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许仙志-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翰林一下从椅子上跳起来,“谁说的!?”
    许仙当然不能告诉,这是毛丅太祖所云,原话是,“一部二十四史大半是假的,所谓实录之类也大半是假的!只能道:“您别管谁说的,像是三皇五帝时候的事,远在千年之前,文字记载尚且没有,司马迁如何得知,不过也是半猪半蒙,再加上一些传言写就的,后朝为前朝做史也是一样。”
    老翰林却并没有像许仙所预料的那样着急上火,而是缓缓坐下,日露精光,直视许仙道:“那老夫亲眼所见,总不是假的吧!
    许仙被他看的浑身不自奋,“亲眼所见?见什么?”
    老翰林微微一笑,“今日老夫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史笔如铁!言罢将桌上的书册全都推开,留下一大片空处来,铺就一张白纸,一撩衣袖,取了狼毫沾满了墨汁,就在纸上写道:“许仙,字汉文,钱塘人。母梦仙人入怀,因而名之。”一行黑字祷上晰的留在白纸纸上。
    “喂喂喂,你这是干什么?”老翰林摇头晃脑的道自然是写史作传!”
    “为我?我还年纪轻轻的,写什么史做什么传啊!而且哪有什么梦仙人入怀!”
    老翰林讶然道:“没有吗?”
    “我怎么知道!
    老翰林不管不顾的道:“适当的加工也是有必要的。
    “你真的是史官吗?”
    老翰林却已接着写道:“其天赋异禀,身高八尺有余,时人或异之。少读诗书,过日不忘。
    “还‘时人或异之,我是后来才长这么高的,哎,真是怕亍你了,您自个儿跟自个儿玩儿吧,我先走了!”许仙无可奈何的摆摆手就要离开。老翰林持着狼毫,斜了许仙一眼道:“走?你这是自寻死路!”
    许仙正一步跨出门外,闻言回头道:“什么死路?”还有,别盗用我的台词。
    老翰林却看也不看他,只顾得在那里奋笔疾书,认真中夹杂着几分狂热。许仙想到他写的是自己,而且准备把写的这些东西流传后世,就感到一阵毛骨悚然。
    “你声名太盛,‘天下第一的名头更是犯了文坛大忌!其他翰林们已在内院布下阵势,只等摔杯为号,五十名刀斧手自屏风后掩杀而出,取了你项上人头。”
    饶是许仙心理素质过硬,听这话也不禁张大了嘴,“你,你说他们要杀我?”且不说“天下第一”的名头不是自封,就算真是自封的,犯了那什么***文坛大忌,也不至于做到这一步吧,这是翰林院还是黑社会堂口啊!
    老翰林停下笔想了一会儿,道:“咦,说错了,看你那《三国演义》看的太多了!”
    许仙无力的道:“那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他翰林们知道你考中的探花,足足讨论了半宿,方定下章程来…要给你个下马威。”
    “你们讨论了半宿就讨论出这么个结果来?太效率了吧!
    “又讨论了半宿,才想出怎么对付你。
    “那岂不是一夜没睡?!”
    “你就不问问他们想怎么对付你?”
    许仙吐了口气,顺着他问道:“他们想怎么对付我?”恍惚间明白为什么一路走来都没有遇到几个人。
    老翰林犹豫了一下道:“老夫本不该泄露我翰林院的机密,但看在你一片赤诚的份上,终不忍你一世英名化作流水,你且附耳过来。”
    许仙连忙凑上前去,听那老翰林道:“他们要用瞒天过海,以逸待劳,树上开花,笑里藏刀等诸般妙计,环环相扣,结成一套连环计,来对付你。”
    许仙听的一头冷汗,“能不能简单点!”老翰林一字一顿念道:“七绝对!
    许仙大惊道:“七绝对?没听说过啊,难道是什么兵器?老翰林很肯定的点点头道:“对,就是七绝对?”
    许仙深吸一口气,“能不能再具体点?老翰林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道:“具体来说就是七副对联!”
    许仙一阵元语,“原来这么具体啊,我还以为又是作诗呢!”
