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夜唱-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可工场工人为兵;自然也可能募筑路工人为兵。”叶畅淡淡笑了:“就在这几日;臣大军将集至;先灭崔乾佑;再擒安禄山”
    “筑路工人”李隆基愣了愣;然后讶然道:“你是说筑路工人?
    “正是;这些年;臣一直忙着筑路;总共有筑路工人近三十万分散于各地;其中修陇右辙轨的约是十二万。”叶畅缓缓地说道:“这十二万人;乘辙轨列车;星夜急驰;赶往岐州与臣会合。”
    “原来卿早有准备”
    “臣从来不打没有准备的仗。”
    叶畅一句话展示了极强的自信;李隆基却深以为然。
    若是有人能飞腾于空中;俯视大唐陇右之地;便会看到;数以百计的辙轨列车;正在各自的辙轨上奔驰——除了由叶畅亲自修主持设计和修建的主于道之外;大唐的权贵豪族们还各自想方设法;在关陇大地上修建了数以十计的辙轨支线。而叶畅在为这些权贵豪族们慷慨地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也统一了辙轨的标准。在这些辙轨列车夜以继日地运送下;十万筑路工人迅速从各地方武库获取了武器;象是溪流汇聚成河一样;在陇州会合。
    “既是如此;朕就直等你的好消息了”李隆基闻得此言;心中百感交集;勉强开口道。
    “想来并不远;昨日臣向陛下借安元光等;便是为此。”叶畅道。
    他昨天破坏了裴冕的阴谋之后;便奏禀李隆基;请拨安元光等年轻的禁军将领;李隆基自不会拒绝;不过李隆基只以为叶畅是派这些人去招募士卒;而把这些人打发出去之后;叶畅乘机可以用自己的亲信为禁军;方便对朝廷中枢的控制;现在看来;叶畅分明是将军权交还到朝廷手中
    李隆基虽然比起此前要明智得多;但他多年皇帝的思维方式有些固化;因此还以为那些禁军将领会将他放在第一位;却不曾想;经过这么多事情之后;他在军中的威望已经极大降低;特别是马嵬坡之变;杨氏族灭;这些禁军将领或多或少都参与其间;岂有不担忧他事后清算者?
    在叶畅强力介入之后;陈玄礼明显护不住这些禁军将领了;甚至连陈玄礼自身;都要看叶畅眼色行事;这些禁军将领;当被抽调出来之后;绝大多数都私下向叶畅表达过忠诚之意。
    “叶畅这贼;逃得倒是快”
    崔乾佑骑在马上;看着连绵的辙轨;有些无奈地道。
    他被叶畅的掷弹兵所吓;一路都只敢盯着叶畅;却不敢正面强攻;到了鄣县发觉叶畅不再撤退;便远远与叶畅对峙。结果叶畅虚张声势;借着辙轨列车乘夜而走;一夜之间退出数十里;扔给他一个空空的营寨。而此时长安城中安禄山大军进发的消息也到了;崔乾佑心知自己也不可再敷衍;便是做样子也得做象些;当即一边急报安禄山说大捷;砍了些百姓脑袋充当战功;另一方面挥师西进;继续追击。
    不过叶畅沿途将所有的辙轨列车都带走了;实在带不走的;也被一把火烧掉;故此崔乾佑只能看着辙轨;却没有办法利用这个来运自己的兵。
    “他不逃如何;如今总算得到消息;他手中的手雷;最多还能供他再打两仗;得知安公征发长安青壮;他便应当知道;手雷唬不住人了莫说安公大军;就是我们;若真打起来;驱赶百姓去消耗他的手雷就是。”崔乾佑身边一将漫不在乎地说道。
    他们有胆全力追袭;便是得了安禄山的启发;准备用百姓来消耗叶畅的火器。
    “前面就是太和关?”
