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透过细节看清朝(精编)-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九战,杀鲁王硃衣珮及乐陵、阳信、东原、安丘、滋阳五郡王,暨宗室文武凡千馀员,俘获人民、牲畜、金币以数十万计,籍数以闻。”(《清史稿·太宗本纪二》)但是可以看出,阿巴泰的军队虽然大获全胜,攻城略地,但是无法立足,掳掠了大批人口、牲畜、财物之后还是放弃了攻取的地盘,又回到了关外。也就是说虽然大清在局部战役中能不断取得胜利,但是由于明军的宁远…山海关防线的存在,清军也只能通过绕道蒙古,南下进入大明境内劫掠,不能进行有效占领,这正说明了明辽东军的重要性。以上是皇太极那一年在军事上的动作,其实他也十分重视发展大清的经济实力。毕竟战争打的是经济,没有强有力的经济作为后盾,军事上的胜利都是暂时的。四月甲戌,多铎请暂息军兴,辍工作,务农业,以足民用;六月己卯,皇太极谕诸王贝勒曰:治生者务在节用,治国者重在土地人民。尔等勿专事俘获以私其亲。其各勤农桑以敦本计。”总的说来,皇太极在他在世的最后一年里,仍然念念不忘的是大清的国运。他的目标就是要与大明一争天下,盼望能建立入主中原,江山一统的大清朝。而大清要想征服天下,关键在于宁远…山海关;要拿下这道防线,关键又在于吴三桂。然而就在皇太极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的时候,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大清崇德八年八月,庚午,上御崇政殿。是夕,亥时,无疾崩,年五十有二,在位十七年。”(《清史稿·太宗本纪二》)
猝不及防的机会(2)
《清史稿·太宗本纪二》最后给皇太极是这样下定论的:太宗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虽大勋未集,而世祖即位期年,中外即归于统一,盖帝之诒谋远矣。明政不纲,盗贼凭陵,帝固知明之可取,然不欲亟战以剿民命,七致书于明之将帅,屈意请和。明人不量强弱,自亡其国,无足论者。然帝交邻之道,实与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无以异。呜呼,圣矣哉!”正史作者显然是站在大清朝的角度上给皇太极树碑立传的,这也符合中国史官的一贯传统。中国的史官对于历史都不用“写”字,而用一个“修”字,所谓“修史”是也。这一个“修”字真是风情万种。以此为例,明明是对于拿下宁远…山海关力不从心,欲染指中原而不可得,史书里偏偏说是“固知明之可取,然不欲亟战以剿民命”,最后得出结论说皇太极“交邻之道,实与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无以异。呜呼,圣矣哉”,真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其实关于皇太极的死,野史倒是另有很多有趣的记载,有些野史情节之诡奇,近乎小说一类。最著名的一个传说就是关于皇太极、孝庄皇后以及皇太极的同父异母兄弟睿亲王多尔衮之间三角恋的故事,其间的种种纠葛,版本甚多,难以一一赘述,而各种版本的最终结局通常都是多尔衮因妒成恨,最后谋杀了皇太极。这些故事的可信度难以确定,但是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就是当时在满清上层统治者内部…虽然基本上都是一家人…也并非完全戮力同心,团结一致,而是有很多矛盾存在的。皇太极在世时,雄才大略,其他人不敢造次;他若一死,难免会有纷争。要知道那时候的满清八旗军可以说是天下无敌,个个亲王都是能征善战的猛将,皇上忽然暴病而亡,没留下遗诏,谁能服谁啊?所以说,等到了公元1644年,也就是李自成攻陷北京的那一年,大清朝内部并不安稳,其实并没处于一个适合出兵争夺天下的状态之中。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皇太极死后储嗣未定;各个亲王…包括皇太极的兄弟和年纪比较大的儿子们…都各怀鬼胎;孝庄皇后与五岁的儿子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孤儿寡母,无依无靠;而大清国皇帝的宝座,则虚位以待,不知道谁能坐上。《清史稿·世祖本纪》中这样写道:八年秋八月庚午,太宗崩,储嗣未定。和硕礼亲王代善会诸王、贝勒、贝子、文武群臣定议,奉上嗣大位,誓告天地,以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史书流水账式的写法轻描淡写,其实这个过程其中的艰难曲折…明争暗斗、对抗妥协…岂是他人所能料想到的?