    “你的诗词谁人敢考,又听闻你博览群书,过日不忘,一般的经史子集怕也难不住你,昨天翰林们绞尽脑汁,遍寻书库,花了一整天,整理出七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绝对,到时候要让你来对。”
    许仙道:“翰林院这么闲吗?没日没夜的想着对付我!算了,您老告诉我,那些对联都是什么?”他自知自己有几斤几两,对联需要的是快才奇智,不是看书多就能应付的。别说是一群翰林好不容易想出的绝对,就是稍微难一点的对联,他只怕都大有问题。
    老翰林道:“这个老夫就不能说了,毕竞老夫也是翰林院中人,只能送你一计。
    “嗯?”
    “走为上计!”
    许仙道:“您要我躲?”他倒是想躲,但以后就要来这里“上班,翰林院就是自己的工作单位,这是标准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原想着当个闲职翰林,却没料到翰林院中也有这么多事,果然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老翰林语重心长的道:“你不要意气用事,那七个对子都难得很,凭你的才华虽然未必对不出来,但就算是对出来,逞得一时威风,却伤了同僚们的脸面,来日还怎么相处。你刚入仕途,就传出恃才傲物,不能与人共事的名声,绝非益事!不如先一走了之,来日再到学士府上拜访,谨守弟子之礼,他定然不好意思再为难你。”这些话也显出他这些牟的史并非是白读的。
    “说得好!汉文,这位大人所说的都是金石之言。清越的声音自窗外传来,潘玉背着手走进房中。
    “明玉,你怎么来了?”
    潘玉道:“他们让我来找你。”又冲老翰林拱手道:“学生潘玉见过老大人。”
    老翰林连忙站起身来还礼,“这位就是今年的状元郎吧!”他和潘玉是平级,都是从六品的编撰,当然不能倚老卖老。
    “明玉,你觉得呢?”
    潘玉微微一笑道:“怎么都好,随你心思!”她倒是想见识见识什么七绝对,就算许仙对不上,她也自信能够对的上,到时候再传音给他就是了。虽然老翰林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许仙的后台硬的一塌糊涂,就算是得罪了什么人也用怕。
    许仙想了想道:“走吧,我们过去!”
    老翰林劝道:“我知道你有所依仗,但势不可常借,更不能依仗,还需勤修乇身才是。他还以为许仙是凭着同潘玉的关系。
    许仙露齿一笑道:“多谢大人关心,我会好好处理,您刚才不也是要找我麻烦吗?现在不也没舣什么事!”
    老翰林深深的望了许仙一眼,点点头道:“那你去吧!”
    二人告别了老翰林,路上潘玉笑道:“汉文,你已是心有定计了吧!
    许仙点点头道:“走吧,让我们见识见识这劳什子七绝对。
第一百一十四章 绝对
    〃老翰林见许仙转过影壁墙,走出这片院落。将目光转到那满树的槐花上,轻声叹道:“君必在史书之中,同那些千古绝句一起流传千古,只是不知是在列传还是世家呢?”寻常臣子的传记为“列传”,公侯的传记却是“世家”。
    “今日就让老夫为你写下这第一笔吧!”老翰林收回目光,落在眼前白纸上,已经写漓了小半。其中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句,记录了许仙方才的一些言行,又提笔补道:“平易近人。”还想写些什么,却又搁笔不写。
    虽然他对许仙的感慨远不止于此,但史官著史不能参杂个人看法,就是想要表达自己的观感也往往借他人之口来说,写世人或者某个名人如何评价许仙。就是忍不住要学司马迁来年“太史公曰〃,也必须言简意赅,慎之又慎。
    老头悠然一笑,以后许仙也要在这翰林院中当差,自然脱不了他的手心,要好好观察,详细记录,说不定有一天也能跟着迳小子千古留名。结果美梦成真,他的记录为后人研究伟大的诗人许仙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日头一点点的攀升,文渊堂前,一个个进士被考核完毕进入文渊堂中。题目虽然千奇百怪,经史子集无所不有,但进士们都不是易于之辈,多半都能答上来。就算有言辞窘涩,答不上来的,大学士也只是勉励敦促几句,就放进堂中,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严苛,让进士们都松了口气。
    说来也是,进士们的职位名义上都是皇帝委任的,大学士自然不能不收,就算是才学不足,来日在评定上也自会分出甲乙丙丁来。
    但场中的氛围却依旧是十分凝重,翰林们的脸色丝毫不曾放松,反而越来越严肃,且不时将眼光放在门口。
    能到这里的都不是愚笨之辈,反而都是年轻气盛的人中之英。就算一开始没发现,现在也察觉到了,翰林们真正的目标是谁。
    压低了声音,起了些议论,一个年轻进士轻笑对旁边的进士道:“原来咱们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旁边那人应道:“是啊,我道怎么突然闹出这一出,不
    知道这些大人们会拿什么来考那许仙,不会是作诗吧?”