    “是;消息说;叶畅便在太和关;而老皇帝则退往雍县;距离太和关;不足五十里。”
    “我看这关城;并不怎么难攻啊。”崔乾佑琢磨了一下地形;然后笑道:“叶畅死守此关;未免太蠢;以他一贯行事;必暗藏手段。”
    “这太和关原本主要是拱卫长安;防范西面;我们自东面来;他自然守备不足。以属下愚见;叶畅敢据守太和关;应当是援军到了。”
    “哥舒翰的援军?可惜裴冕行事未成;若是裴冕行事成了;想来叶畅都已经成为我阶下之囚了。”
    崔乾佑一边与部下说话;一边下令展开部队。作为安禄山最为倚重的大将;他的部下足有一万五千余人;就是叶畅并了裴冕之部;也不过是他部下的三分之一。
    更有甚者;他并不是一到太和关下就发动进攻的;而是先分兵抄掠;于左近掳来数千百姓。如今这数千百姓;便被麻绳挨个系着;驱赶在他部队的前方。这些百姓手中执着刀枪;一个个哭声震天;却不敢对叛军攻击;因为他们已经被杀破了胆。
    在他们身后;崔乾佑的部下刀枪箭弩所指;只等崔乾佑一声令下;便要迫他们上前。
    “这关内百姓;与京畿倒是有些不同;在京畿咱们行事;无人敢反抗;这边倒要杀不少人;才能让他们听话。”崔乾佑心中琢磨了一下;见时辰已至;当下举起一面小旗;下令道:“开始攻城”
    城墙之上;叶畅看到那些百姓哭喊着被赶上前;不禁摇了摇头:“不能等了;再等下去;百姓伤亡必大”
    “此时发动;只怕不能全歼崔乾佑。”
    “无所谓;我深信;今日之战后;崔乾佑与安禄山都将陷入穷途没路”



第479章 大唐气数尚未终
    “叶畅一向以爱惜百姓之名传诸于世;今日且待我揭破他的面皮。”
    看到被催逼的百姓离城关越来越近;崔乾佑颇为得意地道。
    在他看来;叶畅兵力不足;若再在战事中束手束脚;倒不如直接败退;还可以保存一部分实力。
    否则;就必须先对这些百姓下手。这样一来;他此前经营了十余年的爱惜百姓的声望就会受损。
    崔乾佑根本就没有一次进攻就击败叶畅的打算;只要能够给叶畅造成打击和损失;他就乐意。
    他也考虑过;叶畅一开头就使用手雷;让这些被威逼上前的百姓在惊慌失措中乱起来;那样他收获就更大:他的部下已经有些习惯于火药武器制造出来的巨大声响;因此不会跟随百姓陷于混乱;而百姓逃不了多远;便会被他再度组织起来;去继续消耗叶畅的手雷。
    如意算盘打得倒是挺响;只不过;就在叶畅准备发动之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既是崔乾佑所意料不到的;也是在叶畅计划之外的。
    那些百姓被逼着冲到了太和关之前;一路都是哭哭啼啼;没有一人敢于反抗;故此;崔乾佑也起了轻视之心。
    然而眼见太和关城就在面前;百姓当中一壮年男子悲呼大叫:“我等乃良善之民;受天子与叶公之恩多年;今日为贼所迫;欲害天子与叶公乎?害天子与叶公;当死;且死后必致骂名;何如杀贼而死;千秋万载;得录青史;九泉之下;可受尚飨”
    他这一振臂大呼;周围人顿时乱了;紧接着便有人道:“所言极是;死则死矣;死于贼手;不负烈士之名”
    关陇之地;原本就民风刚烈;这二人大呼之后;百姓们纷纷调头;一边大哭;一边扑向身后驱赶他们的那些叛军。虽然他们为叛贼以绳索相系;可是这几千人全回过头来;便是杀也要杀上一会儿;而且他们现在都不惧死;哪怕用三四条命去换;也要杀掉一个叛军
    转眼之间;战场上血流成河;既有那些被驱来的百姓的;也有叛军的
    即使是叛军生性凶残;多是近乎茹毛饮血的禽兽之辈;此时也不禁愕然;为这些百姓展示出来的刚烈之气而一愣。
    叶畅同样在城关之上愣住了。
    “杀贼”
    “陛下;我等乃大唐忠良之民;绝不为贼人所用”
