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阿斗 作者:传说中的馋虫-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逊点了点头,这被标记过的石头越多,距离真正的道路也就越近,说定这一次选择之后,就能够找到出路。

  就在此时,甘宁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都督,不好了,我们刚刚发现,前面所有的巨石都是被做过标记的!”

  ————————

  第二章送到,虽然晚一些,不过真的是刚刚写完。

  上一章中有个错误,更正一下,馋虫写的太匆忙,把蒋钦和丁奉弄混淆了,上章出现的蒋钦应该是丁奉,因为蒋钦已经被关羽给斩了。

  这个诸葛八阵的规模,馋虫觉得应该是很大的,要是规模小的话,诸葛亮可不敢夸口说能阻挡十万大军。夷陵之战时候陆逊追击刘备大约用了三四万人马,照样被困在阵中,所以馋虫判断长江边的诸葛八阵图至少得有方面十几里甚至方面几十里,占地面积绝对要比一般城池大上不少。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看起来很难达成,但是想想战国时候燕、赵和秦凭着各自的国力就能修好几千里的长城,诸葛八阵也就合理多了。

  最后强烈鄙视某些人。馋虫这章更的晚点,是因为还没写完,某些人就因为这个言语侮辱馋虫以及家人,太不道德了,谴责这些没有素质的人!

  第四卷 登基 第六十七章 夜行

  前面的巨石全都被标记过,陆逊心中升起一丝不,不过陆逊还是开口问道:“可层查探清楚?”

  “回都督,我已经亲自去查探过,的确是所有的巨石上面都有我们标记好的记号。

  ”甘宁答道。

  “带我去看看。”

  陆逊摸了摸巨石上的标记,眉头紧皱,陆逊命人标记石头,是发挥出来了人多势众的优势,但是因为标记巨石的不是出自同一个人的笔迹,所以陆逊也分辨不出来其中不少标记是蜀军画下来的。

  “肯定还有没标记过的石头,只要我们扩大搜索范围,一定能够找到!”不过看了看天色已经非常的昏暗了,等到天黑以后视野范围会小上很多,寻找没有被标记过的巨石会难上加难,于是陆逊还是下令先休息,等到白天再找。

  不过这一夜并不是那么容易渡过,又是亥时的时候,阿斗领着弓箭手找到了陆逊大军,又是几轮弓箭飞洒而过,虽然在陆续早有防备下,士兵的损失并不大,但是江东军又一夜没有入睡。

  江东军一夜没有睡好,阿斗却睡的不错,在骚扰了陆逊一番以后,阿斗便带着人回去休息,一觉睡到了天亮。

  第二天,陆逊又开始寻找没有被标记过的巨石,经过两个多时辰的寻找,陆逊终于失望了,周围所有的巨石上全都有了标记。

  因为昨夜休息的不好,所以此时吴军疲惫不堪,所以陆逊在命令士兵原地休息一下午,恢复体力。

  张任在接到探子回报说陆逊趁着下午时间休息。马上去找阿斗。

  “太子殿下。陆逊他们正在休息。我们要不要过去给他点颜色看看?”张~问道。

  “不可。白天地时候视野范围太广。不利于偷袭。而且陆逊可以凭借着弓箭飞出来地轨迹判断出我们地位置。”阿斗开口说道。

  “那这样岂不是要让陆逊他们恢复体力。咱们地疲兵之计可就难以发挥了。”

  “无妨。几天他们白天休息了。那就让他们晚上多跑一点吧!张任。你去给我在军中找一些脚程快地人。让他们现在开始休息。晚上我自有用处!”

  随着时间地推移。夜幕再一次降临。只不过此时陆逊大军所携带地水都已经耗光了。吴军面临着断水地危险。

  “都督,我已经命人做好了应对弓箭袭击地准备了!”全琮说道。

  陆逊点了点头,不过陆逊心中还是很郁闷,如此太被动了,时间一长,损失是小,影响军心可是一件大事。

  “全琮,随我到处走走吧!”陆逊轻叹道。

  “末将遵命!”

