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策[完本]作者:闪烁-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低尘芍醒牖鹂丶扑慊刂疲⑼涣R话闱榭鱿拢党し⑾帜勘旰螅诔じ涸鹈樽加氪莼倌勘辏槐匾榭鱿拢党た梢猿脚诔ぁ⒅苯涌刂浦髋诨蛘咭?匚淦髡敬莼倌勘辍Mü匠低饷娴�6具双余度“全方位战场信息监视系统”,驾驶员与车长均能在不出战车地情况下监视四周环境;必要时,驾驶员还能用机械式潜望镜观察四周情况。

    防御是DZ…211的一大亮点。除了厚度相当于1200毫米均质制装甲钢(针对破甲弹时相当于1750毫米)地正面贫~》复合装甲之外,还可以在关键部位披挂一层反应装甲(针对战场威胁情况与作战任务,反应装甲的型号与覆盖范围分为甲、乙、丙三种级别,甲级披挂时全重61~吨、乙级披挂时全重58~:、丙级披

    56吨)。主动防御方面,由设置在炮塔顶部地毫光电“威胁探测系统”控制设置在炮塔与车体四周的8~“爆炸反应式主动拦截”系统,对飞行速度在每秒350米以下地反坦克导弹与反坦克火箭弹进行自动拦截。遗憾的是,主动防御系统无法对飞行速度高达每秒000多米的穿甲弹和攻顶弹药进行有效拦截。

    可以说,在美军的M…X主战坦克研制成功之前,DZ…211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主战坦克。

    与俄罗斯的T…95、德国的“豹3”、日本的19式、韩国的K88|型、英国的“挑战者3”以及法国的“福熙”(“勒克莱尔”的替代型号,20199年开始研制)相比,DZ…211在动力系统上至少领先1,在火力、火控、防护等性能上至少领先5年。

    只是,DZ…211不是共和国陆军的“终极主战坦克”。

    DZ…211只是过渡产品,最初计划只装备1个重型军。在半岛战争必然爆发的情况下,陆军才将装备量扩大了5倍,为6个重型军采购了2000~辆。

    共和国陆军真正想要的是正在开发地DZ…XX型主战坦克。

    导致DZ…XX无法及时投产的主要原因仍然是成本与技术,12级复合蓄电池、轨道电磁炮(需单独配备少量16级复合蓄电池)、智能化火控系统、超高强度合金装甲、全方位主动防御系统等子系统不但造价高昂,很多关键技术还未突破。

    即便如此,对李文这些坦克兵来说,DZ…211都是陆地战场上的“无敌霸主”。

    问题是,很多坦克兵都难以驾驭变得跟战斗机一样精密的先进坦克。

    不得不承认,共和国陆军官兵的素质亟待提高,特别是文化素质。

    与Z…99系列主战坦克相比,DZ…211不但将3名乘员集中部署在最安全的车体中部,而且大量采用电子设备。以李文的“车长”位置来说,左侧是驾驶员、右侧是炮长,面前是布置了3面16英寸触控屏幕与24个按键旋钮的战术操控台,两腿中间是1根有5个开关、如同战斗机操纵杆地“武器遥控操作杆”,头顶上悬挂着潜望镜目镜与战术电台耳麦。

    搞不懂情况的,钻进去以后还以为坐在某个大型游戏机里面呢。

    从2022年11月开始,直到2024年11月,第54军地官兵都在学习“文化知识”。

    为了尽快形成战斗力,2023年与2024年春节,全军官兵没有一个要求回家探亲,全在陆军学院与装甲兵学院教官的指导下掌握新式装备的操作与使用方法。

    训练自然少不了,除了吃饭、睡觉与学习之外,全军官兵一直在训练。

    与以往相比,全电动重型装备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优点,既不用在乎会在训练中烧掉多少燃油,由“车载式可控聚变电力供应站”提供的电能不但充足,而且便宜,用得再多也比不会让陆军后勤司令感到肉痛。只是,装备磨损与零件老化问题非常严重。不说别地,2年训练中,第5跑坏的履带连起来能绕地球赤道一周半!