    “官兵当为我等报仇”
    “好贼;去死”
    无数叫声在战场上空回响;仿佛是无数魂灵在半空中环绕;这些声音传到叶畅的耳中;让他心中悸然;神情肃穆;凛然生敬。
    这股刚烈之气;也让他心中明白;大唐;终究还是大唐。虽然李隆基这十余年来所任非人;对大唐折腾得厉害;可是在民间;在百姓心目之中;他们仍然以大唐为荣;不惜为大唐去死。
    “百姓既心怀大唐;大唐不可以弃百姓而不顾。”叶畅回过神来;大声道:“升战旗;发信号”
    崔乾佑亦是被百姓们的壮烈之举惊住;他脸色都吓得发白;好一会儿;才勉强笑道:“不过是些送死鬼罢了坏了我计策;当真可恼。但也无妨;这关中之地;人口众多;再去抓些来;我倒不信;所有的百姓都能如此”
    如他所言;这些百姓的反戈一击;确实只是送死。他们虽然也给一些猝不及防的叛贼造成了伤亡;但当叛贼醒悟过来之后;他们的杀戮可就是毫无顾忌;片刻之间;便有千余百姓倒在血泊之中。
    但崔乾佑说这番话时;却没有考虑到太和关中的唐军。
    唐军如何会坐视百姓们死去叶畅如何会坐视百姓们死去
    连绵不绝的鼓声震天响起;将崔乾佑的目光引了过去;而那浸淫在鼓声中的战意;也令正在屠杀百姓的贼人们手中一缓。
    太和关的城门打开;数队唐军骑兵驱马出来;数量足足有五百余骑
    崔乾佑见此情形;心情由惊转喜:“也好;也好;叶畅忍不住与我野战最好”
    他兵力多;叶畅兵少;就算是有手雷这样的神兵利器;在这么多兵力的威逼之下;又能支撑多久?
    在经过前几次挫败之后;崔乾佑已经明白;只要不被手雷造成的巨大声音与火光所吓;迅速接近敌军;那么手雷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就会很有限。双方混战一团的时候;总不会用手雷来不分敌我;到那时决定胜负的;还只是人力的多寡。
    “准备”他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五百骑;举起手相要下令全军压上。
    然而就这时;身边有亲卫一把抱住他的胳膊:“将军;将军”
    “怎么了?”崔乾佑一愣。
    然后便看到;他的北面无数烟尘升起。
    “将军;快看;快看”
    又有人惊恐地道;崔乾佑再转过头;看到南面;同样是烟尘大起。
    “疑兵叶畅哪里可能有这么多兵力?”崔乾佑第一个念头便是如此。他举起望远镜;向着其中一个方向看去;然后神情大变:“不是疑兵;是真的
    安禄山想方设法;自辽东弄来了一些望远镜;崔乾佑为他手下大将;自然也是有一具。这一确认;让他几乎魂飞魄散。
    他很清楚;他在叶畅面前;唯一值得倚仗的;无非就是兵力的优势;现在南北两面;都出现了大队唐军的身影;这意味着他唯一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
    虽然还不能确认那是多少唐军;可从规模上看;比他这一万多部队;只多不少
    若是别人领兵;崔乾佑还会琢磨着试探一下;没准这些军士都是些不堪一击之辈;但叶畅领兵说实话;叶畅这些年来的战绩;把他吓坏了。
    “敌方势大;将军;不可力敌啊”身边一个幕僚叫道。
    “走;走”崔乾佑也明白这一点;立刻下令。
    他当先转头;这不是要面子的时候;他深知以自己在安禄山手下的地位;若真落入叶畅手中;砍掉脑袋都算是便宜的
    “崔贼当真能跑”几乎与大战前崔乾佑说的一模一样的话;出现在叶畅的口中。
    在城关之上他用望远镜看到崔乾佑中军一阵乱;然后后阵变为前阵;只留部分部队垫后;主力尽数转头;弃还在与百姓厮杀的那些逆贼不顾便跑。见此情景;叶畅不禁感叹了句;心中暗暗叹了声可惜。