  

  陆逊中军的位置自然是火把通明,不过这火把也只仅限于将帅休息的地方和外围侦查的位置,一般小兵待得地方根本没有火把。因为八阵当中并没有树木,缺少木头的补给,自然也不可能有大量地火把,所以军中所携带的火把主要都供给到了一些重要的地方使用。

  离开中军大约几十丈的距离,陆逊已经发现,士兵所休息的地方都是漆黑一片,再加上没有月光,真的可谓是伸手不见五指。

  陆逊再回头看了看,自己中军那里可是灯火通明,煞是显眼。

  “哎呀!”一个叫声传来,陆逊火把指向声音地位置,远远地,可以隐约看到一名吴军正捂着自己的头。

  难道是军中有斗殴事件发生?想到这里,陆逊急忙对全琮说道:“过去看看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一会,全琮回来向陆逊回报,原来刚刚叫喊那名士兵是起来小解,但是因为没有火把,看不清楚道路,结果迎面撞在了一个石头上。

  此时陆逊脑中灵光一闪,仿佛意识到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

  “全琮,传令下去,让所有人都起来,咱们连夜行军,另外命令先头带路的部队,行军时候不得点火把!”陆逊开口说道。

  “都督,夜晚行军方向难辨,若是再不点火把的话,如何能够走地出这石阵?”全琮奇道。

  “不辨方向?我问你,白天的时候,你可能分辨的出方向?这阵中本来就难辨方向,与白天夜晚无关,而且若是真正地分不清楚方向,咱们说不定能走出这石阵!”

  

  阿斗带着百余善于奔跑的士兵来到了吴军附近。

  “太子殿下,吴军正在行军!”探子报道。

  “趁夜行军?看来这个陆逊当真是拼命了!”阿斗轻叹道。

  “太子殿下,我们还发现吴军地补给已经出现了不足!”

  “何以见得?”

  “我刚刚看到,吴军的先头领路地部队连火把都没有点起,我想他们所携带的

  所剩无几了!”探子有些得意的说道。

  “没有点火把?”阿斗眉头一皱,低头琢磨起来。

  内功达到了阿斗这种的成都,也可视物,黑夜对于阿斗的视觉影响并不算大。所以即便是黑夜当中,周围的一切依然很清晰的映入了阿斗的眼中。

  阿斗看了看远方,石阵当中的石头在阿斗眼中是那么的清晰,突然,阿斗随手一指前面,开口问身边一个士兵:“你能看到多远?”

  那名士兵急忙把手中火把向前一照,前面顿时亮起来,还没等那么士兵会话,阿斗面色突然一顿,开口叹道:“陆伯言果然聪明,这么快就被他找到了破绽!”

  这诸葛八阵的根基就是这连绵的巨石,而巨石的主要作用就是扰乱人的视线,让人的视觉判断产生偏差,因为被这些石头所干扰,所以人会一直在阵中转圈子。

  但是这有一切有一个前提,就是人必须要看到这些石头,石头才能对视觉产生影响,给人错觉。如果是一个瞎子进来,那么这些石头也就无法对人的视觉产生影响,而瞎子也只会凭着自己的直觉向前走。

  一直以来,陆逊都是想着如何破坏掉这些石头,让他石头不会对大军产生影响,而没有去想如何看不到那石头。

  刚刚那名起来小解的士兵撞到了石头上,让陆逊发现了这一点。如果看不到这些石头,那么石阵对于视觉的影响会降低到最低。如此以来,能够走出石阵的机会大大的增加,所以陆逊才命先头部队,不要点火把。

  而此时,阿斗也意识到了问题的缩在,如果石阵对吴军影响减低,说不定陆逊真的会走出去,那样一来可就功亏一篑了。

  “还好今天晚上我来了,要不然就真让陆逊得逞了!既然你陆逊不想点火把,那就让我来帮帮你吧!”阿斗说着,看了看身后百余军士,开口道:“传令,大家吧身上的火把全都点着,跟着我走!”

  

