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夜唱-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他们聚集起看望向洛阳城外的叶畅部时;叶畅同样在看着他们;只不过叶畅手中有望远镜;故此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看来那就是贼首了。”见到一群贼人围着一人向自己这方指指点点;叶畅猜想道;然后拍了拍身边人的肩膀:“羊儿;看到那面旗帜么?”
王羊儿顺他所指望去;然后点了点头:“看到了。”
“杀过去;无论他逃到哪儿;就追杀到哪儿”叶畅下令道。
王羊儿咧嘴笑了笑:“好”
他却全然不想;自己面对的是十余万众;只是叶畅一声令下;便要向前冲杀。叶畅自然不会让他一人去送死;他又向自己身边的那号兵下令道:“命令他们闪开;城里准备冲锋”
号兵的喇叭声响了起来;那些面对着人多势众贼军已经两股战战的新兵们;突然听得这号声;尚不知其间是何用意;然后便听得身边的老兵呼喝道:“闪开;闪开”
呼喝声与竹鞭的抽打下;这些新兵左右散开;露出中间的叶畅等人。袁瑛远远见此情形;心情更是欢喜:“果然;叶畅临时抓来的那些乌合之众;根本不敢接战”
城上的李橙开始小声向自己的亲信吩咐;要他们见自己命令;便去夺下城头绞盘。正吩咐间;忽然见两列兵卒骑着战马;小跑着出了城。
“这是?”他讶然扬眉。
“那又是什么?”袁瑛亦是奇怪;这个时候;城中派出了援军?方才叶畅新兵的混乱;是为了给这些援军让开道路?
不管是什么;现在就是机会;官兵阵势不稳;胆气不足;只要他这边一个冲锋;便可以杀败官兵;乘势夺城
“杀”他大叫道。
“杀啊;抢金银;抢小娘”
那些乱贼首领纷纷叫嚷起来。贼兵涌出阵列;象是海潮一般;狠狠地拍向洛阳城。
这是十万人的冲击;城外的田地早就被踏平来;他们掀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仿佛四处都燃起了烽烟。
“糟了”李橙脸色大变;但这时;却听得城头鼓声响起。
密集的战鼓声中间;还夹着尖锐的喇叭声。出去的那些唐军用很短时间便在叶畅身后完成了集结;而此时;贼军距离城前;不过里余
“羊儿;杀吧”叶畅用力抽打了一下王羊儿的肩。
王羊儿吼了一声;象是只放出囚笼的饿兽;将手中的长刀高高举起。
“杀”
他身后;近两千骑也全是举起长刀。一时之间;刀刃如林;寒光似雪
鼓声更急;喇叭声更凄切。
这两千骑兵组成的队伍开始缓缓前移、加速;最初时阵型相当密集;但随之开始散开;形成一个锥状。
王羊儿便是锥尖。
袁瑛下令冲杀;自己却在高处;并没有随队冲出来;见城中突然杀出这两千骑;他吃了一惊;愕然环顾左右:“不是说他只募得两千人么;哪里又杀出这两千兵士?”
虽是惊讶;却并不太害怕;毕竟他以十万之众围攻洛阳;就算官兵多出个两千人;那又有何妨?
叶畅嘴角却噙起了一丝冷笑。
以为普通人拿起武器;再杀两个没有抵抗能力的妇孺就算是精兵了?