    年轻进士眉毛一挑,“作诗?”左右一看,压低了声音在同伴的耳边道:“作死吧!有点脑子也不会考这个,也不看看许仙是干什么的。”
    “嗯,嗯,走着瞧吧!看是‘许仙横扫翰林院…还是‘许
    仙受教翰林院。”
    这时,两个人影出现在门外,正是许仙和潘玉。眼见正主出现,所有看热闹的进士都伸直了脑袋,翰林们更是目露精光。
    让许仙不由感叹,都熬夜了精神还这么好!唯有大学士一人不动声音,甚至连看都没看许仙一眼,直到将其他进士问完,
    许仙顺理成章的迈步上前,“学生许仙,见过诸位大人,方才路上看到翰林院中一处景物,想起一事,却又百思不得其解,来得迟了,还清诸位大人恕罪。〃抬眼却见那大学士头发稀疏斑白,满面皱纹,甚是老迈,怕不得有五六十岁。
    大学士一边打量着许仙,一边用苍老沙哑的声音道:“你就是许仙!〃顺口问了一句,“不知你看到了什么,因而迟到!”
    许仙微笑道:“学生见翰林院中有一个小小的池塘,塘边栽着些柳树槐树,柳生翠叶,槐发白花。当时红日出生,晨雾未散,萦绕其间,甚为清雅。这翰林院中,果然是别有天地。
    众人见许仙自顾自的介绍起看到的景色来,还当是在为自己迟到找理由,只觉得这个理由还真是不怎么样!
    年轻进士嘲笑道:“现在拍马屁未嫌太迟了吧!求这些大老爷放他一马吗?”
    身旁同伴叹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你道这些人
    是好得罪博吗?大丈夫能屈能伸,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呈藏剑沉默不语,看潘玉并不回堂内,而是站在禹许仙不远处,摇着手上的折扇,明眸望着侃侃而谈的许仙,唇角含着淡淡的笑意。心中忽然升起一个念头,“若是这些翰林让许仙出个丑就好了。”他也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怎么生出这般晦暗的念头,平日修性杀气的功夫都到哪去了!
    那引路的五经博士接口道:“就这些?堂堂许探花,来自江南水乡,见惯了西湖胜景,难道会为这小小的景致所迷吗?”他是这个计
    策的谋划着,当然不能不出头。
    许仙笑道:“各有各的妙趣!”
    大学士听出了弦外之音,问道:“那你看到这番景色,又想到了什么让你百思不得其解的东西呢?”
    许仙道:“学生想到了一个对联,却只想到手上联,任
    凭学生如何绞尽脑汁,都想不出下联来,难道竟成了绝对?”
    五经博士道:“哦,连探花郎都想不出来?那一定是很难了,不妨说出来听听,这里都是满腹经纶之辈,或许能帮你参详一二。”心道:好你个许仙,竟然使了“先发制人”之计,一定是书库那位大人走漏了消息。不过你这是自暴其短,班门弄斧,难道没听过“世上无绝对”吗?只要被我们给对上了,立刻就杀了你的风头。
    “世上无绝对”乃是前朝一位大才子所说,意思是世界上没有对不出的对联,千百年来也一直证明着这条真理。就算是偶尔有一两个对子被奉为绝对,但也立刻会有博学多才之士加以破解。翰林们找出的所谓“七绝对”每一个也都是有答案的,不然许仙答不上他要请教他们,他们也答不上,那岂不是出了大丑。
    这时候所有翰林和进士们的心都热了起来,如今“天下第一才子〃自承无能,那无论是谁能对上来,岂不是就证明了比“天下第一才子”更胜一筹,这样的诱惑实在是不小,文人墨客,或许有不好利的,但却没有不好名的。
    而对这些人来说,对对联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谁也不会认为自己会对不上,如今只等许仙出对了。
    唯有潘玉有些担心起来,路上许仙并未对她说他想到了什么办法。如今看来这办法却并不太好,就算是他想出了难对的对子,这些人一时之间对不上来,来日传遍天下,总会有人对上来的,难免会损些声明。
    潘玉心道:“不行,还是让我对出来,这里如果有人能够对出来,我就瞧准时机提前说出,如果没有人能对出,回去立刻让汉文将这对子圆回来。”
    呈藏剑敏锐的察觉到眉宇间的隐忧,心中立刻定计,就让自己来将这对子对出来吧!