  甘宁带着人马走在前面,夜晚行军速度本来就不会太快,再加上没有火把,使得速度变得更慢了。而且天黑,有时候到了近前才发现前面有石头,不巧还好一头撞上去。

  甘宁虽然不知道陆逊为什么会下达这样的命令,但是还是严格的按照陆逊的命令执行下去。

  就在此时,远处突然出现了几个亮点,亮点慢慢的晃动,越来越近,而这时候,甘宁能够看到远方亮点下面人影晃动。

  “是蜀军!快去禀报都督!其他人给我来!”甘宁立刻喝道。

  甘宁立刻带人向着火光处冲去,而那些蜀军也发现了甘宁的动向,立刻开始逃跑。不过很明显,蜀军的速度要比甘宁快上一些。

  追了一会,甘宁发现始终是追不上,因为害怕距离大部队太远而迷失了方向,甘宁放弃了追击,退了回去。

  蜀军见甘宁没有追过来,又开始慢慢的靠近过来,那火把的亮光在黑夜当中分外的显眼。

  甘宁再一次领兵追赶,而那些蜀军又一次的逃跑,结果仍然是甘宁追不上,怏怏的退了回来。

  接连好几次,甘宁都没有追上蜀军,而蜀军也仿佛是铁了心,如同狗皮膏药般粘着吴军,那火把散发出来的点点亮光,一直在吴军将士面前晃荡。

  没多久,中军的陆逊也接到了消息。

  “命令甘宁,先不要管那些蜀军,传令原地休息!全琮,你随我上前面去看一看。”

  陆逊和全琮来到了先头部队当中,陆逊举目望去,只见远处火把闪烁,人影晃动。不过很明显,这些人并不像靠近,而是远远地待着,跟吴军保持一定的距离。

  “好厉害,想不到蜀军这么快就想出了方法!”陆逊轻叹一声。

  陆逊本想让甘宁不要理会这些蜀军,但是黑夜当中,这百余火把非常的显眼,有这些火把在,完全吸引了甘宁他们的视线,只要是人根本做不到不去注意这些火把。而且火把的亮光传到这里,多少也会照亮周围的一片巨石,这样趁着夜色黑暗让石阵影响降低的计划,又破产了。

  “甘宁,你有没有可能追上前面那些人?”

  甘宁摇了摇头:“末将刚刚去追过,但是追不上,敌人的脚程很快。”

  “哎,既然这样,就不必追了!蜀军是故意来扰乱我们的,肯定会选择善于奔跑之人,而且他们熟悉地形,我们想追也追不上!”陆逊轻轻叹道。

  —————————

  少了点,不好意思,明天多更两三千字补上!

  第四卷 登基 第六十八章 追击

  点点的火光在甘宁前面晃动,微弱的亮光照应在巨石地上铺上了一面大大的黑影,显得这些巨石更加的高大。

  陆逊有些无奈的望着远处火光下那些晃动的人影,内心当中满是不甘。陆逊没想到自己满腹才学,本以为能够一展胸中所学,学定天下,没想到如今竟然要被这一石阵困在此处。

  远处,阿斗内功运到眼睛上,清晰的看到了陆逊那颓废的表情。

  天蒙蒙亮的时候,阿斗带着人离开了这里,而此时,陆逊还在那里低着头苦想对策。

  “太子殿下,你总算是回来了!”张任见到阿斗,立刻紧走几步赶上去。

  每天晚上阿斗出去,张任都提心吊胆,生怕阿斗万一有个闪失。前几日阿斗带的都是弓箭手,张任还稍微能够放心点,因为这弓箭是远程攻击,不用跟吴军短兵相接。可是今夜,阿斗带走的可不是弓箭手,而是一些脚程比较快的士兵。张任也猜出来了,阿斗是想用这些脚程快的士兵带着吴军兜圈子,消耗吴军的体力。可是万一不小心被吴军追上的话,那么就会发生短兵相接的情况,这也是张任最担心的。

  所以阿斗出去在八阵中待了一夜,张任也就在外面担心了一夜。可是张任不识这八阵,不敢进入八阵当中,所以只能在外面等着干着急。

  “太子殿下,你要是再出不出来,我可就进去找你去了!”张任开口说道。

  “呵呵,张任将军,你若是进去迷了路,我还得再进去把你带出来!”阿斗笑道。

  “说地也是!丞相这阵果然厉害,不费一兵一卒,只需要一些巨石,陆逊这十万大军,真的被困在了阵中。想必现在吴军已经疲惫不堪了。”张任开口说道。

  阿斗点了点头。突然阿斗想起来一件事情。于是随口问道:“张任。之前你说丞相派了几百人驻守在此。难道他们各个都识得此阵?”

  张任摇了摇头:“当然不是了。”

  “那他们要是一不小心走入阵中。又或者是附近百姓勿入此阵。岂不是要困死在阵中?”阿斗接着问道。

  “这倒不会。我听说丞相地岳父乃是荆襄名士黄承彦。黄承彦平日就居住在这里。方便来往荆蜀之间。这黄承彦精通阵法。对这石阵可颇有研究。所以平日里如果有百姓勿入此阵。都是请黄承彦将他们带出来。”张任解释道。

  “黄承彦?我怎么把这老家伙给忘了!”

