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夜唱-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畅倒是在城头不动声色;只是目光四处逡巡;仿佛在城下寻找什么。
王用眼角余光关注着他的动静;心中有些不解;以叶畅的性格;方才那种攻击;他应该穷追不舍才是;怎么只是随着李隆基一句话;就不再说了?
时间又过去了一刻;这个时候;蔡晨果低呼了一声;然后起身;将一组数字交了上去;这样一来;双方再度变成了五比五平。
瞿昙巽看了看书院那边三个人;再又看了看己方这边;心里稍稍安宝;他们还剩余五题;正好分为五组;每组一题去做;再怎么也该比对方更快些吧。
但是蔡晨果交题象是一股风;吹得旅顺书院这艘船开始加速。蔡晨果坐下去没有多久;杨帆又站起来;交出一题的答案。
“六比五了;旅顺书院再度超出”周围人一阵小小的骚动;把目光再度聚在了算学馆这边。
算学馆这边诸生;现在也都是满头大汗。若说旅顺书院只是为了声名而战;他们就是为了生存而战;大伙的前途富贵;全在这次比试之中;故此他们比起旅顺书院的三少年更为紧张。
只不过现在双方剩余的都是难题;想要解之可不容易;哪怕他们有了解题方向;也需要不停验证方可得出正确结果。
“第七题;旅顺书院解出第七题了”
周围有人忽然呼出声来;原来岳曦又解一题出来;他将答案交与小吏;还有余暇向小吏笑了笑。
瞿昙巽向着这边瞪了眼;心怦怦直跳;仿佛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他看着蔡晨果;若说书院这边谁还有可能解出第八题;就应当是蔡晨果了。不过让他稍稍放心的是;蔡晨果这个时候正拿铅笔挠着自己的额角;看上去是被问题困住了;凝神苦思;根本还没有动笔。
“剩余三题;才是此次精华;哼哼;这三题尽数是我天竺算数精妙难题;乃是我家传绝学;非此前七题可比。”瞿昙巽稍松了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起先我还是大意了;那些题虽是难;但一行当初能解;想来他侄子也能解;他侄子必然传授与了这些小鬼”
众人都知道;这场比试到了关键之时;连观众都鸦鹊无声;唯有铜壶里滴漏的声音传来。
“遇到难题了”陆羽低低叹了一声。
“郎君说得是不过我想;旅顺书院定然能胜。”旁边一人略带紧张地回答。
陆羽望去;发现此人正是一向在金光门附近卖报的陈小二。
“你对他们如此有信心?”
“那是自然;他们可是叶中丞的弟子;叶中丞还在我这买过报呢。”陈小二昂着头:“郎君也在我这买过报;我记得”
“你记性倒是不错。”
“每个买过我报纸的客人;我都记得。”陈小二回了一句;便又盯着试棚去了。
解出第七题之后;岳曦回到自己的座位;他看了看对方解出的题;然后笑了起来。
神情非常镇定;就连额头的汗都收住了。
他才坐下去;算学馆那边欢呼了一声;然后将又一道题答案挂出;这样一来;双方再度平手;每方都解出了七题。
“看来胜负还是很难料。”陆羽心中暗忖。
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必须说;双方的算学能力都不错;只用了一半时间;便解出了大半题目。算学馆的表现;让叶畅也觉得有些意外;他原本还觉得自己这方会取得碾压性的优势。
不过细细思忖;这也是必然;国子监算学馆里招收的自然不会是权贵子弟;而是从不知多少人中挑出的顶尖这辈。他们当中或许有一二滥竽充数的;但大多数;还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人之一。论天赋;其实他们要比叶畅的这三位弟子要高;所缺的;只是更为合理、规律的后天教育罢了。
“叶畅;朕也看了这些题;你剩余三道;一道测抛石机所抛石弹轨迹;一测河面桥梁长度;再有便是计算如何修建辙轨最省材料。朕觉得;你之算学;颇有不同啊。”李隆基忽然开口说道。
“臣方才说过;算学为天下大道之基;无论是治国理民之道;还是行军布阵之道;都离不开算学。”叶畅道:“正因此理;算学亦须服务于各行各业;以助其应合大道。将算学圈起来;只供少数人研习;非教化无私之理。”
李隆基哂笑了一下;叶畅终究是心急;不过他心越急就越好;象他这样急着推广算学;只怕除了国子监算学馆的学子要非难他;就是这些年被他大撒金钱收买了不少人心的其余太学诸生;也会渐渐敌视他。
这是大道之争;理念之争;即使不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也必然是此长彼消
不过叶畅越是如此;李隆基就觉得自己的宝座越安稳;当然不会出言相劝。他看了看杨钊;心思再度回到叶畅与杨钊联手之事上来。
这二人前些时日还在自己面前斗得不亦乐乎;转眼间联手坑了王一局;其间缘故;他还没有想明白;不过看情形;应当是叶畅为主;杨钊为辅。难道叶畅对御史大夫之职就如此迫切;他就没有考虑过自己这个天子在此事上的作用么?