最终结果是孝庄皇后抱着幼子坐上了皇位,而睿亲王多尔衮则成了辅政大臣,后来多尔衮做了摄政王,成了无名而有实的皇上。于是野史家们就又有了发挥的空间,多尔衮和孝庄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妥协?对此事件的种种猜测纷纷产生,甚至福荫后人,成为了当今热门的清宫剧的永恒题材。其实这种妥协必然是危险的,难免有人会跳出来指手画脚。不出一个礼拜,也就是八月的丁丑日,就有人不服了。不服的是多罗郡王阿达礼和固山贝子硕讬,这两人其实并不能算是皇位的有力争夺者,但是他们都是多尔衮的人,他们觉得多尔衮做辅政大臣委屈了,于是“谋立睿亲王多尔衮”,不料这一下子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二人反倒被多尔衮告发,然后就杀了头。说起来他们俩实在是笨得可以,看不清当时满清各王实力大体均衡,谁也降服不了谁的形势,多尔衮既然没有实力吞掉别的亲王,又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主动去争夺皇位?据说皇太极熟读《三国》,《三国》里面曾写曹操看到孙权劝自己做皇上的书信之后笑道: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到火上烤啊!”他们俩怎么不好好跟先皇学着点,多读读《三国》呢?这么做岂不就是把多尔衮放到火上烤么?多尔衮不想被烤,只好杀他们的头了。
大清就在这样危险的政治平衡中迎来了顺治元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其间与明军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的战役,均获得了胜利。三个月转眼过去,消息传来,李自成攻陷了北京,大明朝亡国了!局势顿时变得微妙而又紧急起来。先是消息传来,吴三桂已经决定降顺,山海关已经落入李自成之手!此时的多尔衮,一定是为大清失去一次进军中原的大好机会而惋惜不已。然而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不知道为什么,吴三桂忽然改变了主意,回师重新占领了山海关。多尔衮一定糊涂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同时也意识到,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混水摸鱼!于是在大清顺治元年四月,一系列的事情发生了:“辛酉,大学士范文程启睿亲王入定中原。甲子,以大军南伐祭告太祖、太宗。乙丑,上御笃恭殿,命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赐敕印便宜行事,并赐王及从征诸王、贝勒、贝子等服物有差。丙寅,师行。”很快吴三桂派人送信来,请求大清发兵攻打李自成,说是借兵为他报“君父之仇”。报君父之仇的鬼话多尔衮自然是不信,但是顺水推舟的事谁不会做?正合心意!到此处必须再强调一点,满清其实真的并没做好出兵的准备,或者说,并没处于适合出兵南下的最佳状态。因为直到那一年的四月,就是多尔衮出兵前夕,满清统治阶层内部还出了一场大事:“夏四月戊午朔,固山额真何洛会等讦告肃亲王豪格悖妄罪,废豪格为庶人,其党俄莫克图等皆论死。”(《清史稿·世祖本纪》)
猝不及防的机会(3)
肃亲王豪格是什么人?是皇太极的长子,顺治皇帝的大哥。豪格年纪比较大,早年跟着皇太极东征西讨,是一员沙场虎将,手下也掌握着军队,皇太极死后,他也是皇位的有力争夺者之一。政治上的妥协和平衡刚刚取得没多久,就对这样一个人物下手,将会引起怎样的动荡不安?然而就在这样的局势下,多尔衮统率大军南征了。这就是历史。
大战山海关(1)
三个女人一台戏,上演的通常都是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家庭剧;而三个男人的这一台戏,上演的却是历史剧:改朝换代,变换沧桑,一将功成万骨枯。
真实历史情节之曲折离奇、引人入胜,丝毫不逊于小说戏剧,有时候还犹有过之。
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这三个人在公元1644年农历4月22日,也就是大清顺治元年四月己卯日,在山海关下为各自的命运展开一场大决战。对造反整整十四年(李自成于崇祯三年正式加入起义军)的李自成来说,胜,则一统天下;败,则功败垂成。对反复无常,已经激怒了李自成的吴三桂来说,胜,则荣华富贵;败,则性命难保。对后方不稳,处于满清宫廷内部斗争的激流险滩中的多尔衮来说,胜,则建功立业;败,则无路可退。面对即将展开的大战,他们将会怀着怎样的心情?