    这崔乾佑倒是个见机快的;一见情形不对;调头就走;毫不拖泥带水。
    “可惜;可惜;叶公还是发动得早了些;若是再晚一点;想来王羊儿就能合围;崔乾佑这万余人马;管教片甲不留”身边一官员看此情形道。
    叶畅指了指被救下了的千余百姓:“他们愿为国而死;我岂可为能多杀几个贼人而坐视之”
    “是;叶公教训丨得是;以民为本;不可只是虚言。”
    叶畅点了点头;又下令道:“你既知这个道理;且带着人去收容这些百姓;如我们军士一般;有伤治伤;死者好生收敛;不可令壮士流血又流泪;寒了天下之心”
    “是;卑职必依令行事”那官员又恭敬地一礼;然后快步下了城关;自带着几个小吏和数十名士兵、军医;去收容那些百姓。过了片刻;那些茫然失措的百姓才意识到自己捡回了一条性命;他们跟着那官员回城之时;全部向城头下拜。
    叶畅在城上亦是长揖;扬声说道:“我在安全之处;见汝等壮烈之举;当我拜汝等才对;安有国家功臣拜我之事”
    这声音传到百姓耳中;他们更是感激涕零。
    那官员过了会儿又上得城关;苦笑着道:“叶公;这下可麻烦了。”
    “怎么?”
    “他们一个个都要求参军入伍;为国杀敌;为亲族复仇。”
    叶畅听得这里摇了摇头:“不可;不可;未经训练;岂可上阵战;你和他们说;他们的心意;陛下与我都领了;但此时还不到要他们上阵杀敌的时候;他们若实在想为国立功;可以帮助运送粮草伤员。”
    那官员点了点头;但还是忍不住说道:“换了旁人;将未经训练的百姓送上战阵自然就是自取败亡;但叶公有神技;我观这些新到的筑路工人;他们为军卒;当真可以说是阵列齐整令行禁止;非久训丨老兵不能”
    叶畅笑道:“休说这种话语速去做事”
    那官员见叶畅并不怎么大喜;对于这个结果很淡然;心中更是钦佩;只觉得叶畅颇有谢安风度;胜亦不骄。他却不知;叶畅自己心里有数;这些筑路工人原本就是半军事化训练出来的;他在组建筑路队伍之时;就非常强调纪律操演;故此充作军卒;至少可以唬住不知内情之人。
    但实际上;大多数筑路工人毕竟还只是百姓;也没有上过战场;真让他们与安禄山、崔乾佑的精锐打起来;只有倚多为胜。甚至若不是有那些安西、北庭、剑南退伍的老兵为基层骨于;想要他们在战场之上摆出一副强军的姿态都困难。
    不过今日胜后;这种情形就会有所改变;上过战场;品味过胜利的滋味;这些新兵们就可以算得上是老兵了;若再能在此战中挥动武器杀伤贼人;下一战便有几分面对白刃的勇气了。
    他把目光再次转向战场;这场会战;还没有正式开始;就变成了一场大溃败。乘着叶畅的伏兵并未完成合围;崔乾佑领着他的主力拼命往来路逃。但是大军调头;岂是容易之事;虽然因为发动得早了些;没有将崔乾佑全部围住;但崔乾佑部的一半左右;还是没有逃出包围圈。此时善直、卓君辅、安元光等正各领其部;突入敌中冲杀;看情形;只要再有片刻;这些被包围的叛军就会完全失去斗志。
    而崔乾佑虽然逃走;王羊儿却带着人正衔尾穷追。
    “那王矮子又快来了”
    崔乾佑正鞭马狂奔;听得身后部将惊恐地叫嚷;他回过头去;便见王羊儿带着百余骑;在他的败军中横冲直撞。王羊儿是打惯仗了的;吊着他的尾巴;借助骑兵的优势;有机会就冲进来大杀一番;但若是崔乾佑遣人组织起来去断后;他就避开绕道再追。如此三番五次;崔乾佑仅剩余不足一半的兵力;又给他生生啃下了千余人
    “将军;这样不成;这样大伙都逃不出去;当令人挡住王矮子”有人在崔乾佑耳边大叫道。
    “那好;你去”崔乾佑气得大骂道。
    他难道不知道唯有派兵垫后才能阻住王羊儿继续追击么;但派的人少了;根本缠不住勇猛的王羊儿;派的人多了;那就会被随王羊儿之后跟来的安元光部吞灭;此时有谁愿意承担这必死的断后之责?