  黄承彦是诸葛亮妻子黄月英地父亲。也就是说是诸葛亮地岳父。这黄承彦是荆襄名士。而黄家也是荆州地一个大世家。虽然黄家没有人仕官。但是黄家在荆州还是非常有声望地。

  黄承彦平日里喜好墨家之学说,对于阵法也很有研究,所以当诸葛亮摆下这八阵以后,黄承彦就来到了这里,长居与此,研究这石阵。

  夷陵之战当中,陆逊陷入了石阵当中,那时候诸葛亮曾经对黄承彦说过,如果吴军将领陷到阵中,千万不要救他们,可是这黄承彦偏偏是多管闲事,说什么不忍陆逊陷在此处,将陆逊引出了石阵。

  在阿斗看来,这黄承彦救陆逊,可不是心善这么简单,黄承彦和陆逊非亲非故,犯不着同情心泛滥,还有就是当时这石阵可是战场,黄承彦一个老头子没事朝战场上跑,难道就不怕丢了性命?而且救了陆逊,必然会得罪刘备,黄承彦不是傻子,要是没有足够的利益,黄承彦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可见在黄承彦眼中,江东能给与黄承彦更多的利益,黄承彦才会不惜得罪刘备来帮助陆逊脱困。所以黄承彦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存心的资敌!

  其实黄承彦的所作所为也不难理解,黄承彦毕竟是世家出身,在黄承彦心中,家族才是摆在第一位的。黄家是荆襄的大世家,其根基全都在荆州。而关羽大意失荆州,荆州变成了孙权地地盘。所以黄承彦才选择救出陆逊,来讨好江东孙权,让自己的家族可以更好的发展。

  与夷陵之战不一样,夷陵之战当中,陆逊逃出八阵以后,并没有继续西进追击刘备。原因就是陆逊担心曹会趁势攻来。

  而正如陆逊所料,曹果然在夷陵之战之后伐吴,也幸好陆逊回军,才挡住了曹的大军。

  如今情况可就不一样了,刘备正在北伐,牵制住了曹所有地主力,曹根本不可能伐吴,所有一旦陆逊逃出生天,必然会继续伐蜀,那时候张任恐怕要真的退到巴东,然后凭着那几十到关卡层层布防了。

  所以,阿斗绝对不允许黄承彦帮助陆逊逃出八阵地情况发生。

  想到这里,阿斗开口问道:“张任,你可知道黄承彦的住处?”

  “末将知道。”

  “好,立刻找个人带我去,我去拜会拜会这黄承彦!”

  

  依山傍水之处,有一个草庐立于山水之间。草庐前篱笆围成了一个小院,院内种着各种花花草草。一个小水车将溪水引导小院中,屋前一个小炭炉上面煮着茶,还冒着点点的热气。

  这附景象,让阿斗不知不觉的想起了刘禹锡的那篇《陋室铭》。

  众人来到院门前,只见院门虚掩,张~推门进去,然后冲里面喊道:“请问可有人在?”

  一个小童从屋中走了出来,看到来人都是蜀军的打扮,并没有惊慌,反而开口问道:“几位前来所为何事?”

  “我等是特地来拜访黄承彦老先生地,烦劳小哥通报一声。”张~说。

  “这位将军,不好意思,我家家主此时并不在家中!”小童答道。

  “那敢问黄老先生去了何处,何时能够回来?”

  童摇了摇头:“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家主出去有时候一两个时辰就回来,有时候需要一两天才回。要不这样,几位将军若是不嫌弃,可进来一坐,稍等片刻如何?”

  张~自然做不了主,于是回头看了看阿斗,阿斗则走上前问道:“那么请问黄老先生是何时离去地?”

  “家主今日一早就走了。”小童老实地答道。

  阿斗眉头一皱,难道是黄承彦已经出发去了八阵,准备带陆逊出来?

  阿斗仔细的想了想,黄承彦清晨时分离开,而那时候阿斗还没有向着这里走,从时间上算,若是黄承彦真地打算

  当中的话,现在恐怕已经见到陆逊了!如果真地这样么等到自己再赶回去,说不定陆逊已经开始向阵外走了。

  想到这,阿斗开口多张~说道:“张~,我先回去,你们快点跟上来!”

