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颠覆大宋-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青年都兴奋之极。
接着这些青年将会投入关陕公路的建设之中。
整个冬天,他们恐怕都难以休息。
而赵谌此刻已经返回了武功县的县城之中。
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政事、公务。
到了这天晚上的时候,王德来到了赵谌的房中,王德将一条刚刚得到的情报放到了赵谌的面前。
“陛下,江南的那些江湖人物又是蠢蠢欲动!说是什么宝藏,他们要帮助赵构取出什么宝藏来!说是得到宝藏,就能得到天下!只是我们的情报人员还没有掌握具体的信息。”王德道。
“宝藏?可笑!治理国家、攻打天下,靠的是勤勉不休,靠的是知人善用,靠的是万众一心。靠宝藏得到天下,你觉得这可能吗?”赵谌笑道。
“这自然不可能,只是,陛下,这宝藏看来非同小可,我们还是要小心一些。”王德道。
“你给我仔细的注意!有任何消息,都送到我这里来。”赵谌道。
王德点了点头,当下告辞离去。
赵谌站立在窗前,看向东方,心中琢磨那些江南武林人士的动静,却觉得未必和宝藏有关,很有可能还是刺杀。不管怎样,他都觉得有些诡异。
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次征召
第二天一早,天色刚刚亮,虞允文带着十几个青年进入了赵谌的房间之中。
这些青年都是二十岁上下,年纪最大的也不会超过三十岁。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身体强壮、皮肤黝黑。他们来自于生产建设兵团,其实生产建设兵团的每一个青年都是这副样子。他们长年累月的从事体力劳动,常常在风吹日晒下干农活,如果不是这样子才奇怪。不过和一般的青年不同,他们的身上都带着一股子文质彬彬的气质,仿佛是饱读诗书的读书人一样。另外,他们的眼神都异常的沉稳,都是充满自信的模样。
“臣等参见陛下!”此刻这些青年已经纷纷跪了下来,道。
“都速速平身吧。”赵谌笑了笑,道。
“陛下,他们便是我从一百二十万生产建设兵团的青年中挑选出来的精英。他们以前都识文达字,进入生产建设兵团之后,他们都是青年领袖。这些年来,他们在关陕各地处理政务,也有一定的治理经验。另外,他们都是品格高尚之人,在青年之中极受欢迎。他们做事情异常的勤勉,各项工作都走在众人的前面。微臣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将他们挑选出来,送到陛下的面前来。陛下,这是他们的宗卷。”虞允文道。
赵谌点了点头,当下将宗卷接了过来,这宗卷上面写的是这些青年的各项信息。包括这些青年的家乡、出身,包括这些年他们在生产建设兵团的各项表现,包括他们给军机处所写的各项建议等等。
很快,赵谌注意到了两个人的名字“胡铨”、“王十朋”,当下心中一惊。
这两人都是南宋有名的大臣,没有想到现在竟然也在生产建设兵团之中。
他心中十分的诧异,仔细的观看这两人的资料。这两人都是江南人氏,他们竟然是从江南来到了关陕,进入了关陕生产建设兵团之中。赵谌又往下看去,除了这两人之外,竟然还有三个人也是从江南而来。
“咱们生产建设兵团还有从江南来的青年吗?”赵谌有些惊讶的道。
“是!大概有万余人是从江南而来!”虞允文道。