    作为排长,李文不但要对自己地车组负责,还要对排里另外车组负责。

    22日上午,战斗动员命令下达。

    整个上午,李文亲自检查了排里的5坦克,按照要求更换了履带、负重轮、炮管等“易损”设备,还在吃午饭前到训练场上跑了几圈,确认坦克的状态。

    下午,第54111营进入战备状态,各排分头到营部领取配给物资。

    晚饭后,李文率领1连排的5坦克率先开出营地,开往集安。他们的任务是控制从集安入朝的铁路/公路大桥,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22日夜间,第54111营在进攻阵地上进行了入朝前地最后一次补给作业。

    作为第54军的先头部队,第54111营不但率先入朝,还将一直担任前进侦察任务,沿秃鲁江右岸地满浦-江界公路/铁路线推进,赶在美军之前到达江界,随后向江界东面的狼林前进,完成切断美军第1陆战师北上通道地作战任务。

    只是,这一等就是1多个小时。

    直到23日9点过,确认空降153旅已占领五老,堵住了美军陆战队南撤的通道后,裴承毅才向驻扎在中朝边境线上地个军下达进军命令。

    9点11分,李文驾驶的DZ211主战坦克越过大桥中界线,进入朝鲜境内。

    中尉排长并不知道,除了特种部队与空降部队之外,他在无意中成了第一名进入朝鲜境内的共和国陆军地面部队的军官。

    正是如此,李文被载入了共和国陆军的史册。





    卷七 半岛硝烟 第五十五章 包饺子

    小说巴士 更新时间:2010…8…28 3:18:59 本章字数:5800

    朝作战,并非李文想像中的那么“顺利”。

    准确的说,应该是太顺利了。

    到达满浦后,李文首先遇到的不是美军,而是成群结队、神色沮丧、准备越过国境线进入共和国境内的朝军。

    将收编朝军的工作留给后面的宪兵后,以3排为首的1连继续向江界推进。

    23日中午,部队到达江界。

    幸亏出发前旅部专门安排人员给1营的所有战车装一块特制“黑板”,上面用朝文写着“共和国入朝作战部队”、“中朝友谊万岁”、“收容所在后方”等等标语,沿途溃散的朝军官兵才没有找1营的麻烦。

    到达江界的时候,李文仍然没有遇到美军。

    休整3C分钟后,部队继续前进。

    当时营部收到旅部发来的命令,狼林有美军活动的迹象,做好打硬仗的准备。1连|一马当先,再次冲在了最前面。

    从江界到狼林,70多千米的路程,3~||只花了1个半小时。

    以为可以让1毫米坦克炮发挥威力地李文再次失望。在他们到达前1个小时。最后一支美军撤离狼林。只留下了满地狼迹与1C00多名嚼着曲奇饼干、喝着可口可乐地朝鲜平民。除了缴获一批还未被当地居民抢走地美军物资之外。3~||地最大收获就是一面美军没来得及带走地星条旗。

    可以想象。美军撤得非常仓促。不然不会留下几十吨物资。

    按照李文地意思。应该立即追击“溃逃”地美军。李文不是营长、更不是旅长。占领狼林后。1营按照旅部地命令停了下来。没有向南追击。

    以当时地情况。追击肯定会让1营碰得头破血流。

    狼林南面30千米地文岳里。聚集了至少3个美军陆战营。其中至少有一个装甲营与一个机步营。在伴随作战地3营(机械化步兵营)到达之前。1营单独南下。很可能被美军反咬一口。损失点兵力是小事。如果美军趁机反扑。打回狼林。负责从狼林南下地1装甲旅都将受到影响。

    第5411装甲旅地进攻非常谨慎。

    无人侦察机拍下的照片显示,狼林湖与长津湖之间至少有1美军,拥有300多辆坦克、多辆步兵战车与200多门大口径自行榴弹炮。虽然总兵力超过6000的第5411装甲旅有足够的信心歼灭南面的敌人,但是在局势进一步明确之前,第5411装甲旅谨慎前行并没错。