    那员偏将被骂得缩了脑袋;再也不吭声;只是拍马跑得更快了。
    “叶畅这厮;当真有鬼神莫测之机;他是哪儿来的这许多大军;又是如何将这些大军调到太和关左右埋伏起来不为我斥侯发觉?”
    一边逃跑;崔乾佑心中还在琢磨着这个问题。对他来说;败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个对手每一次都让人无法琢磨;每每看似他山穷水尽;却总能翻出新的后手这一战;他虽然并未与叶畅正面较量;可以说是一触即败;但他心中却已经对叶畅生出莫大的恐惧;只觉得自己追随安禄山;要与叶畅这等人物为敌;实在是生平极大不幸之事。
    “可惜安公必然是不肯听劝的;我此次败回去;若直接到他面前;定然是要被砍了脑袋故此我不可去长安”
    足足逃了三个时辰;崔乾佑换了两匹马;身后的追杀之声终于听不见了;他再看左右;原本有一万五千人的兵马;如今只剩余不过两千余人;其余不是被歼灭;就是失散。见左右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他想来想去;却想不到去安禄山面前该如何交待;当下一横心:“于脆;我转向他处;观望成败——若是安公胜了;他大喜之下;最多责骂我一番;若是他败了;我手中有些兵;也好和朝廷讨价还价”
    拿定这个主意;他令军士去拘了一个百姓来;问明所处位置;于是转向东北方;故意不与赶来的安禄山部会合。



第480章 逆贼军心已动摇
    武功县位于京畿道与关内道岐州之间;马嵬驿距此不远。
    此时是正月十九日;刚刚过去的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换着太平年月;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元宵的花灯;便是穷苦人家;总也得准备上两截蜡烛头儿和一个纸糊的灯笼。
    舞龙舞狮的队伍也从正月十三就该开始活跃;一到夜里便挨家挨户串门儿;讨些零星糕点;若能讨得几文赏钱;那就更好了。而这种节日的狂欢气氛;能一直感染到正月底;让所有人都带着一份喜气。
    但今年;武功县却是死气沉沉;没有任何动静。
    李隆基过武功县时;刚刚经过马嵬坡之变;他无心约束士卒;故此那些禁军在县城中很是猖狂了一回。不过禁军终究还是禁军;行事总有底线;无非是抢掠了些东西;征用了些人力;并没有伤人。叶畅经过武功县时;秋毫无犯;还抽出时间对受禁军抢掠的百姓进行了登记;发给了他们一张签着叶畅名的白条儿;承诺打回来之后按原价三倍赔偿。
    但当崔乾佑大军过时;县城之中没有逃走的百姓遭遇了一场劫难;房子给烧掉了一小半;财物几乎被劫掠一空。
    而现在;整座武功县城更是连个喘气的都没有;不是被杀了;就是逃走了
    安禄山不在乎这个;他咧着嘴;面上挂起残忍的笑。
    “叶畅这厮定然想不到;他一手打造的辙轨;竟然能给我用来运兵十余万大军;过去要想到武功;没有十余日不成;甚至前锋已经抵达武功;而后队还没有出长安;但现在有了辙轨;我只用了四日时间;就到了这里”
    “大王手段高明;叶畅如何能比拟?”严庄捋着须;在旁奉承道:“叶畅只能给李家于活做事;累得半死却还饱受猜忌;李家却要将这天下江山送与大王;这高下立判”
    “叭”
    严庄的话最初时安禄山还是笑眯眯地听着;但他说完之后;却被安禄山狠狠抽了一鞭子:“除了拍马屁之外;你就不能出些有用点的计策么;我留你在身边;岂是为此?你比高尚差得太远;怎么能当宰相之职?”