“哦?这倒奇怪了,从江南来到这里,数千里之遥,道路如此的艰难。你们中谁叫做胡铨,你来说一说,你为何千里迢迢来到关陕?”赵谌微笑道。
当下只见一个二十二三岁的青年从众人中站了出来,他长的有些清秀,容貌竟然十分的俊美。只是农活干的有些多了,现在他的肌肤也呈现出一种健康的古铜色。
“陛下,您乃是太上皇的嫡子,当初乃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您继承大宋皇位理所当然。而康王乃是逆贼,悍然篡位,天下当共击之。微臣乃是大宋子民,自然应该投靠陛下,所以我便从江南来到了关陕,进入了生产建设兵团之中。”这个本来应该是南宋年代著名大臣的胡铨道。
胡铨也是南宋四名臣之一,历史上对他最大的评价就是“忠义”。本来历史上,秦桧等人和金国谈和,胡铨大怒,写下了著名的《戌午上高宗封事》,声称“义不与桧等共戴天”。他要求宋高宗砍下秦桧、王伦、孙近三个求和奸贼的脑袋,如若不然,他宁愿赴东海而死,也绝不在小朝廷中苟活。后世江西评选当地千年来最著名的十大历史人物,其中就有胡铨,胡铨被称作“脖子最硬的人”。
“原来如此!”赵谌笑了笑,点头道。
“谁是王十朋?”赵谌又道。
当下又有一个青年站了出来,这个青年竟然只有十七八岁,看起来面孔有些青涩。不过他的举止倒是没有任何青涩的地方,他站在那里,神色自若,一看就不同凡响。
这人也是南宋名臣,少年时代就因为才气出众广为人知。然而他也是得罪了秦桧,一直到了四十六岁,秦桧死了之后,他才高中状元。之后进入朝廷,他坚决主张抗战,建议宋高宗启用刘锜这样的老将,最后遭到主和派排斥回到了家乡。他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忠义大臣。
当下赵谌问了起来,这王十朋也开始回答,他竟然也是因为赵谌“名正言顺”,所以特地从江南来到了关陕。其实很多从江南而来的青年都是因为赵谌的身份所以才做出了这样的举动,那些人大部分都是读书人。许多读书人心中都讲究一个“忠”字,这忠便是忠于那个名正言顺的帝王。相比于赵构来说,赵谌的这方面的优势极大。
“听说你们都是生产建设兵团中的精英,朕也看了你们这两年所办的事情,都还不错。不过,朕还是要考考你们。”赵谌道。
当下赵谌开始问话,包括如何治理地方,包括对天下大局的看法,包括有没有什么有利的建议等等。
足足一个上午的时间过去,赵谌才停了下来。
对于这些生产建设兵团的优秀青年,他心中都十分的满意。他们每一个人都具有真才实学,算得上是精英中的精英。
“从今日起,你们也今日军机处,为军机章京,协助朕和诸位军机大臣处理国事。”赵谌道。
“啊!”这十几个青年的脸上都露出了异常激动的表情来。
现在军机处乃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无论是中书省还是参谋本部都在军机处的领导之下。军机大臣权利极高,而现在军机大臣只有李纲、岳飞、李若水、王庶、虞允文等几位。他们这些人能够进入军机处,虽然不是军机大臣,但是手中所掌握的权力也必然很高。
“你们记住了,要好好地办事!进入军机处,意味着你们身上的职责更重了,万万不能懈怠!不要让朕失望!”赵谌道。
“我等明白!”那些青年齐声道。
“你们先在军机处熟悉一段时间,然后朕有重要的事情交给你们去办。”赵谌道。
“是!”青年们纷纷答应了下来。
赵谌挥了挥手,这些青年终于离去。
房间里只剩下赵谌、虞允文两人,虞允文道:“陛下,您要将什么事情交给他们去做?”