    从12点15开始,第5411旅的各支作战部队陆续到达狼林。

    整个下午,李文都守在营部,等待旅部下达进攻命令。

    为了获得“尖刀”任务,李文死皮赖脸的缠了营长3个小时。问题是,什么时候发动进攻,是不是1营当先锋,连班固成都不清楚。

    等待进攻命令的时候,1营在朝鲜境内完成了第一次补给。

    主要就是给各种电动战车充电,让官兵洗澡吃饭。

    等到天黑,别说李文,连班固成与肖大坚都坐不住了。两人每0分钟给旅部打一次电话,询问战局进展与作战任务。

    当时,旅长没在旅部,而是在军部等待作战命令。

    什么时候进攻,不由军部决定,由前线指挥部决定。

    名义上由项铤辉负责作战指挥,实际上由裴承毅负责前线指挥工作。在决定进攻时间的问题上,裴承毅没有跟作战部队商量,因为通过战术数据系统,他实时掌握着战场上地情况,等待着最佳的进攻时机。

    美军的撤退非常有章法,体现出了极高地素质。

    第37军与第38军的到达之前,第54军单独发动进攻,不但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还有可能使即将合拢的包围圈出现漏洞,出现预料之外地情况。

    19点30,第37军的主力进攻部队在龙林完成集结。

    20钟后,第38军的先头部队到达利原。

    此时,裴承毅下达了第一道进攻令。

    不是给第54军的,而是给第1611空中突击旅的进攻命令。按照计划,空突1611旅必须在22点30之前占领旧龙里南面的水田里,切断美军第1陆战师从旧龙里向熙川方向突围地公路。

    20点过5,裴承毅下达了第二道进攻命令。

    仍然不是给第54军的,而是给第171空中突击旅的进攻令。按照计划,空突1711旅必须在22点之前攻占黄草里西南的大兴,切断美军第1陆战师绕过五老,沿黄草里向德川与咸州方向突围的公路。

    到此,包围圈基本完成。

    除了赴战湖东面有一条从赴战经把拔里到北青地公路没有被切断之外,所有可以供美军突围的通道均被占领。因为第38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到达利原,数个小时之内就能攻占北青,而美军第2陆战师至少需要花12个小时才能到达北青,所以没有必要出动低空突击部队攻占把拔里。

    关上门,就该打狗了。

    22点20,空突1611旅占领水田里。

    22点30,空突1711旅占领大兴。

    5钟后,裴承

    了总攻命令。

    李文在22点收到命令,率领3~||充当全旅地“尖刀排”,率先向南进攻。

    22点,3~||的5DZ…211主战坦克在3营1连1排地DB…22型全电动步兵战车与3营连1排的6辆DLF…22全电动轮式反坦克自行火炮地伴随下,咆哮着冲出临时营地,沿狼林湖左岸的山间公路杀向南面的文岳里。

    30多千米的路程,对于最大公路行驶速度达到每小时75米的DZ…2主战坦克来说,顶满天半个小时就能跑完。

    虽然在路上花了1个小时,但是这个推进速度也非常惊人了。

    到达文岳里的时候,李文只遇见了不到一个排地美军步兵与轮式装甲车。

    战斗打了不到1C钟,没等3营的步兵战车与反坦克炮赶到,5D211瓜分了战果,击毙12、俘虏8美国大兵。

    没找到美国坦克,没能抢到战果,李文非常愤怒。

    审讯战俘后,他才得知。美军大部队已经在半小时前撤离文岳里,被他们歼灭的美军是留下来销毁无法带走的军事物资的殿后部队。

    虽然在美军仓库内找到了上百吨弹药物资,但是李文仍然非常愤怒。

    没等增援部队到达,3~||再次上路。

    24日凌晨1点前,3排“攻占”了没有美国大兵驻守的中兴里。

    到此,3排距离南面的林产里只有34千米!

    没等李文再次上路,营部发来消息,命令“尖刀排”停止前进,等待大部队到达。

    忙了一整夜,只逮到几条小虾米,李文的失望程度可想而知。

    装甲5411旅必须在这个时候停下来,因为美军第1陆战师的2万多名官兵已经被压缩在了一块面积不到3000平方千米的地域内。林产里不但是美军地集结地点,还是美军的主要防御阵地(后来还得知,当时第1陆战师的师部就在林产里)。

    没有空中支援,远程炮兵还未赶到,贸然进攻只会付出惨烈地代价。

    无人侦察机拍下的照片显示,美军一路退到林产里之后,没再继续向南撤退,转为构筑防御阵地、修建防御工事、集结装甲力量,摆出死守林产里,与第54军、第37军决战的架势。