是有必胜之信心?还是也忐忑不安,心中惴惴?
这也是决定中国日后命运的一场大决战。李自成在听说吴三桂变卦之后,大怒,于四月十三日和刘宗敏一起亲率大军二十万离京,军中还压着吴三桂的父亲吴骧。二十一日包围了山海关,同时派唐通率兵从一片石越出关外,意欲阻挡多尔衮对吴三桂的增援。然而唐通的这支小部队实在无力阻挡多尔衮的八旗铁骑,当日就被击溃。多尔衮遂于二十二日率军抵达山海关,吴三桂开关相迎,满清铁骑屯于关内。此时李自成已经做好了大战的准备:二十万大军一字排开,布成一字长蛇阵,自北山绵延直至海边,严阵以待。山海关开关迎敌,先锋军正是吴三桂的人马。史书记载,当日大风,尘沙蔽天。好一场天昏地暗的大战!李自成与吴三桂激战正酣:吴三桂虽然骁勇善战,但毕竟兵微将寡,渐渐落了下风。就在吴三桂的人马即将被击溃的时候,忽然山海关城门重又大开,多尔衮的铁骑滚滚而出,势不可挡。李自成的农民军一溃四十里,李自成本人逃回北京。山海关脚下的这场大战的确是惊心动魄,最后的结局是以李自成的失败和吴三桂、多尔衮的胜利而告终。对于这样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应该仔细去分析一下各方胜败得失的原因:从胜利方吴三桂、多尔衮来说,在二十二日多尔衮到达山海关之后,双方肯定是先迅速达成了政治上的协议并相互做了保证。双方都是前途未卜,肯定不能贸然就联合起来。协议的内容无外乎以下几点:首先吴三桂要确保自己能够永远掌握兵权,否则性命就会悬于他人之手;其次对于多尔衮来说,要确保吴三桂在以后的满清内部宫廷斗争中要站在自己这一边,这也是必然的;第三,就是当下齐心协力,先打败李自成!
至于吴三桂的荣华富贵,倒是不必多说的。
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这场战争的具体战术了。很显然,多尔衮才是对抗李自成大军的主力,八旗铁骑刚刚赶到,劳师以远,中途还和李自成派出关的唐通所部打了一次,要恢复完全的战斗力,吴三桂就必须为多尔衮赢得尽可能多的休整时间。吴三桂的军队是原大明辽东军的精锐,要抵挡李自成一段时间还是不难做到,但是关键在于吴三桂就这么点政治资本,要是拿去和李自成拼光了可就没有讨价还价的本钱了。所以这也是支持上述关于政治协议之揣测的一个理由:事实上吴三桂是真的和李自成拼了,为多尔衮争取了尽量多的时间。再从李自成的角度来说,他本次战役的失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他所面临的敌人之强大,可以说是他平生所未见的。李自成十四年来一直和大明的剿匪官军作战,剿匪官军中虽说也有洪承畴、左良玉等名将带的军队,但大明朝上上下下腐败透顶,除了少数精锐,军队的整体战斗力强不到哪里去,否则也不会让流寇越剿越多了。而这次李自成面对的敌手是吴三桂和多尔衮的联军,吴三桂所部是大明朝最最精锐的部队,而多尔衮的八旗铁骑在当时是横扫天下、战无不胜的,连蒙古人都已经被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收服,对满清岁岁来朝,八旗军战斗力之强悍,可见一斑。其次就是他似乎没有预料到多尔衮会这么快到达山海关并参战。这一点其实很成疑问,按理说多尔衮在如此微妙的形势下必然会来混水摸鱼,猜也能猜到;而且李自成曾经派唐通出关狙击多尔衮,唐通既然战败,消息必定会传到李自成耳朵里。但是所有的史书都说李自成在面对多尔衮的时候“猝不及防”,不知是何缘故。也许是李自成以为满清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尚未结束,不敢贸然出兵,只是做做样子而已,没想到多尔衮置国内的复杂局面于不顾,真的出兵来打。然而虽然敌人强大,战场形势变化又出人意料,但李自成的军队毕竟也是经过多年战争考验的队伍,并非不堪一击,他的溃败还有其他原因,也就是李自成在具体战术上的失败。李自成在山海关下布了一个“一字长蛇阵”,阵形从北山一直绵延到海边。《三国演义》中姜维伐中原时和邓艾斗阵法,就斗过此阵。《三国》里说这种阵法的好处就是“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击其中则首尾相应”。此话固然不错,然而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这个阵法的好处也正是它的致命处,虽然能互相呼应互为犄角之势,但是万一被人从中拦腰截断,则首尾不能相救,势必被各个击破。