    翰林,进士,甚至还有呈藏剑,潘玉都聚精会神,在他们的逼视之下,许仙只觉如同进了狼窝里,真是饿狼环伺,心中吓了一跳,连那位一直很淡定的大学士都露出饶有兴致的表情,没成想一个小小的对子牵扯JL了“天下第一”的名头来。
    许仙对着拳头轻咳连声,朗声道:“有水没有!”
    众人为之绝倒,几个精神高度集中的进士差点真的跌倒在
    地。潘玉嗔了他一眼,脸上却鉴出笑意。
    许仙摸摸脑袋,佳作不好意思的道:“开个玩笑!”
    五经博士催促道:“你快说吧!”
    许仙道:“那这次是来真的了哦!我在池塘边看到那番景色,突然想出了一幅上联,叫做——烟锁池塘柳。〃
    许仙话音刚落,人群中立刻响起了许多应对的声音,“雾绕山岳松!〃“云封穹宇月!”等等,不多时就有了十几副下联。这种一呼百应的架势,让许仙稍稍感叹一下自己的魅力。
    潘玉、呈藏剑、大学士还有一些较为沉稳的翰林,无不露
    出思索的神色。
    五经博士脑袋一慢,没赶上机会,这时…再对也晚了,不屑道=“许探花,这样也太简……〃却突然醒悟过来,这五个字之中,分别包含了“金木水火土”,以五行作为偏旁,这些脱口而出的对句没有一个是正确的。
    而那些对对子的人经身边的人提醒,也立刻明白过来,脸色发红,加紧想了起来。
    这时候,只有许仙不想什么对联,观察着个人脸上的表情,他知道这个寡对公认最接近的答案一一炮镇海城楼。但哪怕是这个对句,不但在意境上相差太大,连平仄韵律上都差了许多,只能算是牵强附会,更别说其他对联了。
    中国上千年的封建时代,真正可以被称为寡对的不足一掌之数。但其他的寡对,要么意境不足,要么只工于机关,真正能被文人墨客所承认的璧对,其实只有这”烟锁池塘柳“而已,其句意境优美,浑然天成,想要拿出同样水准的对句,近乎奢望。
    千古绝对,唯此一林。
    许仙祭出这副对联,当真是万对之王,神佛辟易。心中笑道:我这可算是”对穿肠“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顺水
    明日高升,透过苍松古柏的枝蔓,闪耀着点点光忙,同许仙神魂中的太阳星相互辉映。
    夏日临近,天地之间的日灵之力也变得越发的浓烈,这对许仙度过天劫又是一重好处。
    翰林院中,文渊堂前,所有的翰林进士都是皱眉器索,一瞬间在脑海中想出无数对句,却没有一个能对上…那…区区五个宰的对联。
    潘玉却是已经放弃了思索,只是笑吟吟的望着许仙。她看
    得出来,许仙这个对联精巧至极,不是那么容易破解的。
    呈藏剑也叹了口气,选择了放弃,他心中虽已想到了一个时句,勉强能够对的上这个对子,但意境却是相差太远,说出来脸上也没什么光彩的,反而有贻笑大方之嫌。望着许仙,眼神越发的复杂起来,暗叹道:“难道我真的不及他?”
    大学士捻着胡须思虑不止,本想敲打敲打许仙,也要他在翰林院安分一点,如今不但敲打成,反被先将了一军,如果连这都对不上来,哪里抹得开脸面再去用对子考许仙。
    而且只怕就是拉下脸面,也丝毫为难不住他,反倒是自取其辱。心中郁闷:平日也没曾听过他擅长对对子,如今却在片刻之间就想到这样一条精巧至极的绝对,在对子上的功力怕也是不浅。是了,他那些诗词哪个不是信口而出,分明是个有快才的,拿对子考他真是一步臭棋。好在他也对不上,不算大失颜面,难道他是要拿这对子来暗示我?