无论袁家兄弟谋划有多久;有什么样的智慧;有一样是他们改变不了的;那就是他们不可能大规模地训练士卒;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练出一支强兵。如果让他们声势起来;袭卷大唐;打个三五年仗之后;他们或许能够从投降的官兵当中练出一支强军来;但是现在他们起事还不过月余;身边勇士或许有;但精兵绝对没有。
勇士一对一可以打败一个精兵;三对三能够和精兵相抗那已经是勇武过人;十对十就只能逃命;而千人以上
一万勇士也未必打得过一千精兵
如同叶畅所料;两军很快撞在一起。站在城头观望的李橙脸色惨白;在他看来;这两千人向着数万敌军冲锋;根本就是自寻死路;故此两军相撞之时;爆发出来的巨大声浪让他把眼睛都闭上;不敢细看上去。
可周围却是欢呼声突然响了起来;他悄悄睁眼;只见在他看来送死的那两千官兵;象是利刃切入豆腐一般;狠狠地锥入了贼人当中。
一条血痕;出现在贼人的队伍里;而且不断深入;不断扩大;当两千人完全冲入贼人当中后;并不是贼人将这两千人包围住;而是这两千人生生将贼人撕扯开来。
“啊”李橙发出毫无意义的惊呼;怎么可能是这样
他想象的最好情况;也没有这般顺利
叶畅在城外也有些惊愕;顺利得让人实在有些惊讶。他这些日子表面上虚张声势;仿佛是要恐吓敌人;实际是示弱于敌;为的就是将零散的行踪不定的叛乱者聚拢起来;最重要的是将叛乱者的头目聚拢起来;免得他们散布到其余地方;留下别的后患。他心知自己兵少;故此必须要创造出将贼首一网打尽的良好时机。
而现在;就是好机会;只要能一击将贼首中的关键人物诛杀;其余人等;就算四散;也不过是一位乡吏带着几名民壮就可以解决的小问题。
只是袁家兄弟闹起这番声势;多少总得有些本领;这么一击即破;还真对不住自己将王羊儿这披坚持锐的最勇武之人放在锋刃之上。
稍一细思;便知道原因:大唐中原的官兵许久未经阵仗;没有了血性与勇气;那中原的百姓;岂不更是如此。这些人纠集在一起;倚仗着人多;他们倒没有什么害怕的;但当真正面对死亡与杀戮之时;内心中的恐惧就被挖了出来
换言之;他们面对弱者时;比起狼群还要凶残;但当他们面对强者时;却就象一群丧家之犬。
王羊儿也觉得杀的不痛快;与他在边疆同那些残忍的边胡相比;这些人当真就如鸡犬一般。他率军突入;除了最初时遇到一点抵抗之外;其余时候;就是纯粹地杀戮;甚至绝大多数伤亡;都是那些贼兵自己为了夺路而逃造成的。
他目光如鹰;劈翻一个敌兵之后;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目标;那面黄色大旗之下;神情错愕地立着数十人;而在他们身边;则是两百余人护卫着。
“随我杀来”王羊儿一声怒喝;刀头一指;向着那些人冲了过去。
袁瑛脸上的笑容还没有收敛;眼角的喜悦还没有散尽;便惊愕地看到;他派出去的兵士;铺天盖地的阵势被人象纸一般捅破;而且对方还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拿着刀指自己自己;双方相距;不足半里
“这是怎么回事?”他愕然道:“打仗不是人多者胜么?”
周围没有人回答他;都是一片吸冷气的声音。看着自己的兵卒象巨浪一样拍向洛阳城时;他们仿佛看到洛阳城的子女金帛都在向他们招手;但当看到这巨浪连洛阳的边都没有摸着;就被杀得倒卷回来时;他们又觉得;自己仿佛是在做着一场梦。
但现在;这场梦变成了血色噩梦;而且向他们发起了突击
这一刹那;袁瑛终于回过神来;想起兄长说的话:叶畅手中;永远都藏着一柄带毒的匕首
这就是那柄带毒的匕首?这支不知从何而来的精锐骑兵
叶畅入洛阳时;只带了两百亲卫;这两百亲卫;一百充作亲兵留在他身边;另外一百被打散分到新兵当中去;但是新兵多为临时应募的奸猾之辈;甚至还有他安排进去的奸细;完全不堪使用可是;叶畅从哪儿变出这两千精锐骑兵来
“妖妖人”袁瑛颤声道:“妖人;叶畅是妖人;他会撒豆成兵”
他终究不是名将;在这种时候;不知道稳住阵脚;想法子收拢兵卒;却说出这样的话来。他这样一说;身边的那些豪强们个个更是破胆:身为洛阳周边都畿道的豪强;便是再偏僻闭塞之处;可也多少听说过叶畅的名头
“叶公召来神兵了”众人的心中生出这样的念头;然后转身就走。
他们这些时日劫掠收获不少;还没有活够;怎么会与那些神兵天将作战送死?
不唯他们转身逃脱;就是袁瑛;也转身就逃。整个乱贼;全军大溃;一个个只恨爹娘未曾给自己生出四只脚来
城头的李橙险些一屁股坐到了地面上;他额头全是汗水;方才那一幕;让贼军破胆的同时;也让他心惊胆战。
“叶公叶公竟然神奇如斯?”他喃喃自语:“这两千兵马;有如神兵天降叶公莫非真有仙人所授的神术?”
他身边的人没有一个听到他的话;大家都被方才那一幕所震惊;此时回过神来;个个只觉得热血澎湃;恨不得自己也位于战阵之前;跟着那两千精骑冲
城头的鼓点声更疾;而城下;叶畅看着那些新兵:“善直师;打扫战场之事;便交由你了。”
和尚摸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有些闷闷不乐:“不去;这等小事;随便派人去就是。”
叶畅哈哈一笑;以前冲锋陷阵之事;都是善直包揽的;但现在他手中人才渐多;除了王羊儿之外;还有别的勇将;善直出场的机会自然少了;此时神情;颇有几分象是被冷落了的深闺怨妇。
故此他也不计较;点了另一人的名:“辛京杲;此阵由你去”
“是”被称为辛京杲的将领大喜;应了一声;便带了五十名叶畅的亲兵;再驱使那些新兵;开始去打扫战场。
栗援在叶畅身边;神情微微一动:“郎君;为何让辛京杲去?”