最后战役的走势也确实如此,李自成二十万大军一字排开,兵力分散,多尔衮集中兵力,攻其一点,不计其余,结果果然冲破了李自成的阵形,将此阵击溃。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据传说北京城自1644年正月开始就大闹鼠疫,流毒深远。李自成大军进京之后,军中多染此病,战斗力因此锐减。总而言之,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最终我们看到的这种结果。对于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三人来说,他们在战争中各自得到了自己命运的归宿;而对于整个中国来说,满清入关席卷中原,从而形成封建专制社会回光返照的历史走向也已不可避免。对于历史来说,这是必然?还是偶然?李自成一路溃逃,退回北京,途中泄愤杀死了吴三桂的父亲吴骧。在乱世中被命运之手摆布,几经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最终落得如此下场,吴骧的命运实在让人感慨万千。然而他的儿子吴三桂却是这场历史剧变的受益者,多尔衮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封吴三桂为平西王,授以兵权,令其直取北京。多尔衮则统领八旗大军随后跟上。
大战山海关(2)
此时多尔衮的一个行为,体现了他比李自成高明的地方,他“誓诸将勿杀不辜,掠财物,焚庐舍,不如约者罪之。谕官民以取残不杀之意”,以至于“民大悦,窜匿山谷者争还乡里迎降。大军所过州县及沿边将吏皆开门款附”。当然“民大悦”等等效果很有可能是史官为大清朝歌功颂德所作的杜撰,但是多尔衮的行为至少是一种姿态,为自己赢得了道义上的优势。所以有理由相信,多尔衮的这几条禁令,是得到了贯彻执行的,而并非像李自成那样进了北京之后就军纪不整。而李自成逃回北京之后,深知北京已经无法守住,决定撤出北京,回自己老家陕西,以关中为基地,谋求东山再起。于是在四月二十九日抓紧时间登基做了皇上,第二天又抓紧时间撤出了北京。进京离京,前后正好四十二天。传说当时陈圆圆对李自成说:“妾身若随大王西行,只怕吴将军为了妾身而穷追不舍;不如将妾身留在京师,还可作为缓兵之计!”结果李自成果真将陈圆圆留在了北京,留给了吴三桂。陈圆圆和吴骧一样,都是在乱世中无力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五月初二,多尔衮率大军进驻北京。进京之前,多尔衮就大造舆论,声称清军入关是“为尔复君父仇,非杀尔百姓,今所谋唯闯贼,吏来复归其位,民来复归其业”。进京之后又下令为崇祯帝服丧;官员只要剃发归顺,中央官员照旧录用,地方官员各升一级;大明原朱姓各王只要归顺就可以保留王爵等等,总之是尽力为大清争取人心。正所谓师出须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一下名正言顺,从此就可以开始真正的“席卷天下”了。
席卷天下(1)
看过体育比赛的人都知道,竞技体育当中,气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占据了气势上的优势,即使对手还很强大,同样可以战而胜之。用两个成语描述就是: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入关后的满清八旗铁骑,就是凭着这样一股气势,迅速扫平了逐鹿中原的其他所有竞争者。
其实满清刚刚入关之时,整个中国的局势还很复杂。满清虽然占领了北京,但是并没有控制更多的地区,在关内满清所拥有的只是北京周边地区(直隶一省)和一支二十万人(包括非战斗员)的八旗军;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虽然在山海关战败,但是仍然控制着陕、晋、鲁、豫各省和鄂省的一部分,地域广大,兵力在六十万以上;1644年5月,南明弘光政权建立,定都南京。