无论如何;要保住王。
目光闪了闪;李隆基下定这个决心;他要保持朝廷里的平衡;就绝不能让任何一方独大。
“时间过了多少了?”他向身边太监问道。
那太监回头看了看;小心翼翼地道:“回圣人;过去一小时二刻钟了。”
李隆基也回头看了看;然后笑道:“叶卿;你这座钟莫非也是算学推导而出?”
在城头;李隆基侧后方;摆着一个近乎一人高的大家伙;玻璃的面料之下;是摆来摆去的钟锤;而两根指针;则指明了现在的时间。这正是座钟;叶畅在将李林甫一家安置在旅顺时;与李岫提出的新产品。
因为工艺麻烦很多地方都只有手工制做的缘故;现在这座钟的产量甚低;年底前第一批运入京城的;只有二十具。其中两具;前些时日叶畅通过寿安献与了李隆基;而李隆基的性子让他对此甚为欢喜;一具留在了温泉宫;另一具便搬到了兴庆宫;他意犹未尽;又从内库掏钱;在叶畅这买了另五具;总共花费了五万贯
把其中一具搬到城头上来;也是李隆基为了掌握此次比试时间之举。
“座钟与此;确实相关。”叶畅道。
他才开口;李隆基忽然“咦”了声;不仅李隆基;几乎城头城下围观者都是“咦”了一声;大伙的注意力再度集中在试棚之内;只因试棚之中;又有状况发生
第413章 欲仿周公佯吐哺
叶畅微微眯着眼;向城下望去。
然后他笑了起来。
无怪乎大伙同时惊咦;原来旅顺书院这边;三人竟然同时站起。
他们已经解完了七道题;此时三人同时站起;也就意味着剩余三道题也被解开;旅顺书院抢在前面完成了所有题目
三人的动作也惊动了瞿昙巽;他跳将起来;一脸不信:“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可不可能;不是你说的。”蔡晨果一笑;避开瞿昙巽伸过来的手;直接将答案纸交与了小吏。小吏拿了过来;看了看上面的数字;又回头望了一下瞿昙巽;手稍偏了点;让瞿昙巽看到纸上的数字。
瞿昙巽只瞄了一眼;脸色就变了。
这数字;正与他所出题中最难三题之一答案相合
再看其前的题号;果然是那道题
“这这怎么可能;这是天竺算学之秘;在大唐并无几人能解;你怎么可能解得了?”
他心中一急;又看向另外两张解题纸;果然;在另外两张解题纸上;所写的答案;也没有任何错误。
瞿昙巽踉跄了一下;喃喃说道:“这怎么可能?”
“呵呵。”蔡晨果摇了摇头:“你还是真不死心;我们所学;涵盖诸家;区区天竺算学;算得了什么?”