叶畅身边;出身旅顺书院的少年亲将并不少;而这辛京杲却不是;他出身于陇右将门世家;其从兄辛云卿已经官至太常卿;将他打发到叶畅身边来效力;自是有别的用意。叶畅笑了一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栗援;你切莫因为出身问题;便对不是咱们旅顺书院的同僚心存偏见。”
“是。”栗援口中道。
他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觉得旅顺书院出身的;理所当然就是叶畅的心腹亲信;与他们相比;或许只有善直、王羊儿这样的早早跟随叶畅的老人能让他服气。至于辛云杲等;毕竟隔了一层;虽然他不会歧视;却也休想一视同仁。
战场之中;叶畅没有多猜自己这些亲信的心思;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让所有人和他想法一模一样。而且就算是他自己;也少不得亲其亲仇其仇。
“叶公;叶公”他正琢磨间;听得身后有人大叫;回过头来;却看到李橙按着城垛;俯着身体看着他;见他回望;李橙的脸上都要笑出一朵花来。
“何事?”
“叶公;城中军民;见大胜之状;都甚为踊跃;想要出城助战。”李橙小心翼翼地道:“叶公觉得如何?”
“不必了;你只要令他们准备好吃食汤水即可;如今虽胜;未必不会给贼人可乘之机。”
对此;叶畅是断然拒绝;开玩笑;这个时候将城中军民放出来;谁知道其中会不会有贼人的细作;他们用不着做什么大事;只要在后方扯扯后腿;比如说自己内讧一下;就可以⊥自己得不到最大的战果了。
“是;是”此时李橙对叶畅的话;当真连半个不字都不敢说;不仅不敢说;连想都不敢想
叶畅的那两千骑兵突然出现;何止让袁瑛等贼人吃惊;就是李橙;也同样是惊为天人;这个时候他完全明白自己浅薄的军事才能;完全无法与叶畅相比;他虽是耿介;却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肯服人。
叶畅再望向战场;微微一笑:剩余的;就看究竟取得了多大的战果了。
第441章 捷书飞至动人心
这些天里;长安城中人心惶惶;一夕三惊;虽然朝廷竭力掩饰;可是百姓还是知道了都畿道起了贼乱;而且这贼乱迅速蔓延;扩展到了大半个河南道。这等情形之下;洛阳被围;眼见长安与关东的往来就要中断了。
便是宫中的李隆基;如今也没有心思排演霓裳羽衣舞;变得重复勤政起来;连接着询问各地情形。但是得到的消息;都不是什么好事;虽然杨国忠百般阻挠;李隆基还是意识到;这个帝国出现了大问题。
“若朕能年轻二十岁不;只要能年轻十岁;精力还足;何愁天下不靖?”这天他退了朝之后;回到自己寝殿;见只有高力士在身侧;忍不住叹息了声道。
“是;奴婢若是年轻十岁;必然出去为圣人督军”高力士回应道。
“老了;老了”
听得李隆基喃喃自语;高力士心中动了一动;忍不住往着西北方望了一眼
李隆基如今在兴庆宫见朝臣;故此太子所在的东宫;在兴庆宫的西北面。李隆基虽老;兴庆宫中的太子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若是这话给别人听去;只怕有些不妙。
想到这里;高力士道:“圣人哪里老了;圣人如今仍然是龙精虎猛;这几日上朝;与当初年轻时没有什么区别”
李隆基背着手;摇了摇头;奉承话他怎么听不出来;他是真觉得老了。
过了会儿;他幽幽地问道:“高将军;你说;让安禄山南下勤王如何
高力士心中一凛;忙跪倒在地:“此军国大事;非奴婢所能言”
“为何不能言;让你说;你便说;你这老东西的狡猾;莫施在朕这里”
高力士偷窥了一下李隆基的眼色;垂下头去道:“奴婢听说;安禄山在圣人面前与圣人背后;不是一番模样。”
“你是说;此人奸诈;必有反心?”多年主奴;李隆基自然是知道高力士心思的;瞥了他一眼:“这些年;安禄山送到你府中的东西也不少吧?”