  阿斗说完,化作一道幻影,连马都没骑,就奔向了远方。

  阿斗不惜消耗体力,运足了轻功,爆发力和速度是要比千里马快的。而且这草庐距离石阵并不遥远,所以阿斗也顾不得节省内力了,一路向着八阵的方向飞奔而去。

  阿斗来到八阵前,立刻叫来了几名一直看守在把阵前的蜀军,开口问道:“刚刚可有人进阵?”

  这里为首的将官正是张任的手下,一看是太子,急忙跪下答道:“回太子殿下,刚刚黄承彦老先生进去了!”

  “进去多久了?”

  “大约一个多时辰了!”将官答道。

  “你们怎么不拦着他?”

  “回太子殿下,那黄承彦老先生平日经常进出此阵,所以我们并没有拦他!”

  “真是误我大事!这个胳膊肘往外拐的老家伙”阿斗说完,立刻奔向了张任那边,等到这名将官抬起头来的时候,阿斗已经没了踪影。

  

  吴军。

  “都督,外面有一老者,自称名叫黄承彦,特来求见都督!”丁奉说道。

  “黄承彦?这人听着怎么有点耳熟啊!”陆逊说道。

  “都督,我倒是知道此人是谁。”全琮开口接道:“这黄承彦乃是襄阳名士。都督可记得蔡讽此人?”

  “蔡讽?有些印象,好像是蔡瑁之父吧!”陆逊说道。

  “都督说的不错。蔡讽之姐嫁给了当年汉太尉张温,蔡讽有一子两女,自乃是蔡瑁,两女当中小女儿嫁给了刘景升,而大女儿就嫁给了这个黄承彦!而且这黄承彦之女正是嫁给了那诸葛孔明,所以这黄承彦还是诸葛亮地岳父”全琮开口答道。

  旁边丁奉插口道:“都督,这黄承彦是诸葛亮的岳父,肯定没安好心,都督大可不必见他!”

  陆逊没有言语,皱着眉头琢磨了半天,而后开口问全琮:“那荆州大世家黄家,可与这黄承彦有关?”

  “都督说的极是,黄承彦正是这黄家之人!”

  陆逊眼睛一亮,急忙对丁奉说的:“快快有请黄先生!哦,等一下,还是我亲自去迎接吧!”

  “都督,这黄承彦乃是诸葛亮地岳父,而此阵就是诸葛亮所布置,这黄承彦此次前来必有所图,都督千万不要见他啊!”丁奉接着劝道。

  “承渊(丁奉表字)多虑了!”陆逊笑着答道:“若是我所料不错,这黄承彦必然会引我们出这石阵!”

  “都督此言何意?”丁奉接着问道。

  “这黄家之根基俱在荆州,而如今荆州在我主麾下,所以黄承彦此次必然是为了讨好我等而来!”陆逊说着,看了看丁奉,接着道:“承渊非是世家子弟出身,必然不会理解此处奥妙”

  此时,全琮插口说道:“我说丁奉,你就别问了,总之都督说的,肯定没错!”

  在场众将士当中,有不少人是世家子弟出身,比如陆逊、全琮,都是世家子弟,所以他们完全能够理解黄承彦地所作所为,在他们眼中,黄承彦如此做是再合理不过的了。而像是丁奉、甘宁这样平民出身的将领,自然不明白其中的奥妙。

  

  “张任,张任呢?”阿斗还没进帐,就开始大喊道。

  “太子殿下,我在这里,您找我?”张任急忙跑了过来。

  “张任听令,立刻集结你手下所有的兵马,所我进阵,堵截吴军!”阿斗开口说道。

  “太子殿下,请恕末将直言,末将以为此时还不是时候。如今陆逊大军虽然疲困,但是却仍有力可战。若是我等现在进阵,虽然可以获胜,但是吴军背水一战的情况下,也会损失不少兵马,倒不如再等一两日,那时候吴军恐怕连兵器都那不动了。反正吴军是瓮中之鳖,太子殿下何必急于一时呢?”张任说。

  “瓮中之鳖?这王八快要跑了!”阿斗很不雅地说了这么一句。

  “太子此话怎讲?”

  “先别问这么多了,找我说的做,路上我再慢慢给你解释!”

  

  “黄承彦要救陆逊?这是为何?黄承彦乃是丞相大人地岳父,他为何要救走陆逊?”张任说道这里,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