赵谌道:“朕准备将修建关陕水利、公路的事情交给他们去做。关陕现在全部是生产建设兵团的士兵,很好管理。若是他们能够做好关陕的事情,朕再将汉中、川蜀的事情也交给他们去做。”
赵谌是准备把经济改革的事情交给这些青年,不过当初他所写的三条经济改革建议,其中的商税改革异常的复杂、涉及到许多势力,赵谌现在还不敢将这样的大事交给这些青年。他已经写信给李纲,让李纲处理各地商税改革之事。
“陛下,这些事情不是有中书省去做吗?陛下将这些事情都交给青年去做,会不会和中书省之间产生冲突?将来军机处和中书省之间会不会有矛盾?如何调节这些矛盾?”虞允文沉思了许久,道。
“现在这些青年们的权力和中书省官员的权力确实有重合的地方,有可能产生冲突不过,这天下虽然是天下人的天下,但是更是青年们的天下。青年们会长大,会管理整个国家。等到将来,中书省也要交给青年去管理,到了那个时候,就是中书省彻底融入军机处的时候。”赵谌道。
“可是现在怎么办?”虞允文道。
“今后中书省不再处理关陕的事务,所以关陕事务交由青年们自己处理。青年们由军机处直接统帅。”赵谌道。
“好!”虞允文点了点头。
“四川的青年动员进行的如何了?”赵谌又道。
“从七月底农忙结束,宣传司、中书省、参谋本部就在做青年们的动员工作,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概会有一百五十万青年北上,加入生产建设兵团或者正规军之中。这些天大家正在商议这些青年的安置问题。有一些青年要安置到关陕,有一些要安置到西北泾原路等地,还有一些可能要安置到西夏,另外还有一些人要进入军中。参谋本部刚刚给出的建议是军队扩展三十万人,这三十万人全部来自于原关陕生产建设兵团,原关陕生产建设兵团的青年们平日里也常常训练,他们已经不是新兵。加入军队之中,更好管理、训练。”虞允文道。
“好!下午的时候,朕去参谋本部,你和曲端等人给我仔细的讲解一下。”赵谌道。
虞允文点了点头。
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次征召2
中秋过去,天气渐渐的变凉。
已经到了秋叶凋零的时候,赵谌、王庶、虞允文等人离开武功县,朝着凤翔府而去。
一路上,他们见到了无数修建公路的青年。赵谌等人视察他们修建公路的情况。在现在这个时代,能够修建的只是石子路,赵谌可以看出这些青年们修建的异常认真,可以预料将来修建成功的道路会非常的坚固。
这道路会将武功县、扶风县、凤翔府、大散关、汉中各地连接起来,这是第一条修建的道路。等到了将来,他们还会修建更多的道路,包括关陕到西夏的道路,包括汉中到川蜀的道路,包括川蜀内部的各条道路。到时候整个国家会四通八达。
这些修路的青年,他们非常的辛苦。
天气已经变凉,早晚的时候已经开始起霜,这些青年就睡在荒郊野外。许多青年身上的衣裳异常的单薄,一路上赵谌甚至吩咐御营的士兵将自己身上的衣服脱下来送给这些修路的青年去穿。
九月十五日的时候,赵谌等人来到了凤翔府的跟前。
在这里,已经集合了无数的青年!
这些青年不是生产建设兵团的青年,他们来自于川蜀,是朝廷在川蜀刚刚征召的青年!
他们的数量达到了一百五十万人,这一百五十万人中有七十万人留在关陕,有五十万人留在西北各地,还有三十万人将会前往西夏,进入灵州、凉州!
他们是九月初来到这里,已经等待赵谌有十天的时间了!
他们等待着赵谌的接见,他们想要在前往各地之前见到他们心中的领袖,见到宣传司口中宣传的那个“红太阳”,见到他们每天早请示晚汇报的那个人!
夕阳西下,远处传来了马蹄声。
御营的将士正在朝着这个方向而来,领头的正是赵谌。
当赵谌出现的一瞬间,凤翔府周围的青年中立刻出现了一丝骚乱。
接着是一阵嗡嗡声响。
“那个人,骑在马上,他是陛下!”
“天啊!不错,他真的是陛下!我们每日里参拜他的画像,就是他!他就是我们的领袖,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伟大的陛下,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圣人、伟人、神人!”
“陛下!真的是陛下!天啊!我终于见到陛下了!”
“陛下万岁!万岁!”
凤翔府周围的那些青年们在激动地大喊着,渐渐的声音越来越大,“万岁”的声音惊天动地!
“陛下来到我们中间来了!”
“快!让开道路,让陛下过去!”
赵谌此刻已经来到了这些青年们的中间,相比于生产建设兵团的士兵来说,他们显得无比的青涩。但是他们对于赵谌的忠诚,他们所拥有的为国牺牲的信念和生产建设兵团的士兵一模一样,和各军的将士也是一模一样。
赵谌从青年中走过,无数的青年热泪盈眶。
在川蜀的时候,他们天天盼望能够见到赵谌,现在他们终于见到这个人了!