“圣人圣明;明察秋毫;奴婢有罪;贪污受贿不过奴婢虽然收了安禄山的东西;却不敢不忠于圣人”高力士声音发颤;连连求饶:“奴婢对圣人一片赤心;天日可鉴”
“朕知道;你起来吧;若不是这片赤心;朕岂能容你这个朕的身边之人”李隆基叹息道:“只是这几日;不时有人上表;说叶畅手中无兵;难以压制都畿道之乱。朕派人去查过;原来不只都畿道、河南道;就是京畿道;出了长安百里也是怨声载道;只差两个人了”
“两个人?”
“一个叫陈胜;一个叫吴广。”李隆基哼了一声:“国家变成这模样;皆是宰相之过也”
高力士心中一动;很明显;李隆基对杨国忠似乎有些不满了。
“故此有人劝朕召安禄山入关勤王;别的边将;不是隔得太远;就是手中兵力不足;唯有安禄山;手中有十余万兵;他只需要带六万人入内;便可以扫平烟尘;还天下一个太平”
“万万不可;圣人;进此言者何人;不可听之”高力士顿时慌了:“安禄山忠奸尚难辨识;如今中原空虚;他带强兵入内;何人能制之?”
这是李隆基也一直担忧的问题。若不是担心这个;他早就派人召安禄山回来了;哪里会等到现在?
“如今来看;只怕不如此不行了;今日得李橙密奏;说是都畿道贼兵亦有十万;渐有围洛阳之势;叶畅兵力不足;而且都是新兵;只怕难以守卫洛阳。他有意劝叶畅弃洛阳而守安阳;隔绝黄河;不令贼乱至黄河之北若贼人真正围了洛阳;也唯有召安禄山入内了。”
“叶畅久督边事;熟谙兵法;他必然能胜”
李隆基摇了摇头;他不是不信任叶畅能力;但是手里没有足够的精兵;叶畅个人再强又有什么用处?他有些话没有和高力士说清楚;事实上;召安禄山回来的密使;在他得知洛阳危险之后;便已经派出去了。
只是派出去之后;他心中又不安;在犹豫是不是要追回密使。
他心中烦躁;迈步欲往别殿去;高力士起身正要随之;却看到侧门处一小太监在那里晃着。
因为李隆基心情不好的缘故;现在什么闲杂人等都不敢出现在他面前;这个小太监;定然是有事禀报。而这个时候;能让胆战心惊的小太监跑出来的;唯有前方的军情了。
“可是有军情禀报?”高力士问道。
那小太监跪下道:“禀圣人;禀高将军;大喜;洛阳大捷”
“洛阳太捷叶畅仅凭两千新兵;击败了十余万贼人?”李隆基不待高力士转话;快步出殿;直接向那小太监问道。
小太监将一份军报呈了上来;高力士在旁边歪着脖子偷瞄了一眼;然后吸了口气:“果真大捷”
确实大捷;那战报如果不假的话;证明围扰洛阳的贼兵不但被击溃;而且损失大半
依托洛阳城;凭借精锐突击贼部中军;大小贼首斩杀近百;贼十余万众尽皆崩溃;逃散者不计其数;目前仍成伙的贼人;唯有三四万余;余众非死即俘
“哈哈哈哈叶畅果然不负朕所望”李隆基见此战报;仰天大笑;满脸都是喜色。
洛阳围解;也就意味着河南道迫在眉睫的危机已经解除;现在要看的;就是程千里了。
叶畅仅凭两千新兵便能击败十万贼人;程千里带着数万禁军与团结兵南下;打得应当不会比叶畅差才对。
“恭喜圣人恭喜圣人”高力士在旁也是笑逐颜开:“叶畅之才;尽是圣人发掘;得此贤臣;实是圣人洪福齐天啊”
李隆基笑着连连点头:“马屁精不过朕喜欢好吧;这等好消息;不可朕独享;你令人将之传遍京城;也安安京城百姓之心。只要京城不乱;叶畅他们便可以安心平贼了。”
“洛阳捷报;贼首袁瑛率十万乱贼围困洛阳;东牟郡公叶畅以四千军大破之;斩首六千;俘获五万”
这捷报迅速传了出去;得到这个消息;吉温吃了一惊;慌忙来拜访杨国忠
与上回吃闭门羹不同;这一次杨国忠听说他来了;立刻出来相迎;才一见面;便劈头道:“叶畅胜了;你可知这个消息?”
“京中传得到处都是;卑职如何不知道”吉温面色亦是阴沉:“杨公;这样一来;只怕召安大夫入京的事情会有波折”
杨国忠犹豫了一会儿;不等他回应;吉温又道:“叶畅力挽狂澜;若再给他竟全功之后;杨公以为;朝廷当如何封赏;是将郡公升为郡王;还是宰相?