    就算要硬拼,也要等到第37军攻占了旧龙里之后。

    实际上,裴承毅没有打算与美军硬拼。

    没有空中支援,共和国陆军还有足以令所有对手望而生畏的远程炮兵。

    24日2点30,第37军歼灭了旧龙里地最后一支美军步兵。

    2点分,分别到达龙林与文岳里的第37军与第54军军直属炮兵旅展开队列,摆好架势。

    炮击从2点55开始,2个炮兵旅的584门大口径榴弹炮与284门火箭炮投入战斗。

    这场惊天动地的炮击持续了小时,总共向林产里的美军阵地投掷12万枚155毫米炮弹与65000枚火箭弹,2个炮兵旅用光了携带的所有弹药。据战后统计,仅在当天晚上报废地火炮炮管就有11!

    从某种程度上讲,炮击比轰炸更有震撼性。

    共和国陆军大打出手,目的与美军在战场上大规使用空射巡航导弹差不多:消耗库存弹药。

    当时,共和国陆军总共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口径炮弹与火箭弹。

    当天晚上消耗的大都是20199年之前生产的老式炮弹。因为大部分炮弹地有效保存期只有5年、最多不过1C年,再不用掉就会“过期”,所以在参战之前,陆军就将库存弹药送到东北地区的军火库,希望在战争中用光所有老式炮弹,腾出仓库储备新式炮弹。

    这个晚上,被幸存的美军官兵称为“撕裂地夜晚”。

    夜空被炮弹撕裂,大地被炮弹撕裂,防御阵地被炮弹撕裂,坦克战车被炮弹撕裂,美国大兵的**与精神也被炮弹撕裂。

    持续数个小时地炮击既沉重打击了美军的士气与斗志,也为美军提供了准备时间。

    杜奇威与约克都意识到,总攻将在天亮后展开。

    不管是打还是逃,必须顶住中国陆军地总攻,为部队撤退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当天晚上,第1陆战师的所有装甲部队在林产里南面集结。坦克的弹舱内装满了贫~》脱壳穿甲弹、步兵战车带足了反坦克导弹,随车作战的步兵也都按照反装甲作战的配制携带了反坦克导弹。

    不拼命就得当俘虏,拼命还有一线生机。

    聚集在林产里北面的第54军与到达林产里西面的第37军也在当天晚上给各级装甲部队下达了作战命令,所有坦克与步兵战车均按照反装甲作战的配制携带弹药。

    双方均已箭上弓弦,坦克大战一触即发。





    卷七 半岛硝烟 第五十六章 高潮跌宕的前戏

    小说巴士 更新时间:2010…8…28 3:19:00 本章字数:5532

    阳初升,突然而至的轰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南面天空中,黑压压的直升机机群由远及近。

    炮弹尖叫着从空中落下,漫无目的的砸向荒无人烟的山丘,抛起遮天蔽日的尘土、制造起令人窒息的硝烟。炮击很有规律,空旷高原上每座算得上土丘的山包都挨了几枚到几十枚炮弹。弹幕向北延伸,直升机机群缓缓赶到。

    飞在最前面的是数十架AH…1Z“超级眼镜蛇”武装直升机。

    半岛战争,将是这种在上个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期间诞生的世界上第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参加的最后一场战争。按照美国陆战队的发展规划,从2025年开始,由AVC…22A“攻击鹰”逐步取代所有AH…1ZZ,最后架AH…1Z将在2030年前退役。半个多世纪中,AH…11系列武装直升机伴随美军征战沙场,参加的战役战争超过美军任何一名将领。作为AH…11系列武装直升机的终极改进型号,AH…1Z的性能丝毫不比在陆军中担当主力的AH…64D|||型武装直升机差。

    跟在AH…1ZZ机群后面的是运载了数百名陆战队官兵的30多架SH…60K“黑鹰”运输直升机与20多架VC…22A“鱼鹰”倾斜旋翼飞机。

    每次机降前,都将由AH…1ZZ用机关炮与火箭弹再次“清理”机降地点。

    “黑鹰”与“鱼鹰”并不着陆,而是悬停在距离地面2到3米的高度,放下运载的陆战队官兵后立即向南飞走。

    美军正在逐步控制每座山包,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做准备。

    只是,正在战场上活动地不止美军。

    北面数千米外地山丘后面突然升起数道白色烟尘。不。那不是烟尘。是防空导弹腾空而起时留中空中、由水汽凝聚而成地尾迹。

    AH…1Z机群还未做出反应。又是数十枚防空导弹拔地而起。

    原先还井井有条地美军机群顿时乱作一团。不管是武装直升机、还是运直升机、或者倾斜旋翼飞机。均不顾一切地降低飞行高度。释放雷达与红外干扰弹。规避从高空俯冲下来地防空导弹。