说完之后;他们三人便整衣迈步;出了试棚;竟然不等结果出来。
“这个你们觉得;旅顺书院是不是胜了?”围观的人群中有人见此情景;忍不住就问身边人。
“那是自然;旅顺书院十题已毕;而国子监算学馆如今还只是七题。虽然看似相差不远;可毕竟是旅顺书院先解完。”那人答道。
听得他们这样说;陆羽摇了摇头;他也盼着旅顺书院能胜;不过此次比试的胜负;却不是这么轻易进行判断的。
“并非哪个先做完就为胜;这次比试;还是以得分多寡来判断胜负。双方各是十题;每题算是十分;只要国子监这边做对的题超过书院这边;哪怕书院再早交卷;亦是国子监这方胜。”有知道规则的解释道。
“可看书院这三位的模样;怎么着都象是全做对啊。”
“呵呵;自家总是觉得自家对的;至于是真对还是假对;还须与出题方对过答案才知啊。”
每一方出题时;自然也要拿出答案;以备最后检验对错。蔡晨果三人出了试棚之后;向着城头拱手行礼;然后走回到叶畅随从中去。城头上;叶畅微笑着道:“看他们模样;此试还算顺利。”
“一个时辰不到;便做完了题只是不知正误如何;王卿;着人将答案与题解都拿上来吧。”李隆基没有正面回应叶畅;而是吩咐道。
不一会儿;小吏恭敬奉上国子监豫先准备好的答案和旅顺书院做出的题解;李隆基拿起放大镜;对着上面晃了晃;先找到了题号;然后再寻找答案。两者一一对应;看到第一题;他点了点头;第二题;又是点了点头。
叶畅并不在意;他知道;这十道题应当都是做对了。
对于蔡晨果、岳曦与杨帆三人而言;现在大唐国子监算学馆能出的题目;真的比较容易。他们之所以花费了这么长时间;只怕还是因为要反复验算才会如此;否则的话;半个时辰就足以交卷了。
“啊呀;叶卿果然会教授弟子;竟然竟然全对。”李隆基对完全部的数字之后;哈哈笑着道。
他又称叶畅为“叶卿”了。
叶畅躬身行礼;表示谢意;李隆基沉吟了会儿;然后道:“既是全对;那么此次比试已经没有必要再下去了叶卿;将他们三人召上城来;朕要有所褒奖。”
“臣多谢圣人美意;不过;臣觉得此时还不必着急;且令国子监诸生亦做完题目再说吧。”叶畅道。
“哦;为何如此?”
“国子监算学馆诸生虽是比不上臣的弟子;但终究是朝廷太学生;他们不畏强手;敢于挑战;坚持到底;亦是值得圣人褒扬。”叶畅正视着李隆基:“有时比试;并非只有胜与负;而是双赢。”
“双赢?”
“若一时小负;可令知耻后勇;则负者也赢了。”
只是一句话;让众人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些人脑子里;可是没有什么负者也赢的概念;在他们看来;输就是输了;怎么可能有输了的人还赢了的事情?
叶畅说到这儿;没有再往下说;李隆基等也没有细想;只觉得是叶畅故示大方之语。
此时围观者的议论声起来;连京兆府的差役们都弹压不住了;瞿昙巽于脆亲自拿起纸笔;摆弄着算筹开始计算。一刻多钟过去;他算出其中一题;但当他正扑向另一道题时;却被差役拦住。
“休得拦我;我时间宝贵”瞿昙巽眼睛通红地道。
差役目光里有几分同情;但还是拦住他:“瞿助教;你看铜壶。”
瞿昙巽向铜壶望去;只见水面已经降到了第八根刻度之下。
一根刻度就是一刻钟;而八刻则是一个时辰;虽然叶畅在座钟上标明了每半个时辰为一小时;但如今座钟尚不普及;就是拥有七座座钟的李隆基;对于“小时”这个时间概念也不适应。
“这这时间怎么就到了;是不是你们少注了水?”瞿昙巽颤声问道。
“助教;时间确实到了。”
瞿昙巽颓然坐下;眼巴巴地望着那小吏;那些算学馆的太学生们;犹自不愿意停下手中的计算;但是小吏实在无法再拖;将纸都收了起来。
一时之间;试棚之内气氛变得极为压抑;甚至比开始比试之前还要紧张。
“这些人当初不要把话说得那么满;此时也不会如此。”杨帆啧了一
岳曦点了点头;目光中有一丝同情;但旁边蔡晨果一句话;就让他的同情全部没有了。
“对着叶郎君叫嚣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会有今日郎君如今在朝中看似有些不妙;他们就跳出来;若真只是学术之争倒还罢了;可一群腐儒;也敢参入朝廷之争”
确实不值得同情;若是同情他们;谁来同情叶郎君?
瞿昙巽坐在那儿好一会儿;才缓过气来;旁边一个太学生过来;也顾不得失礼;抓住他的胳膊:“助教;我们不会输;他们做是那么快;定然有错题;我们当不会输与他们”
瞿昙巽心中顿时生起一线希望;他努力回忆起旅顺书院三人交出的答案;他看到了其中的六个还是七个;那些倒都是正确的;但他没有看到的其余三四个;其中或许会有错误?
想到这;他盯着正在校阅答案的京兆尹吏员;那些吏员其实早就校过旅顺书院的解答;现在在校的是算学馆的。花费的时间并不多;大约就是半盏茶功夫;京兆府的吏员抬起脸;有些面无表情:“国子监算学馆;一时辰内解出八题;八题皆对。旅顺书院;一时辰内解出十题;十题皆对。”
“轰”
瞿昙巽觉得耳边猛然响起这样的声音;简直比昨日吃叶畅那记耳光时耳朵里的鸣声还要响亮。他眼前发花;看得不真切;好一会儿;才意识到;这并非他耳鸣;而是周围的围观者在同时出声议论起来。
“早就说了;叶中丞学究天人;乃是当代学问大师;国子监算学馆的这些迂腐之辈;也敢向他挑战;不过是自取其辱”
“方才你还说算学馆定胜呢;现在就改口了?”