无数人都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此时此刻他们心中除了赵谌之外再无其他。
“陛下,终于见到您了!”有人已经忍不住跪了下来,朝着赵谌跪拜。
“快快平身!你们马上也要进入生产建设兵团之中,也要成为士兵!在军队之中,不用下跪。”赵谌将这青年扶了起来,笑道。
“陛下,我想要加入禁军之中,可以吗?”有青年大声的道。
周围的万岁声实在是太过响亮,赵谌都是凝神才听清了这青年的话。
“如果你在生产建设兵团中表现优秀,将来自然可以进入禁军之中!”赵谌笑道。
“陛下放心,我定然会好好表现的!我一定要进入军中,一定要建立功勋!”这青年激动地道
他从青年中走过,就如同当年从汉中城的那些青年中走过一模一样。无数的青年来到他的身边,无数的青年热泪盈眶,无数的青年希望能够永远和他在一起。
整整一夜的时间,赵谌都和青年们在一起。
这里有一百五十万青年,这一夜,这一百五十万青年都没有入睡。
每一个人都激动到了极点,根本无法入睡。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赵谌才来到了凤翔府的城墙之上。
他的目光看向下面的青年,感慨万千。
这一次又征召一百五十万青年,关陕、西北的人口压力将得到极大地解决。而且这些人进入了生产建设兵团之后,他们在生产建设兵团中接受再教育,他们的思想会发生彻底的变化。就如同他当日对虞允文所说,天下虽然是天下人的天下,但是归根到底还是青年们的。青年们迟早要长大,他们迟早要接掌这个国家。赵谌要让这些青年全部接受自己的理念,永远紧随自己,让这些青年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梦想。
“这一次关陕生产建设兵团之中还有三十万人进入军队之中!我们在关陕的军力将提高到八十万人!其中正面面对女真、康王的兵马将会达到七十万人,这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我们现在再也不用畏惧女真、康王!”赵谌紧握双拳,暗暗地道。
参谋本部已经决定从关陕生产建设兵团中征召三十万人入伍,这段时间以来各地已经在进行入伍动员,青年中最优秀的一批人会进入军队之中。生产建设兵团的青年不同于普通的百姓,他们平日里也有军事训练,所以他们已经不能算是普通的新兵。他们的素质远远超过普通的百姓,他们的身体极好,他们会使用各种武器,他们懂得军纪如山的道理,他们很快就会成为能够走上战场的战士。
“兵力七十万,这还是参谋本部考虑到关陕经济建设的情况,所以只征召了三十万青年!军机处、参谋本部考虑到经济发展和对外扩张要达到一个平衡,不能穷兵黩武,否则的话,我们甚至可以将军队的数量扩张到一百万、二百万!那些青年绝对愿意进入军队!”赵谌暗暗地道。
下面的青年们仍旧在激动地呐喊着,有一些青年正在和身旁的人告别。他们将会奔赴到关陕、西北、西夏的各处,谁也不知道将来还会不会相见。一直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激动的情绪才平复下来,他们的脸上才稍稍露出了一些伤感来。不过想到可以战天斗地,可以建立功勋,可以实现宣传司所说的那许多宏大的目标,可以为这个国家、民族做出更多的事情来,他们的伤感又减少许多。
赵谌看着下面的青年,心思似乎已经不在这里,不知道飞向了哪里去。
他突然觉得眼前这个国家有些像是商鞅变法之后的大秦一样,国力蒸蒸日上,军力蒸蒸日上。这个国家的力量虽然还比不上六国,但是它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六国,迟早有一天它会吞并六国,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巨大帝国来。他又觉得这个国家有些像是被成吉思汗刚刚统一的草原一样,虽然南方还有西夏、金、宋,西方还有强大的花刺子模,北方还有强大的钦察草原部落,但是这个国家迟早会消灭一切敌人,纵横欧亚无敌。