    这一鞭可不是开玩笑;而是实打实地抽在严庄脖子上;他脖子上出现了一道淤紫的血痕;痛得他咧嘴呲牙呼呼不止。不过他不敢露出任何不快之色;只能低头迭声道:“是;是;是我的错”
    因为低头;安禄山看不到他眼中抹过的狠辣之色。
    “李猪儿;李猪儿;你这阉货在做什么?”
    鞭打了严庄之后;安禄山又大呼道;然后就看到一个人连滚带爬地过来;跪倒在安禄山面前:“大王;大王;小人就在你身边”
    “呸;是骂我眼睛不好了么?”安禄山一脚踹翻他;面上杀机凛然:“猪儿;你现在胆子倒是大了。”
    “不敢;不敢;小人胡言乱语”李猪儿用力抽着自己脸;声泪俱下。
    旁边的严庄见此情形;不禁生出兔死狐悲之感。自从安庆宗死去、安禄山自己又受了伤之后;安禄山的脾气就一直非常不好;莫说鞭打脚踢;就是一怒杀人也已经有不知多少回了。他身边的亲卫;都被他杀了三人;这李猪儿原本打小就服侍他;后来更是阉割了成为他身边的近侍;可安禄山照样喊打喊杀;可谓毫不留情。
    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
    想到自己堂堂谋主;如今也是动辄得绺;严庄心里甚为不安。
    安禄山怒气满胸;只想着杀人发泄;李猪儿的求饶哀告;并没有让他怒意消失。
    “大王;有人来了;似乎是崔乾佑派回来的信使”见安禄山真欲杀李猪儿;周围无人敢为李猪儿求情;严庄开口说道。
    他这是一个顺水人情;莫看安禄山要杀李猪儿;可只是气头上;事实上安禄山对李猪儿的信任更胜过旁人。严庄甚至听说;这段时日安禄山晚上睡觉都需要李猪儿在旁服侍;若换了别人;安禄山就睡不好觉。
    他这话果然转移了安禄山的注意力;安禄山放眼看去;只见西面数骑驰了过来;到得他前方后;马上的信使跳下;远远地跪倒大哭:“大王;大王;大事不妙;叶畅奸贼不知从何处纠集了数十万大军;崔将军被围;正在力战;请大王速速前去援救”
    “什么?”安禄山咧着嘴;那一肚子的怒火变成了惊愕。
    换了说旁人突然变出了数十万大军;安禄山毫无疑问是要当成诳骗自己;但是叶畅若说李林甫让安禄山惊怕;那么叶畅就让安禄山根本无从判断了。这个人的才智能力军略;实在不是他能够揣测的。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当李亨通过吉温向他伸出合作之手时;他立刻同意了。叶畅难得地被与军队分离;对于安禄山来说;这是最好的机会;甚至有可能是唯一的机会。
    但是他还是低估了叶畅;手雷这种火药武器的出现;让他对叶畅的抓捕化为泡影;甚至连李隆基等都顺利逃出了长安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