“胡说;我几时说算学馆定胜了;你们也不想想;算学馆这些人若有真本领;岂不是与叶中丞一般;去边疆为国立功;怎么还会呆在洛阳?”
“唉;看来算学馆是废了都是些无能之辈;二十余人;连他们的助教博士都亲自上阵;仍然被人家三个少年郎比得落花流水啧啧;不学无术;不学无术”
议论声传入耳中;瞿昙巽觉得胸口闷得慌;气都喘不过来。他脸色煞白;坐在那仍摇摇欲坠;有学生过来扶他;他猛然挣开;起来厉声道:“我不服
“什么;他说什么?”围观百姓讶然问道。
“他说他还不服;输成这模样;却仍不服;当真是小人。”
“助教;圣人在上面;不可圣前失仪”随着他们来的另一位博士上前想要安抚瞿昙巽。
瞿昙巽将那博士推开;大步走出来;然后跪倒在城门之下:“圣人;圣人;此次算学馆输得不服”
李隆基在城上看热闹看得眉开眼笑;徒然间见瞿昙巽跪在下边;还大声嚷着什么;他左右望了望:“让他起来;叶卿方才说的是;胜不骄;败不馁;若能就此振作;知耻而后勇;亦可算赢。”
他没有听到瞿昙巽说什么;发出这样的口谕;看热闹的百姓见城头有人发布令谕;终于安静了些。这个时候;瞿昙巽又大叫“不服”;声音传入李隆基耳里;李隆基脸上的笑意顿时没有了。
他原本对这瞿昙巽就印象不好;觉得这人太过投机;现在看来;不仅仅是为了投机不知进退;甚至可以说是不知死活。
“有什么不服的;问他;这可是大庭广众之下”
便有太监在城头发问;瞿昙巽于城下昂首大叫道:“我们算学馆所出十题;都是历年来寻出的难题;这些题目;便是饱学之士;也不可能在一时辰内尽数解出。叶畅权倾天下;多蓄死士刺客;定然是他遣鸡鸣狗盗之徒;昨夜偷了我们的试卷;预先知道答案。今日这三个鼠辈;装模作样在解题;实际上只是将昨夜盗走的答案拿出来罢了”
李隆基听得他在下边这样大叫;心里简直要气炸了。
再看叶畅;站在那儿无动于衷;甚至嘴角还带着笑意;再想想方才叶畅明明获胜;却还为算学馆说话;想要给他们台阶下;李隆基不能不说;叶畅真有名臣风范;而下边的这个瞿昙巽;实在是一个无赖小人。
“你说叶卿派人盗取答案;你可有证据?”
“他们三个能解出答案就证据”
李隆基微微摇了摇头;脸色变冷;向高力士示意了一下;高力士又向两个太监点了点头;那两太监原本站在城下;此刻过去一左一右;将瞿昙巽夹住。
“啊?”瞿昙巽惊觉不妙;不是天子对叶畅已生厌憎之心;故此才会冷落叶畅么;他拼尽全力在这里折腾;不就是为了迎天子所好么;怎么自己如此指证;天子都不过问一下?