“不,现在的大宋不仅仅是武力强大,我们的经济也异常的强大!减租令推行之后,农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的经济实力已经突飞猛进!从古到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推行减租令,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可以如此限制官绅对农民的剥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如此大修水利,如此修建公路!现在的大宋好比是贞观之治时代的大唐,好比是仁宣之治时代的大明,好比是康乾盛世时代的大清!这个国家无论是文治武功都在蓬勃发展,好比是一头巨龙,已经腾空而起!大宋崛起已经无可阻挡,这乃是历史的必然!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大宋无数的青年团结一心,足以战胜一切。西夏不足道哉,女真、康王也不足道哉,即便是天地也要被我们征服。大宋,这是一个正在冉冉升起的充满力量的强国”赵谌在那里喃喃自语着。
他感觉自己全身充满了力量,这力量不是来自于他个人,而是来自于这个国家,来自于下面百万的青年,来自于关陕、汉中、川蜀、西北各地数千万的百姓。身为这个国家的掌控着,他感觉到了无穷的力量,这是国家的力量,无可匹敌、蒸蒸日上、堪比汉唐盛世的国家之力,任何人都无法抵挡这股国家之力。
此时此刻在遥远的中原大地上,到处都是凋零的景象。
一个白衣少女骑在马上,正在往前慢步而行。
“又是一个残破的村庄,里面一个人都没有。”路过一个村庄,少女在里面转了一阵,轻轻的叹息了一声。
整整一天的时间,她走了上百里路,然而所看到的除了死寂还是死寂。
在中原大地,河南、两淮各处,千余里的地面上几乎看不到保存完好的村镇。十余天来,她从来没有见过人口超过两百人的村镇。
不过是短短数年的时间,这里和关陕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关陕各处生机勃勃,一片繁华,而这里只有衰败。其实不仅是这里,江南现在也远远比不上关陕、川蜀各地。如果说赵谌统治的地方相当于正在崛起的大秦、蒙古,而赵构统治的地方就好比是崇祯统治的大明。一个不断地磅礴发展,一个越来越是落后。赵谌已经将赵构远远的落在了后面。
“明天就要到开封了,不知道开封现在变成了什么模样?”少女轻声自语道。
天色已经深了,她继续赶路,一直到了半夜的时候她才在一个村庄里停了下来。这个村庄里也没有一个活人,到处都是尸骨,她就在一个残破的屋子里盘膝而坐,轻轻闭上双眼,就这样入定。
一直到了第二天清晨,她才离开了这个村庄。
两个时辰之后,她来到了大宋的旧都开封府。
曾经这里是天下最繁华的城市,这里的经济富甲天下,这里的人口超过百万。这里的城郭气势恢宏,这里的风景异常旖旎。从大宋太祖定都这里,到靖康之耻,这里经历了一百六十七年的历史,乃是中原的中心,无数汉人向往的地方。
当日里,还不等到开封城门口,外面已经有无数的百姓、商户往来,一片热闹的景象,至于城市里面就更加的热闹了。可是今日,这开封城的门口没有任何人。开封城的大门都已经残破了,城墙也已经残破了。
白衣少女轻轻皱了皱眉,进入了开封城中。
城市里静悄悄的一片,到处都是野草,野草的中间可以看到死人的尸骨。除此之外,这里再无其他。
偶尔可以听到老鸦的叫声,给人一种异常萧瑟、恐怖的感觉。
不过少女的脸上却没有任何恐怖之感,她只是轻轻皱眉,心中异常的悲伤。
“我大宋的都城竟然变成了这副模样!看这样子,城里面竟似一个人都没有!”少女轻轻地道。
她不知道的是前两年这里还有无数的义军存在,后来义军去了长安。之后有一部分义军返回了中原,但是那些义军大都去了洛阳、商丘之地。这里实在是太过残破,已经没有人在这里居住了。
其实开封的命运也异常的悲惨,历史上一直到了蒙古灭金之后,南宋军队北上,史称端平入洛。南宋的军队进入开封城之后,在开封城只发现了三百户人家,而且这三百户人家中还有一半是女真人、契丹人。这座曾经的天下第一大城残破到何种程度可想而知?
开封虽然残破,但是规模仍旧极大,少女甚至来到了当初的大宋皇宫,在这里呆了许久。这一夜她便是在这里度过。
说:
不好意思。今天只有两更了。。。sorry、sorry、、今天写不完第三章了
第二百六十九章 少林
第二天一早,白衣少女离开开封,朝着开封南边的一座大山而去。
这座大山便是中原赫赫有名的五岳之一——嵩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