弘光朝廷拥有当时全国最富庶的江浙一带和整个东南沿海,以及两广、云贵等处,而且兵力众多,驻守武昌的左良玉、左梦庚父子统兵二十余万,镇守江北的高杰、刘泽清、黄得功、刘良佐等四镇士兵达三四十万,再加上两广云贵的驻军,共有近百万;四川还有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所以说当时的形势的确可以说是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满清的八旗军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先后打败了大顺军和大西军,消灭了南明弘光朝廷,席卷了半个中国,从此江山一统。之后虽然南明又出现鲁王、隆武、绍武、永历等多个小朝廷,大顺军和大西军余部也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还有把抗清斗争坚持到最后的郑成功的海上武装,但是那都是在大局已定情况下的战争余波,不能和清军形成真正的战略上的对峙。而导致汉族人失去抵抗清军最后机会的原因,并非是满清真是天命所归,仍然有很多人为的因素。清军占领北京之后,立即派遣将领,和吴三桂一起对李自成的大顺军穷追不舍。李自成留下陈圆圆的缓兵之计毫无效果,也在情理之中。于是李自成狼狈万分。撤出北京之后,大顺军退守山西。不料五月十日,原明朝大同总兵,降将姜襄叛变,袭杀大顺军将领张天琳,举大同全镇降清。大同古称云州,乃晋北重镇,大同一失,整个晋北顿时落入清军手中。至十月,清军攻陷太原,分兵而下,直取晋东南一带,大顺军守将刘忠招架不住,只好转战河南。至此大顺军的山西防线基本瓦解,只能退守陕西。十月下旬,清军兵分两路,一路由英亲王阿济格率吴三桂、尚可喜等由大同到榆林,经陕北直指西安;另一路则由豫亲王多铎率孔有德,耿仲明部经河南怀庆取潼关。十二月,北路阿济格攻榆林,南路多铎也一路血战,步步逼近,兵锋直指潼关。李自成调兵遣将,增援潼关,在潼关与多铎大战十三天,终于不敌,潼关失守。此时清兵两路夹攻,陕西陷落已成定局,李自成被迫又放弃西安,经蓝田、商州、武关,退守襄阳。
李自成在这一路转战的过程中还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就是杀了李岩。李岩原名李信,是官宦世家,父亲李精白做过尚书,自己也是读书人出身,中过举人。他曾经出粮赈济饥民,很得人心,百姓都对他感恩戴德。当初有个江湖艺人红娘子,因生活所迫造反,俘获了李信,结果女强盗头子看上了公子哥儿,竟然强行委身于他。李信逃回后被人当作贼人抓了起来,又被红娘子救出,走投无路这才参加了农民军。后来李信投靠李自成,李自成很器重他,给他改名李岩。李岩曾劝李自成多行仁义,少事杀戮,他编的主旋律歌曲“闯王来时不纳粮”传唱大江南北,为闯王赢得民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是大顺朝的宣传部长。就这样一位有功之臣,却因小人进献谗言,李自成怀疑他心怀叵测,于是将其诱杀。这样一来,李自成军内人心涣散,百姓也对大顺朝失去信任,对李自成的抗清战斗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不知道李自成在一路退败的过程中是否想到了联合南明朝廷一起抵抗清军,估计是没想到。即使是想到了,也许自己也会打消自己的这个念头。因为他知道自己攻陷北京、逼死崇祯帝,已经和明朝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南明朝廷不可能和他联合抗清。就这样,李自成和南明弘光朝廷丧失了联合起来的最后机会,整个中国也丧失了改变满清入主中原的最后机会。李自成不但没打算和南明弘光朝廷联合,反而打算夺取弘光政权的地盘作为自己的抗清基地。清顺治二年三月,李自成自襄阳发兵武昌,逼走了南明守将左良玉,占领了武昌。此时李自成手中尚有二十万兵,他打算自武昌始,沿江乘舟东下,夺取整个东南一带,重建基业。他认为:西北虽不安,东南讵再失之?”然而清军的追击速度之快令他毫无喘息之机,清军水陆两路,奔袭而来,李自成只好仓促放弃武昌向东南进发。到了四月,清军在湖北阳新、江西九江连续大败大顺军,李自成东下去路又被切断。无奈李自成只好调头向西南进军,准备穿过江西进入湖南。五月初,大顺军到达湖北九宫山,李自成率二十余人登山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