“召算学诸生上来;把旅顺书院的三人也召上来;至于这厮;朕再也不想见到他。”李隆基低声道。
高力士点头;向那两个太监做了手势;两太监会意;将瞿昙巽嘴给堵上;便将他拖了下去。叶畅望着这个象死狗一般消失的家伙;摇了摇头;然后目光转了转;便看到了王焊。
曾经溜到城上的王焊;这个时候又到了城下;看模样;他刚刚与什么人说过话;现在正转回来。叶畅眉头皱了皱;这厮与刑滓狼狈为奸;正在策划一件大阴谋;虽然还不知道其具体内容;但是卞平传来的消息;此事应当就在今日
看这厮的神情;却是充满怒意;似乎对什么不满;刚刚发作了一番。叶畅也没有太留意;目光又转回到城上;看着李隆基。
李隆基抱着一个手炉子;略略有些倦意。他毕竟年纪大了;在这里坐上这么久;哪怕有炉子皮裘避寒;身体也觉得有些难过。
这个时候;算学馆诸生与旅顺书院诸人都上了城头。李隆基看着这一个个垂头丧气的算学馆诸生;再看到岳曦三人英姿勃发;心里暗暗叹了声。
这双方的模样;倒有些象是自己与叶畅啊。
李隆基并不希望叶畅胜;但今天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是给了他一记耳光;而且他还得把被打下的牙吞入肚子里。
勉励了算学诸生一番;李隆基转向叶曦三人;面上带笑:“卿等少年英才;朕最是欢喜;不知卿等可愿出仕;为大唐效力?以卿等才学;朕必不吝封赏官爵;卿等亦少不得封妻荫子光宗耀祖”
城上诸人的目光顿时又转向叶畅;这可是李隆基亲自出面挖叶畅的墙角;叶畅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李隆基许以荣华富贵;直接给挖走
第414章 唐律疏议藏毒方
如果这三人应下;那么叶畅培养出来的人才被挖走;可如果他们不应下;这又为叶畅招来李隆基的忌恨。这其中关节把握;没有经验者;只怕很容易出问题。
李隆基器量毕不小;他当着叶畅与群众之面;做出这种事情;只怕还是如寿安公主事件一样;一是人老童心在;纯心要捉弄人;二来则也是想看看;叶畅教出的这几人;除了会算学之外;待人接物又是如何。
不过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是不将叶畅放在心上的表现。
故此众人看着叶畅;却发觉叶畅不但不没有发怒或者憋闷;反而又微笑起来。
岳曦在三人中隐隐为首;他行礼谢过;然后徐徐道:“我三人如今;正在叶中丞帐下为国效力;只是寸功未立;尚不敢为官。”
他说话的速度不紧不慢;虽然因为年少的缘故;目光明显有些紧张;可总体来看;还是落落大方;让李隆基真心欢喜。
看了看叶畅;李隆基笑道:“卿方才说朝廷需要算学既是如此;不知卿可否割爱?”
“不知圣人欲许其何官职。”叶畅一本正经地道:“若只是充任小吏;为京中官员僚佐;臣以为只怕会浪费人才。”
李隆基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然后点了点头:“你说的是;这般英姿勃发的少年才子;若只是去充任仓吏;确实是浪费人才既是如此;就让他们先在你手下再历练几年;过几年之后;朕再许与中原、江淮之亲民官;你看如何?
“臣替他们谢过圣人厚恩了。”叶畅答道。
他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
现在的李隆基;已经不再是唯才是举的时候了;杨钊这等人物;只因为裙带关系;就可以骤得富贵;而眼前这三位少年;分明才华远胜杨钊;却只得到一个空口许诺。
“现在;你们也可以去接受属于你们的荣耀了。”应付了李隆基;叶畅对着岳曦三人道。
三人愕了一愕;然后明白了叶畅的意思;他们下了城;来到城门口;恰好城上宣布出最终裁定的胜负结果。
围观看热闹的百姓早就知道胜负了;不过此时城上宣布;那就是最终裁定;结果出来之际;还是传出了欢呼之声。
紧接着;便是对此次获胜者的褒奖;李隆基虽是小气;正经的职司不肯拿出来;但是不值钱的散官职位他还是舍得的;从九品上的文林郎;也算是有了官身。但真正让众人惊愕的是赏金;每人一千贯的飞钱;被巨大的信封包着;由太监交到了三人的手中。
哪怕三人跟着叶畅后不愁零花钱;哪怕他们都知道将来在叶畅身边能赚到更多的钱;这一刻三人还是激动了。李隆基看到城下他们三人下拜的模样;回过脸来看了看寿安;寿安面上尽是笑意。
这笔钱;当然不是李隆基自己出的;而是寿安拿出的钱。李隆基也知道;归根到底;这笔钱还是叶畅出;只不过叶畅既是拿钱替他邀名;他又有什么不愿意的?
他正看着自己女儿之时;发觉女儿手中拿着一张小纸条;李隆基皱了一下眉:“二十九娘;你手中是何物?”
寿安将手中的纸条递了上来;巧笑俏兮:“今日这等热闹;女儿甚是喜欢;巴不得看看都能如此;故有一个想法;父皇请看。”
李隆基看着那纸条;拿放大镜望了好一会儿;才又去看寿安:“果真是你的想法?”
“是”寿安脸不红心不跳地道。
其实有心人早看到;这纸条分明是叶畅方才抽空让小太监递到寿安那儿去的。李隆基也很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