    直升机不是以速度见长地机种。倾斜旋翼飞机难以在数秒内改变飞行状态。

    在毫米波雷达、被动红外/紫外引导头地指引下。导弹如同长了眼睛地神箭。分毫不差地射向仓促规避地机群。

    虽然半数以上地直升机避开了导弹。但是仍然有数十架直升机没有那么幸运。

    导弹攻击没有结束,第二批防空导弹接踵而至,大有不击落所有敌机誓不罢休地势头。

    躲过第一批导弹的直升机纷纷贴着地面、向南面仓皇逃窜。即便是携带了对地攻击导弹的武装直升机也不例外,因为武装直升机上的美军飞行员根本没有发现防空导弹阵地,自然无法进行反击。

    美军直升机刚刚离开,炮弹再次呼啸着砸向地面。

    只是,炮弹不是从南面飞来的,而是从北面与东面飞来的。炮击目标非常明确:被美军陆战队控制地山丘与土包。

    炮击非常猛烈,达到了不计成本的地步。

    交战双方地情况均落入了正在战场上空、距离地面18000高度上盘旋的“秃鹰”大型无人飞机地“眼中”。通过战术数据链,“秃鹰”将战术信息发给了装甲5411旅旅部,通过旅部的战术信息交换中心发给各参战部队。

    坐在编号541111301~地DZ…211主战坦克车长位置上的李文也能实时掌握战场情况。

    首先发威的是防空营的FM…211式机动式中近程防空导弹系统。最大射程25千米、最低射高在5米以下的FM…211型防空导弹最适合对付超低空飞行的直升机与战斗机,必要情况下甚至能够用来拦截巡航导弹与制导炸弹。只要在FM…211防空系统的保护下,装甲部队就不用担心遭到空袭。

    接着登场的是炮兵营,155毫米榴弹炮具有军直属远程炮兵的威力。几年前,旅直属炮兵营装备的还是122毫米榴弹炮。换装时,陆军取消了其他口径的支援火炮,仅保留155毫米一种口径,起到提高炮兵战斗力、减轻后勤保障压力的作用。用155毫米高爆榴弹对付“几个”步兵,简直是杀鸡用牛刀。

    “排长,收到命令了吗?”

    “没有。”李文没好气的回答了一句。

    坐在右侧的房唯民瘪了瘪嘴,没敢多说什么。

    全排的官兵、甚至全连的官兵都知道李文这几天“上火”。要是别的排长,早被连长叫去训话了。李文不同,他是全旅资格最老的排长,副旅长与旅参谋长都是他的同学,没人不给他面子。

    李文“上火”的原因,大家心知肚白。

    “排长,有消息。”坐在李文左侧的驾驶员石劲勇大声吼了一句。

    “

    息?”李文心里一阵激动,见到出现在屏幕上的信息被泼了瓢水。

    不是出击命令,而是空袭警报。

    东面不到千米处,数十枚远程空射巡航导弹正以C马赫的飞行速度、在50米高度上向长津湖西岸飞来,打击对象正是集结在林产里北面15千米处的装甲集群。

    肯定是携带了反装甲子母战斗部的巡航导弹!

    导弹群还没到达长津湖上空,部署在文岳里的军直属远程防空营率先投入战斗,防空系统以每21发的速度连续发射了枚HO-17程防空导弹,由相控阵跟踪/照射雷达引导,以2打1的方式迎头撞向来袭的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不是弹道导弹,击落巡航导弹的关键是发现,而不是拦截。

    只要被发现,巡航导弹很容易被防空导弹击落。

    第一轮拦截,击落了22枚巡航导弹,命中率超过90%。

    导弹群到达长津湖上空时,伴随装甲集群地旅直属防空营。12具有**作战能力的FM…211防空系统再次投入战斗,以每秒1枚的速度向巡航导弹来袭的方向发射防空导弹。1套FM…211在理想情况下能够同时拦截3个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