心里明白了几分,但封建的等级观念令他们不得不揣着明白装糊涂,自古以来,都说伴君如伴虎,义王虽与自己同甘共苦了这么久,并无半点隔碍。但当年洪秀全不也是和异姓五王一起称兄道弟,最后却反目残杀么?还是小心一点的好!当下钱江回道:“回义王,臣等驽钝,不知义王所指为何。。。。。。。”
  “得了!”张帅看着他们,暗暗摇了摇头,心中暗自感慨:这封建礼教果真是厉害啊!他能让你亲如兄弟的朋友退避三舍,也能让你从一个人,成为一个人人敬之畏之的“神”!看来,这个思想工作的问题还真是和现代军中一样,是重中之重啊!唔,这个军校,是要尽快着手了!不过看钱、李二人行色匆匆,似乎有要事相告,张帅也就没接着这个话题纠缠下去,话锋一转问道:“好了!这个咱们稍后再说,你们两位来找我,有什么事?”
  方才这一顿客气的,让钱江和李秀成都快忘了自己是为何而来的了。经张帅这么一提醒,两人才回过神来道:“是这样的,义王!您这求贤榜一贴出去,半天的时间内,咱们就招到两百一十七名有各方面才能的能人,不过,这其中有一个人,其作用,堪比这剩余两百一十六人之和,我想义王知道了,也会很高兴的?”
  “额?是么?这个人是谁?”张帅看他们两个神秘兮兮的,不由得提起了兴趣,好奇的问道。
  “回禀义王,这个人就是南洋有名的兰芳公司派来和天国联络的甲必丹刘子进。”钱江的回答中有掩饰不去的喜气,这令张帅很是纳闷。说真的,这兰芳公司的名头还真是第一次听说,不过,既然是从南洋而来,又前来联络,说不定以后还有可以合作之处,自然是非见不可的。
  钱江看了看张帅脸上的神色,知道义王对这个兰芳公司了解并不多,当下开口道:“义王,这个兰芳公司,可不是一般的公司,它可是偏居南洋一隅的华人国度啊!”
  “什么?”张帅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兰芳公司是一个国家?!”
  “是的!义王!”钱江恭敬地道,“这兰芳公司是由客居南洋的华人建立起来的国家。它的称谓很特殊,在当地华人圈内,首领称为大唐总长或者大总制,现在称为甲太。面对当地土著居民则称王。对华人则称公司,首领的传承不是父死子继或者兄终弟及式的家族世袭制,而是类似于尧舜禅让的形式,首任大总长为南洋富商罗芳伯,至今已经先后十一传,现在的甲太是刘阿生。甲太之下,又有数个副首领,分管国内各项运营,称为甲必丹。因其不行帝制,倒有几分西洋国体,故被人称为共和国。至于“国之大事,皆咨决众议而行”。”
  看到义王认真的神色,钱江又低头接着说下去:“其实,像罗芳伯这样的中国移民,在当时社会里叫“天朝弃民”,根本没有社会地位。当时是清妖刚夺了我汉室江山,正在得意之时,国势强大,虽远至南洋仍余威尤存。罗芳伯他们虽然飘泊海外,但仍然是华夏的子民,祖宗坟墓祠堂,以及亲友家眷,都在国内。他们如果自立为王,对故国来说,仍然属于反叛,抄家挖坟毁祠堂的事鞑子皇帝是干得出来的,甚至还会派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