    忽然觉得颌下一痛,一看手上却是不知不觉间,捻断了几根灰白的胡须。
    一炷香钧功夫过去了,许仙忽然四面拱手道:“诸位大人,时候不早了。这对子乃是见到翰林院美景,忽然福临心至,偶然得之,竞然精巧如斯,学生也是意外。想必是过去先贤英灵尚在,存心要考问与我,奈何学生学艺不精,不能作答,倒真愧对了这翰林二字,以后还需静心学业才是。”说完对旁边的潘玉露齿一笑,潘玉也微笑点头。
    那五经博士本来是一脸的伤春悲秋,他也被许仙这个对子所迷惑,以为许仙精擅此道,自己出了馊主意,正自懊恼不已,忽然听许仙这话,哪还不就坡下驴,“许探花此言大善,不,是许编修,许大人。许大人才气通神,来到这翰林院文翰之地,天人交感,才得了这个绝对。”让这个圣贤之后硬是扯起了神秘学。
    五经博士不过是正八品,自然不及许仙的正七品,称一声大人也是应该。
    但五经博士这个职位都是世袭罔替,专供一些先贤大儒的后裔担任,去也不怕许仙官职比他高。
    大学士老脸一红,轻咳了两声。若在平日他大概已经呵斥,“子不语怪力乱神”了。但这个“台阶”未免来的太舒服,让他顺溜溜的就走了下去,“先贤代我等考问,这……这也是一段佳话!”许仙这么一说,就不是许仙出题,翰林们答不上来,而像是翰林院的先贤大德出题,大家都答不上来,面子上就过得去了,且变相抬高了翰林院。花花轿子人人台,大家都有面子。
    大学士甚至也有一丝怀疑,是不是真的有先贤出对,不然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恰好见到了那样的景色,又恰好想出了这样的绝对,未免太巧了一些,以后或许多到那池塘边转转。他虽饱读诗书,却也难免生出这样的念想,只因在这个时代,完全不信鬼神的,一个都没有。
    他却不知道,这绝对是许仙早就知道的。而池塘柳树这样的景致在这京城之中数不胜数,不止是翰林院,隔壁不远的礼部吏部都是有的。大富人家,谁家的后院里少得了一个池塘,栽种些柳树更是应该的。那些巧合根本就没什么神奇。不过这样的话,就不足为外人道也!
    潘玉摇着折扇,微微而笑,方才那番话正是她传音教许仙那样说的。这样一来,就让运群翰林知难而退,但又不会有丝毫得罪,反而能让他们心存感激。但也不会损了自家的声明,毕竟说到天边,这绝对还是许仙想出来的,翰林院中没有人能对上来也是事实。你翰林院考问不成,反被难住,还有什么好说的。
    潘玉一扯许仙的衣袖,道:“汉文,我们进去吧!”
    许仙点点头,就这么轻轻松松的走进文渊堂中。
    翰林们各有公事,也都随即散去,还由那五经博士领着众进士参观了一番文渊堂堂中,前代翰林们留下的墨宝,当然,
    都是出了名的翰林。只是无论是离开的翰林,还是留下来的进士,脑袋里难免还在一遍遍的想着那个绝对,都有些心不在焉。
    这样的绝句,对他们这些读书人来说,就好像数学家面对着一道数学题,委实有一种钻研的劲头,若没这种的劲头,他们也难走到今天这一步,更何况还有“天下第一”这名头的吸引。
    这副绝对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不胫而走,传遍天下。让天下儒林中人为之辗转反侧,也有不少大才拿出了符合规则韵律的对句,但没有一个能被公认为完美,终于还是成了绝句。
    只是许仙那套托词流传开来,却被罩上了一层神秘。给光环,要知道就是大学士这样的大儒心里也会生出异想,更别说普通的百姓了。
    于是在口耳相传之间,就变成了翰林们要考问亍许仙,翰林院先贤有灵,知许仙才情太盛,不是凡人能考住的,就亲自出马将许仙引到池边,降下考题,为难了一下这位天下闻名的大才子。这种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无疑比几个成年人的勾心斗角更为动人,也更加能流传下去,经过一点点加工演绎,变成故事,变成小说,甚至有一天会变成电影电视。所谓神话,大抵都是这样来的吧!
    众人正欣赏着前朝一位大德的山水画,五经博士忽然回头道:“许大人不妨将那副对联留下一副墨宝,以供后人参详,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