这对杨国忠来说是致命一击;此前叶畅收拾好洛阳散乱的人心;已经让他的处境甚为尴尬;若不是突如其来的暴动;只怕叶畅就要乘胜追击;将线索牵连到他身上。现在叶畅更再立战功;而且不是边境上的战功;是在李隆基眼皮底下立下了力挽狂澜的战功;除了入朝为相;还有什么爵赏可以安天下之心?
以叶畅的能力;真的入朝为相的话;他杨国忠除了靠边站;和前几年的陈希烈一般当个聋子哑巴;还有何能为?
“不可能”杨国忠从牙缝里阴沉地道。
“所以必须将安大夫招来;安大夫平定民乱;最多升升爵位;不可能入朝为相;只要他摊薄一些叶畅的功劳;让叶畅不显得那么突出。”吉温同样阴森森地道。
“吉公何其热衷于此事?”
“杨公以为;叶畅得志;我能有好下场?”
两人短暂地交换了一句;杨国忠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我会想办法的;你只管放心”
长安城中某些人在做死;洛阳城则是陷于一片狂欢之中。
骆元光抹了一把额头的汗;虽然他心中有事;可到了洛阳之后;却也禁不住为城中的狂热气氛所感染。
“叭叭叭叭”那是在家门前的火盆中烧爆竹的声音。
“咚咚锵;咚咚锵”那是灯笼队的声音。
整个洛阳城;到处弥漫着酒香;醉狂之意;充斥于大街小巷之间。那些青楼画阁之上;不知多少书生;将满腹的才思;变成红颜朱唇的浅吟低唱。
不怪这些百姓、书生如此;这些时日来;甚至可以说这两年来;象这般的好消息;总是让人觉得少。若说叶畅来之前;城中被骗的百姓对于叶畅还怀着几分怨气;那么现在;洛阳城里的百姓不但没有怨气;反倒满是感激——那些从城外逃入城里的难民;可是将贼人劫掠过后的惨状说与他们听了;烧杀抢掳奸淫屠戮;只要能想得到的罪恶;几乎一样都未曾少;便在洛阳之外;都畿道之内;他们视线能及之处发生了。
这些无法无天的乱贼;若是给他们闯入洛阳城中;城里的百姓能活下一半;那就谢天谢地
“你们这是为何如此;有何喜事?”骆元光虽然肩负重任;却还是忍不住拉着一个喜气洋洋的洛阳百姓问道。
“郎君从外地而来?”那百姓讶然道:“竟然不知此事?三日之前;叶公召来神兵;便在洛阳城外;大败乱贼;四千破十万;杀得血流飘杵;大小贼酋百余人授首;光俘获的贼兵;就有几万之众;如今尽数关押在城外囚城之中
“囚城?”
“叶公择了一处地方;令这些贼兵掘土为壕;筑起囚城。”那百姓啧啧了两声:“也是叶公仁厚;换了我;哪里会给这些从贼之人活路;直接砍了脑袋垒成京观;震慑那些不法之徒就是”
骆元光闻得此语;精神一振;他在昨日距离洛阳尚有段距离时;就已经听说叶畅在此大胜贼军的消息;只不过那时离洛阳还有些远;他以为传闻未必属实;如今到了洛阳城边;听得同样的消息;让他觉得自己此行来对了。
“叶公果真是召来神兵?”骆元光问道。
被追问的那人看着他;好一会儿后向后退了几步;然后猛然冲向路旁的一队差役:“官差;官差;此人可疑”
虽然获胜;但洛阳城中的戒备不松反紧;原因在于贼首袁瑛终究还是逃掉了。从俘获的贼人头目口中得知;贼人在洛阳城中尚有不少内应和眼线;目前正在缉拿之中。那几个差役听得这话;顿时嗷叫着舞动刀剑向骆元光扑来。
骆元光先是一愣;然后大叫道:“且慢动手;有话好说我是军中秘使;是奉程大将军之命来此的秘使”
“管你是不是秘使;先给咱们下了马来;弃了兵刃;咱们自会带你去辨别
官差们根本不为所动;只是拿着刀剑向骆元光晃动;骆元光见此情形;心里暗暗赞叹了一声:“难怪叶公获胜而程公惨败程公号称谨慎;却还是给了贼人可乘之机;叶公看似年少轻狂;实际上却极是小心”
他举起手;示意自己并不会拔腰刀:“诸位既是如此说;便请领我去拜见叶公;或者叶公帐下能说得上话的人物亦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